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贊革命的動手派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贊革命的動手派
慶工
1970年4月13日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報

在七十年代的第一個春天,全國廣大革命工人,在毛主席關於「備戰、備荒、為人民」的偉大戰略方針指引下,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勤儉辦企業的革命精神,大搞修舊利廢,以土代洋,自己動手製作和修復各種工具、設備和器材,為國家做出了貢獻。工人們說:「我們都有兩隻手,不當伸手派,要當革命的動手派!」

這個革命的動手派當得好啊!

偉大領袖毛主席歷來號召我們,自己動手,豐衣足食。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勤儉建國,這是我們建設社會主義的根本方針,是工人階級的優良革命傳統。社會財富是勞動人民自己動手創造出來的。現代化工廠是工人階級自己動手建設起來的,地里的糧食是廣大貧下中農自己動手種出來的。沒有廣大勞動人民的辛勤勞動和艱苦奮鬥,沒有無數的革命動手派的努力,社會主義建設就不能迅猛發展。

但是,也有這樣一種人,他們不是象廣大的革命工人那樣,積極當革命的動手派,而喜歡當伸手派。材料等上級發來,東西等別人送來,只會伸手向上,伸手向外。他們說:「我們是國家的重點企業,應該要啥有啥。」他們的理由就是:你既然讓我搞建設,我要什麼,你就得給我什麼!一句話,「伸手有理」。

在這些人看來,國家不給他準備足夠的物資條件,就不能搞建設,就不能幹革命。他們根本就不想一想,在舊社會裡無數的革命工人和農民起來造地主資本家的反,有誰給了他們一支槍一把刀呢?在我們的社會主義建設中,無數象吉林市油脂廠、玉門石油溝、山西大寨大隊那樣的先進單位,為國家為人民做出了巨大貢獻,難道是什麼條件都具備了才幹的嗎?

偉大領袖毛主席教導我們:「在社會主義事業中,要想不經過艱難曲折,不付出極大努力,總是一帆風順,容易得到成功,這種想法,只是幻想。」幹革命,就要自力更生,艱苦奮鬥。搞社會主義建設,就要靠自己動手,戰勝困難。十年前,大慶工人能夠在一無資料,二缺設備,三沒住房的荒原上,又快又好地拿下世界第一流的大油田,就是靠偉大的毛澤東思想,靠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當時大慶工人有一句豪言壯語,叫作「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條件這個東西,任何時候都是相對的。我們幹革命不能等條件都具備了才幹。條件要依靠群眾在鬥爭中創造。如果什麼事都等別人把條件準備好了才幹,那還要革命者的一雙手幹什麼呢? 在偉大的社會主義建設中,是當革命的動手派,還是當伸手派?這是兩條路線、兩種世界觀的反映。

一條是,沒有工具自己造,設備壞了自己修,自力更生一雙手,艱苦奮鬥辦大事——這就是多、快、好、省。

一條是,沒有工具向上要,設備壞了換一套,困難面前不動手,鋪張浪費心不痛——這就是少、慢、差、費。

「飯來張口,衣來伸手」,這是資產階級的世界觀。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這是無產階級的世界觀。

當伸手派,越伸手越長,越伸人越懶。

當無產階級的動手派,越動手越勤,越動心越紅。

目前,在黨的「九大」精神鼓舞下,一個轟轟烈烈的「抓革命,促生產,促工作,促戰備」的工農業生產新高潮,正在全國廣大城鄉興起。在這場偉大的革命和建設高潮中,我們需要千千萬萬個革命的動手派。讓我們用實際行動,響應毛主席關於「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偉大號召,都來做一個無產階級的革命動手派吧!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馬來西亞以及新西蘭屬於公有領域。但1970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6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內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