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湘陰縣人民政府對縣政協徐丹委員《關於加強縣融媒體中心人才隊伍建設的建議》辦理情況的答覆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關於湘陰縣政協第十屆五次會議第80號提案辦理情況的
答 復

湘陰融媒提復字〔2021〕1號(B)類
2021年9月30日
發布機關:湖南省湘陰縣人民政府
政協提案

徐丹委員:

  您提出的《關於加強縣融媒體中心人才隊伍建設的建議》已收悉,您提出的精準「增量」補短板、拓寬引才渠道、完善薪酬體系、創新激勵機制,為緩解縣級融媒體發展日益嚴峻的「人才荒」提出了寶貴的意見和建議,中心黨組高度重視,由分管人事副主任牽頭,進行了廣泛深入的調研,並深入周邊縣市學習考察。現對您提出的意見建議答覆如下:

  1、   關於精準「增量」補「短板」建議問題

  我中心於2020年6月正式啟動融媒體中心建設,同年9月建成並投入使用。融媒體建設既是一種潮流,也是適應新聞傳播規律和現實發展所需。縣級融媒體中心「一次採集、多種產品、多媒體傳播、多終端評估」的傳播格局,對從業人員的業務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產品的策劃、採集、生產和傳播,需要更多一專多能、在各個環節都兜得轉的人。移動化、可視化和智能化的傳播趨勢,更離不開相應的技術保障人才。為更好做好融媒體時代新聞宣傳工作,在2020年開展素質提升年的基礎上,中心繼續把今年定為「素質提升年」。把對「想幹事、能幹事、會幹事」的新聞從業人員放到關鍵崗位,重點培養提拔,建立起適合媒體融合發展的職業晉升機制,為人才的成長進步提供新的舞台,並鼓勵員工嘗試不同崗位。針對優秀人才「招不進、留不住」問題,今年年初,新聞中心調整重要崗位4個,評定首席記者1名、首席編輯1名,對技術人員晉升設計了技術、管理雙向暢通的職業通道,讓技術人才無後顧之憂,確保引得來、留得住。

  2、關於拓寬引才渠道建議問題

目前,我中心實有工作人員178人(其中新聞從業人員57人),空編5個,年底還將有1人退休。根據編制「退一補一」政策,我中心已於年初向縣編委會請示公開招聘全額事業編制人員4名,批示招聘2人(一名新聞主播、一名攝像記者)。針對優秀人才「招不了」的問題,根據工作需要和崗位要求,適當放寬事業單位招聘人員學歷要求,對高學歷高技能緊缺人才的引進打破框框、放寬政策、大膽使用,以靈活的政策、更大的投入、更寬鬆的環境鼓勵和吸引高層次人才。

3、關於完善薪酬體系建議問題

近五年來,我們先後對新聞採編人員工資實行了稿酬制、保底制等多次改革,對稿酬實行等級評定,如今年社會類A稿稿酬定到了400元/條,有能力記者工資最高一月可達到一萬元以上,其他大都在6000左右,比一般工作崗位工資高出2000元左右,按照「多勞多得、優勞優得、按效分配」的原則,形成重業績、重貢獻,向優秀人才、關鍵崗位、節目生產一線傾斜的收入分配製度。同時鼓勵其他崗位工作人員,積極參加新聞創作,對作品在中央、省市參評獲獎的人員給予配套獎勵,進一步激發了員工幹事創業激情。

  4、關於創新激勵機制建議問題

  自今年年初開始,中心就着手進行內部轉型,按照事業單位改革有關政策,借鑑中央、省、市媒體先進經驗,一是鼓勵專業技術人員依託單位宣傳資源,領銜創辦工作室,截至目前,中心已創辦短視頻工作室1個,廣播工作室1個,按計劃,後段還將創立湘陰融媒電商創新工作室、影視傳媒工作室、直播創新工作室、廣告傳媒工作室。二是嘗試製播分離機制、做強我中心電視節目品牌,提升縣級媒體影響力,向市場要效益。目前正在和湖南經視、湖南升格文化傳媒就節目生產開展廣泛探討,有望本月底取得實質性進展,三是創新人才培養機制。在派人員前往上級媒體單位學習的基礎上,請進上級媒體的名編輯、名記者或傳媒大學的專家、教授來我中心授課輔導,加強全媒體人才的培養,同時採取「一幫一」、「老帶新」等方式,通過大學習、大培訓、大比武等多手段練兵,努力提升全員業務能力。今年已派遣縣長專職記者到市台跟班學習,邀請岳陽新聞評審專家10人次來我中心對新聞作點評和授課,新聞中心50人參加智慧廣電學院網上學習。2020年10月,我中心還正式與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簽訂《校地合作共建融媒體人才孵育基地戰略合作協議》,開展「台校」合作的新型培養模式,通過合作吸引、培養和留住一批專業人才,為事業發展做好人才保障。關於委員提到的制定特殊人才引進的相關政策,甚至「一事一議、一人一策」的問題,目前還存在政策障礙,我們將向上級積極爭取,請求在融媒體人才引進上給予特殊政策支持。

  如您有其他問題,可隨時與我們取得聯繫。感謝您對我們工作的關心和支持!


2021年9月23日  

抄報:縣政府辦、政協提案委         聯繫單位:縣融媒體中心                                                     

經辦人:蘇紅亮                     聯繫電話:3106222

本作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本作品不適用於該法,在中國大陸和其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註:中文維基文庫社群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演講,不總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