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法書考 (四庫全書本)/卷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法書考 卷一 巻二

  欽定四庫全書
  法書考卷一
  元 盛熈眀 撰
  書譜
  夫學書之要在於師古然去古既遠名跡紛如不可不詳擇也嘗考歴代之善書者多矣其聲譽著於時書翰傳於後者皆可歴數至於謬當虗名者庸亦有之其餘泯沒無聞者固已何限況乎好利售竒傳搨亂真自非精鍳鮮能去取也故首著書譜纂集諸家之評論研䆒書刻之精粗以備採摭雲
  集評
  國家以神武定天下世祖皇帝大興文治至於仁廟典章俱備自是列聖萬幾之暇多能俯事於藝文欽惟皇上生知之聖日新之功非臣管見所能測焉我朝能書之士常不乏人然世俗率多貴耳賤目罕能定其優劣千載之下必自有能辨之者今集倉頡以降自秦迄唐凡若干人㑹萃諸家之評論畧成上中下三品焉張懷瓘雲先其天性後其習學且以風神骨氣居上妍美功用者居下
  上品
  倉頡
  張懷瓘雲古文神品
  史籀
  張懷瓘雲古文妙品
  李斯
  字通古上蔡人張雲小篆神品大篆妙品李嗣真雲逸品小篆之精古今妙絶秦望山及皇帝璽猶千鈞強弩萬石洪鐘豈徒學者宗匠亦是傳國遺寳唐人評雲骨氣豐勻方圓妙絶
  趙髙
  張雲大篆妙品
  程邈
  李雲𨽻上上品首創模範煥於丹青
  王次仲
  始作楷法詳見字源
  陳遵
  孟公漢人善𨽻書與人尺牘皆藏之以為榮
  史㳺
  漢黃門令史創章草
  杜操
  漢相或雲始變藁法
  劉穆
  後漢北海敬王善草書書體甚濃結字工巧張芝學焉
  杜度
  伯度韋誕雲傑有骨力而字畫㣲痩庾肩吾雲上中品張雲章草神品章帝使草書上事
  劉德昇
  君嗣始造行書庾雲中上品王僧䖍雲鍾胡所師張雲行書妙品
  崔瑗
  子玉庾雲擅名北中跡罕南渡世有得其摹本者王子敬見之稱美以為絶類伯英上中品張雲章草第一神品小篆妙品李雲上上品篆效李斯㸃畫皆如鐡石王雲筆勢甚快而結字小踈袁昻雲如危峯阻日孤松一枝有絶望之意
  崔實瑗之子
  曹喜
  扶風人衛恆曰篆法少異於李斯而亦稱善袁雲如經論道人言不可絶張雲小篆𨽻俱妙品嘗見李斯筆法悲嘆不已作筆論一卷
  邯鄲淳
  衛恆曰得次仲法善𨽻書小字師曹喜篆韋誕師淳不及也袁曰應規入矩方員乃成張雲大小篆字𨽻俱妙品
  師宜官
  衛雲善𨽻書靈帝時為最大則一字徑丈小則方寸千言或時不持錢徃酒家飲因書其壁願觀者以讐酒錢足而滅之毎書輙削而焚其拊梁鵠乃益為版而飲之酒候其醉而竊其拊庾雲鴻都為最能大能小上中品王雲致酒簡多梁武雲如鵬翔未息翩翩而自逝張雲八分妙品
  衛宏
  張雲古文妙品
  蔡邕
  伯喈篆采斯喜之法為古今備形然精宻簡理不如淳也張雲八分飛白俱神品大小篆𨽻妙品李雲上中品惟范巨卿碑風神艷麗古今冠絶梁武帝雲洞達爽爽如有神力
  張芝
  伯英少好學筆札臨池學書池水盡黑自謂上比崔杜不足下方羅趙有餘見蔡邕筆勢論遂作筆心論五篇衛雲宏農張伯英下筆必為楷則號匆匆不暇草書寸紙不見遺至今寶其書張雲草第一章草第二行第三俱神品𨽻妙品庾雲衣帛先書稱為草聖工夫第一上上品李雲逸品章草似春虹飲磵洛浦浮霞渥霧沾濡繁霜搖落梁武帝雲如漢武愛道憑虛欲仙
  張昶
  文舒芝之弟庾雲上中品張雲八分章草妙品𨽻能品李雲上中品西嶽碑文但覺妍冶殊無骨氣
  胡昭
  孔眀庾雲動見模楷上下品張雲𨽻行妙品篆能品
  韋誕
  仲將京兆人庾雲不妄染毫湏張筆□紙上下品張雲草第六八分𨽻章草飛白妙品小篆能品梁武雲如龍威虎振劍㧞弩張王雲善楷時謂之筆聖魏凌雲殿榜未題而匠者誤釘之不可下乃使仲將懸櫈書之比訖鬢盡白戒子孫宜絶此藝
  鍾繇
  元常許昌人師胡昭十六年不窺戶見昭筆心論驚歎無已作筆骨論又雲盜發韋誕冡得蔡邕筆法晝夜不輟臥則以手劃被被為之破庾雲天然第一妙盡許昌之碑窮極鄴下之牘為上上品張雲真第一行第三俱神品八分草妙品王雲謂之盡妙鍾有三體一曰銘石書最妙者也二曰章程書教小學者也三曰行押書行書是也三法皆世人所善李雲正體猶郊廟既陳爼豆斯在又比寒磵峭削秋山嵳峩梁武雲雲鶴㳺天羣鴻戲海行間宻茂實亦難過
  鍾㑹
  士季庾雲上下品張雲真第五章草第六草第七並行四體俱妙品李雲上中品小鍾有正書洛神賦梁武雲有十三行意
  皇象
  休眀庾雲胡肥鍾痩休眀斟酌二家驅駕八絶上下品張雲章草第八神品小篆能品袁雲如歌聲繞梁琴人捨徽
  梁鵠
  伯鸞以書至選部尚書魏武懸鵠書着帳中玩之以為勝庾雲上下品張雲八分妙品李雲上中品衛雲𨽻書用筆盡其勢矣袁雲如太祖忘寢觀之喪目
  衛瓘
  伯玉幼為魏尚書郎與索靖俱善書時謂一臺二妙庾雲上下品張雲行第五並小篆𨽻草俱妙品古文大篆能品章第四神品王雲衛覬子也為晉司空採張芝草法取父書叅之更為草藁子巨山亦善書故云伯玉得筋巨山得骨
  索靖
  㓜安庾雲上上品衛瓘有楷書然遠不及靖又雲靖得伯英肉嘗作草書狀張雲章草第三神品八分草妙品李雲上中品趣向遒竦無愧珪璋梁武雲如王謝家子弟縱𣸪不端整奕奕皆有一種風流氣骨王雲張芝姊之孫也傳芝草而形異其字勢曰銀鉤蠆尾
  張華
  張雲章草妙品
  𥞇康
  叔夜張雲草第二妙品叔夜身長七尺六寸美聲音偉容色雖土木形體而龍章鳯姿天質自然加以孝友溫恭嘗草書絶交書一紙唐評如抱琴半醉詠物緩行又若孤鶴歸林羣鳥乍散
  謝安
  安石庾雲上品張雲行第九𨽻草妙品李雲上中品縱任自然螭盤虎踞王雲亦能入流殊亦自重嘗為子敬書嵇中散詩得子敬書有時裂作紙校
  衛夫人
  茂漪庾雲中上品張雲𨽻妙品李雲上下品唐評如挿花美女低昻有容又如美女登臺仙娥戱影紅蓮映水碧落浮霞
  王廙
  世將庾雲中中品張雲真第三草第五俱能品飛白妙品李雲上下品王雲王南平是右軍叔自過江來右軍之前惟廙為最畫為晉眀帝師書為右軍法
  王羲之
  逸少曠之子瑯琊臨沂人幼學書及年十三見前代筆訣於父枕中竊而說之學功日進衛夫人一見語太常王䇿曰此子必見用筆訣也必蔽我書名晉成帝祀北郊更祝版工人削之羲之墨入木七分初學衛夫人書過江見古碑歎學衛夫人徒費嵗月張雲筆跡遒潤獨擅一家之美天質自然風神蓋代且其道㣲而味薄固常人莫之能學其理隠而意深固天下寡於知音真第一行第二章第五草第八及飛白俱神品八分妙品庾雲工夫不及張天然過之天然不及鍾工夫過之允為上上品李雲逸品如隂陽四時寒暑調暢巖廊宏敞簪裾肅穆其聲鳴也則鏗鏘金石其芬郁也則氤氳蘭麝其難徴也則縹緲而已仙其可觀也則昭章而在目可謂真書之聖也若草行襍體如清風出袖眀月入懷瑜瑾爛而五色黼黻摛其五采故使離朱喪眀子期失聼可謂草書之聖也其飛白猶霧縠卷舒煙雲照灼長劍耿介而倚天勁矢超忽而無地可謂飛白之仙也又如松巖㸃黛蓊欎而起朝雲飛泉潄玉灑落而成暮雨既離方以遁圓亦非絲而異帛唐評如壯士㧞劍壅水絶流頭上安㸃如髙峯之墜石作一橫畫如千里之陣雲捺一偃波如風雷振駭作一竪畫如萬嵗枯藤立一倚竿若虎臥鳯閣自上掲竿如龍躍天門梁武雲字勢雄逸如龍跳天門虎臥鳯閣故歴代寳之永以為訓王雲古人之跡計無以過
  王獻之
  子敬逸少第七子子敬最知名七八歳學書逸少宻從後掣其筆不得歎曰此子當大有名嘗書壁為方丈大字逸少甚以為能初學父書頃習於張以後改變制度別創其法率爾師心㝠合天矩雄武神蹤靈姿秀出若臧武仲之智卞莊子之勇大鵬摶風長鯨噴沫懸崖墜石驚電送光張雲子敬行草之外更開一門非草非真離方遁圓兼真者謂之真行帶草者謂之行草子敬之法非草非行流便於行草之間逸少秉真行之要子敬執行草之權父之靈和子之神俊古今獨絶也真第四行第二草第三並飛白俱神品八分能品庾雲上中品梁武雲絶衆超羣無人可擬如河朔少年皆充悅舉體㳫拖而不可耐李雲子敬草書逸氣過父如丹穴鳯舞清泉龍躍倐忽變化莫知所成或蹴海移山或翻濤簸嶽而正書行書如田野學士越𠫵朝列非不稽古憲章乃時有失體處瓘說稱其轉妍品鍳踈矣
  王珉
  季琰洽之少子也名出珣右時雲法護非不佳僧彌難為兄法䕶珣小字也有四疋素自朝操筆至暮書竟首尾如一又無誤字子敬戲之弟書如騎騾駸駸恆欲度驊騮前當代獻之兼中書令故以獻之為大令珉為小令庾雲中上品張雲行第六並𨽻妙品王雲筆力過於子敬
  荀輿
  長允庾雲上下品張雲𨽻草俱妙品王雲長允狸骨右軍以為絶倫
  阮研
  文機庾雲窮古觀今盡窺衆妙之門雖師王祖鍾終成別搆一體上下品張雲𨽻行草妙品李雲中中品梁武雲如貴胄失品不復排斥英賢
  中品
  嚴延年
  張雲大篆能品工籀書
  許慎
  張雲小篆能品
  班固
  張雲大小篆能品
  羅暉
  叔景庾雲中下品張雲章草能品
  趙襲
  元嗣庾雲中下品張雲章草能品
  魏武帝
  曹操孟徳庾雲筆墨雄贍中中品張雲章草妙品唐雲如金花鈿落徧地玲瓏荊玉分輝瑤巖璀璨
  吳孫皓
  元宗庾雲體裁綿宻中中品李雲中下品如齊人酣暢驕其家室雖欲矜豪亦復平矣
  劉釗
  張雲小篆飛白能品
  毛宏
  張雲八分能品衛恆雲宏乃梁鵠弟子教以秘書今八分皆宏法也
  衛覬
  伯儒庾雲中中品張雲古文𨽻章草能品王雲體如傷痩而筆匠精緻
  衛恆
  巨山瓘之子庾雲中中品張雲古文章草妙品𨽻能品李雲中上品
  司馬攸
  晉武帝弟也王雲京師以為楷式張雲行草能品
  陸機
  士衡庾雲中下品李雲中下品蚌質珠胎金沙銀礫王曰吳士也無以較其多少
  劉輿
  慶孫庾雲中下品
  庾亮
  元規庾雲中下品王雲亦能入録
  庾翼
  稚恭庾雲中上品張雲𨽻章草能品李雲上下品王雲征西翼書少時與右軍齊名右軍後進庾猶不憤其在已上在荊州與都下書曰小兒軰乃賤家雞重野鶩學逸少書湏我下當比之
  王敦
  處仲張曰草第四
  王導
  茂宏庾雲中下品張雲真第七行第八並草能品王雲甚有楷法以師鍾衛好惡無厭喪亂狼狽猶以鍾繇尚書宣示帖衣帶過江陵右軍得之子恬洽薈亦能書
  郗氏
  羲之妻甚工書有七子五子知名長𤣥之次凝之徽之操之獻之皆羲之子並工草𨽻
  謝道韞
  凝之妻也有才華善書李雲中下品雍容和雅芬馥可玩
  郄愔
  方回庾雲中上品張雲章草妙品草𨽻能品李雲上下品梁武雲意趣甚熟而取妙特難故散風氣一無雅素王雲章草亞於右軍
  郄超
  景興又字嘉賔庾雲中下品王雲草亞二王𦂳媚過其父骨力不及也李雲中下品
  桓𤣥
  敬道庾雲中上品李雲中中品如驚蛇入草鋸鋒出匣王雲𤣥自比右軍識者未之許雲可比孔琳之
  杜預
  元凱庾雲中中品張雲章草能品李雲中下品
  張翼
  君祖善𨽻草書史㑹要雲穆帝令翼寫王羲之手錶帝自批其後羲之殆不能辨真贋乆乃悟雲小子幾欲亂真
  羊欣
  敬元庾雲早隨子敬妙得其體中上品張雲𨽻行草妙品李雲上下品梁雲如婢作夫人雖處其位而舉止羞澁終不似真王雲受訣於子敬書見重於一時行草尤善正乃不稱
  薄紹之
  敬和庾雲下上品張雲𨽻行草俱妙品梁武雲如龍逰在霄繾綣可重
  孔琳之
  彥琳庾雲中上品張雲𨽻行草妙品唐評放縱快徤筆勢流利二王以後難與比肩但功虧少故當劣於羊欣王雲天然縱逸極有筆力規矩但工夫少自在
  張超
  子並庾雲子並崔家州里頗相倣效可謂氷寒於水中上品張雲章草能品梁武雲如髙麗人抗浪乃不有意氣而姿媚自足精神李雲中下品如郢中少年乍入京輦縱有才辨蓋亦可知
  殷鈞
  庾雲頗沈著受好終得肩隨中上品
  謝靈運
  庾雲下上品張雲𨽻草妙品李雲中下品王雲昔子敬上表多於中書雜事中皆自書竊易真本相與不疑永嘉初方就索還上謝太傅殊禮表亦是其例
  謝綜
  王雲書法𦂳潔羊欣憚之書法有力恨少媚好
  陶𢎞景
  通眀隠居庾雲中下品李雲中中品得書之筋髓如麗景霜空鷹隼初撃武帝雲如吳興小兒形狀雖未長成而骨氣峭甚
  郭伯道
  庾雲俯問朝廷遠封其跡
  李鎮東
  梁武雲如芙蓉出水文采縷金
  □伯
  子邑庾雲分鑣梁邯中中品
  張彭祖
  庾雲中中品張雲𨽻能品
  任靖
  庾雲中中品
  常㫤
  庾雲中中品文休題柱張雲古大篆能品
  張永
  庾雲中下品
  范懷約
  梁武雲真書有力而行草無功庾雲中下品張范俱東南
  吳休尚
  庾雲中中品梁武雲如新亭傖父一徃似揚州人共語語便態生
  施方㤗
  庾雲施吾鄴下同年㧞萃中中品
  康昕
  庾雲中下品李雲中中品巧宻精勤有翰飛鶯弄之體王雲學右軍草亦欲亂真嘗與南州識道人作右軍書賛
  王崇素
  庾雲中下品李雲中中品
  張昭  朱誕  徐希秀  劉繪
  庾雲以上中下品
  王知敬
  張雲行草能品李雲中中品碎玉殘金雲間孤鶴
  丘道䕶
  王雲受訣於子敬殊在羊欣前李雲謬當髙品跡乃浮華中中品
  許文靖
  張雲真第七李雲中中品
  宋文帝
  劉義隆庾雲中下品張雲𨽻行草妙品李雲有子敬風骨超縱狼籍翕煥為美中下品唐評如葉裏紅花雲間白日王雲帝自謂不減王子敬時議謂天然勝羊欣工夫不及
  王僧䖍
  庾雲雄發齊代中上品梁評猶如揚州王謝家子弟縱復不端正奕奕皆有一種風氣宋文帝問曰朕書與卿孰優對曰帝書帝中第一臣書臣中第一上笑曰卿可謂善自謀矣
  蕭子雲
  張雲𨽻飛白妙品小篆章草俱能品梁評如危峯阻日孤樹一枝荊軻負劍壯士彎弓雄人獵虎心胸猛烈鋒刅難當唐評如上林春花遠近瞻望無處不發
  智永
  𨽻章草俱妙品行能品李雲精熟過人惜無竒態中中品王逸少七代孫妙傳家法住吳興永欣寺積退筆頭置大竹簏受一石餘而五簏皆滿瘞之號筆塜求書者如市所居戶限為之穿穴用鐡葉裹之人謂之鐡門限
  唐太宗
  李世民好羲之書師虞世南嘗患戈腳不工偶作戩字遂空其落戈令世南足之以示魏徴徴曰戩字戈腳逼真世南後極善飛白置宏文館延學書士
  漢王元昌
  張雲行能品李雲中上品與太宗禇遂良受訣於史陵
  虞世南
  伯施餘姚人從智果得書法嘗著筆髓論張雲𨽻行草妙品李雲上下品蕭散灑落真草唯命如羅綺嬌春鵷鴻戱沼唐評體段遒媚舉止不凡能中更能妙中更妙
  歐陽詢
  詢本臨湘人學羲之書峻險勁痩自成一家議者以為真行有獻之法自羊欣薄紹之後無比者獨智永恃其精練欲與相攻而詢猛銳智永亦復避鋒詢嘗見索靖所書碑初唾之而去𣸪觀乃悟其妙臥其下三日晩年筆力尤剛勁張雲𨽻行飛白草皆妙品大小篆章能品李雲上下品如旱蛟得水饞兎走穴筆勢恨少於鎸勒及飛白諸勢如武庫戈㦸雄劍森森唐評如金剛瞋目力士揮拳宋陳景謂世皆知其體方而不知筆力圓
  禇遂良
  登善張雲𨽻行俱妙品李雲上下品臨冩右軍亦為髙足豐艷雕刻盛為當今所尚但恨乏自然精勁意耳唐評字裏金生行間玉潤法則溫雅美麗多方
  薛稷
  張雲能品唐評多攻禇體意亦新竒又雲風驚苑花雪壓山栢
  張從申
  唐評遠近稱善獨歩江外
  李陽氷
  少溫又名潮嘗作筆法論謂於天地山川得其方員流峙之形於日月星辰得其經緯昭回之度近取諸身遠取萬物幽至於SKchar神情狀細至於喜怒舒慘莫不畢載唐評若古釵倚物力有萬夫李斯之後一人而已
  張旭
  唐評立性顛逸超越古今
  顔真卿
  清臣唐評鋒絶劍摧驚飛逸勢陸羽曰徐吏部不受右軍筆法而體裁似右軍顔太保受右軍筆法而㸃畫不似蓋徐得右軍皮膚眼鼻所以似之顔得右軍筋骨心肺所以不似也
  釋懷素
  唐評援筆掣電隨手萬變酒酣興發遇𡓜壁衣器靡不書之貧無紙種芭蕉萬餘株以供揮灑書不及乃□一盤書之書至再三盤版皆穿素伯祖惠融善學歐陽詢書世莫能辨至是鄉中呼為大錢師為小錢師嘗受法於金吾兵曺錢塘鄔肜
  李邕
  泰和江都人唐評華岳三峰黃河九曲邕初學變右軍行法頓挫起伏既得其妙復乃擺脫舊習筆力一新李陽氷謂之書中仙手文翰俱重於時當時奉金帛求書前後所受鉅萬計自古未有如此之盛也
  柳公權
  誠懸穆宗嘗問公權筆何以盡善對曰在心正心正則筆正上改容知其筆諫也公權初學王書徧閱近代筆法體勢勁媚自成一家當時公卿家碑刻不得公權書者以為不孝外夷入貢皆購求柳書上都西眀寺金剛經碑尤為得意
  下品
  何曽
  張雲草能品
  晉元帝
  霽景文庾雲下上品
  王洽敬和
  羊祐
  叔子庾雲下上品
  王恬
  敬豫張雲𨽻能品
  王薈
  敬文庾雲下上品
  王脩
  敬仁庾雲中中品張雲𨽻行俱能品
  王珣
  元琳洽之子珉之兄
  王濛
  仲祖張雲草能品李雲下中品王雲上可比庾翼
  張敞
  張雲古文能品
  張澄
  王雲當時亦呼有意
  王裒
  偉元李雲下上品張雲能品梁武帝雲意深工淺猶未當妙
  張紘
  張雲小篆能品飛白妙品
  范𣋌
  蔚宗庾雲下上品張雲小篆草能品李雲下中品如寒雋之士亦不可棄王雲與蕭思話同師羊欣後背叛失故步
  蕭思話
  庾雲上下品張雲行草妙品李雲下中品如遁世之夫時或堪采王雲全法羊欣風流趣好殆當不減而筆力恨弱
  謝朓
  元暉庾雲下中品張雲草能品李雲創得令韻下下品
  謝靜  謝敷
  王雲並善寫亦入能品
  姜翊  梁宣
  右庾雲下上品
  常秀  鍾輿  問泰  羊⿰  識道人庾黔婁 朱炳  費元瑤 孫奉伯 陽經
  諸葛融
  以上庾雲下下品
  楊潭  張炳  張輿  王瘠
  以上庾雲下中品
  劉穆之
  道和庾雲下中品李雲下下品
  張融
  思先庾雲下下品張雲草妙品李雲要自標舉蓋無足褒下中品
  朱齡石  庾景休  禇元眀  孔敬通
  王籍文海 右庾雲皆下中品
  衛宣  李韞  陳基  傅廷堅 張紹
  隂光  韋熊  曺任  宋嘉  裴邈
  羊固  傅夫人 辟閭訓 謝誨  孔閭
  顔寶光 周仁皓 張欣泰 張熾  僧岳道人法髙道人 右數人庾評雲皆五味一和五色一采視其雕文非特刻鵠人人下筆寕止追響遺跡見珍餘芳可折誠乃驅馳並駕不逮前鋒而中權後殿各盡其美允為下中品
  徐幹  張雲章草能品
  徐令文 張雲章草能品
  王愔  張雲章草能品
  顔倩  梁武雲如貧家果實無妨可愛少乏珍羞王彬之 梁評放縱快利筆道流便
  柳惲  梁評縱橫廓落大意不凡而徳體未備徐淮南 梁評如南岡士夫縱尚風軌而不免寒乞張斯  梁評如辨士對敭獨語不回得心㑹理齊髙帝 庾雲下上品李雲中下品張雲行草能品劉珉  李雲頺波赴壑狂澗爭流
  蕭特
  梁評雖有家風而風流勢薄猶如羲獻安得相似
  庾肩吾
  張雲𨽻草能品李雲下上品梁評畏懼收斂少得自充效未能精去蕭蔡逺矣
  袁崧
  李雲下上品梁評如深山道士見人便欲退縮
  梁武帝 張雲草能品李雲下下品
  梁簡文帝 李雲下中品
  梁元帝 陳文帝 褚淵  沈君理 張正見右數君亦稱妙筆多類效顰猶枯林之青露一枝比泉石之孤生片琰為下下品於中彥回輕怯陳倩有力孝先風流君理效達
  智果  張雲𨽻行章草能品
  蕭綸  李雲下下品
  斛斯彥眀 李雲筆勢咸有由來下上品
  房彥謙 張大隠
  李雲房司𨽻張益州叅小令之體下上品
  殷令名 李雲下上品擅聲題署
  藺靜友 李雲下上品正書甚為鮮潔殊有軌則錢毅
  李雲下上品小篆飛白寛愽敏䴡太宗貴之
  劉逖  王宴  周顒  虞綽
  李雲劉黃門落花從風王中玉竒石當徑彥倫意則甚髙跡少俊鋭虞綽鋒頴迅徤並為下中品
  魏徴  𤣥成庾雲下上品
  徐浩
  季海唐評固多精熟無有異趣黃魯直雲唐自褚虞後能備八法者獨徐㑹稽與太師耳然㑹稽多肉太師多骨又雲徃時見怒猊抉石渴驥奔泉之論茫然不知何語乃於季海書中見之
  房𤣥齡 李雲雕文抱質又雲海上雙鳬
  鄔肜  唐評寒鴉棲林平岡走兎
  陸柬之 其古如馬之齊髦人不櫛沭張雲𨽻行妙品章草能品學虞草體用筆則青出於藍唐評仿彿可觀依稀堪擬
  盧蔵用
  張雲行𨽻草能品唐評露潤花妍煙凝脩竹
  裴行儉 張雲行草俱能品
  王承烈 張雲𨽻章行能品
  髙正臣 張雲𨽻行草能品
  傅元  張雲𨽻能品
  楊肇  張雲𨽻草能品
  釋崇簡 唐評臨寫逸少時有亂真
  蔡隠丘 以下皆唐評古質放意自成一家
  韓擇木 龜開萍葉鳥散芳洲
  梁升卿 驚波徃來巨石前卻
  張廷珪 古木奔沙閑花映竹
  史惟則 雁足映沙深囦魚躍 右四人皆善八分孫過庭 𨽻行草能品丹崖絶壑筆勢堅勁
  張懐瓘 繼軌章草生意頗多
  史麟  逸氣雄鎮超然不羣
  梁耿  錯落漁網縱橫鳥跡
  張芳  孤松聳身弱草垂露
  房廣  婉美芬藹春鶯欲嬌
  沈益  春鷺窺魚秋蛇走穴
  張彪  孤峯削出藏筋露節
  陸曾  驚波魚躍深水龍濯
  桓夫人 如快馬入陣屈伸隨人
  傅玉  項羽投戈荊軻執㦸
  王紹宗 筆下流利快徤雄古熟看轉增美妙
  程廣  鴻鶴弄翅翺翔頡頏
  張越  蓮花出水眀月開天雲散金峯霞依玉嶺蕭誠  舞鶴交影騰猿在空
  韋陟  蟲穿古木鳥踏花枝
  宋儋  暮春花發夏柳枝低
  沈千運 飢鷹殺心忍痩筋骨
  闗⿰扌𠫵 -- 𢮥  淵月沉珠露花濯錦
  鄭䖍  家貧於青龍寺拾柿葉學書評雲風送雲收霞催月上
  李璆  垂藤着地古木如折
  吳郁  字體綿宻不謝當時
  頼文雅 騰沙欎霧翻浪揚鷗
  賀知章 縱筆如飛酌而不竭
  何昌裔 子敬餘波時時可玩
  宋之問 天性卓絶而功未深
  李清  變化自逸代有斯人
  元悟  骨氣無䨥逈出時軰
  湛然  子雲之後難與比肩
  書法纂要雲慶歴以後惟君謨特守法度眉山豫章一掃故常米薛二蔡大出所竒雖皆有所祖襲而古風蕩然南渡而後思陵大萃美藴筋力過婉吳傅朋規倣孫過庭姿媚傷妍姜堯章逈脫脂粉一洗塵俗有如山人隠者難登廊廟
  右所集評皆據古人之論始於蒼頡終於唐人尚多遺跡博雅君子其葺正焉
  辨古
  石鼔十 史籀書今在京文廟薛尚功法帖所載字完於真本鄭樵音不可信
  延陵君子碑 在鎮江人謂孔子書文曰嗚呼至矣延陵君子之墓按古帖止雲嗚呼君子而已篆法敦古今此碑妄增延陵之墓四字除之字外三字是漢方篆不與前六字合借夫子以欺後人耳又書君作季漢器蜀郡字半邉正與此君字同法比干墓有漢篆亦此法
  詛楚文 有巫咸大沈久音故湫亞音洿駞三種辝則一乃後人偽作先秦文以先秦古器比較全不似
  泰山碑 李斯書石皆剝落惟二世詔一面僅存嶧山碑 李斯書直長者真橫列者摹本有新刻尤謬秦望山碑 李斯書在㑹稽今無
  張平子碑 崔瑗書篆多用𨽻法不合說文卻可入印全是漢篆法故也
  許慎說文 十五卷徐鉉校定本始一終亥者正分韻者非古意
  倉頡十五篇 即說文目録五百四十字許氏分為毎部之首人多不知謂久已滅此字之原豈得不在後世又併字目為十四卷以十五卷著序表人益不意其存矣
  新泉銘 李陽氷書最佳
  碧落碑 存絳州字雖多不合法然有置美成自有神氣當以唐碑觀之此碑不可賤毀
  古三墳書 乃偽書言詞俗謬字法非古尚書無也字此書有之必字合從八弋此從心加一筆走之合從辵音㲋此隨俗作之字引腳其謬甚多
  古文尚書 乃後人不知篆者以夏竦韻集成不合古古文孝經 內一篇大謬後人妄欲作古以古文字集成觀者當取其字
  泉志 間有泉文近於道者可以廣見聞有妄作三皇幣及禹幣不可卍字人謂萬字乃出古錢不見此書終不知也
  六書故 戴行以鐘鼎文編此書喜其字皆有古字襍亂無法鐘鼎偏傍不能全有卻以小篆足之或一字兩法□音睘加門為寰乃音為官村字不從寸木今乃書此為村鎊鏟鋫鋸尿屎等字皆依俗作鐘鼎文各有詳註卯字所解尤不雅編首以門類採但有數說文悖卻係陽氷變法是字上從是巴字從已加㸃之類
  續千文 正雖近人然字法極好有兩續本不可無別有偽本亦佳
  漢𨽻字源 六卷字法最好洪氏本有碑目在前碑本𨽻韻 十卷劉球編外一卷紀源
  𨽻韻 二冊閩中刻本字體不佳
  𨽻釋 二十七卷並𨽻續十卷通作一部皆漢碑釋文𨽻續畫諸碑形及墓碑畫像其碑多圭角或笏首上有垂虹或題䖏偏壁畫則如象形然
  佐書韻編 姑蘇顔氏本字多而無法
  嘯堂集古録 一百紙王俅集也中有古印文數十其一曰夏禹係漢巫𡒦水災法印世傳渡水佩禹字此印乃漢篆所以知之又一印曰孔夫誤音作孫茲二字又有滕公墓銘欎欎作兩字書且妄為剝落狀然考之古法疊字只作二小畫附其下秦為次第古法掃地矣
  薛尚功欵識法帖 二十卷碑在江州蜀有翻本字肥後多一虺鼎
  薛尚功重廣鐘鼎韻 七卷江州板內一卷象形竒字一卷器物名目五卷韻
  王楚鐘鼎韻 兩冊衡州本字少所出在薛氏前石經遺字碑 㑹稽蓬萊閣翻本磨滅不異真古碑徐鍇通釋 四十卷當與許氏本相參首尾分六書甚詳末卷辨陽氷差減
  張有復古編 載古今異文字不可以為字少張有五聲韻 五卷無誤
  夏竦古文四聲韻 五卷前有序並全銜者佳別有僧翻本字多無據且不與欵識合不可用
  髙氏五聲韻縂 五卷篆𨽻真行草五體俱備可助初學間有差處
  林罕偏傍小說 三卷言篆與𨽻相通源流亦自可時大夫猶以夫字加二小畫況此疊文乎偽無疑矣右古文篆𨽻
  力命尅捷宣示帖鍾繇
  樂毅畫讃黃庭霜寒王羲之
  洛神賦王獻之
  曺娥遺教羊叔子碑六朝
  瘞鶴舊館壇陶𢎞景
  千字文 智永書梁武帝得羲之千字令周興嗣次之自爾書家毎以是為程課智永嘗寫八百本謂以千字經心則手自應手和心得可與入道
  孔子廟虞世南
  醴泉化度虞恭公皇甫碑歐陽詢
  哀冊聖教禇遂良
  郎官張旭
  麻姑壇放生池中興頌顔真卿
  陁羅尼柳公權
  右真書
  丙舍吳人羸頓雪寒長風鍾繇
  蘭亭極寒毒熱慈䕃官奴晚雪來禽奉橘快雪王羲之地黃歳終衛軍授衣阿姨鵞羣嵗盡夏日奉對思戀天寶吳興山隂黃門東家轉勝相過鵞還觸事夏節恨深黃者礐石駱驛月內尊體王獻之
  八月五日謝安
  枯樹賦星霜禇遂良
  嶽麓娑羅樹雲麾東林寺李邕
  𤣥靜先生碑張從申
  右行書
  十七帖羲之
  千文張旭
  自敘千文懷素
  右草書
  以上並舉其要必所當䆒者若欲名家尤以博覽為貴
  絳帖評姜堯章作審訂深妙
  褉帖偏傍考堯章作
  法帖譜系
  翰墨志
  法帖刋誤
  元章書史





  法書考卷一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