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毛澤東思想的新凱歌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毛澤東思想的新凱歌

——記包頭鋼鐵公司軌梁廠提前一年建設成功的戰鬥歷程
新華社通訊員 新華社記者
1969年2月1日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報

反修前哨傳捷報,草原鋼城奏凱歌。在奪取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全面勝利的偉大進軍中,我國又一座大型軋鋼廠——包頭鋼鐵公司軌梁廠,提前一年勝利建成了!

這是戰無不勝的毛澤東思想的又一重大勝利!

這是毛主席的無產階級革命路線的又一重大勝利!

這是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又一豐碩成果!

向毛主席報喜 向「九大」獻禮[編輯]

規模巨大的包鋼軌梁廠的建設,自始至終存在着兩個階級、兩條道路、兩條路線的激烈鬥爭。它的提前勝利建成,是毛主席的革命路線戰勝劉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義路線的結果。

在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中,承擔軌梁廠建設任務的冶金部第二冶金建設公司的廣大革命職工,懷着無限忠於毛主席、忠於毛澤東思想、忠於毛主席革命路線的深厚無產階級感情,高舉毛主席的「對反動派造反有理」的革命大旗,向叛徒、內奸、工賊劉少奇及其在冶金系統的代理人,發起了猛烈的進攻,奪回了被他們篡奪去的那部分權力。廣大革命職工以毛澤東思想為銳利武器,粉碎了一小撮階級敵人颳起的一股又一股右傾翻案妖風,擊潰了他們破壞抓革命、促生產的種種陰謀,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的勝利。

我們偉大領袖毛主席親自主持制定的「十六條」指出:「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是使我國社會生產力發展的一個強大的推動力。」廣大建廠工人把在文化大革命中煥發出來的沖天幹勁用到生產中去,大大加快了建設速度。他們在毛主席的一系列最新指示指引下,在黨的八屆十二中全會公報的鼓舞下,曾經四次修訂建廠計劃,一再縮短工期。工人們豪邁地提出:一定要把原訂一九六九年底投入生產的計劃提前到一九六八年底實現,向我們的偉大領袖毛主席報喜,向黨的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獻禮! 工人們的英雄誓言,嚇破了一小撮階級敵人的膽,他們從陰暗角落裡放出了陰風:「一九六八年年底投入生產,根本不可能!」一些有右傾保守思想的人,對提前一年投入生產,也憂心忡忡,表示懷疑。

但是,工人們斬釘截鐵地回答說:「用毛澤東思想武裝起來的人,任何人間奇蹟也可以造出來。死抱着劉少奇的『爬行主義』『洋奴哲學』不放,只會跟在別人後面一步一步地爬行,那就什麼也做不成。」

廣大建設工人始終以階級鬥爭和兩條路線鬥爭為綱,活學活用毛澤東思想,掀起了波瀾壯闊的抓革命、促生產的新高潮。工人們在施工任務越是緊張的情況下,越是狠抓活學活用毛澤東思想,狠抓革命大批判。他們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線指引下每取得一個建設成就,就把一小撮死不改悔的走資派和資產階級技術「權威」拉到現場,狠批劉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義路線,大長無產階級的志氣,大滅一小撮階級敵人的威風。於是,工地上出現了一個又一個振奮人心的奇蹟:

擔任主廠房結構安裝任務的工人們,一進入工地就提出:「我們一定要在生產上創造出最優異的成績,為偉大領袖毛主席爭氣!」他們在二十米以上高空施工,無論颳風下雨,都堅持不下火線。有兩個班組在調出一半人力支援其他施工任務的情況下,工人們憑着無限忠於毛主席的一顆紅心,仍然提前完成了施工任務。

擔負機電設備安裝的工人們,一個月完成的設備構件安裝量,就超過了過去一年多安裝量的總和。老工人周寶祥領導的安裝隊,在接受安裝大型軋機的任務以後,全隊工人反覆學習了毛主席的光輝著作「老三篇」。當他們發現採用過去的舊技術加熱螺絲不能適應整個工程的躍進形勢時,就以白求恩同志為榜樣,對技術精益求精,經過反覆討論、試驗,改用電阻加熱器加熱螺絲,只用了十二個工日就完成了原計劃需要一百二十個工日完成的任務,還大大提高了安裝質量。

軌梁廠主廠房天窗瓦壟鐵的安裝,是土建工程的制高點。它離地面二十七米,在以往,不搭腳手架是根本不能施工的。但如果等到搭好腳手架再施工,工期就要推遲兩個月。擔任這項工程施工任務的工人同志們,一遍又一遍地學習毛主席關於「這個軍隊具有一往無前的精神,它要壓倒一切敵人,而決不被敵人所屈服」的教導,決心打破常規,戰勝困難。他們在剛架起的鋼屋架中間,掛起了幾塊跳板,搭起了一道「空中長廊」,然後在上面操作。工人們腳踏跳板,頭頂青天,不怕風雨,不懼嚴寒,每天在二十多米的高空作業,堅持戰鬥,結果只用了二十五天就完成了原計劃六十五天才能完成的任務。

象這樣的動人事例是舉不勝舉的。英雄的包鋼建設者們,終於在一九六八年十二月二十六日這個光輝的日子,軋出了包頭鋼鐵公司的第一批大型鋼材,實現了「向毛主席報喜,向『九大』獻禮」的豪邁誓言。

自力更生偉大方針的新勝利[編輯]

偉大領袖毛主席教導說:「我們中華民族有同自己的敵人血戰到底的氣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礎上光復舊物的決心,有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建設包鋼軌梁廠的革命職工,在毛主席的「自力更生」這一偉大方針鼓舞下,以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為那些爬行主義者們想都不敢想的奇蹟。

一九六○年,蘇修叛徒集團在背信棄義地撤走所謂「專家」的時候,曾經狂妄地宣稱:中國人離開他們就不可能建設象包鋼這樣的大型鋼鐵聯合企業,不可能建成軌梁廠,就軋不出大型鋼材。包鋼軌梁廠的提前勝利建成,給了蘇修叛徒集團一記響亮的耳光!

包鋼軌梁廠有一個加熱爐,原來是蘇修給設計的。它的爐膛小,產量低,熱量消耗卻很大。他們妄圖把這樣的破爛貨塞給我國,破壞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

工人們甩掉了蘇聯的洋圖紙,自己動手搞設計。工人們說:「我們就是要和帝修反爭這口氣!他們以為我們離開他們什麼也幹不了,我們不但要干,而且要幹得比他們更好。」

在設計部門、生產部門和施工單位的共同努力下,工人們對加熱爐的工藝過程進行徹底的改革,並且採用了新的技術裝置,結果使這座由我國自行設計、自己製造設備和施工的新型加熱爐,質量大大提高,不僅有力地回擊了蘇修叛徒集團的挑釁,而且為我國冶金工業合理使用熱源開闢了新的途徑。

在軌梁廠的建設工地上,有一座二十多層樓房高、重達三百二十噸的大型塔式吊車,聳立雲霄。它可以一次把十輛汽車拉來的混凝土,輕而易舉地送給在五十米以上高空作業的工人。由於工程的進展,需要它橫向移動位置,而它只能直走,不能轉彎。按照「洋框框」的規定,只有把它拆卸開,到新的施工地點再重新組裝,這樣至少需要兩個月的時間。

時間就是勝利。工人們遵照毛主席「人類總得不斷地總結經驗,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創造,有所前進」的教導,以老起重工、共產黨員邊樹仁為首,立即辦起了一個戰地毛澤東思想學習班。他們採用「土洋結合」的辦法,終於在不用拆卸開來重新組裝的情況下,讓那個「龐然大物」服服貼貼地來了個九十度的大轉彎。這一大膽的創造,是那些迷信「洋框框」的資產階級技術「權威」們連想也不敢想的,而英雄的工人們卻把它變成了現實。

「我們要走自己的路,決不跟在洋人後面爬行!」這是廣大革命職工在建廠過程中提出的戰鬥口號。在短短的四個多月中,工人們就創造了六十五項重大的技術革新項目,解決了許多所謂「專家」過去長期解決不了的問題。這些技術革新不但在軌梁廠建設過程中起了重大作用,而且對包鋼和我國整個冶金工業今後的建設也將發揮重要作用。

毛主席教導我們說:「讓那些內外反動派在我們面前發抖罷,讓他們去說我們這也不行那也不行罷,中國人民的不屈不撓的努力必將穩步地達到自己的目的。」用毛澤東思想武裝起來的中國工人階級,永遠是頂天立地的英雄!

工人階級領導一切的輝煌成果[編輯]

在毛主席「工人階級必須領導一切」的偉大指示指引下,廣大建設工人以毛澤東思想為武器,發揚無產階級的徹底革命精神,在建設工地的斗、批、改中打了一場漂亮仗。包鋼軌梁廠的提前勝利建成,也是工人階級在領導上層建築斗、批、改中不斷取得新勝利的結果。

過去,包鋼建設工地上有一個龐大的技術監督機構。它是叛徒、內奸、工賊劉少奇及其代理人妄圖在冶金工業建設戰線上復辟資本主義,瘋狂推行反革命修正主義路線的產物。把持技術監督機構的死不改悔的走資派、資產階級技術「權威」,把蘇修的一套所謂「規範」捧為聖經,視若神明,用死制度壓活人,對工人階級實行資產階級專政。

在軌梁廠的建設過程中,工人們遵照毛主席「認真搞好鬥、批、改」的教導,深入「虎穴」,調查研究,奮起毛澤東思想的千鈞棒,徹底打碎了這個舊的技術監督機構。各施工單位在取消技術監督部門以後,設立了班組不脫產的檢查員,進行質量把關。他們對整個工程質量負責到底,充分發揮了工人階級的高度負責精神和主人翁作用。每一項工程任務下達以後,工人們集體會審圖紙,研究作業計劃,不僅使工期大大提前,質量也精益求精。

過去,第二冶金建設公司的技術大權掌握在資產階級技術「權威」手裡。那些政治思想上反動,技術上不懂裝懂的傢伙們,曾經在一項大型輸水管道的施工中,生搬硬套蘇修的所謂「新技術」,強迫工人在管道的每一個接口處用八磅大錘打一萬下。四個壯年工人一天只能打一個管口,還累得手麻腰酸。而這種所謂「新技術」根本不能保證工程質量,結果使將近二十里的管道報廢,損失達幾百萬元。在這次軌梁廠工地水道工程的施工中,工人們從資產階級技術「權威」手裡奪回了技術大權。他們用毛澤東思想指揮戰鬥,在有關單位的配合下,在吸收兄弟單位先進經驗的基礎上,反覆研究,創造了一種嶄新的管道接口工藝,不但保證了質量,提高工效九倍多,而且使工人從笨重的體力勞動中徹底解放了出來。

過去在材料供應上,前方後方脫節,嚴重影響施工進度,是一個「老大難」問題。群眾編了個順口溜:「材料,材料,實在難要,大隊長喊,中隊長叫,小隊長急得如火燒,材料科還在造表報,只見紙片飛,不見材料到。」戰鬥在軌梁廠建設工地上的工人們,提出了「毛澤東思想放光芒,後方一心為前方」的響亮口號,大膽改革不合理的規章制度,風雨無阻地送料上門,服務到工地,有力地保證了整個工程建設的順利進行。

共產主義大協作的燦爛之花[編輯]

在軌梁廠的建設過程中,廣大建設工人遵照毛主席「要提倡顧全大局」的教導和「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的戰略方針,大興共產主義協作之風。他們打破了工程界線、班組界線、部門界線,在毛主席革命路線的指引下,譜寫了一曲又一曲共產主義大協作的凱歌。

工人們說:「我們都是為了革命,為了人民,為了毛主席。我們的汗要往一處流,我們的勁要往一處使。一切為着毛主席!一切服從毛主席!」工人們不管自己的任務多麼困難,他們首先想到的,是如何為兄弟單位下道工序提前施工創造方便條件。

擔負電磁站施工任務的職工們,聽說下道工序的機電設備安裝量很大,他們就不下火線,連夜突擊,為下道工序爭取了時間。機電安裝工人在自己任務最緊張的時候,抽出了最好的同志去支援別人,同志們說:「我們的工作愈忙,愈要發揚共產主義的風格。」

正在緊張地砌築三號加熱爐耐火磚的工人們,突然接到了給機電設備安裝讓路,立即拆除施工腳手架和皮帶運輸機的通知。築爐工人們想到毛主席的「一切從人民的利益出發,而不是從個人或小集團的利益出發」的教導,提出了「要當促進派,不當攔路虎」的響亮口號,決心把方便讓給別人,把困難留給自己。他們馬上把正在使用的腳手架和皮帶運輸機拆除,然後高喊着:「下定決心,不怕犧牲,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用人力把耐火磚一塊塊背進爐膛,繼續進行施工。

軌梁廠的提前建成並投入生產,也是包頭市、內蒙古自治區和全國工人階級共產主義大協作盛開的鮮艷花朵。我國二十六個省、市、自治區的三百多個工廠,分別為包鋼軌梁廠製造和加工了設備。有些地方的兄弟工廠,不僅支援了設備,還專門派人到軌梁廠建設工地幫助安裝設備和檢修機器。

包鋼軌梁廠的提前勝利建成,再一次充分顯示了偉大的毛澤東思想的無比威力。用毛澤東思想武裝起來的我國工人階級,任何人間奇蹟都一定能夠創造出來!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馬來西亞以及新西蘭屬於公有領域。但1969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5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內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