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貴州省交通運輸廳關於貴陽經金沙至古藺(黔川界)高速公路初步設計的批覆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省交通運輸廳關於貴陽經金沙至古藺(黔川界)高速公路初步設計的批覆
黔交許可建字〔2020〕第285號
作者:貴州省交通運輸廳
2020年12月7日
發布機關:貴州省交通運輸廳

貴州貴金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你司《關於報請審批貴陽經金沙至古藺(黔川界)高速公路兩階段初步設計的請示》(貴金高速呈〔2020〕7號)及兩階段初步設計文件收悉。根據現行的相關技術標準、規範以及省發展改革委《關於貴陽經金沙至古藺(黔川界)高速公路可行性研究報告的批覆》(黔發改交通〔2020〕828號)的批覆內容,經審查,批覆如下:

一、建設規模與技術標準

(一)貴陽經金沙至古藺(黔川界)高速公路起於貴陽市西側東林寺路與雲潭北路交叉口,順接東林寺路,經修文、息烽、化覺、長壩、禹謨、金沙,止於金沙縣清池鎮,與四川省瀘州經古藺至金沙高速公路相接,路線全長165.908公里。

全線設置將軍山、竇官(樞紐)、朱昌、郝官(樞紐)、修文南、修文(樞紐)、灑坪(原工可名稱為小菁)、雙石、楊洞(樞紐)、化覺、長壩、安底、禹謨、禹謨(樞紐)、金沙南、杜家山(樞紐)、金沙北、桂花、石場、清池等20處互通式立交。

同步建設灑坪、雙石、化覺、安底、金沙南、金沙北、桂花、石場、清池連接線75.776公里,其中,灑坪連接線6.09公里、雙石連接線26.591公里、化覺連接線10.621公里、安底連接線5.692公里、金沙南連接線1.055公里、金沙北連接線6.20公里、桂花連接線1.451公里、石場連接線1.221公里、清池連接線16.855公里。

(二)主線採用六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設,設計速度100公里/小時,整體式路基寬度33.5米,分離式路基寬度16.75米。連接線均採用二級公路標準建設,全線橋涵設計汽車荷載等級為公路-I級,其他技術指標按《公路工程技術標準》(JTG B01-2014)規定執行。

二、工程地質勘察

初步設計階段工程地質勘察結合本項目的特點,採用工程地質調繪、鑽探、挖探、物探、原位測試及室內土工試驗等綜合勘察手段,對路線走廊及方案的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特徵、不良地質及特殊性岩土等自然建設條件進行了勘察,採用勘察手段適宜、方法正確合理。

(一)下階段應進一步加強沿線採空區、岩溶、崩塌、危岩、滑坡、人工填土等不良地質及特殊性岩土的勘察,明確其空間分布並判定其對工程的影響情況。

(二)杜家山採空區對路線影響較大,清池1#、2#隧道岩溶發育,湧水量大,下階段應進一步加強專題勘察。

(三)下階段應加強岩體結構面對岩質路塹邊坡穩定性的影響分析以及特殊地質段高度不足20米的邊坡穩定性分析。

(四)下階段應加強K0+300~K0+925深路塹邊坡、K19+960~K20+410填方路基、K66+747~897順層岩質邊坡、YK160+790~YK161+140填方邊坡等特殊路基段地質勘察,為邊坡設計提供充分的地質依據。

(五)小箐大橋、楊洞樞紐互通橋、洞坪子大橋、老鴰岩特大橋、馬頭山大橋、五所溝大橋、化覺互通主線橋、小沖特大橋、江家溝大橋等橋梁位於岩溶中等至強烈發育,下階段應進一步加強鑽孔布置,必要時應逐墩逐樁布孔查明岩溶分布情況。同時加強烏江特大橋和赤水河特大橋主墩岸坡穩定性分析評價。

(六)下階段應加強隧道勘察工作,細劃隧道圍岩級別。高坡隧道、玉屏隧道、山王廟隧道、唐家灣隧道等隧道區水文地質條件複雜,下一步應加強隧道區水文地質勘察。加強隧道進出口仰坡穩定性分析評價;加強鳳岩隧道出口段崩坡積體、馬龍山隧道出口段順層邊坡等分析評價。

(七)本項目隧道洞渣棄方量大,應加強評價棄渣場地現狀及棄渣後的穩定性,避免引發次生地質災害。

(八)工程地質勘察應全面、及時、準確,確保設計與工程地質勘察有效結合,緊密銜接。

三、路線

(一)路線起點、終點、主要控制點及走向基本合理,符合可行性研究報告批覆要求。初步設計在工可推薦線位的基礎上,結合沿線地形、地質、水文和生態環境等自然條件以及沿線城鎮發展規劃、路網、保護區、礦區等控制因素,兼顧地方政府意見,考慮運營安全、特大橋橋位、特長隧道隧址、節約投資和占用耕地等重要因素,擬定了A3~A13、A15~A18、A21~A22、A24共18條比較線與K線進行不同層次、不同深度的比較,原則同意初步設計推薦的路線方案K+A18+K+A15+K。

(二)初步設計路線平縱面設計基本合理。下階段應結合地形、地質條件和交通運輸部《關於在公路建設中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的若干意見》、《貴州省交通運輸廳關於貴州省實施綠色公路建設的指導意見》(黔交建設〔2017〕134號)要求,對路線平縱組合進行細化設計,減少拆遷和高填深挖,優化土石方調配,減少棄方,合理控制工程規模。在保證行車安全性和舒適性的同時,貫徹保護環境、節約用地的設計原則。

(三)K7~K9郝官樞紐互通段平曲線採用R-1100+R-4000+R-1350反向S型曲線,平面線形協調性較差,建議下階段進一步優化平面線形。

(四)K34+387.5小箐大橋為主跨135米連續剛構,其平曲線組合為R-1100+R-4010反向S型曲線,平面線形協調性較差,建議下階段進一步優化平面線形。

(五)K96+190禹謨特大橋墩高較高,基本在60米以上,建議平面線位適當東移,以更好地貼合地形縮短橋長,降低墩高。

(六)K147+800~K151+800段直線長度為4000米,遠大於20v,建議適當加入曲線設計,改善線形,提高行車安全性。

(七)交點K87+679.052、K90+054.720、K99+383.909等路段存在平面轉角不足7°的問題,建議優化調整。

四、路基路面

原則同意初步設計採用的路基橫斷面形式與組成參數,路基、路面及防護、排水工程設計原則,以及取棄土設計方案。設計單位在下階段設計中根據諮詢審查意見進一步優化設計。

(一)應根據沿線地質條件,加強高填深挖、軟土路段、岩溶路段、煤系地層、順層邊坡、有軟質岩夾層硬質岩順層邊坡、斜(陡)坡路基等路基穩定性分析計算,進一步優化路基設計方案。

(二)原則同意初步設計特殊岩土工程的處治設計,下階段應依據軟土、採空區、煤系地層、堆積體、崩塌等不良地質的工程地質勘察資料成果,進一步做好綜合處治設計,並加強動態設計。

(三)路基防護採用生態型防護設計原則合理。應進一步根據當地氣候、地形地質特點,結合詳勘成果,因地制宜優化邊坡防護形式與邊坡坡率,合理控制工程規模。

(四)原則同意主線及樞紐互通採用瀝青混凝土路面及其結構組合設計,路面為4厘米SUP-13(改性)上面層+6厘米SUP-20(改性)中粒式瀝青混凝土中面層+8厘米SUP-25粗粒式瀝青混凝土下面層;同意落地互通路面結構與主線中上面層採用相同的組合設計。

(五)路基路面排水設計方案基本合理,下階段應結合地形及區域氣候特點,加強路基路面綜合排水設計,路界範圍內排水應自成系統,並與外部河、溝等外部排水系統合理連接。完善細化路橋銜接、沖溝及隧道排水溝出口等部位防沖刷設計,完善環境敏感區路面、橋面水收集及處理設計。

(六)做好土石方調配利用,嚴格控制棄方。優化取、棄土場設置,完善相關排水、防護、植被恢復及復耕設計,節約用地,避免水土流失和發生次生災害。

(七)下階段應根據《貴州省公路邊坡養護檢修通道設置技術及管理規定(試行)》(黔交建設〔2020〕60號)的相關要求完善邊坡養護檢修通道的設置。

五、橋梁

全線共設置橋梁68108.265米/110座(含互通區主線橋及主線上跨分離式立交橋),其中特大橋23473.715米/15座,大橋44311.55米/90座,中橋323米/5座。本項目跨越深谷或河流的高墩橋梁選用斜拉橋、懸索橋、拱橋或連續剛構橋,橋型選擇及總體布置基本合理。

(一)下階段應加強地質勘察工作,進一步根據推薦的路線方案,結合定測詳勘資料及地形、地質、水文、水力等情況,現場調整落實橋梁墩台位置;橋跨布置應結合橋高,選擇合理的高跨比、確定橋梁長度和墩台及其基礎的結構型式,確保結構安全、耐久、經濟合理。

(二)特大橋、大中橋內外側防撞牆式護欄等級應按照《公路交通安全設施設計規範》(JTG D81-2017)相關要求,逐橋選取合適的護欄防撞等級。

(三)結合沿線的建橋條件,考慮橋梁預製、運輸、吊裝等標準化施工特點,同時考慮後期養護和耐久性問題,同意20、30、40米跨徑採用裝配式預應力混凝土T梁方案。

(四)原則同意烏江特大橋主跨650米懸索橋方案,赤水河特大橋主跨575米疊合梁斜拉橋方案,下階段應根據詳細工程地質勘查資料,確定主墩距崖邊或卸荷裂隙的距離,並結合岸坡、溶洞等控制因素,合理確定主跨與孔跨布置。

(五)對於互通立交區平曲線半徑較大的橋跨,建議研究採用預製T梁的可行性,但橋寬變化劇烈段宜採用現澆箱梁。

(六)本項目沿線鄉鎮經濟發達,應進一步優化橋涵、通道設計,充分考慮地方發展的需要,留足淨寬、淨空。

(七)下階段應根據《貴州省公路橋梁養護檢修通道設置技術及管理規定(試行)》(黔交建設〔2020〕61號)的相關要求完善橋梁養護檢修通道的設置。

六、隧道

全線共設置隧道21876.5米/17座,其中長隧道18682米/11座,中隧道1998米/3座,短隧道1196.5米/3座。

隧道設計綜合考慮了線形指標、工程造價、隧道洞口成洞條件、隧道前後接線條件、隧址區工程地質條件、隧道施工條件等因素,各項支護參數基本合理可行。

(一)原則同意全線隧道布置及結構設計方案。下階段應根據地形和詳勘地質資料進一步優化隧道平、縱面線形,合理確定隧道軸線、洞口位置及洞門型式,優化隧道結構型式及襯砌支護參數,確保隧道施工、運營的安全,並節省工程投資。

(二)原則同意隧道防、排水設計方案,各項防排水措施基本得當。對於短隧道,建議下階段研究取消中心排水溝的可行性。

(三)本項目採用的隧道結構型式較多,有與路基同寬連拱、整體式連拱、夾心連拱、超小淨距、小淨距、分離式及匝道隧道等多種型式,建議對各種不同斷面的結構型式進行編號,並明確各種結構型式適用條件,避免混淆。

(四)下階段應進一步加強何家坡隧道、瓦房寨隧道、唐家灣隧道等瓦斯隧道的地質勘察和瓦斯測試工作,合理確定瓦斯等級並進行專項設計。

(五)應結合岩溶發育情況、湧水風險等因素合理預估各隧道不良地質處治預案的工程數量,以控制工程投資。

七、互通式立交

全線互通式立交總體布局基本合理,立交選型和技術指標應用基本恰當。綜合考慮交通量、路網、地形、地質等因素,原則同意設置將軍山、竇官(樞紐)、朱昌、郝官(樞紐)、修文南、修文(樞紐)、灑坪、雙石、楊洞(樞紐)、化覺、長壩、安底、禹謨、禹謨(樞紐)、金沙南、杜家山(樞紐)、金沙北、桂花、石場、清池等20處互通式立交。

原則同意全線分離式立交25座,天橋25座,通道71道。

(一)進一步對各互通式立交平縱面線形進行優化,儘量使互通區填挖土石方數量趨於平衡,同時提高互通式立交的通行能力和服務水平。

(二)竇官樞紐、郝官樞紐互通式立交分別上跨在建的環城高鐵及成貴高鐵,下階段應加強與鐵路主管單位協調,儘早取得其同意意見。

(三)楊洞樞紐互通式立交挖方量大,下階段應結合主線平縱面的優化進一步減少的挖方。

(四)禹謨樞紐互通式立交挖方量較大,下階段應結合主線及互通平面更為緊湊的布線進一步優化。

(五)杜家山樞紐互通路段與本項目交叉的杭瑞高速設有緊急停車帶和避險車道,下階段應補充公路安全性評價,有針對性的加強安全措施。

(六)金沙南服務區與金沙南互通相距較近,需設集散車道與互通構成複合形式,下階段對互通、服務區的選址及方案布置進一步研究。

(七)隨着地方經濟的發展,下階段分離式立交、通道和天橋設計應與地方充分溝通,儘可能考慮採用較大的布置密度和通行孔徑,為地方經濟的發展預留充足的空間。

八、交通工程及沿線設施

原則同意初步設計提出的安全設施、服務設施、管理設施和通信、收費、監控系統的設計方案。

(一)原則同意標誌、標線、護欄、隔離柵、防眩、防撞等交通安全設施設計。下階段結合安全性評價及地區氣候特徵,進一步優化和細化安全設施設置,確保行車安全。

(二)監控設施應做到全覆蓋,路段監控按照不大於2公里一對設計,尤其是隧道橫洞等部位,並增加視頻雲設計。

(三)本路段通信系統採用OTN技術設計,並接入OTN幹線傳輸系統。

(四)收費系統應按照交通運輸部取消省界收費站實施方案進行設計,完善超限、超載車輛入口檢測設計及危險品車輛管理措施。

(五)加強隧道通風、照明、供配電、監控、消防、救援及應急聯動控制方案的協同設計,提高控制系統的智能化水平,合理節能。

(六)服務區、收費站、路政用房及交警營房建設規模應按照省交通運輸廳相關要求進行設計,費用列入概算。

全線管理、養護及服務設施總體布局基本合理。全線共設置3處隧道監控管理站、4處養護工區、14處收費站(主線收費站1處,匝道收費站13處)、4處服務區、2處停車區、2處路政大隊、2處交警中隊,25處隧道變電所,14處消防水泵房,滿足本路段管理、養護及服務需要。

九、環境保護

本項目初步設計基本結合項目的環評報告、水保報告的要求,進行環境保護和水土保持設計,設計方案基本可行,設計文件內容較完整,達到初步設計深度,基本滿足文件編制辦法要求。

(一)結合環評報告、水保報告及其批覆意見的要求,進一步核查、落實聲環境和水環境保護措施。

(二)加強對取、棄土場選址的水文調查、地址勘察和穩定性評價,並對棄土場防護(擋渣牆、攔渣壩等)和排水進行專項設計,防止發生水土流失和地址災害等問題。水土保持設計應結合《水土保持方案報告書》的要求,落實各項水保措施設計,注重植被恢復,明確選用的苗木品種。

(三)加強對沿線生態環境、自然與人文景觀調研,對高速公路全線景觀進行針對性設計。結合貴州綠化設計有關要求,進一步優化苗木品種,完善房建區綠化景觀設計,體現貴州地域特色,展現貴州路域景觀風貌。

十、設計概算

概算根據交通運輸部《公路工程基本建設項目概算預算編制辦法》(JTG 3830-2018)、《公路工程概算定額》(JTG/T 3831-2018)、《公路工程機械台班費用定額》(JTG/T 3833-2018)、及《貴州省公路工程基本建設項目概、預算編制補充規定》進行編制。造價編制原則及方法正確,基礎資料較齊全,定額套用及費率取值基本合理,基本反映了本項目初步設計文件的工程項目和內容。

(一)核定建築安裝工程費25,830,274,617元。

(二)核定土地徵用及拆遷補償費2,485,053,843元。

(三)核定工程建設其他費用1,336,653,038元。

(四)核定預備費1,482,599,075元。

(五)核定建設期貸款利息1,438,749,155元

初步設計總概算核定為32,573,329,727元(含建設期貸款利息1,438,749,155元),較經批覆的工可估算325.96億元減少0.23億元,較工可估算減少0.07%。本項目施工圖預算總投資應控制在初步設計批覆的概算總投資範圍之內,最終工程造價以竣工決算為準。清池連接線概算金額688,898,930元,建設資金由地方籌集,其費用不包含於貴金高速公路概算內。

本項目法人為貴州貴金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為張勝利,機構負責人為馮旭。同意你司實行一級監理模式。

請你司與相關的城鎮建設規劃、水利、環保、文物、林業、管線、電力電信及其它建築設施的主管部門簽訂責任明確的書面協議,確保項目順利實施;施工過程中應加強環境保護意識,與沿線環保和水保部門充分協調,深化環保、水保工程設計,保護沿線自然生態環境。

請你司督促設計單位認真按此批覆要求編制施工圖設計文件,施工圖設計文件由你司負責組織審查,審查意見報廳審批後方可執行。施工圖設計階段要認真落實標準化施工的要求,並落實到設計文件中;做好農灌、通道、天橋,以及涉及機耕道、水渠改造等與沿線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工程設計。要嚴格按照基本建設程序辦理,防止建設過程中隨意變更設計和調整概算。若發生較大(重大)設計變更,必須嚴格按《公路工程設計變更管理辦法》(交通部令2005年第5號)的要求履行審查審批手續(具體操作可按《貴州省高速公路PPP項目建設管理手冊》(20200305版)第6章要求執行),先申請,經同意後方能開展變更的施工圖設計,設計完成後經審批才能實施。未經同意擅自實施的設計變更不補辦手續,相關費用不得進入工程決算。

請你司抓緊做好開工前的各項準備工作,並按照交通運輸部的有關規定及時辦理質量監督手續、施工許可手續。貫徹落實我省高速公路「施工標準化」、「平安工地建設」以及創建「品質工程」的相關要求,加強施工期間的監管,確保工程質量安全。項目總工期(自開工之日起)4年。

貴州省交通運輸廳

2020年12月7日

本作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本作品不適用於該法,在中國大陸和其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註:中文維基文庫社群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演講,不總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