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沿着毛主席指引的道路前進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沿着毛主席指引的道路前進

——東四義大隊實行合作醫療十年的經驗
山西省晉城縣革命委員會
1969年2月14日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報

偉大領袖毛主席教導我們:「應當積極地預防和醫治人民的疾病,推廣人民的醫藥衛生事業。」山西省晉城縣東四義大隊的廣大貧下中農,遵照毛主席的教導,發揚移風易俗,改造社會的精神,與天斗、與地斗、與階級敵人斗。一九五九年,在毛主席的無產階級衛生路線指引下,東四義大隊的貧下中農實行了合作醫療制度,解決了貧下中農看病吃藥、確保健康的問題,受到了廣大貧下中農的歡迎。十年來,經過劇烈的階級鬥爭的考驗,合作醫療制度更加鞏固了。這是毛澤東思想占領農村衛生陣地的偉大勝利。

貧下中農的願望實現了[編輯]

東四義大隊,是一個有四百二十戶,一千九百多人口的村莊。在舊社會,這裡有一條臭水溝,醫療衛生條件很差,每當荒年暴月,疫病流行,許多農民貧病交加,病死餓死,土地無人耕種,到處一片荒蕪。解放後,全村貧下中農沿着毛主席指引的合作化道路,迅速地組織起來,戰天鬥地,短短的幾年內就改變了東四義大隊的落後面貌。

但是,由於叛徒、內奸、工賊劉少奇及其在衛生部門的代理人推行反革命修正主義衛生路線,東四義大隊的貧下中農仍處於缺醫少藥的境地。一九五九年,他們在毛主席有關衛生工作一系列重要指示的指引下,實行了合作醫療制度。即:社員每人每年交一元合作醫療費,每次看病交一角錢掛號費,衛生所的人員全部實行工分制,個別與原來工資水平差別較大的,予以適當的補助。徹底改革了舊體制,使醫務人員成為亦醫亦農的勞動者,從根本上解決了貧下中農看病吃藥的問題。

十年的實踐證明,合作醫療制度就是好。

一、體現了毛主席對貧下中農的親切關懷,使貧下中農對毛主席更加熱愛。實行合作醫療後,社員的小傷小病可以得到及時治療,大病也不愁沒錢治療。貧農范喜全的孩子,一年得了兩次腸梗阻,衛生所及時進行搶救,給他治好病。范喜全逢人就說:「孩子病這麼急,花這麼多錢,要不是合作醫療,我怎能看得起呢?感謝毛主席他老人家的關懷。」

二、發揚了貧下中農的階級友愛精神,調動了社員的積極性。老貧農郜志生在小孩的病好後,把剩下的兩支針藥送回衛生所。他說:「貧下中農是一家,一家困難大家幫。這是階級兄弟的血和汗,一點一滴也不能糟踏。我們要顧全大局,可不能光顧個人。」

三、落實了預防為主的方針。實行合作醫療後,貧下中農掌管了醫療衛生大權,感到預防工作的重要,必須抓緊抓好。醫務人員經常進行宣傳工作,發動群眾開展愛國衛生運動,預防傳染疾病的發生,還定期給社員做健康檢查,服預防藥,做到「有病早治,無病早防」。十年來,東四義大隊沒有發生過傳染病。各種慢性病由十年前的百分之十三點九,下降為百分之一點八,社員健康水平大大提高。

四、促進了醫務人員思想革命化。實行合作醫療前,醫生吃的是供應糧,拿的是工資,他們很少下地勞動,也不參加大隊的社會活動。實行合作醫療後,醫務人員既是醫生又是社員,與貧下中農同學習、同生活、同勞動。農忙季節,就背藥箱深入田間,又治病,又勞動。他們在貧下中農的教育下,全心全意為貧下中農服務。==千萬不要忘記階級鬥爭== 毛主席教導我們:「任何新生事物的成長都是要經過艱難曲折的。」東四義大隊的合作醫療制度,是在兩條路線的激烈鬥爭中成長起來的。

一九五九年,合作醫療制度一誕生,就受到廣大貧下中農的熱烈擁護。他們說:「合作醫療反映了我們貧下中農的心願,代表了我們貧下中農的根本利益,我們一千個擁護,一萬個贊成。」這時,村裡的壞人在背後搗鬼說:「看病吃藥不出錢,准讓病人圍了門,不用多久就黃啦,兔子尾巴長不了。」

貧下中農沒聽那一套。他們說:「合作醫療是毛主席指引的道路,我們就是要辦。」在貧下中農的積極支持下,大隊醫務人員和群眾一道發揚「自力更生」、「勤儉辦一切其他事業」的精神,自己種植、採集中藥材,採用民間土方、偏方治病,解決了醫療資金和藥品不足的困難,使合作醫療制度鞏固下來。

一九六一年,正當東四義大隊合作醫療制度逐步發展的時候,叛徒、內奸、工賊劉少奇拋出了「三自一包」、「自負盈虧」的黑指示。一小撮走資派也急忙跳出來大喊大叫:「合作醫療步子邁大啦!」「攤子擺寬啦!」千方百計妄想把這個新生事物砍掉。貧下中農對這一套反革命修正主義黑貨,看在眼裡,恨在心頭,同他們進行了針鋒相對的鬥爭。老貧農史堆說:「合作醫療是毛主席指引的革命大道,我們貧下中農走定了,刀山火海不回頭,海枯石爛不變心。」經過一場激烈的階級鬥爭,東四義大隊廣大貧下中農粉碎了叛徒、內奸、工賊劉少奇及其黑幹將的罪惡陰謀,進一步鞏固和發展了合作醫療制度。 一九六六年,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剛開始,村上的一小撮階級敵人認為時機已到,興風作浪,蒙蔽群眾,把矛頭指向合作醫療。胡說什麼:「合作醫療不符合群眾利益。」「合作醫療是好過了幹部。」貧下中農就馬上召開大會,揭穿階級敵人的陰謀。後來經過追查,原來是個沒有改造好的地主分子在背後搞的鬼。廣大貧下中農氣憤極了。老貧農賀黑旦指着這個地主說:「舊社會我們貧下中農被壓得血干筋骨斷,多少窮人活活被疾病奪去了生命。解放後,毛主席他老人家時刻惦念着我們貧下中農缺醫少藥的痛苦。毛主席指引我們辦起了衛生所,看病才有了保障。你這個壞傢伙竟敢唆使群眾來破壞合作醫療,我們堅決和你拚到底。」經過群眾的批判和鬥爭,這個地主分子被批駁得狼狽不堪,只好向貧下中農低頭認罪。

貧下中農掌握醫療衛生大權[編輯]

東四義大隊實行合作醫療後,貧下中農掌管了醫療衛生大權。當時在大隊黨支部領導下,成立了保健委員會,現在在大隊革委會的領導下,成立了由貧下中農參加的「合作醫療管理委員會」來掌管大隊衛生所的大權。

十年來,東四義大隊的貧下中農管理合作醫療的做法和經驗:

東四義大隊的合作醫療制度一實行,就狠抓政治思想教育,廣泛宣傳合作醫療制度的優越性,用毛主席的無產階級衛生路線去武裝廣大群眾的頭腦。通過大憶舊社會農村缺醫少藥的苦,使廣大貧下中農深刻認識到:自己組織起來,實行合作醫療,才能解決防病治病的問題。貧下中農說:「毛主席時刻都想到我們貧下中農,他老人家給我們撐腰,我們要給他老人家爭氣,一定要辦好合作醫療。」

由貧下中農決定選拔醫務人員,建立貧下中農自己的醫療衛生隊伍。實行合作醫療後,醫務人員要經過貧下中農討論和審查,把混進衛生所內的壞人清洗出去;對那些不好好為貧下中農服務的醫務人員進行了教育,有的進行了調整。選拔思想好、成份好、勞動好,對貧下中農有深厚的階級感情的知識青年到縣、社衛生學校學習,並在實踐鬥爭中,提高他們路線鬥爭覺悟,建立一支新型的醫療衛生隊伍。

發揚黨的群眾路線的優良傳統,實行民主管理。醫務人員的報酬和衛生所的開支,都由貧下中農討論決定。定期公布財務賬目,實行群眾監督,防止貪污浪費。

不斷總結經驗,討論修改規章制度,逐步鞏固和完善合作醫療。一九五九年實行合作醫療時,十分缺乏經驗。我們遵照毛主席「調查就是解決問題」的教導,深入實際,做調查研究,不斷總結經驗。在合作醫療開始時,規定外出看病,實報實銷。執行了一段,發現有些病人外出看病花錢太多,直接威脅着合作醫療制度的鞏固和發展。後經貧下中農討論決定:外出看病要經大隊衛生所介紹,並且根據病人的經濟情況,開支多少,協商解決。這樣,既體現了集體的互助,又可促使病人注意節約,勤儉持家。

在實行合作醫療制度的過程中,由於受舊習慣勢力的影響,有的醫務人員看人配藥,開方也不注意節約;有的社員指名要藥;個別社員用藥不夠節省等等。後經貧下中農討論決定:除加強政治思想工作外,規定醫生開藥,每次最多不能超過二日量,每次看病進行登記,年終由衛生所出榜公布社員每人使用合作醫療費用的情況。這樣,既促進大家注意節約合作醫療費,又加強了互相監督,防止了少數人特殊化。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馬來西亞以及新西蘭屬於公有領域。但1969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5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內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