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要把思想從舊框框中解放出來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要把思想從舊框框中解放出來
北京農機學院小湯山農機廠教育革命小分隊
1969年10月29日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報

我們小分隊今年六月初到昌平縣小湯山農機廠進行教育革命探索。當時的想法是,按照毛主席指出的走上海機床廠從工人中培養技術人員的道路的方向,探索農機學院應該如何辦的一些具體問題,諸如學生來源、教學內容、教師隊伍的建設等。經過一段實踐,大家認識到:這些問題的正確解決,都與學校的辦學方向和專業設置緊密相關。

我們為了統一思想,明確方向,繼續探索,最近回校進行了一個多星期的學習和總結。

在總結過程中,一部分同志認為,我們農機學院今後應該面向縣、專、省的農機廠,以縣農機廠為主要對象,為它們培養技術人材;按照這個方向,應當繼續在這個廠摸索為縣農機廠培養技術人員的新型農機學院的辦學經驗。另一些同志不同意這個看法,有的說:「我們是搞農業機械設計製造的,而這個廠沒有農業機械的設計任務,怎麼能摸索出我們專業應該如何辦的經驗呢?」有的說:「從縣農機廠的工人中培養技術人員,達到個中專水平就不錯了。針對縣屬工廠摸出的教育革命經驗,到底對我院應該如何辦有多大用處呢?」總之,這些同志感到在這個縣農機廠搞教育革命探索不理想,對繼續搞下去產生了懷疑和信心不足。

為什麼會產生懷疑和信心不足呢?

這些同志的想法是:我們學校原來直接由國務院一個部管理,是為大工廠培養設計製造技術人材的,將來也多半要為中央部屬工廠培養這種技術人材,要在縣屬工廠探索這條道路,不對口。

究竟怎樣認識和解決這個問題?經過討論,大多數同志認為:我們進行教育革命,就是要在毛澤東思想指導下,經過廣大革命群眾的探索、實踐,徹底改革舊的教育制度、教學方針和方法,逐步建立無產階級的教育制度。過去,有一些院校和它們所設置的某些專業,是根據我國的具體情況設置的。但是,很多院校和它們所設置的專業,嚴重脫離三大革命,必須用毛澤東思想對它們進行徹底的改造。因此,我們的教育革命探索,就不應該完全局限在一個學校、一個專業的範圍內,自己給自己劃定框框,而應當把社會主義大學應該如何辦的問題作為自己的探索對象。我們必須胸懷全局,衝破原有專業和自己學校的束縛,確定新的辦學方向和專業設置。

拿我們北京農機學院來說,將來在農機教育系統裡,可能仍然專門擔負為大工廠培養技術人員的任務,但這並不妨礙我們去為縣農機廠培養技術人員的農機學院摸索經驗。從我們小分隊前段的探索中,我們認為今後農機學院要把為縣農機廠培養技術人材,作為它的主要任務。我們的根據是:全國許多地區正在繼續籌建和興建縣農業機械修理製造廠。這是落實毛主席關於「備戰、備荒、為人民」和實現農業機械化的偉大指示的一件大事,是進一步鞏固工農聯盟、發展工農業生產、加強無產階級專政的一個重大措施。不僅新建的縣農機廠需要大批農機技術人員,原有的大批縣農機廠進行充實和提高,也對農機技術人員的培養提出新的要求。縣農機廠需要的技術人員,並不是象有的人所說的有個中專水平就行了,要求也是相當高的。培養這種人材和那些為大廠培養的專門人材比起來,並不那麼容易,也可能更難些。 因此在考慮專業對口的時候,就不能只從原有的專業設置去考慮對口,而是要在毛澤東思想的指引下,敢想敢幹,勇於探索,要根據革命和生產的新形勢、新需要,大膽確定新的探索方向和探索內容,把自己的思想從某些舊框框中解放出來。

我們這些看法可能是錯誤的,希望大家討論。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馬來西亞以及新西蘭屬於公有領域。但1969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5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內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