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景縣綠色社區創建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景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
《景縣綠色社區創建三年行動方案》的通知

景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1年4月8日
發布機關:河北省衡水市人民政府
正文

縣直有關部門:

  《景縣綠色社區創建三年行動方案》已經縣政府研究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遵照執行。

景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1年4月7日


景縣綠色社區創建三年行動方案

  為在社區進一步培育生態文明理念,推進人居環境整治,以高質量的城市基層治理單元助力美麗景縣建設,按照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6部委《綠色社區創建行動方案》及《河北省綠色社區三年行動方案》和《衡水市綠色社區三年行動方案》的部署要求,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認真落實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通過實施老舊小區改造提升等具體工程,進一步完善社區基礎設施、營造宜居環境、提高社區信息化服務水平,動員更多的社區主動創建綠色社區並達到創建標準,使生態文明理念在社區進一步深入人心,推動社區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保護環境。

  二、創建對象

  綠色社區創建三年行動以我縣社區為創建對象,社區居民委員會所轄空間區域。

  三、創建目標

  將綠色發展理念貫穿社區設計、建設改造、管理和服務等活動的全過程,以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方式,推進社區人居環境建設和整治,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的嚮往。

  2020年,建立機制。我縣綠色社區創建三年行動由城管局作為牽頭部門,建立綠色社區創建協調機制,全面啟動綠色社區創建行動,鼓勵支持一批居民熱情高、創建基礎好的社區先行先試,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和模式。

  2021年,推廣示範,擴大成果。對綠色社區創建的經驗進行推廣,擴大綠色社區創建工作的覆蓋面和參與度。2021年年底前,全縣30%以上的社區參與創建行動並達到創建要求(不低於3個);

  2022年,健全機制,穩步推進。綠色社區創建行動取得顯著成效,全縣60%以上的社區參與創建行動並達到創建要求,基本實現社區人居環境整潔、舒適、安全、美麗的目標(總數不低於5個社區)。

  四、創建內容

  (一)建立健全社區人居環境建設和整治機制。綠色社區創建要與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居民自治機制建設、社區服務體系建設有機結合。堅持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理念,充分發揮社區黨組織對居民委員會、業委會、物業服務企業、樓門長和綜合服務站的政治引領作用,統籌協調相關單位共同參與綠色社區創建。搭建溝通議事平台,利用「互聯網+共建共治共享」等線上線下手段,開展多種形式基層協商,實現決策共謀、發展共建、建設共管、效果共評、成果共享。推動設計師、工程師進社區,輔導居民謀劃社區人居環境建設和整治方案,有效參與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生活垃圾分類、節能節水、環境綠化等工作。(責任單位:住建局、民政局、城管局)

  (二)推進社區基礎設施綠色化。結合城市更新和存量住房改造提升,以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市政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維護等工作為抓手,積極改造提升社區供水、排水、供電、弱電、道路、供氣、供熱、消防、生活垃圾分類等基礎設施。在改造中採用節能照明、節水器具等綠色產品、材料。穩妥推進既有建築節能改造工作,提高既有建築綠色化水平。實施生活垃圾分類,完善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設施。綜合採取「滲滯蓄淨用排」等舉措推進海綿化改造和建設,結合本地區地形地貌進行豎向設計,逐步減少硬質鋪裝場地,避免和解決內澇積水問題。(責任單位:住建局、城管局、發改局、公安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消防救援大隊、衛健局、市場監督管理局)

  (三)營造社區宜居環境。因地制宜開展社區人居環境建設和整治。重點整治小區及周邊園林綠化、環境衛生、路燈照明、私搭亂建等環境問題,推動適老化改造和無障礙設施建設。合理布局和建設各類社區綠地,增加蔭下公共活動場所、小型運動場地和健身設施。進一步規範管線設置,實施架空通信線纜規整、入地。加強噪聲治理,提升社區宜居水平。針對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的問題,以「優質服務基層行」為契機,推動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標準化建設,落實《河北省社區衛生服務站公共醫療服務規範》,促進社區衛生服務站規範化、標準化建設,規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公共醫療服務行為,補齊在社區衛生服務等方面的短板,滿足居民基本醫療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需求,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里」。結合綠色社區創建,探索建設安全健康、設施完善、管理有序的完整居住社區。(責任單位:住建局、城管局、民政局、公安局、生態環境局、衛健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教育局)

  (四)提高社區消防應急處置能力。綜合治理社區道路,消除路面坑窪破損,完善消防基礎設施,開展「一城一策」「一區一策」消防車通道治理,督促新建住宅小區、公共建築的管理使用單位,按標準在消防車通道出入路口和路面及兩側施劃醒目標誌標線,設置警示標識標牌,對管理區域內消防車通道劃線定期維護,確保鮮明醒目。引導車輛規範停放,對占用、堵塞消防車通道停車等違法行為及時規勸制止,對規勸制止無效的及時向有關行政管理部門報告並對其予以曝光,保證消防通道暢通。因地制宜增設或改建電動自行車、電動汽車的停放、充電設施,優化停車管理,消除安全隱患。結合消防宣傳進社區,編製發布社區居民防火公約,倡導居民養成良好的消防安全習慣,提升群眾消防安全意識和自防自救能力。(責任單位:住建局、消防救援大隊)

  (五)提高社區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推進社區市政基礎設施智能化改造和智慧安防小區建設。搭建社區公共服務綜合信息平台,逐步集成不同部門各類業務信息系統,有條件的社區將消防安全管理模塊納入社區公共服務綜合信息平台。整合社區安保、車輛、公共設施管理、消防設施運行、生活垃圾排放登記等數據信息。推動門禁管理、停車管理、公共活動區域監測、公共服務設施監管、消防物聯網監控等領域智能化升級。鼓勵物業服務企業大力發展線上線下社區服務。(責任單位:住建局、民政局、公安局、消防救援大隊)

  (六)培育社區綠色文化。建立健全社區宣傳教育制度,加強培訓,完善宣傳場所及設施設置。運用社區論壇和「兩微一端」等信息化媒介,定期發布綠色社區創建活動信息,開展綠色生活主題宣傳教育,使生態文明理念紮根社區。依託社區內的中小學校和幼兒園,開展節能減排、低碳出行、垃圾分類等生態環保知識普及和社會實踐活動,帶動社區居民積極參與。貫徹共建共治共享理念,編製發布社區綠色生活行為公約,倡導居民選擇綠色生活方式,節約資源、開展綠色消費和綠色出行,形成富有特色的社區綠色文化。加強社區相關文物古蹟、歷史建築、古樹名木等歷史文化保護,展現社區特色,延續歷史文脈。(責任單位:住建局、教育局、生態環境局、城管局)

  五、組織保障

  (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綠色社區創建三年行動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縣城管局,負責統籌做好綠色社區創建工作,協調住建、城管、發改、公安、生態環境、衛健、自然資源和規劃、教育、市場監管、消防救援等單位參與,形成工作合力,共同破解難題,多方推進綠色社區創建。

  (二)統籌相關政策予以支持。對創建行動給予必要的資金保障,統籌用好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綠色建築、既有建築綠色化改造、海綿城市建設、智慧城市建設等涉及住宅小區的各類資金,提高資金使用效率。通過新增設施有償使用、落實資產權益等方式,吸引各類專業機構等社會力量,投資參與綠色社區創建中各類設施的設計、改造、運營。

  (三)強化技術支撐。積極選用經濟適用、綠色環保的技術、工藝、材料、產品,因地制宜加強綠色環保工藝技術的集成和創新,加大綠色環保材料產品的推廣應用力度。根據創建工作需要,立足當地實際,制訂綠色社區建設標準和指標體系。

  (四)加強宣傳動員。加大綠色社區創建行動的宣傳力度,注重典型引路、正面引導,宣傳綠色社區創建行動及其成效,營造良好輿論氛圍。動員志願者、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廣泛參與綠色社區創建行動,形成各具特色的綠色社區創建模式。

本作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本作品不適用於該法,在中國大陸和其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註:中文維基文庫社群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演講,不總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