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香乘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香乘原序 石友周江,左為香乘所載,天文地理,人事物產,囊括古今,殆盡矣,余無復可措一辭。 葉石林燕語述,章子厚自嶺表還言神仙升舉,形滯難脫,臨行須焚名香百餘觔以佐之。廬山有道人積香數斛,一日盡發,命弟子焚於五老峰下,默坐其傍,煙盛不相辯。忽躍起在峰頂,言出子厚與所謂返魂香之說,皆未可深信。然詩禮所稱燔柴事天,蕭供祭蒸,享苾芬升,香椒馨達神明通幽,隱其來久遠矣。佛有眾香國而養生鍊形者,亦必焚香,言豈盡誣哉。古人香臭字通,謂之臭。故大學言,如惡惡臭,而孟子以鼻之於臭為性,性之所欲,不得而安於命。余老矣,薄命不能得致奇香。展讀此乘,這芳菲菲兮襲。余計 人性有同好者,案頭各置一冊作如是。鼻觀否天,以香草比君子,屈宋諸君,騷賦累累,不絕書則好香。故余楚俗周君,維揚人,實楚產。兩人譬之草木,吾臭味也。

李維楨序 余好睡嗜香,性習成癖。有生之樂,在茲遁世之情彌篤。每謂霜里佩黃金者,不貴於枕上黑甜。馬首雜紅塵者,不樂於爐中碧。篆香之為用大矣哉。通天集靈,祀先供聖,禮佛籍以導誠,祈仙因之升舉,至返魂祛疫,辟邪飛氣,功可回天。殊珍異物,累累征奇,豈惟幽破寂,繡閣助歡已耶。少時嘗為此書鳩集一十三卷,時欲命梓,殊 欺掛漏,乃復窮搜,遍輯積有年月,通得二十八卷,嗣後次第獲洪、顏、沉、葉四氏香譜,每譜卷帙寥寥,似未賅博,然又皆修合香方過半,且四氏所纂,互相重複,至如幽蘭、木蘭等賦,於譜無關。經余所采,通不多則而辯論,精審葉氏居優,其修合諸方,實有資焉,復得晦齋香譜 一卷,墨娥小錄香譜一卷,井全錄之計,余所纂頗亦浩繁,尚冀海底珊瑚,不辭探討而異跡無窮。年力有盡,乃授剖劂,布諸藝林卅載,精勤庶幾,不負更欲纂睡。一書以副初志孝先生所為序,正在一十三卷之時,今先生下世二十年,惜不得余全書而為之快,讀不勝高山仰止之思焉。 周嘉冑序

 




欽定四庫全書 香乘目錄 卷一‥‥‥‥香品 卷二‥‥‥‥香品 卷三‥‥‥‥香品 卷四‥‥‥‥香品 卷五‥‥‥‥香品 卷六‥‥‥‥佛蔣諸香 卷七‥‥‥‥宮掖諸香 卷八‥‥‥‥香異 卷九‥‥‥‥香事分類 卷十‥‥‥‥香事分類


臣等謹案香乘二十八卷,明周嘉冑撰。嘉冑 字江左,揚州人。此書初纂於萬曆戊午,止一 十三卷,李維楨為作序,後自病其略,續輯為二十八卷,以崇禎辛巳刊成。嘉冑自為前後二序,其書凡香品五卷,佛藏諸香一卷宮,掖諸香一卷,香異一卷,香事分類二卷,香事 別錄二卷,香緒餘一卷,法和眾妙香四卷,凝 合花香一卷,熏佩之香塗傳之香共一卷,香 屬一卷,印香方一卷,印香圖一卷,晦齋香譜 一卷,墨娥小錄香譜一卷,獵香新譜一卷,香 爐一卷,香詩香文各一卷。採摭極為繁富,考 南宋以來,有洪、芻、葉、廷珪諸家之譜,今或傳、或不傳,真傳者亦篇帙廖廖。故周紫芝太倉 稊米集稱,所征香事多在洪譜之外。嘉冑此 編殫二十餘年之力,凡香名品,故實以及修 合,賞鑒諸法無不旁徵博引,一一具有始末。 自有香謙以來,惟陳振孫書錄解題載有香 嚴三昧十卷篇,帙最富嘉冑此集,乃幾於三 倍之談,香事者固莫詳備於斯矣。 干隆四十六年六月恭校上

欽定四庫全書 香乘卷一 明 周嘉冑 撰 香品隨品附事實 香最多品,類士交廣、崖、州及海南諸國。然秦漢巳前未聞,惟稱蘭、蕙、椒、桂而已。至漢武奢廣,尚書郎奏事者,始有舍雞舌香及諸夷獻香,種種征異。晉武時,外國亦貢異香迨煬帝,除夜火山燒沉香、甲煎不計數,海南諸香畢至矣。唐明皇君臣多有用沈、檀、腦、麝為 亭閣何多也。後周顯德間,昆明國又獻薔薇水矣。昔所未有,今皆有焉。然香一也,或生於草、或出於木、或花或實、或節或葉、或皮或液、或又假人力煎和而成。有供焚者、有可佩者、又有充入藥者,詳列如左。

瀋水香考證一十九則

木之心節,署水則沈,故名瀋水,亦曰水沈。半沉者為棧香,不沉者為黃熟香。南越志言交州,人稱為蜜香。謂其氣如蜜脾也。梵書名阿迦嚧香。香之等凡三,曰沉、曰棧、曰黃熟是也。

沈香入水即沉,其品凡四。曰熟結,乃膏凝結,自朽出者。曰生結,乃刀斧伐仆,膏結聚者。曰脫落,乃因木朽而結者。曰蟲漏,乃因蠹隙而結者,生結為上,熟脫次之,堅黑為上,黃色次 之。角沈黑潤,黃沉黃潤,蠟沉柔韌,華沉紋橫,皆上品也。

海島所出有如石杵、如肘、如拳、如鳳雀龜蛇、雲氣人物及海南馬蹄、牛頭、燕口、栗、竹、葉、芝菌、核子、附子等。香皆因形命名耳,其棧香入水半浮半沈,即沉香之半結。連木者,或作煎香,番名婆菜香,亦曰弄水香,甚類煟刺。 雞骨香、葉子香皆因形而名,有大如笠者,為蓬萊香。有如山石枯槎者,為光香,入藥皆次於瀋水,其黃熟香,即香之輕虛者,俗訛為速香是矣。有生速斫伐而取者,有熟速腐朽而取者,其大而可雕刻者,謂之水盤頭,並不可入藥,但可焚爇。巜本草綱目》

嶺南諸邵,悉有傍海處,尤多交干連枝。岡嶺相接,千里不絕,葉如冬青大者,數抱木性,虛柔山民以構茅廬,或為橋梁為飯,有香者百無一二,益木得水方結多。有折枝枯乾中,或為沉、或為棧、或為黃熟、自枯死者謂之水盤香。南息高竇等州,惟產生結香,益山民入山以刀斫曲,干斜枝成坎,經年得雨水浸漬,遂結成香,乃鋸取之,刮去白木,具香結為斑點,名鷓鴣,斑燔之極清,烈香之良者,惟在瓊崖等州,俗謂之角沈。

黃沉乃枝木得者,宜入藥用。依木皮而結者,謂之青桂,氣尤清,在土中歲久,不待創剔而成薄片者,謂之龍鱗。削之自卷,咀之柔韌者,謂之黃蠟沈,尤難得也。同上諸品之外,又有龍鱗、麻葉、竹葉之類,不止一二十品。要之入孳,惟取中實瀋水者,或瀋水而有中心空者,則是雞骨。謂中有朽路,如雞骨血眼也。同上沉香所出,非一真臘者為上,占城次之,渤泥最下。真臘之香,又分三品。綠洋極佳,三濼次之,勃羅間差。弱而香之大,生結者為上,熟脫者次之,堅黑為上,黃者次之。然諸沉之形多異,而名不一。有狀如犀角者,有如燕口者,如附子者,如梭子者,是皆因形而名其堅,致而有紋橫者,謂之橫隔沉。大抵以所產氣色為高,而形體非以 定優劣也。綠洋、三濼、勃羅間,皆真臘屬國《葉廷珪南番香錄》

蜜香、沉香、雞骨香、黃熟香、棧香、青桂香、馬蹄香、雞舌香,按此八香同出於一樹也。交趾有蜜香樹,干似櫸柳,其花白而繁,其葉如橘。欲取香伐庂經年,其根干枝節,各有別色。

木心與節,堅黑瀋水者,為沈香。與水面平者,為雞骨香。其根為黃熟香。其干為棧香。細枝緊實未爛者,為青桂香。其根節輕而大者,為馬蹄香。其花不香,成實乃香,為雞舌香。珍異之本也。陸佃埤雅廣要,太學同官,有曾官廣中者,雲沉香木也,朽蠹浸沙水,歲久得之。如儋崖海道居民,橋梁皆香材。如海桂橘柚之木,沈於水多年得之,為瀋水香。本草謂為似橘,是已。

然生采之,則不香也。績博物志,瓊崖四州,在海皇上,中有黎戎國,其族散處無酋長,多沉香藥貨,孫升設困。水沉出南海凡數種。外為斷白,次為棧中,為沈。今嶺南岩峻處,亦有之,但不及海南者清婉耳。諸夷以香樹為槽,以飼雞犬,故鄭文寶詩云,沉檀香植在天涯,賤等荊 衡水面槎,未必為槽飼雞犬,不如煨燼向豪家。陳譜,沉香生在土最久,不待剜剔而得者。孔平仲談苑香出占城者,不若真臘。真臘不若海南黎峒。黎峒又以萬安黎母山東峒者冠絕天下,謂之海南沉一片萬錢。海北高化諸州者,皆棧香耳。蔡臻幾談上品出海南黎峒,一名土沉香,少有大塊,其次如璽栗角,如附子、如芝菌、如茅竹葉者佳。至輕薄如紙者,入水亦沉香之節,因久蟄土中,滋液下流,結而為香。采時,香面悉在下,其背帶木性者乃出土。上環島四邵界,皆有 之悉,冠諸番所出,又以出萬安者為最勝。說者謂萬安山,在島正東,鍾朝陽之氣,香尤醞。藉豐美大抵海南香氣,皆清淑如蓮花、梅英、鵝朵、蜜脾之類,焚博山投少許,氛翳彌室,翻之四面。悉香至煤熆氣不焦,此海南之辯也。北人多不甚識,益海上亦自難得,省民以牛博之於 黎,一牛博香,一擔歸自擇,選得瀋水,十不一二。中州人士,但用廣州舶上,占城真臘等香,近來又貴登流眉來者,余試之乃不及海南中下品。舶香往往腥烈,不甚腥者,氣味又短,帶木性,尾煙必焦。其出海北者,生交趾,及交人得之海外番舶,而聚於欽州,謂之欽香,質重實多 大塊氣,尤酷烈,不復醞。藉惟可入藥,南人賤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

瓊州崖萬瓊山,定海臨高,皆產沉香。又出黃速等香。 《大明一統志》

香木所斷,歲久朽爛,心節獨在,投水則沉,同上。環島四邵,以萬安軍所採為絕品,豐郁醞藉,四面悉皆,翻爇燼餘而氣不盡,所產處,價與銀等。《稗火匯編》

大率瀋水,萬安東洞為第一品。在海外則登流眉片沉可與黎峒之香相伯仲。登流眉有絕品,乃千年枯木所結。如石杵、如拳、如肘、如鳳、如孔雀、如龜蛇、如雲氣、如神仙人物。焚一片則盈室香霧,越三日不散。彼人自謂無價寶,多歸廣帥府及大貴勢之家,同上。

香木,初一種也。膏貫溢則沉實,此為瀋水香。有日熟結,其問自然凝實者,脫落因木朽而自解者。生結,人以刀斧傷之,而復膏聚焉。蟲漏,因蟲傷蠹而後膏,亦聚焉。自然脫落為上,以其氣和。生結蟲漏則氣烈,斯為下矣。瀋水香過四者,外則有半結、半不結,為弄水香。番言為婆菜,因其半結則實,而色重半。不結則不大實,而色褐。好事者謂之鷓鴣斑。婆菜中則復有名水盤頭,結實厚者亦近瀋水,凡香木被伐,其根盤結處必有膏涌溢,故亦結,但數為雨淫,其氣頗腥烈,故婆菜中水盤頭為下。余雖有香氣,不大凝實,又一品號為棧香。大凡瀋水、婆菜、棧香,嘗出於一種而每自有高下三者,其產占城,不若真臘國。真臘不若海南諸黎峒。海南諸黎峒 又不若萬安吉。賜兩軍之間,黎每山至是,為冠絕天下之香,無能及之矣。

又海北則有高化二邵,亦產香。然無是三者之別第,為一種類。棧之上者,海北香,若瀋水地,號龍龜者,高涼地號浪灘者,官中時時擇其高勝試爇一炷,其香味雖淺薄,乃更作花氣,百和旖旎,同上。

南方火行,其氣炎上,藥物所賦,皆味辛而嗅。香如沉棧之屬,世專謂之香者,又美之所鍾也。世皆云二廣出香,然廣東香乃自舶上來,廣右香產海北者,亦凡品。惟海南最勝,人士未嘗落南者,未必盡知。故着其說。《桂海志》

高容雷化,山間亦有香,但白如木,不禁火力,氣味極短,亦無膏乳,土人貨賣不論錢也。《史匯編》

泉南香不及廣香之為妙,都城市肆,有詹家香,頗類廣香,今日多用。全類辛辣之氣,無復有清芬韻度也。又有官香,而香味亦淺薄,非舊香之比已。下九品俱沉香之屬。

生沈香即蓬萊香,出海南山西,其初連木,狀如栗,棘房土人謂之刺。香刀刳去木而出其香,則堅緻而光澤,士大夫曰蓬萊香氣,清而且長,品雖侔於真臘,然地之所產者少,而官於彼者,乃得之商舶獲焉。故值常倍於真臘,所產者,雲香錄蓬萊香,即瀋水香結未成者,多成片如小笠,及大菌之狀,有徑一二尺者,極堅實,色狀皆似沉香,惟入水則浮,刳去其背帶木處,亦多瀋水。《桂海虞衡志》

光香 與棧香同品 出海北及交趾亦聚於欽州多大塊如 山石枯槎氣粗烈如焚松檜曾不能與海南棧香比南人常以供日用及陳祭享同上 海南棧香 香如蝟皮栗蓬及漁蓑狀蓋修治時雕鏤費工去木  香棘刺森然香之精鍾於刺端芳氣與他處棧香迥別 出海北者聚於欽州品極凡與廣東舶上生熟速結等 香相埒海南棧香之下又有重漏生結等香皆下色同上 番香一名番沉

出勃泥三佛齋氣礦而烈價似真臘綠洋減三分之二 視占城減半矣香錄 占城棧香 棧香乃沉香之次者出占城國氣味與沉香相類但帶 木頗不堅實亞於沉而優於熟速香錄 棧與沉同樹以其肌理有黑 者為別太草拾道 黃熟香 亦棧香之類但輕虛枯朽不堪也今和香中皆用之 黃熟香夾棧香黃熟香諸番出而真臘為上黃而熟故 名焉其皮堅而中腐者其形狀如桶故謂之黃熟桶其 夾棧而通黑者其氣尤勝故謂夾棧黃熟此香雖泉人 之所日用而夾棧居上品香錄 近時東南好事家盛行黃熟香又非此類乃南粵土 人種香樹如江南人家藝茶趨利樹矮枝繁其香在 根剔根作香根腹可容數升實以肥土數年復成香 矣以年逾久者逾香又有生香鐵面油尖之稱故廣

州志雲東筦縣茶園村香樹出於人為不及海南出 於自然 速暫香 香出真臘者為上伐樹去木而取香者謂之生速樹仆 木腐而香存者謂之熟速其樹木之半存者謂之暫香 而黃而熟者謂之黃熟通黑者為夾棧又有皮堅而中 腐形如桶謂之黃熟桶一統志 速暫黃熟即今速香俗呼鯽魚片以雉雞斑者佳重 實為美 白眼香 亦黃熟之別名也其色差白不入藥品和香用之 葉子香 一名龍鱗香益棧香之薄者具香尤勝於棧 水盤香 類黃熟而殊大雕刻為香山佛像並出舶上 有雲諸香同出一樹有雲諸木皆可為香有雲土人

取香樹作橋梁槽甑等用大抵樹本無香須枯株朽 干仆地襲 沁澤凝膏蛻去木性秀出香材為焚爇 之珍海外必登流眉為極佳海南必萬安東峒稱最 勝產因地分優劣益以萬安鍾朝陽之氣故耳或謂 價與銀等與一片萬錢者則彼方亦自高值且非大 有力者不可得今所市者不過占臘諸方平等香耳 沉香祭天 梁武帝制南郊明堂用沉香取天之質陽所宜也北郊 用土和香以地於人親宜加雜馥即合諸香為之梁武 祭天始用沈香吉未有也 沈香一婆羅丁 梁簡文時扶南傳有沉香一婆羅丁雲婆羅丁五百六 十斤也北戶錄 沉香火山 隋煬帝每至除夜殿前諸院設火山數十車瀋水香每 一山焚沉香數車以甲煎沃之焰起數丈香聞數十里

一夜之中用沉香二百餘乘甲煎二百餘石房中不燃 膏火懸寶珠一百二十以照之光皆日杜陽   太宗問沉香 唐太宗問高州首領馮盎雲卿去沉香遠近盎曰左右 皆香樹然其生者無香惟朽者香耳 沉香為龍 馬希范構九龍殿以沉香為八龍谷長百尺把柱相向 作趨捧勢希范坐其間自謂一龍也 頭腳長丈余以 象龍角凌晨將坐先使人焚香於龍腹中煙氣鬱然而 出若口吐然近古以來諸侯王奢偕未有如此之盛也 績世說 沉香亭子材 長慶四年敬宗初嗣位九月丁未波斯大商李蘇沙進 沉香亭子材拾遺李漢諫雲沉香為亭子不異瑤台瓊 室上怒優容之蕉紀 沉香泥壁 唐宗楚客造一宅新成皆是文柏為梁沉香和紅粉以 泥壁開門則香氣蓬勃太平公主就其宅香嘆曰觀其 行坐處我等皆虛生浪死朝野僉載 屑瀋水香末布象狀上 石季倫屑瀋水之香如塵末布象床上使所愛之姬踐 之無跡者賜以珍珠百琲有跡者節以飲食今體輕弱 故閨中相戲曰爾非細骨輕軀那得百琲珍珠拾遺記 沉香疊旖旎山 高麗舶主王大世選瀋水香近千觔疊為旖旎山象衡 岳七十二峰錢俶許黃金五百兩竟不售清巽錄 沈香翁 海舶來有一沈香翁剜鏤若鬼工高尺余舶酋以上吳 越王王目為清門處士發源於心清聞妙香也同上 沉香為柱 番禺有海獠雜居其最豪者蒲姓號曰番人本占城之 貴人也既浮海而遇風濤憚於復返遂 中國定居城

中屋室侈靡踰禁中堂有四柱皆瀋水香程史 沉香水染衣 周光祿諸妓掠鬢用鬱金油傅面用龍消粉染衣以沉 香水月終人賞金鳳皇一隻傳芳略記 炊飯灑沉香水 龍道千卜室於積玉坊編藤作鳳眼窗支床用荔枝幹 年根炊飯灑沉香水浸酒取山鳳髓青州雜記 沉香甑 有賈至林邑舍一翁姥家日食其飯濃香滿室賈亦不 喻偶見甑則沉香所剜也清異錄 又陶谷家有沉香甑魚英酒醆中現園林美女象黃霖 曰陶翰林甑里薰香醆中游妓可謂好事矣 桑木根可作沉香想 裴休符桑木根曰若非沉香想之更無異相雖對瀋水 香反作桑根想終不聞香氣諸相從心起也常新錄 鷓鴣沉界尺

沉香帶斑點者名鷓鴣沈華山道士蘇志恬偶獲尺許 修為界尺清異錄 沉香似芬陀利華 顯德末進士賈顒於九仙山遇靖長官行若奔馬知其 異拜而求道取篋中所遺瀋水香焚之靖曰此香全類 斜光下等六天所種芬陀利華汝有道骨而俗緣未盡 因授煉仙丹一粒以柏子為糧迄今尚健同上 砑金虛瀋水香紐列環 晉天福三年賜僧法城跋遮那袈裟環也王言云勒法城卿 佛國棟梁僧壇領袖今遣內官賜卿砑金虛鏤瀋水水香 紐列環一枚至可領取同上 沉香板床 沙門支法存有八尺沉香板床刺史王淡息切求不與 遂殺而藉焉後淡息疾法存出為祟 沉香履 陳宣華有沉香履箱金屈膝三餘帖

屧襯沉香 無瑕屧屧之內皆襯香謂之生香屧 沉香種楮樹 永徽中定州僧欲寫華嚴經先以沉香種楮樹取以造 紙清賞集 蠟沉 周公謹有蠟沉重二十四兩又火浣布尺余雲 遇眼錄 沉香觀音像 西小湖天台教寺舊名觀音教寺相傳唐干符中有沉 香觀音像泛太湖而來小湖寺僧迎得之有草繞像足 以草投小湖遂生千葉蓮花蘇州舊志 沉香煎湯 丁晉公臨終前半月已不食但焚香危坐默誦佛經以 沉香煎湯時時呷少許神識不亂正衣冠奄然化去史軒 筆錄 妻齋沈香

美隱之為廣州刺史及歸妻劉氏齋沉香一片隱之見 之即投於湖天游別集 牛易瀋水香 海南產瀋水香香必以牛易之黎黎人得牛皆以祭鬼 無脫者中國人以瀋水香供佛燎帝求福此皆燒牛也 何福之能得哀哉東坡集 沉香節 江南李建勛嘗蓄一玉磬尺余以沉香節按柄叩之聲 極清越澄懷錄 沉香為供 高麗使慕倪雲林高潔屢叩不一見惟開雲林示之使 驚異向上禮拜留沉香十勇為供嘆息而去雲林遠事 沉番煙結七鷺鷥 有浙人下番以貨物不合時疾灰遺失盡傾其本嘆息 欲死海容同行慰勉再三乃始登舟見水瀕朽木一塊 大如缽取而嗅之頗香謂必香木也漫取以枕首抵家

對妻子飲泣遂再求物力以為明年圖一日鄰家穢氣 逆鼻呼妻以朽木爇之則煙中結作七鷺鷥飛至數丈 乃散大以為奇而始珍之未幾憲宗皇帝命使求奇香 有不次之賞其人以獻授錦衣百戶賜金百兩識者謂 沈香頓水次七鷺鷥日夕飲宿其上積久精神暉入因 結成形雲廣記巽編 仙留沉香 國朝張三丰與蜀僧廣海善寓開元寺七日臨別贈詩 並留沉香三片草履一雙海並獻文皇答賜甚腆



香乘卷一

欽定四庫全書 香乘卷二 明 周嘉冑撰 香品隨品附事實 檀香 陳藏器曰白檀出海南樹如檀 蘇頌曰檀香有數種黃白紫之異今人盛用之江淮河 塑所生檀木即其類但不香耳 李時珍曰檀香木也故字從亶亶善也釋氏呼為旃檀 以為湯沐猶言離垢也番人訛為真檀 李杲曰白檀調氣引芳香之物上至極高之分 檀香出崑崙盤盤之國又有紫真檀磨之以塗風腫以上 集本草 葉廷珪曰出三佛齋國氣清勁而易泄爇之能奪眾香 皮在而色黃者謂之黃檀皮腐而色紫者謂之紫檀氣 味大率相類而紫者差勝其輕而脆者謂之沙檀藥中

多用之然香材頭長商人截而短之以便負販恐其氣 泄以紙封之欲其濕潤也香錄 秣羅矩咤國南濱海有秣刺耶山崇崖峻岭洞谷深澗 其中則有白檀香樹旃檀你婆樹樹類白檀不可以別 惟於盛夏登高遠矚其有大蛇縈者於是知之由其木 性涼冷故陀盤踞既望見以射箭為記冬蟄之後方能 採伐大唐西城記 印度之人身塗諸香所謂旃檀鬱金也同上 劍門之左峭岩間有大樹生於石縫庂中大可數圍枝 干純白皆傳為白檀香樹其下常有巨虺蟠而護之人 不敢採伐玉堂間話 吉里地悶其國居重迦羅之東連山茂林皆檀香樹無 別產焉星槎勝覽 檀香出廣東雲南及占城真蠟爪哇渤泥暹羅三佛齋 回回等國大明一統志 雲南臨安河西縣產勝沉香即紫檀香同上

檀香嶺南諸地亦皆有之樹葉皆似荔枝皮青色而滑 澤 紫檀諸溪峒出之性堅新者色紅蓓者色紫有蟹爪文 新者以水浸之可染物舊者揩粉壁上色紫故有紫檀 色黃檀最香俱可作帶骻扇骨等物王佐格古論 旃檀 楞嚴經雲白 檀塗身能除一切熱惱今西南諸蕃酋 皆用諸香塗身取其義也 檀香出海外諸國及滇粵諸地樹即今之檀木益因 彼方陽盛燠烈鍾地氣得香耳其所謂紫檀即黃白 檀香中色紫者稱之今庂紫檀即格古論所云器料 具耳 檀香止可供上真 道書言檀香乳香謂之真香止可燒祀上真 旃檀逆風 林公曰白旃檀非不馥焉能逆風成實論曰波利質多

天樹具香則逆風而聞 檀香屑化為金 漢武帝有透骨金大如彈丸凡物近之便成金色帝試 以檀香屑共裹一處置李夫人枕旁詰旦視之香皆化 為金屑拾遺記 白檀香龍 唐玄宗嘗詔術士羅公遠與僧不空同祈雨校功力俱 詔問之不空曰臣昨焚白檀香龍上命左右掬庭水嗅 之果有檀香氣西陽雜  檀香床 安祿山有檀香床乃上賜者 白檀香末 凡將相告身用金花五色綾紙上散白檀香末翰林志 白檀香亭子 李絳子璋為宣州觀察使楊收造白檀香亭子初成會 親賓觀之先是璋潛遣人度具廣 織成地毯其日獻

之杜陽雜編 檀香板 宣和間徽宗賜大王御筆檀香板應游翫處所並許直 入 雲檀香架 宮人沈阿翹進上白玉方響雲本吳元濟所與也光明 皎潔可照十數步其犀槌亦響犀也凡物有聲乃響應 其中焉架則雲檀香也而又彩若雲霞之狀芬馥着人 則彌月不散制度精妙固非中國所有者同上 雪檀六尺 南夷香槎到文登盡以易疋物同光中有舶上檀香色 正白號雪檀長六尺土人買為僧坊剎竿清巽錄 熏陸香即乳香 熏陸即乳香其狀垂滴如乳頭也鎔塌在地者為塌香 皆一也佛書謂之天澤香言其潤澤也又謂之多伽羅香 杜魯香摩勒香馬尾香

蘇恭曰熏陸香形似白膠香出天竺者色白出單于者 夾綠色亦不佳 宗 曰熏陸木葉類棠梨南印度界阿叱厘國出之謂 之西香南番者更佳即乳香也 陳承曰西出天竺南出波斯等國西者色黃白南者 紫赤日欠重疊者不成乳頭雜以砂石其成乳者乃新 出未雜砂石者也熏陸是總名乳是熏陸之乳頭之今 松脂楓脂中有此狀者甚多 李時珍曰乳香今人多以楓香雜之惟燒時可辯南番 諸國皆有宋史言乳香有一十三等以上集本草 大食勿拔國邊海天氣暖甚出乳香樹他國皆無其樹 逐日用刀斫樹皮取乳或在樹上或在地下在樹自結 透者為明乳番人用玻璃瓶盛之名曰乳香在地者名 塌香 雅 熏陸香是樹皮鱗甲采之復生乳頭香生南海是波斯 松樹脂也紫赤如櫻桃透明者為上廣志

乳香其香乃樹脂以其形似榆而葉尖長大斫樹取香 出祖法兒國華夷續考 熏陸出大秦國在海邊有大樹枝葉正如古松生於沙 中盛夏木膠流出沙上狀如桃膠夷人採取賣與商賈 無賈則自食之南方異物志 阿叱厘國出熏陸香樹樹葉如棠梨也西域記 法苑珠林引益期箋木膠為熏陸流黃香 熏陸香出大食國之南數千里深山窮谷中其樹大抵 類松以斧斫脂溢於外結而成香聚而為塊以象負之 至於大食大食以舟載易他貨於三佛齋故香常聚於 三佛齋三佛齋每年以大舶至廣與泉廣泉舶上視香 之多少為殿 而香之品有十其最上品為揀香圓大 如指頭今世所謂滴乳是也次曰瓶乳其色亞於揀者 又次曰瓶香言收時量重置於瓶中在瓶香之中又有 上中下之別又次曰袋香言收時只署袋中其品亦有 三等又次曰乳塌益鎔在地雜以沙石者又次曰黑塌

香之黑色者又次曰水濕黑塌益香在舟中為水所侵 漬而氣變色敗者也品雜而碎者砍硝顛揚為塵者曰 纏香此香之別也葉廷掛者錄 為乳香以白膠香攪糖為之但燒之煙散多叱聲者是 也真乳香與茯苓共嚼則成水 皖山石乳香靈瓏而有蜂窩者為真每先爇之次爇沉 香之屬則香氣為亂香煙罩定難散者是否則白膠白 也 熏陸香樹異物志雲枝葉正如古松西域記雲葉如 棠梨華夷續考雲似榆而葉尖長一統志又雲類榕 似因地所產葉干有異而諸論着多自傳聞故無的 據其香是樹脂液凝結而成者香錄論之詳矣獨廣 志雲熏陸香是樹皮鱗甲采之復生乳頭香是波斯 松樹脂也似又兩種當從諸說為是 斗盆燒乳頭香 曹務光見趙州以斗盆燒乳頭香十斛曰財易得佛難

求舊相澤學錄 雞舌香即可香 陳藏器曰雞舌香與丁香同種花實聚生其中心最大 者為雞舌擊破有順理而解為兩向如雞舌故名乃是 母可香也 蘇恭曰雞舌香樹葉及皮並似栗花如梅花子似棗核 此雌樹也不入香用其雄樹雖花不實採花釀之以成 香出崑崙及交州愛州以南 李珣曰丁香生東海及崑崙國二月三月花開紫白色 至七月始成實小者為丁香大者如巴豆為母丁香 馬志曰丁香生交廣南番按廣州圖上丁香樹高丈余 木類桂葉似櫟花圓細黃色凌冬不凋其子出枝 上 如釘長三四分紫色其中有粗大如山茱萸者俗呼為 母丁香二八月采子及根一雲盛冬生花子至次年春 采之 雷敦曰丁香有雌雄雄者顆小雌者大如山茱萸名母

丁香入藥最勝 李時珍曰雄為丁香雌為雞舌諸說甚明以上集本草 丁香一名丁子香以其形似丁子也雞舌丁香之大者 今所謂母丁香是也香錄 丁香諸論不一按出東海崑崙者花紫白色七月結 實產交廣南番者花黃色二八月采子及盛冬生花 次年春采者益地土氣候各有不同亦猶今之桃李 開越燕齊開候大異也愚謂即此中丁香花亦有紫 白二色或即此種因地產非宜不能子大為香耳 辯雞舌香 沉存中筆談雲予集靈苑方據陳藏器本草拾遺以雞 舌為丁香母今考之尚不然雞舌即可香也齊民要術 言雞舌俗名丁子香日華子言丁香治口氣與含雞舌 香奏事欲其芬芳之說相合及千金方五香湯用丁香 雞舌最為明驗開寶本草重出丁香謬矣今世以乳香 中大如山茱萸者為雞舌香略無氣味治疾殊乖

老學庵日記雲辯雞舌香為丁香亹亹數百言竟是以 意度之惟元魏賈思勰作齊民要術第五卷有合香澤 法用雞舌香注云俗人以其似丁子故謂之丁子香此 最的確可引之證而存中友不及之以此知博洽之難 也 存中辯雞舌已吊齊民要術而老學庵雲存中反不 及之何也總之丁香雞舌本是一種何庸聚訟 舍雞舌香 尚書郎舍雞舌香伏奏事黃門郎對揖跪受故稱尚書 郎懷香握蘭漢官儀 尚書郎給青縑白綾被或以錦被舍香漢官典職 桓帝時侍中刀存年老口臭上出雞舌香與含之雞舌 頗小辛螫不敢咀咽嫌有過賜毒藥歸舍辭決家人哀 泣莫知其故僚友求其藥出口香咸嗤笑之 嚼雞舌香 飲酒者嚼雞舌香則量廣浸半天回而不醒酒中空

奉雞舌香 魏武與諸葛亮書雲今奉雞舌香五斤以表微意五色 緣 雞舌香木刀靶 張受益所藏篦刀其靶黑如烏木乃西域雞舌香木也 雲煙遇眼錄 丁香末 聖壽堂石虎造垂玉佩八百大小鏡二萬枚丁禾香末為 泥油瓦四面垂金鈴一萬枚去鄴三十里羊頭山記 安息香 安息香梵書謂之拙貝羅香 西域傳安息國去洛陽二萬五千里北至康居其香乃 樹皮膠燒之通神明辟眾惡漢書 安息香樹出波斯國波斯呼為辟邪樹長二三丈皮色 黃黑葉有四角經冬不凋二月開花黃色花心微碧不 結實刻其樹皮其膠如飴名安息香六七月堅凝乃取

之自陽雜組 安息出西戎樹形類松柏脂黃黑色為塊新者柔韌 本草 三佛齊國安息香樹脂其形色類核桃 不宜於燒而 能發眾香人取以和香一規志 安息香樹如苦棟大而直葉類羊桃而長中心有脂作 香同上 辯真安息香 焚時以厚紙覆其上煙透出是否則偽也 燒安息香咒水 襄國城塹水源暴竭西域佛圖澄坐繩床燒安息香咒 願數百言如此三日水泫然微流高僧傳 燒安息香聚鼠 真安息焚之能聚鼠其煙白色如直上不散 篤耨香 篤耨香出真臘國樹之脂也樹如松形又雲類杉檜香

藏於皮其香老則溢出色白而透明者名白篤耨盛夏 不融香氣清遠土人取後夏月以火炙樹令脂液再溢 至冬乃凝復收之其香夏融冬結以瓠瓢盛置陰涼處 乃得不融雜以樹皮者則色黑名黑篤耨一說盛以瓢 碎瓢而爇之亦香名篤耨瓢香杳錄 瓢香 三佛齊國以瓠瓢盛薔薇水至中國碎其瓢而爇之與 篤耨瓢略同又名干葫蘆片以之蒸香最妙瑣碎錄 詹糖香 詹糖香出晉安岑州及交廣以南樹似橘煎枝葉為香 似糖而黑如今之沙糖多以其皮及蠹糞 之難得純 正者惟軟乃佳其花亦香如茉莉花氣本草  齊香  齊香出波斯國佛林呼為頂勃梨 長一丈圍一尺 許皮青色薄而極光淨葉似阿魏每三葉生於條端無 花實西域人常八月伐之至臘月更抽新條極滋茂若

不剪除反枯死七月斷其枝有黃汁其狀如蜜微有香 氣入缶療百病酉陽雜  麻樹香 麻樹生斯調國其汁肥潤其澤如脂膏馨香馥都可以 熬香美於中國之油也 羅斛香 暹羅國產羅斛香味極清遠亞於沉香 鬱金香 鬱金香金光明經謂之荼矩麼香又名紫述香紅藍花 草麝香草郁香可佩宮嬪每服之於褵  許慎說文雲郁芳草也十葉為貫百二十築以煮之 為鬯一曰郁鬯百草之英合而釀酒以降神乃遠方郁 人所貢故謂之鬱郁今鬱林邵也 鬱金生大秦國二月三月有花狀如紅藍四月五月采 花即香也魏略 鄭玄雲郁草似蘭

鬱金香出罰賓國人種之先以供佛數日萎然後取之 色正黃與芙蓉花果嫩蓮者相似可以香酒楊孚南州異物   唐太宗時伽毗國獻鬱金香葉似麥門冬九月花開狀 如芙蓉其色紫碧香聞數十步花而不實欲種者取根 賽瑪爾堪西域中大國也產鬱金香色黃似芙蓉花方輿 勝略 柳州羅城縣出鬱金香一統志 伽毗國所獻葉象花色與時迥異彼間關致貢定又 珍異之品亦以名鬱金 鬱金香手印 天竺國婆陀婆恨主有宿願每年所賦細 並重疊積 之手染鬱金香拓於 上千萬重手印即透丈夫衣之 手印當背婦人衣之手印當酉陽雜組

香乘卷二

欽定四庫全書 香乘卷三 明 周嘉冑 撰 香品 龍腦香 龍腦香即片腦金光明經名羯婆羅香膏名婆律香 西方抹羅短咤國在南印度境有羯婆羅香樹松身異 葉花果斯別初采既濕尚未有香才幹之後循理而析 其中有香狀如雲母色如冰雪此所謂龍腦香也大唐西域 記 咸陽山有神農鞭藥處山上紫陽觀有千年龍腦葉圓 而背白無花實者在樹心中斷其樹膏流出作坎以承 之清香為諸香之祖 龍腦香樹出婆利國婆利呼為固不婆律亦出婆斯國 樹高八九丈大可六七圍葉圓而背白無花實其樹有 肥有瘦瘦者有婆律膏香亦曰廋者出龍腦香肥者出

婆律膏也在木心中斷其樹劈取之膏於樹端流出斫 樹作坎而承之酉陽雜  渤泥三佛齊國龍腦香乃深山窮谷中千年老杉樹枝 干不損者若損動則氣泄無腦矣其土人解為板板傍 裂縫腦出縫中劈而取之大者成斤謂之梅花腦其次 謂之速腦腦之中又有金腳其碎者謂之米腦鋸下杉 屑與碎腦相雜者謂之蒼腦取腦已淨其杉板謂之腦 木札與鋸屑同搗碎和置磁盆中以笠覆之封其縫熱 灰煨逼其氣飛上凝結而成塊謂之熟腦可作面花耳 環佩帶等用又有一種如油者謂之油腦其氣勁於腦 可浸諸香香譜 干脂為香清脂為膏子主去內外障眼又有蒼龍腦不可 點眼經火為熟龍腦續博物志 龍腦是樹根中干脂婆律香是根下清脂出婆律國因 以為名也又曰龍腦及膏香樹形似杉木腦形似白松 牆作杉木氣明靜者善久經風日或如鳥遺者不佳或

雲子似荳蔻皮有錯甲即松脂也今江南有杉木末經 試或入土無脂猶甘蕉之無實也本草 龍腦是西海婆律國婆律樹中脂也狀如白膠香其龍 腦油本出佛誓國從樹取之同上 片腦產暹羅諸國惟佛打泥者為上其樹高大葉如槐 而小皮理類沙柳腦則其皮間凝液也好生窮谷島夷 以鋸付 就谷中寸斷而出剝而采之有大如指厚如 二青錢者香味清烈瑩潔可愛謂之梅花片鬻至中國 擅翔價焉復有數種亦堪入藥乃其次者華夷續考 渤泥片腦樹如杉檜取之者必齋沐而往其成冰似梅 花者為上其次有金腳腦速腦米腦蒼腦札聚腦又一 種如油名腦油一統志 有人下洋遭溺附一蓬席不死三晝夜泊一島間乃匍 匐而登得木上大果如梨而芋味食之一二日頗覺有 力夜宿大樹下聞樹根有物沿依而上其聲靈瓏可聽 至顛而止五更復自樹顛而下不知何物乃以手捫之

驚而逸去嗅其掌香甚以為必香物也乃俟其升樹解 衣鋪地至明遂不能去凡得片腦斗許自是每夜收之 約十餘石乃日坐水次望見海蹤過大呼求救遂賞片 腦以歸分與舟人十之一猶成巨富廣艷異編 藏龍腦香 龍腦香合糯米炭相思子貯之則不耗或言以雞毛相 思子同入小瓷罐密收之佳相感志言杉木炭養之更 良不耗也 相思子與龍腦相宜 相思子有蔓生者與龍腦香相宜能令香不耗韓朋拱 木也搜神記 龍腦香御龍 羅子春欲為染武帝入海取珠傑公曰汝有西海龍腦 香否曰無公曰奈之何御龍帝曰事不諧矣公曰西海 大船求龍腦香可得梁四公記 獻龍腦香

烏茶國獻唐太宗龍香方 勝略 龍腦香藉地 唐宮中每欲行幸即先以龍腦鬱金塗其地 賜龍腦香 康玄宗夜宴以琉璃器盛龍腦香賜群臣馮謐曰臣請 效陳平為宰自丞相以下皆跪受尚余其半乃捧拜曰 勒賜錄事馮謐玄宗笑許之 瑞龍腦香 天寶末交址國貢龍腦如蟬蠶形波斯言乃老龍腦樹 節方有禁中呼為瑞龍腦上惟賜貴妃十枚香氣徹十 餘步上夏日嘗與親王弈碁令賀懷智獨彈琵琶貴妃 立於局前觀之上數枰上子將輸貴妃放康國猧子於 座側猧上局局子亂上大悅時風吹貴妃領巾於賀懷 智巾上良久回身方落懷智歸覺滿身香氣非常乃卸 幪頭貯於錦囊中及上皇復宮闕追思貴妃不已懷智 乃進所貯幪頭具奏前事上皇發囊泣曰此瑞龍腦香

也酉陽雜  遺安祿山龍腦香 貴妃以上賜龍腦香私發明駝使遺安祿山三枚余歸 壽邸楊國忠聞之入宮語妃曰貴人妹得佳香何獨吝 一韓司掾也妃曰兄若得相勝此十倍楊妃外傳 瑞龍腦碁子 開成中貴家以紫檀心瑞龍腦為碁子碁該 食龍腦香 寶曆二年浙東國貢二舞女冬不纊衣夏不汗體所食 荔枝 實金屑龍腦香之類宮中語曰寶帳香重重一 雙紅芙蓉杜陽雜編 翠尾聚龍腦香 孔雀毛着龍腦香則相綴禁中以翠尾作帚每幸諸閣 擲龍腦香以避穢過則以翠尾帚之皆聚無有遺者亦 若磁石引針琥珀拾芥物類相感然也墨莊漫錄 梓樹化龍腦

熙寧九年英州雷震一山梓樹盡枯中皆化為龍腦香 宋史 龍腦漿 南唐保大中貢龍腦漿雲以縑囊貯龍腦懸於琉璃瓶 中少頃滴瀝成冰香氣馥烈大補益元氣江南異聞錄 大食國進龍腦 南唐大食國進龍腦油上所秘惜耿先生見之曰此非 佳者當為大家致之乃縫夾絹囊貯白龍腦一觔垂於 棟上以胡瓶盛之有頃如註上駭嘆不已命酒泛味逾 於大食國進者績博物志 焚龍腦香十觔 孫承吳越王妃之兄貴近用事王常以大片生龍腦 香十觔賜承佑承佑對使者索大銀爐作一聚焚之曰 聊以祝王壽及歸朝為節度使俸入有節無復向日之 豪侈然臥內每夕燃燭二炬焚龍腦二兩樂善錄 龍腦小兒

以龍腦為佛像者有矣未見着色者也汴都龍興寺僧 惠乘寶一龍腦小兒雕裝巧妙彩繪可人清異錄 松窗龍腦香 李華燒三城絕品炭以龍腦裹芋魁煨之擊爐曰芋魁 遭遇矣三賢典語 龍腦香與茶宜 龍腦其清香為百藥之先於茶亦相宜多則掩茶氣味 萬物中香出其右者華夷草木考 焚龍腦歸錢 青蚨一名錢精取母殺血塗錢繩入龍腦香少許置櫃 中焚一爐禱之其錢井歸於繩上 麝香 麝香一名香麛一名麝父梵書謂之莫訶婆伽香 麝生中台山谷及益州雍州山中春分取香生者益良 陶弘景雲麝形似麛而小黑色常食柏葉又噉蛇其香 正在陰莖前皮內別有膜袋裹之五月得香往往有蛇

皮骨今人以蛇蛻皮裹香厔彌香是相使也麝夏月食 蛇蟲多至寒則香滿入春臍內急痛則以爪剔出着屎 溺中覆之常在一處不移曾有遇得乃至一斗五升者 此香絕勝殺取者昔人云是精溺凝結殊不爾也今出 羌夷者多真好出隨邵義陽晉溪諸蠻中者亞之出益 州者形扁仍以皮膜裹之多偽凡真香一子分作三四 子刮取血膜雜納余物裹以四足膝皮而貨之貨者又 復偽之彼人言但破看一片毛共在裹中者為勝今惟 得真者看取必當全真耳本草 蘇頌曰今陝西益州河東諸路山中皆有而秦州文州 諸蠻中尤多靳州光州或時亦有其香絕小一子纏若 彈丸往往是真蓋彼人不甚作偽耳同上 香有三種第一生者名遺香乃麝自剔出者其香聚處 遠近草木皆焦黃此極難得今人帶真香過園中瓜果 皆不實此其驗也其次臍香乃捕得殺取者又其次為 心結香麝被大獸捕逐驚畏失心狂走山巔墜崖谷而

斃人有得之破心見血流出作塊者是也此香乾燥不 堪用華夷草木考 嵇康雲麝食柏故香 黎香有二色番香蠻香又雜以黎人撰作官市動至數 十計何以責科取之責所謂真有三說麝群行山中自 然有麝氣不見其形為真香入春以腳剔入水泥中藏 之不使人見為真香殺之取其臍一麝一臍為真香此 余所目擊也香譜 商汝山中多麝遺糞常在一處不移人以是獲之其性 絕愛其臍為人逐急即投岩舉爪剔其香就縶而死猶 拱四足保其臍李商隱詩云投岩麝自香談苑 麝居山麛居澤以此為別麝出西北者香結實出東南 者謂之土麝亦可入藥而力次之南中靈貓囊其氣如 麝人以雜之本草 麝香不可近鼻有白蟲入腦患癩久帶其香透關令人 成異疾

水麝香 天寶初漁人獲水麝詔使養之臍下惟水滴瀝於斗中 水用灑衣衣至敗香不歇每取以針刺之捉以真雄黃 香氣倍於內麝績博物志 土麝香 自邕州溪洞來者名土麝香氣燥烈不及他產桂海虞衡志 麝香種瓜 嘗因會客食瓜言瓜最惡麝香坐有延祖曰是大不然 吾家以麝香種瓜為鄰里冠但人不知制伏之術耳求 麝二錢許懷去後旨日以藥末攪麝見送每種瓜一窠 根下用藥一捻既結瓜破之麝氣撲鼻次年種其子名 之曰土麝香然不如藥麝香耳清異錄 瓜忌麝 瓜惡香香中尤忌麝鄭注太和初赴職河中姬妾百餘 騎香氣數里逆於人鼻是歲自京至河中所過路瓜盡 死一蕾不獲酉陽雜 

廣明中巢寇犯關僖宗幸蜀關中道傍之瓜悉萎蓋宮 嬪多帶麝香所熏皆萎落耳負暄雜錄 夢索麝香丸 桓誓居豫章時梅玄龍為太守夢就玄龍索麝香丸續搜 神記 麝絕惡夢 佩麝非但香辟惡以真香一子置枕中可絕惡夢 麝香塞鼻 錢方義如廁見怪怪曰某以陰氣侵陽貴人雖福力正 強不成疾病亦當少有不安宜急服生犀角生玳瑁麝 香塞鼻則無苦方義如其言果善續玄怪錄 麝遺香 走麝以遺香不捕是以聖人以約為記續韻府 麝香不足 黃山谷雲所惠香非往時意態恐方不同或是香材不 精乃婆律與麝香不足耳

麝橙 晉時有徐景於宣陽門外得一錦麝橙至家開視有蟲 如蟬五色兩足各綴一五銖錢酉陽雜  麝香月 韓熙載留心翰墨四方膠煤多不合意延歙匠朱逢於 書館制墨供用名麝香月又名玄中子清異錄 麝香墨 歐陽通每書其墨必古松之煙末以麝香方下筆李孝美墨 譜 已下曰木曰檀曰草皆以香似麝名之 麝香木 出占城國樹老而仆埋於土而腐外黑內黃赤者其氣 類於麝故名焉其品之下者蓋緣伐生樹而取香故其 氣劣而勁此香賓童龍尤多南人以為器皿如花梨木 類香錄 麝香檀

麝香檀一名麝檀香蓋西山樺根也爇之類煎香或雲 衡山亦有不及海南者瑣碎錄 麝香草 麝香草一名紅蘭香一名金桂香一名紫述香出蒼梧 鬱林二邵今吳中亦有麝香草似紅蘭而甚香最宜合 香速異記 鬱金香亦名麝香草此以形似言之實自兩種魏略 雲鬱金狀如紅蘭則非鬱金審矣而述異記又謂龜 甲香即桂香之善者



香乘卷三

欽定四庫全書 香乘卷四 明 周嘉冑 撰 香品 降真香 降真香一名紫藤香一名雞骨與沉香同亦因其形有 如雞骨者為香名耳俗傳舶上來者為番降 生南海山中及大秦國其香似蘇方木燒之初不甚香 得諸香和之則特美入藥以番降紫而潤者為良 廣東廣西雲南安南漢中施州永順保靖及占城暹羅 渤泥琉球諸番皆有之集本草 降真生聚材中番人頗費坎斫之功乃樹心也其外白 皮厚八九寸或五六寸焚之氣勁而遠真臘記 雞骨香即降真香本出海南今溪洞僻處所出者似是 而非勁瘦不甚香溪蠻聚話 主天行時氣宅舍怪異並燒之有驗海藥本草

伴和諸香燒煙直上感引鶴降醮星辰燒此香妙為第 一小兒佩之能辟邪氣度錄功德極驗降真之名以此 仙傳 出三佛齊國者佳其氣勁而遠辟邪氣泉人每歲除家 無貧富皆爇之如燔柴維在處有之皆不及三佛齊國 者今有番降廣降土降之別 貢降真香 南巫里其地自蘇門答刺西風一日夜可至洪武初貢 降真香 蜜香 蜜香即米香一名沒香一名木蜜一名阿 一名多香 木皮可為紙 木蜜香蜜也樹形似槐而香伐之五六年乃取其香法華 經注 木蜜號千歲樹根本甚大伐之四五歲取不腐者為香 魏王花小志

沒香樹出波斯國拂林國人呼為阿 樹長數丈皮表青 白色葉似槐而長花似橘而大子黑色大如山茱萸酸 甜可食酉陽雜 肇慶新興縣出多香木俗名蜜香辟惡氣殺鬼精廣州志 其葉如樁樹生千歲斫仆之歷四五歲乃往看已腐敗 惟中節堅貞者是香異物志 蜜香生永昌山谷今惟廣州舶上有來者他無所出 蜜香生交州大樹節如沉香 蜜香從外國舶上來葉似薯蕷而根大花紫色功效極 多今以如雞骨堅實齧之粘齒者為上復有馬 鈴根 謂之青木香非此之謂也或雲有二種亦恐非耳一謂 之雲南根 前洎香部交人稱沉香為蜜香交州志謂蜜香似沉 香蓋木體俱香形復相似亦猶南北橘枳之別耳諸 論不一併采之以俟考訂有雲蜜香生南海諸山中 種之五六年得香此即廣人種香樹為利今書齋日

用黃熟生香又非彼類 蜜香紙 晉太康五年大秦國獻蜜香紙三萬幅帝以萬幅賜杜 預令寫春秋釋例紙以蜜香樹皮葉作之微褐色有紋 如魚子極香而堅韌水漬之不爛晉吉 木香 木香草本也與前木香不同本名蜜香因其香氣如蜜 也緣沉香類有蜜香遂訛此為木香耳昔人謂之青木 香後人因呼馬 鈴根為青木香乃呼此為南木香廣 木香以分別之本草 青木香出天竺是草根狀如甘草南州異物志 其香是蘆蔓根條左盤旋採得二十九日方硬如朽骨 其有蘆頭丁蓋子色青者是木香神也本草 五香者即青木香也一株五根一莖五枝一枝五葉一 葉間五節五五相對故名五香燒之能上徹九星之天 也    

夢青木香療疾 崔萬安分務廣陵苦脾泄家人禱於后土祠是夕萬安 夢一婦人珠珥珠履衣五重皆編貝珠為之謂萬安曰 此疾可治今以一方相與可取青木香肉荳蔻等分棗 肉為丸米飲下二十丸又雲此藥太熱疾平即止如其 言即愈稽神錄 蘇合香 此香出蘇合國因以名之梵書謂之咄魯瑟劍 蘇合香出中台山川谷 今從西域及崑崙來者紫赤色與紫真檀相似堅實極 芳香性重如石燒之灰白者好 廣州雖有蘇合香但類蘇木無香氣藥中只用有膏油 者極芳烈 大秦國人採得蘇合香先煎其汁以為香膏乃賣其滓 與諸國賈人是以展轉來達中國者不大香也然則廣 南貨者其經煎煮之餘乎今用如膏油者乃合治成香

耳巳上集本草 中天竺國出蘇合香是諸香汁煎成非自然一物也 蘇合油出安南三佛齊諸番國樹生膏可為香以濃而 無滓者為上 大秦國一名掣韃以在海西亦名雲海西國地方數千 里有四百餘人俗有類中國故謂之大秦國人合香 謂之香煎其汁為蘇合油其滓為蘇合油香西域傳 蘇合香油亦出大食國氣味類篤耨以濃淨無滓者為 上番人多以塗身而閩中病大風者亦傲之可合軟香 及入藥用香錄 今之蘇合香赤色如堅木又有蘇合油如黐膠人多用 之而劉夢得傳信方言謂蘇合香多薄葉子如金色按 之即止放之即起良久不定如蟲動氣烈者佳沉括筆談 香本一樹建論互殊其雲類紫真檀是樹枝節如膏 油者即樹脂膏蘇合香蘇合油一樹兩品又雲諸香 汁煎成乃偽為者如蘇木重如石嬰真是山葡萄至

陶隱居雲是獅子糞物理論雲是獸便此大謬誤蘇 合油白色本草言獅糞極臭赤黑色又劉夢得言薄 葉如金色者或即蘇合香樹之葉抑番禺珍異不一 更品外奇者乎 賜蘇合香酒 王文正太尉氣贏多病真宗面賜藥酒一瓶令空腹飲 之可以和氣血辟外邪文正飲之大覺安健因對稱謝 上曰此蘇合香酒也每一斗酒以蘇合香丸一兩同煮 極能調五臟卻腹中諸疾每胃寒夙興則飲一杯因各 出數榼賜近臣自此臣庶之家皆效為之蘇合香丸因 盛行於時彭乘墨客揮犀 市蘇合香 班固雲竇侍中令載雜彩七日疋市月氐馬蘇合香一 雲令賁白素三百疋欲以市月氐馬蘇合香太平御覽 金銀香 金銀香中國皆不出其香如銀匠攬糖相似中有白蠟

一般白塊在內好者白多低者白少焚之氣味甚美出 舊港華夷績考 南極 南極香材也同上 金顏香 金類熏陸其色紫赤如凝漆沸起不甚香而有酸氣合 沉檀焚之極清婉西域傳 香出大食及真臘國所謂三佛齊國出者蓋自二國販 去三佛齊而三佛齊乃販至中國焉其香乃樹之脂也 色黃而氣勁蓋能聚眾香今之為龍涎軟香佩帶者多 用之番人亦以和香而塗身 真臘產金顏香黃白黑三色白者佳方輿勝略 貢金顏香千團 元至元問馬八兒國貢獻諸物有金顏香千團香乃樹 脂有淡黃色者黑色者劈開雪白者為佳解醒錄 流黃香

流黃香似流黃而香吳時外國傳雲流黃香出都昆國 在扶南南三千里 流黃香在南海邊諸國今中國用者從西戎來南州異物志 亞濕香 亞濕香出占城國其香非自然乃土人以十種香搗和 而成體濕而黑氣和而長爇之勝於他香香金錄 近有自日本來者貽余以香所謂體濕而黑氣和而 長全無沉檀腦麝氣味或即此香雲 顫風香 香乃占城香品中之至精好者蓋香樹交枝曲干兩相 戛磨積有歲月樹之漬液菁英凝結成香伐而取之節 油透者更佳潤澤頗類蜜漬最宜熏衣經數日香氣不 歇今江西道臨江路清江鎮以此為香中之甲品價常 倍於他香 迦闌香一作迦藍水 香出迦闌國故名亦占香之類也或雲生南海補陀岩

蓋香中至寶價與金等 特遐香 特遐香出弱水西形如雀卵色頗淡白焚之辟邪去穢 鬼魅避之五雜  阿勃參香 出拂林國皮色青白葉細兩兩相對花似蔓青正黃子 如胡椒赤色研其脂汁極香又治癩  納香 廣志雲生南海剽國魏略雲出大秦國 納香草類也  婁香 異物志雲 婁香出海邊國如都梁香亦合香用莖葉 似水蘇 按此香與今之 婁香不同 紅 婁香 按此香即麝檀香之別名也 艾納香

出西國似細艾又有松樹皮上綠衣亦名艾納可以和 合諸香燒之能聚其煙青白不散而與此不同 艾納出剽國此香燒之飲香氣能令不散煙直上似細 艾也北戶錄 異物志雲葉如栟櫚而小子似檳榔可食有雲松上寄 生草合香煙不散 所謂松上寄生即松上綠衣也葉如栟櫚者是 迷迭香 廣志雲出西域魏略雲出大秦國可佩服令人衣香燒 之拒鬼魏文帝時自西域移植庭中帝曰余植迷迭於 中庭喜其揚條吐秀馥郁芬芳 藒車香 爾雅曰藒車 輿香草也生海南山谷又出彭城高數 尺黃葉白花楚詞雲畦留夷與藒車則昔人常栽 之 與今蘭草零陵相類也 齊民要術雲凡諸樹木蟲蛀者煎此香冷淋之即辟也

都梁香 都梁香曰蘭草曰簡曰水香曰香水蘭曰女蘭曰香草 曰燕尾香曰大澤蘭曰蘭澤草曰煎澤草曰雀頭草曰 孩兒菊曰千金草均別名也 都梁縣有山山下有水清淺其中生蘭草因名都梁香 盛弘之荊州記 蘭蘭也詩方秉簡兮爾雅翼雲莖葉似澤蘭廣而長節 節赤高四五尺漢諸池館及許昌宮中皆種之可着粉 藏衣書中辟蠹魚今都梁香也稗雅廣要 都梁香蘭草也本草綱目引諸家辯證疊疊千百餘 言一皆浮剽之論蓋蘭類有別古之所謂可佩可紉 者是蘭草澤蘭也蘭草即今之孩兒菊澤蘭俗呼為 奶孩兒又名香草其味更酷烈江淮間人夏月采嫩 莖以香發今之蘭者幽蘭花也蘭草蘭花自是兩類 蘭草澤蘭又亦異種蘭草葉光潤根小紫夏月采陰 干即都梁香也古今採用自殊其類各別何煩冗緒

而藒車艾納都梁俱小草每見重於標詠所謂   五木香迷迭艾納及都梁是也 零陵香 熏草麻葉而方莖赤花而黑實氣如靡蕪可以止癘即 零陵香山海經 東方君子之國熏草朝朝生香博物志 零陵香曰熏草曰蕙草曰香草曰燕草曰黃零草皆別 名也生零陵山谷今湖嶺諸州皆有之多生下濕地常 以七月中旬開花至香古所謂熏草是也或雲蕙草亦 此也又雲其莖葉謂之蕙其根謂之熏三月采脫節者 良今嶺南收之皆作窯 以火炭焙乾令黃色乃佳江 淮間亦有土生者作香亦可用但不及嶺南者芬熏耳 古方但用熏草而不用零陵香今合香家及面膏皆用 之 古者燒香草以降神故曰熏曰蕙熏者熏也蕙者和也 漢書雲熏以香自燒是矣或雲古人袚除以此草熏之

故謂之熏虞衡志言零陵即今之永州不出此香惟融 宜等州甚多土人以編席薦性暖宜人按零陵舊治在 今全州全乃湘之源多生此香今人呼為廣零陵香者 乃真熏草也若永州道州武岡州皆零陵屬地今鎮江 丹陽皆蒔而刈之以酒灑制貨之芬香更烈謂之香草 與蘭草同稱零陵香至枯乾猶香入藥絕可用為浸油 飾發至佳 零陵香江湘生處香聞十步一統志 芳香 芳香即白芷也許慎雲晉謂之虈齊謂之茞楚謂之蘺 又謂之藥又名莞葉名蒿麻生於下澤芬芳與蘭同德 故騷人以蘭茞為詠而本草有芳香澤芬之名古人謂 之香白芷雲 徐鍇雲初生根干為芷則白芷之義取乎此也 王安石雲茞香可以養鼻又可養體故茞字從臣臣音 怡怡養也

陶弘景曰今處處有之東南間甚多葉可合香道家以 此香浴去屍蟲 蘇頌雲所在有之吳地尤多根長尺余粗細不等白色 枝幹去地五寸以上春生葉相對婆婆紫色闊三指許 花白微黃入伏後結子立秋後苗枯二八月采曝以黃 澤者為佳 蜘蛛 出蜀西茂州松潘山中草根也黑色有粗須狀如蜘蛛 故名氣味芳香彼土亦重之本草 甘松香 金光明經謂之苦彌哆香 出姑臧涼州諸山細葉引蔓藂生可合諸香及裛衣 今黔蜀州邵及遼州亦有之叢生山野葉細如茅草根 極繁密八月作湯浴令人身香 甘松芳香能開脾郁產於川西松州其味甘故名巳上集本 草

藿香 法華經謂之多摩羅跋香楞嚴經謂之兜婁婆香金光 明經謂之缽怛羅香涅盤經謂之迦筭香 藿香出海遼國形如都梁可着衣服中南州異物志 藿香出交址九真武平興古諸國民自種之榛生五六 月采日曬乾乃芬香南方草本狀 吳時外國傳曰都昆在扶南南三千餘里出藿香 劉欣期言藿香似蘇合謂其香味相似也 頓遜國出藿香插枝便生葉如都梁以裛衣國有區撥 等花十餘種冬夏不衰日載數十車貨之其花燥更芬 馥亦末為粉以傅身焉華夷草木考 芸香 說文雲芸香草也似苜蓿爾雅翼雲仲春之月芸始生 禮圖雲葉似雅蒿又謂之芸蒿香美可食淮南說芸草 死可復生采之着於衣書可辟蠹老子云芸芸各歸其 根者蓋物眾多之謂沉括雲芸類豌豆作藂生其葉極

芳香秋復生葉間微白如粉鄭玄曰芸香草世人種之 中庭 宮殿植芸香 漢種之蘭台石室藏書之府典略 顯陽殿前芸香一株徽音殿前芸香二株含英殿前雲 香二種洛陽宮殿簿 太極殿前芸香四畦式干殿前芸香八畦晉宮殿名 芸香室 祖欽仁檢校秘書郎持三筆終入芸香之室陳子昂集 芸香去虱 采芸香葉置席下能去蚤虱子續博物志 殿前植芸香一株二株疑是木本又雲殿前芸香四 畦八畦則又草本豈草木本俱有此香名也今香藥 所用芸香如楓脂乳香之類即其木本膏液為香者 蘹香 江淮湖嶺山中有之木大者近大許小者多被樵採葉

青而長有鋸齒狀如小薊葉而香對節生其根狀如枸 杞根而大煨之甚者 櫰香 櫰香即杜蘅香人衣體生山谷葉似葵形如馬蹄俗名 馬蹄香藥中少用陶隱居雲惟道家服之令人身衣香 嵇康卞敬俱有櫰香贊 右二香音同而本有草木之殊 香茸 汀州地多香茸閩人呼為香蕕客曰孰是余曰左傳言 一熏一蕕十年尚有臭杜預曰蕕臭草也漢書熏以香 自燒顏籀曰薰香草也左氏以熏對蕕是不得為香草 今香茸自甲拆至花時投殽俎中馥然謂之臭草可 按本草香薷薷香柔注云家家有之主霍亂今醫家用 香茸正療此疾味亦辛但淮南為香茸閩中呼為香蕕 此非當以本草為是客曰信然孫氏談國 香茸又呼為薷香菜蜜蜂草其氣香其葉柔故又名香

葇 香薷香菜一物但隨所生地而名爾生平地者葉大生 岩石者葉細可通用之本草 茅香 茅香花苗葉可煮作浴湯辟邪氣令人身香生劍南道 諸州其莖葉黑褐色花白即非白茅香也根如茅但明 潔而長用同 本尤佳仍入印香中合香附子用 茅香凡有二此是一種香茅也其白茅香別是南番一 種香草 香茅南擲 諶姆取香茅一根南望擲之謂許真君曰子歸茅落處 立吾祠仙佛奇蹤 白茅香 白茅香生廣南山谷及安南如茅根亦今排草之類非 近代之白茅及北土茅香花也道家用作浴湯合諸名 香甚奇妙尤勝舶上來者

排草香 排草出交址今嶺南亦或蒔之草根也白色狀如細柳 根人多偽雜之淮海志雲排草香狀如白茅香芬烈如 麝人亦用之合香諸香無及之者 瓶香 生南海山谷草之狀也 耕香 耕香莖生細葉出烏滸國 茅香白茅香排草香瓶香耕香當是一類 雀頭香 雀頭香即香附子葉莖都作三棱根若附周匝多毛多 生下濕地故有水三棱水巴戟之名出交州者最勝大 如棗核近道者如杏仁許荊湘人謂之莎草根和香用 之 玄台香 陶隱君雲近道有之根黑而香道家用以合香

荔枝香 取其殼合香最清馥香譜 孩兒香 一名孩兒土一名孩兒泥一名烏爹泥按此香乃烏爹 國薔薇樹下土地本國人呼曰海今訛傳為孩兒蓋薔 薇開花時雨靈滋沐香滴於上凝結如菱角塊者佳  本香  本香古人用之和香故名本草



香乘卷內

欽定四庫全書 香乘卷五 明 周嘉冑 撰 香品 龍涎香 龍涎嶼望之獨峙南巫里洋之中離蘇門答刺西去一 晝夜程此嶼浮灩海而波激雲騰每至春間群龍來集 於上交戲而遺涎沫番人挐駕獨木舟登此嶼採取而 歸或風波則人俱下海一手附舟旁一手揖水而得至 岸其龍涎初若脂膠黑黃色頗有魚腥氣久則成大塊 或大魚腹中刺出若斗大亦覺魚腥和香焚之可愛貨 於蘇門答刺之市官秤一兩用彼國金錢十二個一觔 該金錢一百九十二個准中國錢九千個價亦匪輕矣 昆搓勝覽 錫蘭山國卜刺哇國竹步國木骨都束國刺撒國矢佐法 兒國忽魯謨斯國溜山洋國俱產龍涎香同上

諸香中龍涎最貴重廣州市值每兩不下百千次等亦 五六十干係番中禁榷之物出大食國近海旁常有雲 氣罩住山間即知有龍睡其下或半年或二三年土人 更相守候視雲氣散則知龍已去矣往觀之必得龍涎 或五七兩或十餘兩視所守之人多寡均給之或不平 更相仇殺或雲龍多蟠于洋中大石龍時吐涎亦有魚 聚而潛食之土人惟見沒處取焉稗史匯編 大洋海中有渦旋處龍在下湧出其涎為太陽所爍則 成片為風飄至岸人則取之納於官府同上 香白者如白藥煎而膩理極細黑者亞之如五靈脂而 光澤其氣近於燥似浮石而輕香本無損益但能聚煙 耳和香而用真龍涎焚之則翠煙浮空結而不散坐客 可用一剪以分煙縷所以然者入蜃氣樓台之餘烈也 同上 龍出沒於海上吐出涎沫有三品一曰溾水二曰滲沙 三曰魚食泛水輕浮水面善水者伺龍出沒隨而取之

滲沙乃被波浪漂泊洲嶼凝積多年風雨浸淫氣味盡 滲於沙土中魚食乃因龍吐涎魚競食之復作糞散於 沙磧其氣雖有腥燥而香尚存惟泛水者入香最妙同上 泉廣合香人云龍涎入香能收斂腦麝氣雖經數十年 香味仍存同上 所謂龍涎出大食國西海多龍枕石而臥涎沫浮水積 而能堅鮫人采之以為至寶新者色白稍久則紫其久 則黑嶺外雜記 嶺南人有云非龍涎也乃雌雄交合其精液浮水上結 而成之 龍涎自番舶轉入中國炎經職方初不着其用彼賈 胡殊自珍秘價以香品高下分低昂向南粵友人貽 余少許珍比木難狀如沙塊厥色青黎厥香鱗腥和 香焚之乃交醞其妙裊煙蜒蜿擁閉緹室經時不散 旁置孟水煙徑授撲其內斯神龍之靈涎沫之遺猶 微異乃爾

古龍涎香 宋奉宸庫得龍涎香二琉璃缶玻 母二大篚玻 母 者若今之鐵滓然塊大小猶兒拳人莫知其用又歲久 無籍且不知其所從來或雲柴世宗顯德間大食國所 貢又謂真廟朝物也玻 母諸璫以意用火煅而融瀉 之但能作珂子狀青紅黃白隨其色而不克自必也香 則多分錫大臣近侍其模製甚大而外視不甚佳每以 一豆大爇之輒作異花香氣芬郁滿座終日略不歇於 是太上大奇之命籍被賜者隨數多寡復收取以歸禁 中因號古龍涎為貴也諸大璫爭取一餅可直百緡金 玉為穴而以青絲貫之佩於頸時於衣領間摩婆以相 示繇此遂作佩香焉今佩香蓋因古龍涎始也鐵圍山藂談 龍涎香燭 宋代宮燭以龍涎香貫其中而以紅羅纏炷燒燭則 飛而香散又有令香煙成五彩樓閣龍鳳文者華夷草木考 龍涎香惡濕

琴墨龍涎香樂器皆惡濕常近人氣則不然山居四要 廣購龍涎香 成化嘉靖問間僧繼曉陶仲文等競奏方伎廣購龍涎香 香價騰溢以遠物之尤供尚方之媚 進龍涎香 嘉靖四十二年廣東進龍涎香計七十二兩有奇嘉靖開見 錄 甲香 甲香蠡類大者如甌面前一邊直纏長數寸獷殼岨峿 有刺共掩雜香燒之使益芳獨燒則味不佳一名流螺 諸螺之中流最厚味是也生雲南者大如掌青黃色長 四五寸取靨燒灰用之南人亦煮其肉噉今各香多用 謂能發香復聚香煙須酒蜜煮製去腥及涎方可用法 見後 甲香惟廣東來者佳河中府者惟闊寸許嘉州亦有如 錢樣大於木上磨令熱即投釅酒中自然相趣是也若

合香偶無甲香則以鱟殼代之其勢力與甲香均尾尤 好 香露即薔薇露 海國所產為勝出大西洋國者花如中州之牡丹 蠻中遇天氣淒寒零靈凝結着地草木乃冰澌木稼殊 無香韻惟  花上瓊瑤晶瑩芳芬襲人若甘露焉夷 女以澤體發膩香經月不滅國人貯以鉛瓶行販他國 暹羅尤特愛重競買略不論值隨舶至廣價亦騰貴大 抵用資香奩之飾耳五代時與猛火油俱充貢謂薔薇 水雲華夷績考 西域薔薇花氣馨烈非常故大食國薔薇水雖貯琉璃 瓶中蠟蜜封固其外猶香透徹聞數十餘步着人衣袂 經數十日香氣不散外國造香則不能得薔薇 取素 馨茉莉花為之亦足襲人鼻觀但視大食國真薔薇水 猶奴婢耳稗史匯編 薔薇水即薔薇花上露花與中國薔薇不同土人多取

其花浸水以代露故偽者多以琉璃瓶試之翻搖數四 其泡周上下者真三佛齊出者佳一統志 番商雲薔薇露一名大食水本土人每曉起以爪甲於 花上取靈一滴置耳輪中則口眼耳鼻皆有香氣終日 不散 貢薔薇露 五代時番將蒲訶散以薔薇露五十瓶效貢厥後罕有 至者今則采茉莉花蒸取其液以代之 後周顯德五年昆明國獻薔薇水十五瓶雲得自西域 以之灑衣衣敝而香不減二者或即一事 飲薔薇香露 榜葛刺國不飲酒恐亂性以薔薇露和香蜜水飲之星槎 勝覽 野悉蜜香 出拂林國亦出波斯國苗長七八尺葉似梅葉四時敷  其花五出白色不結實花開時遍野皆香與嶺南詹

糖相類西域人常采其花壓以為油甚香滑唐人以此 和香髣 薔薇水雲 橄欖香 橄欖香出廣海之北橄欖木之節因結成狀如膠飴而 清烈無俗旖旎氣煙清味嚴宛有真馥生香惟此品如 素馨茉莉橘柚稗史匯編 橄欖木脂也狀如黑膠飴江東人取黃連木乃楓木脂 以為橄欖香蓋其類也出於橄欖故獨有清烈出塵之 氣品格在黃連楓香之上桂林東江有此果居人采香 賣之不能多得以純脂不雜木皮者為佳虞衡志 欖子香 出占城國蓋占城香樹為蟲蛇鏤香之英華結於木心 蟲所不能蝕者形如橄欖核故名焉 思勞香 出日南如乳香瀝青黃褐色氣如楓香交址人用以合 和諸番

熏華香 按此香蓋海南降真劈作薄片用大食薔薇水漬透於 甑內蒸乾慢火爇之最為清絕樟鎮所售尤佳 紫茸香 此香亦出於沉速之中至薄而膩理色正紫黑焚之雖 數十步猶聞其香或雲沉之至精者近時有得此香回 禱祀爇於山上而山下數里皆聞其芬溢 珠子散香 滴乳香中至瑩淨者 膽八香 膽八香樹生交址南番諸國樹如稚木樨葉鮮紅色類 霜楓其實壓油和諸香爇之辟惡氣 白膠香 白膠香一名楓香脂金光明經謂其香為須薩析羅婆 香 楓香樹似白楊葉圓而岐分有脂而香子大如鴨卵二

月花發乃結實八九月熟曝干可燒南中異物志 楓實惟九真有之用之有神乃難得之物其脂為白膠 香南方草木狀 楓香樹有脂而香者謂之香楓其脂名楓香華夷草木考 楓香松脂皆可亂乳香但楓香微白黃色燒之可見真 偽其功雖次於乳香而亦可髣  香 江南山谷間有一種奇木曰麝香樹其老根焚之亦清 烈號  香清異錄 排香 安南志雲好事者種之五六年便有香也按此香亦占 香之大片者又謂之壽香蓋獻壽者用之香譜 烏里香 出占城地名烏里土人伐其樹劈之以為香以火焙乾 令香脂見於外以輸販夫商人刳其木而出其香故品 次於他香同上

豆蔻香 豆蔻樹大如李二月花仍連着實子相連累其核根芬 芳成殼七八月熟曝干剝食核味辛香南方草木狀 豆蔻生交址其根似姜而大核如石榴辛且香異物志 熏衣豆蔻香霍小玉故事余按豆蔻非焚爇香具其 核其根味辛烈止可用以和香而小玉以之熏衣應 是別有香劑如豆蔻狀者名之耳亦猶雞舌馬蹄之 謂至如都梁鬱金本非名香直一小草而操觚者每 藉以敷藻資華因跡典名雅遞相祖述不復證非究 是也 奇藍香 占城奇南出在一山酋長禁民不得採取犯者斷其手 彼亦自貴重烏木降香樵之為薪昱槎勝覽 賓童龍國亦產奇南香同上 奇南香品雜出海上諸山蓋香木枝柯竅靈者木立死 而本存者氣性皆溫故為大蟻所穴蟻食蜜歸而遺漬

於香中歲久漸浸木受蜜香結而堅潤則香成矣其香 本未死蜜氣未老者謂之生結上也木死本存蜜氣凝 於枯根潤若餳片謂之糖結次也其稱虎皮結金絲結 者歲月既淺木蜜之氣尚未融化木性多而香味少斯 為下耳有以制帶 率多湊合頗若天成純全者難得 華夷績考 奇南香降真香為木黑潤奇南香所出產天下皆無其 價甚高出占城國同上 奇藍香上古無聞近入中國故命字有作奇南茄藍 伽南奇南棋 等不一而用皆無的據其香有綠結 糖結蜜結生結金絲結虎皮結大略以黑綠色用指 搯有油出柔韌者為最佩之能提氣令不思溺真者 價倍黃金然絕不可得倘佩少許纏一登座滿堂馥 郁佩者去後香猶不散今世所有皆彼酋長禁山之 外產者如廣東端溪研舉世給用未嘗非端價等常 石然必宋坑下岩水底如蘇文思所謂千夫挽綆百

夫運斤之所出者乃為真端溪可寶也奇南亦然 倘得真奇藍香者必須慎護如作扇墜念珠等用過 燥風霉濕時不可出出數日便藏防耗香氣藏法用 錫匣內實以本體香末匣外再套一匣置少蜜以蜜 滋末以末養香香匣方則蜜匣圓蜜匣圓則香方 香匣不用蓋蜜匣以蓋總之斯得藏香三昧矣 奇南見水則香氣盡散俗用熱水蒸香大誤謬也 唵叭香 唵叭香出唵叭國色黑有紅潤者至佳爇之不甚香而 氣味可取用和諸香又能辟邪魅以軟淨色明者為上 唵叭香辟邪 燕都有空房一處中有鬼怪無敢居者有人偶宿其中 焚唵叭香夜聞有聲雲是誰焚此香令我等頭痛不可 居後怪遂絕五雜俎 國朝貢唵叭香 西番與蜀相通貢道必由錦城有三年一至者有一年

一至者其貢諸物有唵叭香益部談資 唵叭香前亦未聞於雜俎益部談資二書近出 撒 蘭 撒 蘭出夷方如廣東蘭子香味清淑如香最勝吳恭 順壽字香餅惟增此品遂為諸香之冠 干島香 出滇中樹類榆取根皮研末作印香味極清遠幽窗靜 夜每一聞之令興出塵之想



香乘卷五

欽定四庫全書 香乘卷六 明 周嘉冑 撰 佛藏譇香 象藏香 南方有鬻香長者善別諸香能知一切香王所出之處 有香名曰象藏因龍 生若燒一九即起大香雲眾生  者諸病不相侵害 又雲若燒一九興大光明細雲覆上味如甘靈七晝夜 降其甘雨釋氏會要 無勝香 海中有無勝香若以塗鼓及諸螺貝其聲發時一切敵 軍皆自退散筆嚴經 淨莊嚴香 善法天中有香名淨莊嚴若燒一圓普使諸天心念於 佛華嚴經

頂上有一穴恆以絮窒之夜則去絮香從頂穴中出煙 氣滿房非常芬馥及曉香選入頂穴中仍以絮室之本 傳 結願香 有郎官夢謁老僧於松林中前有香爐煙甚微僧曰此 是檀越結願香香煙尚存檀越已三生三榮朱紫矣陳 去非詩云再燒結願香 所拈之香芳煙直上 會稽山陰靈寶寺木像載逵所制郗嘉賓撮香咒曰若 使有常將復睹聖顏如其無常願會彌勒之前所拈之 香於手自然芳煙直上極目雲際余芬徘徊馨聞一寺 於時道俗莫不感厲像今在越州嘉祥寺法苑珠林 香似茅根 永微中南山龍池寺沙門智棱至谷聞香莫知何所深 訝香從澗內沙出即撥沙看形似茅根里甲沙土然極 芳馥就水抖撥洗之一澗皆香將返龍池佛堂中堂皆

香極深美神州塔寺三寶感應錄 香熏諸世界 蓮花藏香如瀋水出阿那婆達多池邊其香一九如麻 子大香熏閰浮提界亦云白旃檀能使眾欲清涼黑沉 香能熏法界又雲天上黑旃檀香岩燒一銖普熏小千 世界三千世界珍寶價直所不能及赤土國香聞百里 名一國香紺林 香印頂骨 印度七寶小 堵波置如來頂骨骨周一尺二寸發孔 分明其色黃白盛以實函置窣堵波中欲知善惡相者 香末和泥以印頂骨隨其福感其文煥然 又有嬰疾病欲祈康愈者塗香散花至誠歸命多蒙瘳 瘥西域記 買香弟子

欽定四庫全書 香乘卷七 明 周嘉冑 撰   官掖諸香    薰香 莊公曹縛管仲以予齊使受而以退比至三釁或為熏齊語 魏武令雲天下初定吾便禁家內不得薰香三國志    西施異香 西施舉體異香沐浴竟宮人爭取其水積之 瓮用灑 惟幄滿室皆香瓮中積久下有濁滓凝結如膏宮人取 以曬乾錦囊盛之佩於寶抹香踰於水采蘭雜誌    迫駕香 戚夫人有迫駕香    燒香禮神 漢武故事昆都王殺休屠王來降得金人之神置之甘

泉宮金人者皆長丈余其祭不用牛羊惟燒香禮拜 金人即佛武帝時已崇事之不始於成帝也    龍華香 漢武帝時海國獻龍華香    百蘊香 趙後浴五蘊七香湯婕好浴荳蔻湯帝曰後不如婕 體自香後乃燎百蘊香婕妤傅靈華百英粉趙戶外傳    九回香 婕妤又沐以九回香膏發為薄眉號遠山黛施小朱號 慵來妝    坐處余香不歇 趙飛燕雜熏諸香坐處則余香百日不歇    昭儀上飛燕香物 飛燕為皇后其女弟在昭陽殿遺飛燕書曰今日嘉辰 貴姊懋膺洪冊謹上檖三十五條以陳踴躍之心中有 五層金博山爐青木香瀋水香香螺 九真雄麝香等

物西京雜記    綠熊席薰香 飛燕女弟昭陽殿臥內有綠熊席其中雜熏諸香一 此席余香百日不歇同上    余香可分 魏王操臨終遺令曰余香可分與諸夫人諸舍中無所 為學作履組賣也三國志    香聞十里 隋煬帝自大梁至淮口錦帆過處香聞十里煬帝開河 記    夜酣香 煬帝建迷樓樓上設四寶帳有夜酣香皆雜寶所成南 部煙花記    五方香 隋煬帝觀文殿前兩廂為堂各十二間於十二間堂每 間十二寶櫥前設五方香床綴貼金玉珠翠每駕至則

宮人擎香爐在輦前行錦繡萬花谷    拘物頭花香 大唐貞觀十一年罽賓國獻扣物頭花丹紫相間其香 遠聞唐太宗    敕貢杜若 唐貞觀槉下度支求杜若省郎以謝暉詩云芳洲生杜 若乃責坊州貢之通志    助情香 唐明皇正寵妃子不視朝政安祿山初承聖睠因進助 情花香百粒大小如粳米更色紅每當寢之際則含香 一粒助情發興筋力不倦帝秘之曰此亦漢之慎恤膠 也天寶遺事    疊香為山 華清溫泉湯中疊香為方丈瀛洲明皇雜錄    碧芬香裘 玄宗與貴妃避暑於興慶宮飲宴於靈陰樹下寒甚玄

宗命進碧芬之裘碧芬出林氐國乃騶虞與豹交而生 此獸大如犬毛碧於黛香聞數里太宗時國人致貢上 名之曰鮮渠上沮鮮渠華言碧上沮華言芬芳也明皇 雜錄    濃香觸體 寶曆中帝造紙箭竹皮弓紙間蜜貯龍麝末香每宮嬪 群聚帝躬射之中者濃香觸體了無痛楚宮中名風流 箭為之語曰風流箭中的人人願清異錄    月麟香 玄宗為太子時愛妾號鷥兒多從中貴董逍遙微行以 輕羅造梨花散藥袬以月麟香號袖裡春所至暗遺之 文許錄    鳳腦香 穆宗思玄解每詰旦於藏真島焚鳳腦香以崇禮敬後 旬日青州奏雲玄解乘黃牝馬過海矣杜陽雜編    百品香

上崇奉釋氏每春百品香和銀粉以塗佛室又置萬佛 山則雕沈檀珠玉以成之同上    龍火香 武宗好神仙術起望仙台以崇朝禮復修降真台焚龍 火香薦無憂酒同上    焚香讀章奏 唐宣宗每得大臣章奏必盥手焚香然後讀之本傳    步輦綴五色香囊 咸通九年同昌公主出降宅於廣化里公主乘七寶步 輦四面綴五色玉香囊囊中貯辟寒香辟邪香瑞麟香 金鳳香此香異國所獻也仍雜以龍腦金屑刻鏤水晶 瑪瑙辟塵犀為龍鳳花其上仍絡以真珠玳瑁又金絲 為流蘇雕輕玉為浮動每一出遊則芬馥滿路晶熒昭 灼泡者眩惑其目是時中貴人買酒於廣化旗亭忽相 謂曰坐來香氣何太異也同席曰豈非龍腦耶曰非也 余幼給事於嬪御宮故常聞此香未知由何而致因顧

問當壚者遂雲宮主步輦夫以錦衣換酒於此也中貴 人共視之益嘆其異杜陽雜編    玉髓香 上迎佛骨焚玉髓之香香乃訶陵國所貢獻也同上    沈檀為座 上敬天竺教制二高座賜新安國寺一為講座一為唱 經座各高二丈砑沈檀為骨以漆塗之同上    刻香檀為飛簾 詔迎佛骨以金銀為寶剎以珠玉為寶帳香舁刻香檀 為飛簾花檻瓦木階砌之類同上    含嚼沉麝 寧王驕貴極於奢侈每與賓客議論先含嚼沈麝方啟 口發談香氣噴於席上天窗遺事    升霄靈香 公主薨帝哀痛今賜紫尼及女道冠焚升霄靈之香擊 歸天紫金之磬以導靈升同上

   靈芳國 後唐龍輝殿安假山水一鋪沉香為山阜蘅薇水蘇合 油為江池苓藿丁香為林樹熏陸為城部黃紫檀為屋 宇白檀為人物方圍一丈三尺城門小牌曰靈芳國或 雲平蜀得之者清異錄    香燕 李璟保大七年召大臣宗室赴內香燕凡中國外夷所 出以至和合煎飲佩帶粉囊共九十二種江南素所無 也同上    爇諸香晝夜不絕 蜀主王衍奢縱無度常列錦步障球其中往往遠適而 外人不知爇諸香晝夜不絕久而厭之更爇皁英以亂 香氣結繒為山及宮觀樓殿於其上續世說    鵝梨香 江南李後主帳中香法以鵝梨蒸沉香用之號鵝梨香    焚香祝天

後唐明宗每夕於宮焚香祝天曰某為眾所推戴願早 生聖人為生民主五代史    香孩兒營 宋太祖匡蔭生於夾馬營赤光滿室營中異香人謂之 香孩兒營稗雅    降香岳瀆 國朝每歲分遣驛使齋御香有事於五嶽四瀆名山大 川循舊典也歲二月朝廷遣使馳驛有事於海神香用 沈檀具牲 主者以祝文告於神前禮異使以余香回 福於朝清異錄    雕香看果 顯德元年周祖刱造供薦之物世祖以外姓繼統凡百 物從厚靈前看果雕香為之同上    香藥庫 宋內香藥庫在謻門外凡二十八庫真宗御賜詩一首 為庫額曰每歲沈檀來遠裔累朝珠玉實皇居今辰御

庫初開處充牣尤宜史筆書石休燕語    諸品名香 宣政間有西主貴妃金香得名乃蜜劑者若今之安南 香也光宗萬機之暇留意香品合和奇香號東閣雲頭 香其次則中興復古香以占臘沉香為本雜以龍腦麝 身薦卜之類香味氤氳極有清韻又有劉貴妃瑤英香 元總管勝古香韓鈐轄正德香韓御帶清觀香陳司門 木片香皆紹興干淳間一時之勝耳慶元韓平原制閱 古堂香氣味不減雲頭番禺有吳監稅菱角香乃不假 印手捏而成當盛夏烈日中一日而干亦一時之絕品 今好事之家有之釋史匯編    宣和香 宣和時常造香於膚思束閣南渡後如其法制之所謂 束閣雲頭香也馮當世在兩府使潘谷作墨名曰福庭 束閣然則墨亦有束閣癸辛雜識外集 宣和間宮中所焚異香有亞悉香雪香褐香軟香瓠香

猊眼香等    行香 國初行香本非舊制祥符二年九月丁詔曰宣祖昭 武皇帝昭憲皇后自今忌前一日不坐群臣進名奉慰 寺觀行香禁屠廢務累朝因之今惟存行香已王采 燕算胎謀錄    齋降御香 元佑癸酉九月一日夜開寶寺塔表里通明徹旦禁中 夜遣中使齋降御香行營 錄    僧吐御香 藝祖微行至一小院旁見一 大醉吐穢於地藝祖密 召小璫往某所覘此 在否且以其所吐物狀來至御 前視之悉御香也鐵岡山旅話    麝香小龍國 金章宗宮中以張遇麝香小龍團為畫眉墨    祈雨香

太祖高皇帝欲戮僧三千餘人吳僧永隆請焚身以救 免帝允之令武士衛其龕隆書偈一首取香一瓣書風 調雨川四字語中侍曰煩語階下遇旱以此香祈雨必 驗乃秉炬自焚骸骨不倒遇香逼人群鶴舞於龕頂上 乃宥僧眾時大旱上命以所遺香至天禧寺禱雨夜降 大雨上嘉曰此真永隆雨上制詩美之永隆蘇州尹山 寺僧也剪勝野聞 子休氏曰漢武好道遐邦慕德貢獻多珍奇香疊至 乃有辟瘟回生之異香雲起處百里資靈然不經史 載或謂非真固當事秉筆者不欲以怪異使聞於後 世人君耳但漢制貢香不滿觔不收似希多而不冀 精遺笑外使故使者憒憒不再陳異懷香而返僅留 香豆許示異一國明皇風流天子篤愛助情香至創 作香箭尤更標新宣政諸香極意製造芳郁昭勝天 都珍異之品充貢尚方者應上清大雄受供之餘自 非萬乘之尊昌能享其熏烈草野潛夫猶得於穎楮

間挹其芬馥殊為幸矣





香乘卷七

定四庫全書 香乘卷八 明 周嘉冑 撰 香異 沉榆香 黃帝使百辟群臣受德教者皆列珪玉於蘭浦席上燃 沉榆之香春雜寶為屑以沉榆之膠和之為泥以塗地 分別尊卑華戎之位也封禪記 茶藥香 燕昭王二年波戈國貢茶蕪香焚之着衣則彌月不絕 浸地則土石皆香着朽木腐草莫不茂蔚以熏枯骨則 肌肉立生時廣延國貢二舞女帝以茶蕪香屑鋪地四 五寸使舞女主其上彌日無跡王子年拾遺記 恆春香 方丈山有恆春之樹葉如蓮花芬芳若桂花隨四時之 色昭王之末仙人貢焉列國咸賀王曰寡人得恆春矣

何憂太清不一恆春一名沉生如今之沉香也 遐草香 齊桓公伐山戎得聞遐草帶者耳聰香如桂莖如蘭 西國獻香 漢武帝時弱水西國有人乘毛車以渡弱水來獻香者 帝謂是常香非中國之所乏不禮其使留久之帝幸上 林苑西使千乘興聞並奏其香帝取之看大如燕卵三 枚與棗相似帝不悅以付外庫後長安中大疫官中皆 疫病卒不舉樂西使氙見請燒所貢香一枚以辟疫氣 帝不得已聽之宮中病者登日並瘥長安百里咸聞香 氣芳積九月余日番猶不歇帝乃厚禮發遣餞送張華 博物志 返魂香 聚窟州有大山形如人鳥之象因名為人鳥山山多大 樹與楓本相類而花葉香聞數百里名為返魂樹扣其 樹亦能自作聲聲如群牛吼聞之者皆心雲神駭伐其

木根心於王釜中煮取汁更微火煎如黑 狀令可丸 之名曰驚精香或名震靈香或名返生香或名震檀香 或名人鳥精或名卻死香一種六名斯靈物也香氣聞 數百里死者在地聞香氣即活不復亡也以香熏死人 死加神驗延和三年武帝幸安定西胡月支國王遣使 獻香四兩大如雀卵黑如淼椹帝以香非中國所有以 付外庫使者曰臣國去此三十萬里國有嘗占東風入 律百旬不休青雲干呂連月不散者當知中國時有好 道之君我玉固將賤百家而好道儒薄金玉而厚靈物 也故搜奇蘊而貢神香步天林而請猛獸乘毳車而濟 弱淵策驥足以度飛沙契闊途遙辛勞蹊路於今已十 三年矣神香起天殘之死疾猛獸卻百邪之魅鬼又曰 靈香雖少斯更生之神九疫病災死者將能起之及聞 氣者即活也芳又特甚故難歇也後建元元年長安城 內病者數百亡者大半帝試取月支神香燒於城內其 死未三月者皆活芳氣經三月不歇於是信知其神物

也乃更秘錄余香後一旦又失撿函封印如故無復香 也陸佃埤雅 永樂初傳聞太倉劉家河天妃宮有鸛卵為寺沙彌 竊烹將熟老僧見鸛哀鳴不已急令取還經時雛出 僧異之探其祟得香木尺許五彩若錦持以供佛後 有外國使者見之以數百金易去雲是神香也焚之 死人可生即返魂香木也益太倉近海鸛自海外負 至者 莊姬藏返魂香 袁運字子先嘗以奇香一丸與莊姬藏於笥終歲潤澤 香達於外其冬合中諸蟲不死胃寒而鳴姬以告袁袁 曰此香制自宮中當有返魂 返魂香引見先靈 同天主簿徐肇遇蘇氏子德哥者自言善為返魂香手 持香爐懷中以一貼如白檀香末撮於爐中煙氣裊裊 直上甚於龍腦德哥微吟曰東海徐肇欲見先靈願此

香煙用為引導盡見其父母曾高德哥曰但死經八十 年以上者則不可返矣洪芻香譜 明天發日香 漢武帝嘗夕望束邊有雲起俄見雙白鵠集台上化為 幻女舞於台握鳳管之簫撫落霞之琴歌青吳春波之 曲帝開暗海玄落之席散明天發日之香香出胥池寒 國有發日樹日從雲出雲來掩日風吹樹枝即拂雲開 日光 百和香 武帝嘗修除宮掖燔百和之香張雲錦之惟燃九光之 燈列玉門之棗酌蒲萄之酒以候王母降漢武外傳 干陀羅耶香 西國使獻香名干陀羅耶香漢制不滿觔不得受使乃 私去着香如大豆許在宮門上香自長安四面十里經 月乃歇 兜木香

兜木香燒之去惡氣除病疫漢武帝時西王母降上燒 兜木香末兜木香兜渠國所獻如豆大塗宮門上香聞 百里關中大疾疫死者相抌藉燒此香疫則止內傳雲 死者皆起此則靈香非中國所致標其功用為眾草之 首焉本草 西國獻香返魂香乾陀羅耶香兜木香其論形似功 效神異略同或即一香諸家載錄有異耳姑並錄之 以俟博採 龍文香 龍文香武帝時所獻忌其國名杜陽雜編 方山館燒諸異香 武帝元封中起方山館招諸靈異乃燒天下異香有沉 光香祇精香明庭香金磾金塗魂香帝張青檀之燈青 檀有膏如淳漆削置器中以蠟和之香燃數里 沉香香塗魂國貢暗中燒之有光故名性堅實難碎 以鐵杵春如粉而燒之祇精香亦出塗魂國燒之魑

魅畏避明庭香出胥池寒國金磾香金日磾所制見 下塗魂香以所出國名之 金磾香 金日磾既入侍欲衣服香潔以自變其氣特合此香帝 果悅之日磾嘗以自熏宮人見者以增其媚洞宴記 熏肌香 熏人肌骨至老不病洞宴記 天仙椒香徹數里 虜蘇割刺在答魯之右大澤中高百尋然無草木石皆 赭色山產椒椒大如彈丸然之香徹數里每然椒則有 鳥自雲際蹁躚五色名赭爾鳥益鳳凰種也昔漢武帝 遣將軍趙破奴逐匈奴得其椒不能解詔問東方朔朔 曰此天仙椒也塞外千里有之能致鳳武帝植之太液 池至元帝時椒生果有異鳥翔集燉煌新臻 神精香 光和元年波岐國獻神精香一名荃蘼草亦名春蕪草

一根而百條其枝間如竹節柔軟其皮如絲可為布所 謂春蕪布又名白香荃布堅蜜如冰紈也握之一片滿 官皆香婦人帶之彌年芬馥也雞跖集 辟寒香 丹丹國所出漢武帝時入貢每全大寒於室焚之暖氣 翕然自外而入人皆減衣任坊迷輿記 寄辟寒香 齊凌波以藕絲連 錦作囊四角以鳳毛金飭之實以 辟寒香為寄鍾觀玉觀玉方寒夜讀書一佩而遍室俱 暖芳香襲人清異錄 飛氣香 飛氣之香玄脂朱陵返生之香真檀之香皆真人所燒 之香三洞琴囊隱記 蘅薇香 漢光武建武十年張道陵生於天目山其母初夢大人 自北魁星中降至地長丈余衣繡衣以蘅薇香授之既

覺衣服居室皆有異香經月不散感而有孕及生日黃 雲籠室紫氣盈庭室中光氣如日月復聞昔日之香浹 日方散列仙傳 蘅蕪香 漢武帝息延涼室夢李夫人授帝蘅蕪香帝夢中驚起 香氣猶着衣枕間歷月不歇帝謂為遺芳夢拾遺說 平露金香 右司命君王易度游於東板廣昌之城長樂之鄉天女 灌以平露金香八會之湯瓊鳳玄脯三洞珠囊 訶黎勒香 高仙芝伐大樹得訂黎勒香五六寸置抹肚中覺腹痛 仙芝以為祟欲棄之問大食長老長老雲此香人帶一 切病消其作痛者吐故納新 李少君奇香 帝事仙靈惟謹甲帳前置靈瓏十寶紫金之爐李少君 取彩蜃之血丹虹之涎靈龜之膏阿紫之丹搗幅羅香

草和成奇香每帝至檀前輒燒一顆煙繞梁棟間久之 不散其形漸如水紋項之蛟龍魚鱉百怪出沒其間仰 視股慄又然靈音之燭眾樂迭奏於火光中不知何術 幅羅香草出賈超山奚囊橘柚 如香草 如香草出繁繢婦女佩之則香聞數里男子佩之則臭 海上有奇丈夫拾得此香 其臭棄之有女子拾去其 人跡之香甚欲痔之女子疾走其人逐之不及乃止故 語曰欲知女子強轉臭得成香呂氏春秋雲海上有逐 臭之夫疑即此事奚囊橘柚 石葉香 魏文帝以文車十乘迎薛靈芸道側燒石葉之香其香 重疊狀如雲母其香氣辟惡厲之疾此香腹題國所進 也拾遺記 都夷香 香如棗核食一顆歷月不飢以粟許投水中俄滿大盂

也洞寒記 茵墀香 漢靈帝熹平三年西域國獻茵墀香煮為湯辟癘宮人 以之沐浴余汁入渠名曰流香渠拾遺記 九和香 天人玉女搗羅天香持擎玉爐燒九和之香三洞珠囊 五色香煙 許遠遊燒香皆五色香煙出同上 千步香 南海山出千步香佩之香開千步今海隅有千步草是 其種也葉似杜若而紅碧間雜貢藉曰南邵貢千步香 述異記 百濯香 孫亮作綠琉璃屏風甚薄而瑩徹每於月下清夜舒之 常寵四姬皆振古絕色一名朝姝二名麗居三名洛珍 四名潔華使四人坐屏風內而外望之了無隔惟香氣

氣不通於外為四人合四氣香殊方異國所出凡經踐 躡宴息之處香氣沾衣歷年彌感百浣不歇因名曰百 濯香或以人名香故有朝姝香麗居香洛珍香潔華香 亮每游此四人皆同與席來侍皆以香名前後為次不 得亂之所居室名思香媚寢拾遺記 西域奇香 韓壽為賈充司空掾充女窺見壽而悅焉因婢通殷勤 壽踰垣而至時西域有貢奇香一着人經月不歇帝以 賜充其女蜜盜以遺壽後充與壽宴聞其芬馥意知女 與壽通遂秘之以女妻壽 韓壽余香 唐晅妻亡悼念殊甚一夕復來相接如生平歡至天明 訣別整衣聞香郁然不與世同晅問此香何方得答言 韓壽余香廣艷異  罽賓國香 咸通中崔安潛以清德峻望為鎮時風宰相楊收師重

焉楊召崔飲宴見廳館鋪陳華煥左右執事皆雙發珠 翠前置香一爐煙出成樓台之狀崔別聞一香氣似非 爐煙及珠翠所有者心異之時時四顧終不諭香氣移 時揚曰相公意似別有所矚崔公曰某覺一香氣異常 酷烈揚顧左右令於廳東間合子內縷金案上取一白 角碟子咸一漆球子呈崔曰此是罽賓國香崔大奇之 盧氏雜記 西國異香 僧守亮通周易李衡公禮敬之亮終時衛國率賓客致 祭適有南海使送西國異香公於龕前焚之其煙如弦 穿屋而上觀者悲敬語林 香玉辟邪 唐肅宗賜李輔國香玉辟邪二各高一尺五寸奇巧殆 非人間所有其玉之香可聞於數百步雖 之於金函 石匱終不能掩其氣或以衣裾誤拂則芬馥經年縱澣 渥數回亦不消歇輔國嘗置於座側一日方巾櫛而辟

邪忽一大笑一悲號輔國驚愕失據而囅然者不已悲 號者更涕泗交下輔國惡其怪碎之如粉其輔國所居 里巷酷烈彌月猶在益春之為粉而愈香故也不周歲 而輔國死焉初碎辟邪輔國嬖孥慕容宮人知異嘗私 隱屑二合魚朝恩以錢三十萬買之及朝恩將伏誅其 香化為白蝶升天而去唐書 刀圭第一香 康昭宗嘗賜崔胤香一黃綾角約二兩御題曰刀圭第 一香酷烈清妙焚豆大許亦終日旖旎益咸通中所制 賜同昌公主者清異錄 一國香 赤土國在海南出異香每燒一丸香聞數百里號一國 香諸番記 鷹嘴香一名言羅香 番禹牙儈徐審與舶主何吉羅洽密一忍分判臨岐出 如鳥嘴尖者三枚贈審曰此鷹嘴香也價不可言當時

疫於中夜焚一顆則舉家無恙後八年番禺大疫蜜焚 香闔戶獨免余者共事之呼為吉羅香清異錄 特迦香 馬愈雲余謁西域使臣乃西域缽靈 國人也坐臥尊 嚴言語不苟飲食精潔遇人有禮荼敘畢余以天蠶絲 所縫摺疊葵葉扇奉之彼 翫再四拱手笑謝因命侍 者移熏爐在地中抌內取出一黑小盒啟香爇之香雖 不多芬芳滿室即以小盒盛香一枚見酬雲此特迦香 也所爇者即是佩服之身體常香神鬼畏服不香經百 年不壞今以相酬祇宜收藏護體勿輕焚爇國語特迦 唐言辟邪香也余締視之香細膩淡白形如雀卵嗅之 甚香連盒受之拜手相謝辭退間使臣復降床躡履再 揖而出歸家爇香米許其香聞於鄰屋經四五日不歇 連盒春於先母先母納 笥中衣服皆香十餘年後余 尚見之先母即世 惟盒存而香已失矣 香乘卷八

欽定四庫全書 香乘卷九 明 周嘉冑 撰 香事分類上 天文香 香風 瀛洲時有香風冷然而起張袖受之則歷年不歇着肌 膚必軟滑拾遺記 香雲 員嶠山西有星池池有爛石常浮於水邊其色紅質虛 似肺燒之有煙香聞數百里煙氣升天則成香雲遍潤 則成香雨物類相感志 香雨 蕭總遇神女後逢雨認得香氣曰此從巫山來 香靈 炎帝始百穀滋簞神芝發其異色靈苗摧其嘉穎陸地

丹藥駢生如益香靈滴瀝下流成池拾遺記 神女擎香露 孔子當生之夜二蒼龍 天而下來附征在之房因而 生夫子有二神女擎香靈空中而來以沐浴征在同上 地理香 香山 廣東德慶州有香山上多香草一統志 香水 香水在并州其水香潔浴之去病吳故宮亦有香水溪 浴雲西施浴處呼為脂粉塘吳王宮人濯妝於此溪上 源至至馨香古詩云安得香水泉濯郎衣上塵俗說魏 武帝陵中亦有泉謂之泉水述異記 香溪 歸州有昭君村下有香溪俗傳因昭君草木皆香唐書 明妃秭歸人臨水而居恆於溪中盥手溪水盡香今名 香溪下惟短牒

曹溪香 梁天監元年有僧知藥泛舶至韶州曹溪水口聞其香 嘗其味曰此水上流有勝水開山立名寶林乃雲 此去百七十年當有無上法寶在此演法今六祖南華 是也五車韻瑞 香井 卓文君閨中一井文君手自汲則甘香沐浴則滑澤鮮 好他人汲之則與常井等抹蘭 志 泰山有上中下三廟廟前有大井水極香冷異於凡井 不知何代所掘從征記 浴湯泉異香 利州平痾鎮湯泉勝他處雲是硃砂湯他則硫黃也昔 有兩美人來浴既去異香鬱郁累日不散 香石 卞山在湖州山下有無價香有老母拾得一文石光彩 可愛偶角火中異香聞於遠近收而寶之每投火中異

香如初海諸 湖石炷香 觀州倅武伯英嘗得宣和湖石一竅竅穿漏殆若神  鬼鑿炷香其下則煙氣四起散布盤木上濃淡霏拂有 煙江疊嶂之韻元遺山集 靈壁石收香 靈壁石能收香齊閣之中有之香雲終日不散 古點諭 張香撟 張香橋昔有女子名香與觀會此故名一曰女子姓 張名香族樓雜抄 香木樑 佛 國王都城八十里門高二十丈以香木為梁黃金 為地 香城 香城金簡龍宮玉牒三教論 香柏城

孟養之地名香柏城一統志 沉香洞 新都白岳山有沉香洞本志 香洲 香洲在朱崖邵洲中出諸異香往往不知名焉述異記 香林 日南邵有千畝香林名香往往出其中同上 香市 日南有香市商人交易諸香處同上 成都府十二月中皆有市六月為香市成都記 香戶 南海邵有采香戶述異記 海南俗以貿香為業東城集 香界 佛寺曰香界亦曰香簞因香所生以香為界楞嚴經 眾香國

朱元章臨逝端坐合掌曰眾香國里來眾香國里去朱 襄陽志林 草木香 遙香草 岱與山有遙香草其花如丹光耀如月葉細長而白如 忘憂之草其花葉俱香扇馥數里故名曰遙香草拾遺記 家茱香 家茱葉大而長開紅花作穗俗呼草荳蔻其葉甚香俗 以蒸米糧 蘭香 一名水香生大吳池澤葉似蘭尖長有岐花紅白而香 俗呼為鼠尾香煮水浴以治風香譜 蔥香 廣志雲蔥花紫莖綠葉魏文帝以為香燒之 右蘭香蕙香乃都梁之屬非幽蘭芳蕙也 蘭為香祖

蘭雖吐一花室中亦馥郁襲人彌旬不歇故江南人以 蘭為香祖清異錄 蘭湯 五月五日以蘭湯沐浴大載禮浴蘭湯兮沐芳梵解 蘭佩 紉秋蘭以為佩楚辭記曰佩帨 蘭 蘭畹 既滋蘭庂九畹兮又樹蕙之百晦楚辭 蘭操 孔子自衛反魯隱谷之中見香蘭獨茂喟然嘆曰夫蘭 當為王者香今乃獨茂與眾草為伍乃止車援琴鼓之 自傷不逢時託辭於幽蘭雲 蘼蕪香 蘼蕪香草一名薇蕪似蛇床而香騷人藉以為譬魏武 以藏衣中 三花香

三花香嵩山仙花也一年三花色白美道士所植也 五色香草 濟陰園客種五色香草服其食忽有五色蛾集生華蟄 蠶食香草得繭大如瓮有女來助繅繅訖女與客俱仙 述異記 八芳草 宋民欺八芳草曰金娥曰玉蟬曰虎耳曰鳳尾曰素馨 曰渠 曰茉莉曰含笑 聚香草 獨角仙人居汽州仙池池邊起樓聚香草植樓下汽州國 經 芸薇香 芸薇一名芸芝宮人采帶其莖葉香氣歷月不散拾遺記 鍾火山香草 鍾火山有香草漢武思李夫人東方朔獻之帝懷之夢 見因名懷夢草

蜜香花 生天台山一名土常香苗莖甚甘人用為藥香甜如蜜 百草皆香 于闐國其地百草皆香 威香 威香瑞草一名葳蕤王者禮備則生於殿前又雲王者 愛人命則生 孫氏瑞應圖 真香茗 巴東有真香茗其花白花如薔薇煎服令人不眠能誦 無忌述異記 人參香 邵化及為高麗國王治藥雲人參極堅用斧斷之香馥 一殿孔平仲設苑 睡香 廬山花始緣一比丘畫寢盤石上夢中聞香氣酷烈不 可名既覺尋香求之因名睡香四方奇之謂乃花中祥

瑞以瑞易睡洪異錄 牡丹名香 慶天香 西天香 丁香紫 蓮香玉 玉兔天香 芍藥香名 蘸金香 疊英香 掬香瓊 擬香英 聚香絲 御蟬香 御蟬香瓜名 萬歲棗木香 三佛齊產萬歲棗木香樹類絲瓜冬取根曬乾者香一 統志 金荊榴木香 隋煬帝令朱寬等征琉球得金荊榴木數十觔色如真 金蜜致而丈彩盤盛如美錦甚香極細可以為枕及案 面雖沉擅不能及朝野無載 素松香 密縣有白松樹一株祌物也松杜枝極香名素松香然不 敢妄取取則不利縣令每登禱庂取制帶甚香密縣誌 水松香 水松葉如檜而細長出南海土產眾香而此木不大香 故彼人無被服者嶺北人極愛之然愛其香殊勝在南 方時植物無情者也不香於彼而香於此豈屈於不知 已而伸於知己者歟物類之難窮者如此南方草木狀 女香樹 影娥池有女香樹細枝葉婦人戴之香終年不減男子 戴之則不香華夷草木考 水香異地則香女香因人而馥草木無情之物乃征 異如此八卷內如香草亦然 七里香 樹婆娑略似紫薇蕊如碎珠紅色花開如蜜色清香襲 人置發間久而益馥其葉搗可染甲鮮紅仙遊縣誌 君遷香 君遷子生海南樹高丈余其實中有乳汁甘美香好

香艷各異 明皇沉香亭前牡丹一枝二頭朝深碧暮深黃衣粉白 香艷各異帝曰此花木庂妖賜楊國忠以百寶為欄華 夷花木考 木犀香 捄花陰乾以合香甚奇 方載十八卷 木蘭香 生零陵山谷及泰山一名林蘭一名杜蘭狀如楠皮似 桂而甚薄味辛香道家用以合香 丹桂子香 月桂子今江東諸處至四五月後每於衢路得之大如 狸豆破之辛香古老相傳是月中下也本草 海棠香國 海棠故無香獨昌州地產者香乃號海棠香國有香霏 亭

桑椹甘香 張天錫雲北方桑椹甘香鴟鴞革響淳醇養性人無 心世說新語 栗有異香 殷七七遊行天下人言久見之不測其年壽偶於酒間 以二栗為令接者皆聞異香績仙傳 必栗香 內典雲必栗香花木香又名詹香生高山中葉如老椿 葉落水中魚暴死木取為書軸辟蠹魚不損書本草 桃香 史論出獵至一縣界憩蘭若中覺香氣異常訪其僧僧 雲是桃香因出桃啖論仍共至一處奇泉怪石非人境 也有桃數百株枝幹拂地高二三尺異於常桃其香破 鼻酉陽雜俎 檜香蜜 毫州太清宮檜至多檜花開時蜂飛集其間作蜜極香

謂之檜香蜜歐陽公守毫州時有詩云蜂采檜花村落 香必學 筆記 三名香 千年松香聞十里謂之十里香亦謂之三名香述異記 杉香 宋淳熙年間古杉生花在九座山其香如蘭華夷草木考 檳榔苔宜合香 西南海島生檳榔木上如松身之艾 單爇不佳交址 人用以合泥香則能成溫 之氣功用如甲香杜海虞 衡志 苔香 太和初改葬基法師初開冢香氣襲人側臥磚台上形 如生磚上苔厚二寸余作金色氣如旃 酉陽雜俎 鳥獸香 聞香倒掛鳥 瓜哇國有倒掛鳥形如雀而羽五色日問焚好香則收

而藏之羽翼夜間則張翼尾而倒掛以放香星搓勝覽 越王鳥糞香 越王鳥狀似鳶口勾末可受二升許南人以為酒器珍 於文螺此鳥不踐地不飲江湖不唼百草不下餌蟲魚 惟噉木葉糞似熏陸香南人遇之既以為香又治雜瘡 竺法真登羅山疏 香象 百丈禪師曰如香象渡河截流而過無有滯疑慧忠國 師雲如世大匠斤斧不傷其手香象所負非驢能堪 牛脂香 周禮雲春膳膏香注白脂香 骨咄犀香 骨咄犀以手摸之作岩桂香若摩之無香者為偽物也 雲煙過眼錄 骨咄犀碧犀也色如淡碧玉稍有黃色其丈理似角扣 之聲清越如玉磨刮嗅之有香格古論

靈犀香 通天犀角鎊少末與沉香爇煙氣裊裊直上能抉陰雲 而 青天故抱朴子云通天犀角有白理如線置米群 鶪中鶪往啄米見犀輒驚卻故南人呼為駭鶪犀也 香豬 香豬建昌松潘俱出小而肥其肉香益部設寶 香貓 契丹國產香貓似土豹糞溺皆香如麝西使記 香狸 香狸一名靈狸一名靈貓生南海山谷狀如狸自為牝 牡其陰如麝功亦相似 靈狸一體自為陰陽刳其水道連囊以酒灑陰乾其氣 如麝若人入麝香中罕能分別用之亦如麝焉異物志 狐足香囊 習鑿齒從桓溫出獵時大雪於江陵城西見草上有氣 出向一物射之應弦而斃往取之乃老雄狐足上帶絳

繒香囊渚宮故事 狐以名香自防 胡道洽體有臊氣恆以名香自防臨絕戒弟子曰勿令 犬見斂畢棺空時人咸謂狐也異記 猿穴名香數斛 梁大同末歐陽紇探一猿穴得名香數斛寶劍一雙美 婦人三十輩皆絕色凡世所珍靡不充備續江氏傳 獺掬鶪舌香 宋永興縣吏鍾道得重病初瘥情慾倍常先悅白鶴墟 中女子至是猶存想焉忽見此女振衣而來即與燕好 複數至道曰吾甚欲鶪舌香女曰何難乃掬滿手以授 道道邀女同含咀之女曰我氣素芳不假此女子出戶 犬忽見隨咋殺之乃是老獺廣艷異編 香鼠 中州產香鼠身小而極香 香鼠至小僅如指擘大穴於柱中行地上疾如激箭桂

海虞衡志 蜜縣間出香鼠陰乾為末合香甚妙鄉人捕得售制香 者蜜縣誌 蚯蚓一奩香 孟州王雙宋文帝元嘉初忽不欲見明常取水沃地以 菰蔣覆上眠息飲食悉入其中雲恆有女着青裙白幫 來就其寢每聽薦下歷歷有聲發之見一青色白纓蚯 蚓長二尺許雲此女常以一奩香見遺氣甚清芬奩乃 螺殼香則菖蒲根於時咸以雙漸同阜螽矣異苑



香乘卷九


欽定四庫全書 香乘卷十 明 周嘉冑 撰  香事分類下   宮室香    采香徑 王闔閭起響屧郎采香徑邵國志    披香殿 漢宮闕名長安有合歡殿披香殿同上    柏梁台 漢武帝作柏梁台以柏香聞數里    桂柱 武帝時昆明池中有靈波殿七間皆以桂為柱風來自 香洞冥記    蘭室 黃帝傳岐伯之書於玉版蔣諸靈蘭之室

   蘭台 楚襄王游於蘭台之宮風賦龍朔中改秘書省曰蘭台    蘭亭 王右軍諸賢修褉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    溫室 溫室以椒塗壁被之文繡香桂為柱設火齊屏風鴻羽 帳規地以罰賓  西京雜記    溫香集 石虎為四時浴室用 石  為堤岸或以琥珀為缾 杓夏則引渠水以為池池中皆以紗縠為囊盛百雜香 藥漬於水中嚴冰之時作銅屈龍數十枚各重數十觔 燒如火色投於水中則池水恆溫名曰焦龍溫池引鳳 文錦步障縈蔽浴所共宮人寵嬖者解媟服宴戲彌於 日夜名曰清娛浴室浴罷泄水於宮外水流之所名曰 溫香渠渠外之人爭來汲取得升合以歸其家人莫不 怡悅拾選記

   宮殿皆香 西域有報達國其國俗富庶為西域冠宮殿皆以沉檀 烏木降真為之四壁皆飾以黑白玉金珠珍貝不可勝 計西使記    大殿用沉檀香貼遍 隨開皇十五年黔州刺史田宗顯造大殿一十三間以 沉香貼遍中安十三寶帳並以金寶莊嚴又東西二殿 瑞像所居並用檀貼中有寶帳花距並用真金所成窮 極宏麗天下第一三寶感通錄    沉香堂 楊素東都起宅窮極奢巧中起沉香堂 香塗粉壁 秦王俊盛治宮室窮極侈麗又為水殿香塗粉壁玉砌 金階梁柱楣棟之間周以明鏡間以寶珠極榮飾之矣 每與賓客妓女弦歌於其上隋書    沉香亭

唐明皇與楊貴妃於沉香亭賞木芍藥不用舊樂府召 李白為新詞白獻清平調三章    四香閣 楊國忠用沉香為閣檀香為欄以麝香乳香篩土和為 泥飾壁每於春時木芍藥盛開之際聚賓友於此閣上 賞花馬禁中沉香亭遠不侔此壯麗也天寶遺事    四香亭 四香亭在州治淳熙間趙公建自題雲永嘉何希深之 言曰茶蘼香春芙藥香夏木犀香秋梅花香冬華夷續 考    含熏閣 王元寶起高樓以銀鏤三棱屏風代籬落密置香槽香 自花鏤中出號含熏閣清異錄    芸輝堂 元載末年造芸輝堂於私第芸輝者草名也出于闐國 其香潔白如玉入土不朽爛春之為屑以塗其壁故號

芸輝焉而更構沉檀為梁棟飾金銀為戶牖        起宅刷酒散香 蓮花巷王珊起宅畢其門刷以醇酒更散香末蓋禮神 之至宣武盛事    禮佛寺香壁 天方古筠沖地一名天堂國內有禮佛寺遍寺牆壁皆 薔薇露龍涎香和水為之馨香不絕方輿勝覽    三清台焚香 王審知之孫昶襲為閩王起三清台三層以黃金鑄像 日焚龍腦熏陸諸香數觔五代史    繡香堂 汴廢宮有繡香堂清香堂汴故宮記    鬱金屋 戴延之西征記雲雒陽城有鬱金屋    飲香亭 保大二年國主幸飲香亭賞新蘭詔苑令取滬溪美土

遙救護弟子復還雲某月某日某處為盜所劫垂當 見殺忽聞香氣賊無故自驚曰救兵已至棄之而走高 僧侍    以香薪身 聖帝崩時以劫波育氈千張纏身香澤灌上今澤下徹 以香薪身上下四面使其齊同放火闍維檢骨香汁洗 盛以金瓮石為  佛滅度棺紋葬送    戒香 燒此戒香令熏佛慧又戒香恆馥法輪常轉龍葳寺碑    戒定香 釋氏有定香戒香韓侍郎贈僧詩一靈今用戒香熏    多天香 波利質多天樹其香則逆風而聞戒實論    如來香 願此香煙雲遍滿十方界無邊佛土中無量香莊嚴具 足菩薩道成就如來香內輿

   浴佛香 牛頭旃檀芎藭鬱金龍腦沈香丁香等以為湯置淨器 中次第浴之浴佛功德經    異香成穗 二十二祖摩挐羅至西天印上焚香而月氐國王忽異 香成穗傳燈錄    古殿爐香 問如何是古殿一爐香寶蓋約師曰廣大勿人 曰  如何師曰六根俱不到    買佛香 問動貌沈古路沒乃方知此意如何師曰例佛錢買佛 香曰學人不會師曰不會即燒香供養本爹娘    萬種為香 永明壽公雲如搗堣種而為香爇一塵而已具足眾氣 無生論    合境異香

杯渡和尚至廣陵遇村舍李家合境聞有異香仙奇 蹤    燒香咒蓮 佛圖澄取盆水燒香咒之頃刻青蓮湧起    香光 鳥窠禪師母朱氏夢日光入口因而有娠及誕異香滿 室遂名香光焉仙佛奇蹤    自然香潔 伽耶舍多尊者其母感娠七日而誕未嘗沐浴自然香 潔同上    臨化異香 忍能大師跏趺而化異香襲人白虹屬地同上    又 智感禪師臨化室有異香經旬不散

香乘卷六

 

為馨烈俟擁培之具清異錄    沉香暖閣 沉香連三暖閣窗隔皆鏤花其下替板亦然下用抽替 打篆香在內則氣芬郁終日不散前後皆施錦繡簾後 掛屏皆官 妝飾侈靡舉世未有後歸之福邸煙雲過眼錄    迷香洞 史鳳宣城美妓也待客以等差甚異者有迷香洞神雞 枕鑽蓮燈次則交紅被傳香枕八分羊下列不相見以 閉門羹待之使人致語曰請公夢中來馮垂客於鳳鏧 囊有銅錢三十萬盡納得至迷香洞題九迷詩於照春 屏而歸常伒錄    廚香 唐駙馬寵於太后所賜廚料甚盛乃開回仙廚廚極馨 香使仙人聞之亦當駐也故名回仙解醒錄    廁香

劉寔詣石崇如廁見有絳紗帳茵褥甚麗兩婢持錦香 囊寔遽走即謂崇曰向誤入卿室內崇曰是廁耳世說 又王敦至石季倫廁十餘婢侍列皆麗服藻飾置甲煎 粉沉香汁之屬無不畢備癸辛雜識外集身體香1    肌香 旋波移光越之美女與西施鄭旦同進於吳王肌香體 輕飾以珠幌若雙鷥之在煙霧    塗肌拂手香 二香俱出真臘占城國土人以腦麝諸香搗和成或以 塗肌或以拂手其香經數宿不歇惟五羊至今用之他 國不尚焉葉譜    口氣蓮花香 潁州一異僧能知人宿命時歐陽永叔領邵事見一妓 口氣常作青蓮花香心頗異之舉以問僧僧曰此妓前 生為尼好轉妙法蓮華經三十年不廢以一念之差失

身至此後公命取經令妓讀一閱如流宛如素習樂  錄    口香七日 白居易在翰林賜防風粥一甌剔取防風得五合餘食 之口香七日金鷥密記    橄欖香口 橄欖子香口絕勝雞舌香 疏梅含而香口廣州廉姜 亦可香口北戶錄    汗香 貴妃每有汗出紅膩而多香或拭之於巾帕之上其色 如桃花    身出名香 印度有婦人身嬰惡癩竊至窣堵波責躬禮懺見其庭 宇有諸穢集掬除灑掃塗香散花更采青蓮重布其地 惡疾除愈形貌增妍身出名香青蓮同馥大唐西域記    椒蘭養鼻

椒蘭芬苾所以養鼻也又前有睪芷以養鼻蘭槐之根 是謂芷注云蘭槐香草也其根名芷   飲食香    五香飲 隋仁壽間籌禪師常在內供養造五香飲第一沉香飲 次檀香飲次澤蘭香飲次丁香飲次甘松香飲皆有別 法以香為主    又 大業五年吳邵進扶芳二樹其葉蔓生纏繞他樹葉圓 而厚凌冬不凋夏月取葉微火炙使香煮以飲深碧色 香甚美令人不渴籌禪師造五色香飲以扶芳葉為青 飲大業雜記    名香雜茶 宋初團茶多用名香雜之蒸以成餅至大觀宣和間始 制三色芽茶漕臣鄭可間制銀絲冰茶始不用香名為 勝雪茶品之精絕也

   酒香山仙酒 岳陽有酒香山相傳古有仙酒飲者不死漢武帝得之 東方朔竊飲焉帝怒欲誅之方朔曰陛下殺臣臣亦不 死臣死酒亦不驗遂得免鶴林玉露    酒令骨香 會昌元年扶餘國貢三寶曰火玉曰風松石及澄明酒 酒色紫如膏飲之令人骨香宣室志    流香酒 周必大以待制侍講賜流香酒四斗玉堂 記    糜飲香酒 真陵山有糜欽棗食其一大醉經年東方朔游其地以 一斛歸進上上和諸香作丸大如芥子每集群臣取一 丸入水一石頃刻成酒味踰醇醪謂之糜飲酒又謂真 陵酒飲者香經月不散清賞錄    椒漿 桂醑兮椒漿離騷

   椒酒 元日上椒酒於家長稱觴舉壽椒玉衡之精服之令人 卻老崔寔月令    聚香團 揚州太守仲端啖客以聚香團揚州事述    赤明香 赤明香世傳仇士良家脯名也清異錄    玉角香 松子有數等惟玉角香最奇同上    香蔥 天間山上有蔥奇異辛香所畦隴悉成行人拔取者 悉絕若請神而求即不拔自出春秋元命     香鹽 天竺有水其名恆源一號新陶水特甘香下有石鹽狀 如石英白如水精味過香鹵萬國畢仰南州異物志    香醬

十二香醬以沉香等油煎成服之神仙食經    黑香油 伽藍北嶺傍有窣堵坡高百餘尺石隙間流出黑香油 大唐西域記    丁香竹湯 荊南判官劉或棄官游秦隴閩粵篋中收大竹十餘顙 每有客則斫取少許煎飲其辛香如雞舌湯人堅叩其 名曰丁香竹非中國所產也清異錄    米香 淡洋與阿魯山地連接去滿刺加三日程田肥禾盛米 粒尖小炊飯甚香其地產諸香星槎勝覽    香飯 香積如來以眾香缽盛香飯    又 西域長者子施尊者香飯而歸其飯香氣遍王舍城大 唐西域記

   又 時化菩薩以滿缽香與維摩詰飯香普熏毗耶離城及 三千大千世界時維摩詰語舍利佛諸大聲聞仁者可 食如來甘露味飯大悲所熏無以限意食之使不消維摩詔經   器具香    沉香降真缽木香匙筋 後唐福慶公主下降孟知祥長興四年明宗晏駕唐避 亂莊宗諸兒削髮為苾芻間道走蜀時知祥新稱帝為 公主厚待猶子賜予千計敕器用局以沉香降真為缽 木香為匙筋錫之常食堂展缽眾僧私相謂曰我輩謂 渠頂相衣服均是金輪王孫但面前四奇寒具有無不 等耳清異錄    杯香 關關贈俞本明以青華酒杯酌酒有異香或桂花或 梅或蘭視之宛然取之若影酒干不見矣清賞錄

   藤實杯香 藤實杯出西域味如荳蔻香美消酒國人寶之不傳於 中土張騫入宛得之炙轂子    雪香扇 孟昶夏日水調龍腦末塗白扇上用以揮風一夜與花 蕊夫人登樓望月 墜其扇為人所得外有效者名雪 香扇    香奩 孫仲奇妹臨終授書雲鏡與粉盤與郎香奩與若欲其 行身如明鏡純如粉譽如香太平御覽    又 韓偓香奩序雲咀五色之靈芝香生九竅飲三危之瑞 露美動七情古詩云開奩集香蘇    香如意 僧繼顒住五台山手埶香如意紫檀鏤成芬馨滿室名 為握君清異錄

   名香禮華 詵射策第一拜筆為龍鬚友雲猶當令子孫以名香 禮之龍鬚志    香璧 蜀人景煥志尚靜隱卜築玉壘山下茅堂花圃足以自 娛常得墨材甚精止造五十團曰以此終身墨印文曰 香璧陰篆曰墨副子    龍香劑 元宗御案墨曰龍香劑陶家餅餘事    墨用香 制墨香用甘松藿香零陵香白檀丁香龍腦麝香李孝 美墨譜    香皮紙 廣管羅州多棧香樹其葉如橘皮堪作紙名為香皮紙 灰白色有紋如魚子箋劉侚嶺表異錄    枕中道士持香

海外一國貢重明枕長一尺二寸高六寸潔白類水晶 中有樓台之形四面有十道士持香執簡循環無已    飛雲履染四選香 白樂天作飛雲履染以四選香振履則如煙霧曰吾足 下生雲計不久上升朱府矣樵人直說    香囊 幃謂之勝即香囊也楚辭注    白玉香囊 元先生贈韋丹尚書絞綃縷白玉香囊松窗 錄    五色香囊 後蜀文澹生五歲謂母曰有五色香囊在吾床下往取 得之乃澹前生五歲失足落井今再生也本傳    紫羅香囊 謝遏年少時好佩紫羅香囊垂里子叔父安石患之而 不欲傷其意乃譎與賭碁賭得燒之小名錄    貴妃香囊

明皇還蜀過貴妃葬所乃密遣棺槨葬焉啟 故香囊 猶在帝視流涕    連蟬錦香囊 武公崇愛妾步非煙貽趙象連蟬錦香囊附詩云無力 妍妝倚繡櫳暗題蟬錦思難窮近來贏得傷春病柳弱 花欹怯曉風非煙傳    繡香袋 臘日賜銀合子駐顏膏牙香籌繡香袋韓偓集    香纓 詩親結其褵注曰香纓也女將嫁母結褵而戒之    玉盒香膏 章台柳以輕素結玉盒實以香膏投韓君平柳氏傳    香獸 香獸以塗金為狻猊麒麟 鴨之狀空中以燃香使煙 自口出以為玩好復有雕木埏土為之者    又

故都紫宸殿有二金狻猊蓋香獸也晏公冬宴詩云狻 猊對立香煙度鷩鷟交飛組繡明老學庵筆記    香炭 揚國忠家以炭屑用密捏塑成雙鳳至冬月燃爐乃先 以白香末鋪於爐底余炭不能參雜也天寶遺事    香蠟燭 公主始有疾召術士米賨為燈法乃以香蠟燭遺之米 氏之鄰人覺香氣異常或詣門詰其故賨具以事對其 燭方二寸上被五色丈卷而爇之竟夕不盡郁烈之氣 可聞於百步余煙出其上即成樓閣台殿之狀或雲蠟 中有蜃脂故也杜陽雜編    又 秦檜當國四方饋遺日至方滋德帥廣東為蠟炬以眾 香實其中遣駛卒持詣相府厚遺主藏吏期必達吏使 俟命一日宴客吏曰燭盡適廣東方經略送燭一奩未 敢啟乃取而用之俄而異香滿座察之則自燭中出也

亟命藏其餘枚數之適得四十九呼駛問故則曰經略 專造此燭供獻僅五十條既成恐不佳試其一不敢以 他燭充數秦大喜以為奉已之專也待方益厚談采 余    又 宋宣政宮中用龍涎沉腦和蠟為燭兩行列數百校艷 明而香溢鈞天所無也聞見錄    又 樺桃皮可為燭而香唐人所謂朝天樺燭香是也    香燈 援神契曰古者祭祀有燔燎至漢武帝祀太乙始用香 燈    燒香器 張伯雨有金銅舍利匣上刻雲維梁貞明二年歲次丙 子八月癸未朔二十日壬寅隨使都教練使右廂馬步 都虞侯親軍左衛營都知兵馬使撿校尚書右僕射守

崖州剌史御史大夫上柱國謝崇勛舍靈壽禪院益有 四竅出煙有環若含鎖者是燒香器李商隱詩云金蟾 齧鎖燒香入又雲鎖香金屈戍是則燒香為驗此蓋燒 香器之有鎖者研北 志




香乘卷十

欽定四庫全書


欽定四庫全書 香乘目錄

卷十一‥‥‥香事別錄 卷十二‥‥‥香事別錄 卷十三‥‥‥香緒餘 卷十四‥‥‥法和眾妙香 卷十五‥‥‥法和泉妙香 卷十六‥‥‥法和眾妙香 卷十七‥‥‥法和眾妙香 卷十八‥‥‥凝合花香 卷十九‥‥‥熏佩之香

                       涂傅之香

卷二十‥‥‥香屬


香乘卷十一 明 周嘉冑 撰   香事別錄事有不附品不分類者於香為別錄焉    香尉 漢雍仲子進南海香物拜雒陽尉人謂之香尉述異錄    含嚼荷香 昭帝元始元年穿淋池植分枝荷一莖四葉狀如駢益 日照則葉低蔭根莖若葵之衛足名低光荷實如玄珠 可以飾佩芬馥之氣徹十餘里食之令人口氣常香益 人肌理宮人貴之每游宴出入必皆含嚼拾遺記    含異香行 石季倫使數十艷姬各含異香而行笑語之際則口氣 從風揚同上    好香四種 秦嘉貽妻好香四種洎寶釵素琴明鏡雲明鏡可以鑒

形寶釵可以耀首芳香可以馥身素琴可以娛耳妻答 雲素琴之作當須君歸明鏡之鑑當待君還未 光儀 則寶釵不列也未侍帷帳則芳香不發也書記洞荃    芳塵 石虎於大武殿前造樓高四十丈以珠為簾五色玉為 佩每風至即驚觸似音樂高空中過者皆仰視愛之又 屑諸異香如粉撒樓上風吹四散謂之芳塵獨異志    逆風香 竺法深孫興公共聽北來道人與支道林瓦官寺講小 品北道屢設問疑林辯答俱爽北道每屈孫問深公上 人常是逆風家何以都不言深笑而不答林曰白旃檀 非不馥焉能逆風深夷然不屑 波利質國多香樹其 香逆風而聞今友之雲白旃檀非不香豈能逆風言深 非不能難之正不必難也世說新語    奩中香盡 宗超嘗露壇禱神奩中香儘自然溢滿香煙爐中無火

煙自出洪芻香譜    令公香 荀彧為中書令好薰香其坐處常三日香人稱令公香 亦曰令君香襄陽記    劉季和愛香 劉季和性愛香嘗如廁還輒過香爐上熏主簿張坦曰 人言台公作俗人不虛也季和曰荀令君至人家坐席 三日香坦曰醜婦效嚬見者必走公欲坦遁去邪季和 大笑同上    媚香 張說攜麗正文章謁友生時正行宮中媚香號化樓台 友生焚以待說說出文置香上曰吾文享是香無忝征 文玉井    玉蕤香 柳宗元得韓愈所寄詩先以薔薇露灌手熏玉蕤香後 發讀曰大雅之文正當如是好事集    桂蠹香 溫庭筠有丹瘤枕桂蠹香    九和握香 郭元振落梅妝閣有婢數十人客至則拖鴛鴦擷裙衫 一曲終則賞以糖雞卵取明其聲也宴罷散九和握香 敘關係    四和香 有侈盛家月給焙笙炭五十觔用錦熏籠藉笙於上復 以四和香熏之癸辛雜     千和香 峨嵋山孫真人然千和之香三洞珠囊    百蘊香 遠條館祈子焚以降神    香童 元寶好賓客務於華侈器玩服用僣於王公而四方之 士盡仰歸焉常於寢帳前雕矮童二人捧七寶博山爐

自暝焚香徹曙其驕貴如此天寶遺事    曝衣焚香 元載妻韞秀安置閒院忽因天晴之景以青紫絲絛四 十條各長三十丈皆施羅紈綺繡之服每條絛下排金 銀爐二十枚皆焚異香香至其服乃命諸親戚西院閒 步韞秀問是何物侍婢對曰今日相公與夫人曬曝衣 服杜陽雜編    瑤英啖香 元載寵姬薛瑤英攻詩書善歌舞仙姿玉質肌香體輕 雖旋波搖光飛燕綠珠不能過也瑤英之母趙娟亦本 岐王之愛妾後出為薛氏之妻生瑤英而幼以香啖之 故肌香也元載處以金絲之卻帳塵之褥同上    蜂蝶慕香 都下名妓楚蓮者國色無及每出則蜂蝶相隨慕其香 天寶遺事    佩香非世所聞

蕭總遇巫山神女謂所衣之服非世所有所佩之香非 世所聞入朝窮怪錄    貴香 牛僧孺作周秦行記雲忽聞有異氣如貴香又雲衣上 香經十餘日不散    降仙香 上都安業坊唐昌觀有玉蕊花甚繁每發若瑤林瓊樹 元和中有女仙降以白角扇障面直造花前異香芬馥 聞於數十步之外余香不散者經月余日時華夷草木 考    仙有遺香 吳興沉彬少而好道及致仕恆以朝修服餌為事嘗游 郁木洞觀忽聞空中樂聲仰視雲際見女仙數十冉冉 而下徑之觀中遍至像前焚香良久乃去彬匿室中不 敢出仙既去彬入殿視之几案上有遺香悉取置爐中 已而自侮曰吾平生好道今見神仙而不能禮謁得仙

香而不能食之是其無分歟稽神錄    山水香 道士談紫霄有異術閩王昶奉之為師月給山水香焚 之香用精沉上火半熾則沃以蘇合香油清異錄    三勻煎去聲 長安宋清以鬻藥致富嘗以香劑遺中朝縉紳題識器 曰三勻煎焚之富貴清妙其法止龍腦麝末精沉等耳 同上    異香劑 林邑占城闍婆交趾以 出異香劑和而焚之氣韻不 凡謂中國三勻四絕為乞兒香同上    靈香膏 南海奇女盧眉娘煎靈香膏杜陽 編    暗香 陳邵莊氏女精於女紅好弄琴每弄梅花曲聞者皆云 有暗香人遂稱女曰莊暗香女因以暗香名琴清賞錄

   花宜香 韓熙載雲花宜香故對花傑香有風味相和其妙不可 言者木犀宜龍腦酴醾宜沉水蘭宜四絕含笑宜麝薝 卜宜檀    透雲香 陳茂為尚書郎每書信印記曰玄山典記又曰玄山印 搗朱礬澆麝酒閒則匣以鎮犀養以透雲香印書達數 十里香不斷印刻胭脂木為之玄山記    暖香 寶雲溪有僧舍盛冬若客至則然薪火暖香一炷滿室 如春人歸更取餘燼雲林異景志    伴月香 徐鉉每遇月夜露坐中庭但爇佳香一炷其所親名之 曰伴月香清異錄    平等香 清泰中荊南有僧貨平等香貧富不二價不見市香和

合疑其仙者同上    燒異香被草負笈而進 宋景公燒異香於台上有野人被草負笈扣門而進是 為子韋世司天部洪譜    魏公香 張邦基雲余在揚州游石塔寺見一高僧坐小室中於 骨董袋取香如芡實許注之覺香韻不凡似道家嬰香 而清烈過之僧笑曰此魏公香也韓魏公喜焚此香乃 傳其法墨莊漫錄    漢宮香 其法傳自鄭康成魏道輔於相國寺庭中得之同上    僧作笑蘭香 吳僧罄宜作笑蘭香即韓魏公所謂濃梅山谷所謂藏 春香也其法以沉為君雞舌為臣北苑之鹿秬鬯十二 葉之英鉛華之粉柏麝之臍為佐以百花之液為使一 炷如芡子許焚之油然 然若 九畹之蘭百畝之蕙

也     香會 中宗朝宗紀韋武間為雅會各攜名香比試優劣曰  香會    聞思香 黃涪所取有聞思香益指內典中從聞思修之義    狄香 狄香外國之香謂以香熏履也張同聲歌鞮芬以狄 香鞮履也    香錢 三班院所使臣八千餘人蒞事於外其罷而在院者 常數百人每干元節醵錢飯僧進香以祝聖壽謂之 香錢京師語曰三班吃香歸田錄    衙香 蘇文忠雲今日於叔靜家飲官法酒烹團茶燒衙香皆 北歸喜事蘇集

   異香自內出 客來赴張功甫牡丹會雲眾賓既集坐一虛室寂無所 聞有頃問左右雲香已發未答曰已發命捲簾則異香 自內出郁然滿座癸辛雜識外集    小鬟持香球 京師承平時宗室戚里歲時入禁中婦女上犢車皆用 二小鬟持香球在傍而車中又自持兩小香球車馳過 香煙如雲數里不絕塵土皆香老學庵華記    香有氣勢 蔡京每焚香先令小鬟密閉戶牖以數十香爐燒之俟 香煙滿室即卷正北一簾其香蓬勃如霧繚繞庭際京 語客曰香須如此燒方有氣勢    留神香事 長安大興善寺徐理男楚琳平生留神香事莊嚴餅子 供佛之品也峭兒延賓之用也旖旎丸自奉之等也檀 那概之曰琳和尚品字香清異錄

   癖於焚香 袁象先判衢州時幕客謝平子癖於焚香至忘形廢事 同僚蘇收戲刺一札伺其忘也而投之雲鼎炷郎守馥 州百和參軍謝平子同上    性喜焚香 梅學士詢在真宗時已為名臣至鹿歷中為翰林侍讀 以卒性喜焚香其在官所每晨起將視事必焚香兩爐 以公服罩之撮其袖以出坐定撒開兩袖郁然滿室濃 香歸田錄    燕集焚香 今人燕集往往焚香以娛客不惟相悅然亦有謂也黃 帝雲五氣各有所主惟香氣湊脾漢以前無燒香者自 佛入中國然後有之楞嚴經雲所謂純燒沉水無令見 火此佛燒香法也癸章雜識外集    焚香讀孝經 岑文敬淳謹有孝行五歲讀孝經必焚香正坐南史

   燒香讀道書 江表傳有道士于吉來吳會立精舍燒香讀道書製作 符水以療病三國志注    焚香告天 趙清獻公平生日所為事夜必露香告天其不敢告者 不敢為也言行錄    焚香熏衣 清獻好焚香尤喜熏衣所取既去輒數日香不滅嘗置 籠設熏爐其下不絕煙多解衣投上公既清端妙解 禪理宜其薰習如此也淑清錄    燒香左右 屢燒香左右令人魄正真結    夏月燒香 陶隱居雲沉香熏陸夏月常燒此二物    焚香勿返顧 南嶽夫人云燒香勿返顧忤真氣致邪應也真結

   焚香靜坐 人在家及外行卒遇飄風暴雨震電昏暗大霧皆諸龍 經過入室閉戶焚香靜坐避之不爾損人    焚香告祖 戴弘正每得密友一人則書於簡編焚香告祖號為金 蘭簿宣武盛事    燒香拒邪 地上魔邪之氣直上沖天四十里人燒青木香熏陸安 息膠香於寢所拒濁臭之氣卻邪穢之霧故天人玉女 太乙隨香氣而來洪譜    買香浴仙公 葛尚書年八十始有仙公一子時有天竺僧於市大買 香市人怪問僧曰我昨夜夢見善思菩薩下生葛尚書 家吾將此香浴之到生時僧至燒香右繞七匝禮拜恭 敬沐浴而止仙公起居注    仙誕異香

呂洞賓初母就蓐時異香滿室天樂浮空仙佛奇蹤    升天異香 許真君白日拔宅升天百里之內異香芬馥經月不散 同上    空中有異香之氣 李泌少時能屏風上立熏籠上行道者雲十五歲必白 日升天一旦空中有異香之氣音樂之聲李氏之親愛 以巨杓揚濃蒜潑之香樂遂散郭侯外傳    市香媚婦 昔王池國有民面奇醜婦國色鼻齆婿乃求媚此婦終 不肯迎顧遂往西域市無價名香而熏之還入其室婦 既齆豈知分香臭哉金樓子    張俊上高宗香食香物 香圓香蓮木香丁香水龍腦鏤金香藥一行香藥木瓜 香藥藤花砌香櫻桃砌香萱草拂兒紫蘇奈香砌香葡 萄香蓮事件念珠甘蔗奈香砌香果子香螺煠肚玉香

鼎二益全香爐一香盒二香球一出香一對    貢奉香物 忠懿錢尚甫自國初至歸朝其貢奉之物有乳香金器 香龍香象香囊酒瓮諸什器等物春明退朝錄    香價踴貴 元城先生在宋杜門屏跡不妄交遊人罕見其面及沒 耆老士庶婦人持香誦佛經而哭父老日數千人至填 塞不得其門而入家人因設數大爐於廳下爭以香炷 之香價踴貴自編    卒時香氣 陶弘景卒時顏色不變屈伸如常香氣累日氤氳滿山 仙佛奇蹤    燒香辟瘟 摳密王博文每於正旦四更燒丁香以辟瘟氣瑣碎錄    燒香引鼠 印香五文狼糞少許為細末同和勻於淨室內以爐燒

之其鼠自至不得殺    茶墨俱香 司馬溫公與蘇子瞻論奇茶妙墨俱香是其德同也高 齊漫錄    香與墨同關紐 邵安與朱萬初帖雲深山高居壚香不可缺退休之久 佳品之絕野人惟取老松柏之根枝葉實共搗治之斫 楓肪羼和之每焚一丸亦足以助清苦今年大雨時行 土潤溽暑特甚萬初至石鼎清晝然香空齋蕭寒遂為 一日之樂良可喜也萬初本墨妙又兼香癖蓋墨之於 香同一關紐亦猶書之與畫謎之與禪也    水炙香 吳茱萸艾葉川椒杜仲干木瓜木鱉肉瓦上松花仙家 謂之水炙香    山林窮四和香 以荔枝殼甘蔗滓干柏葉黃連和焚又或加松球棗核

梨皆妙    焚香寫圖 至正辛卯九月三日與陳征君同宿愚庵師房焚香烹 茗圖石樑秋瀑翛然有出塵之趣黃鶴山人寫其逸態 雲王蒙題畫




 香乘卷十一

欽定四庫全書 香乘卷十二 明 周嘉冑 撰   香事別錄下    南方產香 凡香品皆產自南方南離位離主火火為土母火盛則 土得養故沉水旃檀熏陸之類多產自嶺南海表土氣 所鍾也內典雲香氣湊脾火陽也故氣芬烈清暑築談    南蠻香 訶陵國亦曰闍婆在南海貞觀時遣使獻婆律膏又驃 古朱波也有川名思利毗離芮土多異香王宮設金銀 二鍾冠至焚香擊之以占吉凶有巨白象高百尺訟者 焚香自跽象前自思是非而退有災疫王亦焚香對象 跽自咎無膏油以蠟雜香代炷又真蠟國客至屑檳榔 龍腦香蛤以進不飲酒唐書南蠻傳    香槎

番禺民忽於海傍得古槎長丈余闊六七尺木理甚堅 取為溪橋數年後有僧識之謂眾曰此非久計願舍衣 缽資易為石橋即求枯槎為薪眾許之得棧數千兩洪 譜    天竺產香 獠人古稱天竺地產沉水龍涎炎傲紀聞    九里山采香 其山與潘刺加近產沉香黃熟香林木藂生枝葉茂翠 永樂七年鄭和等差官兵入山采香得徑有香樹長六 七丈者株六香味清遠黑花細紋山中人張目吐舌言 我天朝之兵威力若神星槎勝覽    阿魯國采香為主 其國與九州山相望自滿刺加順風三晝夜可至國人 常駕獨木舟入海捕魚入山采冰腦香物為生同上    喃 哩香 喃 哩國名所產之降真香也同上

   舊港產香 舊港古名三佛齊國地產沉香降香黃熟香速香同上    萬佛山香 新羅國獻萬佛山雕沉檀珠玉以為之    瓦矢實香草 撒馬兒早產瓦矢實香草可辟蠹    刻香木為人 彭坑在暹羅之西石崖周匝崎嶇遠望山平四寨田沃 米谷豐足氣候溫和風俗尚怪刻香木為人殺人血祭 禱求福禳災地產黃熟沉香片腦降香星槎勝覽    龍牙加貌產香 龍牙加貌其地離麻逸凍順風三晝夜程地產沉速降 香同上    安南產香 安南國產蘇合油都梁香沉香雞舌香及釀花而成香 者方輿勝略

   敏真誠國產香 敏真誠國其俗日中為市產諸異香同上    回鶻產香 回鶻產乳香安息香松談紀聞    安南貢香 安南貢熏衣香降真香沉香束香木香黑線香一統志    瓜哇國貢香 瓜哇國貢香有薔薇露琪楠香檀香麻藤香速香降香 木香乳香龍腦香烏香黃熟香安息香同上    和香飲 卜哇刺國戒飲酒恐亂性以諸花露和香蜜為飲    香味若蓮 花面國產香味若青蓮花同上    香代爨 黎洞之人以香     塗香禮寺

祖法兒國其民如遇禮拜寺日必先沐浴用薔薇露或 沉香油塗其面方輿勝覽    腦麝塗體 占城祭天地以腦麝塗體同上    身上塗香 真臘國或稱占臘其國自稱曰甘孛智男女身上常塗 香藥以檀麝等香合成家家皆修佛真真臘風土記    塗香為奇 緬甸為古西南夷不知何種男女皆和白檀麝香當歸 薑黃末塗於身及頭面以為奇一統志    偷香 僰人偶意者奔之謂之偷香炎徼紀聞    尋香人 西域稱娼妓曰尋香人韻藻    香婆 宋都杭時諸酒樓歌姑闐集必有老姬以小爐柱香為

供者謂之香婆武林舊事    白香 化州產白香一統志    紅香 前輩戲華雲有西湖風月不如東華軟紅香土    碧香 碧香王晉卿家酒名詩注    玄香 薛稷封墨為玄香太守篡異記    觀香 王子喬妹名觀香    聞香 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國語    馨香 其德足以昭其馨香國語至治馨香感於神明尚書    飶香

有佖其香邦家之光詩經    國香 蘭有國香人服媚之左傳    夕香 同瓊佩之晨照共金爐之夕香江淹集    熏燼 香煙也熏歇燼滅卓氏藻林    芬熏 花香也花芬熏而媚秀同上    寶熏 寶熏帳巾香也同上    桂煙 桂煙起而清溢同上    蘭煙 麝火理珠蘭煙玫熏初學記    蘭蘇香

蘭蘇香美人香帶也蘭蘇 蠁雲藻林    繪馨 繪花者不能繪其馨鶴林玉露    旃檀片片香 瓊枝寸寸是玉旃檀片片皆香    前人不及花香 木犀山礬素制馨茉莉其花之清婉皆不出蘭芷下而自 唐以前墨客槧人曾未有一話及之者何也鶴林玉露     蕭無香 古人之祭 蕭酌 鬯取其香而今之蕭與 何嘗有 香蓋離騷已指蕭艾為惡草矣同上    香令松枯 朝真觀九星院有三賢松三株如古君子梁閣老妓英 奴以麗水囊貯香游之不數日松皆半枯事略    辯一木五香 異國所傳言無根柢如雲一木五香根旃檀節沉香花

雞舌葉藿香膠熏陸此甚謬旃檀與沉水兩木無異雞 舌即今丁香耳今藥品中所用者亦非藿香自是草葉 南方有之熏陸小木而大葉海南亦有熏陸乃其謬也 今謂之乳頭香五物互殊元非同類也墨客揮犀    又 梁元帝金樓子謂一木五香根檀節沉花雞舌膠熏陸 葉藿香並誤也五香各自有種所謂五香一木即沉香 部所列沉棧雞骨青桂馬蹄是矣    辯燒香 昔人於前祭焚柴升煙今世燒香於迎神之前用爐炭 爇之近人多崇釋氏益西方出香釋氏動輒燒香取其 清淨故作法事則焚香誦咒道家亦燒香解穢與吾教 極不同今人祀夫子祭社稷於迎神之後奠帛之前三 上香古禮無此郡邑或用之雲麗漫抄    意和香有富貴氣 賈天錫宣事作意和香清麗閒遠自然有富貴氣覺諸

人家香殊寒乞天錫屢惠此香惟要作詩因以兵衛森 回戟燕寢凝清香韻作十小詩贈之猶恨詩語未工未 稱此香爾然余甚寶此香未嘗妄以與人城西張仲謀 為我作寒計惠騏騱院馬通薪二百因以香二十餅報 之或笑曰不與公詩為地耶應之曰人或能為人作祟 豈若馬通薪使冰雪之辰鈴下馬走皆有挾纊之溫耶 學詩三十年今乃大覺然見事亦太晚也山谷集    絕塵香 沉檀腦麝四合加以棋楠羅合滴乳螽甲數味相合分 兩相勻煉蔗漿合之其香絕塵境而助清逸之興洞天 清錄    心字香 番禺人作心字香用素馨茉莉半開者着淨器薄劈沉 水香層層相間封日一易不待花蔫花過香成蔣捷詞 雲銀字箏調心字香燒范石湖駿鷥錄    清泉香餅

蔡君謨既為余書集古錄序刻石其字尤精勁為世所 珍余以鼠須栗尾筆銅絲筆格大小龍茶惠山泉等物 為潤筆君謨大笑以為太清而不俗後月余有人遺余以 清泉香餅一篋者君謨聞之嘆曰香餅來遲使我潤筆獨 無此一種佳物茲又可笑也清泉地名香餅石炭也用 以焚香一餅火可終日不絕歐陽文惠集    蘇文忠論香 古者以芸為香以蘭為芬以郁鬯為裸以蕭脂為樊以 椒為塗以蕙為熏杜蘅帶屈菖蒲薦文麝多忌而本膻 蘇合若薌而實葷本集  右與范蔚宗和香序意同   香藥 坡公與張質夫札雲公會用香藥皆珍物極為行商坐 賈之苦蓋近造此例若奏免之於陰德非小補予考紹 聖元年廣東舶出香藥時好事創例他處未必然也同 上

   香乘 沉檀羅縠腦麝之香郁烈芬芳苾茀絪縕螺甲龍涎腥 極反馨荳蔻胡椒蓽撥丁香殺惡誅臊郁離子    求名如燒香 人隨俗求名譬如燒香眾人皆聞其芳不知以自焚 焚盡則氣滅名立則身絕夏詩    香鸙喻 鶴為媒而香餌也鶴之貴香之重其寶於世以高潔清 遠舍是為媒餌於人間鶴與香寶邪王百穀集    四戒香 不亂財手香不淫色體香不誑訟口香不嫉害心香常 奉四香戒於世得安樂玉茗堂集    五名香 梁蕭撝詩云煙霞四照葉風月五名香不知五名為何 香    解脫知見香

解脫知見香即西天苾芻草體性柔軟引蔓傍布馨香 遠聞黃山谷詩云不念真富貴自熏知見香    太乙香 香為冷謙真人所制制甚虔甚嚴擇日煉香按向和劑 配天合地四氣五行各有所屬雞犬婦女不經聞見厥 功甚大焚之助清氣益神明萬善攸歸百邪遠遁蓋道 成翊升舉秘妙匪尋常焚爇具也其方藏金陵一家前 有真人自序後有羅文恭洪先跋余屢虔求秘不肯出 聊紀其功用如此以待後之有仙緣者採訪得之    香愈弱疾 玄參一觔甘松六兩為末煉蜜一觔和勻入瓶封閉地 中埋窨十日取出更用炭末六兩煉蜜六兩同和入瓶 更窨五日取出燒之常令聞香弱疾自愈又曰初入瓶 中封固煮一覆時破瓶取搗入蜜別以瓶盛埋地中窨 過用亦可熏衣本草綱目    香治異病

孫兆治一人滿面黑色相者斷其死孫診之曰非病也 乃因登溷感非常臭氣而得治臭無如至香今用沉檀 碎劈焚於爐中安帳內以熏之明日面色漸別旬日如 故證治準繩    賣香好施受報 凌途賣香好施一日旦有僧負布囊攜木杖至謂曰龍 鍾步多蹇寄店憩歇可否途乃設榻僧寢移時起曰略 到近郊權寄囊杖僧去月余不來取途潛啟囊有異香 末二包氛氳撲鼻其杖三尺本是黃金途得其香和眾 香而貨人不遠千里來售乃致家富葆光錄    賣假香受報 華亭黃翁徒居東湖世以賣香為生每往臨安江下收 買甜頭甜頭香行俚語乃海南販到柏皮及藤頭是也 歸家修治為香貨賣黃翁一日駕舟欲歸夜泊湖口湖 口有金山廟靈感人敬畏之是夜忽一人撦起黃翁速 拳毆之曰汝何作業造假香時許得蘇月余而斃閒窗

搜異    又 海鹽倪生每用雜木屑偽作印香貨賣一夜熏蚊蟲移 火入印香內傍及諸物遍室煙迷而不能出人屋俱為 灰燼同上    又 嘉興府周大郎每賣香時纏與人評值或疑其不中周 即誓曰此香如不佳出門當為惡神撲死淳佑間一日 遇府後橋如逢一物絆倒即扶持氣已絕矣同上    阿香 有人宿道傍一女子家一更時有人喚阿香忽驟雷雨 明日視之乃一新冢韻府群玉    埋香 孟蜀時築城獲瓦棺有石刻隋刺史張崇妻王氏銘曰 深深 玉  墦土乎日且口    墓中有非常香氣

陳金少為軍士私與其徒發一大冢見一白髯老人面 如生通身白羅衣衣皆如新開棺即有白氣沖天墓中 有非常香氣金視棺蓋上有物如粉微作硫黃氣金掬 取懷歸至營中人皆驚雲今日那得有香氣金知硫黃 之異旦輒汲水服之至盡後復視棺中惟衣尚存如蟬 蛻之狀稽神錄    死者燔香 墮波登國人死者乃以金缸貫於四肢然後加以波律 膏及沉檀龍腦積薪燔之神異記    香起卒殮 嘉靖戊午倭寇閩中死亡無筭林龍江先生鬻田得若 千金辦棺取葬時夏月穢氣逆鼻役從難前請命龍江 龍江雲汝到屍前高唱三教先生來了如語往香風四 起一時卒殮亦異也

 香乘卷十二

欽定四庫全書 香乘卷十三 明 周嘉冑 撰   香緒餘    香字義 說文曰氣芬芳也歁從黍從甘徐鉉曰稼穡作甘黍甘 作香隸作香又薌與香同春秋傳曰黍稷馨香凡香之 屬皆從香  香之遠聞曰馨 香之美曰 音使  香之氣曰馦火兼反  曰馣音淹 曰馧於雲反曰馥扶福反  曰 音愛 曰 方減反曰 音賓  曰 音箋 曰 步末及曰馝音弼  曰 上同 曰馞音悖 曰 天含反  曰 音焚 曰 上同 曰 奴昆反  曰 音彭磅謗大香  曰 他胡反  曰 音倚 曰馜音你 曰 普沒反  曰 滿結反曰 普減反曰 烏乳反  曰馞音瓢 曰馡甫微切曰 音歐  曰 音含 香也   曰 毗招切  曰 魚胃切    十二香名義 吳門於永錫專好梅花吟十二香詩今錄香名清異 錄  萬選香拔枝剪折逍休繁種 冰玉香清水玉缸參差如雪  二色香帷幔深置脂粉同妍 自得香蔗 窺蔽獨享馥然  撲凸香巧扮插鬢妙麗無比 筭來香采折湊然計多受賞  富貴香簪齟其賞金玉揮映 混沌香夜室映燈暗中拂鼻  盜唔香就樹臨瓶至減竊取 君子香不假風力芳譽速聞  一寸香醉藏懷袖馨聞斷續 使者香專使貢待臨門遠送    十八香喻士 王十朋有十八香詞廣其義喻之以士

 異香牡丹稱國士 溫香芍藥稱治士  國香蘭稱芳士  天香桂稱名士  暗香梅稱高士  冷香菊稱傲士  韻香荼蘼稱逸士 妙香薝蔔稱開士  雪香梨稱爽士  細香竹稱曠士  嘉香海棠稱雋士 清香運稱潔士  梵香茉莉稱貞士 和香含笑稱粲士  奇香臘梅稱異士 寒香水仙稱奇士  柔香丁香稱佳士 闡香瑞香稱勝士    南方花香 南方花皆可合香如茉莉闍提佛桑渠那花本出西域 佛書所載其後本來自閩嶺至今遂盛又有大含笑花 素馨花就中小含笑花香尤酷烈其花常若菡 之末 放者故有含笑之名又有麝香花夏開與真麝香無異 又有麝香木亦類麝香氣此等皆畏寒故北地莫能植 也或傳芙家香用此諸花合香

溫子皮雲素馨茉莉摘下花蕊香才過即以酒噀之復 香凡是香蒸過為佳每四時遇花之香者皆以次蒸之 如梅花瑞香酴醾梔子茉莉木犀及橙橘花之類皆可 蒸他日爇之則群花之香畢備    花薰香訣 用好降真香結實者截斷約一寸許利刀劈作薄片以 豆腐漿煮之俟水香去水又以水煮至香味去盡取出 再以末茶或葉茶煮百沸濾出陰乾隨意用諸花熏之 其法用淨瓦 一個先花一層鋪香片一層又鋪花片 及香片如此重重鋪蓋了以油紙封口飯甑上蒸少時 取起不可解開待過數日以燒之則香氣全美或以舊 竹壁簣依上煮製代降真采橘葉搗爛代諸花熏之其 香清古若春時曉行山徑所謂草木真天香者殆此之 謂與    橙柚蒸香 橙柚為蒸香皆以降香為骨去其夙性而重入焉各有

法而素馨之熏最佳稗史匯編    香草名釋 遁齋閒覽雲楚辭所詠香草曰蘭曰蓀曰茞曰藥曰囂 曰芷曰荃曰蕙曰蘼蕪曰茳蘺曰杜若曰杜蘅曰藒車 曰 荑其類不一不能盡識其名狀識者但一謂之香 草而已其間亦有一物而備數名亦有舉今人所呼不 同者如蘭一物傳謂其有國香而諸家之說但各以已 見自相非毀莫辨其真或以為都梁或以為澤蘭或以 為蘭草今當以澤蘭為正山中又有一種葉大如麥門 冬春開花極香此別名幽蘭也蓀則溪澗中所生今人 所謂石菖蒲者然實非菖蒲葉柔脆易折不若蘭蓀葉 堅勁雜小石清水植之盆中久而愈 茂可愛茞藥虈 芷雖有四名止是一物今所謂白芷是也蕙即零陵草 也蘼蕪即芎藭苗也一名茳蘺杜若即山姜也杜蘅今 人呼為馬蹄香惟荃與藒車 荑終莫窮識騷人類以 香草比君子耳他日求田問舍當遍求其本刈植欄襤

以為楚香亭欲 芬芳滿前終日幽對想見騷人之雅 趣以寓意耳 通志草木略雲蘭即蕙蕙即熏熏即零陵香楚辭雲滋 蘭九畹植蕙百畝互言也古方謂之熏草故名醫別錄 出熏草條近方謂之零陵香故開寶本草出零陵香條 神農本經謂之蘭余昔修之本草以二條貫於蘭後明 一物也且蘭舊名煎澤草婦人和油澤頭故名焉南越 志雲零陵香一名燕草又名熏草即香草生零陵山谷 今湖嶺諸州皆有又別錄雲熏草一名蕙草名熏蕙之 為蘭也以其質香故可以為膏澤可以塗宮室近世一 種草如茅香而嫩其根謂之土續斷其花馥郁故得名 誤為人所賦詠澤芬曰白芷曰白茞曰虈曰莞曰苻蘺 楚人謂之藥其葉謂之蒿與蘭同德俱生下濕 澤蘭曰虎蘭曰龍棗蘭曰虎蒲曰水香曰都梁香如蘭 而莖方葉不潤生於水中名曰水香 花胡曰地熏曰山采曰葭草葉曰芸蒿味卒可食生於

銀夏者芬馨之氣射於雲霄間多白鶴青鷥翔其上 瑣碎錄雲古人藏書辟蠹用芸芸香草也今七里香是 也南人采置席下能去蟲虱香草之類大率異台所謂 蘭蓀即菖浦也蕙今零陵香也茞白芷也 朱文公離騷注云蘭蕙二物本草言之甚詳大抵古之 所謂香草必其花葉皆香而燥濕不變故可刈而為佩 今之所謂蘭蕙則其花雖香而葉乃無氣其香雖美而 質弱易萎非可刈佩也  四卷都梁香內蘭草澤蘭余辯之審矣今復捃拾諸  論似贅而欲其該備自不避其繁瀆也   修制諸香    飛樟腦 樟腦一兩兩盞合之以濕紙糊縫文武火 半時取起 侯冷用之次將樟腦不拘多少研細篩過細劈拌勻捩 薄荷汁少許酒土上以淨 棡合定濕紙條固四縫甑 上蒸之腦子盡飛上 底皆成冰片

樟腦石灰等分用研極細用無油銚子貯之磁盤蓋定 四面以紙封固如法勿令透氣底下用木炭火 少時 取開其腦子已飛在盤蓋上用雞翎掃下稱再與石不 等分如前之凡六七次至第七次可用慢火 一日 而止掃下腦又杉木盒子鋪在內以乳汁浸二宿封固 口不令透氣掘地四五尺窨一月不可入藥又樟腦一 兩滑石二兩一處同研入新銚子內文武火 之上用 一器冊蓋之自然飛在蓋上其味奪真同上    篤耨制 篤耨白黑相雜者用盞盛上飯甑蒸之白浮於面黑沉 於下瑣碎錄    乳香制 乳香尋常用指甲燈草糯米之類同研及水浸缽研之 皆費力惟紙裹置壁隙中良久取研即粉碎矣 又法於乳缽下着水輕研自然成末或於火上紙裹略 烘同上

   麝香 研麝香須着少水自然細不必羅也入香不宜多用及 供神佛者去之    龍腦 龍腦須別器研細不可多用多則掩奪眾香沉譜    檀香制 須揀真者劍如米粒許熳火 令煙出紫色斷腥氣即 止每紫檀一斤薄作片子好酒二升以慢火煮幹略  檀香劈作小片 茶清浸一宿控出焙乾以蜜酒同拌 令勻再浸慢火炙干 檀香細劍水一升白蜜半斤同入鍋內煮五七十沸控 出焙乾 檀香砍作薄片子入蜜拌之淨器炒如干旋旋入蜜不 住手攪動勿令炒焦以黑褐色為度俱沉譜    洎香制 沉香細劍以絹袋盛懸於銚子噹噹中勿令着底蜜水浸

慢火煮一日水盡更添今多生用    藿香制 凡藿香甘草零陵之類須揀去枝梗雜草曝令乾燥揉 碎揚去塵土不可用水煎損香    葇香制 茅香須揀好者劍細以酒蜜水潤一夜炒令黃燥為度    甲香制 甲香如龍耳者好自余小者次也取一二兩先用炭汁 一盤煮盡後用沉煮方同好酒一盞煮盡入蜜半匙炒 如金色 黃泥水煮令透明遂片淨洗焙乾 炭不煮兩日淨洗以蜜湯煮干 甲香以米泔水浸三宿後煮煎至赤沫顏沸令盡泔清 為度入好酒一盞同煎良久取出用火炮色赤更以好 酒一盞潑地安香於潑地上盆蓋一宿取出用之 甲香以漿水泥一塊同浸三日取出候干刷去泥更入

漿水一盤煮干為度入好酒一盞煮干於銀器內炒令 黃色 甲香以及煮去膜好酒煮干 甲香磨去齟齬以胡麻膏熬之色正黃則用蜜湯洗淨 入香宜少用    煉蜜 白沙蜜若干綿濾入磁 油紙重疊蜜封 口大釜內 重湯煮一日取出就 於炭火上煨煎數沸使出盡水 氣則經年不變若每斤加蘇合油二兩更妙或少入朴 硝除去蜜氣尤佳不可太過過即濃厚和香多不勻     炭 凡治香用炭不拘黑白熏 作火罨於蜜器令定一則 去炭中生薪二則去炭中 穢之物     香  香宜慢火如火緊則焦氣沉譜    合香

合香之法貴於使眾香咸為一體麝滋而散撓之使勻 沉實而腴碎之使和檀堅而燥揉之使膩比其性等其 物而高下之如醫者之用藥使氣味各不相掩香史    搗香 香不用羅量其精粗搗之使勻太細則煙不永太粗則 氣不和若水麝波律硝別器研之同上    收香 水麝忌暑波律忌濕尤宜護持香雖多須置之一器貴 時得開闔可以診視同上    窨香 柏非一體濕者易和燥者難調輕軟者然速重實者化 遲火煉結之則走泄其氣故必用淨器拭極干貯窨令 密掘地藏之則香性相入不復離群新和香必須入窨 貴其燥濕得宜也每約香多少貯以不津磁器蠟紙密 封於淨室中掘地 深三五寸 月余逐旋取出其香 尤騎馜也沉譜

   焚香 焚香必於深房曲室用矮桌置爐與人膝平火上設銀 葉或雲母制如盤形以之觀香香不及火自然舒慢無 煙燥氣香史    薰香 凡欲熏衣置熱湯於籠下衣覆其上使之沾潤取去則 以爐爇香熏畢疊衣入笥篋隔宿衣之餘香數日不歇 洪譜   燒香器    香爐 香爐不拘金銀銅玉錫瓦石各取其便用或作狻猊獬 象鳧 之類隨其人之意作項貴穹窿可泄火氣置竅 不用太多使香氣回薄則能耐久    香盛 盛即盒也其所盛之物與爐等以不生 枯燥者皆可 仍不用生銅之器易腥潰

   香盤 用深中煮以沸湯瀉中令其蓊 然後置爐其上使香 易着物    香匕 平不置火則必用圓煮取香抄末則必用銳者    香筋 和香取香總直用筋    香壼 或範金或埏土為之用藏匕筋    香罌 窨香用之深中而掩土    香范 鏤木以為之以范香塵為篆文燃於飲席或佛像前往 往有至二三尺者  右顏史所載當時尚自若國朝宣爐敝盒筋等  器精妙絕倫惜不令雲龕居士賞之

 古人茶用香料印作龍鳳團香爐制狻猊鳧鴨形以  口出香古今去取若此之不侔也




香乘卷十三

欽定四庫全書 和乘卷十四 明 周嘉冑 撰   法和眾妙香    漢建寧宮中香上 黃熟香四觔  香附子二觔  丁香皮五兩 藿香葉四兩  零陵香四兩  檀香四兩 白芷四兩   茅香二觔   茴香二觔 甘松半觔   乳香一兩研  生結香四兩 棗半觔焙乾  又方入蘇合油一兩  右為細末煉蜜和勻窨月余作丸或餅爇之    唐開元宮中香 沉香二兩細劍以絹袋盛懸於銚子當中勿令着底蜜水浸慢火煮一日 檀香二兩清茶浸一宿炒令無檀香氣味 龍腦二錢另研 麝香二錢   甲香一錢 馬牙硝一錢

 右為細末煉蜜和勻窨月余取出旋入腦麝丸之爇  如常法    宮中香一 檀香八兩劈作小片將茶清浸一宿取出焙乾再以酒蜜浸一宿慢火炙干 沉香三兩   生結香四兩   甲香一兩 龍麝各半兩另研  右為細末生蜜和勻貯磁器地窨一月旋丸爇之    宮中香二 檀香十二兩細剉水一片白蜜半觔同煮五七十 控出焙乾 零陵香三兩  藿香三兩   甘松三兩 茅香三兩   生結香四兩  甲香三兩法制 黃熟香五兩煉蜜一兩非浸一宿焙乾 龍麝各一錢  右為細末煉蜜和勻磁器封窨二十日旋爇之   江南李王帳中香 沉香一兩剉如炷大 蘇合油以不津磁器盛

 右以香投油封浸百日爇之入薔薇水更佳    又方一 沉香一兩剉如炷大 鵝梨一窗切碎取汁  右用銀器盛蒸三次梨汁干即可熱    又方二 沉香四兩   檀香一兩   麝香一兩 龍腦半兩  馬牙香一分研  右細剉不用羅煉蜜拌和燒之    又方補遺 沉香末一兩  檀香末一錢  鵝梨十枚  右以鵝梨刻去穰核如瓮子狀入香末仍將梨頂簽  益蒸三溜去梨皮研和令勻久窨可爇    宣和御製香 沉香七錢剉如麻研大 檀香三錢剉如麻研大炒黃色 金顏香二錢另研   背陰草不近土者如無則用浮萍 硃砂各二錢半飛   龍腦一錢另研

麝香另研      丁香各半錢 甲香一錢制  右用皂兒白水浸軟以定盤一隻慢火熬令極軟和  香得所次入金顏腦麝研勻用香脫印以硃砂為衣  置於不見風日處窨干燒如常法    御爐香 沉香二兩剉細以絹袋盛之懸於銚中勿着底蜜水浸一盤慢火煮一日水盡更添 檀香一兩切片以腦茶清浸一宿稍焙乾 甲香一兩制  生梅花龍腦二錢另研 麝香一錢另研 馬牙硝一錢  右搗羅取細末以蘇合油拌和令勻磁盒封窨一月  許入腦麝作餅爇之    李次公香武  香不拘多少剉如米粒大腦麝各少許  右用酒蜜同和入磁 蜜封重湯煮一日窨一月    趙清獻公香

白檀香四兩劈碎 乳香纏末半兩研細 元參六兩溫湯浸洗慢火煮軟薄切作片焙乾  右碾取細末以熟蜜拌勻令入新磁 內封窨十日  爇如常法    蘇州王氏幛中香 檀香一兩直剉如米豆大不可斜剉以清茶清浸令沒過一日取出窨干慢火炒紫 沉香二錢直剉 乳香一錢另研 龍腦另研 麝香各一字另研清茶化開  右為末淨蜜六兩同浸檀茶清更入水半琖熬百沸  復秤如蜜數為度候冷入麩炭末三兩與腦麝和勻  貯磁器封窨如常法旋丸爇之    唐化度寺衙香洪譜 沉香一兩半  白檀香五兩  蘇合香一兩 甲香一兩煮  龍腦半兩   麝香半兩  右香細剉搗為末用馬尾羅煉蜜搜和得所用之    楊貴妃幃中衙香 沉香七兩二錢  香五兩   雞舌香四兩 檀香二兩   麝香公錢另研 藿香六錢 零陵香四錢  甲香二錢法制 龍腦香少許  右搗羅細末煉蜜和勻丸如豆大爇之    花蕊夫人衙香 洎香三兩    香三兩   檀香一兩 乳香一兩   龍腦半錢另研香成旋入 甲香一兩法制 麝香一錢另研香成旋入  右除龍腦外同搗末入炭皮末朴硝各一錢生蜜拌  勻入磁盒重湯煮十數沸取出窨七日作餅爇之    雍文徹郎中衙香洪譜 沉香     檀香     甲香  香各一兩  黃熟香一兩半 龍腦 麝香各半兩  右件搗羅為末煉蜜拌和勻入新磁器中貯之密封  地中一月取出用

   蘇內翰貧衙香沉 白檀四兩砍作薄片以蜜拌之淨器內炒如干碇旋入 乳香五皁子大以生絹裹之用好酒一錢同煮候酒干至五七分取出 麝香一字  右先將檀香杵粗末次將麝香細研入檀又入麩炭  細末一兩借色與元乳同研合和令勻煉蜜作劑入  磁器實按密封地埋一月用    公塘僧日休衙香 紫檀四兩   沉水香一兩  滴乳香一兩 麝香一錢  右搗羅細末煉蜜拌和令勻如豆大入磁器久窨可  爇   鬱金粟衙香洪 梅 香一兩  檀香一兩 茶煮五七沸二香同取末 黃丹一兩   乳香三錢   片腦一錢 麝香一字研  杉木炭五錢為末枰

淨蜜二兩半  右將蜜於 器密封重湯煮滴水中成珠方可用與香  末拌勻入臼杵百餘作劑窨一月分爇    衙香一 沉香半兩   白檀香半兩  乳香半兩 青桂香半兩  降真香半兩  甲香半兩制過 龍腦香一錢另研麝香一錢另研  右搗羅細末煉蜜拌勻次入龍腦麝香搜和得所如  常爇之    衙香二 黃熟香五兩   香五兩   洎香五兩 檀香三兩   藿香二兩   零陵香三兩 芋松二兩   丁皮三兩   丁香一兩半 甲香二兩制  乳香半兩   硝石三分 龍腦三錢   麝香一兩  右除硝石龍腦乳麝同研細外將諸香搗羅為散先  量用蘇合香油並煉過好蜜二觔和勻貯 器埋地  中一月取爇    衙香三 檀香五兩   洎香四兩   結香四兩 藿香四兩   零陵香四兩  甘松四兩 丁香皮一兩  甲香二錢   茅香四兩燒 腦麝各五分  右為細末煉蜜和勻燒如常法    衙香四 生結香三兩    香二兩   零陵香三兩 甘松三兩    藿香葉一兩  丁香皮一兩 甲香一兩制過  麝香一錢  右為粗末煉蜜放冷和勻依常法窨過爇之    衙香五 檀香三兩   元參三兩   甘松二兩 乳香半觔另研 龍腦半兩另研 麝香半兩另研

 右先將檀參剉細盛銀器內水浸火煎水盡取出焙乾  與甘松同搗羅為末次入乳香末等一處用生蜜和  勻久窨然後爇之    衙香六 檀香十二兩剉茶清炒  沉香六兩  香六兩       馬牙硝六錢 龍腦三錢       麝香一錢 甲香六錢用炭灰煮兩日淨洗再以蜜湯煮干 蜜比香片子量用  右為末研入龍麝蜜搜令勻爇之    衙香七 紫檀香四兩潤浸一晝夜焙乾零陵香半兩 川大黃一兩切片以甘松酒浸煮焙甘草半兩 元參半兩以甘松同酒焙    白檀二錢半  香二錢半  酸棗仁五枚  右為細末白蜜十兩微煉和勻入不津磁盆封窨半

 月取出旋丸爇之    衙香八 香檀香八兩細劈作片子以脂茶清浸一宿控出焙令干用蜜酒中拌令得所再浸一宿慢火焙乾 沉香三兩   生結香四兩  龍腦半兩 甲香一兩先用灰煮次用一生土煮次用酒蜜煮瀝出 麝香半兩  右將龍麝另研外諸香同搗羅入生蜜拌勻以磁  貯窨地中月余取出用    衙香武 茅香二兩去雜草塵土 元參二兩 根大者 黃丹四兩細研已上三味和搗節揀過炭末半觔令用油紙羅裹窨一兩宿用 夾沉 香四兩    紫檀香四兩 丁香一兩五錢去硬己上三味搗末 滴乳香一錢半細研  真麝香一錢半細研  蜜二觔春夏煮煉十五沸秋冬煮煉十沸取出侯冷  方入 香等五味攪和次以硬炭末二觔拌搜入臼

 杵勻久窨方爇    延安邵公蕊香洪譜 元參半觔淨洗去塵土於銀器中水煮令熟捏干切入 中慢火炒冷微煙出 甘松四兩細剉揀去雜草塵土秤 白檀香二兩剉 麝香二錢 者 別藥或未方入研 滴乳香二錢細研同麝入  右並用新好者杵羅為末煉蜜和勻丸如雞頭大每  香末一兩入熟蜜一兩未丸前再入臼杵百餘下油  紙封貯磁器中旋取燒之作花香    嬰香武 洎水香三兩  丁香四錢   制甲香一錢各末之 龍腦七錢研  麝香三錢去皮毛研旃檀香半兩一方無  右五味相和令勻入煉白蜜六兩去末入馬牙硝末  半兩綿濾過極冷乃和諸香令稍硬丸如芡子扁之  磁盒密封窨半月  香譜補遺雲昔沉推官煮因嶺南押香藥綱覆舟於  江上幾喪官香之半因刮治脫落之餘合為此香而  鬻於京師豪家貴族爭而市之遂償值而歸故又名  曰償值香本出漢武內傳    道香出神仙傳 香附子四兩去須 藿香一兩  右二味用酒一升同煮候酒干至一半為度取出陰  干為細末以查子絞汁拌和令勻調作膏子或為薄 餅燒之    韻香 沉香末一兩  麝香末二錢  稀糊脫成餅子窨干燒之    不下閣新香  香一兩   丁香一錢   檀香一錢 降宜香一錢  甲香一字   零陵香一字 蘇合油半字  右為細末白芨末四錢加減水和作餅如○此大作

 一炷    宣和貴妃王氏金香售用錄 古臘沉香八兩 檀香二兩   牙硝半兩 甲香半兩制 鬱金顏香半兩  丁香半兩 麝香一兩   片白腦子四兩  右為細末煉蜜先和前香後入腦麝為丸大小任意  以金箔為衣爇如常法    壓香補 沉香二錢半  腦子二錢與沉香同研 麝香一錢另研  右為細末棗兒煎湯和劑捻餅如常法玉錢襯燒    古香 柏子仁二兩每個分作四片去仁脂茶二錢沸湯半盞浸一宿重湯煮焙令干 甘松蕊一兩  檀香半兩  鬱金顏香三兩 韶腦二錢  右為末入楓香脂少許蜜和如常法窨燒

   神仙合香沈譜 元參十兩   甘松十兩去土 白蜜加減用  右為細末白蜜和令勻入磁 內密封湯釜煮一伏  時取出放冷杵數百如干加蜜和勻窨地中旋取入  麝香少許焚之    僧惠深濕香 地榆一觔   元參一觔米泔浸二宿 甘松半觔   白茅一兩 白芷一兩寮四兩河水一盆同煮水盡為度切片焙乾  右為細末入麝香一分煉蜜和劑志窨一月旋丸爇  之    供佛濕香 檀香二兩    香一兩   藿香一兩 白芷一兩   丁香皮一兩  甜參一兩 零陵香一兩  甘松半兩   乳香半兩 硝石一分

 右件依常法調治碎剉焙乾搗為細末別用白茅香  八兩碎劈去泥焙乾火燒之嫍將絕急以盆益手巾  圍盆口勿令泄氣放冷取茅香灰搗末與前香一處逐  旋入經煉好蜜相和重入臼搗軟硬得所貯不津器  中旋取燒之    久窨濕香武  香四兩生  乳香七兩揀淨 甘松二兩半 茅香六兩剉  香附一兩揀淨 檀香一兩 丁香皮一兩  黃熟香一兩剉 藿香二兩 零陵香二兩  元參二兩揀淨  右為粗末煉蜜和勻焚如常法    濕香沉 檀香一兩一錢 乳香一兩一錢 沉香半兩 龍腦一錢   麝香一錢   桑紫灰二兩  右為末銅筒盛蜜於水鍋內煮至赤色與香末和勻  石板上槌三五十下以熟麻油少許作丸或餅爇之

   清神濕香補 芎須半兩    本半兩    活半兩 獨活半兩   甘菊半兩   麝香少許  右同為末煉蜜和劑作餅爇之可愈頭風 清遠濕香 甘松二兩去枝 茅香二兩棗肉研為膏浸焙 元參半兩黑細煮炒降真香半兩   三柰子半兩 白檀香半兩  韶腦半兩    丁香一兩 香附子半兩去頰微炒      麝香二錢  右為細末煉蜜和勻磁器封窨一月取出捻餅爇之    日用供神濕香新 乳香一兩研  蜜一觔煉   干杉木燒麩炭細篩  右同和窨半月許取出切作小塊子日用無大費其  清芬勝市貨者

 香乘卷十四

欽定四庫全書 香乘卷十五 明 周嘉冑 撰   法和眾妙香二    丁晉公清真香武 歌曰四兩玄參二兩松麝香半分蜜和同圓如彈子金 爐爇還似千花噴曉風  又清室香減去玄參三兩    清真香新 麝香檀一兩 乳香一兩  干竹炭四兩帶性燒  右為細末煉蜜搜或厚片切作小片子磁盒封貯土  中窨十日慢火爇之    清真香沉 沉香二兩   香三兩  檀香三兩 零陵香三兩 藿香三兩  玄參一兩 甘草一兩  黃熟香四兩 甘松一兩半

腦麝各一錢 甲香二兩半泔浸二宿同煮油蓋以清為度後以酒澆地上置蓋一宿  右為末入腦麝拌勻白蜜六兩煉去沫入焰硝少許  攪和諸香丸如雞頭子大燒如常法久窨更佳    黃太史清真香 柏子仁二兩 甘松蕊一兩 白檀香半兩 桑木麩炭末三兩  右細末煉蜜和九磁器窨一月燒如常法    清妙香沉 洎香二兩剉 檀香二兩剉 龍腦一分 麝香一分另研  右細末次入腦麝拌勻白蜜五兩重湯煮熟放溫更  入焰硝半兩同和磁器窨一月取出爇之    清神香 玄參一觔   茶四胯  右為末以糖水搜之地下久窨可爇    清神香武

青木香半兩生切蜜浸降真香一兩 香檀香一兩    香白芷一兩  右細末用大丁香二個槌碎水一琖煎汁浮萍草一  掬擇洗淨去須研碎裂汁同丁香汁和勻搜拌諸香  候勻入臼杵數百下為度捻作小餅子陰乾如常法  爇之    清遠香局方 甘松十兩  零陵香六兩 茅香七兩局方 麝香木半兩 玄參五兩揀淨丁香皮五兩 降真香系紫藤香已上三味局方六兩藿香三兩 香附子三兩揀淨局方十兩 香白芷三兩  右為細末練蜜搜和令勻捻餅或末爇之    清遠香沉 零陵香  藿香   甘松   茴香 沉香   檀香   丁香各等分  右為末煉蜜丸如龍眼核大加龍腦麝香各少許尤

 妙爇如常法    清遠香補 甘松一兩 丁香半兩 玄參半兩 番降香半兩 麝香木八錢茅香七錢 零陵香六錢香附子三錢 藿香三錢 白芷三分  右為末蜜和作餅燒窨如法    清遠香新 甘松四兩  玄參二兩  右為細末入麝香一錢煉蜜和勻如常爇之    汴梁太乙宮清遠香 柏鈴一觔  茅香四兩  甘松半兩 瀝青二兩  右為細末以肥棗半觔蒸熟研如泥拌和令勻丸如  芡實大爇之或煉蜜和劑亦可    清遠膏子香 甘松一兩去土茆香一兩去土炒黃藿香半兩

香附子半兩 零陵香半兩 玄參半兩 麝香半兩另研白芷七錢半 丁皮三錢 麝香檀四兩即紅兜婁大黃二錢  乳香二錢另研  香三錢  米腦二錢另研  右為細末煉蜜和勻散燒或捻小餅亦可    刑太尉韻勝清遠香沉 沉香半兩 檀香二錢 麝香半錢 腦子三字  右先將沉檀為末次入腦麝缽內研極細別研入金  顏香一錢次加蘇合油少許仍以皁兒仁二三十個  水二琖熬皁兒水候粘入白芨末一錢同上件香料  加成劑再入茶碾貴得其劑和熟隨意脫造花子香  先用蘇合香油或面刷過花脫然後印劑則易出    內府龍涎香補 沉香   檀香   乳香   丁香 甘松   零陵香  丁香皮  白址各等分 龍腦   麝香各少許

 右為細末熱湯化雪梨糕和作小銷脫花燒如常法    王將明太宰龍涎香沉 金顏香一兩另研石脂一兩為末須西出者食之口 生津者是 龍腦半錢生  沉檀各一兩半為末用水磨細再研 麝香半錢絕好者  右為末皁兒膏和入模子脫花樣陰乾爇之    楊吉老龍涎香武 沉香一兩   紫檀即白檀中紫色者半兩 甘松一兩去土挭淨腦麝各二分  右先以沉檀為細末甘松別碾羅候研腦麝極細入  甘松內三味再同研分作三分將一分半入沉香末  中和合勻入磁瓶密封窨一宿又以一分用白蜜一  兩半重湯煮干至一半放冷入藥亦窨一宿留半分  至調合時摻入搜勻更有蘇合油薔薇水龍涎別研  再搜為餅子或搜勻入磁盒內掘地坑深三尺余窨  一月取出方作餅子若更少人制過甲香尤清絕

   亞里木吃蘭脾龍涎香 蠟沉二兩薔薇水浸一宿研細龍二錢另研龍涎香半錢  共為末入沉香泥捻餅子窨干燒    龍涎香一 沉香十兩  檀香三兩 鬱金顏香二兩 麝香一兩  龍腦二兩  右為細末皁子膠脫作餅子尤宜作帶香    龍涎香二 檀香二兩紫色好者剉碎用鵝梨汁並好酒十琖浸三日取出焙乾 甲香八十粒用黃泥煮二三沸洗淨油煎赤為末沉香半兩 生梅花腦子一錢麝香一錢各另研  右為細末以浸沉梨汁入好蜜少許拌和得所用筋  盛窨數日於密室無風處厚灰益火燒一炷妙甚    龍涎香三 沉香一兩 鬱金顏香一兩 篤耨皮一錢半 龍腦一錢  麝香半錢研

 右為細末白芨末糊和劑同模範脫成花陰乾以牙  齒子去不平處爇之    龍涎香四 沉香一觔  麝香五錢  龍腦二錢  右以沉香為末用碾成膏麝用湯研化細汁入膏內  次入龍腦研勻捻作餅子燒之    龍涎香五 丁香半兩 木香半兩 肉荳蔻半兩官桂七錢 甘松七錢 當歸七錢 零陵香三分藿香三分 麝香一錢 龍腦少許  右為細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磁器收貯捻扁亦  可    南蕃龍涎香又名勝芬積 木香半兩  丁香半兩  藿香七錢半曬乾 零陵香七錢半香附二錢半鹽水浸一宿焙 檳榔二錢半 白芷二錢半 官桂二錢半

肉荳蔻二個 麝香三錢  別本有甘松七錢  右為末以蜜或皁兒水和劑丸如芡實大爇之    又方與前頗小異兩存之 木香二錢半 丁香二錢半 藿香半兩 零陵香半兩 檳榔二錢半 香附子一錢半 白芷一錢半 官桂一錢  肉荳蔻一個 麝香一錢  沉香一錢  當歸一錢 甘松半兩  右為末煉蜜和勻用模子脫花或捻餅子慢火焙稍  干帶潤入磁盒久窨絕妙煎可服三錢餅茶酒任下  大治心腹痛理氣寬中    龍涎香補 沉香一兩  檀香半兩勝茶煮金顏香半兩 篤耨香一錢 香芨末三錢 腦麝各三字  右為細末拌勻皁兒膠鞭和脫花爇之    龍涎香沉

丁香半兩  木香半兩  官桂二錢半 白芷二錢半 香附二錢半鹽水浸一宿焙 檳榔二錢半 當歸二錢半 甘松七錢 藿香七錢  零陵香七錢  右加荳蔻一枚同為細末煉蜜丸如菉研大兼可服    智月龍涎香補 沉香一兩  麝香一錢研 米腦一錢半 金顏香半錢 丁香一錢  木香半錢 蘇合油一錢 白芨末一錢半  右為細末皁兒膠鞭和入臼杵千下花印脫之窨干  新刷出光慢火玉片燒    龍涎香新 速香十兩  涇 子香十兩沉香十兩 龍腦五錢  麝香五錢  薔薇花不拘多少陰乾  右為細末以白芨瓊梔煎湯煮糊為九如常燒法    古龍涎香補

洎香六錢  香檀三錢 鬱金顏香二錢 蘇合油二錢 麝香半錢另研龍腦三字 浮萍半字陰乾青苔半字陰乾去土  右為細末拌勻入蘇合油仍以白芨末二錢冷水調  如稠粥重湯煮成糊放溫和香入臼杵百餘下模範  脫花用刷子出光如常法焚之若供佛則去麝香    古龍涎香沉 沉香一兩  丁香一兩  甘松二兩 麝香一錢  甲香一錢制遇  右為細末煉蜜和劑脫作花樣窨一月或百日    古龍涎香一 沉香半兩  檀香半兩  丁香半兩 金顏香半兩 素 花半兩廣南有之最清奇 木香三分  思篤耨三分 麝香一分 龍腦二錢  蘇合油一匙許  右各為細末以皁兒白濃煎成膏和勻任意造作花

 子佩香及香環之類如要黑者入杉木麩炭少許拌  沉檀同研卻以白芨極細末少許熱湯調得所將篤  耨蘇合油同研香如要作軟香只以敗蠟同白膠香  少許熬放冷以手搓成鏈煮酒蠟尤妙    古龍涎香二 古蠟沉十兩 拂手十兩鬱金顏香三兩 蕃梔子二兩 龍涎一兩  梅花腦一兩半另研  右為細末入麝香二兩煉蜜和勻捻餅子爇之    白龍涎香 檀香一兩  乳香五錢  右以寒水石四兩 過同為細末梨汁和為餅子    小龍涎香一 沉香半兩   香半兩  檀香半兩 白芨二錢半 白 二錢半 龍腦二錢 丁香二錢  右為細末以皁兒水和作餅子窨干刷光窨土中十

 日以錫盆貯之    小龍涎香二 沉香二兩  龍腦五分  右為細末以鵝梨汁和作餅子燒之    小龍涎香新 錦紋大黃一兩檀香   乳香 丁香    玄參   甘松已上各五錢  右以寒水石二錢同為細末梨汁和作餅子爇之    小龍涎香補 沉香一兩  乳香一錢  龍腦五分 麝香五分 茶清研  右同為細末以生麥門冬去心研泥和丸如梧桐子  大入冷石模中脫花候干 盒收貯如常法燒    吳侍中龍津香沉 白檀五兩細剉以腦茶清浸半月後用蜜炒沉香四兩 苦參半兩  甘松一兩洗淨丁香二兩

木麝二兩  甘草半兩炙 焰硝三分 甲香半兩洗淨先以黃泥水煮次以蜜水煮復以酒煮各一伏時更以蜜少許炒 龍腦五錢  樟腦一兩  麝香五錢並焰硝四味各另研  右為細末拌和令勻煉蜜作劑掘地窨一月取燒    龍泉香新 甘松四兩  玄參二兩  大黃一兩半 丁皮一兩半 麝香半錢  龍腦二錢  右搗羅細末煉蜜為餅子如常法爇之



香乘卷十五

欽定四庫全書 香乘卷十六 明 周嘉冑 撰   法和眾妙香三    清心降真香局 紫潤降真香四十兩剉碎 香三十兩 黃熟香三十兩    丁香皮十兩 紫檀香三十兩剉碎以建茶末一兩湯調兩盤拌香令濕炒三時辰勿焦黑 麝香木十五兩    焰硝半觔湯化開淘去滓熬成霜 白茅香三十兩細剉以青州棗三十兩新汲水三斗同煮過後炒令色變去棗及黑者用十五兩 揀甘草五兩     甘松十兩 藿香十兩      龍腦一兩香成旋入  右為細末煉蜜搜和令勻作餅爇之    宣和內府降真香 蕃隆真香三十兩  右剉作小片子以 茶半兩末之沸湯同浸一日湯

 高香一指為約來朝取出風乾更以好酒半盤蜜四  兩青州棗五十個於磁器內同煮至干為度取出於  不津磁盒內收頓密封徐徐取燒其香最清遠    降真香一 蕃隆真香切作片子  右以冬青樹子布單內絞汁浸香蒸過窨半月燒    降真香二 蕃降真香一兩劈作平片 本一兩水二盤銀石器內與香同煮  右二味同煮干去 本不用慢火襯筠州楓香燒    勝篤耨香  香半兩  黃連香三錢 檀香一錢 降真香五分 龍腦一字半 麝香一錢  右以蜜和粗末爇之    假篤耨香一 老柏根七錢 黃連七錢研置別器丁香半兩 降真香 茶煮半日紫檀香一兩  香一兩

 右為細末入米腦少許煉蜜和劑爇之   假篤耨香二 檀香一兩  黃連香二兩  右為末拌勻以橄欖汁和濕入磁器收旋取爇之    假篤耨香三 黃連香白膠香  以極高煮酒與香同煮至干為度    假篤耨香四 楓香乳一兩  香二兩  檀香一兩 生香一兩  官桂三錢  丁香隨意入  右為粗末蜜和令濕磁盒封窨月余可燒    馮仲柔假篤耨香售 通明楓香二兩火上溶間桂末一兩入香內攪勻 白蜜三兩匙入香內  右以蜜入香攪和令勻瀉於水中冷便可燒或欲作  餅子乘其熱捻成置水中

   江南李王煎沉香沉 沉香吹咀  蘇合香油各不拘多少  右每以沉香一兩用鵝梨十枚細研取汁銀石器盛  之入甗蒸數次以晞為度或削沉香作屑長半寸許  銳其一端叢刺梨中炊一飯時梨熟乃出之    李王花浸沉香 沉香不拘多少剉碎取有香花若酴醾木犀橘花或橘 葉亦可福建茉莉花之類帶露水摘花一盤以磁盒盛 之紙蓋入甑蒸食頃取出去花留汁沉香日中曝干 如是者數次以沉香透爛為度或雲皆不若薔薇水浸 之最妙    華益香補 歌曰沉檀香附兼山麝艾 酸仁分兩同煉蜜拌勻磁 器窨翠煙如蓋可中庭    寶球香洪 艾 一兩松上青衣是 酸棗一升入水少許研汁煎成

丁香皮半兩檀香半兩 茅香半兩 香附子半兩 白芷半兩  香半兩 草荳蔻一枚去皮 梅花龍腦 麝香各少許  右除腦麝別研外余者皆炒過搗取細末以酸棗膏  更加少許熟棗同腦麝合和得中入臼杵令不粘即  止丸如梧桐子大每燒一丸其煙裊裊直上如線結  為球狀經時不散    香球新 石芝一兩 艾 一兩 酸棗肉半兩沉香五錢 梅花龍腦半錢另研  甲香半錢制麝香少許另研  右除腦麝同搗細本研棗肉為膏入熟蜜少許和勻 捻作餅子燒如常法    芬積香沉 丁香皮二兩硬木炭二兩為末   韶腦半兩另研 檀香五錢末麝香一錢另研  右拌勻煉蜜和劑實在罐器中如常法燒

   芬積香 沉香     香    藿香葉 零陵香各一兩丁香三錢  芸香四分半 甲香五分灰煮去膜再以好酒煮至干搗  右為細末重湯煮蜜放溫入香末及龍腦麝香各二  錢拌和令勻磁盒密封地坑埋窨一月取爇之    小芬積香武  香一兩  檀香半兩  樟腦半兩飛過 降真香一錢 麩炭三兩  右以生蜜或熟蜜和勻磁盒盛地埋一月取燒之    芬馥香補 沉香二兩  紫檀一兩  丁香一兩 甘松三錢  零陵香三錢 制甲香三分 龍腦香一錢 麝香一錢  右為末拌勻生蜜和作餅劑磁器窨干爇之    藏春香武

沉香二兩  檀香二兩酒浸一宿乳香二兩 丁香二兩  降真制過者一兩欖油三錢 龍腦一分  麝香一分  右各為細末將蜜入黃甘菊一兩四錢玄參三分剉  同入瓶內重湯煮半日濾去菊與玄參不用以白梅  二十個水煮令浮去核取肉研入熟蜜勻拌眾香於  瓶內久窨可爇    藏春香 降真香四兩臘茶清浸三日次以香煮十餘沸取出為末 丁香十餘粒 龍腦一錢 麝香一錢  右為細末煉蜜和勻燒如常法    出塵香 沉香四兩 鬱金顏香四錢 檀香三錢 龍涎禾二錢 龍腦香一錢 麝香五分  右先以白芨煎水搗沉香萬杵別研余品同拌今勻  微入煎成皁子膠水再搗萬杵入石模脫作古龍涎

 花子    出塵香二 沉香一兩   香半兩酒煮麝香一錢  右為末蜜拌焚之    四和香 沉檀各一兩 腦麝各一錢如常法燒  香棖皮荔枝殼槙攄核或梨滓甘蔗滓等分為末名  小四和    四和香補 檀香二兩剉碎蜜炒褐色勿焦滴乳香一兩絹袋盛酒煮取出研 麝香一錢       茶一兩與麝同研 松木麩炭末半兩  右為末煉蜜和勻磁器收貯地窨半月取出焚之    馮仲和四和香 錦紋大黃一兩玄參一兩  藿香葉一兩 蜜一兩

 右用水和慢火煮數時辰許剉為粗末入檀香三錢  麝香一錢更以蜜兩匙拌勻窨過爇之    加減四和香武 沉香一兩  木香五錢沸湯浸檀香五錢各為末 丁皮一兩  麝香一分另研龍腦一分另研  右以余香別為細末木香水和捻成餅子如常爇    夾 香沉 夾 香半兩 甘松半兩  甘草半兩 沉香半兩  白茅香二兩  香二兩 梅花片腦二錢另研藿香三錢  麝香一錢 甲香二錢制  右為細末煉蜜拌和令勻貯磁器密封地窨半月逐  旋取出捻作餅子如常法燒    聞思香武 玄參   荔枝皮   松子仁 檀香   香附子   丁香各二錢

甘草二錢  右同為末查子汁和劑窨爇如常法    聞思者 紫檀半兩蜜水浸三日慢火焙棖皮一兩曬乾 甘松半兩酒浸一宿火焙  苦練花一兩 榠查核一兩 紫荔枝皮一兩龍腦少許  右為末煉蜜和劑窨月余焚之別一方無紫檀甘松  用香附子半兩零陵香一兩餘皆同    百里香 荔枝皮千顆須閩中未間用鹽梅者 甘松三兩   香三兩  檀香半兩 制甲香半兩 麝香一錢  右為末煉蜜和令稀稠得所盛以不津磁器坎埋半  月取出爇之再捉少許蜜捻作餅子亦可此蓋裁損  聞思香也    洪駒父百步香又名萬斛香

沉香一兩半  香半兩  檀香半兩以蜜酒 另炒極干 零陵葉三錢用杵羅過制甲香半兩另研腦麝各三錢  右和勻熟蜜搜劑窨爇如常法    五真香 沉香二兩  乳香   蕃降真香制過 旃檀香   藿香已上各一兩  各為末香芨糊調作劑脫餅焚供世尊上聖不可褻  用    禪悅香 檀香二兩制 柏子未開煮酒煮陰乾三兩 乳香一兩  右為末香芨糊和勻脫餅用   籬落香 玄參   甘松   楓香   香芷 荔枝殼  辛夷   茅香   零陵香  香   石脂   蜘蛛香  白芨面

 各等分生蜜搗成劑或作餅用    春宵百媚香 母丁香二兩極大者白篤耨八錢 詹糖香八錢 龍腦二錢  麝香一錢五分欖油三錢 甲香制過一錢五分廣排草須一兩花露一兩 茴香制過一錢五分梨汁    玫塊花五錢去蒂取瓣 干木香花五錢收紫心者用花瓣  各香制過為末腦麝另研蘇合油入煉過蜜少許同  花露調和得法搗數百下用不津器封口固入土窨  春秋十日夏五日冬十五日取出去片隔火焚之旖  旎非常    亞四和香 黑篤耨  香芸香  欖油  鬱金顏香  右四香體皆粘濕合宜作劑重湯融化結塊分焚之    三勝香 龍鱗香梨汁浸隔宿微火隔湯煮陰乾柏子酒浸制同上

荔枝殼蜜水浸制同上   製法如常    逗情香 牡丹  玫瑰  素馨  茉莉 蓮花  辛夷  桂花  木香 梅花  蘭花  采十種花俱陰乾去心蒂用花瓣惟辛夷用蕊尖  為末用真蘇合油調和作劑焚之與諸香有異    遠濕香 蒼朮十兩茅山出者佳   龍鱗香四兩 芸香一兩白淨者佳    藿香淨末四兩 金顏香四兩       柏子淨末八兩  各為末酒調白芨末為糊或脫餅或作長條此香燥  烈宜霉雨溽濕時焚之妙


香乘卷十六

欽定四庫全書 香乘卷十七 明 周嘉冑 撰   法和眾妙香四   黃太史四香    意和 沉檀為主每深一兩半檀一兩斫小博骰體取榠濾液 漬之液過指許浸三日及煮泣其液濕水浴之紫檀為 屑取小龍茗末一錢沃湯和之漬碎時包以濡竹紙數 重炰之螺甲半弱磨去齟齬以胡麻熬之色正黃則以 蜜湯遽洗無膏氣乃以青木香為末以意和四物稍入 婆津膏及麝二物惟少以棗肉合之作模如龍涎香樣 日熏之    意可 海南沉水香三兩得火不作柴柱煙氣者麝香檀一兩 切焙衡山亦有之宛不及海南來者木香四錢極新者

不焙玄參半兩剉 炙甘草末二錢焰硝末一錢甲香 一分浮油煎令黃色以蜜洗去油復以湯洗去蜜如前 治法為末入婆津膏及麝各三錢另研香成蔙入右皆末之用 白蜜六兩熬去沫取五兩和香末勻置磁盒窨如常法  山谷道人得之於東溪老東溪老得之於歷陽公其  方初不知得之所自始名宜愛或雲此江南宮中香  有美人曰宜娘甚愛此香故名宜愛不知其在中主  後主時耶香殊不凡故易名意可使眾不業力無度  量之意鼻孔繞二十五有求覓增上必以此香為可  何況酒 玄參茗熬紫檀鼻端以濡然乎且是得無  主意者觀此香莫處處穿透亦必為可耳    深靜 海南沉水香二兩半脛炭四兩沉水剉如小博骰入白 蜜五兩水解其膠重湯慢火煮半日浴以溫水同炭杵 搗為末馬尾羅篩下之以煮蜜為劑窨四十九日出之 婆律膏三錢麝一錢以安息香一分和作餅子以磁盒

貯之  荊州歐陽元老為予制此香而以一斤許贈別元老  者其從師也能受匠石之斤其為吏也不剉庖丁之  刃天下可人也此香恬澹寂寞非其所尚時下帷一  炷如見其人    小宗香 海南沉水一兩剉 香半兩剉紫檀二兩半生半用銀 石器炒令紫色三物俱令如鋸屑蘇合油二錢制甲香 一錢末之麝一錢半研玄參五分末之鵝梨二枚取汁 青棗二十枚水二盆煮取小半琖用梨汁浸沉檀 煮 一伏時緩火煮令干和入四物煉蜜令少冷搜和得所入磁盒埋窨一月用  南陽宗少文嘉遁江湖之間援琴作金石弄遠山皆  與之同響其文獻足以追配古人孫茂深亦有祖風  當時貴人慾與之游不可得乃使陸探微畫其像掛  壁間觀之茂深惟喜閉閭焚香遂作此香饋時謂少

 文大宗茂深小宗故名小宗香雲大宗小宗南史有  傳    藍成叔知府韻勝香售 沉香一錢  檀香一錢  香梅肉半錢焙乾 丁香半錢  木香一字  朴硝半兩另研 麝香一錢  右為細末與別研二味入乳缽拌勻密器收每用薄  銀葉如龍涎法燒少歇即是硝融隔火器以水勻澆  之即復氣通氤氳矣乃鄭康道御帶傳於藍藍嘗括  為歌曰沉檀為末各一錢丁皮梅肉減其半揀丁五  粒木一字半兩朴硝柏麝拌此香韻勝以為名銀葉  燒之火宜緩蘇韜光雲每五料用丁皮梅肉三錢麝  香半錢重余皆同且雲以水滴之一炷可留三日    元御帶清觀香 沉香四兩末鬱金顏香二錢半另研石芝二錢半 檀香二錢半末龍腦二錢  麝香一錢半

 右用井花水和勻 石 細脫花爇之    脫俗香武 香附子半兩蜜浸三日慢焙乾棖皮一兩焙乾 零陵香半兩酒浸一宿慢焙乾棟花一兩曬乾 榠濾核一兩 荔枝殼一兩  右並精細揀擇為末加龍腦少許煉蜜拌勻入磁盒  封窨十餘日旋取燒之    丈英香 甘松   藿香   茅香   白芷 麝檀香  零陵香  丁香皮  元參 降真香以上各二兩  香檀半兩  右為末煉蜜半觔少入朴硝和香焚之    心清香 沉檀各一大拇指丁香母一分 丁香皮三分 樟腦一兩  麝香少許  無縫炭四兩  右同為末拌勻重湯煮蜜去浮泡和劑磁器中窨

   瓊心香  香半兩  丁香三十枚 檀香一分臘茶清浸煮 麝香五分  黃丹一分  右為末煉蜜和勻作膏焚之    太真香 沉香一兩   香二兩  龍腦一錢 麝香一錢  白檀一兩細剉白蜜半琖相和蒸乾 甲香一兩  右為細末和勻重湯煮蜜為膏作餅子窨一月焚之    大洞真香 乳香一兩  白檀一兩   香一兩 丁香一兩  沉香一兩  甘松半兩 零陵香二兩 藿香葉二兩  右為末煉蜜和膏爇之    天真香 沉香三兩剉 丁香一兩新好者麝檀一兩剉炒

元參半兩洗切微焙生龍腦半兩另研麝香三錢另研 甘草末二錢另研焰硝少許  甲香一錢制  右為末與臘麝和勻白蜜六兩煉去泡沫入焰硝及  香末丸如雞頭大爇之熏衣最妙    玉蕊香一 一名百花新香 白檀香一兩 丁香一兩   香一兩 元參二兩  黃熟香二兩 甘松半兩淨 麝香三分  右煉蜜為膏和窨如常法    玉蕊香二 元參半兩銀器煮干再炒令微煙出甘松四兩 白檀二錢剉  右為末真麝香乳香二錢研入煉蜜丸如芡子大    玉蕊香三 白檀香四錢 丁香皮八錢 韶腦四錢 安息香一錢 桐木麩炭四錢腦麝少許  右為末蜜劑如油紙裹磁盒貯之窨半月

   廬陵香 紫檀七十二銖即三兩屑之熬一兩半 香十二銖即半兩 甲香二銖半即一錢制蘇合油五銖即二錢二分無亦可 麝香三銖即一錢一字沉香六銖一分元參一銖半即半錢  右用沙梨十枚切片研絞取汁青州棗二十枚水二   熬濃浸紫檀一夕微火煮泣入煉蜜及焰硝各半  兩與諸藥研和窨一月爇之    康漕紫瑞香 白檀一兩為末羊脛骨炭半秤搗羅  右用九兩磁器重湯煮熱先將炭煤與蜜搜和勻次  入檀末更用麝半錢或一錢別器研細以好酒化開  灑入前件香劑入磁罐封窨一月取爇之久窨尤佳    靈犀香 雞舌香八錢 甘松三錢  零陵香一兩半 藿香一兩半  右為末煉蜜和劑窨燒如常法

   仙萸香 甘菊蕊一兩 檀香一兩  零陵香一兩 白芷一兩  腦麝各少許乳缽研  右為末以梨汁和劑捻作餅子曝干    降仙香 檀香末四兩蜜少許和為膏 元參二兩 甘松二兩  川零陵香一兩麝香少許  右為末以檀香膏子和之如常法爇   可人香 歌曰丁香沉檀各兩半腦麝三錢中半良二兩烏香杉 炭是蜜丸爇處可人香    禁中非煙香一 歌曰腦麝沉檀俱半兩丁香一分重三錢蜜和細搗為 圓餅得自宣和禁闥傳    禁中非煙香二 沉香半兩  白檀四兩劈作十塊胯茶清浸少時 丁香二兩  降真香三兩  鬱金二兩 甲香三兩制  右細末入麝少許以白芨末滴水和捻餅子窨爇之    復古東閣雲頭香售 真臘沉香十兩金顏香三兩 拂手香三兩 蕃梔子一兩 梅花片腦二兩半龍涎二兩  右為細末薔薇水和勻用石 之脫花如常法爇之  如無薔薇水以淡水和之亦可    崔賢妃瑤英勝 沉香四兩  拂手香半兩 麝香半兩 金顏香三兩半石芝半兩  右為細末同和 作餅子排銀盆或盤內盛夏烈日  曬乾以新軟刷子出其光貯於錫盆內如常爇之    元若虛總管瑤英勝 龍涎一兩  大食梔子二兩沉香十兩上等者

梅花龍腦七錢雪白者   麝香當門子半兩  右先將沉香細剉 令極細方用薔薇水浸一宿次  日再上 三五次別用石 一次龍腦等四味極細  方與沉香相合和勻再上石 一次如水 稍多用  紙糝令乾濕得所    韓鈐轄正德香 上等沉香十兩末梅花片腦一兩蕃梔子一兩 龍涎半兩  石芝半兩 鬱金顏香半兩 麝香肉半兩  右用薔薇水和勻令乾濕得中上 石細 脫花子  爇之或作數珠佩帶    滁州公庫天花香 玄參四兩 甘松二兩 檀香一兩 麝香五分  右除麝香別研外餘三味細剉如米粒許白蜜六兩  拌勻貯磁罐內久窨乃佳    玉春新科香補

沉香五兩   香二兩半 紫檀香二兩半 米腦一兩  梅花腦二錢半麝香七錢半 木香一錢半鬱金顏香一兩半丁香一錢半 石脂半兩好者白芨二兩半 胯茶新者一胯半  右為細末次入腦麝研皁兒仁半觔濃煎膏硬和杵  千百下脫花陰乾刷光磁器收貯如常法爇之    辛押陀羅亞悉香沉 沉香五兩  兜婁香五兩 檀香三兩 甲香三兩制 丁香半兩  大石芎半兩 降真香半兩 安息香三錢 米腦二錢白者 麝二錢  鑒臨二錢另研詳或異名  右為細末以薔薇水蘇合油和劑作丸或餅爇之    瑞龍香 沉香一兩  占城麝檀三錢占城沉香三錢 迦闌木二錢 龍涎一錢  龍腦二錢金腳者 檀香半錢  篤耨香半錢 大食水五滴

薔薇水不拘多少大食梔子花一錢  右為極細末拌和令勻於淨石上 如泥入模脫    華益香 龍腦一錢  麝香一錢  香附子半兩去毛 白芷半兩  甘松半兩  松 一兩 零陵葉半兩 草荳蔻一兩 茅香半兩 檀香半兩  沉香半兩 酸棗肉以肥紅小者濕生者尤妙用水熬成膏汁  右件為細末煉蜜與棗膏搜和令勻木臼搗之以不  粘為度丸如雞頭實燒之    寶林香 黃熟香   白檀香    香 甘松    藿香葉   零陵香葉 荷葉    紫背浮萍以上各一兩 茅香半觔去毛酒浸以蜜拌炒令黃  右件為細末煉蜜和勻丸如皁子大無風處燒之

   巡筵香 龍腦一錢  乳香半錢  荷葉半兩 浮萍半兩  旱蓮半兩  瓦松半兩 水衣半兩  松 半兩  右為細末煉蜜和勻丸如彈子大慢火燒之從主人  主以淨水一琖引煙入水琖內巡筵旋轉香煙接了  去水琖其香終而方斷  已上三方亦名三寶殊熏    寶金香 沉香一兩  檀香一兩  乳香一錢另研 紫礦二錢 鬱金顏香一錢另研安息香一錢另研 甲香一錢  麝香二錢另研石芝二錢 川芎一錢  木香一錢  白荳蔻二錢 龍腦二錢  右為細末拌勻煉蜜作劑捻餅子金箔為衣    雲益香

葉艾    艾     荷葉 扁柏葉各等分  右俱燒存性為末煉蜜作別香劑用如常法




香乘卷十七

欽定四庫全書 香乘卷十八 明 周嘉冑 撰   疑合花香    梅花香一 丁香一兩  藿香一兩  甘松一兩 檀香一兩  丁皮半兩  牡丹皮半兩 零陵二兩 辛夷半兩  龍腦一錢  右為末用如常法尤直佩帶    梅花香二 甘松一兩  零陵香一兩 檀香半兩 茴香半兩  丁香一百枚 龍腦少許另研  右為細末煉蜜合和乾濕皆可焚    梅花香三 丁香枝杖一兩零陵香一兩 白茅香一兩 甘松一兩  白檀一兩  白梅末二錢

杏仁十五個 丁香三錢  白蜜半觔  右為細末煉蜜作劑窨七日燒之    梅花香武 沉香五錢  檀香五錢  丁香五錢 丁香皮五錢 麝香少許  龍腦少許  右除腦麝二味乳缽細研入杉木炭煤二兩共香和  勻煉白蜜杵勻捻餅入無滲磁瓶窨久以玉片襯燒  之    梅花香沉 玄參四兩  甘松四兩  麝香少許 甲香三錢先以泥漿慢煮次用蜜制  右為細末煉蜜丸如常法爇之    壽陽公主梅花香沈 甘松半兩  白芷半兩  牡丹皮半兩  本半兩  茴香一兩  丁皮一兩不見火 檀香一兩  降真香二錢 白梅一百枚

 右除丁皮余皆焙乾為粗末磁器窨月余如常爇    李王帳中梅花香補 丁香一兩新好者沉香一兩  紫檀香半兩 甘松半兩  零陵香半兩 龍腦四錢 麝香四錢  杉松麩炭末一兩制甲香三分  右為細末煉蜜放冷和丸窨半月爇之    梅英香一 揀丁香三錢 白梅末三錢 零陵香葉二錢 木香一錢  甘松五分  右為細末煉蜜作劑窨燒之    梅英香二 沉香三兩剉末丁香四兩  龍腦七錢另研 蘇合油二錢 甲香二錢制 硝石末一錢  右細末入烏香末一錢煉蜜和勻丸如芡實大焚之    梅蕊香 檀香一兩半建茶浸三日銀器中炒令紫色碎者旋取之

 香三錢半剉細末入蜜一琖酒半琖以沙盒盛蒸取出炒干 甲香半兩漿水泥一塊同浸三日取出再以漿水一 煮干更以酒一 煮於銀器內炒黃色 玄參切片入焰硝一錢蜜一琖酒一琖煮干為度炒令脆不犯鐵器 龍腦二錢另研    麝香當門子二字另研  右為細末先以甘草半兩搥碎沸湯一觔浸候冷取  出甘草不用白蜜半觔煎撥去浮蠟與甘草湯同煮  放冷入香末次入腦麝及杉樹油節炭二兩和勻捻  作餅子貯磁器內窨一月    梅蕊香武 又名一枝梅 歌曰沉香一分丁香半烰炭篩羅五兩灰煉蜜丸燒加 腦麝東風吹綻一枝梅    韓魏公濃梅香洪譜又名返魂香 黑角沉半兩 丁香一錢  臘茶末一錢 鬱金五分小者麥麩炒赤色 麝香一字 定粉一米粒即詔粉白蜜一琖  右各為末麝先細研取臘茶之半湯點澄清調麝次

 入沉香次入丁香次入鬱金次入余茶及定粉共研  細乃入蜜令稀稠得所收砂瓶器中窨月余取燒久  則益佳燒時以雲母石或銀葉襯之  黃太史跋雲余與洪上座同宿潭之碧廂門外舟沖  岳花光介仁寄墨梅二幅扣舟而至聚觀於下予曰  祇欠香耳洪笑發囊取一炷焚之如嫩寒清曉行孤  山籬落間怪而問其所得雲東坡得於韓忠獻家知  子有香癖而不相授豈小譴其後駒父集古今香方  自謂無以過此予以其名未顯易之雲    香譜補遺所載與前稍異今並錄之 臘沉一兩  龍腦五分  麝香五分 定粉二錢  鬱金五錢   茶末二錢 鵝梨二枚  白蜜二兩  右先將梨去皮姜擦梨上搗碎旋扭汁與蜜同熬過  在一淨琖內調定粉 茶鬱金香末次入沉香龍腦  麝香和為一塊油紙裹入磁盒內地窨半月取出如

 欲遺人圓如芡實金箔為衣十圓作貼    笑梅香一  桲二個  檀香五錢  沉香三錢 金顏香四錢 麝香一錢  右將 桲割破項子以小刀剔去穰並子將沉香檀  香為極細末入於內將原割下項子益着以麻縷縛  定用生面一塊裹 桲在內慢灰火燒黃熟為度去  面不用取 桲研為膏別將麝香金顏香研極細入  膏內相和研勻雕花印脫陰乾燒之    笑梅香二 沉香一兩  烏梅一兩  芎藭一兩 甘松一兩  檀香五錢  右為末入腦麝少許蜜和瓷盒內窨旋取燒之    笑梅香三  香二錢  丁香二錢  甘松二錢 零陵香二錢共為粗末朴硝一兩  腦麝各五分

 右研勻次腦麝朴硝生蜜搜和瓮盒封窨半月    笑梅香武一 丁香百粒  茴香一兩  檀香五錢 甘松五錢  零陵香五錢 麝香五分  右為細末蜜和成塊分爇之    笑梅香武二 沉香一兩  檀香一兩  白梅肉一兩 丁香八錢  木香七錢  牙硝五錢研 丁香皮二錢去粗皮麝香少許  白芨末  右為細末白芨煮糊和勻入范子印花陰乾燒之    肖梅韻香補 韶腦四兩  丁香皮四兩 白檀五錢 桐灰六兩  麝香一錢  別一方加沉香一兩  右先搗丁香檀灰為末次入腦麝熱蜜拌勻杵三五  百下封窨半月取爇之

   勝梅香 歌曰丁香一兩真檀半降真白檀松炭篩羅一兩灰熟蜜和 勻入龍腦東風吹綻嶺頭梅    鄙梅香武 沉香一兩  丁香二錢  檀香二錢 麝香五分  浮萍草  右為末以浮萍草取汁加少許蜜捻餅燒之    梅林香 沉香一兩  檀香一兩  丁香枝杖三兩 樟腦三兩  麝香一錢  右腦麝另器細研將三味懷干為末用 過硬炭末  香末和勻白蜜重湯煮去浮蠟放冷旋入臼杵搗數  百下取以銀葉襯焚之    淡梅香沉 丁香百粒  茴香一捻  檀香二兩 甘松二兩  零陵香二兩 腦麝各少許

 右為細末煉蜜作劑爇之    肖蘭香一 麝香一錢  乳香一錢  麩炭末一兩 紫檀五兩白尤妙剉作小片煉白蜜一觔加少湯浸一宿取出銀器內炒微煙出  右先將麝香乳缽內研細次用好 茶一錢沸湯點  澄清時與麝香同研候勻與諸香相和勻入臼杵令  得所如干少加浸檀蜜水拌勻入新器中以紙封十  數重地坎窨一月爇之    肖蘭香二 零陵香七錢 藿香七錢  甘松七錢 白芷二錢  木香二錢  母丁香七錢 官桂二錢  玄參三兩  香附子二錢 沉香二錢  麝香少許另研  右煉蜜和勻捻作餅子燒之    笑蘭香武 歌曰零藿丁檀沉木一六錢 本麝差輕合和時用松

花蜜爇處無煙分外清    笑蘭香洪 白檀香一兩 丁香一兩   香一兩 甘松五錢  黃熟香二兩 玄參一兩 麝香二錢  右除麝香另研外令六味同搗為末煉蜜搜拌為膏  爇窨如常法    李元老笑蘭香 揀丁香味辛者一錢木香一錢鶪骨者沉香一錢刮去軟者 白檀香一錢脂膩者肉桂一錢味辛者麝香五分 白片腦五分 南鵙砂二錢先研細次入腦麝 回紇香附一錢如無以白荳蔻代之同前六味為末  右煉蜜和勻更入馬孛二錢許搜拌成劑新油單紙  封裹入瓮瓶內一月取出旋丸如菀豆狀捻餅以漬  酒名洞庭春每酒一瓶入香一餅化開 葉密封春三日夏秋一日冬七日可飲其香特美    靖老笑蘭香新

零陵香七錢半藿香七錢半 甘松七錢半 當歸一條  荳蔻一個  檳榔一個 木香五錢  丁香五錢  香附子二錢半 白芷二錢半 麝香少許  右為細末煉蜜搜和入臼杵百下貯磁盒地坑埋窨  一月旋作餅爇如常法    勝肖蘭香 沉香拇指大 檀香拇指大 丁香二錢 茴香五分  丁香皮三兩 檀腦五錢 麝香五分  煤末五兩  白蜜半觔 甲香二十片黃泥煮去淨洗  右為細末煉蜜和勺入磁器內封窨旋丸燒之    勝蘭香補 歌曰甲香一分煮三者二兩烏沉一兩檀冰麝一錢龍 腦半蜜和清婉勝芳蘭    秀蘭香武

歌曰沉藿零3陵俱半兩丁香一分麝三錢細搗蜜和為 餅子芬芳香自禁中傳    蘭蕊香補  香三錢  檀香三錢  乳香二錢 丁香三十枚 麝香五分  右為末以蒸鵝梨汁和作餅子窨干燒如常法    蘭遠香補 沉香一兩  速香一兩  黃連一兩 甘松一兩  丁香皮五錢  紫勝香五錢  右為細末以蘇合油和作餅子爇之    木犀香一 降真一兩  檀香一錢另為末作 腦茶半胯碎  右以紗囊盛降真香置磁器內用新淨器盛鵝梨汁  浸二宿及茶候軟透去茶不用拌檀窨燒    木犀香二 采木犀未開者以生蜜拌勻不可蜜多實搽入磁器中

地坎埋窨日久愈奇取出於乳缽內研拍作餅子油單 總裹收逐旋取燒採花時不得犯手剪取為妙    木犀香三 日未出時乘露採取岩桂花含蕊開及三四分者不拘 多少煉蜜候冷拌和以溫潤為度緊入不津磁罐中以 蠟紙密封罐口掘地深三尺窨一月銀葉襯燒花大開 無香    木犀香四 五更初以竹箸取岩花未開蕊不拘多少先以瓶底入 檀香少許方以花蕊入瓶候滿花腦子糝花上皁紗幕 瓶口置空所日收夜露四五次少用生熟蜜相拌澆瓶 中蠟紙封窨燒如法    木犀香新 沉香半兩  檀香半兩  茅香一兩  右為末以半開桂花十二兩擇去蒂研成泥搜作劑  入石臼杵千百下即出當風陰乾燒之

   吳彥莊木犀香武 沉香半兩  檀香二錢五分丁香十五粒 腦子少許另研金顏香另研不用亦可麝香少許茶清研 木犀花五琖已開未披者次入腦麝同研如泥  右以少許薄麵糊入所研三物中同前四物和劑范  為小餅窨干如常法爇之    智月木犀香沉 白檀一兩 茶浸炒木香    金顏香 黑篤耨香  蘇合油   麝香 白芨末已上各一錢  右為細末用皁兒膠鞭和入臼搗千下以花脫之依  法窨爇    桂花香 用桂蕊將放者搗爛去汁加冬青子亦搗爛去汁存查 和桂花合一處作劑當風處陰乾用玉版蒸儼是桂香 甚有幽致

   桂枝香 沉香    降真香等分  右劈碎以水浸香上一指蒸乾為末蜜劑燒之    杏花香一 附子沉   紫檀香    香 降真香已上各一兩甲香    熏陸香 篤耨香   塌乳香已上各五錢丁香二錢 木香二錢  麝香五分  梅花腦三分  右搗為末用薔薇水拌勻和作餅子以琉璃瓶貯之  地窨一月爇之有杏花韻度    杏花香二 甘松五錢  芎藭五錢  麝香二分  右為末煉蜜丸如彈子大置爐中旖旎可愛每迎風燒之尤妙    吳顧道侍郎杏花香 白檀香五兩細剉以蜜二兩熱湯化開浸香三宿取出於銀器內裹紫色入杉木炭內炒同同搗為末

麝香一錢另研 茶一錢湯點澄清用稠腳  右同拌令勻以白蜜八兩搜和乳槌杵數百貯磁器  仍鎔蠟固封地窨一月久則愈佳    百花香一 甘松一兩  沉香一兩 茶同煮半日 香一兩 丁香一兩 茶煮半日玄參一兩洗淨槌碎炒焦麝香一錢 檀香五錢剉碎鵝梨二個取汁浸銀器內蒸龍腦五分 砂仁一錢  肉荳蔻一錢  右為細末羅勻以生蜜搜和搗百餘杵捻作餅子入  瓴盒封窨如常法爇之    百花香二 歌曰三兩甘松別本作一兩一兩芎別本作半兩麝香少許蜜和 同丸如彈子爐中爇一似百花迎曉風 野花香一  香一兩  檀香一兩  降真一兩 舶上丁皮五錢龍腦五分  麝香半字

炭末五錢  右為末入炭末拌勻以煉蜜和劑捻作餅子增窨燒  之如要煙聚入制過甲香一字    野花香二  香三兩  檀香三兩  降真香三兩 丁香一兩  韶腦二錢  麝香一字  右除腦麝另研外余搗羅為末入腦麝拌勻杉木炭  三兩燒存性為末煉蜜和劑入臼杵三五日下磁罐  內收貯旋取分燒之    野花香三 大黃一兩  丁香    沉香 玄參    白檀已上各五錢  右為末用梨汁和作餅子燒之    野花香武 沉香    檀香    丁香 丁香板   紫藤香已上各五錢麝香二錢

樟腦少許  杉木炭八兩研  右蜜一觔重湯煉過先研腦麝和勻入香搜蜜作劑  杵數百入瓮器內地窨旋取捻餅燒之    後庭花香 白檀一兩   香一兩  楓乳香一兩 龍腦二錢  右為末以白芨作糊和印花餅窨干如常法    荔枝香沉 沉香    檀香    白荳蔻仁 西香附子  金顏香   肉桂已上各一兩 馬牙硝五錢 龍腦五分  麝香五分 白芨二錢  新荔枝皮二錢  右先將金顏香於乳缽內細研次入腦麝牙硝另研  諸香為末入金顏香研勻滴水和作餅窨干燒之    洪駒父荔枝香武 荔枝殼不拘多少   麝皮一個

 右以酒同浸二宿酒高二指封蓋飯甑上蒸之酒干  為度日中燥之為末每一兩重加麝香一字煉蜜和  劑作餅燒如常法    柏子香 柏子實不計多少帶青色未開破者  右以沸湯焯過酒浸蜜封七日取出陰乾燒之    酴香 歌曰三兩玄參二兩松一枝濾子蜜和同少加真麝並 龍腦一架荼蘼落晚風    黃亞夫野梅香武 降真香四兩  茶一胯  右以茶為末入井花水一 與香同煮水干為度篩  去 茶碾真香為細末加龍腦半錢和勻白蜜煉熟  搜劑作圓如雞頭實或散燒之    江梅香 零陵香  藿香   丁香懷干 茴香

龍腦已上各半兩   麝香少許缽內研以建茶湯和洗之  右為末煉蜜和勻捻餅子以銀葉襯燒之    江梅香補 歌曰百粒丁香一掫茴麝香少許可斟裁更加五味零 陵葉百斛濃香江上梅    蠟梅香武 沉香三錢  檀香三錢  丁香六錢 龍腦半錢  麝香一字  右為細末生蜜和劑爇之    雪中春信 檀香半兩   香一兩二錢丁香皮一兩二錢 樟腦一兩二錢麝香一錢  杉木炭二兩  右為末煉蜜和勻焚窨如常法    雪中春信沉 沉香一兩  白檀半兩  丁香半兩 木香半兩  甘松七錢半 藿香七錢半

零陵香七錢半白芷二錢  回鶻香附子二錢 當歸二錢  麝香二錢  官桂二錢 檳榔一枚  荳蔻一枚  右為末煉蜜和餅如棋子大或脫花樣燒如常法    雪中春信武 香附子四兩  鬱金二兩  檀香一兩建茶煮 麝香少許  樟腦一錢石灰制羊脛灰四兩  右為末煉蜜和勻焚窨如常法    春消息一 丁香半兩  零陵香半兩 甘松半兩 茴香二分  麝香一分  右為末蜜和得所以瓮盒貯之地穴內窨半月    春消息二 甘松一兩  零陵香半兩 檀香半兩 丁香十顆  茴香一撮  腦麝少許  和窨如常法

雪中春泛水平壼子新方 腦子二分  麝香半錢  白檀二兩 乳香七錢  沉香三錢  寒水石三兩燒  右件為極細末煉蜜並鵝梨汁和勻為餅脫濕置寒  水石末中磁瓶內收貯    勝茉莉香 沉香一兩  金顏香研細 檀香各二錢 大丁香十粒研細末腦麝各一錢  右麝用冷腦茶清三四滴研細續入腦子同研木犀  花方開未離披者三大盞去蒂於淨器中研爛如泥  入前作六味再研勻拌成餅子或用模子脫成花樣  密入器中窨一月    薝菊香 雪白芸香以酒煮入元參桂末丁皮四味和勻焚之    雪蘭香 歌曰十兩 香一兩檀楓香兩半各秤盤更加一兩元

參末硝蜜同和號雪蘭





香乘卷十八

欽定四庫全書 香乘卷十九 明 周嘉冑 撰   熏佩之香    篤耨佩香武 沉香末一觔 金顏香末十兩大食梔子花一兩 龍涎一兩  龍腦五錢  右為細末薔薇水細細和之得所臼杵極細脫范子    梅蕊香 丁香半兩  甘松半兩  藿香葉半兩 香白芷半兩 牡丹皮一錢 零陵香一兩半 舶上茴香五分微炒  同咬咀貯絹袋佩之    荀令十里香沉 丁香半兩強 檀香一兩  甘松一兩 零陵香一兩 生龍腦少許 茴香五分略炒

 右為末薄紙貼紗囊盛佩之其茴香生則不香過炒  則焦氣多則藥氣太少則不類花香逐旋斟酌添使  旖旎    洗衣香武 牡丹皮一兩 甘松一錢  右為末每洗衣最後澤水入一錢    假薔薇百花香 甘松一兩  檀香一兩  零陵香一兩 藿香葉半兩 丁香半兩  黃丹二分 白芷五分  香墨一分  茴香三分 腦麝為衣  右為細末以熟蜜和稀稠拌得所隨意脫花    玉華醒醉香 采牡丹蕊與酴花清酒拌浥潤得所風陰一宿杵 細捻作餅子陰乾龍腦為衣置枕間    衣香洪

零陵香一觔 甘松十兩  檀香十兩 丁香皮五兩 辛夷二兩  茴香二錢炒  右搗粗末入龍腦少許貯囊佩之    薔薇衣香武 茅香一兩  丁香皮一兩剉碎微炒零陵香一兩 白芷半兩  細辛半兩  白檀半兩 茴香三分微炒  同為粗末可佩可爇    牡丹衣香 丁香一兩  牡丹皮一兩 甘松一兩為末 龍腦二錢另研麝香一錢另研  右同和以花葉紙貼佩之    芙藥衣香補 丁香一兩  檀香一兩  甘松一兩 零陵香半兩 牡丹皮半兩 茴香二分微炒  右為末入麝香少許研勻薄紙貼之用新帕子裹着

 肉其香如新開蓮花臨時更入麝龍腦各少許更佳  不可火焙汗吧愈香    御愛梅花衣香售 零陵香葉四兩藿香葉三兩 沉香一兩剉 甘松三兩去土洗淨秤檀香二兩  丁香半兩搗 米腦半兩另研白梅霜一兩搗細淨秤麝香三錢另研  以上諸香並須日干不可見火除腦麝梅霜外一處  同為粗末次入腦麝梅霜拌勻入絹袋佩之  此乃內侍韓憲所傳    梅花衣香武 零陵香   甘松    白檀 茴香已上各五錢丁香    木香各一錢  右同為粗末入龍腦少許貯囊中    梅萼衣香補 丁香二錢  零陵香一錢 檀香一錢 舶上茴香五分微炒木香五分  甘松一錢半

白芷一錢半 腦麝各少許  右同剉候梅花盛開晴明無風兩於黃昏前擇未開  含蕊者以紅線系定至清晨日未出時連梅蒂摘下  將前藥同拌陰乾以紙裹貯紗囊佩之旖旎可愛    蓮蕊衣香 蓮蕊一錢干研零陵香半兩 甘松四錢 藿香三錢  檀香三錢  丁香三錢 茴香二分微炒白梅肉三分 龍腦少許  右為細末入龍腦研勻薄紙貼紗囊貯之    濃梅衣香 藿香葉二錢 早春芽茶二錢丁香十枚 茴香半字  甘松三分  白芷三分 零陵香三分  同剉貯絹袋佩之    裛衣香武 丁香一兩另研鬱金十兩  零陵香六兩

藿香四兩  白芷四兩  蘇合油三兩 甘松三兩  杜蘅三兩  麝香少許  右為末袋盛佩之    裛衣香瑣碎錄 零陵香一觔 丁香半觔  蘇合油半觔 甘松三兩  鬱金二兩  龍腦二兩 麝香半兩  右並須精好者若一味惡即損諸香同搗如麻研大  小以夾絹袋貯之    貴人浥汗香武 丁香一兩為粗末 川椒六十粒  右以二味相和絹袋盛而佩之辟絕汁氣    內苑蕊心衣香事林 藿香半兩  益智仁半兩 白芷半兩 蜘蛛香半兩 檀香二錢  丁香三錢 木香二錢

同為粗末裹置衣笥中    勝蘭衣香 零陵香二錢 茅香二錢  藿香二錢 獨活一錢  甘松一錢半 大黃一錢 牡丹皮半錢 白芷半錢  丁香半錢 桂皮半錢  以上先洗淨干再用酒略噴碗盛蒸少時入三 子  二錢豆腐漿水蒸以琖益定檀香一錢右為細末剉  合和勻入麝香少許    香爨 零陵香  茅香   藿香   甘松 松子搥碎 茴香   三柰子豆腐蒸檀香 木香   白芷   土白芷   桂肉 丁香   牡丹皮  沉香各等分 麝香少許  右用好酒噴過日曬令干以刀切碎碾為生料篩羅

 粗末瓦壇收頓    軟香一 篤耨香半兩 檀香末半兩 蘇合油三兩 金顏香五兩牙子者銀硃一兩  麝香半兩 龍腦二錢  右為細末用銀器或磁器於沸湯鍋釜內頓放逐旋  傾出蘇合油內攪勻和停為度取出瀉入冷水中隨  意作劑    軟香二 沉香十兩  金顏香二兩  香二兩 丁香一兩  乳香半兩  龍腦五錢 麝香六錢  右為細末以蘇合油和納磁器內重湯煮半日以稀  稠得中為度入臼搗成劑    軟香三 金顏香半觔極好者於銀器湯煮化細布扭淨汁蘇合油四兩絹扭過

龍腦一錢研細心紅不計多少色紅為度麝香半錢研細  右先將金顏香搦去水銀石器內化開次入蘇合油  麝香拌勻續入龍腦心紅移銚去火攪勻取出作團  如常法    軟香四 黃蠟半觔溶成汁濾淨卻以淨銅銚內下紫草煎令紅濾去草滓 金顏香三兩揀淨秤別研細作一處檀香一兩碾令細卻篩過 沉香半兩極細末   銀硃隨意加入以紅為度 滴乳香三兩揀明塊者用茅香煎水煮過令浮成片如膏傾冷水中取出待水干入乳缽研細如粘缽 則用 醋淬的赭石二錢入內同研則不粘矣 蘇合香油三錢如臨合時先以生蘿蔔擦了乳缽則不粘如無則以子代之 生麝香三錢淨缽內以茶清滴研細卻以其餘香拌起一處  右以蠟入瓮器大 內坐重湯中溶成汁入蘇合油  和了停勻卻入眾香以柳棒顏攪極勻即香成矣欲  軟用松子仁三兩搡汁於內雖大雪亦軟    軟香五

檀香一兩為末沉香半兩  丁香三錢 蘇合香油半兩  以三種香拌蘇合油如不滓再加合油    軟香六 上等沉香五兩金顏香二兩半龍腦一兩  右為末入蘇合油六兩半用綿濾過取淨油和香旋  旋看稀稠得所入油如欲黑色加百草霜少許    軟香七 沉香三兩   香三兩末 檀香三兩 亞息香半兩末梅花龍腦半兩甲香半兩制 松子仁半兩 金顏香一錢 龍涎一錢 篤耨油隨分 麝香一錢  杉木炭以黑為度  右除龍腦松仁麝香耨油外余皆取極細末以篤耨  油與諸香和勻作濟    軟香八 金顏香三兩 蘇合油三兩 篤耨油一兩二錢

龍腦四錢  麝香一錢  先將金顏香碾為細末去滓用蘇合油坐熟入黃蠟  一兩坐化逐旋入金顏坐過了入腦麝篤耨油銀硃  打和以軟昏籜毛縛收欲黃入蒲黃綠入石綠黑入  墨欲紫入紫草各量多少加入以勻為度    軟香沉 丁香一兩加木香少許同炒 沉香一兩 白檀二兩  金顏香二兩 黃蠟二兩 三柰子二兩 心子紅二兩作黑不用龍腦半兩或三錢可 蘇合油不計多少生油不計多少白膠香半觔灰水於沙鍋內煮候浮上 掠入涼水搦塊再用皁角水三四 復煮以香白為度秤二兩香用  右先將蠟於定磁碗內溶開次下白膠香次生油次  蘇合攪勻取碗置地候溫入眾香每一兩作一丸更  加烏篤耨一兩尤妙如造黑色者不用心子紅入香  墨二兩燒紅為末和劑如常法可懷可佩置扇柄把  握極佳

   軟香武 沉香半觔為細末金顏香二兩 龍腦一錢研細 蘇合油四兩  右先將沉香末和蘇合油仍入冷水和成團卻搦去  水入金顏香龍腦又以水和成團再搦去水入臼杵  三五千下時時搦去水以水盡杵成團有光色為度  如欲硬加金顏香如欲軟加蘇合油    寶梵院主軟香 沉香三兩  金顏香五錢 龍腦四錢 麝香五錢  蘇合油二兩半黃蠟一兩半  右細末蘇合油與蠟重湯溶和搗諸香入腦子更杵  千下用    廣州吳家軟香新 金顏香半觔研細蘇合油二兩 沉香一兩末 腦麝各一錢另研黃蠟二錢  芝麻油一錢臘月經年者尤佳  右將油蠟同銷鎔放微溫和金顏沉末令勻次入腦

 麝與合油同搜仍於淨石板上以木槌擊數百下如  常法用之    翟仁仲運使軟香 金顏香半觔 蘇合油以拌勻諸香為度 龍腦一字  麝香一字  烏梅肉二錢半焙乾  先以金顏腦麝烏梅肉為細末後以蘇合油相和合  臨時相度硬軟得所欲紅色加銀硃二兩半欲黑色  加皁兒灰三錢存性    熏衣香 茅香四兩細剉酒洗微蒸零陵香半兩 甘松半兩 白檀二錢  丁香二錢半 白梅三個焙乾取末  右共為粗末入米腦少許薄紙貼佩之    熏衣香二 沉香四兩   香三兩  檀香一兩半 龍腦半兩  牙硝二錢  麝香二錢 甲香四錢灰水浸一宿次用新水洗過後以蜜水 黃

 右除龍腦麝香別研外同為粗末煉蜜半觔和勻候  冷入龍腦麝香    蜀熏御衣香洪 丁香一兩   香一兩  沉香一兩 檀香一兩  麝香二錢  甲香一兩制  右為末煉蜜放冷溫令勻入窨月余用    南陽公主熏衣香事林 蜘蛛香一兩 白芷半兩  零陵香半兩 砂仁半兩  丁香三錢  麝香五分 當歸一錢  荳蔻一錢  共為末囊盛佩之    新料熏衣香 沉香一兩   香七錢  檀香五錢 牙硝一錢  米腦四錢  甲香一錢  右先將沉香 檀為粗散次入麝拌勻次入甲香牙  硝銀硃一字再拌煉蜜和勻上摻腦子用如常

   千金月令熏衣香 沉香二兩  丁香皮二兩 鬱金香二兩細剉 蘇合油一兩 詹糖香一兩同蘇合香油和作餅子 小甲香四兩半以新牛糞汁三升水三升火煮三分去二取出淨水淘刮去上肉焙乾又以清酒二升 蜜半合火煮令酒盡以物撓 候干以水淘去蜜暴干別末  右將諸香末和勻燒熏如常法    熏衣梅花香 甘松一兩  木香一兩  丁香半兩 舶上茴香三錢龍腦五錢  右拌搗合粗末如常法燒熏    熏衣芬積香和劑 沉香二十五兩剉 白二十兩 藿香十兩 檀香二十兩腦茶清炒黃1零陵香葉十兩丁香十兩 牙硝十兩  米腦三兩研 麝香一兩五錢 梅花龍腦一兩研杉木麩炭二十兩 甲香二十兩炭灰煮兩日洗以蜜酒同煮令干蜜煉和香

 右為細末研腦麝用蜜和搜今勻燒熏如常法    熏衣衙香 生沉香六兩剉 香六兩  生牙硝六兩 檀香十二兩 茶清炒生龍腦二兩研麝香二兩研 蜜比香觔兩加倍煉熟甲香一兩  右為末研入腦麝以蜜搜和令勻燒熏如常法    熏衣笑蘭香事林 藿零甘芷木茴香茅賴芎黃和桂心檀麝牡皮加減用 酒噴日曬絳囊盛  零以蘇合香油和勻松茅酒洗三賴米泔浸大黃蜜  蒸麝香逐旋添入熏衣加檀殭瓥常帶加白梅肉   塗傅之香    傅身香粉洪 英粉另研 青木香  麻黃根  附子炮 甘松   藿香   零陵香各等分  右件除英粉外同搗羅為末以生絹袋盛浴罷傅身

   和粉香 官粉十兩  蜜陀僧一兩 白檀香一兩 黃連五錢  腦麝各少許 蛤粉五兩 輕粉二錢  硃砂二錢  金箔五個 鷹條一錢  右件為細末和勻傅面    十和香粉 官粉一袋水飛硃砂三錢  蛤粉白熟者水飛 鷹條二錢  蜜陀僧五錢 檀香五錢 腦麝各少許 紫粉少許  寒水石和腦麝同研  右件各為飛塵和勻入腦麝調色似桃花為度    利汗紅粉香 滑石一觔極白無石者水飛過心紅三錢 輕粉五錢  麝香少許  右件同研極細用之調粉如肉色為度塗身體香肌  利汗

香身 丁香一兩半 藿香葉   零陵香 甘松各三兩 香附子   白芷 當歸    桂心    檳榔 益智仁各一兩麝香二錢  白荳蔻仁二兩  右件為細末煉蜜為劑杵千下丸如桐子大噙化一  丸便覺口香五日身香十日衣香十五日他人皆聞  得香又治遍身熾氣惡氣及口齒氣    拂手香武 白檀三兩滋潤者剉末用蜜三錢化湯用一盞炒令水干稍覺浥濕焙乾杵羅極細 米腦五錢研 阿膠一片  右將阿膠化湯打糊入香末搜拌令勻於木臼中搗  三五百捏作餅子或脫花窨干中穿一穴用彩線懸  胸前    梅真香 零陵香葉半兩甘松半兩  白檀香半兩

丁香半兩  白梅末半兩 腦麝少許  右為細末糝衣傅身皆可用之    香發木犀香油事林 凌晨摘木犀花半開者揀去莖蒂令淨高量一斗取清 麻油一觔輕手拌勻置磁罐中厚以油紙蜜封罐口坐 於釜內重湯煮一餉久取出安頓穩燥處十日後傾出 以手泚其青液收之最要封閉緊密久而愈香如以油 勻入黃蠟為百脂尤馨香也    烏髮香油此油洗髮後用最妙 香油二觔  柏油二兩另放訶子皮一兩半 沒石子六個 五棓子半兩 真膽礬一錢 川百藥煎三兩酸榴皮半兩 豬膽二個另放 旱蓮台半兩  右件為粗末先將香油熬數沸然後將藥末入油同  熱少時傾油入罐子內微溫入柏油攪漸入豬膽又  攪令極冷入後藥

零陵香   藿香葉   香白址 甘松各三錢 麝香一錢  再攪勻用厚紙封罐口每日早午晚各攪一次仍封  之如此十日後先晚洗髮淨次早發乾搽之不待數  日其發黑紺光澤香滑永不染塵垢更不須再洗用  之後自見也黃者轉黑旱蓮台諸處有之科生一二  尺高小花如菊折斷有黑汁名猢猻頭    又此油最能黑髮 每香油一觔棗枝一根剉碎新竹片一根截作小片不 拘多少用荷葉四兩入油同煎至一半去前物加百藥 煎四兩與油再熬冷定加丁香排草檀香辟塵茄每淨 油一觔大約入香料兩餘    合香澤法 清酒浸香夏用令春秋酒令暖冬則小熱雞舌香俗人以其似丁予故為丁子香也 藿香苜蓿蘭香凡四種以新綿裹而浸之夏一宿春秋二宿冬三宿 用胡麻油兩分豬膽一分內銅鐺中即以浸香酒和之

煎數沸後便緩火微煎然後下所浸香煎緩火至暮水 盡沸定乃熟以火頭內浸中作聲者水未盡有煙出無聲者水盡也澤欲熟時下 少許青蒿以發色綿羃鐺嘴瓶口瀉賈思勰齊民要街 香澤者人發恆枯瘁此以濡澤之也唇脂以丹作之象 唇赤也釋名    香粉 法惟多着丁香於粉盒中自然芬馥同上    面脂香 牛髓牛髓少者用牛脂和之若無髓只用脂亦得溫酒浸丁香藿香二種浸法 如煎滓法煎法一同合脂亦着青蒿以發色綿濾着磁漆盞 中令凝若作唇脂者以熟朱調和青油裹之同上    八白香金章宗宮中洗面散 白丁香  白僵蠶  白附子  白牽牛 白茯苓  白蒺   白芷   白芨  右等分入皁角去皮弦共為末菉豆粉半之日用面如玉矣

  金主綠雲香 沉香   蔓荊子  白芷   南沒石子 躑躅花  生地黃  苓苓香  附子 防風   覆盆子  訶子肉  蓮子草 芒硝   丁皮  右件各等分入卷柏三錢洗淨曬乾各細剉炒黑色  以絹袋盛入磁罐內每用藥三錢以清香油浸藥厚  紙封口七日每遇梳頭淨手蘸油摩頂心令熱入發  竅不十日發黑如漆黃赤者變黑禿者生發    蓮香散金主宮中方 丁香三錢  黃丹三錢  枯礬末一兩  共為細末閨閣中以之敷足久則香入膚骨雖足紈  常經浣渥香氣不散  金章宗文房精鑒至用蘇合香油點煙制墨可謂窮  幽極勝矣茲復致力於粉澤香膏使嬪妃輩雩鬢益  芳蓮蹤增馥想見當時人盡如花花盡皆香風流旖

 旎陳主隋煬後一人也




香乘卷十九

欽定四庫全書 香乘卷二十 明 周嘉冑 撰   香屬 香餅香珠 香煤 香藥 香灰香茶    燒香用香餅 凡燒香用餅子須先燒令通紅置香爐內候有黃衣生 方徐徐以灰覆之仍手試火氣緊慢沉譜    香一 堅硬羊脛骨炭三觔末   黃丹五兩 定粉五兩  針砂五兩  牙硝五兩 棗一升煮爛去皮核  右同搗拌勻以棗膏和劑隨意捻作餅子    香餅二 木炭三觔末 定粉三兩  黃丹二兩  右拌勻用糯米為糊和成入鐵臼內細杵以圈子脫  作餅曬乾用之

   香餅三 用櫟炭和柏葉葵菜橡實為之純用櫟炭則難熟而易 碎石餅太酷不用    香餅沉 軟炭三觔末 蜀葵葉或花一觔半  右同搗令粘勻作劑如干更入薄糊少許彈子大捻  餅曬乾貯磁器內燒香旋取用如無葵則炭末中拌  入紅花滓同搗以薄糊和之亦可   耐久香餅 硬炭末五兩 胡粉一兩  黃丹一兩  右用搗細末煮糯米膠和勻捻餅曬乾每用燒令赤  炷香經久或以針砂代胡粉煮棗代糯膠    長生香餅 黃丹四兩  干蜀葵花二兩燒灰干茄根二兩燒灰 棗肉半觔去核  右為粗末以棗肉研作膏同和勻捻作餅子曬乾置

 爐內大可耐久而不息    終日香餅 羊脛炭一觔末黃丹一分  定粉一分 針砂少許研勻黑石脂一分 分字去聲  右煮棗肉拌勻捻作餅子窨二日便於日中曬乾如  燒香畢水中蘸滅可再用    丁晉公文房七寶香餅 青州棗一斤去核木炭二斤末 黃丹半兩 鐵屑二兩  定粉一兩  細墨一兩 丁香二十粒  右用搗為膏如干時再入棗以模子脫作餅如錢許  每一餅可經晝夜    內府香餅 木炭末一觔 黃丹三兩  定粉三兩 針砂二兩  棗半觔  右同末熟棗肉杵作餅曬乾用如常法每一餅可度

 終日    賈清泉香餅 羊脛炭一觔 定粉四兩  黃丹四兩  右用糯粥或棗肉和作餅曬乾用如常法或茄葉燒  灰存性用棗肉同杵捻餅曬乾用之  用香煤  近來焚香取火非 下即踏中者以之供神佛格祖  先其不潔多矣故用煤以扶接火餅香史補遺    香煤一 茄蒂不計多少燒存性取四兩定粉三錢 黃丹二錢  海金砂二錢  右同末拌勻置爐上燒紙點丁終日    香煤二 枯茄荄燒成炭於瓶內候冷為末每一兩入鉛粉二錢 黃丹二錢半拌勻和裝灰中    香煤三

焰硝   黃丹   杉木炭  右各等分糝爐中以紙燼點    香煤四 黑石脂一名石墨一名石涅古者搗之以為香煤張正 見詩香散綺幕室石墨雕金爐    香煤沉 干竹筒干柳枝燒黑灰各二兩 鉛粉二錢 黃丹三兩 焰硝六錢  右同為末每用匕許以燈爇着於上焚香    月禪師香煤 杉木烰炭四兩硬羊脛炭二兩竹烰炭一兩 黃丹半兩  海金砂半兩  右同為末拌勻每用二錢置爐紙燈點候透紅以冷  灰薄覆    閻資欽香煤 柏葉多采之摘去枝梗洗淨日中曝干剉碎不用墳墓

間者入淨罐內以鹽泥固濟炭火 之石剉細研每用 一二錢置香爐灰上以紙燈點候勻遍焚香時時添之 可以鉖日  香餅香煤好事者為之其實用只須櫟炭一塊   制香灰    香灰新 細葉杉木枝燒灰用火一二塊養之經宿羅過裝爐 每秋間采松須曝干燒灰用養香餅 未化石灰搥碎 羅過鍋內炒令紅候冷又研又羅一再為之作養爐灰 潔白可愛日夜常以火一塊養之仍須用益若塵埃則 黑矣 礦灰六分爐灰四分和勻大火養灰焚炷香 莆燒灰裝爐如雪 總石灰杉木灰各等分以米湯同 和 過用 頭青朱紅黑煤土黃各等分雜於紙中裝 爐名錦灰 紙灰炒通紅羅過或稻梁燒灰皆可用 干松花燒灰裝香爐最潔 茄灰亦可藏火火久不息  蜀葵枯時燒灰妙

 爐灰松則養火久實則退今惟用千張紙灰最妙爐  中晝夜火不絕灰每月一易佳他無需也    香珠 香珠之法見諸道家者流其來尚矣若夫茶藥之屬 豈亦漢人含雞舌香之遺制乎茲故錄之以備見聞 度幾一物不知之意雲    孫功甫廉訪木犀香珠 木犀花蓓蕾未全開者開則無香矣露未晞時用布幔 鋪如無幔淨掃樹下地面令人登梯上樹打下花蕊擇 去梗葉精揀花蕊用中樣石磨磨成漿次以布復包裹 榨壓去水將已乾花料盛貯新磁器內逐旋取出於乳缽內研令細軟用小竹筒為則度築劑或以滑石平片 刻竅取則手搓員如小錢大竹籤穿孔置盤中以紙四 五重襯藉日傍陰乾稍健可百顆作一串山竹弓絣掛 當風處吹八九分干取下每十五顆以潔淨水略略揉 洗去皮邊青黑色又用盤盛於日影中映干如天陰晦

紙隔之於慢火上焙乾新綿裹收時時觀則香味可數 年不失其磨乳喕洗之際忌穢污婦鐵器油鹽等觸犯  瑣碎錄雲木犀香念珠須少入西木香    龍涎香珠 大黃一兩半 甘松一兩二錢川芎一兩半 牡丹皮一兩二錢藿香一兩二錢柰子一兩一錢  以上六味並用酒潑留一宿次日五更以後藥一處  拌勻於露天安頓待日出曬乾 白芷二兩  零陵香一兩半丁皮一兩二錢 檀香三兩  滑石兩二錢另研白芨六兩煮糊 均香二兩洗干另研白礬一兩二錢另研好 香二兩 春皮一兩二錢樟腦一兩  麝香半字  圓曬如前法旋入龍涎腦麝    香珠一 天寶香一兩 土光香半兩  速香一兩 蘇合香半兩 牡丹皮二兩  降真香半兩

茅香一錢半 草香一錢  白芷二錢豆腐蒸過 三柰二錢同上丁香半兩  藿香五錢 丁皮一兩   本半兩  細辛二分 白檀一兩  麝香檀一兩 零陵香二兩 甘松半兩  大黃二兩  荔枝殼二錢 麝香一拘  黃蠟一兩  滑石量用 石羔五錢  白芨一兩  右料蜜梅酒松子三柰白芷 糊夏白芨春秋瓊枝  冬阿膠 黑色竹葉灰石羔 黃色檀香浦黃 白  色滑石麝檀 菩提色細辛牡丹皮檀香麝檀大黃  石羔 沉香噀濕用蠟圓打輕者用水噀打    香珠二 零陵香酒洗 甘松酒洗  木香少許 茴香等分  丁香等分  茅香酒洗 川芎少許  藿香酒洗此物奪香味少用 桂心少許  檀香等分  白芷面裹煨熟去面

牡丹皮酒浸一日曬乾   三柰子如白芷制少許 大黃蒸過此項收香味且又染色多用無妨  右件圈者少用不圈等分如前制度曬乾和合為細  末用白芨和面打糊為劑隨大小圓越濕穿孔半乾  用麝香檀稠調水為衣    收香珠法 凡香環佩帶念珠之屬過夏後須用木賊草擦去汗垢 庶不蒸壞若蒸損者以溫湯洗過曬乾其香如初溫子皮    香珠燒之香徹天 香珠以雜香搗之丸如桐子大青繩穿此三皇真元之 香珠也燒之香徹天三洞珠囊    交趾香珠 交趾以泥香捏成小巴豆狀琉璃珠間之彩絲貫之作 道人數珠入省地賣南中婦人好帶之  余曾見交趾珠外用硃砂為衣內用小銅管穿繩制  極精嚴

  香藥    丁沉煎圓 丁香二兩半 沉香四錢  木香一錢 白荳蔻二兩 檀香二兩  甘松四兩  右為細末以甘草和膏研勻為圓如芡實大每用一  圓噙化常服調順三售和養榮衛治心胸痞滿    木香餅子 木香    檀香    丁香 甘草    肉桂    甘松  砂    丁香    莪木各等分  莪木醋煮過用鹽水浸出醋漿水浸三日為末蜜和  同甘草膏為餅每服三五枚    荳蔻香身 丁香    青木香   藿香 甘松各一兩 白芷    香附子 當歸    桂心    檳榔

荳蔻各十兩 麝香少許  右為細末煉蜜為劑入少酥油丸如梧桐子大每服  二十丸逐旋噙化咽津久服令人身香    透體麝臍丹 川芎    松子仁   柏子仁 菊花    當歸    白茯苓 藿香葉各一兩  右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七丸溫酒茶  清任下去諸風明目輕身辟邪少夢悅澤顏彩令人  身香    獨醒香 干葛    烏梅    甘草  砂各二兩 枸杞子四兩 檀香半兩 百藥煎半觔  右為極細末滴水為丸如雞頭大酒後三二丸細嚼  之醉而立醒

  香茶    經進龍麝香茶 白荳蔻一兩去皮白檀末七錢 百藥煎五錢 寒水石五錢薄荷汁制麝香四分  沉香三錢 片腦二錢 廿甘草末三錢 上等高茶一觔  右為極細末用淨糯米半升煮粥以密布絞取汁置  淨碗內放冷和劑不可稀軟以硬為度於石板上杵  一二時辰如黏用小油二兩煎沸入白檀香三五  片脫印時以小竹刀刮背上令平衛州韓家方    孩兒香茶 孩兒香一觔 高茶末三兩 麝香四公 片腦二錢五分或糠米者韶腦不用薄荷霜五錢 川百藥煎一兩研極細  右六件一處和勻用熟白糯米一升半淘洗令淨入  鍋內放冷水高四指煮作糕糜取出十分冷定於磁  盆內揉和成劑卻於平石砧上杵千餘轉以多為妙

 然後將花脫酒油少許入劑作餅於潔淨透風篩子  頓放陰乾貯磁器內青紙襯裡密封    香茶一 上等細茶一觔片腦半兩  檀香三兩 沉香一兩   砂三兩  舊龍涎餅一兩  右為細末以甘草半觔剉水一碗半煎取淨汁一碗  入麝香米三錢和勻隨意作餅    香茶二 龍腦    麝香雪梨制 百藥煎 揀草    寒水石各三錢高茶一觔 硼砂一錢  白荳蔻二錢  右同碾細末以熬過熟糯米粥淨布巾絞取濃汁勻  和石上杵千餘方脫花樣


香乘卷二十

欽定四庫全書


欽定四庫全書 香乘目錄

卷二十一‥‥印香方 卷二十二‥‥印香圖 卷二十三‥‥晦齋香譜 卷二十四‥‥墨娥小錄香譜 卷二十五‥‥獵香新譜 卷二十六‥‥香爐類 卷二十七‥‥香詩匯 卷二十八‥‥香文匯


香乘卷二十一 明 周嘉冑 撰   印篆諸香附旁通香圖二 信靈者    定州公庫印香  香     檀香     零陵香 藿香     甘松已上各一兩  大黃半兩 茅香半兩蜜水酒炒令黃色  右搗羅為末用如常法  凡作印篆須以杏仁末少許拌香則不起塵及易出  脫後皆做此    和州公庫印香 沉香十兩細挫   檀香八兩細挫如棋子 生結香八兩 零陵香四兩   藿香葉四兩焙乾  甘松四兩去土 草茅香四兩去塵土 香附二兩色紅者去黑皮 麻黃二兩去根細剉 甘草二兩粗者細剉  乳香纏二兩高頭秤 龍腦七錢生者尤妙

麝香七錢    焰硝半兩  右除腦麝乳硝四味別研外餘十味皆焙乾搗羅細  末盒子盛之外以紙包裹仍常置暖處旋取燒之切  不可泄氣陰濕此香於幃帳中燒之悠揚作篆熏衣  亦妙別一方與此味數分兩皆同惟腦麝焰硝各增  一倍草茅香須茅香乃佳每香一兩仍入制過甲香  半錢本太守馮公由義子宜行所傳方也    百刻印香  香一兩    檀香     沉香 黃熟香    零陵香    藿香 茅香以上各二兩  土草香半兩去土  盆硝半兩 丁香半兩    制甲香七錢半一本七分半龍腦少許細研作篆時旋入  右為末同燒如常法    資善堂印香  香三兩    黃熟香一兩   零陵香一兩 藿香葉一兩   沉香一兩    檀香一兩

白茅香花一兩  丁香半兩    甲香制三分 龍腦香三錢   麝香三分  右杵羅細末用新瓦罐子盛之昔張全真參政傳張  瑞遠丞相甚愛此香每日一盤篆煙不息    龍麝印香 檀香     沈香     茅香 黃熟香    藿香葉    零陵已上各十兩 甲香七兩半   盆硝二兩半   丁香五兩半  香三十兩剉  右為細末和勻燒如常法    又方沉譜 夾 香半兩   白檀香半兩   白茅香二兩 藿香二錢    甘松半兩去土   甘草半兩 乳香半兩    丁香半兩    麝香四錢 甲香三分    龍腦一錢    沉香半兩  右除龍麝乳香別研余皆搗羅細末拌和令勻用如

 常法    乳檀印香 黃熟香六兩   香附子五兩   丁 皮五兩 藿香四兩    零陵香四兩   檀香四兩 白芷四兩    棗半觔焙    茅香二觔 茴香二兩    甘松半觔    乳香一兩細研 生結香四兩  右搗羅細末燒如常法    供佛印香  香一觔    甘松三兩    零陵香三兩 檀香一兩    藿香一兩    白芷半兩 茅香五錢    甘草三錢    蒼腦三錢別研  右為細末燒如常法    無比印香 零陵香一兩   甘草一兩    藿香一兩 香附子一兩   茅香二兩蜜湯浸一宿不可水多曬乾微炒過

 右為末每用先於模擦紫檀末少許次布香末    夢覺庵妙高印香共二十四味按二十四 用以供佛 沈速     黃檀     降香 乳香     木香已上各四兩  丁香 撿芸香    薑黃     玄參 牡丹皮    丁皮     辛夷 白芷已上各六兩  大黃      本 獨活     藿香     茅香 荔枝殼    馬蹄香    官桂已上各八兩 鐵面馬牙香一觔 官粉一兩    炒硝一錢  右為末和成入官粉炒硝印用之此二味引火印燒無斷滅之患    水浮印香 紫灰一升或紙灰  黃蠟兩塊荔枝大  右同入鍋內 盡為度每以香末脫印如常法將灰  於面上攤勻以裁薄紙依香印大小襯灰覆放敲下

 置水盆中紙自沉去仍輕手以紙炷點香    寶篆香洪 沈香一兩    丁香皮一兩   藿香葉一兩 夾 香二兩   甘松半兩    零陵香半兩 甘草半兩    甲香半兩制   紫檀三兩制 焰硝三分  右為末和勻作印時旋加腦麝各少許    香篆新 一名壽香 乳香     干蓮草    降真香 沈香     檀香     青皮片燒及作炷 貼水荷葉   男孩胎髮一個  瓦松 木律     麝香少許    龍腦少許 山棗子          底用雲母石  右十四味為末以上棗子搽和前藥陰乾用燒香時  以玄參末蜜調 梢上引煙寫字畫人物皆能不散  從其散時以車前子末彈於煙上即散

   又方 歌曰乳旱降沈檀藿青貼發山斷松雄律字腦麝馥空 間  每用銅 引香煙成字或雲入針砂等分以 梢夾  磁石少許引煙任意作篆    丁公美香篆 乳香半兩別本一兩  水蛭三錢    鬱金一錢 壬癸蟲二錢科斗是 定風草半兩即天麻苗 龍腦少許  右除龍腦乳香別研外余皆為末然後一處和勻滴  水為丸如梧桐子大每用先以清水濕過手焚香煙  起時以濕手按之任從巧意手要常濕  歌曰乳蛭壬風龍欲煎獸爐爇處發祥煙竹軒清夏  寂無事可愛翛然逐晝眠

旁通香圖 四和    百花    花蕊    清真 文苑沉一兩一分檀半兩 一分甘松一分玄參二兩丁皮一分麝三錢 常枓  降真半兩  檀半兩甘松半兩楓香半兩芸香四錢 芬積檀三錢 半兩沉一分降真半兩麝一分腦一分甲香一分 清速  萫茅香半兩生結三分腦半錢沉一分麝一分檀半兩 衣香腦一錢零陵半兩麝一錢木香半錢檀一分藿一分丁香半兩 清神  藿半兩  麝一錢腦一錢 一兩沉半兩 凝香麝一錢丁香半兩檀一兩半甲香一錢結香一錢甘草一錢腦一錢     降真    百和    實篆 旁通香閣     四和 凝香 百花 碎瓊 雲英 寶篆 清真 文苑  沉香二兩一錢 檀香半兩  香一分 甘松一分 玄參一兩 丁皮一分 麝香一分 新料     降真半兩   檀香半兩 甘松半兩 白芷半兩 茅香四兩 笑蘭  檀香三錢  香半兩 沉香一分 降真半兩 麝香一錢 腦子一錢 甲香半兩 清遠     茅香半兩   生結二分 沉香一分 麝香一錢 檀香半兩 錦囊  腦子一錢 零陵半兩 麝香一錢 木香半兩 檀香半兩 藿香一分 丁香半錢 醒心  藿香一分 麝香六錢 腦香一錢  香一兩 沉香半兩 腦子一錢 凝和  麝香一錢 丁香半兩 檀香兩半 甲香一錢 結香一錢 甘草一分 腦子一錢

 已上碾為細末用蜜少許拌勻如常法燒於內惟寶  篆香不用蜜  旁通二圖一出本譜一載居家必用互有小異因兩  存之    信靈香一名三神香 漢明帝時真人燕濟居三公山石 中若毒蛇猛獸邪 魔干犯遂下山改居華陰縣庵中棲息三年忽有三道 者投庵借宿至夜談三公山石 之勝奈有邪侵內一 人云吾有奇香能救世人苦難焚之道得自然玄妙可 升天界真人得香復入山中坐燒此香毒蛇猛獸悉皆 遯默忽一日道者散發背琴虛空而來將此香方寫於 石壁乘風而去題名三神香能開天門地戶通靈達聖 入山可驅猛獸丁免刀兵瘟疫久旱可降甘霖渡江可 免風波有火焚燒無火口嚼從空噴於起處龍神護助 靜心修合無不靈驗 沈香     乳香     丁香

白檀香    香附     藿香 甘松已上各二錢  遠志一錢     本三錢 白芷三錢    玄參二錢    零陵香 大黃     降真     木香 茅香     白芨     柏香 川芎     三柰各二錢五分  用甲子日攢和丙子日搗末戊子日和合庚子日印  餅壬子日入盒收起煉蜜為丸或刻印作餅寒水石  為衣出入帶入葫蘆為妙    又方減四香分兩稍異 沈香     白檀香    降真香 乳香各一錢   零陵香八錢   大黃二錢 甘松一兩    藿香四錢    香附子一錢 玄參二錢    白芷八錢     本八錢  此香合成藏淨器中仍用甲子日開先燒三餅供養  天地神祇畢然後隨意焚之修合時切忌婦人雞犬    見





 香乘卷二十一

欽定四庫全書 香乘卷二十二 明 周嘉冑 撰   印篆諸香    五夜香刻宣州石刻 穴壼為漏浮木為箭自有熊氏以來尚矣三代兩漢迄 今遵用雖制有工拙而無以易此國初得唐朝水秤作 用精巧與杜牧宣潤秤漏頗相符合後燕蕭龍圖守梓 州作連花漏上進近又吳僧瑞新創杭湖等州秤漏例 皆疏略鹿歷戊子年初預班朝十二日起居退宣許百 官於朝堂觀新秤漏因得詳觀而默識焉始知古今之 制都未精究蓋少第二秤之水奩致漏滴有遲速也亘 古之關由我朝 求而大備邪嘗率愚短竊仿成法施 於婺睦二州鼓角樓熙寧癸丑歲大旱夏秋愆雨井泉 枯竭民用艱飲時待次梅溪始作百刻香印以准昏曉 又增置五夜香刻如左

   百刻香印 百刻香印以堅木為之山梨為上楠樟次之其厚一寸 二分外徑一尺一寸中心徑一寸無餘用丈處分十二 界迂曲其文橫路二十一重路皆闊一分半銳其上深 亦如之每刻長二寸四分凡一百刻通長二百四十分 每時率二尺計二百四十寸凡八刻三分刻之一其近 中狹處六暉相屬亥子也丑寅也卯辰也巳午也未申 也酉戍也陰盡以至陽也戍之未則入亥以上六長暉外各相連陽時六 皆順行自小以入大從微至着也其向戍亥陽終以入 陰也亥之末則至子以上六狹處內各相連陰時六皆逆行從大以入小 陰生減也並無斷際猶環之無端也每起火各以其時 大抵起什正第三路近中是或起日出視曆日日出卯視卯正幾刻不定斷 際起火處也    五更印刻十三 上印最長自小雪後大雪冬至小寒後單用其次有甲 乙兩丁四印並兩刻用

中印最平自驚蟄後至春分後單用秋分同其前後有 戊巳印各一併單用 末印最短自芒種前及夏至後小暑後單用其前有庚 辛壬癸四印並兩刻用

大衍篆香圖

鄒象渾見授此圖象渾名繼隆字紹南豫章人也宦寓 豐之慈利好古博雅善詩能文尤善於易賢士大夫多 所推重歲次已巳天曆二年良月朔旦中齊居士書

百刻篆香圖

昔嘗着香譜敘百刻香未甚詳廣德吳正仲制其篆刻 並香法見 較之頗精審非雅才妙思孰能至是因  於石傳諸好事者 熙寧甲寅歲仲春二日右諫議大 夫知宣城郡沉立題 其文准十二辰分一百刻凡燃 一晝夜

五夜篆香圖

小雪後十日連大雪 冬至反小寒後三日  上印六十刻徑三寸三分長  二尺七寸五分無餘


小寒後四日至大寒後二日 小雪前一日至後十一日同  甲卯五十九五十八刻徑三  寸二分長二尺七寸 大寒後三日至十二日後 立冬後四日至十三日同


立春前三日至後四日 立春前五日至後三日同  乙印五十七五十六刻徑三  寸二分長二尺六寸 立春後五日至十二日 霜降前四日至後十日同


雨水前三日至後三日 霜降前二日至後三日內  丙印五十五五十四刻徑三  寸二分長二尺五寸 雨水後四日至九日 寒露後六日至後十二日內


雨水後十日至驚蟄節日 寒露前一日至後五日同  丁印五十三五十二刻徑三  寸長二尺四寸 驚蟄後一日至六日 秋分八日至十三日同


驚蟄後七日至十二日 秋分後三日至後八日同  戊印五十一刻徑二寸九分  長二尺三寸


驚蟄後十三日至春分後三日 秋分前二日至後二日同  中印五十刻徑二寸八分長  二尺二寸五分無餘


春分後四日至八日 白露後七日至十二日內  巳印四十九刻徑二寸八分  長二尺二寸無餘


春分後九日至十二日同 白露後一日至六日同  庚印四十八四十七刻徑二  寸七分長二尺一寸五分 清明前一日至後六日 處暑後十一日至白露節日同


清明後七日至十二日 處暑四日至十日同  辛印四十六四十五刻徑二  寸六分長二尺五分 清明後十三日至穀雨後三日 立秋後十二日至處暑後三日同


穀雨後四日至後十日 立秋後五日至十一日同  壬印四十四四十五刻徑三  寸五分長一尺九寸五分 穀雨後十一日至立夏後三日 大暑後十二日至立秋後四日 同


立夏後四日至十三日同 大暑後二日至十一日同  癸印四十二四十一刻徑二  寸四分長一尺八寸五分 小滿前一日至後十一日 小暑後四日至大暑後一日同


芒種前三日至小暑後三日  未印中十刻徑二寸三分長  一尺七寸五分無餘


福鹿香篆


壽征香篆


長春篆香圖


延壽篆香圖


萬壽篆香圖


內府篆香圖


 爐熏散馥仙靈降而邪惡遁清修之士室間座右固  不可一刻斷香煙爐中一丸易盡印香綿篆氤氳特  妙雅宜寒宵永晝而下帷工藝者心馳鉛槧不資焚  爇時覺飛香浮鼻誠足助清氣爽精神也右圖范二  十有一供神祀真宴敘清游酌宜用之其五夜百刻  諸圖秘相授受按晷量漏准序符度又當與司天侔  衡璇璣 巧也



香乘卷二十二

欽定四庫全書 香乘卷二十三 明 周嘉冑 撰   晦齋香譜    晦齋香譜序  香多產海外諸番貴賤非一沈檀乳甲腦麝龍 名  雖書譜真偽未詳一草一木乃奪乾坤之秀氣一干  一花皆受日月之精華故其靈根結秀品類靡同但  焚香者要諳味之清濁辨香之輕重邇則為香迥則  為馨真潔者可達穹蒼混雜者堪供賞玩琴台書幾  最宜柏子沈檀酒宴花亭不禁龍涎 乳故諺語云  焚香掛畫未宜俗家誠斯言也余今春季偶於湖海  獲名香新譜一冊中多錯亂首尾不續讀書之暇對  譜修合一一試之擇其美者隨筆錄之集成一帙名  之曰晦齋香譜以傳好事者之備用也景泰壬申立  春月晦齋述

   香煤 凡香灰用上等風化石灰不拘多少羅過用稠米飲和 成劑丸如球子如拳大曬乾用炭火 通紅候冷碾細 羅過制爐次用好青棡炭灰亦可切不可用 灰及積 下除灰恐貓鼠穢污地氣蒸發焚香穢氣相雜大損香 之真味    四時燒香炭餅 堅硬黑炭三觔  黃丹     定粉 針砂     軟炭各五兩  右先將炭碾為末羅過次加丹粉砂硝同碾勻紅棗  一升煮去皮核和搗前炭末成劑如棗肉少就加煮  棗湯杵數百作餅大小隨意曬乾用時先埋於爐中  益以金火引子小半匙用火或燈點焚香    金火引子 定粉     黃丹     柳炭  右同為細末每用小半匙益於炭餅上用時着火或

 燈點然   五方真 香    東閣藏春香按東方青氣屬木主春季宜華筵焚之有百花氣味 沉速香二兩   檀香五錢    乳香 丁香     甘松各一錢   玄參一兩 麝香一分  右為末煉蜜和劑作餅子用青柏香末為衣焚之    南極慶壽香按南方赤氣屬火主夏季宜壽筵焚之此是南極真人瑤池慶壽香 沉香     檀香     乳香 金沙降各五錢  安息香    玄參各一錢 大黃五    丁香一字    官桂一字 麝香三字    棗肉三個煮去皮核  右為細末加上棗肉以煉蜜和劑托出用上等黃丹  為衣焚之    西齋雅意香按西方素氣主秋宜吉節經閣內楚之有親燈火閱簡編消酒襟懷     之趣雲

玄參酒浸四錢  檀香五錢    大黃一錢 丁香三錢    甘松二錢    麝香少許  右為末煉蜜和劑作餅子以 過寒水石為衣焚之    北苑名芳香按北方黑氣主冬季宜用爐賞雪焚之有幽蘭之馨 楓香二錢半   玄參二錢    檀香二錢 乳香一兩五錢  右為末煉蜜和劑加柳炭末以黑為度脫出焚之    四時清味香按中央黃氣屬土主四季月宜盡堂書館酒榭花亭皆可焚之此香     最能解穢 茴香一錢半   丁香一錢半   零陵香五錢 檀香八錢    甘松一兩    腦麝少許另研  右為末煉蜜和劑作餅用 鉛粉黃為衣焚之    醍醐香 乳香     沉香各二錢半   檀香一兩半  右為末入麝少許煉蜜和劑作餅焚之    瑞和香

金沙降    檀香     丁香 茅香     零陵香    乳香各一兩 藿香二錢  右為末煉蜜和劑作餅焚之    寶爐香 丁香皮    甘草     藿香 樟腦各一錢   香芷五錢    乳香二錢  右為末入麝一字白芨水和劑作餅焚之    龍涎香 沉香五    檀香     廣安息香 蘇合香各二錢五分  右為末煉蜜加白芨末和劑作餅焚之    翠屏香宜花館翠屏間焚之 沉香二錢半   檀香五錢    速香略炒 蘇合香各七錢五分  右為末煉蜜和劑作餅焚之

   蝴蝶香春月花園中焚之蝴蝶自至 檀香     甘松     玄參 蒼朮二錢半   丁香三錢  右為末煉蜜和劑作餅焚之    金絲香 茅香一兩    金沙降    檀香 甘松     白芷各一錢  右為末煉蜜和劑作餅焚之    代梅香 沉香     藿香各一錢半   丁香三錢 樟腦一分半  右為末生蜜和劑入麝一分作餅焚之 檀香     沉速香各二兩  甘松葉一兩  右為末煉蜜和劑作餅焚之   瑤華清露香 沉香一錢    檀香二錢    速香二錢

薰香二錢半  右為末煉蜜和劑作餅焚之   三品清香已下皆緣香    瑤池清味香 檀香     金沙降    丁香各七錢半 沉速香    速香     官桂  本     蜘蛛香    羌活各一兩 三柰     良羔     白芷各一兩半 甘松     大黃各二兩   芸香 樟腦各二錢   硝六錢    麝香三分  右為末將芸香腦麝硝另研同拌勻每香末四升兌  柏泥二升共六升加白芨末一升清水和杵勻造作  線香    玉堂清靄香 沈速香    檀香     丁香  本     蜘蛛香    樟腦各一兩

速香     三柰各六兩   甘松 白芷     大黃     金沙降 玄參各四兩   羌活     牡丹 官桂各二兩   良姜     麝香三錢  右為末入焰硝七錢依前方造    璚林清遠香 沈速香    甘松     白芷 良姜     大黃     檀香各七錢 丁香     丁1     三柰  本各五錢   牡丹皮    羌活 蜘蛛香二錢   樟腦     零陵各一錢  右為末依前方造   二洞真香    真品清奇香 芸香     白芷     甘松 三柰      本各二兩   降香三兩

柏苓一觔    焰硝六錢    麝香五分  右為末依前方造 加兜婁香泥白芨    真和柔遠香 速香末二升   柏泥四升    臼芨末一升  右為末入麝三字清水和造    真全嘉瑞香 羅漢香    芸香各五錢   柏鈴三兩  右為末用柳炭末三升柏泥白芨依前方造    黑芸香 芸香五兩    柏泥二升    柳炭末二升  右為末入白芨三合依前方造    石泉香 楓香一兩半   羅漢香三兩   芸香五錢  右為末入硝四錢用白芨柏泥造    紫藤香 降香四兩    柏鈴三兩半

 右為末用柏泥白芨造    欖脂香 橄欖脂三兩半  木香酒浸    沉香各五錢 檀香一兩    排草酒浸半日炒干  楓香 廣安息    香附子炒去皮酒浸一日炒干各二兩半 麝香少許    柳炭八兩  右為末用 婁柏泥白芨紅棗煮去皮核用肉造    清穢香此香能解穢氣避惡 蒼朮八兩    速香十兩  右為末用柏泥白芨造一方用麝少許    清鎮香此香能清宅宇辟諸惡穢 金沙降    安息香    甘香各六錢 速香     蒼朮各二兩   焰硝一錢  右用甲子日合就碾細末兌柏泥反芨造待干擇黃  道日焚之  首序自雲此譜得從湖海中多錯亂首尾不續似

 得其全全者收之其五方五清翠屏蝴蝶等香更又  備諸家之所未載殊為此乘之一助雲




 香乘卷二十三

欽定四庫全書 香乘卷二十四 明 周嘉冑 撰   墨娥小錄香譜    四葉餅子香 荔枝殼   松子殼   梨皮    甘蔗柤  右各等分為細末梨汁和丸小雞頭大捻作餅子或  搓如粗燈草大陰乾燒妙加降真屑檀末同尤佳    造數珠 徘徊花去汁秤二十兩爛搗碎  沉香一兩二錢 金顏香半兩細研     腦子半錢另研  右和勻每濕秤一兩半作數珠二十枚臨時大小加  減合時須於淡日中曬天陰令人着肉乾尤妙盛日  中不可曬    木犀印香 木犀不以多少研一次曬乾為末每用五兩    檀香二兩

赤蒼腦末四錢  金顏香三錢   麝香一錢半  右為末和勻作印香燒    聚香煙法 艾納大松上青苔衣     酸棗仁  凡修諸香須入艾納和勻焚之香煙直上三尺結聚  成球氤氳不散更加酸棗仁研入香中其煙自不散    分香煙法 枯荷葉  凡缸盆內栽種芞花至五月間候荷葉長成用蜜塗  葉上日久自有一等小蟲食盡葉上青翠其葉紗枯  摘取去柄曬乾為細末如合諸香入少許焚之其煙  直上盤結而聚用 任意分劃或為雲篆或作字體  皆可    賽龍涎餅子 樟腦一兩    東壁土三兩搗末  薄荷自然汁  右將土汁和成劑日中曬乾再搗汁浸再曬如此五

 度候干研為末入樟腦末和勻更用汁和作餅陰乾  為香錢隔火焚    出降真油法 將降真截二寸長劈作薄片江茶水煮三五次其油盡 去也    制檀香 將香剉如麻粒慢火炒令煙出候紫已去盡腥氣即止 又法劈片用酒慢火煮略炒 又法制降檀須用腦茶同浸濾出微炒    制茅香 擇好者剉碎用酒蜜水灑潤一宿炒令黃色為度    香篆盤 春秋中晝夜各五十刻篆盤徑二寸八分蟠屈共長二 尺五寸五分不可多餘但以此為則盛欲增減量晝夜刻數為之    取百花香水

采百花頭滿甑裝之上以盆合蓋周回絡以竹筒半破 就取蒸下倒流香水貯用謂之花香此乃廣南真法極 妙    薔薇香 茅香一兩    零陵一兩    白芷半兩 細辛半兩    丁皮一兩微炒   白檀半兩 茴香一錢  右七味為末可佩可燒    瓊心香 白檀三兩    梅腦一錢  右為末麵糊作餅子焚之    香煤一字金 羊脛骨    杉木炭各半兩  韶粉五錢半  右和勻每用一小匙燒過如金    香餅 紙錢灰    石灰     杉樹皮也燒灰

 右為末米飲和或餅子    又 羊脛骨一斤   紅花澤    定粉各二兩  右為末以糊和作餅子    又 炭末五斤   鹽   黃丹   針砂各半斤  右以糊捻成餅或搗蜀葵和尤佳    又 硬木炭十斤   鹽十兩     石灰一斤 干葵花一斤四兩  組花十二兩   焰硝十二兩  右為末糯米糊和勻模脫燒香用之火不絕    駕頭香 好 香五兩   檀香一兩    乳香半兩 甘松一兩    松納衣一兩   麝香三分  右為末用蜜一觔煉和作餅陰乾    線香

甘松     大黃     柏子 北棗     三柰     藿香 零陵     檀香     土花 金顏香    熏花     荔殼 佛泥降真各五錢  香二兩    麝香少許  右如法製造    又 檀香     藿香     白芷 樟腦     馬蹄香    荊皮 牡丹皮    丁皮各半兩   玄參 零陵     大黃各一兩    甘松 三賴     辛夷花各一兩半  芸香 茅香二兩    甘菊花四兩  右為極細末又於合香石上撻之令十分稠密細膩  卻依法製造前件料內入蚯蚓糞則灰燼奉連不斷  若入松樹上成窠苔蘚如圓錢者及帶柄小蓮蓬則

 煙直而圓    飛樟腦 樟腦不問多少研細同篩過細壁土拌勻攤碗內捩薄 荷汁灑土上又一碗合定濕紙條固縫了蒸之少時其 樟腦飛上碗底皆成冰片腦子  前十五卷內已載數法茲稍異亦存之    熏衣笑蘭梅花香 白芷四兩碎切   甘松    零陵一兩 三賴     檀香片    丁皮 丁枝半兩    望春花辛夷也  金絲茆香三兩 細辛     馬蹄香二錢   川芎二塊 麝香少許    千斤草二錢   粞腦少許另  右各 咀 和篩下屑末卻以腦麝乳極細入屑末  和勻另置錫合中密蓋將上項藥隨多少作貼後卻  撮屑末少許在內其香不可言也今市中之所賣者  皆無此二味所以不妙也

   紅綠軟香 金顏香牙子四兩 檀香末半兩   蘇合油半兩 麝香五分  右和勻紅用板朱綠用砂綠約用三錢以黃蠟鎔化  和就古人止有紅者蓋用辰砂在內所以聞其香而  食其味皆可以辟穢氛也    合木犀香珠器物 木犀揀浸過年壓干者一斤錦紋大黃半兩  黃檀香炒一兩 白墡土折二錢大一塊  右並撻碎隨意製造    藏春不下閣香  香二十兩加速香三兩 黃檀並射檀各五兩乳香二錢 金顏香二錢   麝香一錢    腦子一錢 白芨二十兩  右並為末撻極細水和印成餅一個一個攤漆桌上  於有風處陰乾輕輕用手推動翻置竹篩中陰乾不

 要揭起若然則破碎不全    藏木犀花 木犀花半開時帶露打下其樹根四向先用被袱之類 鋪張以盛之既得花揀去枝葉蟲蟻之類於淨桌上再 以竹篦一朵朵剔擇過所有花蒂及不佳者皆去之然 後石盆略春令扁不可十分細裝新瓶內按築令十分 堅實卻用干荷葉數層鋪面上木條擒定或枯竹片尤 好若用青竹則必作臭如此了放用升水浸冬月五日 一易水春秋三二日夏月一日切記裝花時須是以瓶 腹三分為率內二分裝花一分着水若要用時逼去水 去竹木去荷葉隨意取了仍舊如前收藏經年不壞顏 色如金    長春香 川芎     辛夷     大黃 江黃     乳香     檀香 甘松去土各半兩  丁皮     丁香

廣芸香    三賴各一兩   千金草一兩 茅香     玄參     牡皮各二兩  本     白芷     獨活 馬蹄香去土各二兩 藿香一兩五錢   荔枝殼新者一兩  右為末入白芨末四兩作劑陰乾不可見大日色    太 香面 木香     沉香各一兩   丁香 甘草     砂仁     藿香各五兩 白芷     干桂花    茯苓各二兩半 白朮一兩    白蓮花一百朵取須用 甜瓜五十個搗取自然汁  右為細末用面六十觔糯米粉四十觔和勻瓜汁拌  成餅為度每米一斗用面十兩下水八升    制香薄荷 寒水石研極細篩羅過以薄荷二觔交加於鍋內傾水 二碗於上以瓦盆益定用紙濕封四圍文武火蒸熏兩 傾飯久氣定方開微有黃色嘗之涼者是加龍腦少許

用揚州崔家方  采諸譜於重複外隨類附部獨晦齋譜與此全收之  墨娥內香餅刪去二方移本集香薄荷附香面後




 香乘卷二十四

欽定四庫全書 香乘卷二十五 明 周嘉冑 撰   獵香新譜    宣廟御衣攢香 玫瑰花四錢   檀香二兩咀細片茶葉煮 木香花四兩 沉香二兩咀片蜜水煮過 茅香一兩酒蜜煮炒黃色 茴香五分炒黃色 丁香五錢    木香一兩    倭草四兩去土 零陵葉三兩茶鹵洗過 甘松一兩蜜水蒸過  藿香葉五錢 白芷五錢共成咀片  麝二錢     片腦五分 蘇合油一兩   欖油二兩  共合一處研細拌勻秘傳    御前香 沉香三兩五錢   片腦二錢四分   檀香一錢 龍涎五分    排草須二錢   唵叭五錢 麝香五分    蘇合油一錢   榆面五錢

花露四兩   印餅用    內甜香 檀香四兩    沉香四兩    乳香二兩 丁香一兩    木香一兩    黑香二兩 郎苔六錢    黑速四兩    片麝各三錢 排草三兩    合油五兩    大黃五錢 官桂五錢    金顏香二兩   陵葉二兩  右入油和勻加煉蜜和如泥磁罐封一次二分    內府香衣香牌 檀香八兩    沉香四兩    速香六兩 排香一兩    倭草二兩    苓香三兩 丁香二兩    木香三兩    官桂二兩 桂花二兩    玫瑰四兩    麝香三錢 片腦五錢    合油四兩    甘松六兩 榆末六兩

 右以滾熱水和勻上石碾碾極細窨干雕花如用玄  色加木炭末    世廟枕頂香  香八兩    檀香     藿香 丁香     沈香     白芷已上各四兩 錦紋大黃   茅山蒼朮   桂皮 大附子極大者研末 遼細辛    排草 廣零陵香   排草須已上各二兩 甘松 三柰     金顏香    黑香 辛夷已上各三兩  龍腦一兩    麝香五錢 龍涎五錢    安息香一兩   茴香一兩  共二十四味為末用白芨糊入血結五錢杵搗千餘  下印枕頂式陰乾制枕  余屢見枕板香塊自大內出者旁有嘉靖某年造填  金字以之鋸開作扇牌等用甚香有不甚香者應料  有殊等上用者香珍至給宮嬪平等料耳

   香牌扇 檀香一觔    大黃半觔    廣木香半觔 官桂四兩    甘松四兩    官粉一觔 麝五錢     片腦八錢    白芨面一觔  印造各式    玉華香 沉香四兩    速香四兩黑色者  檀香四兩 乳香二兩    木香一兩    丁香一兩 郎苔六錢    唵叭香三兩   麝香三錢 龍腦三錢    廣排草三兩齣交趾者 蘇合油五錢 大黃五錢    官桂五錢    金顏香二兩 廣零陵用葉一兩  右以香料為末和入蘇合油揉勻加煉好蜜再和如  濕泥入磁瓶錫蓋蠟封口固每用二三分    慶真香 沉香一兩    檀香五錢    唵叭一錢 樟腦一錢    降香五分    白荳蔻一錢 大黃一錢    乳香一錢    硝一錢 榆面一兩二錢  散用如印餅和蜜去榆面    恭順壽香餅 檀香四兩    沉香二兩    速香四兩 黃脂一兩    郎苔一兩    零陵二兩 丁香五錢    乳香五錢    藿香三錢 黑香五錢    肉桂五錢    木香五錢 甲香一兩    蘇合一兩五錢   大黃二錢 三柰一錢    官桂一錢    片腦一錢 麝香一錢五   龍涎一錢五分  以白芨隨用為末印餅    臞仙神隱香 沉香     檀香各一兩    龍腦 麝香各一錢   棋楠香    羅合

欖子     滴乳香各五錢  右味為末煉蔗漿和為餅焚用    西洋片香 黃脂一兩    龍涎二錢    安息一錢 黑香二兩    乳香二兩    官桂五錢 綠芸香三錢   丁香一兩    沉香二兩 檀香二兩    酥油一兩    麝香一錢 片腦五分    炭末六兩    花露一兩  右煉蜜和勻為度乘熱作片印之    越鄰香 檀香六兩    沉香四兩    黑香四兩 丁香一兩五錢   木香一兩    黃脂 乳香一兩    藿香二兩    郎苔二兩 速香六兩    麝香五錢    片腦一錢 廣零陵二兩   欖油一兩五錢   甲香五錢  以白芨汁上竹蔑

   芙蓉香 龍腦三錢    蘇合油五錢   撒 蘭三分 沉香一兩五錢   檀香一兩二錢   片速三錢 生結香一錢   排草五錢    芸香一錢 甘麻然五分   唵叭五分    丁香一錢 郎苔三分    藿香三分    零陵香三分 乳香二分    三柰二分    欖油二分 榆面八錢    硝一錢  和印或散燒    黃香餅 沉速香六兩   檀香三兩    丁香一兩 木香一兩    乳香二兩    金顏香一兩 唵叭香三兩   郎苔五錢    蘇合油二兩 麝香三錢    龍腦一錢    白芨末八兩 煉蜜四兩  和劑印餅用

   黑香餅 用料四十兩加炭末一觔    蜜四觔 蘇合油六兩   麝香一兩    白芨半觔 欖油四觔    唵叭四兩  先煉蜜熟下欖油化開又入唵叭又入料一半將白  芨打成糊入炭末又料一半然後入蘇合麝香揉勻  印餅    撒 蘭香 沉香三兩五錢   龍腦二錢四分   龍涎五分 檀香二錢    唵叭三分    麝香五分 撒 蘭一錢   排草須二錢   蘇合油一錢 甘麻然三分   薔薇露四兩   榆面六錢  印作餅燒之佳甚    玫瑰香 花一觔  入丸三兩磨汁入絹袋灰干有香花皆然

   聚仙香 麝香一兩    蘇合油八兩   丁香四兩 金顏香六兩另研  郎苔二兩    欖油一觔 排草十二兩   沉香六兩    速香六兩 黃檀香一觔   乳香四兩另研   白芨面十二兩 蜜一觔  已上作末為骨先和上竹心子作第一層趁濕又滾  檀香二觔排草八兩沉香八兩速香八兩為末作滾  第二層成香紗篩掠干一名安席香俗名棒兒香    沉速棒香 沉香二觔    速杳二觔    唵叭香三兩 麝香五錢    金顏香四兩   乳香二兩 蘇合油六兩   檀香一觔    白芨末一觔八兩 煉蜜一觔八兩  和成滾棒如前    黃龍掛香

檀香六兩    沉香二兩    速香六兩 丁香一兩    黑香三兩    黃胭二兩 乳香一兩    木香一兩    三柰五兩 郎苔五錢    麝香一錢    蘇合五錢 片腦五分    硝二錢     炭末四兩  右煉蜜隨用和勻為度用線在內作成炷香銀絲作鈎    黑龍掛香 檀香六兩    速香四兩    黃熟二兩 丁香五錢    黑香四錢    乳香六錢 芸香一兩    三柰三錢    良姜一錢 細辛一錢    川芎二錢    甘松一兩 欖油二兩    硝二錢     末四兩  以蜜隨用同前銅絲作鈎    清道引路香 檀香六兩    芸香四兩    速香二兩

黑香四兩    大黃五錢    甘松六兩 麝香殼二個   飛過樟腦二錢  硝一兩 炭末四兩  右煉蜜和勻以竹作心形如安席大如蠟燭   合香 檀香六兩    速香六兩    沉香二兩 排草六兩    倭草三兩    零陵香四兩 丁香二兩    木香一兩    桂花二兩 玫瑰一兩    甘松二兩    茴香五分炒黃 乳香二兩    廣蜜六兩    片麝各二錢 銀硃五分    官粉四兩  右共為極細末香皁如合香料止去朱一種加石膏  灰六兩煉蜜和勻為度    卷灰壽帶香 檀香六兩    速香四兩    片腦三分 茅香一兩    降香一錢    丁香二錢

木香一兩    大黃五錢    桂枝三錢 硝二錢     連翹五錢    柏鈴三錢 荔枝核五錢   蚯蚓糞八錢   榆面六錢  右共為極細末滾水和作絕細線香    金猊玉兔香 用杉木燒炭六兩配以櫟炭四兩搗末加炒硝一錢用 米糊和成揉劑先用木刻狻猊兔子二塑圓混肖形如 墨印法大小任意當獸口開一線入小孔獸形頭昂尾 低是訣將炭劑一半入塑中作一凹入香劑一段再加 炭劑築完將鐵線針條作鑽從獸口孔中搠入至近尾 止取起曬乾狻猊用官粉塗身周遍上蓋黑墨兔子以 絕細雲母粉膠調塗之亦益以墨二獸俱黑內分黃白 二色每用一枚將尾向燈火上焚灼置爐內口中吐出 香煙自尾隨變色樣金猊從尾黃起焚盡形若金妝蹲 踞爐內經月不散觸之則灰滅矣玉兔形儼銀色甚可 觀也雖非雅供亦堪遊戲其中香料精粗隨人取用取

香和榆面為劑捻作小指粗段長八九寸以獸腹大小 量入但令香不露出炭外為佳    金龜香燈新 香皮 每以好烰炭研為細末紗篩過用黃丹少許和 卻使白芨研細米湯調膠烰炭末勿令太濕 香心  茅香藿香零陵香三柰子柏香印香白膠香用水煮如 法去柏煙性漉上待干成堆碾不成餅以上等分剉為 末和令占獨白膠香中半亦研為末以白芨末水調和 捻作一指大如橄欖形以烰炭為皮如棗饅頭入龜印 卻用針穿自龜口插從尾出脫出龜印將香龜尾捻合 焙乾時從尾起自然吐煙於頭燈明而且香每以油燈 心或油紙捻點之    金龜延壽香新 定粉半錢    黃丹一錢    烰炭一兩半為末  右研和薄糊調成劑雕兩片龜兌印脫里別香在腹  內以布針從口中穿到腹香煙出從龜口內燒過灰

 冷龜色如金    窗前省讀香 菖蒲根    當歸     梓腦 杏仁     桃仁各五錢   芸香二錢  右研末用酒為丸或捻成條陰乾讀書有倦意焚之  爽神不思睡    劉真人幻煙瑞球香 白檀香    降香     馬牙香 蘆香     甘松     三柰 遼細辛    香白芷    金毛狗脊 茅香     廣零陵    沉香已上各一錢 黃盧干    官粉     鐵皮 雲母石    磁石已上各五分  水秀才一個即水面寫字  小兒胎毛一具燒灰存性  共為細末白芨水調作塊房內爐焚煙儼垂雲如將  萌花根下津用瓶接津調香內煙如雲垂天花也若

 用猿毛灰桃毛和香其煙即獻猿桃象若用葡萄根  下津和香其煙即獻葡萄象若出蔗外焚之其煙高  丈余不散如噴水煙上即結蜃樓人馬象大有奇異  妙不可言    香煙奇妙 沉香     藿香     乳香 檀香     錫灰     金晶石  右等分末成丸焚之則滿室生雲    窨酒香丸 腦麝二味同研   丁香     木香 官桂     胡椒     紅荳 縮砂     白芷已上各一分  馬 少許  右除龍麝另研外余藥同搗為細末蜜為丸和如櫻  桃大一斗酒置一丸於其中卻封系令密三五日開  飲之其味特香美    香餅

柳木灰七錢   炭末三錢  用紅葵花搗爛為丸此法最妙不損爐灰燒過瑩白  如銀絲數條    又 槿木灰一兩五錢  杭粉六錢   榆樹皮六錢 硝四分  共為極細末用滾水為丸    燒香難消炭  中燒柴下火取出壇閉成炭不拘多少搗為末用塊 子石灰化開取濃灰和炭末加水和勻以貓竹一筒劈 作半合脫成釘曬乾燒用終日不消    燒香留宿火 好胡桃一枚燒半紅埋熱灰中經夜不減  香餅古人多用之蔡忠惠以未得歐陽公清泉香餅  為念諸譜製法頗多並摷入香屬近好事家謂香餅  易壞爐灰無需此也止用堅實大櫟炭一塊為妙火

 爐可經晝夜小爐亦可永日熒熒聊收一二方以備  新譜之一種雲    煮香 香以不得煙為勝瀋水隔火已佳煮香逾妙法用小銀 鼎注水安爐火上置沉香一塊香氣幽微翛然有致    面香孳除雀斑酒刺 白芷      本     川椒 檀香     丁香     三柰 鷹糞     白蘚皮    苦參 防風     木通  右為末洗麵湯用    頭津香內府秘傳第一妙方 新菜油十觔   蘇合油三兩眾香浸七日後入之黃檀香五兩槌碎 廣排草去土五兩細切 甘松二兩去土切碎  茅山草二兩碎 三柰一兩細切   遼細辛一兩碎  廣零陵三兩碎 紫草三兩 碎   白芷二兩碎   干末香花一兩紫心白旳

干桂花一兩  將前各味制淨合一處聽用屋上瓦花去泥根淨四  觔老生薑刮去皮二觔將花姜二味入油煎數十沸  碧綠色為度濾去花姜渣熟油入壇冷定納前香料  封固好日曬夜露四十九日開用壇用鉛錫妙    又方 茶子油六觔   丁香三兩為末   檀香二兩為末 錦紋大黃一兩  辟塵茄三兩   遼細辛一兩 辛夷一兩    廣排草二兩  將油隔水微火煮一炷香取起待冷入香料丁檀辟  塵茄為末用紗袋盛之餘切片入封固再曬一月用    兩朝取龍涎香 嘉靖三十四年三月司禮監傳諭戶部取龍涎香百觔 檄下諸藩懸價每觔償一千二百兩往香山澳訪買僅 得十一兩以歸內驗不同姑存之亟取真者廣州獄夷 因馬那別的貯有一兩三錢上之黑褐色密也都密也

山夷人 上六兩褐白色開狀雲褐黑色者採在水褐 白色者採在山皆真不贗而密地山商周鳴和等再上 通前十七兩二錢五分馳進內辯萬曆二十一年十二 月太監孫順為備東宮出講題買五觔司札驗香把總 蔣俊訪買二十四年正月進四十六兩再取於二十六 年十二月買進四十八兩五錢一分二十八年八月買 進九十七兩六錢二分自嘉靖至今夷舶聞上供稍稍 以龍涎來市始定買解事例每兩價百金然得此甚難 廣東通志    龍涎香補遺 海旁有花若木芙蓉花落海大魚吞之腹中先食龍涎 花咽入久即脹悶昂頭向石上吐沫乾枯可用惟糞者 不佳若散碎皆取自沙滲力薄欲辨真偽投沒水中須 臾突起直浮水面或取一錢口含之微有腥氣經一宿 細沫已咽余結膠舌上取出就淖稱之亦重一錢將淖 者又干之其重如故雖極干枝炙銀簪燒熱鑽入枯中

抽簪出其涎引絲不絕驗此不分褐白褐黑皆真東西洋考    丁香補遺 丁香東洋僅產於美洛居夷人用以辟邪曰多置此則 國有王氣故二夷之所必爭同上    又 丁香生深山中樹極辛烈不可近熟則自角雨後洪潦 漂山香乃涌溪澗而出撈拾數日不盡宋時充貢同上    香山 雨後香角沿流滿山採拾不了故常帶泥沙之色王每 檄致之委積充棟以待他壞之售民間直取余取同上    龍腦補遺 腦樹出東洋文萊國生深山中老而中空乃有腦有腦 則樹無風自搖入夜腦行而上瑟瑟有聲出投葉間承 露日則藏根柢間了不可得蓋神物也夷人俟夜靜特 革索就樹底鞏束震撼自落同上    稅香

萬曆十七年提督軍門周詳允陸餉香物稅例 檀香成器者每百觔稅銀五錢不成器者每百觔稅銀 二錢四分 奇楠香每觔稅銀二錢四分 沉香每十觔稅銀一錢六分 龍腦每十觔上者稅銀三兩二錢中者稅銀一兩六錢 下者稅銀八錢 降真香每百觔稅銀四分 束香每百觔稅銀二錢一分 乳香每百觔稅銀二錢 木香每百觔稅銀一錢八分 丁香每百觔稅銀一錢八分 蘇合油每十觔稅銀一錢 安息香每十勇稅銀一錢二分 丁香枝每百觔稅銀二分 棑草每百觔稅銀二錢

萬曆四十三年恩詔量減諸香料稅課  余發未燥時留神香事銳志此書今幸纂成不勝種  松成鱗之感諸譜皆隨朝代見聞修采此所收一惟  國朝大內及勛璫夷賣以至市行時尚奇方秘制略  備於此附兩朝取香稅香及補遺數則題為獵香新  譜好事者試拈一二按法修制當悉其妙



 香乘卷二十五

欽定四庫全書 香乘卷二十六 明 周嘉冑 撰   香爐類    爐之名 爐之名始見於周禮家宰之屬宮人寢中共爐炭    博山香爐 漢朝故事諸王出閣則賜博山香爐    又 武帝內傳有博山香爐西王母遺帝者事物紀原    又 皇太子服用則有銅博山香爐一晉東宮舊事    又 泰元二十二年皇太子納妃王氏有銀塗博山連盤三 升香爐二同上    又

爐象海中博山下有盤貯湯使潤氣蒸香以象海之回 環此器世多有之形制大小不一考古圖  古器款識必有取義爐益如山香從益出宛山騰嵐  足盤環以呈山海象    綠玉博山爐 孫總監千金市綠玉一瑰嵯峨如山命工治之作博山 爐頂上暗出香煙名不二山    九層博山爐 長安巧工丁緩制九層博山香爐鏤為奇禽怪獸窮諸 靈異皆自然運動西京雜記    被中香爐 丁緩作臥褥香爐一名被中香爐本出防風其法後絕 至緩始裀為之為機環轉運四周而爐體常平可置於 被褥故以為名即今之香球也同上    熏爐 尚書郎入直台中給女侍史二人皆選端正指使從直

女侍史執香爐薰香以從入台中給使護衣漢官議    鵲尾香爐 法苑珠林雲香爐有柄可執者曰鵲尾爐    又 宋王賢山陰人也既稟女質厥志彌高年及笄應適女 兄許氏密具法服登車既至夫門時及交禮更着黃巾 裙手執鵲尾香爐不親婦禮賓客駭愕夫家力不能屈 乃放還出家梁大同初隱弱溪之間    又 吳與費崇先少信佛法每聽經常以鵲尾香爐置膝前 王琰冥祥記    又 陶弘景有金鵲尾香爐    麒麟爐 晉儀禮大朝會即鎮官階以金鍍九天麒麟大爐唐薛 能詩云獸坐金床吐碧煙是也

   天降瑞爐 貞陽觀有天降爐自天而下高三尺下一盤盤內出蓮 花一枝十二葉每葉隱出十二屬益上有一仙人帶遠 游冠披紫霞衣形容端美左手搘頤右手垂膝坐一小 石石上有花竹流水松檜之狀雕刻奇古非人所能且 多神異南平王取去復歸名曰瑞爐    金銀銅香爐 御物三十種有純金香爐一枚下盤自副貴人公主有 純銀香爐四枚皇太子有純銀香爐四枚西園貴人銅 香爐三十枚魏武上雜物疏    夢天帝手執香爐 陶弘景字通明丹陽秣陵人也父貞孝昌令初弘景母 郝氏夢天人手執香爐來至其所已而有娠    香爐墮地 侯景篡位景床東邊香爐無故角地景呼東西南北皆 謂為廂景曰此東廂香爐那忽下地議者以為湘東軍

下之徵梁書    覆爐示兆 齊建武中明帝召諸王南康侍讀江泌憂念府子琳訪 志公道人問其禍福志公覆香爐灰示之曰都盡無餘 後子琳被害南史 鑿鏤香爐 石虎冬月為復帳四角安純金銀鑿鏤香爐鄴中記     藻爐 馮小憐有足爐曰辟邪手爐曰 藻冬天頃刻不離皆 以其飾得名    瓦香爐 衡山芝岡有石室中有古人住處有刀鋸銅銚及瓦香 爐傳先生南嶽記    祠坐置香爐 香爐四時祠坐側皆置盧 祭法    迎婚用香爐

婚迎車前用銅香爐二徐爰家儀    熏籠 太子納妃有熏衣籠當亦秦漢之制東宮舊事    筮香爐 吳邵吳泰能筮會稽盧氏失博山香爐使泰筮之泰曰 此物質雖為金其象實山有樹非林有孔非泉閭闔風 至時發青煙此香爐也語其至處求即得之集異記    貪得銅爐 何尚之奏庾仲文貪賄得嫁女具銅爐四人舉乃勝    焚香之器 李後主長秋周氏居柔儀殿有主委宮女其焚香之器 曰把子蓮三雲鳳折腰獅子小三神卍字金鳳口玉  太古容華鼎凡數十種金玉為之    文燕香爐 楊景猷有文燕香爐    聚香鼎

成都市中有聚香鼎以數爐焚香環於前則煙皆聚其 中清波雜誌    百寶香爐 洛州昭成佛寺有安樂公主造百寶香爐高三尺朝野僉載    迦業香爐 錢鎮州詩雖未離五季餘韻然迴旋讀之故自娓娓可觀 題者多雲寶子弗知何物以余放之乃迦業之香爐之 有金華華內有金台即台為寶子則知寶子乃香爐蓋 耳亦可為此詩張本但若圜重規豈漢丁緩之制乎黃長 睿集    金爐口噴香煙 貞元中崔煒墬一巨穴有大白蛇負至一室室有錦繡 幃帳帳前金爐爐上有蛟龍鷥鳳龜蛇孔雀皆張口噴 出香煙芳芬蓊鬱太平廣記    龍文鼎 宋高宗幸張俊其所進御物有龍文鼎商 高足 商

文 等物    肉香爐 齊趙人好以身為供養且謂兩臂為肉燈台頂心為肉 香爐異錄    香爐峰 廬山有香爐峰李太白詩云日昭香爐生紫煙來鵬詩 云云起香煙一炷州    香鼎 周公謹雲余見薛玄卿示以銅香鼎一兩耳有三龍交 蟠宛轉自若有珠能轉動及取不能出益太古物世之 寶也 張受益藏兩耳 爐下連方座四周皆作雙牛文藻  起朱綠交錯花葉森然按此制非名 當是敦也又小 一 內有款曰※且 文藻甚佳色青褐 趙松雪有方銅爐四腳兩耳饕餮面回文內有東宮二 字款色正黑此鼎博古圖所無也又圓銅鼎一文藻極

佳內有款雲瞿父癸鼎蛟腳 又金絲商嵌小鼎元賈氏物紋極細皆云煙過眼錄 季雁山見一爐幕上有十二孔應時出香




 香乘卷二十六

欽定四庫全書 香乘卷二十七 明 周嘉冑 撰   香詩匯    燒香曲          李商隱 細龍蟠蟠牙比魚孔雀翅尾蛟龍鬚章宮舊樣博山爐楚嬌捧 笑開芙蕖八蠶融綿小分炷獸焰微紅隔雲母白天月色寒未冷金 虎含秋向東吐玉佩呵光銅照昏簾波日暮邪沖門西來欲上茂 陵樹柏梁已失栽桃魂露庭月井大紅氣輕衫薄袖當君意蜀殿銅人 伴夜深金鑾不問殘燈事何當巧吹君懷度襟灰為土填清露    香            羅 隱 沉水良材食柏珍博山爐暖玉樓春憐君亦是無端物 貪作馨香忘卻身    寶熏           黃庭堅     頁天錫惠寶熏以兵衛森畫戟燕寢數清香十詩贈之 險心游萬仞躁欲生五兵隱九香一炷靈台湛空明

畫食鳥窺台晏坐日過砌俗氣無因來煙霏作與衛 石蜜化螺甲榠濾煮水沉博山孤煙起對此作森森 輸因香事已都梁著書畫誰能入吾室脫汝世俗穢 賈侯懷六韜家有十二戟天資喜文事如有我香癖 林花飛片片香歸銜泥燕閉合和風春還尋蔚宗傳 公虛采芹宮行樂在小寢香光當發聞色敗不可稔 床帳夜氣馥衣桁晚香凝瓦溝鳴急雨睡鴨照華燈 雉尾應鞭聲金爐拂太清班近開香早歸來學得成 衣篝麗沉綺有時乃芬芳當念真富貴自熏知見香    帳中香          前 人 百鍊香螺沉水寶熏近出江南一穗黃雲繞幾深禪相 對同參 螺甲割崑崙耳香村屑鳶鴣班欲雨鳴鳩日永下帷睡 鴨春閒    戲用前韻         前 人     育聞帳中香以為熬蠟香

海上有人逐臭天生鼻孔司南但印香岩本寂叢林不 必遍參 我讀蔚宗香傳文章不減二班誤以甲為淺俗卻知麝 要防閒    和魯直韻         蘇 軾 四句燒香偈子隨風遍滿東南不是文思所及且令鼻 觀先參 萬卷明窗小字眼花只有斕班一炷香燒火冷半生心 老身閒    次韻荅子瞻        黃庭堅 置酒未容虛左論詩時要指南迎笑天香滿袖喜君先 赴朝參 丹青已非前世竹君時窺一班五字還當靖節數行誰 是亭閒    印香           蘇 軾     子由生日以檀香觀音像新合卻香銀篆盤為壽

栴檀波律海外芬西山老臍柏所薰香螺脫壓來相群 能結縹緲風中雲一燈如瑩起微焚何時度盡繆篆文 繚繞無窮合復分絲浮空散氤氳東坡持是壽卯君 君少與我師皇墳旁資老 釋迦文共厄中年點蠅蚊 晚遇詩書何定雲君方論道承華勛我亦旗鼓嚴中軍 國恩當報敢不勤但願不為世所矄爾來白髮不可耘 問君何時返鄉枌收拾散亡理放紛此心實與香俱焄 聞思大士應已聞  後卷載東坡沉香山子賦亦為子由壽香供上真上  聖者長公兩以致祝蓋敦友愛之至    沉香石 壁立孤峰佑硯長共疑沉水得頑蒼欲隨焚客紉蘭佩 誰信吳兒是木腸山下曾聞鬆化石玉中還有辟邪香 早知百和皆灰燼未信人間弱勝剛    凝齋香          曾 鞏 每覺西齋景最幽不知官是古諸侯一樽風月身無事

千里耕桑歲共秋雲水洗心鳴好鳥玉泉清耳激長流 沉煙細細臨黃卷凝在香煙最上頭    肖梅香          張吉甫 江松招得玉妃魂化作金爐一炷雲但覺清芬暗浮動 不知碧篆已氤氳春收東閣簾初下夢想江湖被更熏 真似吾家雪溪上東風一夜隔籬聞    香界           朱 熹 幽興年來莫與同滋蘭聊欲洗光風真成佛國香雲界 不數淮山桂樹叢花氣無邊矄欲醉靈芬一點靜還通 何須楚客紉秋佩坐臥經行向此中    返魂梅次蘇藉韻      陳子高 誰道春歸無覓處眠齋香霧作春昏君詩似說江南信 試與梅花招斷魂 花開莫奏傷心曲花落休矜稱面妝只憶夢為蝴蝶去 香雲密處有春光 老夫粥後惟耽睡灰暖香濃百念消不學朱門貴公司

鴨爐煙里逞風標 鼻根無奈重煙繞偏處春隨夜色勻眼裡狂花開底事 依然看作一枝春 漫道君家四壁空衣篝沉水晚朦朧詩情似被花相惱 入我香奩境界中    龍涎香          劉子暈 瘴海驪龍供素沫蠻村花露浥清滋微參鼻觀猶疑似 全在爐煙未發時    焚香           邵康節 安樂窩中一炷香凌晨焚意豈尋常禍如許免人須諂 福若待求天可量且異止  廟貌又殊女裛衣裳 非圖聞道於至缺金玉誰家不滿堂    又            楊庭秀 琢瓷作鼎碧於水削銀為葉輕似紙不文不武火力均 閉閣下簾風不起詩人自炷古龍涎但令有香不見煙 素馨欲開茉莉折底處龍涎和檀 平生飽食山林味

不奈此香殊 媚呼兒急取蒸木犀卻作書生真富貴    又            郝伯常 花落深庭日正長蜂何撩亂燕何忙匡床不下凝塵滿 消盡年光一炷香    又            陳去非 明窗延靜晝默坐消諸緣即將無限意寓此一炷煙當 時戒定慧妙供均人天我豈不清友於今心醒然爐香 裊孤碧雲縷霏數千悠然凌空去縹緲隨風還世事有 過現熏性無變遷應是水中月波定還自圓    覓香 罄室從來一物無博山惟有一銅爐而今荀令真成癖 秖久清芳裊坐隔    又            顏博文     王希深合和新禾煙氣清灑不類尋常可以為道人開筆端消息 玉水沉沉影銅爐裊裊煙為思丹鳳髓不愛老龍涎皁 帽真聞客黃衣小病仙定知雲屋下繡被有人眠

   香爐           古 詩 四座且莫諠聽我歌一言請說銅香爐崔嵬象南山上 枝似松柏下根據銅盤雕文各異類離婁自相連誰能 為此器公輸與魯般朱火燃其中青煙檐其間順風入 君懷四座莫不歡香風難久居空令蕙草殘    博山香爐         劉 繪 參差郁佳麗合沓紛可憐蔽虧千種樹出沒萬重山上 鏤秦王子駕鶴乘紫煙下刻盤龍勢矯首半銜蓮旁為 伊水麗芝蓋出岩間後有漢女游拾翠弄余妍榮色何 雜糅褥繡更相鮮 麚或騰倚林薄草芊 掩華如不 發含熏未肯然風生玉階樹靈湛曲池蓮寒蟲飛夜室 秋雲漫曉天    和劉雍州繪博山香爐詩   沉 約 範金誠可則摛思必良工凝芳俟朱燎先鑄首山銅環 奇信罍崿奇態實玲瓏峰磴互相拒岩岫杳無窮赤松 游其上斂足御輕鴻蛟螭盤其下驤首盼層穹嶺側多

奇樹或孤或復藂岩間有佚女垂袂似含風翬飛若未 已虎視郁余雄登山起重障左右引絲桐百和清夜吐 蘭煙四面充如彼崇朝氣觸石繞華嵩    迷香洞          史 鳳宣城妓 洞口飛瓊佩弱霓香風飄拂使人迷自從邂逅芙蓉帳 不數桃花流水溪    傅香枕 韓壽香從何處傳枕邊芬馥戀嬋娟休疑粉黛加鋋刃 玉女旃檀侍佛前    十香詞出焚椒錄 青絲七尺長挽出內家妝不知眠枕上倍覺綠雲香 紅綃一幅強輕關白玉光試開 探取猶比顫酥香 芙蓉失新艷蓮花落故妝兩般總堪比可似粉腮香 蝤蠐那足並長鬚學鳳皇昨宵歡臂上應惹領邊香 和羹好滋味送語出宮商定知郎口內含有暖甘香 非關兼酒氣不是口脂芳卻疑花解語風送過來香

既摘上林蕊還親御苑桑歸來便攜手纖纖春 香 咳唾千花釀肌膚百和裝元非噉沉水生得滿身香 鳳 拋合縫羅襛解輕霜誰將暖白玉雕出軟鈎香 解帶色已戰觸手心愈忙那識羅裙內消魂別有香    焚香詩          高 啟 艾納山中品都夷海外芬龍洲傳舊采燕室試初焚奩 印灰縈字爐呈玉鏤文戶飄猶掩冉將斷更氤氳薄散 春江霧輕飛曉峽雲銷遲憑宿火度遠托微熏着物元 無跡游空忽有紋天絲垂裊裊地浪動沄沄異馥來千 和祥霏卻眾葷嵐光風卷碎花氣日浮焄燈灺宵同歇 茶煙午共紛褰惟嫌放早引匕記添勤梧影吟成見鳩 聲夢覺聞方傳媚寢法靈着辟邪勛小閣清秋雨低簾 薄冕矄情慚韓掾染恩記魏王分宴客雷鶴侶招仙降 鶴群曾攜朝罷袖尚浥舞時群囊稱縫羅佩篝宜覆錦 熏盡堂空搗桂素壁漫塗芸本欲參童子何須學令君 忘言深坐處端此謝塵氛

   焚香           文徵明 銀葉熒熒宿火明碧煙不動水沉清紙屏竹榻澄懷地 細雨輕寒燕寢情妙境可能先鼻觀俗緣都盡洗心兵 日長白展南華讀轉覺逍遙道味生    香煙六首         徐 渭 誰將金鴨銜儂息我只磁龜待爾灰軟度低窗領風影 濃梳高髻綰雲堆絲游不解黏花落縷嗅如能若蝶來 京賈疏包亦盡空餘紅印一梢梅 午坐焚香枉連歲香煙妙賞始今朝龍挐雲霧終傷猛 蜃起樓台不暇飄直上亭亭 佇立斜飛冉冉忽逍遙 細思絕景雙難比除是錢塘八月潮 霜沉檽竹更無他底事遊魂演百魔函谷迎關 紫氣 雪山灌頂散青螺孤螢一點停灰冷古樹千藤寫影拖 春夢婆今何處去憑誰舉此似東坡 薝匐花香形不似菖蒲花似不如香揣摩蔚宗鼻何暇 應接王郎眼倍忙滄海霧蒸神仗暖峨眉雪掛佛燈涼

並儂三物如堪促促付孫娘刺繡床 說與焚香知不知最憐描畫是煙時陽成罐口飛逃汞 太古空中刷裊絲想見當初勞造化亦如此物辨恢奇 道人不解供呼吸間香須臾變換嬉 西窗影歇觀雖寂左柫籠穿息不遮懶學吳兒 銀杏 且隨道士袖青蛇掃空煙火香嚴鼻琢盡玲瓏海象牙 莫訝因風忽濃淡高空刻刻改雲霞    香球           前 人 香球不減橘團圓橘氣香球總可憐蟣虱窠窠逃熱瘴 煙雲夜夜輥寒氈蘭消蕙歇東方白炷插針牢北斗旋 一粒馬牙聯我輩萬金龍腦付嬋娟    詩句 百和裛衣香 金泥蘇合香 紅羅復斗帳四角垂香 囊古詩盧家蘭室桂為梁中有鬱金蘇合香梁武帝合歡襦 熏百和香陳後主彩墀散蘭麝風起自生香鮑照燈影照無 寐清心聞妙香 朝罷香煙攜滿袖 衣冠身惹御爐

香杜燕寢凝清香韋裊裊沉水煙 披書古芸馥 守 帳然香着 沉香火暖茱萸煙義山豹尾香煙滅陸厥重熏 異國香李廊多燒荀令香張正見煙斜霧橫焚椒蘭 然香 氣散不飛煙陸踰羅衣亦罷熏胡增沉水熏衣白壁堂胡宿丙 舍無人遺爐香溫庭筠夜燒沉水香 香煙橫碧縷東坡蛛 絲凝篆香山谷焚香破今夕 燕坐獨焚香商齊焚香澄神 慮韋群仙舞即香 向來一瓣香敬為曾南豐後山博山 爐中百和香鬱金蘇合及都梁吳筠金爐絕沉燎 熏爐 雞舌香 博山尚尚吐香霧古龍爐傳日香 爐煙添 柳重 金爐蘭麝香沉佺期爐香暗徘徊 金爐細炷通  睡鴨香爐換夕熏 荀令香爐可待熏義山博山吐香 五雲散韋蓬萊宮繞玉爐香陳陶噴香瑞獸金三尺羅隱繡 屏銀香蓊朦溫浥浥爐香初泛夜韋日烘荀令炷爐 香山谷午夢不知緣底事篆煙燒盡一盤香屏山微風不動 金猊香放    冷香拈句

蘇老泉一日家集舉香冷二字一聯為令首唱雲水向 石邊流出冷風從花里過來香東坡雲拂石坐來衣帶 冷踏花歸去馬蹄香潁濱雲欽     冷梅花彈 遍指頭香小妹雲叫月杜鵑喉舌冷宿花蝴蝶夢魂香  謝庭詠雪於此兩見之    木犀鷓鴣天          元裕之 桂子紛翻浥露黃桂花高靜愛年芳薔薇水潤宮衣軟 婆律膏清月殿涼 雲岫句海仙方情緣心事兩難忘 襄蓮枉誤秋風客可是無塵袖裡香    龍涎香天香         王沂孫 孫嶠盤煙層濤蛻月驪宮夜采鉛水訊遠槎風夢深薇 露化作斷魂心字紅瓷候火還乍識冰環玉指一縷縈 簾翠影依稀海風雲氣 幾回嬌半醉翁青燈夜寒花 碎更好故溪風飛雪小窗深閉荀令如今頓老總忘卻 尊前舊風味慢惜余熏空篝素    軟香慶清朝謾         詹大游

熊訥齋賦且曰賦者不少願掃陳言 紅雨爭飛香塵生潤將春都揉成泥分明惠風微露花 氣遲遲無奈汗酥浥透溫柔香里濕雲痴偏廝稱霓裳 霞佩玉骨冰肌難品處難詠處驀然地不在着意聞時  款款生綃扇底嫩涼動 些兒似醉渾無氣力海棠 一色睡胭脂甚奇絕言般風韻韓壽爭知    詞句 玉帳鴛鴦噴蘭麝太白沉檀煙起盤紅霧徐昌國寂莫繡屏 春一縷韋衣惹御爐香薛昭蘊博山香炷融 爐香煙冷 自亭亭李中主香草續歹爐謝希深爐香靜逐游絲轉 四 和裊金  盡日沉香水一縷 玉盤香轉看徘徊 金鴨香凝袖謝無逸衣潤費爐煙周美成朱射掌中香 長 日篆煙消 香滿雲窗月戶爐熏熟水 看 繡被熏 香透

 香乘卷二十七

欽定四庫全書 香乘卷二十八 明 周嘉冑 撰   香文匯    天香傳          丁謂 香之為用從上古矣所以奉神明可以達蠲潔三代禋 享首惟馨之薦而沉水熏陸無聞焉百家傳記萃眾芳 之美而蕭薌郁鬯不尊焉禮雲至敬不享味貴氣臭也 是知其用至重採制粗略其名實繁而品類叢脞矣觀 乎上古帝王之書釋道經典之說則記錄綿遠讚頌嚴 重色目至眾法度殊絕西方聖人曰大小世界上下內 外種種諸香又曰千萬種和香若香若丸若末若塗以 香花香果香樹天合和之香又曰天上諸天之香又佛 土國名眾香其香比於十方人天之香最為第一道書 曰上聖焚百寶香天真皇人焚千和香黃帝以沉榆蓂 莢為香又曰真仙所焚之香皆聞百里有積煙成雲積

雲成雨然則與人間共所貴者沉香熏陸也故經雲沉 香堅株又曰沉水香堅降真之夕傍尊位而捧爐香者煙高 丈余其色正紅得非天上諸天之香耶三皇寶齊香珠 法其法雜而末之色色至細然後叢聚杵之三萬緘以 銀器載蒸載和豆分而丸之珠貫而曝之旦日此香焚 之上徹諸天蓋以沉香為宗熏陸副之也是知古聖欽 崇之至厚所以備物實妙之無極謂變世寅奉香火之 薦鮮有廢者然蕭茅之類隨其所備不足觀也祥符初 奉詔充天書狀持使道場科蘸無虛日永晝達夕寶香 不絕乘輿肅謁則五上為禮真宗每至玉皇真聖聖祖位前皆五上香馥烈 之異非世所聞大約以沉香乳香為本龍腦和劑之此 法實稟之聖祖中禁少知者況外司耶八年掌國計而 鎮旄鉞四領樞軸俸給頒 隨日而隆故苾芬之羞特 與昔異襲慶奉祀日賜供內乳香一百二十觔入 副都知張 繼能為使在宮觀密賜新香動以百數沉乳降真黃香由是私門之 內沉乳足用有唐雜記言明皇時異人云蘸席中每爇

乳香靈祇皆去人至於今傳之夏宗時新稟聖訓沉乳 二香所以奉高天上聖百靈不敢當也無他言上聖即 政之六月授詔罷相分務西雒尋遷海南憂患之中一 無塵慮越惟永晝晴天長霄垂象爐香之趣益增其勤 素聞海南出香至多始命市之於閭裡間十無一有假 板官裴鴞者唐宰相晉公中令之裔孫也土地所宜悉 究本末且曰瓊管之地黎母山奠之四部境域皆枕山 麓香多出此山甲於天下然取之有時售之有主益黎 人皆力耕治業不以采香專利閩越海賈惟以餘杭船 即香市每歲冬季黎峒待此船至方入山尋采州入役 而賈販盡歸船商故非時不有也香之類有四曰沉曰  曰生結曰黃熟其為狀也十有二沉香得其八焉曰 烏文格土人以木之格其沉香如烏文木之色而澤更 取其堅格是美之至也曰黃蠟其表如蠟少刮削之黳 紫相半烏文格之次也牛目與角及蹄曰雉頭洎髀若 骨此沉香之狀土人則曰牛目牛角雞頭雞腿雞骨曰

崑崙梅格 香也此梅樹也黃黑相半而稍堅土人以 此比 香也曰蟲鏤凡曰蟲鏤其香尤佳益香兼黃熟 蟲蛀及攻腐朽盡去菁英獨存香也曰傘竹格黃熟香 也如竹色黃白而帶黑有似 也曰茅葉有似茅葉至 經有入水而沉者得沉香之餘氣也然之至佳土人以 其非堅實抑之為黃熟也曰鷓鴣斑色駁雜如鷓鴣羽 也生結香者 香未成沉者有之黃熟未成 者有之 凡四名十二狀皆出一本樹體如白楊葉如冬青而小 膚表也標末也質輕而散理疏以粗曰黃熟黃熟之中 黑色堅勁者曰 香 香之名相傳甚遠即未知其旨 惟沉水為狀也骨肉穎脫芒角銳利無大小無厚薄掌 握之有金玉之重切磋之有犀角之勁縱分斷瑣碎而 氣 滋益用之與臬塊者等鴞雲香不欲大圍尺以上 慮有水病若觔以上者中含兩孔以下浮水即不沉矣 又曰或有附於柏 隱於曲枝蟄藏深根或抱真木本 或捉然結實混然成形嵌如穴谷屹若歸雲如矯首龍

如峨冠鳳如麟植趾如鴻餟翮如曲肱如駢指但文彩 緻密光彩射人斤斧之跡一無所及置器以驗如石投 水此寶香也千百一而已矣夫如是自非一氣粹和之 凝結百神祥異之含育則何以群木之中獨稟靈氣首 出庶物得奉高天也占城所產 沉至多彼方貿遷或 入方禺或入大食貴重沉 香與黃金同價鄉耆雲比 歲有大食番舶為颶所逆寓此屬邑首領以富有自大 肆筵設席極其夸詫州人私相顧曰以貲較勝誠不敵 矣然視其爐煙蓊鬱不舉干而輕瘠而焦非妙也遂以 海北岸者即席而焚之其煙杳杳若引東溟濃腴湒湒 如練凝淹芳馨之氣特久益佳大舶之徒由是披靡生 結香者取不候其成非自然者也生結沉香與 香等 生結 香品與黃熟等生結黃熟品之下也色澤浮虛 而肌質散緩然之辛烈少和氣久則潰敗速用之即佳 若沉 成香則永無朽腐矣雷化高竇亦中國出香之 地比海南者優劣不侔甚矣既所稟不同而售者多故

取者速也是黃熟不待其成  不待其成沉益取利 者戕賊之也非如瓊管皆深峒黎人非時不妄翦伐故 樹無夭折之患得必皆異香曰熟香曰脫落香皆是自 然成者餘杭市香之家有萬觔黃熟者得真 百觔則 為稀矣百觔真 得上等沉香數十觔亦為雞矣熏陸 乳香長大而明瑩者出大食國彼國香樹連山野路如 桃膠松脂委於石地聚而斂之若京坻香山多石而少 雨載詢番舶則雲昨過乳香山彼人云此山下雨已三 十年矣香中帶石末者非濫偽也地無土也然則此樹 若生於塗泥則無香不得為香矣天地植物其有自乎 贊曰百昌之首備物之先於以相禋於以告虔熟歆至 薦熟享芳焰上聖之聖高天之天    和香序          范蔚宗 麝本多忌過分即害沉實易和過斤無傷零藿燥虛薝 糖黏濕甘松蘇合安息鬱金捺多和羅之屬並被於外 國無取於中土又棗膏昏蒙甲 淺俗非惟無助於馨

烈乃當彌增於尤疾也  此序所言悉以比士類麝本多忌比庾景之棗膏昏  蒙比羊玄保甲 淺俗比徐湛之甘松蘇合比惠休  道人沉實易和益自比也    香說 秦漢以前二廣未通中國中國無今沉腦等香也宗廟  蕭茅獻尚郁食品貴椒至荀卿氏方言椒蘭漢雖已 得南粵其尚臭之極者椒房郎官以雞舌奏事而已較 之沉腦其等級之高下甚不類也惟西京雜記載長安 巧工丁緩作被中香爐頗疑已有今香然劉向銘博山 香爐亦止曰中有蘭綺朱火青煙玉台新詠集亦云朱 火然其中青煙揚其間好香難久居空令蕙草殘二文 所賦皆焚蘭蕙而非沉腦是漢雖通南粵亦未有南粵 香也漢武內傳載西王母降爇嬰香等品多名異然疑 後人為之漢武奉仙窮極宮室帷帳器用之屬漢史備 記不遺若曾制古來未有之香安得不記

   博山爐銘         劉 向 嘉此王氣嶄岩若山上貫太華承以銅盤中有蘭綺朱 火青煙    香爐銘          梁元帝 蘇合氣氳飛煙若雲時濃更薄乍聚還分火微難燼風 長易聞孰雲道力慈悲所熏    鬱金香頌         古九嬪 伊此奇香名曰鬱金越此殊域厥彌來尋芬芳酷烈悅 目欣心明德惟馨淑人是欽窈窕淑媛服之褵襟永垂 名實曠世弗沉    藿香頌          江 淹 桂以過烈麝似太芬摧沮夭壽夭抑人文詎如藿香微 馥微熏攝靈百仞養氣青雲    瑞香寶峰頌非序      張 建 臣建謹按史記龜策傳曰有神龜在江南嘉林中林中 者獸無狼虎鳥無鴟鴞草無螫毒野火不及斧斤不至

是謂嘉林龜在其中常巢於芳蓮之上胸書文曰甲子 重光得我為帝王觀是書文豈不偉哉臣少時在書室 中雅好焚香有海上道人白臣言曰子之沉香所出乎 請為子言益江南有嘉林嘉林者美木也木美則堅實 堅實則善沉或秋水泛溢美木漂流沉於海底蛟龍蟠 伏於上故木之香清烈而戀水濤瀨淙激於下故木形 嵌空而類山近得小山於海賈 岩可愛名之瑞沉寶 峰一敢藏諸私室謹齋莊潔誠跪進玉陛以為天壽聖 節瑞物之獻臣建謹拜手稽首而為之頌曰 大江之南粵有嘉林嘉林之木入水而沉蛟龍沉之香 列自清濤瀨漱之峰岫乃成海神愕視不敢閟藏因朝 而出瑞我明昌明昌至治如沉馨香明昌睿算如山久 長臣老且耄聖恩曷報歌此頌詩以配天保    迷失香賦         魏文帝 播西都之麗草兮應青春之凝暉流翠葉於纖柯兮結 微根於丹墀方暮秋之幽蘭兮麗崑崙之英芝信繁華

之速游兮弗見凋於嚴霜既經時而收采兮配幽蘭以 增芳去枝葉而寺御兮入銷谷之霧裳附玉體以行止 兮順微風而舒光    鬱金香賦         傳 雲 葉蔞蔞以翠青英蘊蘊以金黃樹庵藹以成陰氣芬馥 以含芳凌蘇合之殊珍豈艾納之足方榮播帝寓香耀 紫宮吐芳揚烈萬里望風    芸香賦          傅 盛 攜脆枝以逍遙兮覽偉草之敷英慕君子之弘覆兮超 托軀於朱庭俯飲澤於月環兮仰吸潤乎太清繁茲綠 葉茂此翠莖葉  以  兮枝媚妍以回縈象春松 之含曜兮鬱蓊蔚以蔥菁    雞舌香賦並序        顏博文 沈括以丁香為雞舌而醫者疑之古人用雞舌取其芬 芳便於奏事世俗蔽於所習以丁香之狀於雞舌大不 類也乃慨然有感為賦以解之雲

嘉物之產潛竄山谷其根盤行龍陰蛇伏期微生之可 保處幽翳而自足方吐英而布葉似千世而無欲醮醮嬌 黃綽綽疏綠偶咀嚼而味以奇功而見禍攘肌被逼粉 骨遭辱雖功利之及人恨此身之莫贖惟彼雞舌味和 而長氣烈而揚可與君子同升廟堂發胸臆之藻繪粲 齒牙之冰霜一語不忌澤及四方朔日月而止征與鴛 鴦而同翔惟其施之得宜豈凡物之可當世以疑似猶 有可議雖二名之靡同眇不失其為貴彼鳳頸而龍准 謂蜂目而烏喙況稱謂之不爽稽形質而實類者也殊 不知天下之物竊名者多矣雞腸烏喙牛舌馬齒川有 羊臍山有鳶尾龍膽虎掌豬膏鼠耳鵖腳羊眼鹿角豹 足 顱狼跌狗脊馬目燕頷之黍虎皮之稻蓴貴雉尾 藥尚雞爪葡萄取象於馬乳波律膠稱於龍腦荀雞胵 以為珍瓠牛角而貴早亦有鴨腳之葵狸頭之瓜魚甲 之松鶴翎之花以雞頭龍眼而充果以雀舌鷹爪而名 茶彼爭工而擅價咸好大而喜夸其間名實相叛是非

迭居得其實者如聖賢之在高位無其實者如名器之 假盜軀嗟所遇之不同亦自賢而自愚彼方逐臭於海 上豈芬芳之是嫉嫫姆飾貌而薦食西子掩面而守閣 餌醯醬而委醍醐佩碔砆而捐瓊琚舍文茵而臥籧篨 習薤露而廢笙竽劍作錐而補履驥垂頭而駕車蹇不 過而被跨將棲棲而為圖是香也市井所緩廊廟所急 豈比馬蹄之近俗燕尾之就濕聽傑雨之淋淫若蒼天 為茲而雪泣若將有人依龜甲之屏炷鵲尾之爐研以 鳳咮筆以鼠須作蜂腰鶴膝之語為鵠頭蟲腳之書為 茲香而解嘲明氣類之不殊願或用於賢相藹芳烈於 天衢    銅博山香爐賦      昭明太子 方夏鼎之 異類山經之俶詭制一器而備眾質諒茲 物之為侈於時青女司寒紅光翳景吐圓舒於東嶽匿 丹曦於西嶺蕙帷已低蘭膏未屏 松柏之火焚蘭麝 之芳熒熒內曜芬芬外揚似卿雲之呈色若景星之舒

光齊姬合歡而流盼燕女巧笑而蛾揚超公聞之見錫 越文若之留香信名真而器美永服玩於華堂    博山香爐賦       傅 縡 器象南山香傳西國丁緩巧鑄兼資匠刻麝火埋朱蘭 煙毀黑結構危峰橫羅雜樹寒夜含暖清霄吐霧製作 巧妙獨稱珍俶景澄明而裊篆氣氤氳長若春隨風本 勝千釀酒散馥還如一碩人    沉香山子賦子由生日作     蘇 軾 古者以芸為香以蘭為芬以郁鬯為裸以脂蕭為焚以 椒為塗以蕙為熏杜蘅帶屈菖蒲薦文麝多忌而本膻 蘇合若香而實葷嗟吾知之幾何為方入之所分方根 塵之起滅常顛倒真夫君每求似於髣 或鼻勞而妄 聞獨沉水為近正可以配薝蔔而並雲矧儋崖之異產 實超然而不群既金堅而玉潤亦鶴骨而龍筋惟膏液 而內足故把握而兼斤顧占城之枯朽宜 釜而燎蚊 宛彼小山 然可忻如太華之倚天象小姑之插雲往

壽子之生朝以寫我之老懃子方面壁以終日豈亦歸 田而自耘幸置此於幾席養幽芳於帨 無一往之發 烈有無窮之氤氳益非獨以飲東坡之壽亦所以食黎 人之芹    香丸志 貞觀時有書生幼時貧賤每為人侮害雖極悲憤而無 由泄其忿一日閒步經觀音里有一婦人姿甚美與生 眷顧侍兒負一葷囊至曰主母所命也啟視則人頭數 顆顏色未變乃向侮害生者也生驚欲避去侍兒曰郎 君請無驚必不相累主母亦素仇諸惡少年欲假手於 郎君生愧謝弗能婦人命侍兒進一香丸曰不勞君舉 腕君第掃淨室夜坐焚此香於爐香煙所至君急隨之 即得志矣有所獲須將納於革囊歸勿畏也生如旨焚 香隨煙而往初不覺有牆壁礙行處皆有光亦不類暗 夜每至一處煙裊裊繞惡少年頸三繞而頭自落或獨 宿一室或妻子共床寢或初就枕侍兒執巾若塵尾如

意圍繞未敢退悉不覺不知生悉以頭納革囊中若夢 中所為殊無畏意於是煙復裊裊而旋生復隨之而返 到家未三鼓也煙甫收火已寒矣探之其香變成金色 圓若彈倏然飛去鏗鏗有聲生恐婦復須此物正惶急 間侍兒不由門戶忽爾在前生告曰香丸飛去侍兒曰 得之久矣主母傳語郎君此畏關也此關一破無不可 為姑了天下事共作神仙也後生與婦俱徒去不知所 之    上香偈道書 謹焚道香德香無為香無為清潔自然香妙洞真香靈 寶惠香朝三界香香滿瓊樓玉境遍諸天法界以此真 香騰空上奏 焚香有偈返生寶木沉水奇材瑞氣氤 氳祥雲繚繞上通金闕下入幽冥    修香陸放翁義方訓 空庭一炷上達神明家廟一炷曾英祖靈且謝且祈特 此而已此而不為吁嗟已矣

 附諸譜序  河南陳氏曾合四譜為書後二編為陳序者並為余  驀建勛序匯此以存異代同心之    葉氏香錄序 古者無香燔柴 蕭尚氣臭而已故香之字雖載於經 而非今之所謂香也至漢以來外域入貢香之名始見 於百家傳記而南蕃之香獨後出焉世亦罕知不能盡 之餘於泉州職事實兼舶司因蕃商之至詢究本末錄 之以廣異聞亦君子恥一物不知之意 紹興二十一年左朝請大夫知泉州軍州事葉廷珪序    顏氏香史序 焚香之法不見於三代漢唐衣冠之儒稍稍用之然返 魂飛氣出於道家旃檀伽羅盛於緇廬名之奇者則有 燕尾雞舌龍涎鳳腦品之異者則有紅藍赤檀白茅青 桂其貴重則有水沉雄麝其幽遠則有石葉木蜜百濯 之珍罽賓月支之貴泛泛如噴珠霧不可勝計然多出

於尚怪之士未可皆信其有無彼欲刳凡剔俗其合和 窨造自有佳處惟深得三昧者乃盡其妙因采古今熏 修之法厘為六篇以其敘香之行事故曰香史不徒為 熏潔也五臟惟脾喜香以養鼻通神觀而去尤疾焉然 黃冠緇衣之師久習靈壇之供錦鞴紈 之子少耽洞 房之樂觀是書也不為無補雲龕居士序    洪氏香譜序 書稱至治馨香明德惟馨反是則曰腥聞在上傳以芝 蘭之室鮑魚之肆為善惡之辨離騷以蘭蕙杜蘅為君 子糞壤蕭艾為小人君子澡雪其身心熏祓以道義有 無窮之聞余之譜香亦是意雲    陳氏香譜序 香者五臭之一而人服媚之至於為香作譜非世官博 物嘗閱舶浮海者不能悉也河南陳氏香譜自子中至 浩卿再世乃獲博採洪顏沉葉諸譜具在此編集其大 成矣詩書言香不過黍稷蕭脂故香之為字從黍作甘

古者自黍稷之外可 者蕭可佩者蘭可鬯者郁名為 香草者無幾此時譜可無作楚辭所錄名物漸多猶未 取於遐裔也漢唐以來言香者必南海之產故不可無 譜浩卿過彭蠡以其譜視釣者熊朋來俾為序釣者驚 曰豈其乏使而及我子再世成譜亦不易宜遴序者豈 無蓬萊玉署懷香握蘭之仙儒又豈無喬木故家芝芳 蘭馥之世卿豈無島服夷言夸者詫寶之舶官又豈無 神州赤縣進香受爵之少府豈無寶梵琳房閒思道韻 之高人又豈無瑤英玉蕊羅襦薌澤之女士凡知香者 皆使序之若仆也灰釘之望既窮薰習久夢久斷空有 廬山一峰以為爐峰頂片雪以為香子並收入譜矣每 憶劉季和香癖過爐熏身其主簿張坦以為俗坦可謂 直諒之友李和能笑領其言亦庶幾善補過者有士如 此如荀令君至人家坐席三日香如梅學士每晨以袖 覆爐掫袖以出坐定放香是富貴自好者所為未聞聖 賢為此惜其不遇張坦也按禮經容臭者童孺所佩茞

蘭者婦佩所采大丈夫則自有流芳百世者在故魏武 猶能禁家內不得薰香謝玄佩香囊則安石惡之然琴 窗書室不得此譜則無以治爐熏至於自熏知見抑存 乎其人遂長揖謝客鼓棹去客追錄為香譜序至治壬 戍蘭秋彭蠡釣徒熊朋來序    又 韋應物掃地焚香燕寢為之凝清黃魯直隱几炷香靈 台為之空湛從來韻人勝士爐霏晝牧道心純淨法應 如是汴陳浩卿於清江出其先君子中齋公所輯香譜 如銖熏初襚縹緲願香悟韋郎於白傅之香山識涪翁 於黃仙之叱石是譜之香遠矣浩卿卓然肯構能使書 香不斷經傳之雅馥芳韶騷選之覓馡初曙方遺家譜 可也袖中後山瓣香亦當詢龍象法筵拈起超方回向 至治壬戍夏五長少梅花溪道人李琳書  辛已歲諸公助刻此書工過半矣時餘存友海上歸  則梓人盡斃於疫板寄他所復遘祝融成毀數奇可

 勝太息癸未秋欲營數椽苦資不給甫用桔據偶展  鶴林玉露得徐淵子詩云俸余擬辦買山錢復買端  州古研磚依舊被渠驅使在買山之事定何年頗嘉  淵子之雅尚乃決意移貲剞剽因嘆時賢著述朝成  暮梓木與稿隨余茲驀歷壯逾衰歲月載更梨棗重  災何艱易殊人太甚耶友人慰之曰事物之不齊天  定有以齊之者脫稿日用書顛末云爾是歲八月之望


 香乘卷二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