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我們贊成「四定」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我們贊成「四定」
首都鋼鐵公司機械廠工人評論組
1969年11月26日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報

我們首都鋼鐵公司提出的開展社會主義革命競賽的建議中,有一條是幹部堅持參加集體生產勞動,做到定工、定時、定量、定質。在我們機械廠,這一條已經變為現實。「四定」是幹部堅持參加勞動的一個有效的、可行的辦法,它是社會主義革命競賽中的新事物,是斗、批、改的新成果。我們工人很贊成這個辦法,大家說:「四定」好得很!

「四定」好就好在幹部天天不脫離勞動。過去,幹部浮在上面的時間多,參加勞動的時間少。偶爾參加勞動,也是「蜻蜓點水」式的,東點一頭,西點一頭,不是踏踏實實地干。有的幹部人下來了,架子沒放下,名義上是勞動,實際上是在那裡指手畫腳,「君子動口不動手」,說得嘴裡冒泡,可就是身上不冒汗。現在不同了。廣大幹部參加勞動到班組,固定了生產崗位,固定了勞動時間。而且是那裡艱苦那裡去,那裡階級鬥爭尖銳那裡去。我們工人身上流多少汗,幹部身上也流多少汗。我們工人身上沾多少油泥,幹部身上也沾多少油泥。由嘴裡冒泡,變成了身上冒汗。這樣,我們工人對幹部感到親切了。

毛主席教導我們,幹部要「既當『官』,又當老百姓。」照我們看,只有把這個老百姓當好,才能把那個「官」當好。

天天勞動,就是天天當老百姓。由嘴裡冒泡到身上冒汗,這是一個由「官」到民的大變化。看,現在我們的幹部在勞動中拜工人為師,恭恭敬敬向工人學習,甘當群眾的小學生。在生產上同工人一起並肩戰鬥,在學習中同工人一起鬥私批修,簡直分不出那是幹部、那是工人。我們的幹部,真正成了普通勞動者!在他們身上,熱愛勞動的好思想,艱苦樸素的好作風,「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徹底革命精神,不斷增長。有的幹部有這樣的體會:現在一天不勞動,就感到缺了一件什麼東西。好呵!這種把勞動當作生活的第一需要的思想感情增加一分,對修正主義的免疫能力就會增加一分。

天天勞動,天天當老百姓,就能更密切地聯繫群眾,更密切地聯繫實際。幹部和工人汗流在一起,心想在一處。正象有的幹部所說:「從坐辦公室到下車間勞動,崗位不一樣,思想感情也不一樣了。」汗水和油泥消融了幹部和工人之間的隔閡,縮短了幹部和工人之間的距離。大家以「老張」、「老李」相稱,彼此無拘無束地談心、交心,幹部深深紮根於群眾之中,隨時掌握群眾的思想脈搏,又隨時得到群眾的監督、幫助,干群之間真正成為魚水關係。幹部天天深入鬥爭第一線,把毛澤東思想帶下去,把黨的方針政策帶下去,把上面的意圖帶下去;又把群眾的意見和要求帶上來,把生產中的問題帶上來,把先進經驗帶上來,上情及時下達,下情及時上達。打電話、要材料、開會、聽匯報少了,解決問題卻更及時了,採取的措施更切實了,這就有力地克服了官僚主義的領導作風,使機關面貌為之一新。

目前,我們廠的幹部大部分是實行半天勞動。別小看了這半天勞動,它可是上層建築的一場革命,包含着豐富的政治內容呵!

林副主席指出:「領導班子就是政權」。領導班子的狀況怎麼樣,幹部的狀況怎麼樣,是我們工人十分關心的。我們就怕新提到領導崗位上的幹部,老是蹲在辦公室里,高高在上,日子久了,就忘了工人。我們又怕有些老幹部,沒有深刻記取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前的經驗教訓,穿上新鞋還是走老路。現在,看到廣大幹部按照毛主席關於「必須堅持幹部參加集體生產勞動的制度」的教導,穿上工作服,和我們工人一起幹活、一起學習,我們就放心了。

我們工人熱烈讚揚、堅決支持「四定」這個新生事物。我們要為幹部實行「四定」創造更好的條件。讓我們把「四定」堅持下去!讓「四定」在實踐中不斷完善,結出更豐碩的果實!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馬來西亞以及新西蘭屬於公有領域。但1969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5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內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