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02603.pdf/2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創昇仙臺。刻二像于石壁。祈禱應驗今臺廢而像存。一在嶺南林州。宣和間有道士號竹馬先生。土人傳云。至金初騰空而去。松江府上海縣志昇仙

臺。在隆福寺前。遺址尚存。按舊志引續仙傳云。王可交初居松江南。後入四明山。不復出。初無上昇之事。或傳為王淡交。不事繩檢。能為詩語。多滑

稽似傲世者非可交也。然龍江感行詩石刻云。上有王可交昇仙壇。則或者之說。有未然也。今其臺巍然。老樹叢雜。吊古請龍者。必為游觀焉。元一

統志去秦州西南七里在大霄觀。老子于此昇仙。故有此臺。元豐中蔣之奇題詩云。玉臺尤在碧山層。想像眞仙為勉登。况是仙風乆傾挹。何當騎

鹿共飛昇登仙臺戴延之西征記嵩。中嶽也。東謂大室。西謂少室。相去七十里。嵩高總名也。漢武帝作登仙臺。在少室峯下。

元一統志登仙臺。在鬱林縣北。山路旁接仙女嶺。山上或聞宴鼓之聲。則歲豐人安。聞戰鼓之聲。則兵戈。


永樂大典卷之二千六百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