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00921.pdf/1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賢是以閎天太顛散宜生等。亦聚於朝廷。前漢董仲舒策申吕肖矣。尚父側微。卒歸西伯。文武是師。范睢氣傳成王。司徒以本俗六安萬民。四曰聮

師儒。周禮地官師儒。鄉里教以道藝者。上文注漢文帝十二年詔。三老衆民之師也。前漢本紀武帝崇信聖道。師則先王。後漢孔僖傳詔博士諭三

老孝弟以為民師。本紀三人並行。必有我師。同上臣願陛下興太學。置明師。以養天下之士。董仲舒策自武帝立五經博士。開弟子員。設科射策。勸

以官禄。訖於元始。百有餘年。傳業者寖盛大。師衆至千餘人。後漢儒林傳宣帝。廣厦之下。細旃之上。明師在前。勸誦在後。上論唐虞之際。前漢王吉

疏肅宗。重學尊師。儒風大舉。文中子録唐事順宗。禮重師傅。見輙先拜。本紀憲宗。夫以匹夫之愛其子。猶求明哲慈惠之師。豈天下元良而及不及

乎。元稹論輔導太子書司馬相如。蜀本無學士。文翁遣相如東受七經。還教吏民。於是蜀學比於齊魯。故地理志曰。文翁倡其教。相如為之師。蜀志

秦宓傳夏侯勝始從始昌受尚書。後事簡卿。又從歐陽氏問。為學精熟。所問非一師。前漢本傳如楊子雲潜心著述。行參聖師。同上鄭興少學公羊

春秋。晚善左氏。傳學者皆師之。本傳施讎結髮事師數十年。前漢本傳賈捐之薦楊興。奏曰。事師有顔閔之才。賈捐之傳云敞師事同郡吳章。章治

尚書為博士。本傳楊倫少師事丁鴻。習古文尚書。本傳蔡邕少博學。師太傅胡廣。好辭章數術天文。妙操音律。本傳崇書講業。研幾通理。尊師重道。

釋奠崇記。晉潘尼釋奠頌李紓言。文宣。百世所宗。故樂以宫垂。獻以太尉。尊師重道也。唐禮樂志尊尚師儒。審畀銓總。各程所能。唐盧懷謹傳天子

太子諸侯世子。皆就師於外。尊師重傅。先王之道也。白虎通師者。尊師重道。欲使極陳天人之意。同上分聲類說人不可以無學。學者。所以疏神而

達思也。學者不可以無師。師者。所以傳道而解惑也。聞道而不傳。不祥。傳之非其人。亦不祥。前漢朱雲。亦擇諸生以為弟子。包咸孫寳之為師

也。皆耻徃教。太守黄讜。御史大夫張忠。欲招以授其子。而不能屈焉。邴原之求師也。舍鄭君而從孫崧。亦各有志焉耳。欲為人師者。孔子之所

不與。好為人師者。孟子以為患。原憲曰。學以為人。教以為己。吾不忍為人也。楊政之於師也。貫耳以免其罪。王褒之於門生也。擔飲以免其役。

紀昌之學射也。以三年而見其妙。柳子厚之學琴也。以十年而覺其非。有師與無師。故也。召師者不化。徃教者不聴。處不化不聽之勢。而欲令

名之顯。是猶懷腐而求香。處污而求潔。記纂淵海古者士見於師。以菜為贄。大胥注孔子退而脩詩書禮樂。弟子彌衆。至自逺方。莫不受業焉。史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