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2022年開封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2021年開封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2022年開封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作者:李湘豫
2023年開封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本作品收錄於《開封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2022年2月21日在開封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並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列席人士提出意見。

一、2021年工作回顧

剛剛過去的2021年極不平凡。面對複雜嚴峻的發展環境和超出預期的風險挑戰,特別是汛情疫情疊加的嚴重衝擊,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堅強領導下,我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河南及開封重要講話重要指示,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立足勇做新時代高質量發展開路先鋒的定位,集中精力謀發展,齊心協力開新局,與全國一道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2021年,全市生產總值完成2557億元、增長7.2%,居全省第5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1.4%,居全省第1位;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3.1%,居全省第3位;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4.1%,居全省第4位;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7%,居全省第7位,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均高於全省平均水平,「十四五」實現良好開局。主要抓了以下工作:

(一)協同發力穩住經濟基本盤

開展「項目建設年」活動。堅持「項目為王」,「8712」投資促進計劃完成投資1473.6億元、增長30.1%,S312開封境一期等260個重點項目建成投運,安遠門大道拓寬改造等482個重點項目開工建設。滾動開展「三個一批」,「簽約一批」項目開工率100%、「投產一批」項目達效率100%,均居全省第1位;「開工一批」項目投產率85.5%,居全省第3位。

紮實推進「製造立市」。建立月推進、企業現場辦公等機制,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較一季度前移7位;工業投資增長29.9%,居全省第1位,較一季度前移13位。開展企業技術改造提升行動,7家企業被評為省級服務型製造示範企業,14家企業獲評省智能車間(工廠)。城鄉一體化示範區獲評「河南省質量強區示範區」。

強化科技創新驅動。在全省率先出台《科技創新「六個一流」實施方案》,規模以上工業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速居全省第1位,科技支出增速居全省第2位。新入庫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400家、增長82%;新獲批省級科研平台和機構35個,大中型工業企業研發活動實現全覆蓋;新增高新技術企業38家、省級創新型龍頭企業2家、「瞪羚」企業3家,技術合同成交額增長近3倍。

深入挖掘消費潛能。開展「汴地有禮·惠聚開封」等惠民消費活動,拉動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連續8個月居全省第1位,全年旅遊接待8196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584億元,宋都皇城旅遊度假區入選國家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培育壯大電商消費,入選全國跨境電商零售進口試點城市,跨境電商進出口總額增長61.8%,居全省第2位。蘭考縣、通許縣、杞縣入選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

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深入開展「萬人助萬企」活動,幫助蘭考富士康等61家企業解決用工1.3萬人次,為1050家企業延期還本付息50.5億元,為「四個50」企業、重點項目分別發放貸款42.8億元、75.1億元,累計解決企業問題2430個,企業滿意率100%。以開放增活力,自貿區開封片區入選全國文化出口基地,對外承包工程及勞務合作營業額完成進度居全省第3位。全市市場主體規模達到46.6萬戶、增長10.1%,實現困難條件下穩定增長。

(二)區域協調提升城市品質

加快鄭開同城化發展。啟動編制鄭開同城化發展規劃、先行示範區國土空間規劃,蘭考縣納入鄭開同城化進程。鄭開城際鐵路實現公交化運營,鄭開同城示範小學建成投用,「鄭開同城自貿通辦」首批255項行政審批事項實現跨片區通辦。

加快推進城市更新。北宋東京城遺址、州橋遺址被列入國家《大遺址保護利用「十四五」專項規劃》,14.4公里古城牆實現「五貫通」。實施百城提質項目388個,完成老舊小區改造395個。強化城市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管理,整治街道立面104條,改造背街小巷138條,提升主次幹道25條,新建公園綠地21塊,城區綠地率達到39.5%,提高1.7個百分點,市容市貌持續改善。

加快提升縣域經濟。深化放權賦能改革,完成蘭考縣、禹王台區開發區試點改革,賦予自貿區開封片區市級經濟社會管理權限2358項。推進開發區高質量發展,8個先進製造業開發區工業增加值增長10.9%,蘭考縣開發區入選國家綠色製造工業園區。開封國際陸港物流園、現代公鐵聯運物流園等6個物流園入選省級區域物流樞紐。尉氏縣獲批全省縣域治理「三起來」示範縣。

(三)強基固本推動鄉村振興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持續開展產業、就業及消費幫扶,精準扶貧企業貸款幫扶率居全省第1位,扶貧資金績效評價連續四年全省「優秀」。健全增收機制,10.2萬幫扶對象實現穩定就業,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769元、增長9.1%,居全省第8位;脫貧享受政策戶人均純收入17440.8元、增長15.7%,守住了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

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建成高標準農田43.5萬畝,受到省政府督查激勵,在全國農田建設現場會上作典型發言。糧食總產306萬噸,糧食安全市長責任制考核居全省第4位,畜牧業綜合評定居全省第2位。壯大新型經營主體,分別創建國家級、省級農民合作示範社25家、14家,省級示範家庭農場19個。蘭考縣獲批全國農業現代化示範區,通許縣獲批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

深入開展鄉村建設行動。編制村莊規劃255個,鄉村振興示範帶建設經驗被《求是網》《農民日報》專刊推介。新改造戶廁7萬戶,鄉村綠化9.5萬畝,新改建農村公路106公里,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實現全覆蓋,成功創建國家級鄉村治理示範鄉鎮、示範村5個。

(四)深化改革着力賦能增效

完成重點改革任務165項,「一中心四平台」、蘭考縣破解普惠金融落地難題入選省優秀改革成果,一大批制約發展的瓶頸得以突破。

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基本完成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年度任務。市管「3+3+N」企業資產總額突破1550億元,信用評級AA級以上企業達到19家、AA+級企業3家。發投集團發行私募公司債15億元,創全省同主體評級、同品種債券最大規模。國投集團發行全省首單交易所非公開綠色公司債7億元。城投集團成功發行項目收益專項公司債5億元,成為全省地市級中長期AA公司債首單。

深化金融改革。實施打造最優金融生態環境、破解企業融資難「雙十條」,建立「白名單」制度,為45家白名單企業投放純信用貸款17.14億元。成立市級擔保公司,引入「易融擔」合作項目,零費用為支農支小業務再擔保3598筆、5.48億元。完善普惠金融信息平台,累計授信2.99萬戶、21.7億元,普惠金融服務站實現行政村全覆蓋。

深化「放管服效」改革。實施《重大項目預審批辦法》,壓縮項目審批時間8個月,實現「拿地即開工」;實施《深化自然資源規劃十項措施》,出讓類項目審批時限由114個工作日壓縮至25個;實施《深化住房城鄉建設審批改革七項措施》,壓縮審批時間33天;實施《企業容錯糾錯免罰輕罰制度》,公開發布免罰輕罰事項650項;出台《招商引資合同文本指導》,前置性解決問題爭端。13項高頻事項實現「一件事一次辦」,137個民生事項實現「全城通辦」。開封市榮獲全國數字政府建設卓越實踐獎,營商環境評價居全省第5位。

(五)科學治理改善生態環境

紮實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建成馬家河生態治理工程,全面完成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及河湖「四亂」問題整改,87.7公里沿黃生態廊道全線貫通、慢行系統全部建成。開封宋都古城水利風景區入選第十七批河南省水利風景區,蘭考縣東壩頭獲評國家級水利風景區。

紮實推進污染防治攻堅戰。圓滿完成2020—2021秋冬季大氣污染管控目標任務和2021年夏季攻堅目標,全市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239天,超省定目標11天,居全省京津冀通道城市第1位。建成北區淨水廠、包公湖污水處理廠,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保持100%。農用地、建設用地安全利用率100%。

紮實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實施節能降碳項目16個,完成存量「兩高」項目整改,新增新能源公交車60台、出租車475台,建成杞縣垃圾秸稈電站,6家單位入選省級、國家級綠色工廠(園區),單位GDP能耗強度下降4%左右。完成國土綠化22.61萬畝,新打造省級森林鄉村示範村80個、森林特色小鎮10個,碳匯能力進一步提升。

(六)改善民生促進共建共享

推出「我為群眾辦實事」項目5124個,破解民生「八需八難」84項任務、省市民生實事落實見效。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重74.8%,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73元、增長8.5%,居全省第6位。

多措並舉促進就業。發放創業擔保貸款5.83億元。城鎮新增就業5.92萬人,登記失業率2.85%,低於省定4.5%控制目標。開展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3.75萬人,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3.38萬人。開展職業技能培訓12.94萬人次,新增高技能人才7976人。

優先發展教育。完成新建、改擴建中小學、幼兒園項目65個,義務教育階段課後延時服務實現全覆蓋,落實「雙減」政策取得階段性成效,入選全國「家校社共育」優秀實驗區、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改革試驗區,全國首個新型足球學校落戶開封。中職學校招生比例居全省第1位。高考文理科分別獲得全省最佳成績。開封大學、開封文化藝術職業學院入選省「雙高」立項建設單位。鄭州電力職業技術學院、望京醫院國家中醫醫學中心等13個項目簽約入駐產城融合示範區中原科教城。

建設「健康開封」。成立緊密型縣域醫共體10家,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補助標準提高至70元。「高血壓」「糖尿病」納入門診慢病管理,惠及30萬餘人。建成全民健身工程120處,舉辦各類全民健身活動300餘次,鄭開馬拉松賽榮獲「世界田聯標牌」賽事稱號。成功舉辦第一屆中國圍棋國手賽,獲評「中國圍棋之鄉」。

繁榮文化事業。基本建成市、縣(區)、鄉鎮(街道)、村(社區)四級公共文化服務網絡,完成公益性演出164場次。成功舉辦「大宋中國年」「菊花文化節」系列活動,8個村獲評河南省鄉村旅遊特色村,2個鄉鎮獲評河南省特色生態旅遊示範鎮。

完善社會保障。發放救助資金3.1億元,城市、農村低保標準分別提高至每人每月590元、377元,2179人享受長期護理保險待遇。建成縣區特困供養服務機構10個,街道綜合養老服務中心13個,爭取省級醫養結合示範項目4個,入選省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試點。在全省首家上線公租房App,交付入住4996套。

維護社會安全穩定。新創建「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社區)」4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工作經驗全國推廣。危化、工貿行業實現「零事故、零傷亡」,應急管理工作獲全國先進。房地產領域信訪積案化解率居全省第3位。矛盾糾紛化解綜合成效居全省第1位,法律援助案件優良率、打擊電信詐騙犯罪工作均居全省第3位,平安建設、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經驗全國推廣。圓滿完成慶祝建黨100周年等安保維穩重大政治任務。

(七)眾志成城防汛抗疫

2021年7月以來,面對多輪超歷史極值的極端強降雨和連續24天超4800立方米/秒的黃河秋汛,10萬多人加固堤防、日夜堅守,成功處置賈魯河祥符區段、雙洎河尉氏縣段漫堤、決口險情,確保了城市安全、黃河安瀾,實現了零傷亡和大災之後無大疫。謀劃實施災後重建項目557個,開工建設賈魯河綜合治理工程等項目441個,幫助受災群眾快速恢復了生產生活秩序。2021年8月,尉氏縣出現疫情,第一時間採取封控措施,10天圈住封死撲滅了疫情。尉氏縣幹部群眾團結一心、迎難而上,付出了艱苦努力,為全市疫情防控作出了重大貢獻。強化常態化疫情防控,全市3萬多名醫務人員、2萬多名村(社區)幹部、8500多名公安民(輔)警、2萬多名志願者,齊心協力、日夜奮戰,構築了全民防疫牢固屏障!

我們紮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強化黨風廉政建設,加強財政監察審計監督,持續改進作風,政府自身建設不斷提升。自覺接受人大依法監督、政協民主監督和社會監督,認真辦理人大代表議案、建議和政協提案。深入推進國防教育、國防動員、人民防空建設,紮實做好雙擁、退役軍人服務保障工作。支持工會、共青團、婦聯、殘聯、紅十字會等群團組織更好發揮橋梁紐帶作用。統計、民族、宗教、外事、僑務、港澳、對台、檔案、史志、氣象、地震、社科、援疆等工作取得新的成績。

各位代表!

回顧過去一年的工作,我們深切體會到,無論是防汛、防疫的勝利,還是各方面成績的取得,最根本在於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在於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指引,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市人大、市政協有效監督、鼎力支持的結果,是社會各界積極參與、傾力相助的結果,是全市人民團結一心、共同奮鬥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各族人民,向駐汴人民解放軍、武警部隊官兵,向公安民警、消防救援隊伍指戰員,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各人民團體及支持開封發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誠摯的感謝!

我們也清醒地看到,經濟社會發展仍存在不少問題。主要是:疫情走勢仍有很大變數,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壓力較大;經濟結構不優,產業園區規模小,龍頭骨幹企業少,產業鏈條單薄;科技創新投入不足,高層次創新平台、高潛力創新型企業相對缺乏;社會事業存在短板,安全發展存在風險,應對重大自然災害準備不足;政府職能轉變還不到位,一些幹部能力素質、工作作風與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不相適應。對此,我們一定高度重視,直面矛盾,採取有效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二、2022年工作總體要求和主要目標

2022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是全面落實「十四五」規劃的深化之年,紮實做好政府工作,確保經濟發展平穩健康、社會發展穩定向好,意義深遠、責任重大。政府工作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河南及開封重要講話重要指示,弘揚偉大建黨精神,落實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省委經濟工作會、市第十二次黨代會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錨定「兩個確保」,實施「十大戰略」,堅持「16136」總體工作思路,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發展和安全,繼續做好「六穩」「六保」工作,持續改善民生,以黨建「第一責任」引領和保障發展「第一要務」,推動經濟發展提質提速,保持社會大局穩定,勇做新時代高質量發展開路先鋒,奮力譜寫新時代中原更加出彩開封絢麗篇章,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主要預期目標是:生產總值增長8%以上,人均生產總值、全員勞動生產率、人均可支配收入與經濟增長協調同步,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提高1.5個百分點左右,研發經費投入強度達到1.5%左右,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9%以上,城鎮新增就業6.41萬人,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在5.5%以內,糧食總產量穩定在300萬噸以上,單位生產總值能耗降幅完成省定目標,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3%左右,貨物進出口總額保持平穩增長,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7%左右。

提出上述目標,充分考慮了發展潛力和支撐條件,充分估計了困難和挑戰,是積極、穩妥、務實,經過努力能夠實現的。同時,我們追求的發展是高質量的發展,完成這一目標並不輕鬆,必須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着眼「奮勇爭先、更加出彩」,直道衝刺、彎道超車、換道領跑。一是務必抓住機遇,切實把握高質量發展有利契機。把用好機遇作為發展的重大助力,解放思想、更新理念、主動作為,緊抓構建新發展格局戰略機遇、新時代推動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政策機遇、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歷史機遇,加快推動鄭開同城化,借勢發展、藉機發展、借力發展。二是務必穩中求進,切實築牢高質量發展堅實基礎。把穩定經濟增長作為首要任務,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持續推進「六穩」「六保」,既要抓好穩定經濟運行、保障基本民生,又要防止為了短期的穩和保,忽視長遠的發展,真正為未來發展夯基壘台。三是務必堅持製造立市,切實強化高質量發展產業支撐。把製造業作為高質量發展的基石,紮實推進「製造立市」,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前瞻布局未來產業,加快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着力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堅決補齊高質量發展短板。四是務必改革創新,切實增強高質量發展動能活力。把改革作為推動發展的關鍵一招,善於用改革的辦法破解難題,破除體制機制障礙,充分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把創新作為推動發展的最大變量,開展「六個一流」建設,創造條件,加快吸引各類創新要素資源向開封集聚。五是務必改善民生,切實讓人民共享高質量發展成果。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順應民心、尊重民意、關注民情,集中力量做好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解決好群眾的急難愁盼,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滿意度。六是務必守住底線,切實營造高質量發展良好環境。把防範化解重大風險作為重大課題,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強化系統思維、底線思維,統籌做好防範化解政治風險、財政金融風險、自然災害風險、疫情反彈風險、安全生產風險、社會穩定風險等工作,切實保障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三、2022年重點工作

主要做好十個方面工作:

(一)堅持穩定增長,鑄就高質量發展新支撐

着力擴大有效投資。樹立「項目為王」鮮明導向,實施「8121」投資促進計劃,全年實施重點項目1000個以上,完成投資2000億元以上,開工項目759個,竣工項目238個。

滾動開展「三個一批」活動,着重產業重大項目建設,新簽約100個、開工100個、投產100個項目,製造業完成年度投資1000億元以上,確保項目開工率、投產率、達效率在全省排名「保十爭五」。加快製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改造,技改投資增長20%以上、占工業投資比重實現翻番。

大員招商,開展以商招商、產業招商、資本招商、園區招商等,引進1億元以上項目110個以上,其中,10億元以上項目20個以上、50億元以上項目2個以上。每個縣區至少引進總投資1億元以上項目10個以上、5億元以上項目5個以上、10億元以上項目2個以上。

抓好重大交通項目建設,開工建設蘭沈高速、蘭原高速、沿黃高速開封段,加快建設菏蘭高鐵蘭考段、國際陸港鐵路專用線、G106杞縣段、G107尉氏段、G240蘭考段、開封客運樞紐北站,建成晉開鐵路專用線,完成S222、S221、S318通許段改造提升工程,推動S312二期、大廣高速通許下站口等項目前期工作。

抓好重大水利項目建設,開工建設城鄉一體化示範區運糧河、通許邢崗引黃調蓄等工程,推進尉氏馬廟引黃調蓄、惠濟河綜合治理等項目前期工作。加快41個「四水同治」項目建設,完成年度投資49億元。

抓好重大能源項目建設,開工建設風電光伏項目20萬千瓦,新增裝機20萬千瓦,新增地熱供熱面積100萬平方米。建成蘭考東、尉氏西、復興大道北220千伏,半坡店、朱曲110千伏變電站等電網項目,新增變電容量120萬千伏安、線路700公里。建成開封至周口天然氣長輸管道。

抓好新基建項目建設,持續推動開封互聯網國際數據專用通道提升擴容,加快建設中原數據湖,新建5G基站800個,實現市區主城區和鄉村連續覆蓋、重點場景深度覆蓋。全面實施中心城區充電基礎設施特許經營,新建充電樁700個。

抓好災後重建項目建設,完善防洪減災體系,汛期前完成省定水毀河道工程12處、水閘13座、灌排工程9處、供水工程6處,加快建設賈魯河綜合治理工程,開展渦河、惠濟河、鐵底河、淤泥河等重點河段治理,完成S223災後重建工程。完成尉氏縣114個村衛生室、17個鄉鎮衛生院、疾控中心、社會福利中心、敬老院等醫療衛生、民政領域災後重建。

着力釋放消費需求。聚焦家電、汽車、餐飲、商超等重點領域,持續開展「愛尚生活·惠聚開封」等促銷活動,落實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等激勵政策,分階段精準投放消費券。支持發展社區服務、養老服務、托育服務等家庭服務業。推進國家文旅消費試點城市建設,創建省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3—5個、國家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1—2個,大力提升夜間經濟。申報河南省品牌消費集聚區1—2家,創建縣域商業體系示範縣1—2個,爭創全國「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試點城市。大力發展跨境電商、直播電商、社交電商、農村電商,鼓勵發展「首店經濟」「免稅經濟」「考試經濟」等新業態。

着力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施行《開封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落實減稅降費政策,用好解決企業用工難、免罰輕罰等制度機制,深化「萬人助萬企」活動,推動各項紓企解困政策直接惠及市場主體。落實金融支持實體經濟政策,做好受困中小微企業續貸續保工作,保持金融機構新增貸款合理增長。加快「個轉企、小升規、規改股、股上市」,支持73家上市掛牌企業做大做強。推動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和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健康成長,構建親清政商關係。力爭市場主體規模突破50萬戶。

(二)堅持創新驅動,培育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完善科技創新體系,打造一流創新生態,實現「一覆蓋、兩翻番、三超過」目標,2022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活動全覆蓋。

建設創新平台。組建開封市種業實驗室,爭創國家級生物育種實驗室。新建市級及以上重點實驗室10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企業技術中心等50家以上,實現省級中試基地「零」突破。加快產城融合示範區和鄭開科創走廊建設,與河南大學共建大學科技園,創建省級高新區1家,支持尉氏縣創建國家級創新型縣。

凝練創新課題。實施重大(重點)科技專項20項以上,技術合同成交額年均增速20%以上。圍繞儲能、氫能等未來產業,實施一批重大科技專項。圍繞新興產業,重點研究大容量平原風機、石墨烯、環氧樹脂等核心技術。圍繞傳統產業,重點在空分、閥門、預應力、儀器儀表等領域,支持龍頭企業聯合實施重大科技專項。

培育創新主體。實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活動全覆蓋、創新型引領企業培育、高新技術企業倍增和科技型中小企業「春筍」計劃,實現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有研發機構、研發人員、研發經費、產學研合作全覆蓋,省級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零」突破,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達到100家,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突破500家。

集聚創新團隊。持續推進人才戰略,實施院士「回家計劃」、高層次人才「暖心計劃」「汴梁英才計劃」,新建院士工作站1家以上,新引進外國高端人才20人以上,新認定市級及以上科技創新團隊20個以上。新建2萬平方米科創中心。

完善創新制度。設立市科創基金,每年財政科技投入不低於15億元。加快建設省級促進科技與金融結合試點地區,對上市科技型企業給予最高300萬元獎勵。實行重大項目「揭榜掛帥」「賽馬」和項目負責人負責制、科技經費「包幹制」等制度,提升科研績效。

厚植創新文化。召開市科技創新表彰大會,設立市科技進步獎,選樹一批科技創新典型,爭創國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範基地。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嚴厲打擊知識產權侵權行為;建設開封市專利導航服務基地。爭創中國流動科技館巡展點,提升全民科學素質。

(三)堅持製造立市,夯實高質量發展新基石

加大主導產業培育力度。重點打造化工、農副產品加工、裝備製造、汽車及零部件、紡織服裝和現代家居6個傳統產業,新材料、生物醫藥2個新興產業,氫能、儲能2個未來產業。化工產業着力綠色化、精細化,加快37個總投資241億元精細化工項目建設,建成雙塔5萬噸環保塗料、華瑞3萬噸光氣材料等項目,開工建設晉開45萬噸碳基材料、東大5萬噸環氧氯丙烷等項目,完成年度投資105億元以上。農副產品加工產業着力品牌區域化、產品有機化,加快50個總投資154億元食品產業項目建設,建成益海嘉里28萬噸花生油、正大3000萬隻肉雞、大紅門30萬頭生豬等項目,開工建設桃李麵包、雨潤等項目,完成年度投資70億元以上。裝備製造產業着力大型化、智能化,加快52個總投資269億元裝備製造產業項目建設,建成增浩智能2萬套機器人救援裝備、杭蕭鋼構30萬噸鋼結構、青天智能儀表科技園等項目,開工建設迪爾空分智能工廠、邁之威機械設備等項目,完成年度投資115億元以上。汽車及零部件產業着力集群化、規模化,加快18個總投資242億元汽車及零部件產業項目建設,建成奇瑞30萬輛整車生產+5G智能車間+研發中心等項目,開工建設城鄉一體化示範區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群及配套等項目,完成年度投資75億元以上。紡織服裝產業着力高端化、差異化,加快19個總投資39億元紡織服裝產業項目建設,建成祥符寧德製衣、中裕棉業、尉氏錦程紡織等項目,開工建設鑫晟紡織4萬錠高支棉2萬噸針織布、瑞茂棉紡9000噸棉紗等項目,完成年度投資25億元以上。現代家居產業着力個性化、創意化,加快58個總投資234億元現代家居產業項目建設,建成索菲亞家居二期、瑞泰門業門窗研發生產等項目,開工建設恆林家居產業園、通許家居智能製造產業園等項目,完成年度投資105億元以上。新材料產業着力環保化、前沿化,加快13個總投資309億元新材料產業項目建設,建成300兆瓦全釩液流電池等項目,開工建設金風100萬風機、瑞豐10萬噸鋰電池負極材料、唐山海泰2吉瓦異質結電池及2吉瓦光伏阻件等項目,完成年度投資50億元以上。生物醫藥產業着力特色化、品質化,加快15個總投資99億元生物醫藥產業項目建設,建成君利1.5億隻醫用口罩、傳諾堂50萬套醫療設備生產等項目,開工建設惠康獸藥智能化改造、浦瑞盛世4500噸醫藥中間體等項目,完成年度投資40億元以上。圍繞氫能、儲能等前沿領域,加快越博動力「一園一院一基金」項目建設,打造「制氫運氫儲氫加氫—氫燃料電池—氫燃料電池汽車—推廣示範運營」全鏈條氫能產業集群;依託開封炭素、時代新能源科技等布局儲能產業,打造炭材料產業集群。

加大開發區建設力度。編制先進製造業、現代服務業、現代農業三類開發區規劃綱要,提升開發區基礎設施,實現一縣一省級開發區。加快「三化三制」改革,推行「管委會+公司」管理模式,強化管委會經濟管理、招商引資、投資服務等主業,完成開發區改制任務。建好新材料儲能產業園、世合型材產業園、公鐵聯運物流樞紐園等專業園區,謀建空分、錨具、閥門等特色園區,確保開發區產業用地占比超過60%、主導產業投資占工業投資比重超過70%、工業投資占本地區工業投資比重超過80%。

加大龍頭企業培育力度。設立全市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專項資金,建設工業投融資平台,打造省級服務型製造示範企業1—2家,培育年產值10億元以上企業25家、50億元以上企業5家、100億元以上企業3家,其中,城鄉一體化示範區10億元以上企業5家、100億元以上企業1家;順河回族區10億元以上企業2家、100億元以上企業1家;尉氏縣10億元以上企業6家、100億元以上企業1家;祥符區10億元以上企業2家、50億元以上企業1家;禹王台區10億元以上企業5家、50億元以上企業1家;蘭考縣10億元以上企業2家、20億元以上企業1家;杞縣、通許縣分別培育10億元以上企業2家、1家。

加大數字化轉型力度。加快製造業企業智能化改造,新建省級智能車間(工廠)6個;支持奇瑞汽車、開封炭素等企業構建「5G+工業互聯網」平台,推動亞普汽車、立邦塗料、中聯重科「5G+智慧工廠(車間)」示範增效,打造「5G+智能製造」示範應用場景5—10個、新增企業上雲1000家。加快建設金盛達5G雲產業園等29個製造業數字化轉型項目,總投資158億元。做精做優祥符區數字經濟產業園、順河回族區汴梁皮革文創園、開封緹蘇MCN產業園項目,加快建設華為大學軟件創新中心等項目,創建省級數字經濟產業園1家。

(四)堅持區域協調,構建高品質生活新空間

加快鄭開同城化發展。推進規劃編制同繪,全方位融入鄭州都市圈,編制完成鄭開同城化發展規劃、鄭開科創走廊發展規劃,啟動鄭開同城化示範區建設,推動鄭汴許核心引擎建設。加快蘭考縣連汴融鄭、提級擴能,謀劃建設蘭考鄭開同城特別合作園區。推進基礎設施同聯,加快建設鄭開同城東部供水工程,推動鄭開城際鐵路延長線、鄭開大道高架快速化改造等重大工程建設。推進產業發展同建,做強鄭開科創走廊,促進中原科技城、龍子湖智慧島、開封職教園區、開封產城融合示範區科教園區等串聯發展,推動與鄭州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等產業鏈跨區域布局。推進生態環境同保,建設鄭汴港生態綠心和生態廊道,優化黃河沿岸生態體系,聯合開展大氣污染防治。推進公共服務同享,推動企業工商註冊、醫保、鄭開旅遊年卡發行等公共服務「跨城通辦」,爭取鄭州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在開封設立分支機構。

加快推進城市更新。按照「六大片區」建設布局,全面推進城市提質。實施宋都古城保護與修繕,加快建設龍亭片區、陽光湖片區、古汴河片區等5個先行示範片區,開工建設陽光湖、開聯收割機廠老舊工業區城市更新等8個項目,持續推進州橋考古發掘、古城河湖水系生態修復等10個項目,着力打造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範區、城市更新示範區。實施重點區域綜合開發,大力推進龍亭區安遠門大道片區、市民公共文化服務中心綜合體片區,鼓樓區黃河大街南延片區,順河回族區體育公園片區、魯屯片區、空分片區,禹王台區機場東路片區,城鄉一體化示範區運糧河片區、鄭開快速路片區、宋城路片區10個重點區域綜合開發,改善城市生產、生活、生態環境,提高土地使用效益,優化城市功能。實施微改造,完成176條背街小巷、333個老舊小區改造任務,新建停車場3處、改擴建6至8處;新建公園綠地15個,城區綠地率達到40%。

加快建設韌性城市。完善生命線系統,統籌推進市政設施和地下空間開發利用,新建供水管網40公里、天然氣管網15公里、集中供熱管網10公里,改造30年以上燃氣管網40公里;啟動實施老城區供水管道改造和東郊溝、東護城河雨水泵站建設,解放路南段(濱河路—鐵北街)、中山路南段(濱河路—五福路)、五福路(五一路—中山路)、鐵北街(解放路—侯莊橋)道路排水改造工程,爭創全國系統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示範城市。完善路網系統,開通連霍高速龍亭站,完成連霍高速開封西站主體工程,啟動G230封丘至開封黃河大橋及連接線、黃河大街南延等工程,打開出入口;打通復興北路(夷山大街—黃河大街)、東京大道東延(清水河西路—工農路北延)、工農路北延(蘋果園中路—東京大道)、中山路南段(魏都路—隴海鐵路)、中山西路(五福路—魏都路)、保利城中路6條斷頭路,暢通內循環;啟動北外環S312(金明大道—安遠門大道)項目、南外環G310南移項目前期手續辦理,推進西外環G230(東京大道—S312)建設,謀劃東外環S220(王樓—杜良)和G240(杜良—陳留)項目,構建大外環。完善智慧化管理系統,建成城市綜合管理服務平台和智慧市政平台,提升市政設施管理、防汛指揮、管網監測、內澇防治、道橋監測等智慧化水平,爭創國家城市基礎設施安全運行監測示範城市。

加快發展縣域經濟。深化放權賦能改革,賦予縣區更多經濟社會管理權限,凡法律法規沒有明確實施層級、基層有實際需求的權限,原則全部由縣區實施;支持縣區推進財政體制改革和國家級、省級試點工作,爭創「兩個健康」示範縣(區)。支持縣區依託開發區培育主導產業,推動蘭考縣培育壯大現代家居、節能環保、智能製造產業,開發區產值達到400億元;推動尉氏縣培育壯大紡織服裝、現代家居、生物醫藥產業,開發區產值達到320億元;推動城鄉一體化示範區培育壯大汽車及零部件、裝備製造、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開發區產值達到280億元;推動禹王台區培育壯大精細化工、新材料產業,開發區產值達到210億元;推動祥符區培育壯大化工、農副產品深加工、智能裝備製造產業,開發區產值達到170億元;推動杞縣培育壯大農副產品深加工、鋁製品、新材料產業,開發區產值達到160億元;推動通許縣培育壯大農副產品深加工、家居建材、智能裝備製造產業,開發區產值達到100億元;推動順河回族區培育壯大炭新材料(儲能)、智能製造產業,開發區產值達到100億元。加快縣城擴容提質,支持蘭考打造全國縣域治理「三起來」樣板,支持尉氏縣打造「中原崑山、港東新城」,支持杞縣、通許縣創建省縣域治理「三起來」示範縣,推動祥符區全面融入主城區。持續推進城鄉融合,編制完成所有鄉鎮國土空間規劃、村莊分類和布局規劃,把鄉鎮建成服務農民的區域中心,實現「快遞進村」全覆蓋。2022年,全市縣域生產總值完成1670億元以上,確保增長8%以上。

(五)堅持鄉村振興,開創「三農」工作新局面

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開展「萬企興萬村」行動,做強產業支撐、就業支撐、金融支撐,探索「生態+文化+產業」鄉村振興之路,建成試點村4個。提升防返貧常態化動態監測和幫扶成效,持續落實「兩不愁三保障」等政策,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確保蘭考縣在全國做示範、當標杆,確保開封市走在全省前列。

堅持藏糧於地、藏糧於技。落實最嚴格耕地保護制度,推廣「田長制」,鞏固擴大耕地「非農化」「非糧化」及「大棚房」、亂占耕地建房等整治成果,永久基本農田穩定在546.24萬畝以上,建成高標準農田53.5萬畝。集成推廣優質高產良種,提升農業科技含量,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790萬畝以上,糧食總產穩定在300萬噸以上,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87%以上,實現小麥、玉米、水稻成本保險、收益保險全覆蓋。做好糧油肉蛋奶果蔬等保供穩價,生豬存欄量穩定在280萬頭左右。

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加強「十鏈百園千基地」建設,重點扶持益海嘉里、龍大油脂等特色精深加工企業,推廣綠色、有機、無公害生產技術,新培育省、市級現代農業產業園5個以上。挖掘農業多重價值,做優麵製品,做強大蒜、花生、果蔬製品,新增「三品一標」10個以上,建成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2個以上,實現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全覆蓋。推進家庭經營、集體經營、合作經營、企業經營共同發展,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200家、家庭農場400家。

深入開展鄉村建設行動。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新建和改造10千伏配電網項目310個;改造提升農村公路80公里、橋梁30座,建設「美麗鄉村路」50公里。加強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推動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全市農村生活垃圾收運率達到95%以上;新建農村污水處理廠39個,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率達到36%以上;新改造農村戶廁6萬戶,推動農村淨起來、綠起來、亮起來、美起來。

深化農村綜合改革。持續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做好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變更登記等工作。大力扶持村級集體經濟,重點扶持74個行政村,分別給予不低於50萬元補助。深化農村承包地三權分置,加快農村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培養高素質職業農民2910人。

(六)堅持文旅強市,促進發展軟實力再上新高度

大力弘揚黃河文化。編制完成《開封市黃河國家文化公園規劃》《沿黃地區歷史文化名鎮(村)及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建好黃河歷史文化地標城市,推進倉頡文化資源開發利用,創建北宋東京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加強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和傳統村落保護利用。推進中國明清城牆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做好北宋東京城遺址和「城摞城」申遺前期工作。加快融入三門峽—洛陽—鄭州—開封—安陽世界級大遺址走廊,打造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爭創東亞文化之都。籌建省古代城市考古博物館、宋文化博物館和州橋及古汴河遺址博物館,建成黃河懸河文化展示園主體工程。挖掘黃河文化的時代價值,舉辦黃河文化國際論壇,建好黃河文化研究院,打造黃河文化和學術研究高地,講好「黃河故事」。

推動文旅文創融合發展。持續發展全域旅遊,開展「河南人游開封」活動,提升清明上河園、萬歲山、龍亭公園等品牌景區及雙龍巷、復興坊、七盛角等網紅街區,打造書店街特色街區,推動宋都皇城旅遊度假區創建國家級旅遊度假區,支持各縣區創建A級景區、發展鄉村觀光游。大力發展節會旅遊、研學旅行和考古游,辦好清明文化節、菊花文化節、國際動漫節等特色節會。深入挖掘焦裕祿精神、水東革命根據地等紅色資源,建設紅色旅遊高地。提升文創產業,開發「開封禮物」大IP體系,辦好數字文化大會,實施宋文化數字化活化工程,打造宋韻文創設計、非遺數字文化創新等四大產業集群。2022年,全市文化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穩定在6.5%以上,旅遊接待量和旅遊綜合收入分別增長12%、15%以上。

提升社會文明程度。加強文化服務,按照國家三級標準改造提升縣級文化館和圖書館,實現鄉鎮(街道)、村(社區)文化設施全覆蓋。開展文化惠民、舞台藝術送基層等活動250場次。全力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開展文明單位、文明校園、文明村鎮、文明家庭創建活動,推進網絡文明建設,建成市級以上文明村村史館317個,實現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全覆蓋。

(七)堅持生態優先,推動美麗開封煥發新容顏

保護治理黃河生態。落實《開封市河湖保護管理條例》,編制沿黃生態保護專項規劃,強化「河長+三長」制,深化「四水同治」,常態化規範化推進河湖「清四亂」,推動水資源集約節約利用,確保水資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達標。加快修復黃河生態,持續建設「三區一基地」,強化黃河流域農業面源污染綜合整治,全面清退自然保護區核心區、緩衝區魚塘,完成生態修復。因地制宜推進濕地植被多樣性及保護性開發,發展苜蓿等優質牧草1.5萬畝,補植、建設生態林1850畝。完善黃河防汛搶險機制,提升防汛科技化水平,有效應對調水調沙及大洪水,充分做好防汛準備,確保黃河安瀾。

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打好藍天保衛戰,突出控塵、控車、油煙、農業污染綜合治理,加快淘汰落後產能;新增鐵路專用線2條,推進大宗貨物「公轉鐵」;完成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營運柴油貨車淘汰任務;建成尉氏縣垃圾焚燒發電廠,全市新增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1200噸/日,煤炭消費總量下降2%以上。打好碧水保衛戰,建立黑臭水體治理長效機制,全部完成縣域黑臭水體整治;加快集中式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推進污水、污泥資源化利用,建成投運杞縣、通許縣污水處理廠,啟動建設東南片區污水處理廠,爭創中水回用試點城市;推進鄉鎮級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範圍「劃、立、治」,確保飲用水水質達標率保持100%。打好淨土保衛戰,健全土壤污染調查和開發利用准入機制,加強建設用地安全利用,減少污染存量,嚴控污染增量,創建「無廢城市」。

統籌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大力發展光伏、風力、生物質、氫能等新能源產業,科學利用地熱資源;更新新能源公交車40台、出租車300台,建成純電動充電站30個以上,城市公交車全部實現清潔能源化。推動節能降碳,完成12家省重點用能單位節能降碳改造,嚴把新建項目審批、能耗和環境准入關,創建省級綠色工廠5家,支持精細化工園區創建綠色化工園區,年底前60%以上城鄉家庭和學校社區、40%以上大型商場達到綠色化標準,城鎮新建綠色建築面積占比達到70%,綠色出行比例達到70%以上。提升生態碳匯能力,全面推行林長制,完成綠化6.2萬畝,打造森林鄉村80個,新建省級森林公園、濕地公園各1個。

(八)堅持改革開放,催生新時代高質量發展新活力

深化重點領域改革。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建立健全內部監督體系,提升市場化經營效能,推動國有資本向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優勢產業集中。2022年,打造AAA級信用評級企業1家,市管企業全部達到AA級以上。深化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全面提升土地、人力、資金、技術、數據等要素配置效率,持續實施城鎮建設用地「五統一」,推進農村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加強人力資源市場信息化建設,推動城鄉勞動力要素自由流動;新增中小微企業貸款20億元以上;開展政務數據授權運營試點,探索政務服務、城管、工業等領域數據要素配置場景。深化財稅制度改革,落實《深化省與市縣財政體制改革方案》,平穩推進市與縣財政體制調整;完善市與區財政體制,支持做大做強各區財力;加大零基預算管理體制改革,打破基數概念和支出固化格局,提升財政資金使用效益。深化「放管服效」改革,着眼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全面推行「一件事一次辦」,推進28個高頻事項實現一件事、一次告知、一次辦好;全面推行「有訴即辦」,設立「有訴即辦」窗口,做到有訴即接、有訴即應、有訴即辦,營造開封辦事不求人、不求人也能辦成事的濃厚氛圍;全面推行「標準地+承諾制」,明確工業用地畝均投資強度、畝均稅收、環境標準等控制性指標,實施容缺辦理,實現「拿地即開工」;全面推行交房即交證,新建商品房交房的同時即為購房人辦理不動產權證;全面開展打擊電信網絡詐騙專項行動,全力抓金主、鏟窩點、打平台、斷資金,堅決遏制多發高發態勢;全面開展打擊惡意逃廢債專項行動,嚴厲打擊9種惡意逃廢債行為,營造良好金融生態;全面開展依規依法兌現承諾專項行動,妥善解決遺留問題和承諾事項,打造誠信政府。同時,做好黨政機構改革「後半篇文章」,推進事業單位重塑性改革,抓好醫藥衛生、教育、文化、價格等領域改革。

加快開放發展。推進制度型開放,深入對接RCEP國際經貿新規則,加快推進海關、綜保區數字化建設,促進貿易便利化。加快自貿區開封片區建設,持續開展行政審批服務國家級標準化試點工作,打造省級信用體系全鏈條建設試點,2022年,在國家層面複製推廣1—2個、省級層面複製推廣5個制度創新成果;做實國家文化出口基地,加快「一倉一園一廈一谷」和海外藝術品交流交易中心建設,創建文化金融合作示範區,力爭2022年藝術品進出口額達到8000萬美元。加快開封綜合保稅區建設,建成綜保區(一期),推進綜保區(二期)、進口應急物資保稅倉等項目建設,實現綜保區封關運營;依託開封國際陸港,深度融入空陸網海「四位一體」對外開放大通道,推動鄭州國際陸港新節點布局開封,打造國家「一帶一路」重要保稅節點、中部地區大宗外貿商品集疏新平台。加強外資外貿,支持外貿企業開拓國際市場;謀劃建設中日合作產業園,新增外資企業15家。

(九)堅持改善民生,增進民生福祉交出新答卷

把更多資金用於為民惠民,持續實施破解民生「八需八難」任務,抓好「一老一小一青壯」民生工作,辦好省市民生實事。

推動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促進高校畢業生、農民工、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就業,城鎮新增就業6.41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2.1萬人。保障農民工工資發放,創建「無欠薪」城市。推進「人人持證、技能河南」建設,開展職業技能培訓16萬人次,新增高技能人才3.6萬人。實施青年友好城市建設,吸引更多優秀青年到開封創業就業。

發展更加優質更加均衡教育。開展教育資源均衡化發展專項行動,推進基礎教育集團化改革,實施中小學、幼兒園建設項目82個,學前教育資源普惠率達到82%,加快解決「入公辦園難、入民辦園貴」和城鎮大班額問題。持續做好「雙減」工作。規範民辦教育發展,民辦義務教育在校生規模占比控制在5%以內。支持普通高中多樣化、特色化發展,啟動城區高中外遷工程,提升縣域高中建設水平。實施中等職業學校標準化達標建設,達標率不低於30%,打造產教融合集成平台2個。創建全國足球特色學校、示範幼兒園30所,辦好全國首個新型足球學校。建成河南大學「兩校一園」,支持河南大學「雙一流」、黃河水利職業技術學院和開封大學「雙高校」及高職本科、開封文化藝術職業學院高水平高職院校、河南開封科技傳媒學院應用型本科等建設。開工建設農村教師周轉宿舍552套。

做好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提升疾病預防控制能力,謀劃建設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啟動市疾控中心遷建,市級疾控機構專業技術人員占比達到85%、衛生專業技術人員占比達到70%;加強縣(區)核酸檢測實驗室建設,市、縣(區)疾控機構基礎設施建設達到國家標準。優化醫療服務體系,加快建設市中醫院國家中醫藥傳承創新工程、市中心醫院新院區、市婦幼保健院東院區、市第二中醫院西擴項目,建成市人民醫院病房綜合樓、市隴海醫院醫養結合養護樓、市傳染病醫院遷建項目;推進省、市級區域醫療中心和省重點學科建設,加快建設開封市「十大專科」,實現市級「四所醫院」、縣級「三所醫院」達標建設全覆蓋;推進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建強鄉村醫生隊伍,建成公有產權村衛生室1848個,全面提升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服務能力;持續降低藥品耗材等費用,合理調整醫療服務價格,減輕群眾就醫負擔。推進中醫藥傳承創新,加快建設國家中醫藥健康旅遊示範基地,大力發展中醫藥產業,建設1個國家級、3個省級區域中醫專科診療中心,實現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館全覆蓋。大力發展體育事業,建成投用市體育中心,辦好2022年鄭開馬拉松賽、中國圍棋國手賽、「蹴鞠杯」國際青少年足球邀請賽等賽事;新建全民健身工程100處、足球場地40塊、籃球場地40塊,實現縣、鄉、村三級公共健身設施和城市社區「15分鐘健身圈」全覆蓋。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鞏固發展國家衛生城市創建成果,建成「健康細胞」不少於50個,全市國家衛生鄉鎮覆蓋率達到7%,省級衛生鄉鎮覆蓋率達到65%。

構建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社會保障體系。健全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推廣使用「居民服務一卡通」,全面推行長期護理保險,加強醫保基金監管,完善醫保關係轉移接續政策,年底前實現基本醫保關係轉移接續「跨省通辦」「網上辦」「就近辦」,每個縣區至少有1家能夠提供醫療費用跨省直接結算服務的定點醫療機構。持續實施「百千萬幸福養老工程」,推動新建居民小區均配建助老設施,年底前基本實現每個社區有1處養老服務場所,每個街道有1處綜合養老服務設施,每個縣(區)至少有1所以失能、部分失能特困人員專業照護為主的縣級供養服務設施。加強普惠托育服務,實施三孩生育政策,新增托育床位3000個,滿足群眾嬰幼兒照護服務多樣化需求。適度擴大社會救助範圍,逐年提高社會救助標準,做好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強化住房保障,新開工安置房600套,基本建成保障房1519套;加強農村住房安全動態監測,確保危房不住人、住人無危房;嚴格房地產開發全流程監管,積極穩妥處置問題樓盤,年底前處置完成省交辦第一批停工爛尾類問題樓盤23個,按時完成後續省交辦處置任務;同步解決國有土地房屋徵收後群眾未安置難題。深化殯葬改革,建成投用開封市公益性公墓,完成市殯儀館搬遷,實現市、縣、鄉三級公益性公墓全面投用。

(十)堅持平安治市,提升保穩定促發展新水平

加強應急救援建設。推進基層應急管理體系建設,鄉鎮(街道)應急管理機構全部達到「六有」標準。建強應急救援隊伍,縣區不少於50人,鄉鎮不少於20人。加強物資儲備,市級增儲儲備糧3.5萬噸,市區增儲成品糧3000噸,縣級增儲儲備糧5.27萬噸。實施應急能力提升類項目11個,建成市消防訓練基地、特勤消防救援站,開工建設市防災減災和氣象科普中心等項目,定期開展應急演練,做好應對洪澇、乾旱、氣象、地質等災害準備,全面提升防災減災救災能力。

防範化解風險隱患。抓實常態化疫情防控,完善平戰結合應急處置機制,提高核酸檢測、流調、信息化服務能力,構築全民防疫屏障。加強國有資產專項整治,堅決遏制新增地方政府隱性債務。加快清收農商行不良貸款。嚴厲打擊非法集資活動,銷案率達到70%以上,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金融風險的底線。完成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任務,深化燃氣和危化品等重點領域隱患排查整治,堅決遏制較大以上安全事故發生。加快推進基層網絡綜合治理體系建設,實施「清朗」系列行動,維護意識形態安全。

提升社會治理水平。用好鄉鎮工作「三結合」工作法,推動自治法治德治數治「四治融合」,積極創建省級規範化社區,促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紮實開展「三零」創建,集中治理重複信訪,化解完成中央、省交辦事項,積案化解率達到80%、赴京到省越級訪下降10%。加強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嚴厲打擊「食藥環」領域犯罪,實現「明廚亮灶」全覆蓋,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範城市。強化違法建設、「殭屍企業」、土地批而未用、公共資源交易招投標等重大專項整治。推廣「一村(格)一警」及縣域社會治理「蘭考模式」,為每個行政村培養5—8名「法律明白人」,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爭創全國社會治安防控體系示範城市,確保黨的二十大等關鍵時期安全穩定,實現社會長治久安。

大力支持國防和軍隊建設,做好國防教育、國防動員、人民防空、雙擁共建等工作,完善退役軍人服務保障,鞏固軍政軍民團結,推進軍民融合示範區建設。全面貫徹黨的民族宗教政策,促進民族團結、宗教和諧。支持外事、僑務、對台工作。支持工會、共青團、婦聯、殘聯、紅十字會等群團組織更好發揮橋梁紐帶作用。支持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參政議政、履行職能。加強統計、港澳、史志、檔案、氣象、地震、測繪、郵政、社科、援疆等工作。

各位代表!打鐵必須自身硬。面對新的任務和挑戰,政府必須把准方向、勤勉盡責、擔當作為、奮勇爭先。着力提高政治能力。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鞏固黨史學習教育成果,堅決擁護「兩個確立」,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始終胸懷「國之大者」,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自覺做到黨中央提倡的堅決響應、黨中央決定的堅決照辦、黨中央禁止的堅決不做。着力提高法治能力。深入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不斷增強法治觀念、法律意識,善於用法治思維開展工作、處理社會問題。堅持依法行政,強化政務公開,規範重大行政決策法定程序。堅決執行市人大及其常委會決議,依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會監督,自覺接受政協民主監督,主動接受社會和輿論監督,強化監察、審計監督,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議案和政協提案,始終在法律授權範圍內履職盡責。着力提高執行能力。高標準開展「能力作風建設年」活動,落實「13710」工作制度,建立簡潔高效、決策統一、權責明晰的政府指揮體系。堅持「三嚴三實」,強化結果導向、標準意識,加強專業訓練,深入調查研究,以「釘釘子」精神落實好各項任務,以實幹看作風、憑實績論英雄,切實在執行中抓深化、在落實中抓創新。實施全面節約戰略,政府帶頭過緊日子,把更多資金用於為民惠民。着力提高廉政能力。聚焦廉潔政府建設,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認真對待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嚴肅整治損害群眾利益的行為,永葆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

各位代表!新的藍圖已經繪就,新的征程已經開啟。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市委的統一指揮下,錨定「兩個確保」,奮勇爭先、更加出彩,勇做新時代高質量發展開路先鋒,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本作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本作品不適用於該法,在中國大陸和其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註:中文維基文庫社群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演講,不總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