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必須堅持以階級鬥爭為主課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必須堅持以階級鬥爭為主課
中共長春市第六十六中學支部委員會
1972年3月14日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報

毛主席對青年說過:「階級鬥爭是你們的一門主課。」遵照毛主席這一教導,三年多來,我們重視對學生進行階級鬥爭和路線鬥爭教育,堅持批判資產階級,逐步提高了學生的階級鬥爭、路線鬥爭覺悟。

培養革命接班人的基礎課[編輯]

複課鬧革命初期,我們曾錯誤地認為,學校的當務之急是上好文化課,而忽略了階級鬥爭這門主課。結果,學生的思想問題沒有解決,文化課也沒上好,有的學生甚至在階級敵人的引誘下走上了邪路。我們認真學習毛主席的教導,學習黨在社會主義歷史階段的基本路線。認識到,學校堅持以階級鬥爭為主課,是社會主義歷史階段階級鬥爭的規律決定的。社會主義社會存在着階級和階級鬥爭,存在着資本主義復辟的危險性。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摧毀了劉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義路線,但是,階級鬥爭和路線鬥爭並沒有結束,仍然在以各種形式進行着。我們堅持學校的一切工作要無產階級政治掛帥,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統帥文化課,階級敵人就說「什麼政治不政治,重要的是學點本事」,妄圖繼續用封、資、修的東西腐蝕青少年。我們批判「讀書做官論」,教育學生為革命而學,階級敵人就散布無政府主義,鼓吹「讀書無用」,等等。總之,階級敵人不是從極「左」的方面,就是從右的方面進行干擾和破壞。

社會主義時期的階級鬥爭是複雜的,有時甚至是很激烈的。我們的青少年,生在新社會,長在紅旗下,缺乏階級鬥爭的鍛煉。階級敵人正是利用他們的這個弱點,無孔不入地腐蝕青少年。許多活生生的事實,使我們深深地感到,要使教育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把青少年一代培養成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必須加強對青少年的階級鬥爭和路線鬥爭教育,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武裝他們的頭腦。讓青少年學好文化科學知識是重要的,更重要的是不斷地對學生進行階級鬥爭和路線鬥爭教育,逐步提高他們的思想覺悟。政治教育是中心的一環。真正抓好這一環,不但不會妨礙學生學習文化科學知識,而且會更加激發他們為革命學好文化科學知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進行階級鬥爭教育理論必須同實踐緊密結合[編輯]

文化大革命前,原吉林師大附中(六十六中前身)的新生一入學,學校就組織他們參觀所謂「浩瀚的知識海洋」的圖書館,參觀學校的「榮譽室」,看銀杯、錦旗、獎狀,介紹歷屆畢業生升入重點大學的情況,給學生灌輸「智育第一」、個人奮鬥、成名成家的資產階級思想。現在,學生一入學,我們首先請老工人、老貧農作憶苦思甜報告,組織他們參觀階級教育展覽館,給他們講學校兩條路線鬥爭史,引導他們開展革命大批判,把階級教育同路線教育結合起來。這種做法現在已成為制度,新生入學都要上這一課,使他們明確為革命而學的政治方向。 青少年沒有受過舊社會階級壓迫的苦,通過學習階級鬥爭史,使他們懂得過去,這是十分必要的;同時還要引導他們參加政治運動,在現實的階級鬥爭和路線鬥爭中經受鍛煉,增強抵制資產階級思想侵蝕的能力。偉大導師列寧教導我們:「如果學習、教育和訓練只限於學校以內,而與沸騰的實際生活脫離,這樣的教育方式我們是不會相信的。」在一段時間內,由於修正主義的教育思想影響沒有肅清,一些同志錯誤地認為,只有在課堂上學習才是上課,參加政治運動不是上課。通過學習和討論,大家認識到,要真正使學生增強階級鬥爭和路線鬥爭觀念,必須使學生在校期間就有機會參加階級鬥爭和路線鬥爭實踐。因此,我們改變了過去在教職員中一搞政治運動,學生就上午上課,下午放假,把學生排斥在政治運動之外的那種作法。在開展「一打三反」運動中,我們積極發動學生參加,並且密切聯繫學生的思想,開展在意識形態領域爭奪與反爭奪、腐蝕與反腐蝕的鬥爭。通過這場鬥爭,揪出了一小撮教唆青少年犯罪的階級敵人,使一些受階級敵人腐蝕的學生觸及了靈魂,提高了政治思想覺悟;廣大學生也受到一次生動的階級鬥爭和路線鬥爭教育。

我們還有計劃地組織學生接觸社會,利用社會課堂上好階級鬥爭課。學生走出學校的時間不應過多,要儘可能地結合教學工作加以妥善安排。例如,我們結合上好社會主義文化課,組織學生到階級鬥爭比較複雜、「一打三反」運動搞得比較好的單位,進行階級鬥爭情況的調查。在學工、學農中,適當地組織學生調查工廠、農村階級鬥爭和路線鬥爭的情況。利用課餘時間,組織學生參加街道的階級鬥爭,調查地、富、反、壞、右五類分子的罪惡歷史和現行活動,加強對階級敵人的監督和改造。

學生參加階級鬥爭實踐,獲得了大量的感性認識。為了幫助他們把感性認識提高到理性認識,進一步懂得社會主義時期的階級鬥爭規律,我們認真上好政治課,組織學生學習毛主席有關階級和階級鬥爭的教導,指導學生認真讀書學習,師生一起開展革命大批判。在深入進行思想和政治路線的教育中,政治課教學重點講黨內兩條路線鬥爭史,批判陳獨秀、王明、劉少奇一類騙子的機會主義路線和政策,把歷史的鬥爭和現實的鬥爭結合起來,使學生對毛主席關於「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線正確與否是決定一切的」這一教導,理解得更深刻了。

堅持批判資產階級使階級鬥爭教育經常化[編輯]

學生在校的全部活動中,文化課占的時間最多,對學生的思想起着潛移默化的作用。而文化課教學,不是用無產階級的世界觀轉變學生的思想,就是用資產階級的世界觀腐蝕學生的靈魂。因此,必須堅持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統帥文化課,才能使階級鬥爭和路線鬥爭教育經常化。

我們在文化課教學中對學生進行階級鬥爭和路線鬥爭教育,主要是結合學科內容批判資產階級。中學文化課雖然門類比較多,但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轉變學生的思想,是各科教學的共同任務。遵照毛主席關於「階級鬥爭,一些階級勝利了,一些階級消滅了。這就是歷史」的教導,我們在歷史課教學中,批判了資產階級的唯心史觀,批判了「階級調和論」和「讓步政策論」,教育學生用階級和階級鬥爭觀點觀察歷史。語文課結合「批修整風」,以《國際歌》、《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兩首革命歌曲為教材,組織了單元教學,要求學生會唱、會講,努力照着做。並具體指導學生用兩首歌詞的思想觀點寫文章,批判劉少奇一類騙子散布的「英雄創造歷史」等唯心主義觀點。這樣就使學生既提高了識別真假馬克思主義的能力,又學到了語文寫作知識。

數理化教學雖然講的是自然科學,也是為社會主義的政治、經濟服務的,同樣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例如,數學課教學就結合學科具體內容,把學生帶到三大革命運動中,邊向工人、貧下中農學習,邊同工人、貧下中農一起批判以唯心論的先驗論為理論基礎的「專家至上」、「天才教學」等謬論,使學生既學到了三大革命運動所需要的數學知識,又懂得了數學教學中也貫穿着兩種世界觀的鬥爭。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馬來西亞以及新西蘭屬於公有領域。但1972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8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內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