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突出無產階級政治 建設革命化戰鬥化連隊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突出無產階級政治 建設革命化戰鬥化連隊
北京部隊工程兵某部運輸連黨支部
1970年8月18日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報

一九六○年,林副主席號召開展創造四好連隊運動以來,我們連隊依靠群眾的集體智慧和力量,認真執行古田會議決議和一九六○年軍委擴大會議決議,連續九年評為四好連隊。我們最根本的一條經驗,就是用毛澤東思想統帥一切,堅持走突出無產階級政治的道路。

創四好靠的是突出無產階級政治[編輯]

一九六○年軍委擴大會議決議中指出:「政治是統帥、是靈魂,政治工作是我軍的生命線、是一切工作的根本保證。」我們連隊是一個技術性較強的單位,在創造四好連隊運動中,兩條建軍路線的鬥爭,經常地、大量地表現在突出無產階級政治還是突出技術上。

一九六四年,在反革命修正主義分子羅瑞卿颳起的大比武妖風的衝擊下,我們連隊出現過兩種相反的情況:汽教排為了培養「技術尖子」,大練在鐵軌上開車,放鬆了政治思想工作。結果,汽車上了「軌」,思想問題成了堆,全排五個班,年終都沒有評上四好。運輸排不信大比武那一套,始終堅持政治掛帥,思想領先,有效地帶動了技術訓練和各項任務的完成,年終全排幾個班都評上了四好。那年總評,我們對照兩個「決議」,以這兩個排為例,認真總結了正反兩方面的經驗。大家深刻認識到,突出無產階級政治,用政治統帥技術,用革命化帶動機械化,是連隊建設的光明大道;突出技術,就是歪門邪道。為了進一步肅清資產階級單純技術觀點的影響,那一年,我們組織全連同志連續進行了三次突出政治的大討論,開展了革命大批判。同志們深刻認識到:只有政治統帥技術,技術才能發揮應有的效力;只有培養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人,才能開好為人民服務的車。從而進一步提高了兩條路線鬥爭覺悟,增強了突出無產階級政治的自覺性。

走突出無產階級政治的道路,並不是一帆風順的。當我們連續九年被評為四好連隊後,部分幹部、戰士又產生了「只要事故不發生,十年四好有保證」的錯誤思想。黨支部認為,這是一種「轉向」的苗頭。為此,我們組織大家再一次學習了毛主席關於政治是統帥,是靈魂的教導,和一九六○年軍委擴大會議決議中關於「四個第一」的論述,使大家認識到:做好安全工作,是加強連隊革命化、戰鬥化建設的需要,是加強戰備的需要,但是,安全行車不等於四好。如果用安全行車來代替四好,發展下去就有脫離毛主席建軍路線的危險。同志們說:「我們九年創四好,靠的是突出無產階級政治,用毛澤東思想指揮行動。千保證,萬保證,毛澤東思想是創四好的根本保證。」通過學習討論,進一步端正了連隊建設的方向,促進了四好的落實。

幹部要做突出政治的帶頭人[編輯]

毛主席教導我們:「政治路線確定之後,幹部就是決定的因素。」我們體會到:要連隊走突出無產階級政治的道路,幹部首先必須帶頭活學活用毛澤東思想,搞好思想革命化,做突出無產階級政治的帶頭人。

去年有一段時間,支部領導班子活學活用毛澤東思想抓得不緊,思想革命化出現了些問題。為搞好領導班子的思想革命化,我們着重抓了提高繼續革命的認識問題。採取的方法是:一、群眾評論,請群眾講評幹部繼續革命的思想,幫助幹部提高認識;二、辦學習班,抓住幹部在繼續革命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學習毛主席有關教導和新黨章,每次有準備有目的地解決一兩個問題;三、開講用會,幹部到戰士中講自己活學活用毛澤東思想,提高繼續革命覺悟的體會。這樣,既促進了幹部的思想革命化,又帶動了戰士的思想革命化。指導員張源睦同志去年從機關下到連隊,一度不安心工作。後來,他在黨支部和群眾的幫助下,活學活用「老三篇」、新黨章,提高了繼續革命的覺悟,振奮了革命精神。

領導幹部要作突出無產階級政治的帶頭人,就必須作到言傳身帶。我們的作法:一是不分軍政幹部,人人做政治工作。二是幹部的一言一行都要想到政治,抓好政治,成為用毛澤東思想統帥行動的榜樣。為了落實毛主席關於「提高警惕,保衛祖國」的偉大號召,我們幹部首先帶頭執行。司務長安玉林同志給連隊買糧、買菜,有汽車不用,經常一個人從數里以外,一擔一擔地挑,一車一車地推。他說:「這樣不但能節約汽油,而且能夠培養吃大苦,耐大勞的作風。」三是通過幹部跟車制度,把傳突出無產階級政治這個根本當作經常性的任務去抓。我們黨支部規定,三台車外出,有一名排幹部帶,五台車外出,有一名連幹部帶。帶車首先是帶思想,傳根本。去年,我們連三個班在某地執行防汛任務時,副連長姜玉和帶領全體同志,遵照毛主席關於「中國的紅軍是一個執行革命的政治任務的武裝集團」的教導,利用完成任務的間隙,積極地向當地群眾宣傳毛主席關於「備戰、備荒、為人民」的偉大戰略方針和「團結起來,爭取更大的勝利」的偉大號召。戰士們深有體會地說:「我們的幹部不但帶領我們完成了運輸任務,而且完成了政治任務。這樣,使我們懂得了一個革命的駕駛員,不僅要開好車,而且要隨時隨地用毛澤東思想宣傳群眾,武裝群眾。這是每個革命戰士的崇高職責。」

相信和依靠群眾,使兩個「決議」在連隊紮根[編輯]

一九六○年軍委擴大會議決議中指出:「政治工作要發動廣大群眾,依靠所有幹部,動員全體黨員、團員去做,人人開口、人人監督、互相鼓勵、互相批評。」我們連隊常年分散執勤,點多,線長,流動性大,經常是「出車一大片,相互不見面」。這一特點,要求我們連的領導,除了發揮自己的模範帶頭作用外,還必須更加注意充分發動群眾,相信群眾,才能使兩個「決議」的精神在連隊真正紮根。

戰士是始終站在連隊鬥爭的第一線的,他們對連隊的情況看得最清。一九六八年,新戰士下連後,有的幹部認為,連隊任務重,骨幹少,讓新戰士先學點技術是「當務之急」。班長吉星亮等同志認為,學技術當然是應該的,問題是擺在什麼位置上。不能把「四個第一」變成「四個第二」,背着兩個「決議」指引的方向走。群眾的意見一針見血,對我們教育很大。我們虛心接受群眾的意見,發揚了連隊的老傳統,對新戰士首先進行毛主席建軍路線的教育,並發動群眾,以老帶新,以政治帶技術,具體地幫,具體地帶。那一年,新司機只在我們連隊訓練了一個月,但思想和技術提高得都比較快。

幾年來,我們把相信群眾和依靠群眾作為領導班子思想革命化的重要課題來抓,做到了:制定措施,同群眾商量;遇到困難,找群眾出主意;檢查工作,請群眾來鑑定。連、排幹部在依靠群眾的過程中,又不斷增強了群眾觀念。

兩個「決議」集中地體現了毛主席的建軍思想,用兩個「決議」武裝群眾,是連隊建設的根本。因此,我們狠抓了對兩個「決議」的學習。每年結合四好總評、初評、月檢查反覆學,針對活思想及時學,帶着共同性的問題專題學。「群眾知道了真理,有了共同的目的,就會齊心來做。」有一次,班長吉星亮帶着新戰士張保華開車外出訓練,張保華只顧學技術,在行駛中開快車,車過拐彎處,差點出了事故。吉星亮立即停下車來,和小張一塊學習毛主席關於要有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的教導,使小張懂得了要練好技術必須首先練好思想,要是思想上方向不正,再好的技術也不能為人民服務。

實踐使我們深刻地體會到:幹部要當好突出無產階級政治的帶頭人,同時又要充分發動群眾,這樣群策群力,人人關心連隊建設,自覺貫徹執行毛主席的無產階級建軍路線,才能創四好,建設一支革命化、戰鬥化的連隊。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馬來西亞以及新西蘭屬於公有領域。但1970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6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內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