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湖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公布文物保護單位保護範圍和建設控制地帶的通知 (2019年)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湖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公布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保護範圍和建設控制地帶的通知 (2017年) 湖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公布文物保護單位保護範圍和建設控制地帶的通知
鄂政辦發〔2019〕12號
2019年1月31日
發布機關:湖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湖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公布湖北省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及廣德寺多寶塔保護範圍和建設控制地帶的通知
本作品收錄於《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報/2019年/第7號

各市、州、縣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實施條例》有關規定,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將我省1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5處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範圍和建設控制地帶予以公布(附後)。請各地、各有關部門進一步貫徹「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針,認真落實保護措施,切實承擔文物保護職責,確保文物安全。

湖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9年1月31日


附件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保護範圍和建設控制地帶

吳王城遺址(鄂州市鄂城區)

保護範圍:東至江家東巷,西至壕塘西路,南起吳都古肆南線,北起意佳福、環藝花園等居民區南側。

建設控制地帶:東起鳳凰路,西迄熊家巷,南至今吳都古肆沿線,北抵長江。

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保護範圍和建設控制地帶

1.石骨山人民公社辦公樓(武漢市新洲區鳳凰鎮石骨山村)。

保護範圍:自石骨山人民公社辦公樓外牆向四周分別延伸30米。

建設控制地帶:自保護範圍向外延伸50米。

2.楊家河兵寨群。

(1)李家寨(宜昌市夷陵區黃花鎮楊家河村四組)。

保護範圍:東至東寨門前20米,西至西寨門前50米,南至山寨懸崖邊,北至寨子圍牆邊。

建設控制地帶:自保護範圍向外延伸,東至東寨門前山腳與馬家寨交匯處,西向外100米,南、北至寨下山腳。

(2)白馬寨(夷陵區黃花鎮楊家河村六組)。

保護範圍:以白馬寨中心為基點,南、北兩面各向外延伸120米,東、西兩面各向外延伸50米。

建設控制地帶:自保護範圍向外延伸,北起灰色塞山溝,東、西、南面以白馬塞自然山溝為界。

(3)大寨(夷陵區黃花鎮楊家河村六組)。

保護範圍:以寨門為基點,向北延伸至與白馬寨入口交匯處,向東、西延伸至大寨懸崖腳,向南延伸80米至大埡包山頂。

建設控制地帶:自保護範圍向外延伸,東、西各延伸50米,向南延伸至大埡包山腳,向北延伸至山腳農田。

3.青龍寨(宜昌市夷陵區分鄉鎮界嶺村七組)。

保護範圍:以寨中心為基點,向東、西、北各延伸50米,向南延伸60米。

建設控制地帶:自保護範圍向外延伸,向東50米至山腳梯田邊,向南至王樂貴樓房,向西50米,向北40米。

4.五龍堡(宜昌市夷陵區龍泉鎮柏家坪四組)。

保護範圍:以五龍堡中心為基點,向東延伸50米,向南、北各延伸80米,向西延伸至懸崖腳。

建設控制地帶:自保護範圍向外延伸,向東80米至山腳水溝,向南200米至對面山崗古槐樹,向西60米對面懸崖腳,向北50米至山腳梯田。

5.黃家場火車站(宜昌市夷陵區黃花鎮黃花場社區二組)。

保護範圍:以火車站大門為基點,向東延伸15米至原糧管所庫房,向南延伸8米至黃花居民區後圍牆,向西延伸15米,向北延伸3米至聯通信號塔。

建設控制地帶:自保護範圍向外延伸,東、西、北面各向外30米,南面至宜保公路。

6.萬里茶道五峰段。

(1)五峰精製茶廠(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縣漁洋關鎮鍾嶺路3號)。

保護範圍:自五峰精製茶廠文物本體牆基向外延伸,北抵鍾嶺路公路,東抵古潭路,南抵原漁洋關鎮小學,西抵王青俊民居牆腳。

建設控制地帶:自保護範圍向北延伸20米,向東延伸20米,向西延伸10米,向南延伸至下街街道。

(2)漢陽橋(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縣漁洋關鎮曹家坪村八組)。

保護範圍:自橋墩基向北河道上30米,向東南河道下30米,西距橋頭20米,東距橋頭10米。

建設控制地帶:北南上下河道自保護範圍向外各延伸100米,橋頭東自保護範圍向外延伸50米,橋頭西自保護範圍向外延伸50米。

(3)漢陽橋段古茶道(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縣漁洋關鎮曹家坪村八組)。

保護範圍:自橋頭西70米處起,向西4000米至茶店子,古茶道兩邊各向外20米。

建設控制地帶:自保護範圍向外延伸100米。

(4)柴埠溪古道碑(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縣長樂坪鎮柴埠溪村四組)。

保護範圍:自碑主體向西北20米,東南20米。

建設控制地帶:自保護範圍向外延伸50米。

(5)柴埠溪古道摩崖石刻(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縣長樂坪鎮柴埠溪村一組)。

保護範圍:自摩崖石刻本體向西北20米,東南抵柴埠溪河坎。

建設控制地帶:西北自保護範圍向外延伸50米,東50米,南至河中心。

7.漁洋關蘇維埃政府舊址(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縣漁洋關鎮勝利路13號)。

保護範圍:東抵鍾嶺老岩腳、北抵原交管站牆邊、西抵勝利路路邊、南抵黃國安民居排水溝。

建設控制地帶:自保護範圍東向外延伸至鍾嶺路邊,東北自舊址公廁向外10米,北向外延伸至工行老宿舍牆腳,南延伸抵黃國安民居牆腳。

8.施洋烈士故居(十堰市竹山縣家渡鎮桂花樹村一組)。

保護範圍:以施洋烈士故居牆基為界,東北、西南面各向外延伸3米,東南、西北面各向外延伸2米。

建設控制地帶:自保護範圍向外延伸10米。

9.房縣六區蘇維埃政府舊址(十堰市房縣紅塔鎮況營村)。

保護範圍:房屋27間,建築面積738.5平方米,占地4810平方米。

建設控制地帶:以四周圍牆為界。

10.浪河老街(十堰市丹江口市浪河鎮小店子村三組)。

保護範圍:浪河老街遷建復原區規劃範圍(占地面積10.15畝)。

建設控制地帶:自保護範圍向外延伸,東、西、北三面各向外水平延伸22米,南面向外水平延伸18米。

11.四眼井(鄂州市鄂城區古樓街道辦事處四眼井社區)。

保護範圍:自井台周邊向外延伸,東、南面各向外延伸5米。

建設控制地帶:自保護範圍向外延伸,西面至古樓街道路中線,北面至十字街道路中線,東、南面至五層樓外牆。

12.吳氏祠堂(鄂州市鄂城區杜山鎮三山村三組)。

保護範圍:自吳氏祠堂建築外牆向四周分別延伸5米。

建設控制地帶:自保護範圍向外延伸20米。

13.七窯山遺址(鄂州市鄂城區燕磯鎮沙塘村三組)。

保護範圍:東面至北緯30°22′01.83″、東經114°55′58.17″;西面至北緯30°22′02.22″、東經114°55′51.04″;南面至北緯30°21′58.87″、東經114°55′55″;北面至北緯30°22′03.91″、東經114°55′56.19″。

建設控制地帶:自保護範圍向外延伸,東面向外20米至水塘西,西面至武鋼球團礦鐵路專用線,東南面至官塘灣,北面向外20米。

14.張裕釗墓(鄂州市鄂城區西山街道辦事處西山社區)。

保護範圍:以墓冢為中心,東、西、北面各向外延伸至張裕釗陵園圍牆,南面向外延伸約50米。

建設控制地帶:自保護範圍向外延伸10米。

15.北伐軍二十軍軍部舊址(鄂州市鄂城區古樓街道辦事處北門社區)。

保護範圍:自舊址外牆向四周分別延伸2米。

建設控制地帶:自保護範圍向外延伸3米,西至大北門道路中線,南抵建設街公建用地邊線,東至中高層居民住宅樓邊緣。

16.徐家灣遺址(鄂州市鄂城區燕磯鎮百洪村二十組)。

保護範圍:東北面至北緯30°21′29.22″、東經114°57′14.45″;西南面至北緯30°21′26.34″、東經114°57′08.19″;東南面至北緯30°21′26.29″、東經114°57′14.42″;西北面至北緯30°21′29.26″、東經114°57′08.22″。

建設控制地帶:自保護範圍向外延伸,東北面至水泥路,西南、東南、西北面各向外20米。

17.樊口水利樞紐(鄂州市鄂城區樊口街道辦事處大閘社區)。

(1)民信閘。

保護範圍:東面至北緯30°24′55.80″、東經114°50′26.47″;西面至北緯30°24′53.33″、東經114°50′22.10″;南面至北緯30°24′53.86″、東經114°50′23.98″;北面至北緯30°24′57.57″、東經114°50′24.73″。

建設控制地帶:自保護範圍向外延伸,東面至北緯30°24′55.90″、東經114°50′27.03″;西面至北緯30°24′55.61″、東經114°50′21.24″;南面至北緯30°24′53.17″、東經114°50′24.02″;北面至北緯30°24′58.50″、東經114°50′24.26″。

(2)樊口大閘。

保護範圍:東面至北緯30°24′58.11″、東經114°50′47.63″;西面至北緯30°24′55.67″、東經114°50′38.56″;南面至北緯30°24′52.58″、東經114°50′42.47″;北面至北緯30°24′00.75″、東經114°50′43.24″。

建設控制地帶:自保護範圍向外延伸,東面至北緯30°24′57.63″、東經114°50′49.17″;西面至北緯30°24′55.84″、東經114°50′37.25″;南面至北緯30°24′52.02″、東經114°50′42.36″;北面至北緯30°25′01.47″、東經114°50′42.70″。

(3)樊口電排站。

保護範圍:東面至北緯30°25′04.32″、東經114°50′38.18″;西面至北緯30°25′02.80″、東經114°50′30.35″;南面至北緯30°25′00.28″、東經114°50′35.44″;北面至北緯30°25′06.75″、東經114°50′33.19″。

建設控制地帶:自保護範圍向外延伸,東面至北緯30°25′04.90″、東經114°50′39.42″;西面至北緯30°25′02.51″、東經114°50′29.45″;南面至北緯30°24′59.24″、東經114°50′39.42″;北面至北緯30°25′08.00″、東經114°50′32.75″。

18.彭楚藩烈士祠(鄂州市華容區華容鎮涼亭村十一組)。

保護範圍:自烈士祠外牆向四周分別延伸5米。

19.劉伯垂墓(鄂州市華容區段店鎮劉弄村一組)。

保護範圍:東北角至北緯30°35′19.65″、東經114°45′13.95″;西北角至北緯30°35′19.66″、東經114°45′11.56″;東南角至北緯30°35′17.60″、東經114°45′13.96″;西南角至北緯30°35′17.60″、東經114°45′11.56″。

建設控制地帶:自保護範圍向外延伸,東北角至北緯30°35′20.70″、東經114°45′14.84″;西北角至北緯30°35′20.70″、東經114°45′10.72″;東南角至北緯30°35′17.08″、東經114°45′14.84″;西南角至北緯30°35′17.08″、東經114°45′10.72″。

20.王倉屋窯址(鄂州市華容區段店鎮中咀村一組)。

保護範圍:東北面至北緯30°34′57.18″、東經114°47′29.98″;西北面至北緯30°34′57.19″、東經114°47′28.22″;東南面至北緯30°34′54.55″、東經114°47′29.97″;西南面至北緯30°34′54.55″、東經114°47′28.23″。

建設控制地帶:自保護範圍向外延伸20米。

21.柯墳山窯址(鄂州市梁子湖區塗家垴熊易村十四組)。

保護範圍:東北面至北緯30°07′47.84″、東經114°35′47.77″;西北面至北緯30°07′47.82″、東經114°35′49.35″;東南面至北緯30°07′53.03″、東經114°35′45.80″;西南面至北緯30°07′53.02″、東經114°35′49.38″。

建設控制地帶:自保護範圍向外延伸20米。

22.太白港橋(鄂州市梁子湖區沼山鎮)。

保護範圍:自橋體向四周分別延伸10米。

建設控制地帶:自保護範圍向外延伸10米。

23.張家樓房(鄂州市梁子湖區梁子鎮梁子居委會漁業組)。

保護範圍:自建築外牆向四周分別延伸5米。

建設控制地帶:自保護範圍向外延伸10米。

24.胡家老屋(鄂州市梁子湖區太和鎮胡進村十組)。

保護範圍:自胡家老屋外牆向四周分別延伸10米。

25.儒學大成殿(孝感市雲夢縣和平東路與湖光路交匯處)。

保護範圍:自儒學大成殿建築外牆向四周分別延伸10米。

26.紫雲區農民協會舊址(黃岡市紅安縣七里坪鎮陶家邊村)。

保護範圍:自文物本體向四周分別延伸20米。

建設控制地帶:自保護範圍向外延伸20米。

27.老宗屋(咸寧市通山縣洪港鎮江源村)。

保護範圍:東至文化廣場,西至後檐巷道,南北各至兩側空場巷道。

28.義籌老屋(咸寧市通山縣洪港鎮江源村)。

保護範圍:東至老屋偏屋後檐,西北至老宗屋後檐,南至江源河。

29.蓮花池遺址(隨州市大洪山風景名勝區長崗鎮綠水村)。

保護範圍:自蓮花池遺址本體向外延伸3米。

建設控制地帶:地宮內其餘空間。

30.戴家倉屋(隨州市隨縣萬和鎮解河村)。

保護範圍:以寨牆及護寨河本體為界,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

建設控制地帶:自保護範圍向外延伸30米。

31.李家溝桐柏軍區政治部舊址(隨州市隨縣桐柏山太白頂風景名勝區)。

保護範圍:自舊址本體向四周分別延伸20米。

建設控制地帶:自保護範圍向外延伸30米。

32.天子岩手印畫(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東縣官渡口鎮小溪河村)。

保護範圍:岩畫所在崖壁長100米、高10米範圍內的山岩本體。

建設控制地帶:岩畫所在崖壁前20米至坡坎處,縱長300米至山崖邊緣處範圍內。

33.金果坪紅三軍舊址(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東縣金果坪鄉汪家村一組)。

(1)紅三軍政治部保衛局舊址。

保護範圍:房屋北、南、西三面外牆1米範圍內,東北面屋檐滴水至江定翠房屋處。

建設控制地帶:以房屋外牆為基準,西面外延至5米處,南面外延10米至公路外田地處,北面江定翠房屋北側外牆外延至10米處,東面外延18米至江定翠房屋東側外牆基線5米處的範圍內。

(2)賀龍舊居及紅三軍軍部舊址。

保護範圍:房屋東、南、西三面外牆2米範圍內,北面至房屋前10米院壩坡坎處。

建設控制地帶:以房屋外牆為基準,東面至27米水溝處,西面至10米公路處,南面至田地10米處,北面至23米水溝處的範圍內。

34.巴東紅旗渠(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東縣清太坪鎮橋河村)。

保護範圍:幹渠、隧洞、建築物本體及附屬設施。

建設控制地帶:渠道兩側10米範圍內;隧洞、建築物外牆至四周10米範圍內。

35.紅二軍團總指揮部舊址(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鶴峯縣走馬鎮古城村五組)。

保護範圍:以舊址文物本體及周邊圍牆為界。

建設控制地帶:自保護範圍向西北方延伸5米,向東南方延伸8米。

36.工農革命軍第四軍軍部舊址(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鶴峯縣走馬鎮梅坪村九組)。

保護範圍:自舊址文物本體向四周延伸15米。

建設控制地帶:自保護範圍向外延伸20米。

37.萬里茶道鶴峰段。

(1)連三坡古茶道(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鶴峯縣五里鄉南村村四組)。

保護範圍:茶道周圍50米範圍內。

建設控制地帶:自保護範圍向周圍山地延伸80米。

(2)紅茅尖摩崖石刻(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鶴峯縣燕子鎮桃山村六組)。

保護範圍:北面以石壁為界,東、南、西面各向外延伸30米。

建設控制地帶:自保護範圍向外延伸50米。

38.鶴峰紅三軍軍部舊址(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鶴峯縣中營鄉麻水紅岩坪村)。

保護範圍:鶴峰紅三軍軍部舊址四周20米範圍內。

建設控制地帶:自保護範圍向外延伸30米。

39.黃金洞煉硝場遺址(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咸豐縣黃金洞鄉黃金洞內)。

保護範圍:東沿河向外延伸50米,南洞口向外延伸120米,西洞口向外延伸130米。

建設控制地帶:東從保護範圍向西延伸150米,西南從洞口保護範圍向西延伸165米。

40.大寨坪遺址(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咸豐縣清坪鎮馬家坪村)。

保護範圍:東沿大寨門向外延伸268米,南沿轎子岩向外延伸156.6米,西沿小寨門向外延伸150米,北沿斧頭堡向外延伸228米。

建設控制地帶:東從保護範圍馬家坪向外延伸1588米,南從保護範圍村委會向外延伸1170.4米,西從保護範圍廟丫口向外延伸676米,北從保護範圍梨樹丫向外延伸519米,西南從保護範圍村委會向外延伸2409米。

41.老虎洞電站(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來鳳縣翔鳳鎮老虎洞村)。

保護範圍:東以發電機房為界,向外延伸至國電公司辦公區圍牆;西以攔河壩為界,向外延伸100米;南以文物本體南邊為界,向外延伸至藍河右岸;北以文物本體南邊為界,向外延伸至紅山坡腳線。

建設控制地帶:自保護範圍向外延伸,西面沿藍河上游向外延伸200米,東、南、北面各向外延伸10米。

42.野椒園張氏侗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縣曉關侗族鄉野椒園村)。

保護範圍:以野椒園張氏侗寨張家院子四合天井院為核心向外延伸,東至張冬平房屋90米,南至水塘70米,西至鄉村公路30米,北至張友德房屋50米。

建設控制地帶:自保護範圍向外延伸,東至輸電杆50米,南至停車場50米,西至青山梁山山脊100米,北至公路里坎50米。

43.禹王宮古戲樓(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縣曉關侗族鄉黃河村十三組)。

保護範圍:以戲台為中心向外延伸,東面至封火牆8米,南面至岩院壩15米,西面至封火牆8米,北面至山門石牆1米。

建設控制地帶:自保護範圍向外延伸,南面至曉關侗族鄉文化體育服務中心6米,北面至公路外坎1米,東、北面與保護範圍重合。

44.黑龍河石拱橋。

(1)倒影橋(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縣高羅鎮清水塘村四、五組)。

保護範圍:自橋體向四周延伸,東面至石子路外坎5米,南面至河流下游10米,西面至石子路外坎5米,北面至河流上游10米。

(2)雙月橋(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縣高羅鎮清水塘村九組)。

保護範圍:自橋體向四周延伸,東面至石子路外坎5米,南面至河流下游10米,西面至公路外坎5米,北面至河流上游10米。

(3)雙步涼橋(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縣高羅鎮清水塘村二組)。

保護範圍:自橋體向四周延伸,東面至水田5米,南面至河流下游5米,西面至公路外坎5米,北面至河流上游第一根電杆5米。

(4)公母渠渡橋(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縣高羅鎮馬家寨村一組)。

保護範圍:自橋體向四周延伸,東面至小路外坎5米,南面至高洞5米,西面至小路外坎5米,北面至河流下游5米。

(5)犀牛橋(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縣高羅鎮馬家寨村一組)。

保護範圍:自橋體向四周延伸,東面至小河溝上游5米,南面至玉米地堡坎處2米,西面至河流下游5米,北面至朱官富房屋右側面3米。

(6)獅子溝涼橋(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縣高羅鎮馬家寨村二組)。

保護範圍:自橋體向四周延伸,東面至河流下游5米,南面至柚子林5米,西面至河流上游5米,北面至王梅珍房屋院壩3米。

(7)獅子口引水橋(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縣高羅鎮馬家寨村二組)。

保護範圍:自橋體向四周延伸,東面至田坎處3米,南面至小路外坎3米,西面至水溝上游5米,北面至小路外坎3米。

45.建始文廟(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始縣業州鎮草籽壩社區)。

保護範圍:建始文廟建築本體四周10米範圍內。

建設控制地帶:自保護範圍向外延伸10米。

本作品來自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規範性文件。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本作品不適用於該法,屬於公有領域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