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用毛澤東思想掛帥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 江蘇省丹徒縣江心公社的調查報告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用毛澤東思想掛帥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

江蘇省丹徒縣江心公社的調查報告
鎮江專區革委會 丹徒縣革委會 聯合調查組
1969年12月2日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報

在黨的總路線、大躍進、人民公社三面紅旗的光輝照耀下,江蘇省丹徒縣江心公社廣大貧下中農依靠集體力量,堅持自力更生的方針,從一九五八年到一九六八年,逐步添置了大型抽水機三十一台,拖拉機十一台,大型脫粒機十三台,播種機二十五部。全公社在耕作、排灌、脫粒、播種等方面,基本上實現了機械化。

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進一步提高了廣大貧下中農的階級鬥爭和兩條路線鬥爭的覺悟。他們用毛澤東思想統帥農業機械化,充分發揮了機械化的作用,進一步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

依靠人民公社的力量自力更生發展機械化[編輯]

以毛主席為代表的無產階級革命路線,歷來主張:「我們的方針要放在什麼基點上?放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叫做自力更生。」江心公社的廣大貧下中農和革命幹部,堅決遵照毛主席的教導,依靠人民公社的集體力量,自力更生興辦農業機械。然而,以叛徒、內奸、工賊劉少奇為代表的反革命修正主義路線卻大肆鼓吹「國家出錢,農民種田」,主張一切依賴國家,破壞農業機械化的發展。因此,每當夏秋兩季制定分配方案的時候,總要圍繞着是不是要積累資金,自力更生辦機械這個問題,展開一場大辯論。廣大貧下中農和革命幹部,為了鞏固和發展集體經濟,加速實現農業機械化,堅持在社員生活水平每年略有提高的前提下,適當多提留公共積累,逐年增加集體經濟的「家底」,逐步添置大型農業機械,擴大再生產。一小撮階級敵人則大刮反革命經濟主義妖風,煽動部分群眾,提出「少留多分」,有的甚至要「分光、吃光、用光」,說什麼「辦機械一切都由國家來解決」。面對着這個大是大非問題,貧下中農一步不讓,他們說:「分光、吃光、用光,這是挖社會主義集體經濟的牆腳,這條資本主義的邪道走不通!」通過大辯論,廣大社員和革命幹部受到了一次又一次極其深刻的社會主義教育。 江心公社的貧下中農,就是這樣一年又一年地頂住了「少留多分」、「分光、吃光、用光」的妖風,自力更生地解決了興辦農業機械的資金問題。

十年來,這個公社在保證對國家貢獻逐年增多、社員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的情況下,共提留了集體資金二百一十七萬元,其中用於發展農業機械化方面的資金達一百二十三萬元。隨着人民公社集體經濟的鞏固壯大,農業機械化的程度得到了不斷提高。

在自力更生實現農業機械化的過程中,技術力量從哪裡來?這個公社的貧下中農又牢記毛主席關於「我們希望有外援,但是我們不能依賴它,我們依靠自己的努力,依靠全體軍民的創造力」的偉大教導,自力更生地培養「土技術員」、「土專家」。特別是在三年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中,大批貧下中農的子女被培養成為機工,掌握了農業機械化的大權。目前全公社已從貧下中農中培養了五十八名「土技術員」。全公社各個大隊、生產隊都有自己的「土機工」三至五名。他們堅持亦工亦農的正確方向,拿起鋤頭能種地,拿起老虎扳頭能開機器;跟社員一樣記工分,一樣參加分配,成了農業機械化中的一支生力軍。

堅持用人的思想革命化領導農業機械化[編輯]

毛主席說:「武器是戰爭的重要的因素,但不是決定的因素,決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如何擺正人的思想革命化和農業機械化的位置?叛徒、內奸、工賊劉少奇站在資產階級反動立場上,故意顛倒人與物的位置,抹煞用毛澤東思想武裝起來的人的作用。江心公社貧下中農牢記毛主席「世間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個可寶貴的」的教導,有力地批判了劉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義謬論,在不斷加速實現農業機械化的過程中,首先不斷加速實現人的思想革命化,用人的思想革命化領導農業機械化。

這個公社亦工亦農的「土技術員」、「土機工」堅持活學活用毛澤東思想,不斷批判「見物不見人」、「技術第一」等各種錯誤傾向。他們為革命學技術,為革命開機器,事事處處急貧下中農之所急,想貧下中農之所想,不叫農時等機器,保證台台機器開得動,更好地為農業生產服務。他們不斷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覺悟和技術管理水平,人人爭做多面手,對各種機器做到會用、會修、會保養、會拆裝。現在,全公社所有的大小型農業機械做到小修、中修、大修都不出公社,既減少了開支,又及時地適應了生產的需要。

這支「土技術員」隊伍,在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中,狠批了叛徒、內奸、工賊劉少奇散布的「專家路線」、「爬行主義」、「洋奴哲學」,大破了束縛群眾積極性和創造性的各種洋框框,充分發揮了自己的聰明才智。他們把柴油機電動開車改為手搖開車,改變了過去在大風大浪中不能過江充電而引起停機等電的現象。他們把煤氣機改裝成柴油機,使二十一台將被淘汰的老式煤氣機重新發揮了作用,為集體節約資金六萬餘元,更重要的是保證了生產鬥爭的需要。他們還把拖拉機改裝成「五樣機」,用來脫粒、運輸、抽水、加工糧食等等,使機器也成了「多面手」,充分發揮了機器的效用。

今年夏季,全公社遭到洪澇災害的襲擊,在十多天的時間裡,全公社連續降暴雨六百五十多毫米,長江水位超過警戒水位一米以上,全公社平地起水一米多深,江潮與內澇一起襲來。用毛澤東思想武裝起來的一萬多名江心公社的革命群眾,在公社革委會的領導下,用毛澤東思想「統一認識,統一政策,統一計劃,統一指揮,統一行動」,發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團結防洪,團結排澇,保證了排灌站三十一台大型抽水機的正常工作。那些「土技術員」、「土機工」日夜守護在機器旁,精心管理機器,做到連續開機十七晝夜不發生故障。機工們還敢想敢闖,把「東方紅」拖拉機也開赴抗洪排澇第一線,裝上皮帶盤,牽引水泵排水,使一萬八千多畝秋熟作物很快脫險。

農業的根本出路在於機械化[編輯]

毛主席說:「農業的根本出路在於機械化」。江心公社農業機械化的不斷發展,大大解放了勞動力,解決了公社化前後農業生產上出現的許多新問題,為戰天鬥地奪高產、發展社會主義農業開闢了廣闊的道路。

第一,增強了排灌能力,確保了旱澇豐收。解放前,江心公社原是一個支離破碎的小沙洲,洲的四周圍沒有江堤,江水出入無阻,經常泛濫成災,碰到大水年頭,顆粒無收。當時限於小農經濟力量單薄,再加上反動統治階級的殘酷剝削,農民只能抱着失望的心情說:「小小江心洲,十年九不收,要得大豐收,除非換個洲。」合作化以後,雖然築起了江堤,擋住了江水,但內澇威脅仍然嚴重。一九五六年,從端陽到中秋,前後共降了五、六百毫米雨。當時雖然組織了一千五百多個勞力架車排水,苦戰了一百天,車軸踏斷了,人腳踏腫了,還有一半田淹在水裡,一季莊稼只撈到個半成收。公社化以後,由於加強了農田水利建設,加之逐步興辦了大型抽水機,排灌能力大大加強;特別是今年六、七月份,經受了連降暴雨六百五十多毫米、江潮內澇一起襲擊的嚴峻考驗,全公社仍然獲得了豐收。社員們高興地說:「過去江心洲,十年九不收;現在江心洲,年年得豐收!」

第二,爭得了農時季節,提高了耕作質量。江心公社一萬八千多畝沙地,只有三百多頭耕牛,平均每頭牛要耕六十畝地。這裡有句農諺:「沙土地,要增產,得深耕」。牛拉木犁,耕得淺,耙得粗,質量不好。最主要的還在於耕得太慢,趕不上種植季節,每年夏種和秋種,總要干到「『小暑』過了還栽秧」、「『小雪』斷犁耙,『大雪』已種麥」。現在,全公社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土地都由拖拉機耕耙。拖拉機耕得深,耙得細,趕上了季節,保證了質量,一般要比牛耕的土地增產二成以上。

第三,抓緊了收、種、培,奪得了農業連年豐收。江心公社是個稻麥高產地區。單幹時期,三麥單產還不到一百斤,水稻單產不到二百斤。公社化後的第二年,三麥畝產就猛增到三百二十斤,最高的達到四、五百斤;水稻畝產猛增到六、七百斤,最高的達到一千斤以上。由於耕作質量提高,三麥、水稻的高產品種就在這裡紮下了根。如三麥良種「南大2419」,產量高,就是難脫粒,社員稱它是「難打的2419」。同時,產量提高了,收割、運輸、脫粒、進倉的勞力也就要相應增加。因此,每逢夏收夏種季節,收割脫粒、播種培管等農活擠在一起,從「芒種」到「夏至」前後個把月中,需要十三萬個勞動工日,才能忙得過來。江心公社一萬一千多人中共有三千多個整半勞動力。一月出滿勤,也不過能做九萬個勞動工日。所以,過去往往是顧了播種誤了脫粒,顧了脫粒誤了播種。既不能做到豐產豐收,又影響了播種和培管。現在,全公社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稻麥脫粒任務均由脫粒機承擔。今年,在黨的「九大」精神的鼓舞下,一萬五千多畝三麥,從收割到脫粒,不到半個月就顆粒進倉,做到了豐產豐收,向國家交售的新糧又多又快又好;而且及時地完成了夏播任務,加強了秋熟作物的田間管理,保證下熟的豐收。

第四,解放了勞動力,促進了農、林、牧、副、漁的全面發展。江心公社在逐步實現農業機械化以後,各個大隊、生產隊都騰出了三分之一的勞動力,就地經營林、牧、副、漁的生產,特別是大力發展了養豬事業,為集體生產積了大量的有機肥料。全公社還廣泛造林綠化,圩堤、溝邊都栽上了樹木,並且建立了果園,今年就向國家出售了十多萬斤鮮桃和鮮梨。他們還充分利用水面栽藕放菱,開展捕撈活動,發展漁業生產,每年向國家出售鮮魚二十五萬多斤。此外,如蠶桑等生產都有了較大的發展。

江心公社集體經濟的不斷鞏固和壯大,為實現農業機械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機械化程度的不斷提高,又為農業生產的發展開闢了寬廣的道路。這個公社的廣大貧下中農和革命幹部,決心高舉毛澤東思想偉大紅旗,永遠沿着毛主席的無產階級革命路線,在革命化、機械化的大道上闊步前進!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馬來西亞以及新西蘭屬於公有領域。但1969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5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內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