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福建省保障企業職工民主參與權利規定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福建省保障企業職工民主參與權利規定
制定機關:福建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福建省保障企業職工民主參與權利規定在維基數據編輯
法律位階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性法規在維基數據編輯
立法機關福建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在維基數據編輯
有效區域福建省在維基數據編輯
收錄於 國家法律法規數據庫在維基數據編輯

= 福建省保障企業職工民主參與權利規定 =

(2000年7月28日福建省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次會議通過)[編輯]

第一條 本規定所稱企業職工民主參與權利,是指職工依照憲法、法律、法規規定,對所在企業涉及職工權益的有關事項,提出意見,參與管理,進行監督的權利。

第二條 企業職工通過法定的或者與企業商定的形式,行使民主參與權利。企業應當推行平等協商、集體合同制度,保障職工民主參與權利的實現,促進企業發展。

職工(代表)大會,職工股東(代表)大會、工會會員(代表)大會,是職工直接行使民主參與權利的主要形式。

第三條 工會依法代表職工行使民主參與權利,向職工負責,受職工監督。

地方工會負責本行政區域內企業職工民主參與工作的組織、指導和監督。

第四條 國有企業(包括國有獨資公司、國有控股公司)和集體所有制企業應當按照規定的期限和程序召開職工(代表)大會,依法實行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

國有企業、集體所有制企業應當實行廠務公開等民主監督制度。凡是與企業生產、經營、管理密切相關和直接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事項,除國家機密和商業秘密外,都應當公開,聽取職工意見。

國有企業轉制、售讓、兼併、破產以及職工的社會保障等,必須聽取職工(代表)大會的意見。集體所有制企業轉制、售讓、兼併以及職工的社會保障等,必須依法由職工(代表)大會決定。

第五條 非公有制企業訂立集體合同時,應當依法將集體合同草案提交職工大會或者職工代表會議討論通過,不得以其他形式取代;制定涉及職工權益的勞動規章制度時,應當與職工代表或者工會平等協商。

第六條 職工對本企業裁減人員、解除勞動合同、延長勞動時間、支付工資等事項有法定知情權,企業對上述事項應當作出說明。

第七條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設立的保護職工權益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社會保險監督委員會、勞動安全生產委員會等機構,應當有同級地方工會參加。

第八條 工會提出的涉及職工權益的意見和建議,有關單位應當及時研究,採納的應當落實;不予採納或者暫時無法採納的,應當說明理由。工會認為理由不當的,可以要求再研究,有關單位應當在七日內作出說明。

第九條 制定涉及職工權益的地方性法規、政府規章和規範性文件時,必須徵求同級工會意見。

第十條 法律、法規規定應當聽取職工代表意見、應當由職工(代表)大會審議或者必須與工會協商的事項,有關單位應當依法執行,否則作出的決定無效。

第十一條 違反本規定第四條規定的,由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對負責人或者直接責任人予以行政處分。

違反本規定第五條或者第六條規定的,職工或者工會可以向勞動行政部門申訴,勞動行政部門應當依法處理。

第十二條 本規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本作品來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地方性法規。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本作品不適用於該法,所以屬於公有領域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