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錢玄同書附錄二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答錢玄同書附錄二
作者:錢玄同
1918年1月15日
本作品收錄於《新青年/卷4

附錄二 錢先生答書

  惠書敬悉。我個人的意見:以為《三國演義》所以具這樣的大魔力者,並不在乎文筆之優,實緣社會心理迂謬所致。因為社會上有這種「忠孝節義」、「正統」、「閏統」的謬見,所以這種書才能迎合社會,乘機而入。我因為要祛除國人的迂謬心理,所以排斥《三國演義》,這正和先生的排斥《金瓶梅》同一個意思。至於前書論《金瓶梅》諸語,我亦自知大有流弊,所以後來又寫了一封信給獨秀先生,說,「從青年良好讀物上面着想,實在可以說,中國小說沒有一部好的,沒有一部應該讀的」(此信是七月杪間寫的,亦見三卷六號),這就是我自己取消前說的證據。且我以為不但《金瓶梅》流弊甚大,就是《紅樓》、《水滸》,亦非青年所宜讀;吾見青年讀了《紅樓》、《水滸》,不知其一為實寫腐敗之家庭,一為實寫凶暴之政府,而乃自命為寶玉、武松,因此專務狎邪以為情,專務「拆梢」以為勇者甚多。

  我現在要再說幾句話:中國今日以前的小說,都該退居到歷史的地位;從今日以後,要講有價值的小說,第一步是譯,第二步是新做。先生以為然否?

  論填詞一節,先生最後之結論,也是歸到「長短無定之韻文」,是吾二人對於此事,持論全同,可以不必再辯。惟我之不贊成填詞,正與先生之主張廢律詩同意,無非因其束縛自由耳。先生謂「工詞者相題而擇調,並無不自由」,然則工律詩者所作律詩,又何嘗不自然?不過未「工」之時,做律詩勉強對對子,填詞硬扣字數,硬填平仄,實在覺得勞苦而無謂耳。總而言之,今後當以「白話詩」為正體(此「白話」是廣義的,凡近乎言語之自然者皆是。此「詩」亦是廣義的,凡韻文皆是),其他古體之詩及詞,曲,偶一為之,固無不可,然不可以為韻文正宗也。

  填皮簧之說,我不過抄了半農先生的話,老實說,我於此事全然不懂;至於「先帝爺,白帝城,龍歸海禁」,這種句詞,也實在覺得可笑。不過中國現在可歌之調,最普通者惟有皮簧(崑腔雖未盡滅,然工者極少。梆子,則更卑下矣!)故為是云云也。

錢玄同
(原載1918年1月15日《新青年》第4卷第1號)

這部作品在1929年1月1日以前出版,其作者1939年逝世,在美國以及版權期限是作者終身加80年以下的國家以及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這部作品也可能在本國本地版權期限更長,但對外國外地作品應用較短期限規則的國家以及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