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页面:2022年3月24日大會決議.pdf/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頁尚未校對

記者在內的平民和民用物體,特別是學校和其他教育機構、供水和衛生系統、醫療設施及其交通工具和設備,綁架地方官員,以及襲擊外交館舍和文化場所,

表示嚴重關切的是,烏克蘭境內及周邊地區的人道主義局勢不斷惡化,特別是平民傷亡人數眾多,其中包括婦女和兒童,需要人道主義援助的境內流離失所者和難民人數不斷增加,

重申需要保護逃離衝突和暴力的人的安全、尊嚴、人權和基本自由,不加任何歧視,不論其地位如何,同時促進所有社區的安全和繁榮,並在這方面譴責針對包括難民在內的流動人口的任何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不容忍行為、表現和言論,

強烈譴責任何針對平民本身及其他受保護人員和民用物體的襲擊,包括對平民撤離車隊的襲擊,以及不加區分和不相稱的襲擊,包括不加區分地進行炮擊和不加區分地使用爆炸性武器,並對民用基礎設施所遭受的破壞和未爆彈藥對平民構成的長期風險表示關切,

強調指出武裝衝突對婦女和兒童(包括對作為難民和境內流離失所者的婦女和兒童)以及對殘疾人和老年人等其他有特殊需要的平民的特別影響,又強調指出需要確保為所有受影響平民提供安全通道以及保護和援助,

表示深切讚賞鄰國為收容難民所作的重要和令人欽佩的努力,

表示關切的是,在世界上若干區域有數以百萬計的民眾面臨饑荒或饑荒的直接風險、或正在經歷嚴重的糧食不安全之時,鑑於烏克蘭和該區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糧食和農產品出口地區之一,這一衝突對全球糧食不安全的加劇產生影響,特別是在最不發達國家,並對能源安全產生影響,

回顧武裝衝突和暴力與衝突引起的糧食不安全和饑荒威脅之間的聯繫,並在這方面強調指出,武裝衝突、違反國際人道法和國際人權法行為以及糧食不安全可能是被迫流離失所的驅動因素,反之,處於武裝衝突中的國家的被迫流離失所現象可能對農業生產和生計產生破壞性影響,

表示關切的是,轟炸和炮擊烏克蘭核基礎設施可能造成事故,進而引發嚴重的人道主義後果,重申有義務確保所有核基礎設施的安全和安保,並對衝突對環境造成的影響表示關切,

回顧所有國家和武裝衝突各方均有義務充分尊重國際人道法,特別是區分原則和相稱原則,並有義務採取一切可行的預防措施,避免並無論如何儘量減少對平民的傷害和對民用物體的破壞,重申圍困的目的是讓平民挨餓,這違反了國際人道法,並敦促所有國家和武裝衝突各方尊重人權,包括被迫流離失所者的人權,並尊重不推回原則,

再次促請武裝衝突各方遵守國際人道法規定的以下方面的義務:保護平民和民用物體,保護環境;避免危及民用物體,包括對於向平民提供基本服務至關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