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龜巖先生續集/卷一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龜巖先生續集
卷一
作者:李楨
1749年
卷二

[編輯]

五言絶句[編輯]

有懷偶書[編輯]

嶺樹含初日。霜繁多落葉。高歌詠鳳凰。泣摘遺篁實。

曉征[編輯]

客眠難可着。危坐讀唐虞。伴影隨晨月。歸來我不孤。

月波渡[編輯]

招招爭涉處。卬否更誰須。波碧深千尺。寒空白月孤。

宿陶山。夜雨曉霽。月色如晝。卽占所見。[編輯]

光風吹綠柳。霽月照淸江。院靜人如玉。對山闢曉窓。

宿安彥驛[編輯]

遊子行千里。思親意轉忙。數聲聞獨雁。秋夜覺偏長。

贈四耐翁[編輯]

雲水淸相映。塵埃濁自侵。塵埃與雲水。等是外吾心。

壽母八十五歲朝[編輯]

耋經加五老。稀滿去三兒。夜久鍾鳴盡。人情有不悲。

次安挺然韻。書上人軸。[編輯]

落落數竿竹。巖巖一片石。故人筆力豪。探玩昏眸碧。

巖上遠望乙巳[編輯]

終日高巖上。縱橫眼界寬。鰲峯空外碧。鯨海望中寒。

金遷乘舟丙午[編輯]

崧高橫月岳。盪潏漾江波。日暮舟初放。西風客思多。

種梅[編輯]

雨歇江村晩。煙消洞壑開。岸巾鋤白月。竹外種新梅。

夜半[編輯]

驚罷三更夢。徘徊月欲西。枕邊松樹在。無限子規啼。

蓮潭[編輯]

仙子踏明鏡。馨香來襲衣。呼之爲淨友。風月兩依依。

龍岫[編輯]

隴斷碧溪頭。昻昻龍作瑞。朝朝壟上行。誰會潛藏理。

四玩堂四絶秋月竹影一絶入元集[編輯]

春溪柳綠[編輯]

嫋嫋溪頭柳。千絲復萬絲。好風吹滿面。老子詠歸時。

夏雨松風[編輯]

前山白雨過。堂畔松花落。獨立意悠悠。靜聽風滿壑。

冬雪梅香[編輯]

雪滿庭前樹。風來一榻香。柴荊無俗子。默對伴寒堂。

訪吾魚寺壬戌[編輯]

山靜秋容肅。雲開水面空。回頭楓滿壑。朗詠倚朗詠。

月夜遊小蓬島在長鬐[編輯]

海闊滄波遠。霜繁紅樹多。夜深松月白。遊子意如何。

還自海山。黃菊滿逕。[編輯]

江海心同大。山泉興轉幽。歸來尋竹榻。霜菊滿園秋。

呈退溪先生[編輯]

歲晩溪堂冷。歸來雪滿山。暮雲愁思亂。何日更承顔。

過內迎山在淸河[編輯]

洞門積氷雪。病客難重尋。他日如容我。窮源不厭深。

閒吟[編輯]

兒戲書床畔。狵眠石砌邊。披經尋古義。老子自怡然。

留宿安心寺。待景時不至。三首。[編輯]

古樹參天直。新波觸石鳴。客來人不見。隔海是岐城。

潔月天心白。淸溪石下流。有懷無夢寐。蜀魄更添愁。

眠邊滄海闊。頭上碧天寬。漙博淵泉地。何人喫緊看。

乘舟往會丁季晦於巨濟海邊蕭寺。宿三夜而別。仍往南海。訪金季應。[編輯]

擧頭惟白日。開眼只滄波。一棹分南北。靑山隔海多。

書山人軸二首○己巳[編輯]

獨坐草堂靜。高僧何處來。故人詩滿軸。昏眼忽然開。

海山遊歷徧。從此可藏蹤。莫誇觀覽富。心地或生蓬。

申君洽到精舍。夜月彈琴。庚午[編輯]

臺上梅初白。階前柳尙顰。聞君三兩曲。淸夜一胸眞。

聞兩兒中司馬[編輯]

讀書無數卷。蓮榜共題名。萬里長途遠。自期不可輕。

五言律詩[編輯]

贈周景遊先生時爲豐基郡守。癸卯年間。余以榮川郡守。受由來覲。書此以別。[編輯]

溪嶺俱名竹。中開邑勢奇。芝蘭千百畝。荊棘兩三期。飛躍渾呈妙。風雲摠入思。十寒嗟歲晩。淸誨訟前非。

附次韻愼齋[編輯]

明珠驚滿眼。向夜夢先奇。歸袂誰將挽。登堂已卜期。橘紅應動興。松拱獨添思。白髮猶羈馽。深悲昧昨非。

和灌圃韻。贈溫師。[編輯]

浮雲千岫外。蹤跡杳難逢。眼碧今宵月。心空五夜鍾。跏趺參祖榻。禪悟對寒峯。明逐泉回谷。何時卜更從。

觀野爲一善時○丁未[編輯]

興狂春雨後。扶病勸鋤耰。洛水新波立。烏山宿霧收。綿綿江草意。潑潑我心頭。觸眼皆眞境。吾生覺不浮。

排房寺戊申[編輯]

亂山高下裏。寥落一琳宮。雲向靑高去。風從嶺嶠通。乾坤心自遠。身世道還窮。頭上看星斗。龍泉躍匣中。

戊申七月。余在雙溪。初與舍者爭席。日月住久。多有知姓名者。一日。有一野叟姓羅者。攜新釀,香糕,辣薑,軟瓜來饋之。頗存禮意。是日陰雨。[編輯]

禮簡情猶厚。相忘日欲曛。榼開新釀冽。案束嫰芽薰。瓜軟甜疑蜜。糕香色奪雲。天陰山路黑。臨別謝慇懃。

雙溪贈惠通[編輯]

攜師幾尋壑。三尺手中筇。入定心猶活。談經語不慵。潛看千井月。深省五更鍾。流想斷能否。惺惺問主翁。

登佛日庵前峯。俯窺龍湫,鶴湫。[編輯]

千尋緣古棧。萬仞陟危龕。腳底羣山小。潭中萬象涵。沖空仙鶴舞。入竇老龍潛。落日貪幽趣。忘歸一一探。

命僕夫僱船。載行橐於落灘。徑往岳陽孔丈宅。困於酒。留宿縣館。翌日。歸瓮浦待舟。孔丈及鄭丈兄弟攜子姪來送之。移時而船至。遂相與分袂。同舟者誰。外弟鄭節也。孼季名柏也。從丘。竹孫,從孫也。沙彌一人。梢工一夫也。順流而南下。[編輯]

節換猩猩染。尊傾灔灔杯。船從江上出。人自岳陽來。迢遞雲陰合。蒼茫水葉開。頭流秋更好。怊悵首空回。

挽曹判書潤孫[編輯]

哀輓新阡去。天風亦颯然。臺亭空舊館。湖水只蒼煙。杯酒承容榻。溫言得接筵。雄顔無復見。不覺淚懸泉。

獨坐己酉[編輯]

夜深無夢寐。何物洗吾心。風到松彈曲。月來竹碎金。玲瓏鳴野水。哀怨叫春禽。靜裏天機動。對山復一吟。

送虎鯤赴京己巳[編輯]

學而思繹之。安得暫時休。嗜欲如防賊。交遊莫善柔。步趨須謹細。言語敢輕偸。義利尤分曉。是生死路頭。

夏日。登靜觀臺。[編輯]

雨餘山更好。乘興陟危椒。臺上俗塵隔。胸中閒氣消。淸風來竹岸。新月掛松條。無盡油然趣。難將彩筆描。

次陰城板上韻[編輯]

雪城淸夜到。新月嗣西暉。樹影橫溪亂。山光當戶圍。思君靑瑣遠。戀母白雲飛。風力欺春早。輕寒欲透衣。

次唐津板上韻[編輯]

春愁催鬢白。馬上惜流年。新麥沾甘雨。荒村斷冷煙。誰傾竹葉酒。醉臥杏花天。索莫心中事。書空坐亢然。

贈輪上人[編輯]

煙霞前世約。影嶽是丹丘。辟粒思遺俗。捨身欲淑尤。洗心秋磵淨。參佛夜堂幽。山月還生白。寒窓灝氣浮。

次黃磵駕鶴樓韻[編輯]

樓豁宜登眺。偸閒且少留。危峯凝秀色。寒澗漾淸流。興杳脩林外。吟高曲檻頭。何人名駕鶴。千古擅奇遊。

次奉牧伯令史[編輯]

庭院花開後。高軒展席初。杯醪香可飮。詩句美堪書。風彩從前慕。胸襟自此虛。分攜情不極。雲樹政愁予。

溫陽松亭。次姜善述韻。[編輯]

溪亭幽且靜。光景雨餘朝。波際魚游樂。林間鶯語嬌。莎平宜細履。灘急合橫橋。最愛蒼髯客。淸陰晩更饒。

次奇明彥韻[編輯]

神慳靈境久。勝槪盡難堪。名岳橫天北。淸溪割野南。誰敎具眼客。便作養眞庵。卻恐乘雷雨。蛟龍起晩潭。水月山在堂之北。淸淑溪在南。第三四句言之。以公之才器。雖晩必達。豈得久住。溪山之滕。終非池中物。故第七八句竝及之。

次滕北海長字韻[編輯]

北渡遼河遠。東馳海路長。興來頻把筆。愁到幾傾觴。蔥秀山名勝。碑高詩韻香。兩仙探往跡。幕裏有鄒陽。

次安仲任韻[編輯]

塵世浮休裏。殘生困是非。逢春裘半綻。投老鬢全衰。把酒開愁面。論懷寫好詩。海城風日晩。惜別意遲遲。

與李仲應登二樂樓。梨花滿發。小酌偶吟。[編輯]

節物方駘蕩。梨花擁畫樓。淸香圍座至。嫰色映杯浮。佳麗傳名郡。風流擅勝州。琴歌終日話。彷彿玉京遊。

附次韻仲應[編輯]

欲賞三春好。攜壺共上樓。天機自寒暑。人事幾沈浮。擡眼便收景。折腰愧作州。簿書寧有極。一醉辦佳遊。

題西原德閥辛生員別墅[編輯]

幽居專夜趣。嘯詠水雲中。竹老埋殘雪。松寒帶晩風。杯觴方取醉。䃫石未全空。節序春將近。階花幾日紅。

題支磯巖[編輯]

佳麗西原地。風流此日開。高歌春晩野。芳醪客登臺。興逐閒雲遠。詩從夕照來。百花迷醉眼。應見玉山頹。

寬心亭在黃岡[編輯]

籃輿登絶頂。一望對▣顔。江碧沙鷗白。林靑野菊斑。逍遙遊物表。瀟灑出塵間。揮手招仙侶。冷風腳下寒。

五言古詩[編輯]

畫屛二首○八首入元集[編輯]

滄江縹緲裏。孤鷗沒復見。離羣獨何向。遠害爾堪羨。白日照碧濤。寒影浮一片。乾坤寄生涯。浩蕩無所戀。悠悠任去來。歲月幾消遣。煙波誰爾伴。相隨有燕燕。

花下兩鷓鴣。容貌鮮且明。品流近山鷄。口含斷腸聲。平蕪煙草暖。湖光漾新晴。相呼復相親。愛爾最多情。佳人彈瑤琴。哀響入雲淸。棄婦重含悽。逐客涕泗橫。閒窓製新詞。韻調誰與評。

次友蓮堂韻[編輯]

寥寥郡閣晩。池面落樓陰。官閒友何物。荷葉翠色深。愛看淡忘言。默想濂溪襟。高標出塵表。灑落立水心。風來德馨至。雨過聽涼音。軒牕坐終夕。興極發淸吟。

六言絶句[編輯]

期與曹南冥作話雙碧樓。曉征有感。樓在梁山[編輯]

曉頭山路熹微。草際繁霜點衣。一帶村煙橫抹。數聲獨雁南飛。

七言絶句[編輯]

過吉注書古里乙巳[編輯]

金烏山下一村墟。第宅連雲撲地居。古屋獨欹秋草裏。行人爭說注書閭。

次南龜庵韻。讚詠冶隱先生。[編輯]

黃河已潔應天生。德業崇長萬世榮。若也後人論體道。馨香猶勝伯夷聲。

月波渡[編輯]

暮牛呼犢回坡去。寒雁叫羣帶月歸。獨立津頭惆悵久。幾人爭涉倒裳衣。

遊直指寺丁未[編輯]

二月金陵雪半消。新波鳴玉出松橋。偶然乘興來遊處。桂影穿雲萬壑遙。

上金烏絶頂[編輯]

層層疊疊插蒼空。盡日拚援力欲窮。步步從容要不躐。陟高方信自卑功。

贈山人[編輯]

金烏山峻洛江深。動靜看來活我心。自信平生無寸惑。一毫那怕物交侵。

次友人遊頭流韻二首[編輯]

鶴背靑靑影滿天。舊時行跡覺茫然。暴流何日飄殘髮。潤色三仙洞裏煙。

磊落胸中萬古心。山盤矗矗海波深。何時更向天王上。快踏千峯與萬岑。

次檜山韻二首[編輯]

春風我欲整漁舠。劈海殲鯨看日高。何處靑山拚一笑。放歌汀岸斫溪毛。

負壁荒廬是我居。秋風去歲捲茅餘。月明東望溟珍水。南地淸光不改初。

附檜山元韻二首[編輯]

幽幽蠻海不堪舠。況是風濤日夜高。彼美人兮未可見。寧作北飛鴻雁毛。

一胸無賴海山居。遙夜孤燈風浪餘。成誦故人書數字。明朝照鏡變毛初。

春日書懷[編輯]

手中喜把漁翁竹。頭上閒披野士巾。若得朋尊須盡日。誰將老大好禁春。

春日登前峯[編輯]

高歌大酌靑山上。眼底江村碧海頭。無數征人南北路。一春孤客淺深愁。

次雪溪韻。書山人軸。軸有靈川畫竹[編輯]

病中何幸見吾師。半幅瀟湘當萬毉。塵骨頓醒風可御。金華從訪牧羊兒。

雙溪樓上。俯看水碓。戊申[編輯]

明明止止千尋水。淡淡輕輕一抺雲。我自無心能物物。昭森萬象自毫分。

加谷江上。白沙如雪。卸鞍濯纓。獨坐於江心巨石。日暮忘歸。好風吹水。水紋微細。蹙蹙如皺穀。楓葉初染。影滴江波。斑駁若錦繡。顧望雙溪洞口。徘徊者久之。有一繫陶壺者突而來前曰。江上之遊樂乎。九旬山中。何不厭淸寂。而躊躇顧戀。若此之膏肓也。余莞爾而歌之曰。見下頭流歌。繫壺者仰而笑俯而酌。遂相與健倒。醉摘松葉。滿插而還。[編輯]

尋仙未遇何須歎。此日淸閒此日仙。況復野人情意厚。一尊來屬碧江邊。

月夜。與友人遊機池上。觀小兒羣戲。[編輯]

君擧深杯我飮之。眼前爭戲是羣兒。蒼蒼夜月天如洗。一曲長歌雙涙垂。

松下有梅。歲久枯朽。旁枝一叢。殘雪中嫣然開數英。[編輯]

數點寒英短枿孤。渾山殘雪靜如愚。癯容暗蓄調羹意。閒對幽人氣自孚。

偶興己酉[編輯]

野菜初香宿麥芃。一春勝事屬村翁。偶然攜客溪南過。竹外桃花亦放紅。

立竹四箇爲之柱。更以竹縱橫其上。編松枝以蓋之。安一席了小榻。獨坐臥其上。名之曰養素軒。[編輯]

數枝松葉竹爲椽。一榻淸風膝欲穿。更覺人間吾獨富。牀頭文字百千篇。

贈石巖寺僧丙辰[編輯]

偶爾山中臥此身。此身誰信此中人。潙山有語師知否。老子西原已四春。

次檜山贈山人兩絶韻戊午[編輯]

惄然欲訪岐城信。長爲吾師掃綠苔。南風吹了北風起。白雪滿山今始來。時丁季晦謫巨濟。岐城。巨濟別號。去歲雙溪樓下路。鏗鏗踏盡滿階苔。明春桃李溪邊爛。更理漁舟一往來。

附丁季晦首題及金厚之次韻[編輯]

多師眞意侵南瘴。獨踏孤居滿地苔。除將黃卷留心外。盡日閒無人事來。

師於身世無閒累。穿破頭流幾屐苔。一宿便回孤棹去。水邊山際肯重來。右丁季晦

天涯如見鷄龍面。病落金鰲竹外苔。聞道春風吹百卉。年年喜此一番來。

龜巖相見是何年。隻字能爲道者傳。欲寄新詩無好語。病中相贈愧諸篇。右金厚之

旣別季晦。季晦追送於烏壤驛館。挽我留宿。贈以一絶。仍次其韻。[編輯]

四面雲天漠不開。此心終日儘悠哉。孤舟遠遠花田去。疋馬依依古縣回。

附元韻丁季晦[編輯]

葵花雨裏盡情開。上下雲煙孰見哉。已作淫霖思霽日。披簑終夕獨遲回。

附金季應次韻二首○乘舟往南海。訪季應。季應將別。次前韻。送我於舟中。[編輯]

孤懷一紀未曾開。七夜披肝幸矣哉。解纜明朝堪折柳。海門迢遞首空回。

海國新晴瘴霧開。送君歸去意悠哉。孤鸞曲罷滄洲晩。可忍離腸日九回。

宿斷俗寺。夜雪新霽。月色如晝。[編輯]

月在西南雪擁扉。上房鍾磬響遲遲。靑松翠竹山前後。正是幽人獨立時。

寄南冥南冥時在三嘉雷龍舍[編輯]

湖光似鏡元無勅。山色如孤更有梅。日曬胸中千萬卷。潛龍時復動鳴雷。

四月初三日。迎使命於北亭。是日灑雨。辛酉[編輯]

淸晨郊外迎新節。細雨溪邊綠溪邊。更願相公宣德意。有生咸育至仁中。

節友社。次退溪先生韻。壬戌[編輯]

眞源今日試來尋。山正高高水正深。入社更看梅吐萼。高人幾許爲渠吟。壬戌春。往省先生於陶山精舍。留三四日。臨別。贈之以四絶。又示以陶山記諸詩詠三十餘絶。在別錄。

濯纓潭[編輯]

仙舟上下漾江波。舊曰曾遊問幾何。一泒靈源流浩浩。泝洄從唱武夷歌。

石澗臺[編輯]

堪歎何年續此遊。一春心事碧江流。澗邊送別丁寧語。追憶令人白盡頭。

偶感[編輯]

抱病衙官白髮明。鈴庭永日費心精。飛鶯自在如相慰。槐柳陰中送好聲。

四月十七日。種烏竹。[編輯]

雨後新移竹數竿。鈴庭自此便生顏。枝間尙帶千年淚。老守看來鬢亦斑。

過迎日縣[編輯]

臨汀昔日寅賓地。元氣全輸此海頭。歲晩幽人無限意。烏川一望輒生愁。

次南冥雙碧樓韻[編輯]

不忍臨溪唾綠流。夕陽樓上共悲秋。悠悠世路渾無賴。不必開尊喚莫愁。

海汀夜月[編輯]

上天下海兩茫茫。白月分明上下光。安得胸中如許大。月明明處海洋洋。

遊內迎山[編輯]

川回谷轉路層層。盡力躋扳次第登。十二瀑流流不息。源泉一脈本淸澄。

次退溪先生韻余除順天府。先生詩以喜之。○甲子[編輯]

瑞鳳高翔薄大堪。纖鱗隨浪落湖南。含愁東望龍門遠。神佑何年獲侍談。

書山人軸己巳[編輯]

靜坐從來或坐馳。法堂一丈草離離。渠家有訣師須記。翠竹黃花眼豁時。

書山人道雲軸[編輯]

問汝名誰曰道雲。煙巖月壑度朝曛。偶然飛過柴門畔。笑我龍鍾落世紛。

臺上種梧[編輯]

種得蒼梧着意深。何年嫰綠秀穹林。他時桂影相交處。臺上開襟伴爾吟。

登靜觀臺[編輯]

南山相對儼風持。萬樹回瓌舞影僛。竟日臺頭觀物處。有時飛雨灑松枝。

先妣諱辰[編輯]

失養今辰已四齡。尋思謦咳淚河傾。一生冤痛終何極。如在如聞只此誠。

惺惺[編輯]

須臾或放勢懷襄。一服淸心孰快嘗。欲掃胸中千萬病。守惺惺法是眞方。

淊淊[編輯]

淊淊利慾劇瘍瘡。誰劑巴黃滌胃腸。若使和扁守醫局。君臣佐使復平常。

百泉寺途中[編輯]

萬丈高山立半穹。千尋巨海入無窮。動容出氣須詳愼。看取山安與水空。

百泉山中大雨。約數三友不至。[編輯]

彌日山中雨腳長。水聲喧豗震林岡。澤蘇羣槀心同悅。其柰仙車隔杳茫。

贈山人[編輯]

牛散山空路久塵。寥寥方外亦無人。請師早學三藏智。橋上胡孫覰得神。

山中大風雨[編輯]

亂峯環處梵宮巋。兩水交流斷岸危。盡日山中風雨急。愁看老樹半離披。

雨後來寓精舍[編輯]

山蹊不用草交迷。寸寸躋來日已西。獨立臺頭深省處。滿山明月子規啼。

齋室偶吟[編輯]

綠竹千竿菊數叢。對看終日此心通。倚墻更有梧桐在。月照懷中萬念空。

雨後溪竹[編輯]

雨霽風涼秋意深。杖藜閒步幾孤吟。羣山湧出雲煙靜。獨立溪南綠樹陰。

山堂秋雨[編輯]

山雨蕭蕭意未休。松篁儼立壓涼秋。可憐野外多閒樹。一陣西風帶晚愁。

秋日茶花[編輯]

靑枝綠葉着瓊英。簇簇開來粲列星。何羨玉川數三椀。繞花心骨自輕淸。

九月秋祭[編輯]

秋滿江村物色嘉。一番霜露感懷多。蘋蘩浻酌情無極。怵惕其如風樹何。

臘月大雪。出門久立溪邊。二首。[編輯]

蒼茫歲暮玉花飛。踏出柴扉白滿衣。眼界淸明無寸累。訪梅隨竹卻忘歸。

不思驢背吟詩興。不作剡溪訪載歸。遙想師門終日立。流行隨處摠春輝。

病中見鄭以南丈老書。復以兩絶。一入元集[編輯]

春風無處不光華。溪老指鄭山翁自謂獨臥痾。憂戚從來庸玉汝。因循爭肯踵前車。

次柳蠹癡星明詩卷韻庚午[編輯]

雲卷雲舒萬丈峯。峯高玉立靜儀容。聞君結屋雲山裏。我欲從君訪舊蹤。

家後山園。有先君手植海松。築臺培根。敬書二絶。[編輯]

亭亭翠柏蔭山園。早荷先君培養恩。歲歲東風沾雨露。千枝萬葉共乾坤。

樹欲靜兮風不止。皐魚當日立而枯。拚枝臺上天無際。嗚咽深慙反哺烏。

六月二十六日立秋。病臥偶書。[編輯]

流行摠是一春融。逝代相承感應中。擴去收來無間斷。方能不息體蒼穹。

訪姜得源[編輯]

尋幽試入洞天來。向晩柴扉手自開。半日茅齋開好話。山雲時復傍簷回。

病中謝姜得源來訪[編輯]

君專一壑猜車馬。我患千痾抱舊新。今日開襟忘倦處。白頭人對白頭人。

嬰病長臥。書以自嘆。[編輯]

春花開落門常掩。秋月盈虧負好期。衰病光陰容易擲。此生進益問何時。

讀史。見司馬公識破曹操噉葛飮遺令等事。書一絶。[編輯]

瞞曹凶狡暗如鬼。葛啖來孰照奸。賣履分香欺十目。一誠能自破心肝。

秋夜[編輯]

滿眼星辰心自爽。千山草木冷颼颼。莫言秋意移人意。任聽寒蛩叫不休。

寄姜得源[編輯]

山北皤翁不出門。山南病老負朝暄。秋風澗谷多霜菊。採菊何時試酒尊。

赴孝陵途中一絶[編輯]

風雨西郊遠樹微。懸流無處不飛絲。籃輿布帽含哀去。正是玄宮欲閉時。

次退溪先生韻。贈性眞。[編輯]

獨垂老弟千行淚。灑盡先生四句詩。上下甲辰庚午歲。幾人能使後人思。

孝陵端午祭[編輯]

丘木蒼蒼龍虎微。草間不勝悲。偶然三子來同事。盡是賓天後孑遺。

泊龍灘[編輯]

雨後江山故寂涼。東風吹盡野花香。龍灘老弟商顏客。前浦維舟兩鬢霜。

白蓮[編輯]

疏影橫斜水淸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卻嫌朱夏風流絶。故被芙蓉奪得魂。

寄許草堂[編輯]

此心無外物無形。格得窮時卽是明。人心心誰得一。吾儕賴有草堂誠。

贈四耐翁二首[編輯]

世事如雲日日難。逢人盡道入深山。松都處士眞無着。水上葫蘆任往還。

回首相逢八載秋。中間消息兩悠悠。一封糖翟充慈案。盡興飄然返古丘。

別四耐翁二首[編輯]

浮生草草寄人間。閒亦忙猶忙亦閒。無處無時無至樂。不須鯨海與楓蠻。

世事如雲日日新。雙溪一柱屬何人。回看汗漫辭雲去。一任淸風墊角巾。

次東園韻。贈洪應休。[編輯]

京國歸來兩鬢霜。幾人遺臭幾人芳。偶將菊蕊明秋夜。絶勝蔡花向太陽。

許翰林家。吟示諸人。[編輯]

翰林風彩善持門。花竹依依日涉園。可惜商山餘一皓。不知霜露滿丘原。

贈別崔牧赴公州二首[編輯]

養到專城百里頻。恩生玉頂彩衣新。可憐獨受揶揄笑。空把氷銜老一身。

回首中原髮已星。歸來絶島眼終靑。一生流落輕離別。惟解乾坤水上萍。

次贈上人[編輯]

風雨淒淒寺下溪。暫時相賞駐歸蹄。山僧熟視呈詩軸。直許蘇翁取次題。

送眞公遊長白[編輯]

幾歲心遊今始身。身心畢竟較誰親。白頭山外閒行遍。只是歸來說得眞。

送李寧[編輯]

老儒不語向天坐。居士長歌出谷來。一夜東廊燈火裏。嗒然雙影共徘徊。

贈珠上人[編輯]

法身充滿是宗林。花草笙鏞沒相音。分付一珠那底在。一生猶解覓詩吟。

偶吟[編輯]

劉伶擧口千杯酒。李白飛毫百首詩。今日又逢江海客。雪封何惜醉如泥。

贈成和仲[編輯]

字爲和仲姓爲成。才降於天運不亨。安得與之成二老。往來幽地儘無營。

偶吟二首[編輯]

由來席上有餘珍。都解將詩媚主人。不向退思巖畔醉。正應歸去訪車茵。媚一作侈

棘人何觸不辛酸。孤獨相哀往還。今曉一聲驚別意。也應終歲哭空山。

蕩春臺[編輯]

王郊西麓深深洞。盡日沿流濯我纓。正是陽春三月暮。更嬰陰谷十年情。

贈僧[編輯]

昔和一賢今五賢。詩成已覺四經年。半生修道山中坐。半世浮生不偶然。

偶吟三首[編輯]

晝看雲日夜燈靑。族館無人只臥瓶。夏凊冬溫俱不管。麴生何意慰飄零。

故山松竹夢中靑。相望領原恥罄瓶。自覺偸生如許大。祖先遺澤有餘零。

聖恩如海不能名。一拜堂前亦已榮。心火近來氷火極。不如蠻貊死無營。

贈僧[編輯]

老年牛蟻故相喧。不用區區苦閉門。我欲南時渠欲北。人心元自有昏明。

次燕岐板上韻[編輯]

好雨知時亦久晴。煙消山野日光淸。若敎膏澤重蘇物。今歲民生正得寧。

贈輪上人[編輯]

遙下層岑扣野扉。愧無籠鶴報漁磯。還山雲袂何由返。暮恨悠悠接翠微。

次扶餘板上韻[編輯]

弔古悲歌薄暮時。濟王城郭已崩虧。山靈欲雪前朝恥。驅雨腥風盡日吹。

次鎭岑板上韻[編輯]

黔首啼飢幾向隅。去年田野半荒蕪。誰知問瘼奔馳客。曾是龜江一釣夫。

次汝守令公韻[編輯]

澄江西下漾微風。窈窕飛欄俯半空。水色山光凝碧處。漁舟來往淡煙中。

病中次子省韻二首[編輯]

秋堂病臥夜如何。歸思悠悠見月多。垂老方知離別苦。終南愁望費吟哦。

宿火爐中曉尙溫。淸朝煮藥沃心源。新詩吟罷沈痾去。樽酒何時更細論。

送梁公燮任晉山二首[編輯]

義氣堂堂凜雪霜。少時才藝擅文塲。如何又署南州吏。矗石樓中發醉狂。

訥齋當日抱高名。驚世文章困一生。行事居官君正似。更將其意向南城。

別時晦赴燕京[編輯]

離亭日晚雨霏霏。萬里燕山送爾歸。遠別私情難盡說。丹心終始願無違。

次大受韻。送表弟奇景延赴燕京。二首。[編輯]

怊悵平生作久離。今宵又把別君危。關河正有相思處。須記高安夜話時。

征旆悠悠啓遠行。華人從此識君名。卻知義氣推時輩。須把淸標快物情。

送姜大猷令公赴京[編輯]

相許何須較甲庚。能容衰病感深情。燕雲回首路千里。更把離杯盡意傾。

次洪陽板上韻[編輯]

十年關海阻開襟。脈脈離情自不任。花落湖城風雨夕。客牕斟酒慰重尋。

題西原德閥辛生員別墅[編輯]

狂風驅雨浴山川。海若奔騰捲晚天。林下書生知底事。但傾村酒臥尊前。

題德閥松亭[編輯]

秋晚松亭日又曛。多情鳴笛遏歸雲。傍人豈識羈愁苦。佩酒臨風倍憶君。

方伯臨江亭[編輯]

玉節巡臨江上屋。澄潭臺下夕陽明。罇酒重開仍見月。碧波鷗鳥慰寒盟。

題孤山亭[編輯]

數椽茅屋白雲棲。望裏峯巒劍不齊。主人久負沙鷗約。江上孤山月欲低。

望見夢瑞故居。有感。[編輯]

山花飄落古城下。野草萋萋碧水湄。遙望柳村腸欲斷。不須聞笛夕陽時。

次洪陽板上韻。奉呈牧伯靜仲年兄。[編輯]

洪鍾何日發和音。慕古悲今抱鬱襟。事業倘敎乖素志。餘生端合臥雲林。

七言律詩[編輯]

宜奬忠孝臣應製[編輯]

居官忠敬居家孝。止止端能致信誠。氷裏躍魚人事盡。省中焚詔相功成。聖明秪合推恩賞。臣子初非爲譽名。天語宣來多感激。滿朝誰不竭心情。

二月三十日。西嶽精舍有作。二首。[編輯]

柳綠花紅物色殷。訪隨肯學少年羣。千年大地俗非古。一介迂儒心似薰。素食幾驚中澤雁。岸巾空望出山雲。仙桃洞裏新開宇。探勝歸來滌垢紛。

虞家數語相傳後。萬古斯文白日明。一唯參乎心默契。再賢回也道重亨。光風東洛從容意。秋月西林感慨情。會友琢磨今有地。丁寧毋負此堂名。精舍有誠敬齋,時習堂,詠歸樓,澡雪軒。

挽曹判書潤孫[編輯]

歃良六載民懷德。豆滿三年虜怛威。參贊巖廊名自重。從頌樞密算無遺。金鑾殿上能辭寵。綠野堂中便脫羈。運去蛟龍天送雨。精靈他日政騎箕。

次梅鶴亭二首○一首入元集○丁未[編輯]

淸洛悠揚古縣前。上庠亭子水之邊。金烏暗浸銀波立。白鷺閒隨蒯纜牽。風颺鶴潭看舞石。月籠梅塢倒觥船。興酣擬向蓬瀛去。泛舸中洲問長年。

次退溪先生韻壬戌冬。往省先生於溪堂。留五晝夜。質問啓蒙。臨別。先生贈之以詩。[編輯]

洞壑尋來不見麾。承顏深幸質蒙疑。持身旣之尋源學。處世難藏着足癡。爻象理明須識勢。占辭義顯可觀時。問酬未半還分手。況復從今闊後期。

次李求禮梅月亭韻[編輯]

休官人道一毫輕。林下亭臺孰顧名。雪擁疏籬梅欲綻。煙消曠野月初明。南溟縹緲朝千水。北極蒼茫拱列星。高臥多君無外事。白頭叢薄最傷情。

己巳夏。在精舍。閏六月十五日夜。夢陪大夫人轎。行數里。二十二日夜。陪嚴君讀詩。冤淚交下。欲訴違膝之痛。風吹燭盡。奄忽而覺。驚起四顧。悄悄夜黑。萬感交集。垂涕而書。[編輯]

庚戌之三丙寅四。兩年春夏禍殃深。流光易失悲撐肚。雷夢才成淚滿襟。拜跪欲言魂耿耿。風煙奄隔魄沈沈。極天冤痛訢何處。驚起彷徨萬樹陰。

次忠州板上韻二首[編輯]

風光浩蕩賁名區。細柳繁花映坐隅。郭外長江如作酒。樓前列岫豈非圖。望中美景難堪說。醉後狂歌正可呼。病裏不知時節好。遊車何日輾淸蕪。

舊遊蹤跡付名區。寂寞空軒坐一隅。幾爲微尰題好句。每將佳話作良圖。寒城細雨終朝灑。古樹飜鴉趁夕呼。族恨惱人王事急。忍看田野盡荒蕪。

次堤川訥齋韻[編輯]

旅夢初回月欲低。春寒欺客透孤棲。詩情索寞思靈運。茶味淸泠勝建溪。深峽民貧愁遏糶。畏塗人過怯衝泥。自慙賑活無長策。馹騎空馳東復西。

次丹陽板上韻[編輯]

遠尋荒郡逐江流。斜日寒溪二樂樓。短短黃楊依石渚。輕輕白鳥泛沙洲。雲消洞壑春光媚。雪盡軒庭竹影幽。景物儘佳心事苦。幸逢靑眼慰孤愁。

次庇仁板上韻。示金博士明遠。[編輯]

還隨殘照入孤城。愁坐中宵睡未成。風過寒庭疏竹響。月臨荒戍小軒明。吟詩自是緣無賴。把酒誰敎撥不平。萍水偶逢連日話。海天雲物惹離情。

次公州板上韻二首[編輯]

功名深愧誤芳年。白首奔馳歎獨賢。繞郭村居憂餓死。滿山花卉媚晴天。此時湖海詢民瘼。何日林泉理石田。佳節惱人愁欲老。家園一望意茫然。

佳麗公山獨上樓。繁華從古擬楊州。閒花映日臨池面。嫰柳嬌春拂檻頭。幾處笙歌酬勝景。數行紅粉擅風流。客中豈識芳菲盡。早夜遑遑抱隱憂。

次淸州板上韻[編輯]

瘦悴何時面復光。一年佳節負芬芳。忙馳驛路春將盡。倦倚軒窓夜欲央。雨灑庭花離恨重。煙迷原草客愁長。思親戀闕情多少。北望懷歸寫短章。

次沃川韻[編輯]

閒窓睡罷舌方乾。仙菓新茶滿客盤。一片初嘗心自爽。半盂纔啜骨先寒。野情曾許專恬泊。世味誰敎飽苦酸。白首未能歸舊隱。更鞭郵馬跨巑岏。

次槐山韻[編輯]

溪山勝處好樓亭。幽趣從前說此城。暮樹寒雲羈恨遠。晴川芳草別愁生。百年桑梓纒深慕。一境煙霞惹舊情。回首重憐棲息地。樵兒牧豎誦吾名。

會於烏竹村彥豪家[編輯]

江城春盡百花殘。風雨淒淒半夜寒。壚上詩人愁白髮。窓間艷女惜紅顏。南隣酒熟誰相飮。北闕心懸自未寬。一唱淸歌消壯志。可能無意到荊關。

次善初令公韻二首[編輯]

聞說諸公遊海汀。白沙風物愜高情。落霞孤鶩詩材富。長笛深尊逸興生。遙想淸談歡裏暢。政知奇筆醉餘橫。依依不耐臨池別。忽得神篇落眼明。

看盡四方海與山。遠遊胸次百千寬。曾因歷見喜傾蓋。幾爲相思愁倚欄。萬朶紅花開政好。兩篇華什和皆難。浮生興味年來少。擬把芳樽更博歡。

奉呈楊山金使君善初案下四首○二首入元集[編輯]

海西佳麗說楊山。最愛蓮池百頃寬。翠蓋曾看擎曉月。紅雲今想映雕欄。行忙漫過休須恨。憶爾重過亦不難。何況主人詞翰伯。晚來交契托深歡。

飄泊孤臣傍海汀。殘年出守愧非情。笙歌豈愁顏老。簿牒還催素髮生。白日看雲心轉亂。淸宵戀闕淚偏橫。秋來又負歸田計。不寐閒吟曉月明。

次東軒韻[編輯]

垂柳依依拂檻頭。梨花淡白映高樓。斜陽燕影池邊亂。芳草風光野外浮。佳麗自能名海曲。繁華何獨說楊州。三春抱病愁如雨。久欠尊前辦一遊。

曉月獨坐。偶吟。[編輯]

泛泛孤舟橫渡頭。愁來懷土獨登樓。人情草草飜還覆。宦路悠悠休復浮。憂世爭如梁太傳。格君誰似薛居州。行身更愧虛名累。投紱何時盡意遊。

首陽瀛海樓。次使相韻。[編輯]

首陽高聳海波平。樓壓雄州擅勝名。雲物蒼茫彌玉宇。笙歌縹緲沸秋城。香濃琥珀杯頻倒。興入風煙槊屢橫。何幸龍門叨奉袂。強將荒句寫中情。

七言古詩[編輯]

題畫屛[編輯]

密城朴生好事者。用賢其名字鳴治。胸懷灑落自無閒。一生榮利非所期。少歲學畫透奇妙。筆端物物生眞姿。西原館裏酒半酣。乘興寫作雙駿騏。其餘翔走各盡態。贈我十幅尉羈思。歸來蔀屋展玩久。更覺深意還在斯。見物思人自生感。爲向圖間寫古詩。

次景肅令公韻[編輯]

金風半夜鄕園杳。愁雨寒簷滴到曉。歸興浩如春草濃。宦情正似秋毫小。紅花燦燦傍階斜。去雁翩翩落遠河。病裏那堪時物改。歸來池上嗅香荷。

[編輯]

與宋頤庵[編輯]

炎威比酷。不審令候如何。懸仰懸仰。楨頗中暑毒。雖不苦痛。氣煩眼眩。心甚無聊。前者。令送奴騎時。適暫出洞內。頑婢不來吿。楨以致空返。迨今追恨不已。向謁左右。被令索詩文甚急。心媿顏汗。終無所呈。令意必以爲怪。楨非敢隱乎左右也。楨不特詩思也沒。讀書又不能着意。悠悠度日。未知終做什麽人乎。第恐令意於楨。有所不諒。故不敢默默。聊復自明。大抵古人之所謂文者。與今人異。古人之文。無意於爲文者也。夫雲行雨施。日照月臨。山川之流峙。草木之賁飾者。天地之文也。天地不自知其爲文。和順積中。英華發外。動作有威儀。言語爲經籍者。聖賢之文也。聖賢亦不自知其爲文。是故。古之人以道爲文。以道爲文者。不文而文者也。噫。孰知夫不文之文。是乃天下之至文耶。以之爲語孟。以之爲六經。以之爲三百篇。或奇或簡。或勸或戒。旨趣之精。聲律之協。咸出於自然耳。曷嘗若後人之牽強作意。雕朽鏤氷者之所爲哉。如楨者。縱有志於古文。而柰才智下。學問之力又微。世俗之文。尙不能措手。況於古文乎。近日尤覺才竭。欲有所作。則搜腸𢪶腹。戛戛乎甚難。甚至於睢盱終日。不得下得意句。比之曩昔妄有所作之時。反有所不及矣。然楨所不恨者。回視前作。有類俳優。使人忸怩。今日之合喙。未必失。曩日之抽思。未必得。吾何慊乎哉。且楨自讀聖賢書。稍知向方。欲潛心於性理之源。而志弱才鈍。世故之沮敗人者甚多。加以家貧親老。庾釜屢空。不得已從事於科擧之文。於今數年矣。雖使專精學問。猶恐任重難勝。途遠難致。況以科業二之哉。如是而徑以文章之技馳驟之。則彼此俱無所成矣。只這一箇放心。尙不能收。遑恤其他哉。比來。脾積氣滯。起居不安。看書靜坐。大有所妨。科業又廢。不復有所事。但時閱聖賢格言之針灸人處。聊以自破寥寂耳。酬雲唱月。旣非學者之所當。嗜吟詠性情。又非淺識者之所能。由是。絶不事鉛槧。爲日已久。雖被尊長逼迫。或做一兩小詩。不欲費力。故尤無意味。每成一篇。不覺自笑。落筆之後。不復追記。故家無一稾。楨豈敢外左右而有所隱哉。伏惟左右。積學旣久。深有閫見。摛辭敷藻。自中繩墨。句法甚精。音調甚淸。又遇具眼人。有所斤正。今世之識詩家正路者。無出左右右者。楨所景慕者。亦無出左右右者。欲學爲文。捨左右而將誰就正哉。楨於爲文。非不願學也。但以信道未篤。而先事於文。和順未積。而先發於英華。則其不幾於重外而輕內乎。其不幾於玩物而喪志乎。以此絶意文藻。不敢有所悔吝。雖然。發軔正路。旣莫若左右。楨所景慕。又莫若左右。則楨可一日心不在左右耶。待楨於斯道稍有所見得箇入處。能有所守。不爲外物所勝。然後將從左右。以學不文之文。於斯時也。左右其以所得聖賢之文。勤勤示誨。使楨得爲具眼之徒。幸甚幸甚。此可達於左右而已。其可與俗士語哉。伏望令覽之後。卽漫於瓿。愼勿示之他人。以使強者口謗。弱者心非。右意伏惟令鑑。

詞賦[編輯]

龜巖歌自年少時。出入於灌圃先生之門。先生多有所誘掖。余受由來覲。必往省先生。留數日而還。及去閒。無月不往拜討質。先生年近八十。亦命駕來訪者累矣。溪山好處。山寺幽靜。無不陪遊。故篇末及之。[編輯]

伊之南兮泗之北。巖有龜兮洞府寂歷。巖之上兮萬松環立。巖之下兮有泉淸冽。歌而樵者是何人。一狂迂兮天地。逍遙遊兮上而下。萬象呈態兮風雲入思。裁袷衣兮隨柳。春風習習兮吹未休。岸葛巾兮理穢。憶南熏兮我思悠悠。金飆颯兮骨欲蘇。江以濯兮陽以曝。歲律暮兮氣凝。闢閤乾坤兮品題雪月。閱四時兮探玩。會一元兮一胸。欣天理兮流行。歎逝代兮無窮。仰太空兮詠三百。日月照臨兮萬古如昨。男子豪雄兮。肯與草木而同腐。陸陸半世。學顔而志尹兮。雷奮胸臆。好古兮心遠。可師可友兮黃卷聖賢。滌蕩查滓與冷浰。風來月明兮地靜天旋。況與君子。幷世而同立。樂哉龜巖兮。洵訏且樂。混沌在東兮。高高仰止。灌溪一泒兮。源源而不渇。

蓮潭辭丁未[編輯]

潭之水兮千丈。鏡面平兮綠淨。雲影兮徘徊。擎芙蓉兮萬柄。披簑兮漁父。歌一曲兮暮沙渚。楊花兮𣯶𣯶雪。藕絲兮容與。華嫣然兮開顔。香滿衣兮馥郁。觀魚兮心活。狎鷺兮機息。潭水淸兮濯纓。潭水濁兮濯足。采采兮上下。淸風吹兮葉葉。詠而歸兮意不窮。頭流橫兮入望。明月兮滿山。思美人兮天一方。

遊頭流歌[編輯]

山之高兮仁者靜。風之來兮聖之淸。白雲飛兮碧江深。余懷之長兮誰與評。

神明舍賦[編輯]

立天地之小幕。愍中區之隘陿。友混沌以相攜。澹遊神於沖漠。顧方寸之中虛。瞰神明之有舍。洞廣豁而無外。廓中正而不亞。喜止宿之有地。恨識路之蓋寡。援無極而玄想。究權輿之經始。自寅開之初載。沕化化於一理。運二氣之妙機。凝五行之極致。玆經綸而散施。奠玆舍於腔子。旣依德而據禮。又築信而鞏基。椽衆善而固結。棟三綱而善持。對仁山之博厚。蘸智水之淸波。蔭肝木之敷榮。鎭脾土之靜嘉。信體勢之平易。豈怪惡而險阨。然無主則乃亂。命天君而是宅。作一舍之主宰。儼渙號之昭掲。總具我之衆理。應萬事之巨細。彼日用之精粗。孰不本於虛靈。子而孝兮臣而忠。父而慈兮君而明。咸明明於玆舍。各運斟而不忒。是神明之所致。固厥妙之叵測。若日曬而天晴。似神入而鬼出。猗包括而體物。宜君子之攸適。然道心之惟微。有向背之不一。紛在邇而求遠。竟顚倒於鬼室。視不見兮聽無聞。與魑魅而爲隣。故君子之主敬。養浩浩之天眞。關誠意而出入。杜外侮之來窺。雖利慾之風雨。曾一榱之不欹。仰往古之羣聖。咸善宅而中規。嘉堯舜之相傳。喜湯武之建極。況數仭之墻高。有將聖之允執。噫杏壇之草沒。悲後代之絶跡。然玆舍之自若。復潤輝於濂洛。勤藻雪而滌垢。去查滓之溷濁。我所志之在玆。敢怠忽於頃刻。肆存省於隱微。吿天君而自飭。箴曰。我有一舍。統攝情性。左連天根。右接道境。我豈與人。人豈我奪。敬乎義乎。方之直之。神也明也。闢矣廓矣。敬哉有舍兮。毋曠毋荒。守之如郭。

祝網賦丙申別試壯元[編輯]

猗上天之覆燾。妙施化之惟均。肆聖人之體元。藹一視而同仁。仰湯網之有祝。感至德之漙博。擴愛民之餘緖。竟微物之徧及。時曷喪之方歎。抱不殺之仁德。脫夏臺之拘攣。保休命之維新。路亳都而言邁。遇㭬罝之有人。掉發祝之饒舌。罟四面之高張。籠兩間之飛走。欲打盡於一網。嗟淫慾之是耽。激聖慈之神衷。噫庶物之初賦。紛惷蠕之總總。鍾氣化之駁濁。縱偏塞之有異。然吾與之爲物。亦攝生於天地。固物我之無間。初豈殊於彼此。宜盡性而及物。囿羣類於卵育。胡貪欲之是肆。恣逞意而外發。矧吾人之中立。首萬物而爲主。荷天畀之最厚。任化育於率普。倘肆暴而盡物。寔自失其主道。應取物之有節。答天心之洪造。玆惻念而闡說。爰開三而掛一。伊或左而或右。聽自罹而是獲。推一端之子諒。活三隅之禽獸。物自得其生生。嘉血氣之咸遂。苟一物之失所。若患害之在躬。是豈干譽而外假。諒弸鬯之由中。偉此心之不忍。實至仁之拳如。德旣及於羽毛。恩豈嗇於黔黎。儼字惠而懷保。盡涵泳於聖澤。藹人物之咸被。致和氣之浹洽。有大畏而小懷。或遠來而近悅。竟代虐而蒞位。纘大禹之舊服。懿祝網之一心。樹國脈於六百。痛三代之雲逖。世仁君之不作。芟赤子兮猶忍。況推恩而建物。田焚林於咸丘。已見罪於聖筆。矧以羊而易牛。徒矯情而非實。久仁德之未聞。慶復覩於今日。民舍哺於盛德。又蒐狩之以時。旣仁民而愛物。邁成湯之允釐。然此心之靡常。願聖上加敬而孜孜。親而民兮民而物。冀序仁而不忒。幸承虛於前席。勤推此而啓沃。

鴻門宴圖賦癸未本道夏課魁[編輯]

惟鴻門逖在西表。控萬里之函谷。胡爲乎移入尺素。掛中堂之半壁。龍之跳兮虎之躍。宛酬酢之如昨。摩余手兮刮余目。想當日之遺蹟。方魚狐之示讖。紛幾雄之掎角。沐猴江東之年少。隆準沛上之長者。睥睨十年之奏鹿。馳騁一片之中夏。咸磨牙而鼓吻。疇高才而疾足。關門忽鎻於劉手。怒光電閃於項目。夜半之要伯斯急。曉頭之謝楚何亟。講兩君之和好。奄讌歡於一夕。儼主客之相對。列羽林之如蝟。龍顏而文成五彩者。非芒碭赤帝之子乎。重瞳而喑噁叱咜者。非西楚蓋世之雄乎。擁盾兮直入。噲髮之所以上衝也。擧玦兮再三。范怒之所以不釋也。舞白刃兮天地窄。碎玉斗兮響霹靂。紛當日之萬狀。盡輸入於數幅。彷彿乎依俙乎。毫分縷析。籠千古於一接。撫斯圖而發歎。重起感乎余之臆。嗟天之福善禍淫。理不爽於毫髮。漢施仁於三章。楚坑卒於咸陽。較兩人之所爲。判一興而一亡。何彼猾棄德從惡。謾爭衡於沛王。況芉氏之君楚。曾北面而臣事。宜恪恭而敬聽。肩劉季而相比。定百二之雄關。復熊繹之舊域。功可存於納麓。封亦畀之以次國。何舞譎而賭漢。設詭會而詐酌。固逆天之難保。竟迷路於大澤。然豈獨項氏之罪過。尤有憾乎白髮之謀臣。旣知夫天子之氣像。何嗾羽之斯頻。至今遺綃之森然。孰不爲爾而一惜。攬栽培傾覆之謨訓。賦餘圖而歎息。

代鼂錯雪冤賦[編輯]

余惟行行之峭直。早筮仕於昌辰。忘一身之纖微。謂余志之將伸。嗟所懷之未孚。靈修反以疑余。痛奸佞之逞術。渙余涕之沾裾。彼七國之跋扈。連數圻而盤結。爭流涎於羊鼎。謂天常之可越。矧在吳之不軌。抱博局之兇忿。紛招亡而納叛。擬周鼎之一問。嗟禍機之已露。伊不朝則必夕。視變故之至此。敢恝然而默默。宜削地而折強。俾內尊而外抑。爰進一得之瞽說。再賈生之痛哭。嗟才劣而德乏。縱勘定之不克。顧余心之止此。非發亂而誤國。皇胡不察夫誠僞。反信讒而莫思。盎也余素不善。謾懷忌而惹私。苟余心之詐譎。必見厭於神祗。況余志之愚戇。亦聖上之所識。夙忝侍於東宮。恆不離於帷幄。晚從事於密邇。接天顏之雍穆。凡有利於國家。勤不遺而啓沃。知臣者莫如君兮。寵余身之罔極。何圖浮雲之蔽日。致君臣之乖隔。行行東市。西風吹余兮。白日邈邈。願聖上兮揆度。庶照余之孤忠。宥不赦之臣罪。回旣朽之華風。豈微軀之足惜。恐奸計之得行。抱深冤兮難可掩。訴余衷之不平。

[編輯]

頤庵記[編輯]

古之君子。必有所處之室。而其爲室也。容膝是求。而未嘗敢爲高明之制。故或謂之舍。或謂之窩。或謂之庵。而亦不可無所識之名。故或以吾之所事。或以吾之所存。或以吾之所勉而名之。非徒名之而已。蓋爲踐其實爾。其於曾南豐之學舍。邵康節之安樂窩。朱文公之晦庵。可知也已。壺山宋明仲。年未弱冠。選入儀賓。其爵可謂高矣。其祿可謂厚矣。爲之高堂廣廈。聳甍棟於雲霄之表。以侈其觀。以娛其意。似無不可也。而只築小室於東園。以爲燕息之所。材非孔良。制亦不美。夏居而迫乎暑。客至而嫌於隘。而明仲則安焉。名曰頤庵。徵文於余。竊觀頤之大象。山下有雷頤。君子以。愼言語。節飮食。夫上止下動。頤頷之象也。外實中虛。頤口之象也。言語由是而出。飮食因斯而入。故聖人於此。敎之以愼且節焉。其意豈不深矣乎。蓋人之心。非言語則無以宣於外。言語之於人。可謂大矣。然不愼之。則躁妄狂誕。甚非養德之道。此非可愼者乎。人之身。非飮食。則無以資其氣。飮食之於人。可謂重矣。然不節之。則侈淫縱肆。亦非養體之術。此非可節者乎。此聖人之所以敎人。而明仲之所以取而爲名者歟。然而聖人垂世之訓。敎人之方。不一而足。而明仲必取此而爲名者。何歟。余嘗思之。明仲之學。可謂深矣。明仲之才。可謂敏矣。以此而施之於世。措之於事。必有可觀者矣。而國旣有制。官非帶務矣。學無所用。才無所展。則明仲之身所易行。明仲之力所可勉者。孰有過於飮食言語之間乎。此明仲之所以取頤之義。而名之以自勉也歟。苟能愼言語。無躁妄狂誕之病。則心之靜。可知矣。苟能節飮食。無侈淫縱肆之患。則身之泰。可知矣。心旣靜矣。身又泰焉。則浩然之氣自生。睟然之色亦見。而君子學道之功成矣。此非能踐其養德養體之實。而不負其名庵之義者乎。明仲雖只取頤之義而爲名。而其所成就者。果止於言語之愼飮食之節而已乎。中庸曰。誠者。非自成己而已。所以成物也。然則所謂成己者不過如此。而成物之能否。又不必論矣。嗟乎。夫人之情。稍有所學。則必欲行之於世。少有其才。則亦欲試之於事。今也明仲有學有才矣。而顧無是心。而只欲勉之於養德養體之道。其過於人。不亦遠乎。嘗聞康節之詩曰。莫道山翁拙於用。也能康濟自家身。蓋康節之不肯仕於朝。明仲之不能用於世。所遇雖不同。而其康濟此身則一也。康節之後。吾於明仲見之矣。然則斯庵也。當與曾之舍。邵之窩。朱之庵。駢美於後世也無疑矣。

[編輯]

迎勅陳賀箋代人作[編輯]

至誠事大。夙被無外之仁。霈澤降天。聿荷非常之寵。慶關宗社。喜動臣民。恭惟恪謹奉公。兢業履位。撫走回而解送。克遵先規。受褒詔而拜欽。增光前烈。宜膺優渥之賜。永享康寧之休。伏念跡滯西藩。心懸北闕。歌頌盛德。縱未參蹈舞之班。贊襄洪功。庶竊殫諮詢之責。

親耕陳賀箋同上[編輯]

駕臨東郊。聿修五推之禮。民緣南畝。終見百室之盈。歡洽黎氓。光增宗社。恭惟奉先思孝。愛物盡仁。夙夜憂勤。識治農之大本。動靜寅畏。悟盛德之丕基。欣覩庶政之和。佇期諸福之至。伏念心馳北闕。跡滯西藩。趨蹌明庭。縱未獻良耜之頌。歌詠盛事。庶竊賡豐年之詩。

雜著[編輯]

存養圖[編輯]

祭文[編輯]

祭曹判書文[編輯]

惟公。間氣天地。精英山嶽。藝妙穿楊。志壯投筆。智探六韜。胸藏萬甲。名高虎榜。威動毳域。檀子作守。東漁自絶。李廣爲將。北馬無牧。鬢照崑山。腰丹金魚。掌政司馬。參贊中書。帝眷方極。堂開綠野。湖山入興。鷄豚作社。膂力不愆。賓客滿榻。叨陪謦咳。幾吐肺膈。天胡不憖。將星忽落。國無長城。大樹蕭瑟。追思往事。慟懷尤劇。今歲仲春。公設壽酌。擎杯賦詩。觥籌交錯。秉燭繼晷。厭厭懽洽。那知此日。乃是永訣。訃語初騰。五內欲裂。新阡已卜。雄顏難接。敬奠菲薄。冀公來格。

墓碣[編輯]

通政大夫行長淵縣監兵馬節制都尉鄭公墓碣銘幷序[編輯]

大夫公姓鄭。諱世昌。字昌之。年八十二。以壽終於堂。越明年。葬於晉城裡稷洞艮坐坤向之原。歲丙辰十二月壬寅日也。其孤仁平。以公之族出行治歷官壽年。欲壽碣於神道。以昭來世。扣銘於龜巖李楨。楨固滅裂於翰墨。其不能發揚先德何。孤以鄕隣之分。相識之深。不肯他求。再三強之。則義不能辭。謹按。鄭氏系出晉陽。高麗之際。有諱侁。登第。官至通禮門祗候。乃其先也。其後。世躋顯仕。繼繼不絶。入本朝。有諱霑。仕爲司憲府監察。於公爲曾祖。監察生內禁衛孝誠。是公之大父。內禁衛生禦侮將軍副護軍贈通政大夫南原都護府使諱長孫。是公之考。娶晉州姓鄭諱哲石之女。以成化紀元之甲午八月辛丑。生公。兄弟凡三人。而公其第二也。生而異凡。神骨壯雄。窺牛之氣。殪鯨之志。已著於弧矢之日。穿札洞犀。人皆以遠業期之。弘治庚申秋。應武擧。魁鄕解。辛酉春。中親試丙科第十名。初授效力副尉。管兵於三千鎭。甲子。仕訓鍊院。歷軍器寺參奉,奉事。正德丙寅。陞拜直長。階宣務郞。中廟靖國。參原從功。超宣略將軍。戊辰。劇賊截據鳥嶺。掠奪我居民。摽殺我行旅。道路梗塞。朝野甚憂之。公受命追殲。功居人右。賞階昭威。庚午夏。島夷之梗化居三浦者。乘鎭將綏撫失宜。肆發凶詐。通結本島。蜂聚醜類。毒螫南徼。嶺外騷動。勢將不測。公以武勇卓越被選。從元帥往征之。奮不顧身。出當前鋒。雖堇父之登布。虎彌之蒙櫓。亦不多讓焉。南渤掃淸。頒賞軍功。公退然不伐。又無在上位之人相先後推挩之者。只超授建功。勞鉅而賞微。人皆惜之。癸酉。加禦侮。連丁內外艱。執喪無缺。戊寅。除義盈主簿。歷拜司憲監察。出爲鎭海縣監。壬午。忤連帥見罷。乙酉。授長淵縣監。又以宿嫌中之。辛卯。除司僕主簿。丙申。以中衛部將。歷翊衛司司禦。陞都摠府經歷。出爲良才道察訪。庚子。除訓鍊僉正。乙巳。拜中樞經歷,司贍僉正。丙午。授廣興倉守。僚議諉以看色。送稅米於該曹堂上。實貨也。公坐不肯。見中而罷。大還桑梓。頤養餘年者幾周甲。乙卯。以年踰八十。特陞通政。鄕閭遠近。懽賀屬門。是年冬。得末疾未起。實閏十一月庚午日也。公恭謹儉率。不喜紛華。向人接物。不敢欺負。於祭祀也。衰病必親。於立朝也。安分無營。以偏裨佐戎幕。出入南北。功勞倍積。以縣宰蒞十室。勤謹期會。不事聲華。官位雖不大顯。身膺五福。子姓滿堂。天報之應。其不可誣也。嫡庶之出。男凡八人。女凡三人。屬纊之日。在側而受遺命者。七男二女焉。先娶連山孫氏。無後早逝。後娶巴山趙氏。生一女二男。女適宗室宜春副守敬長。無後。男長爲仁平。娶司僕崔浚女。次爲順平。娶府使姜應台女。生一男。曰弘祚。幼。公有三副室。男曰億平。曰萬平。曰千平。曰百平。女歸趙得璉。一金出也。男曰鎭平。曰晉平。二金出也。一女從縣監任夢周。權姓出也。鎭平先公歿。億平服中死。公之弟世良。世良之子晩生。皆登武擧。世良官至郡守。先逝。仁平業文。順平業武。屢中鄕擧。皆有遠志。公儉於己而厚於功。有其勞而不食其報。天其或者其將有後乎。銘曰。

朅朅鄭公。系出晉陽。祗候開業。殿中流芳。箕裘有守。公實其孫。挾藝射科。鄕解居元。登名桂籍。華慶萃門。海裔守陴。嶺陬專城。撫摩民卒。殫力盡情。截彼鳥嶺。偸鼠作窟。殺越弗戢。道路梗塞。公於征之。一擧殲滅。海氛甚惡。邊醜肆毒。屠陷城鎭。勢將不測。公從元帥。掃淸南渤。功居人右。賞不酬勞。歷官出入。沈默下僚。人皆公惜。公則裕如。歲晩歸來。故山有廬。松菊猶存。子女滿堂。佳節伏臘。歌舞徜徉。年過八旬。眉壽樂康。車服改章。恩命自天。族裡咸抃。懽動壽筵。終始有期。棄養返眞。沒世何慊。幹蠱有人。短碣斯樹。後嗣所保。儉直傳家。永以爲寶。

東萊府使李公墓碣銘幷序[編輯]

江陽之李。三韓著姓。麗季有銀靑光祿大夫尙書左僕射諱景芬。是公八代祖也。歷累世。皆踐顯仕。公之玄祖雲皓。嘉善典書。高祖斯文。寧越郡事。曾祖中老。養閒不仕。祖伯孫。訓鍊奉事。考迪。登癸酉第。官至校書館校理。妣李氏。河陽縣監孝敬之孫女。系出安岳。以弘治九年丙辰二月戊寅。生公。公諱圖南。字大鵬。生質異凡。俊邁過人。早受家庭。更就外傳。種學績文。儕輩推先。年旣弱冠。中丙子司馬。遊學芹庠。聚辨益力。嘉靖癸巳擢文科入成均。由學諭至博士。陞典籍。是時。星州史庫火。揀文官設實錄廳。公亦預焉。兼批春秋館記事官。轉拜司憲府監察。以書狀官赴京回。授工曹佐郞。出爲靈山縣監。瓜滿。陞忠淸都事。入爲禮曹正郞。又出爲寶城郡守。還歷成均司藝,宗簿寺正。又持左符於昌原。未浹歲。換密陽。以昌原濱海。時有邊警故也。四蒞外郡。皆爲母夫人乞養也。而臨民袪煩。多有惠聲。嘉靖辛酉四月。上親觀射。公以奉常副正居首。時年六十六。卽陞通政。除東萊府使。考未滿。有人嗛之。諉以年衰而遞之。非公議也。及還於朝。遂除折衝僉知兼司僕將。未幾。退居桑梓。優遊頤養。歲丙寅。除順天府使。嗛之者不已。未得赴。隆慶元年九月十六日。遭末疾不起。享年七十有二。朝廷未知公之已逝也。乃除寧海府使。嗚呼惜哉。淑夫人金氏。開城望族。蔚山郡守縢之曾孫女。忠順衛龜老之女。生四男。長曰光前。魁癸卯生員。登丙午文科。以承文正字先逝。次曰光祖。方業文。其二皆夭。正字娶參奉權逸之女。生二子。曰天慶,天瑞。皆有子女。光祖娶晉山士人姜蔉之女。生二子。皆夭。止有孼子二。公天性和厚。不與人忤。喜言人善。惡聞人過。養生喪死。皆盡其力。友愛惇睦。老而尤篤。隣里鄕黨。終始愛慕。夫人勤儉有閨範。享年六十五。先公逝。丁卯十二月二十三日。合窆於丹城縣元堂坤坐艮向之原。公之寓居於縣。於今五世矣。噫。積德之家。必有餘慶。旣發於公。不盡其報。其將有容駟之於。蔭槐之王者乎。銘曰。

伯鸞之儀。孟光之恭。以順以寧。萬世同封。川原邃美。松檟森鬱。有子有孫。孝思曷極。

先祖考贈通政大夫工曹參議碣陰紀事[編輯]

李公諱以蕃。泗川高麗進士諱世芳之後。贈通禮院左通禮諱孟柱之子也。娶訓鍊院參軍曹公諱慶武之女。有子曰湛。贈嘉善大夫戶曹參判。女二人。曰鄭燕樞。曰禹從言。皆參奉。孫曰楨。魁丙申文科。今爲慶州府尹。曾孫曰應寅。宣務郞。公性度儉素。居家屢空。常晏如也。世篤誠孝。蘋藻薦潔。常不匱也。門庭之內。惇睦五族。常怡怡也。業儒不試。頤養丘園。嘉靖庚寅十二月初三日卒。享年六十七。與夫人同窆一原。卒之三十一年。贈官通政大夫工曹參議。越二年。立石於兆以識之。洞號龜嚴。山深木菀。有原面陽。寔公永宅。嘉靖四十一年壬戌二月。不肖孫楨。謹識。

先祖妣贈淑夫人曺氏碣陰[編輯]

夫人姓曹氏。昌寧人。訓鍊院參軍慶武之女。性度端孝。夙著懿範。旣筓。歸於泗川之李公。執婦道以恭。奉祭祀以誠。鄕黨族屬。咸稱道焉。李公諱以蕃。贈通政大夫工曹參議。子曰湛。贈嘉善大夫戶曹參判。女二人。曰鄭燕樞。曰禹從言。皆參奉。孫曰楨。丙申第一甲。今爲慶州府尹。曾孫曰應寅。宣務郞。夫人正德庚辰六月二十九日終。窆於龜巖之原。厥後四十一年。封贈淑夫人。越二年。始鐫石樹之墓前。追慕曷極。嘉靖四十一年壬戌春二月。不肖孫楨。謹識。

先考贈嘉善大夫戶曹參判兼同知義禁府事碣陰[編輯]

公諱湛。字彥淑。姓李氏。泗川高麗進士諱世芳之後。贈戶曹參判。享年六十三。娶晉州鄭氏議政府左贊成諱臣重之四代孫女。封貞夫人。男曰楨。嘗爲慶州府尹。孫男曰應寅。曾孫男曰虎變。曰鯤變。側室男曰栢。嘉靖庚戌。葬於龜巖山。位在西畔。隆慶二年正月日。改立。戊辰歲。

先妣貞夫人鄭氏碣陰[編輯]

夫人鄭氏。晉州人議政府左贊成諱臣重之後。歸於泗川之贈參判李公諱湛字彥淑。封貞夫人。享年七十七。男曰楨。登文科。嘗爲慶州府尹。孫曰應寅。曾孫男曰虎變。曰鯤變。嘉靖丙寅。祔葬於龜巖山。位在東畔。隆慶二年正月日立。戊辰歲。

[編輯]

敬書先祖壽瑞詩卷後[編輯]

先祖敎導公姓李。諱稵。泗川縣人。高麗進士諱世芳之孫也。公娶晉陽鄭相公陟之姊氏。遂卜居於晉之車衣村。子孫仍家。粉楡尙存。公性本恬靜。不喜紛雜。早捷司馬。優遊閒適。中年。爲學於潭陽府。不數月。棄仕家居。嘯傲溪山。律己誨子。甚有法度。克享高年。精力不少衰。天順丁丑冬。年八十有六。晉山府院君姜相國。以大夫人在堂。陛辭來覲。見公行步穩健。笑語有節。作序題詩以榮之。越三年己卯。年至八十有八。恩命自天。特賜帶銀。階至朝散大夫。公之胤進士諱彝倫。受敎家庭。孝性克篤。晨昏侍側。惟事養志。至孝之聞。上徹天陛。特命銓曹。用敍仕列。進士以遠離之苦。不克赴召。定省無曠。溫凊適時。躬調甘旨。無不如意。晉州牧使安公知歸步姜相韻。詠歎其爵老之恩。褒孝之寵以美之。踵而題詩者。李司經,鄭司諫,崔正言以下若干人。進士娶比屋監務蘇諱節之女。婦德克諧。恭孝亦備。敎導公每對鄕閭。必稱之曰。吾子至孝。故能得賢婦。以成其志。進士生二子。諱孟柱,孟樑。捐館之後。二孤守禮治喪。啜粥飮水。哀毀骨立。孟樑以過哀。歿於服中。鄕黨遠近。咸稱孝門。至今不置。孟柱之子。長諱以蕃。卽楨祖考也。次以昌。以昌有子。斗其名。戊子。生員。與楨家君爲從兄弟。楨去己亥秋。辭覲桑鄕。一日。以事過生員。生員手一軸示楨曰。日者。曬閱古籍。偶得此軸於書緗中。讀之數遍。霜露之懷。羹墻之念。交發於中。不任追慕。家世寒儒。生長草茅。而吾先祖以康寧之壽。孝誠之篤。得徹九重。用被恩奬。至於一時鄕先生。咸歌詩詠。播諸人口。衡茅之光。孰肩於此。先祖以至孝。稱諸一世。而吾儕懵不知訓。墮墜家聲。非徒有愧鄕井。亦將得罪先靈。汝其念之哉。楨伏惟壽爲五福之一。孝乃百行之先。有德然後有壽。養志然後稱孝。吾先祖得壽行孝。以至播揚於一世。而身敎夫後嗣者。固亦至矣。而吾輩昏愚。罔知克追。徒務飽煖。反愧哺烏。若非吾叔父。非但吾儕有汚夫家敎。而先祖之跡。亦將泯沒無知。今適得一時遺詠於八十五年之後。豈非吾家之一大幸哉。披讀再三。不勝感愴。思欲糊帖。期垂永久。以爲吾家之寶。而東西於奔走。不遂余初志。今者。謹第先後。補綴蠹損。以吿夫先生長者。欲發敎導公享年之富。進士公孝誠之至。毋使泯沒其幽光。用以警厲夫吾族類雲。時

皇明嘉靖二十一年壬寅七月上澣。後孫通善郞守榮川郡守,安東鎭管兵馬同僉節制使楨。謹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