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00624.pdf/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居物逐利。多畜緡錢。至三五十萬以上少者不减三五萬。滯泉貨。使不流通。美食高枕。坐視朝廷財用之急。不肯以一分毫。佐助公家。臣以為此奸

猾之民。皆國家所冝禁。切陛下至仁。止令入粟與官。然所得至寡。不濟國用。臣愚以為請自京師。及天下應有物力人户。計直及錢一萬以上者。官

司明喻詔㫖許令百姓。各指實自言有多少見錢及他物。實直若干數目。先作薄抄上然後官司普令十分中。官借二分助軍。錢許於所在送納。仍

各逐家給付州縣帖開坐勑命。候將來邉鄙罷兵日。并支還象牙香藥茶鹽。許百姓任便於京師外州清筭。其所借到錢於逐州縣。置彼處所出百

貨輕賫入京。付榷貨務。减市價收錢。仍别立庫承貯以備軍須警急。如此。錢稍有次序。乞朝廷下詔并减天下租稅三分至一半以來。以明國家損

豪強。優力農。稱物平施之義。陳舜俞集說農說曰。嗚呼。生民之困。無甚於農也。古之農一夫受田百畆。今之農十夫無百畆之田。古之耕皆為已。

今之耕皆為人。古者時使薄歛以安之。力田以尊之。今者力役厚租以困之。上不為科以勵之。古之民四。而農居其一。今之民。士工商老佛兵𣸯手

合為八。而農居其一。古者士則不稼。大夫不為園夫紅女之利。今者公𡖖大夫。兼并連阡陌。古者工商與農相生養。皆有度。今日工商之取於農。詐

僞無厭。古之夷狄入于中國。則驅之。今者老佛。詔民以養之。古者養生送死。皆有常費。今者婚嫁喪葬淫祀。皆無節。古者山澤陂湖之利與民共。其

水旱皆利之。今者障管而皆有禁。槁而不得救。潦而無所泄。古者教蓄積。又有倉廪以發其匱。今者不制不蓄。㐫年無所頼。不免為流亡。古之天下。

今之天下而異於古者十。奈何農之不困也。古之農常重。其君臣相與講謀。必先及之。今之農常輕。為吏者聞有勸農之事。則相與非笑之。此古之

農雖勞。然悅其利而趍之。故常多而愈富。今之農既勞。又無利以悅之。故常少而愈困。以今天下之口。無慮二千萬。躋漢軼唐。可謂盛矣。然籍而為

兵戎者。常數百萬。遁而為老佛者又數萬。雕琢之工𣸯靡之商。府吏胥徒之類。醫巫卜祝。聲樂之伎。合而言之。無慮數百萬此其略也。由是觀之。天

下之民。百人而一農。農之人一。而食榖之人百。古以一農養三民。猶患其不足故命冡宰制國用。視年之上下。一有水旱。則命鄉師賙之。均人恤之。

今以一而養百。其至於窮且盗也宜矣。嗚呼農之困。未有甚於今也。以漢文之時天下冨庶。衣食蕃滋。尚能賜田租。寵強力。賈誼晁錯。或勸上敦本

以杜𣸯末。然為漢文者。不求文王之法治之乃躬耕藉田。以粟賞罰其為勸勵之道。亦末矣。所謂文王之法。何也。五畆之宅。植之以桑。五十者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