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貧瘠地上繪新圖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貧瘠地上繪新圖

——河南鎮平縣老張營大隊自力更生進行農田水利建設
《人民日報》通訊員
1969年1月17日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報

黨的八屆十二中全會公報指出:「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是我國社會主義生產的偉大推動力。它正在促進並將繼續促進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出現新的飛躍。」河南省鎮平縣晁陂公社老張營大隊兩年來發生的天翻地覆的變化,就是這種新飛躍的一個例子。

雙手畫出一幅最新最美的圖畫[編輯]

老張營大隊原來的地形是「東崗、中凹、西頭翹」,七十六道溝,一百多條路,把全大隊五千五百多畝地分割成六百多片高低不平的小塊田。趙灣水庫第四支渠雖然橫穿東崗,但還澆不到三分之一的耕地。

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極大地激發了老張營大隊貧下中農革命和生產的積極性。他們以「愚公移山,改造中國」的大無畏革命氣魄,與人斗,與天斗,與地斗,兩年來,共挖移了十四萬多土石方,填平了七十多個深坑大溝,擴大了一百八十多畝耕地,建成了八十塊整齊如畫的溝、渠、路、林配套的社會主義大方田。為了把全部農田建成為自動排、灌的穩產高產保收田,他們在田裡修起了九十多條水渠,新開了三十多條排水溝。路渠兩旁新栽了三十六萬墩紫穗槐、簸箕柳等,沿河營造了六百多畝薪炭林。

用毛澤東思想武裝起來的老張營大隊的貧下中農用自己的雙手在貧瘠的土地上畫出了一幅最新最美的圖畫。

走大寨之路向自然界開戰[編輯]

一九六六年冬天,老張營大隊組織貧下中農到山西省的大寨大隊和山東省的厲家寨大隊參觀。

「農業學大寨」。

「愚公移山,改造中國,厲家寨是一個好例。」

毛主席的偉大號召,給老張營大隊貧下中農指出了前進的方向,他們認識到:大自然,荒坡禿嶺,同貌似強大的階級敵人一樣,在革命人民面前都是紙老虎,都是不可怕的。可怕的是人們不認識自己的力量,不敢革命,不敢鬥爭,甘當自然界的奴隸。廣大貧下中農豪邁地說:「我們造了蔣介石、劉少奇的反,為什麼不能造『土地爺』的反!」「我們能征服妖魔鬼怪,也一定能征服大自然!」

老張營大隊的貧下中農,用毛澤東思想武裝頭腦,以驚人的毅力,用自己的雙手劈嶺填溝,向大自然展開了一場攻堅戰。患有嚴重肝癌的大隊貧協主任、共產黨員時運甫同志,總是干在前頭。有時肝病痛得厲害了,他就用杴把頂着或趴到地埂上,過一會起來再干。後來,他的病越來越重,醫生告訴他不要再上工了。但他還是懷裡揣着紅彤彤的《毛主席語錄》,扛着鐵杴到工地上指揮戰鬥。臨終前,他將隊幹部和他的兒子叫到床邊,說:「你們要好好讀毛主席的書,聽毛主席的話,把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進行到底,建設好咱們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揮淚繼承烈士志,誓將遺願化宏圖。老張營大隊的貧下中農決心象時運甫那樣無限忠於毛主席,無限忠於毛澤東思想,無限忠於毛主席的革命路線,獻身於改造大自然的偉大鬥爭。他們埋葬了自己的戰友,投入了更加艱巨的戰鬥。

時刻不忘階級鬥爭[編輯]

在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運動的高潮中,在政治思想領域和生產建設領域,兩個階級、兩條道路、兩條路線的鬥爭是異常尖銳激烈的。

一九六七年建設大方田的戰鬥開始不久,舊縣委一個走資派騎着車子,搖頭晃腦地來到這個大隊。他用極端仇視群眾運動的態度,指責革命群眾「淨走邪道」「胡擺弄」!命令他們立即「停工」、「剎車」。老張營大隊的貧下中農一眼就看穿了這傢伙的狼子野心。他們說:「我們響應毛主席抓革命,促生產的偉大號召,走的是康莊大道。我們不但不剎車,還要開快車;你們搞資本主義,爬行主義,那才是胡擺弄,走邪道。」他們以工地為戰場,積極開展革命大批判,橫掃了大叛徒劉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義黑貨。不久,鄰近隊有幾個壞人來拉工地上的社員進城,他們不去,那幾個壞人就說:「你們階級陣線不清。」老張營大隊的貧下中農義正詞嚴地回答他們:「我們的階級陣線清得很!貧下中農和全體革命群眾是一家,叛徒、特務、死不改悔的走資派和沒有改造好的地、富、反、壞、右分子是一家。你們破壞革命、破壞生產,我們不干!」後來,又有一個沒有改造好的地主分子眼看大方田建設粉碎了他妄圖變天倒算的美夢,就氣急敗壞地咒罵大方田建設是「看錯歷圖」,「好地挖的差不多,越挖越有稀的喝」。貧下中農帶着滿腔的階級仇恨,在工地上同他展開了面對面的鬥爭。

在毛澤東思想武裝起來的老張營大隊貧下中農面前,階級敵人的一切破壞陰謀,遭到了徹底的破產,農田基本建設飛躍前進。

用毛澤東思想武裝群眾[編輯]

當嚴冬盛夏工程艱巨的時候,有人產生了畏難情緒,說什麼「自古以來,一場大雨一道溝,人有啥辦法」。大隊革委會、貧代會就以毛主席的光輝著作《人的正確思想是從那裡來的?》、「老三篇」以及毛主席的一系列最新指示為教材,在工地上大辦毛澤東思想學習班,開展群眾性的大議革命的辯證法,大破停止的論點、悲觀的論點、無所作為和驕傲自滿的論點,大學白求恩、張思德、老愚公的革命精神,開展鬥私批修,使大家下定決心,不怕犧牲,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

全大隊農田建設共需修大車橋,倒虹吸涵管等建築物七百多座,需款四萬元。貧下中農堅持自力更生,以土代洋,結果只用了六千多元就建起了全部建築物。

經過兩年來的艱苦奮鬥,老張營大隊貧下中農改造了大自然,也提高了自己的思想。他們回顧了這兩年的革命鬥爭實踐,深深感到:「改地必先改人」。用毛澤東思想統帥一切,以階級鬥爭和兩條路線鬥爭為綱,實現人的思想革命化,這才是搞好社會主義生產建設的根本。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馬來西亞以及新西蘭屬於公有領域。但1969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5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內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