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主義商業的階級性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社會主義商業的階級性

——批判劉少奇一夥的「全民服務論」
廣茂文
1971年10月9日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報

偉大領袖毛主席教導我們:「為什麼人的問題,是一個根本的問題,原則的問題。」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為廣大工農兵服務,這是毛主席的光輝思想,是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也是社會主義商業區別於資本主義商業的一個根本標誌。

叛徒、內奸、工賊劉少奇及其在廣東的代理人,從地主資產階級的人性論出發,大肆鼓吹「全民服務論」,妄圖抹煞社會主義商業的階級性,篡改社會主義商業為工農兵服務的方向。

[編輯]

在階級社會裡,商業是從屬於一定的階級,並為一定的階級服務的。資本主義商業是資產階級剝削勞動人民的工具,為資產階級牟取利潤服務。社會主義商業是無產階級對資產階級進行鬥爭的工具之一,是全心全意為工農兵服務的新型商業。所謂「全民服務論」,完全是騙人的幌子。不是為無產階級服務,就是為資產階級服務,二者必居其一,根本不存在超階級的商業,也根本不存在超階級的服務。

劉少奇一夥鼓吹「全民服務論」,抽去階級內容,混淆階級陣線,實際上是為資產階級少數人服務。這是徹頭徹尾的修正主義貨色。

為了給「全民服務論」製造論據,劉少奇一夥胡說什麼:「公私合營以後,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主要矛盾解決了」,「地主沒地了」,「資本家沒資本了」,「階級鬥爭的時代已經過去了」,「今後國家最重要的任務是組織社會生活」,等等。這完全是睜着眼睛說瞎話!

偉大領袖毛主席教導我們:「社會主義社會是一個相當長的歷史階段。在社會主義這個歷史階段中,還存在着階級、階級矛盾和階級鬥爭,存在着社會主義同資本主義兩條道路的鬥爭,存在着資本主義復辟的危險性。」階級鬥爭的事實,完全證實了毛主席的科學論斷。在生產資料所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以後,階級鬥爭並沒有結束,失敗的階級還在掙扎,資產階級企圖復辟同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復辟的鬥爭,仍然非常複雜和尖銳。「地主沒地了」,「資本家沒資本了」,而被推翻的地主資產階級,人還在,心不死,他們隨時都在夢想恢復他們失去的天堂,做着復辟資本主義的迷夢。他們在國內被推翻了,但還把復辟的希望寄託於國外帝國主義,企圖捲土重來。

在商業戰線上,一小撮階級敵人,採取「打進來,拉出去」的手法,或則散布資產階級思想和生活方式,毒害人們靈魂,腐蝕商業隊伍,篡奪領導權;或則利用管錢管物的機會,貪污盜竊國家資財,進行投機倒把活動,擾亂市場供應,破壞計劃經濟;或則宣揚資本主義的「生意經」,破壞社會主義商業政策,妄圖扭轉社會主義商業的經營方向。從城市到鄉村,從倉庫到櫃檯,到處都是階級鬥爭的戰場。社會主義商業只有不斷地開展兩個階級、兩條道路、兩條路線的鬥爭,堅持為工農兵服務的政治方向,才能為鞏固無產階級專政服務。如果按照劉少奇一夥鼓吹的那樣,解除思想武裝,放棄階級鬥爭,「只抓糧、棉、油,不分敵、我、友」,「只管錢、貨、賬,不看大方向」,商業陣地必然會被階級敵人所利用,社會主義經濟基礎和無產階級專政必然會遭到破壞。

十分明顯,劉少奇一夥鼓吹的「全民服務論」,是掩護資產階級向無產階級進攻的「煙幕彈」,是毒害勞動人民的「麻醉劑」。劉少奇一夥就是站在地主資產階級的立場上,反對毛主席關於階級和階級鬥爭的偉大學說,反對無產階級專政,反對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為復辟資本主義鳴鑼開道。

[編輯]

劉少奇一夥鼓吹的「全民服務論」,掛的是「為全民服務」的招牌,販賣的是為資產階級少數人服務的貨色,是一條地地道道的復辟資本主義的路線。

劉少奇一夥說:要「滿足各方面的需要」。

「滿足各方面的需要」?!多麼漂亮的詞句。社會主義商業是為了滿足地主資產階級的需要嗎?不!社會主義商業是為工農兵而辦,為工農兵服務的。社會主義商業經營的各種商品和各種服務項目,都體現着偉大領袖毛主席對廣大工農兵的關懷,體現着無產階級政策。堅持為工農兵服務,就是堅持社會主義商業的方向。我們要時時想着工農兵,處處為着工農兵。經營品種、服務項目要適合工農兵的要求。購銷形式、網點設置、營業時間、手續制度要有利於工農兵抓革命、促生產。努力發展社會主義經濟,滿足工農兵日益增長的需要,這是社會主義商業的根本原則。努力改善服務態度,不斷提高服務質量,這是社會主義商業人員的光榮職責。社會主義商業決不是單純做買賣,決不能「有貨就賣,賣完就算」。我們要從生產出發,有計劃地做好商品流通工作,促進工農業生產的發展,保障人民生活的需要,鞏固工農聯盟,鞏固無產階級專政。

離開階級和階級鬥爭,離開階級分析,大談什麼「滿足各方面的需要」,只不過是騙人的鬼話。劉少奇一夥就是在「滿足各方面的需要」的騙人口號下,大搞滿足資產階級老爺太太少爺小姐們所需要的封、資、修商品,大砍為工農兵所需要的服務項目。這就是所謂「滿足各方面的需要」的反動實質。

我們堅決反對地主資產階級需要的烏七八糟的東西,但要努力滿足廣大人民首先是工農兵的需要。要積極經營樸素大方、經濟實惠、質優耐用的為工農兵所喜愛的商品。要不斷創新,精益求精,增加更多的花色品種,使供應市場的商品豐富多采,琳琅滿目。決不能把大眾化看成「簡單化」。要根據城市和農村以及少數民族地區的人民群眾的不同需要,有計劃地組織商品供應。一些擔負特殊供應和接待任務的企業,應當按照國家的要求,根據接待的需要,積極搞好供應。

劉少奇一夥說:要「雅俗共賞」。

「雅俗共賞」是什麼貨色?只要看劉少奇在廣東的代理人當年在「廣州酒家」精心炮製的黑樣板就清楚了。「廣州酒家」的樓上的所謂「雅座」,以企業的主要技術力量和設備,大搞封、資、修的所謂「名菜美點」,什麼「佛跳牆」、「滿堂香」等等,以迎合資產階級少數人的需要。而樓下的所謂「俗座」,則設備簡陋,質次價高,服務態度冷淡。真是「樓上樓下,兩個天下」。

什麼「雅俗共賞」!完全是欺人之談。廣大工農兵和資產階級老爺太太少爺小姐們,從來就沒有共同的愛好和語言。劉少奇一夥無恥地把資產階級老爺太太少爺小姐們吹捧為「雅」,把廣大工農兵群眾污衊為「俗」,鼓吹「雅俗共賞」。請問這樣的「雅」、「俗」哪有什麼「共賞」可言?事實很清楚,所謂「雅俗共賞」,就是階級調和,就是階級投降,就是維護資產階級的利益,為剝削階級「紙醉金迷,燈紅酒綠」的糜爛生活披上一層合法的外衣。

劉少奇一夥說:要「恢復優良傳統」,發揚「經營特色」。 他們要恢復什麼樣的「傳統」?發揚什麼樣的「特色」?請看劉少奇在廣東的代理人當年搞的那一套:什麼「音樂茶座」、「花鳥樂園」、「鵝潭酒舫」、「珠江夜遊」、「講古壇」等等,把舊社會的「江湖賣唱」、「才子佳人、帝王將相」之類的曲藝,搬到茶樓、酒館大加演唱;把披衣遞帽、點頭哈腰、衣帽取人、鑒貌辨色的資產階級經營作風,搬到社會主義企業中來。

這就是劉少奇一夥鼓吹的「恢復優良傳統」、發揚「經營特色」的醜惡面目。他們借「恢復優良傳統」、發揚「經營特色」之名,行販賣封、資、修黑貨之實。

遵照毛主席的教導,我們要用階級和階級鬥爭的觀點,用階級分析的方法去看待一切、分析一切。「傳統」和「特色」,不同的階級有着不同的內容。劉少奇一夥所要恢復的「傳統」,是資本主義商業的傳統,這就是:唯利是圖,損人利己,為資產階級少數人吃喝玩樂服務;劉少奇一夥所要的「特色」,是資本主義商業的特色,這就是:為了賺錢,不擇手段,爾虞我詐,弄虛作假。社會主義商業,不但不能繼承這樣的「傳統」和「特色」,而且要堅決與之作鬥爭,決不容許這些腐爛發臭的東西毒害人民。社會主義商業要繼承和發揚的是艱苦奮鬥、毫不利己、專門利人、勤勤懇懇地為工農兵服務的革命傳統;要發揚的是辦事公道、買賣公平、待人和氣、實事求是的經營特色。

經過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在商業戰線上湧現出大批全心全意為工農兵服務的動人事例。廣大商業人員面向工農兵,合理設置和調整商業網點,不怕苦,不怕累,堅持送貨下鄉、下廠,堅持為年老體弱的工人、貧下中農、烈軍屬服務上門。廣大商業人員根據企業的特點和廣大工農兵的需要,積極增加花色品種,大力開展以賣帶修、修舊利廢、購銷結合、綜合經營、售藥兼醫、日夜商店等服務項目,不斷改善服務態度,不斷提高服務質量,被群眾稱譽為:「工農業的好後勤」,「工農兵的貼心人」。這就是社會主義商業的革命傳統!這就是社會主義商業的革命特色!

應當指出,我們批判的是劉少奇一夥打着「恢復優良傳統」、發揚「經營特色」的幌子,販賣封、資、修的黑貨,決不是一概否定商品的傳統和特色。對於商品的傳統和特色,要具體分析,區別對待。不少優良的傳統商品和各有風格的經營特色,有的還反映了我國優秀的文化藝術,是我國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不能把它同封、資、修的壞東西混為一談。只要不是反動的、醜惡的、黃色的,就應當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加以改造,批判地繼承和發展,使其為廣大人民所利用,為社會主義服務。當前,我們有的企業和同志把商品的傳統和特色,統統說成是「為資產階級服務」,是封、資、修的東西,拒絕生產,不准經營。這是另一種錯誤傾向,應當注意克服和防止。

[編輯]

劉少奇一夥鼓吹「全民服務論」的理論基礎是地主資產階級的人性論。他們為了推行「全民服務論」,胡說什麼:「資本家和工人在人格上是平等的」,「現在剝削階級制度消滅了,人和人的關係建築在共同所有制的基礎上,即建築在國家的社會主義的共同利益上」,「再講階級鬥爭,太傷感情了」,要社會主義商業去「尊重人」,「關心人」,對「百分之幾的少數人也要服務好」,「真正做到大家心情舒暢」,等等。他們用地主資產階級人性論,代替馬克思主義的階級論。

毛主席指出:「在階級社會裡就是只有帶着階級性的人性,而沒有什麼超階級的人性。」無產階級同地主資產階級是根本對立的階級,只能是一個階級對另一個階級專政的關係。這裡,絲毫談不到什麼「平等」,決沒有什麼「共同利益」。有無產階級的「舒暢」,便沒有資產階級的「舒暢」,這是階級鬥爭的必然。地主資產階級的人性就是剝削、壓迫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本性。無產階級和廣大勞動人民為了翻身解放,要革命,要鬥爭,要徹底埋葬一切剝削階級,用無產階級專政代替資產階級專政,用社會主義戰勝資本主義。這就是無產階級的人性,無產階級的階級性。在無產階級專政條件下,如果社會主義商業人員去和地主資產階級講「平等」,講「共同利益」,為他們「服務好」,使他們也「心情舒暢」,只能是讓地、富、反、壞、右一齊「平等」地跑出來,讓他們為其「共同利益」,「心情舒暢」地搞資本主義復辟。

劉少奇一夥為了欺騙人民,取消革命,反對無產階級專政,極力抹煞唯物論和唯心論、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的界限,顛倒黑白,混淆是非。他們的思想特徵是理論與實際相脫離,主觀與客觀相分裂。明明是存在着尖銳複雜的階級鬥爭,他們卻說成階級鬥爭「熄滅」了;明明是為資產階級少數人服務,他們卻說成是「為全民服務」;明明是歧視、污衊、排擠工農兵,他們卻標榜什麼「雅俗共賞」。他們從地主資產階級人性論出發,散布反動的「合二而一」論,否認階級、階級矛盾和階級鬥爭,抹煞社會主義商業的階級性,必然引出一條「為全民服務」的反革命修正主義路線。

我們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的階級論,堅持社會主義商業的階級性,反對「全民服務論」,反對「合二而一」,反對唯心論和形而上學。我們要認真讀馬、列的書,認真讀毛主席的書,批修整風,徹底改造世界觀,全心全意為工農兵服務,把商業部門辦成紅彤彤的毛澤東思想大學校。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馬來西亞以及新西蘭屬於公有領域。但1971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7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內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