爝火錄/卷二十五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二十五[編輯]

  江陰雲墟散人李本天根氏輯

  乙未(一六五五)、大清順治十二年(永明王永曆九年、魯王十年)春正月丙戌朔

  永明王在安龍,魯王在金門。

  李定國敗於新會。

  定國至高明橋,殺大清將郭虎、杜豹,遂圍新會。定國連年用兵,所遇州郡聞風倒戈;及兵至新會,堅守不下。新會邑雖僻小,倚山海濱,險阻不可攻;定國圍之數重,期克日破之。值潮落,兵半陷沙洲,終不能登城。相待月余,城中食盡,掠人為脯;男女死者七萬餘人,力竭乞降。定國怒其不早,欲盡屠之;城中益死守。而大清援兵四集,定國分屯諸山,於峽口列巨象、紅夷炮為陣,別以勁旅屯左山,為乘高驟下之勢;大清兵憚其嚴正(一作整),揮騎嘗之。左山兵敗走,炮喑不發火,大清兵遂據左山,揮步兵分攻峽口;尚可喜、耿繼茂分兩翼進,群象驚走,自相蹴踏,陣遂大亂。定國走高州;敵追之,復走南寧。李定國敗回,高文貴等不知虛實,奔入黔中;謂定國將卷土而來。孫可望大驚,即遣關有才統十三營兵馬從安龍迎拒定國。

  鄭成功陷仙遊。

  鄭成功應粵東之師敗還,降統軍黃梧級。

  孫可望在貴州大興土木,建立宮殿樓觀甚偉。又作行宮十餘所於滇、黔孔道,以備巡幸。

  五月甲申朔

  鄭成功遣忠振伯洪旭、北鎮陳六御攻舟山,破之。以六御守備;因招降大清寧波鎮將張洪德。時大清舟山守將巴成興因中軍陳虎戰死,遂以城降。張名振徒步入城祭其母,大作佛事七日夜,哀動三軍。成功祭旗,大演陸師。

  六月甲寅朔

  永明王在安龍,塗葦薄自蔽,日食脫粟。守將、文吏俱承孫可望意指,無人臣禮。

  鄭成功破安平鎮及惠安、同安、南安三縣。祭旗(一作海),大演水師。

  八月壬子朔

  李定國襲關有才于田州,有才棄營逃還。有才屯兵田州,軍中乏食,於近路劫掠,僅存空營。田州去南寧止十站,定國知其無備,兼程疾進;凡三晝夜,驟至田州。入其營,有才等跨空馬而逃。

  孫可望遣白文選率兵援關有才;文選至安龍朝帝,聞有才已棄營走,遂馳啟可望而駐安龍。

  十一月辛巳朔

  大清鎮守台州副將馬信叛降於張名振。信先納母為質,大掠城中子女、財帛一空。知縣某懷印,同妻縊死。道、府及各屬官俱縛送至舟山。

  十六日(丙申)

  大清兵再遣使與鄭成功議和,不從。

  二十八日(戊申)

  魯王定西侯、太傅張名振卒於舟山。是日戌末,有大星隕海,光芒如電,轟然有聲。亥刻,名振起坐,搥床大呼「先帝」數聲而歿。

  大清定遠大將軍庶子王至閩,鄭成功遁回島中。

  孫可望偵知李定國將由安陸走滇,促永明王移蹕歸黔。

  可望遣偽百戶葉應禎至行在,要駕入黔。

  吉水故兵科給事中周瑞豹不薙髮,被逮;庭訊,瑞豹曰:『有發在,不須更推也』!系獄絕粒七日,死(瑞豹,天啟壬戌進士)。

  楊履圜妻氏蔡避亂海濱;兵猝至,蔡刎頸未斷,以右指探喉將鈎而絕之,指入而仆。兵怒,揮刃裂其項,又斫眉、斷耳而去。醫士郭□台見之,嘆曰:『有忠臣,必配烈婦』!招一道姑扶之上床,登山采龍舌草敷之;夜半醒,十日愈。年至七十餘,孤子生兩孫。蔡能詩,有「招亡女」一篇,漳人傳誦之。

  十二月辛亥朔

  馬信叛降張名振,麾下有馮用者通州人,亦從信至舟山。遇如皋人徐見湖,拜懇曰:『用隨馬信來,大清以我叛逆,一家老幼必加誅戮;願得一良策自拔』!見湖曰:『某日當拔營,各舟聞號炮,即揚帆迅發。汝將篷索斬斷,炮發時,佯作擊索狀;汝舟稍後大軍,一刻即可脫歸矣』!用如其言,得返。返則室家已被收系,求一大僚為之辨雪免罪,年已六十餘矣(用,字春華;有膂力,欲投軍而無資。同里蔣郎頭贈以三十金,詣狼山營為兵,隸劉良佐麾下。良佐識其才,授守備。殺流寇有功,升秩為淮撫朱大典中軍。大清兵破金華,大典焚死,用降;取大典女孫,配蔣郎頭子以報德。從良佐破江陰,擢都督僉事,鎮守台州。用故居在南通州新城水西關,草舍而已。微時種菜為業,雖貴不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