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駐丹麥大使馮鐵在丹中商業協會年會發表主旨演講(2022-05-0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駐丹麥大使馮鐵在丹中商業協會年會發表主旨演講(2022-05-01)
制定機關: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中華人民共和國駐丹麥大使館
2022年5月1日
https://www.mfa.gov.cn/web/wjdt_674879/zwbd_674895/202205/t20220502_10681161.shtml

2022年4月28日,駐丹麥大使馮鐵應邀出席丹中商業協會年會並發表主旨演講。丹麥外交部國務秘書斯蒂恩·霍梅爾、丹麥工商界代表70餘人參會。馮大使演講全文如下:

霍梅爾國務秘書,

索倫森主席,

柯爾女士,

女士們、先生們:

非常高興參加丹中商業協會年會,感謝你們的邀請。很榮幸能在年會上發表主旨演講,今天我想重點談談中國在烏克蘭問題上的立場、中丹雙邊關係和中國當前抗疫的情況。

我們對歐洲大陸重燃戰火和有關平民傷亡深感痛惜。俄羅斯和烏克蘭都是中國重要的合作夥伴,中國是兩國第一大貿易國,烏克蘭局勢走到今天這一步,是中方不願看到的。

中國一貫主張尊重各國主權和領土完整,遵守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在阿富汗、伊拉克問題上如此,在1999年前南聯盟遭北約轟炸78天時如此,在當前俄烏衝突問題上也如此。

中方真誠希望俄烏雙方罷戰息兵,恢復和平。中方一直在以自己的方式推動局勢緩和,習近平主席在與外國領導人一系列視頻會晤中提出了具體和平倡議,呼籲儘早實現和平。中方認為,和談是避免緊張局勢升級的唯一可行途徑。俄烏談判雖舉步維艱,但仍在進行,國際社會要為談判進程創造條件和環境,為政治解決開闢空間,不能火上澆油、激化矛盾。

烏克蘭危機引發人們深思。這場危機的根源在於歐洲長期積累的地區安全矛盾。各國都希望安全,但一國的安全不應以犧牲他國的安全為代價,追求自身絕對安全帶來的恰恰是不安全。連喬治·凱南這樣竭力主張對前蘇聯採取遏制政策的人都認為北約東擴是重大的戰略錯誤,基辛格也曾發出過類似的警示。現在不少人與他們的觀點不謀而合,越來越多地開始思考北約五輪東擴對釀成當前危機所起的作用。最近北約又將目光投向歐洲以外的亞太地區,投向中國,引發廣泛關注,十分危險。過去幾十年,亞太地區一直保持着和平,這樣的局面不能被破壞。

上周,習近平主席提出了全球安全倡議。世界之變、時代之變發展到今天,不能再用冷戰思維來構建世界和地區安全框架,堅持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至關重要,各國的合理安全關切都應得到重視。中方不僅支持俄烏通過談判結束衝突,也呼籲歐俄美及北約直面當前危機的根源,通過對話構建均衡、有效、可持續的歐洲安全框架。

制裁不僅解決不了問題,還會製造出新的問題。制裁使全球經濟危機重重,貿易、金融、能源、糧食和供應鏈遭受嚴重衝擊。誰受害誰獲益,這是需要冷靜想清楚的問題。讓不直接相關的國家為這場危機埋單是不公平的。那些經濟脆弱且高度依賴進口的中小國家正深受其害,他們憂心沖沖,已表達強烈關切。形勢越是複雜、情緒越是激動,就越需要保持冷靜,理性分析所採取的行動是否有利於促進和平,是否有利於維護世界經濟體系的穩定。

中方將繼續為尋求和平、推動烏克蘭局勢緩和發揮建設性作用。中方已就應對烏克蘭人道主義危機提出了六點建議,並向烏克蘭及其周邊國家運送了多批人道主義援助物資。中方在烏克蘭問題上的立場是客觀公正的。西方一些人向中國施壓,要中國「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我們的回答是:中國過去、現在和將來都始終站在和平的一邊,時間將證明中國站在了歷史正確的一邊。

2021年,中丹關係穩定發展。11月,丹麥外交大臣科弗德訪華,王毅國務委員兼外長同他舉行了會談。雙方簽署了氣候變化、環境保護、水資源管理、知識產權、糧食安全等合作協議,兩國外長還宣布將啟動新版《中丹聯合工作方案》商談。目前雙方正在討論聯合工作方案的具體內容,我們希望能儘早達成協議。

中丹關係要行穩致遠,雙方應重視和處理好以下三方面的問題:

一是正確地了解對方。在中方看來,丹麥是一個可以對話與合作的重要夥伴。同時我們也希望丹麥對中國有一個客觀的了解和認知。中國對丹麥不是威脅而是機遇,中國沒有侵略擴張的基因,不認同「國強必霸」的邏輯。事實已經證明,中國實行的制度對我們來說是最好的制度,符合我國的國情。中國願就治國理政經驗與別國交流互鑒,但不輸出自己的意識形態、價值觀和發展模式。同樣,西方民主也不應被視為統一尺碼的衣服,人人均可穿,甚至強迫別人穿。不同文明、不同制度、不同宗教的國家應該而且完全可以和平相處、合作共贏。

二是尊重彼此核心利益,深化政治互信。對於中國和丹麥這樣在國土面積、文化和社會制度上存在巨大差異的國家來說,相互尊重尤為重要。構建成功的雙邊關係,關鍵在於妥善管控分歧,照顧彼此重大關切。台灣問題是事關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的重大問題;涉疆問題與人權無關,而是反暴恐、反分裂的問題;香港問題則是如何全面準確地貫徹落實「一國兩制」並維護國家安全的問題。這些都是中國內政,任何外國不應干涉,而應謹慎處理,以免對雙邊關係造成不必要的干擾。

三是深化和擴大務實合作。2021年,中丹兩國貿易總額達到250億美元,47家丹麥企業參加了第四屆進博會,意向成交額18億美元。丹麥企業在華經營良好,不少企業引起廣泛關注。在中國許多城市最繁華的商業區,都能看到綾致專賣店,不少時尚年輕人的衣櫥里總有幾件綾致的品牌服裝。上個月,我訪問了樂高總部,他們告訴我,中國是樂高全球最重要的市場之一,目前三個新的樂高樂園正在中國興建。

中丹合作大有可為,我們可以加強抗疫和衛生領域的合作,可以同其他國家一道共同推動全球經濟復甦,可以與其他歐洲國家攜手應對氣候變化、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數字經濟,可以在科技、教育、文化等領域開展更多的交流,還可以一起向世界最不發達國家提供幫助。

我想強調,無論國際風雲如何變幻,中國都會堅定不移地擴大開放。歡迎丹麥企業加大對華投資,分享中國發展的紅利。同時,我們也希望丹麥秉持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的精神,為中國企業提供開放、公平、非歧視的營商環境。

兩年多過去了,新冠疫情仍未結束。面對當前奧密克戎帶來的新一波疫情,中國政府堅持「動態清零」的總方針。中國人口規模龐大,其中70歲以上的老年人數量超過1億,有專家預測,如果放棄「動態清零」,醫療衛生資源將會面臨嚴重擠兌風險,有可能出現前所未有的病例和死亡人數。

受外部環境和國內疫情的影響,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但運行總體是穩定的,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發展潛力大、韌性足的特點也沒有改變。今年中國宏觀經濟政策力度更大,更突出對實體經濟和基層的支持,發力更加靠前。我們完全有信心、有能力實現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任何疫情防控措施必然要付出一定的成本代價,社會經濟生活不可避免受到一定影響。希望在華丹麥企業堅持並努力克服當前的暫時困難,放眼未來。

謝謝各位!

本作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本作品不適用於該法,在中國大陸和其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註:中文維基文庫社群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演講,不總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