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馬來西亞聯邦憲法/Sched.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附件六 馬來西亞聯邦憲法
附件七
制定機關:馬來西亞國會
附件八
修正版本:總覽 · 2001 · 1976 · 1965 · 1963 · 1957

附件七:上議院議員推選

第四十五條

第一節
(一)(已廢除)
(二)每當上議院中由州推選出的上議員出現空缺時,國家元首應當通知該州統治者或州元首,要求推選上議員,該州統治者或州元首應要求立法議會儘快推選出一位上議員。
第二節
(一)候選人的姓名由立法議會議員提出並附議,提議者或附議者應提交書面聲明,由被提名人簽署,表示願意在當選後擔任上議院議員。
(二)收到所有提名後,會議主持人應按字母順序宣布被提名人的姓名,然後按該順序將其姓名付諸表決。
(三)每位出席的議員應擁有與待補名額同樣多的選票來投選候選人,每一候選人與投選他的議員的姓名應當記錄下來;如果任何議員超額投出比本小節所允許的選票還多的票,則該超額票計為無效。
(四)會議主持人應當宣布當選人或獲得最多票數的候選人,如果有二人以上獲得同樣票數並超出了待補名額,則應當以抽籤的方式的來決定當選人。
第三節
無論第二節的規定如何,如果在同一個會議上,有超過一個空缺需要填補,而且其中一個是因上議員任期屆滿而出現,則應優先填補任期屆滿所產生的空缺,然後再以分開的選舉填補另一個空缺。
第四節
會議主持人應根據本附件的規定,將上議員當選人的姓名署函給上議院秘書作為認證。
第五節
如果對於某上議員的推選過程是否符合本附件的規定存有任何質疑,則上議院應就此作出決定,且為最終決定,但是,如果僅僅是因為無法依照第一節第(二)小節所說的一樣儘快舉行推選,則不會使任何上議員的推選無效。



(以下注釋文字並非憲法正文的一部分)

修正案記錄[編輯]

  • 第一部
    • 第一(一)小節
      • 原文「在立法會解散以後,國家元首應儘快通知每州的統治者或總督,應要求立法議會儘快推選上議院議員。」
      • 刪除第一(一)小節。——1963年憲法(修正)法令(25/1963)第8節,1963年8月29日生效。
    • 第一(二)小節
      • 原文字句「總督」改為「州元首」。——1976年憲法(修正)法令(A354)第42節,1976年8月27日生效。
    • 第五節
      • 原文句尾增加「但是,如果僅僅是因為無法依照第一節第(二)小節所說的一樣儘快舉行推選,則不會使任何上議員的推選無效」字句。——1965年憲法(修正)法令(31/1965)第2(2)小節,1965年7月1日生效。
    • 原標題「第一部」及「上議院議員選舉及卸任」全部刪除。——2001年憲法(修正)(二)法令(A1130)第13(a)段,2001年9月28日生效。
  • 第二部
    • 第六、七節
      • 原文:
        第六節
        在根據本附件規定舉行的第一次選舉中選出的兩名上議員中,其中一名上議員的任期為三年,決定任期為六年的上議員則應如此,如果兩人獲得的票數相同,則以抽籤方式決定,否則得票多者為準。
        第七節
        在首批官委上議員當中,有八人的任期為三年。
      • 刪除第六、七節。——1963年憲法(修正)法令(25/1963)第8節,1963年8月29日生效。
    • 刪除第二部。——2001年憲法(修正)(二)法令(A1130)第13(c)段,2001年9月28日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