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我們是怎樣送走「瘟神」的?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我們是怎樣送走「瘟神」的?
上海縣華漕公社革命委員會
1970年6月19日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報

我們華漕公社地處上海西郊,有十二個大隊,一萬九千人口,過去是血吸蟲病嚴重流行的地區。

解放前,我們華漕地區有百分之五十六的人患血吸蟲病,數以千計的勞動人民被血吸蟲病奪去了生命。解放後,我們公社的廣大貧下中農積極響應偉大領袖毛主席關於「一定要消滅血吸蟲病」的偉大號召,奮起同「瘟神」作鬥爭,取得了很大的成績。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以來,我們在毛主席的號召下,以「只爭朝夕」的革命精神,一鼓作氣,接連打了幾個大仗、硬仗、勝仗,取得了新的勝利,送走了「瘟神」,實現了毛主席關於「一定要消滅血吸蟲病」的偉大號召,全公社的革命、生產出現了一派熱氣騰騰、欣欣向榮的新氣象。

舉旗抓綱,發動群眾[編輯]

毛主席教導我們:「人們的社會存在,決定人們的思想。而代表先進階級的正確思想,一旦被群眾掌握,就會變成改造社會、改造世界的物質力量。」我們公社在貫徹全國血防工作會議精神的實踐中,始終堅持高舉毛澤東思想偉大紅旗,突出無產階級政治,從「備戰、備荒、為人民」的觀點出發,以兩個階級、兩條道路、兩條路線鬥爭為綱,狠抓大學習、大批判、大宣傳、大發動,用毛主席的光輝思想,武裝群眾,發動群眾。通過召開大會,廣泛宣傳;結合各種會議,反覆宣傳;師生出動,文藝宣傳;組織講用,巡迴宣傳;群眾投稿,廣播宣傳;環境布置,形象宣傳;訪貧問苦,談心宣傳;三憶三思,深入宣傳,在全公社掀起了一個規模空前,聲勢浩大的大學大用毛主席關於消滅血吸蟲病的指示的熱潮。田頭、場地、社員家庭、病房、滅螺浜灘,處處都是大學習的課堂,大批判的戰場,出現了人人大頌毛主席的革命衛生路線,個個狠批叛徒、內奸、工賊劉少奇及其代理人魏文伯之流散布的「釘螺滅不光」、「病人治不盡」的反動謬論和他們推行的「專家路線」、「洋奴哲學」、「爬行主義」等反革命修正主義路線。毛主席關於消滅血吸蟲病的指示,從來沒有象今天這樣深入人心,人們的精神面貌發生了深刻變化。

在大學習、大批判的同時,我們廣泛開展了「三憶三思」活動,使廣大貧下中農進一步領會毛主席關於血防工作的指示,樹立起為革命滅螺、治病的思想。「三憶三思」是:憶舊社會受壓迫、受剝削之苦,憶受血吸蟲病害之苦,憶受劉少奇、魏文伯之流反革命修正主義路線毒害之苦;大思在毛主席、共產黨領導下翻身掌權之甜,思在毛主席親切關懷下,病人得到治療恢復健康之甜,思毛主席革命衛生路線之甜。通過「三憶三思」活動,貧下中農說:「劉少奇一夥政治瘟神,保護了血吸蟲病這個自然界的瘟神,要徹底消滅血吸蟲病,必須把劉少奇這一夥反革命修正主義分子批深批臭,剷除修根,挖掉病根。」

自力更生,群策群力[編輯]

毛主席教導我們:「我們的方針要放在什麼基點上?放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叫做自力更生。」我們遵循毛主席的偉大教導,依靠自己的力量,在革命醫務人員的幫助下,培訓了一支四百八十多人的血防專業隊伍。

一百十一個血防員,是一支查螺、滅螺的骨幹力量,是鞏固血防勝利、防止病害反覆的主力軍。他們在開展群眾性查螺、滅螺戰鬥中,充分發揮毛澤東思想宣傳員,滅螺工作偵察員、戰鬥員、技術員的骨幹作用。如范巷大隊十四名血防員,胸懷朝陽搞血防,戰天鬥地送瘟神,工作踏實、認真。這個大隊連續四年找不到釘螺,還打了三十三口水井,並與群眾一起建造無害化糞池。 四十七名土化驗員,都是無限忠於毛主席的貧下中農子女,經過幾天勤學苦練,就基本上掌握了一般化驗技術。今年三月,范巷、光華兩個大隊提前完成查病任務,達到「一人不漏,一人不錯」的消息一傳開,其他十個大隊就急起直追,送檢大便的數量增加好幾倍。面對這種情況,他們就採取一班改二班,晚上再加班;設備不夠用,就千方百計籌集。他們頂寒風,踩冰雪,每天操作十多小時,把手腳都凍僵了,還是堅持奮戰。

一百五十名赤腳醫生、衛生員和革命醫務人員,兩年來,共收治了兩千一百多個病人,從未發生過醫療事故。侯家角大隊赤腳醫生大膽謹慎地對一個患有四種夾雜症的老年病人進行了治療,並隨訪三十六次。這個病人感動地說:「只有毛主席才能培養出這樣好醫生,和我們貧下中農心貼心。」 一百七十四名糞管員,對全面實現糞便無害化起了重要作用。

加強領導,抓好典型[編輯]

搞好血防工作關鍵在於領導。領導要思想通,情況明,決心大,方法對。

我們對偉大領袖毛主席和黨中央關於血防工作指示的重大政治意義的認識,是有一個過程的。開頭,大家只是讀一讀,學一學,僅僅達到人人皆知。接着又逐段逐句進行學習,並對照公社血防工作情況進行具體分析,逐漸達到人人明白。後來隨着運動的不斷深入發展,群眾運動的蓬勃興起,才達到人人自覺。

開始,有的同志存在着「血防年年搞,年年老一套」,「血防工作是軟任務,可以慢慢來」等錯誤思想。通過學習和開展革命大批判,才使大家逐漸認識到消滅血吸蟲病是戰備和生產的迫切需要,是疫區廣大貧下中農的強烈要求,是鞏固無產階級專政的百年大計,從而提高了消滅血吸蟲病的信心和決心,促使公社和大隊幹部在毛澤東思想基礎上達到了「五個統一」,把血防工作提到重要議事日程上,進行討論,並與其他工作統籌兼顧,全面安排,突出中心,有機結合。還決定由一位黨委副書記和一名委員組織一套班子切實加強領導。

抓好典型,是防治血吸蟲病的有效的方法。遵照毛主席關於「用心尋找當地群眾中的先進經驗,加以總結,使之推廣」的教導,我們總結推廣了范巷大隊的先進經驗,召開了三次現場會,並組織了三次大規模的對口檢查,掀起了比、學、趕、幫的群眾運動,保證了群眾性「送瘟神」運動不斷勝利前進。

「春風楊柳萬千條,六億神州盡舜堯。」我們公社的血防工作,形勢一片大好。為了鞏固成績,繼續前進,我們充分發動群眾,制定了制度。我們決心在鞏固血防勝利,防止病害反覆,向「瘟神」展開持久戰的鬥爭中,不斷為人民立新功。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馬來西亞以及新西蘭屬於公有領域。但1970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6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內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