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張徹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答張徹
作者:韓愈 
本作品收錄於《昌黎先生集
公為國子博士時作。張徹,公門下士,又公之從子婿,詳見《醉贈張秘書》註。《筆墨閑錄》曰:「劉亻閑云:《答張徹》一詩,尤奇麗。」

辱贈不知報,我歌爾其聆。首敘始識面,[1]次言後分形。[2]道途綿萬里,日月垂十齡。[3]浚郊避兵亂,[4]睢岸連門停。[5]肝膽一古劍,波濤兩浮萍。漬墨竄舊史,磨丹註前經,義苑手秘寶,文堂耳驚霆。暄晨躡露舄,暑夕眠風欞。結友子讓抗,[6]請師我慚丁。[7]初味猶噉蔗,[8]遂通斯建瓴。[9]搜奇日有富,嗜善心無寧。石樑平侹侹,[10]沙水光冷冷。乘枯摘野艷,沉細抽潛腥。遊寺去陟巘,[11]尋徑返穿汀。[12]緣雲竹竦竦,失路麻冥冥。淫潦忽翻野,平蕪眇開溟。防泄塹夜塞,懼沖城晝扃。[13]及去事戎轡,[14]相逢宴軍伶。觥秋縱兀兀,獵旦馳駉駉。[15]從賦始分手,[16]朝京忽同舲。[17]急時促暗棹,戀月留虛亭。畢事驅傳馬,[18]安居守窗螢,梅花灞水別,宮燭驪山醒。[19]省選逮投足,鄉賓尚摧翎,[20]塵祛又一摻,[21]淚眥還雙熒。[22]洛邑得休告,華山窮絕陘。[23]傍巖睨海浪,引袖拂天星。日駕此回轄,金神所司刑。[24]泉紳拖修白,石劍攢高青。磴蘚澾拳跼,[25]梯飆颭伶俜。[26]悔狂已咋指,[27]垂誡仍鐫銘。[28]峨豸忝備列,[29]伏蒲愧分涇。[30]微誠慕橫草,[31]瑣力摧撞筳。[32]疊雪走商嶺,飛波航洞庭。下險疑墮井,守官類拘囹。[33]荒餐茹獠蠱,[34]幽夢感湘靈。[35]刺史肅蓍蔡,[36]吏人沸蝗螟。點綴簿上字,趨蹌閣前鈴。[37]賴其飽山水,得以娛瞻聽,紫樹雕斐亹,[38]碧流滴瓏玲,映波鋪遠錦,插地列長屏,愁狖酸骨死,[39]怪花醉魂馨,潛苞絳實坼,幽乳翠毛零。[40]赦行五百里,[41]月變三十蓂,[42]漸階群振鷺,[43]入學誨螟蛉,[44]蘋甘謝鳴鹿,[45]罍滿慚罄缾。[46]冏冏抱瑚璉,[47]飛飛聯鶺鴒,[48]魚鬣欲脫背,[49]虬光先照硎,[50]豈獨出醜類,方當動朝廷。勤來得晤語,勿憚宿寒廳。


註釋[編輯]

  1. 《北史》:「齊神武自太原來朝見,宋遊曰:『嘗聞其名,今日始識其面。』」
  2. 曹子建《求自試表》:「誠與國分形同氣,憂患共之也。」借用以言離別。
  3. 謂自貞元十二年丙子,至是元和改元丙戌,十年也。
  4. 貞元十五年二月,汴州亂。
  5. 諸本作庭,閣本作停,而方從諸本。按:停猶居也。上對亂字,宜用停字乃的。後又有洞庭字,或未必重押也。
  6. 《晉陽秋》曰:「陸抗、羊祜為邊將,推僑劄之好。抗嘗遺祜酒,祜亦饋抗藥,各推心服之。」
  7. 《左氏》襄十四年:「尹公佗學射於庾公差,庾公差學射於公孫丁。二子追公,公孫丁禦。尹公佗曰:『子為師,我則遠矣。』」
  8. 《晉史》:「顧愷之啖蔗,自尾至本,雲漸入佳境。」噉,徒敢切,與啖同。
  9. 《漢·高紀》云:「譬猶居高屋之上而建瓴水也。」
  10. 音挺,《說文》:「𠈰,長貌。」
  11. 《詩》:「陟則在巘。」巘,語偃切。陟或作登。
  12. 徑或作巫,非是。
  13. 自「肝膽一古劍」以下至此,皆言十五年睢岸連居與徹相從之樂。
  14. 公先居睢水,久之,建封以為節度推官。
  15. 《詩》:「牡馬。」音扃,旦或作晏。
  16. 謂徹赴舉試也。
  17. 是年冬,公以徐州從事朝正於京師,又與徹同行。《楚辭》:「乘舲船余上沅。」舲音零。
  18. 謂十六年春公朝正事畢,歸彭城也。傳,若今之驛。傳,除戀切。
  19. 《杜詩》「軍吏回宮燭,驪山在昭應」。《筆墨閑錄》曰:「劉亻閑云:此對極有風味。」驪,力駟切。宮,一作官。
  20. 謂徹下第也,徹後元和四年始登第。
  21. 《詩》:「摻執子之祛兮。」摻,攬。祛,袂。執袂別也。摻,所減切。
  22. 《列子》:「拂眥揚眉而望之。」自畢事驅傳馬至此,皆言十六年朝正畢,及與徹相別時事。眥音漬,又在計切。
  23. 《爾雅》:「山絕陘。」音形。
  24. 華山西嶽,其神少昊,為金神,西方主刑也。
  25. 《選》:「石磴瀉紅泉。」《字林》云:「澾,滑也。」拳跼,蘚滑之貌。《楚辭》:「拳跼顧而不行。」磴,都鄧切。澾音闥,跼音局。
  26. 《楚辭》:「忽飆騰兮浮雲。」伶俜,行不正貌。《選》:「少伶俜而偏孤。」又《選·古猛行》云:「少年惶且怖,伶俜到他鄉。」飆,卑遙切。伶音零。俜,普丁切。
  27. 咋,嚙也,大聲也,又多聲。《選》:「譊譊喧咋。」咋音責,狂一作往。
  28. 嘗過華山,登絕頂,發狂慟哭,遺書為誡,見《國史補》。
  29. 《前漢》:「陂池猈豸。」豸與チ同。《說文》:獬,チ獸,似牛而一角。古者決訟,令觸不直。今曰峨豸,以御史冠用之故耳。法冠一名柱後惠文冠,或謂獬豸冠。凡執法官皆服之。《異物志》:「北荒中有獸名獬豸,性別曲直,見人鬥,觸不直者。聞人爭,咋不正者。楚王嘗獲此獸,因象其形以製衣冠。」十九年,公為御史,故云峨豸也。豸,宅買切。
  30. 漢元帝寢疾,數問尚書以景帝時立膠東王故事。史丹候上獨寢時,直入臥內,伏青蒲上,泣涕諫帝,帝由是不廢太子。分涇,分別涇渭,以明清濁也。
  31. 終軍云:「軍無橫草之功。」
  32. 《說苑》:子路對趙襄子曰:「建天下之鐘而撞之以筳,豈能發其聲乎哉?」筳音廷,諸本筳從草。方云:「當從竹,糸崔絲也,見東方朔《客難》。」
  33. 官或作宮。
  34. 獠夷別名。《後漢》:「大詔獠者。」獠,南夷。蠱,蠱毒。自「峨冠忝備列」已下,皆言貞元十九年冬自監察御史言事貶陽山時也。獠音老。
  35. 《楚辭》:「使湘靈鼓瑟兮,令海若舞馮夷。」
  36. 《三國名臣贊》:「思同蓍蔡,運用無方。」蔡,龜也。《家語》:「臧文仲有守龜焉,名曰蔡。」蓍蔡,蓍龜也,言刺史為人所信如蓍蔡。
  37. 《東漢·周紆傳》:「又問鈴下。」註:《漢官儀》曰:「鈴下侍閣辟車。此皆以名自定者也。」晉羊祜出鎮南夏,鈴閣之下,侍衛不過十數人。鈴音苓。
  38. 雕一作雜。
  39. 或作怨。狖,余救切。
  40. 乳或作孔。
  41. 二十一年正月順宗即位,二月大赦,公自陽山量移江陵法曹。
  42. 《帝王世紀》曰:「堯時有草,夾階而生,每月朔日生一莢,至望日則落一莢,月小則餘一莢。」月變三十蓂,言及一月也。蓂音冥。
  43. 《詩》:振鷺於飛,有蓂必振振。鷺並興潔白之士,群集於朝。
  44. 《揚子》:「螟蛉之子,殪而逢蜾臝,祝之曰:『類我類我,久則肖之矣。』」螟蛉,桑上青蟲。蜾臝,細腰蜂也。元和元年六月,公自江陵法曹召為國子博士,故云。蛉音苓。
  45. 《詩》:「呦呦鹿鳴,食野之蘋。」鹿得蘋則鳴相呼,詩意謂朋友也。
  46. 《詩》:「缾之罄矣,維罍之恥。」缾小而盡,缾大而盈,罍恥者,刺不能使富分貧,眾恤寡也。
  47. 《選》:「飛飛秋月明。」《語》曰:「何器也?曰:瑚璉也。」瑚璉,宗廟之器,以喻徹。冏,居永切。
  48. 《詩》:「鶺鴒在原,兄弟急難。」《爾雅》:「鶺鴒,渠。」郭註:「雀屬也,飛則鳴,行則搖。」鶺鴒詩以況兄弟,張徹弟復,亦舉進士,故云。鶺,資昔切,鴒,郎丁切。
  49. 鬣,須鬣。《山海經》:「是魚赤目赤鬣。」欲脫背,言將化為龍也。鬣音獵。
  50. 光先或作精光。《莊子》:「刀刃若新發於硎。」硎,砥石也。

本唐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遠遠超過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