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贊現場會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贊現場會
江蘇省泰興縣元竹公社建新十二隊貧下中農評論組
1970年6月11日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報

最近,我們公社召開了一次狠抓革命,猛促夏收的幹部會。個別按「常規」辦事的同志遲到了,他到會場一看:沒有人。他還誤認為自己來早了呢!有人告訴他說:咱們的會搬到生產隊的田頭去開了!

把會議由會場搬到現場,讓幹部到鬥爭第一線去走一走,看一看,然後集中起來,大家發議論,學先進,趕先進。到會的同志都說:這樣的會開得好!好在哪裡呢?

好就好在執行了毛主席的「備戰、備荒、為人民」的偉大戰略方針,到三大革命運動的風口浪尖上去賽革命、賽團結、賽進步。這樣的會,比有先進,學有榜樣,趕有目標,幫有對象。先進的受到鼓勵,繼續革命永向前;後進的一面看一面搓手,下定決心趕先進,不到長城非好漢;有「過得去」思想的幹部,看到了自己與先進隊的差距,中游思想再也站不住腳了!

好就好在公社革委會領導班子思想革命化,工作戰鬥化,既當「官」,又當老百姓。因為要開好這樣的會,領導班子要預先做大量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做艱苦細緻的調查研究,要見人、見事、見活思想,要胸中有全局,手中有典型。這就非深入群眾,身體力行不可。不然,就開不好這樣的會。

好就好在這樣的現場會,實際上是一次活學活用毛澤東思想的學習班,開得及時,短小精悍,生動活潑。不是領導幹部作長篇大論的講話,也不僅是與會幹部反來復去的討論,而是抓住活思想,對照先進事跡,有的放矢地解決問題。會議以後,人的精神面貌變了,辦法多了,奪取夏收的勝利更有把握了。

現場會就是好!在夏收繁忙的季節,我們贊成開這樣既解決問題,又節省時間,鼓舞革命鬥志的短會。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馬來西亞以及新西蘭屬於公有領域。但1970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6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內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