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這是工人階級掌好文權的大事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這是工人階級掌好文權的大事

——我們在組織學生到廠學工中的體會
廣東省汕頭市冷凍廠黨支部、革委會
1971年8月19日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報

從去年五月開始,汕頭市第四中學的革命師生分期分批來我廠學工。遵照偉大領袖毛主席關於「實現無產階級教育革命,必須有工人階級領導,必須有工人群眾參加」的教導,我們認真地抓了這一工作,對轉變學生的思想,推進學校教育革命起了一定的作用。

充分認識學生來廠學工的重要性[編輯]

當四中革命師生來廠學工的問題提出以後,大多數工人同志堅決支持,但也有個別同志認為「小孩子吵吵鬧鬧,知識分子難打交道」,有怕麻煩思想;個別人則擔心自己是「大老粗」,擔負不了這個任務。為了提高大家的認識,我們組織大家學習毛主席的教育革命思想和光輝的《五·七指示》,學習林副主席在黨的「九大」政治報告中的指示:「無產階級能不能把文化教育陣地牢固地占領下來,用毛澤東思想把它們改造過來,是能不能把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進行到底的關鍵問題。」通過學習,大家進一步認識到:搞好教育革命,是鞏固無產階級專政,培養無產階級革命事業接班人的大事。搞好學生來廠學工的工作,有多大的困難也要克服。

我們把教育革命列入議事日程,成立了三結合教育革命領導小組,由黨支部書記任組長,經常研究師生的政治思想工作,討論制訂教學、科研、生產勞動三結合的計劃。每期學工結束,都要進行檢查、總結、評議和講用。還組織了工人講師團,選派優秀工人擔任學生的學習輔導員,做到政治思想有人抓,文化課有人上,生產勞動有人帶,生活有人管,充分發揮工人階級的領導作用。

把用毛澤東思想教育人放在首位[編輯]

對每批來廠學工的革命師生,我們都堅持狠抓根本,把用毛澤東思想教育人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針對部分教師急於完成工業知識課教學,學生急於學點技術的思想,我們組織他們學習毛主席關於政治是統帥,是靈魂的教導,把政治思想工作貫串於學工的全過程。

我們給革命師生上毛澤東思想輔導課,講工廠兩條路線鬥爭史,由苦大仇深的工人對他們進行憶苦思甜教育,引導他們參加工廠對敵鬥爭和革命大批判活動。同時還在他們中間堅持深入開展意識形態領域的階級鬥爭。在教學中,工人講師幫助學校教師克服三脫離的現象,努力做到突出無產階級政治,緊密聯繫生產實際。我們向學生講清政治與技術的關係,和學生一起狠揭狠批劉少奇及其一夥所鼓吹的「技術第一」、「讀書做官」等修正主義黑貨,大讚大頌用毛澤東思想武裝起來的中國工人階級赤膽忠心為革命,勇攀高峰創奇蹟的高貴品質,啟發學生以無產階級英雄人物為榜樣,樹立為革命而學的思想。同時,我們把政治思想教育和文化知識教育緊密結合起來。如電工課教學生接線路時,工人講師發現部分學生有怕觸電的活思想,不敢大膽實踐。講師便結合講清電的性能和安全用電知識,指出電是真老虎,又是紙老虎,只要遵照毛主席關於在戰略上藐視它,在戰術上重視它的教導,就有把握不受電的危害而很好地使用它。這樣講課,既提高了學生的思想認識,掃除了學習電工知識的思想障礙,又使學生掌握了安全用電的知識。學生說:「工人講師這樣教學,不僅使我們學到了知識,更重要的是幫助我們用毛澤東思想統帥知識。」

學習為人民服務的實際本領[編輯]

在教學中,工人講師認識到我們要把學生培養成「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讓學生掌握一定的科學技術知識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使學生牢固地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把學到的知識運用於三大革命運動中去。因此,教學必須堅持理論聯繫實際的革命學風,大破學用脫節,大立學用一致。

為此,我們安排了現場觀察,課堂教學,分組實驗,生產實踐四個步驟。如電工課,先從加深學生的感性認識入手,把學生帶到車間現場,讓他們觀察各種用電裝置和布線情況,簡要地介紹各種器材的性能和用法,使學生獲得一定的感性認識,然後進行課堂講授,把感性認識提高到理性認識,並作連接線路的示範。我們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組發一整套日光燈的配件和用料,要求學生認真地學習、研究,集中群眾的智慧,正確地連接日光燈管和鎮流器、啟動器、開關、保險等部件。在這個過程中,同學們認真思考,互相爭論,互相幫助,動腦、動口、動手,學得生動活潑。檢驗結果,大部分具備了參加生產實踐的條件。再把大家帶到安裝現場,啟發學生思考:在這裡安裝日光燈,電流應從那裡來?如何安裝才符合「節約鬧革命」的原則?如何接線才合理?大部分同學能發表自己的見解,最後按照一致同意的方案,為工廠安裝日光燈、電燈。這樣的學習,使學生獲得了比較鞏固的知識,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同學得到優秀的成績。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馬來西亞以及新西蘭屬於公有領域。但1971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7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內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