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開闢了教育革命的廣闊道路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開闢了教育革命的廣闊道路
駐北京二十三中工人、解放軍毛澤東思想宣傳隊
1968年12月12日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報

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為實現無產階級教育革命開闢了廣闊的道路。我校廣大革命師生,在工人階級的領導下,遵照偉大領袖毛主席「學工、學農、學軍」的教導,發揚徹底革命的精神,走出校門,投身到了階級鬥爭、生產鬥爭、科學實驗三大革命運動中。

我們根據切身的體會,認為城市中學應該這樣辦:

一,由工人階級領導,有貧下中農參加管理。過去城市中學在反革命修正主義教育路線的統治下,把學生死死關在四合院裡,一不到工廠,二不到農村。工人氣憤地說:「我們的孩子在學校上學,學校的事我們卻管不了,這都是劉少奇搞的鬼!」貧下中農也氣憤地說:「城市的學生一定要走出城門,學校要為咱貧下中農服務。」因此,城市中學除了要由工廠來辦外,一定還要面向廣大農民,到農村去。根據一年來學生學工、學農、學軍的實踐經驗,我們成立了以工農兵為主體的革命委員會。貧下中農主要負責管理學農分校。這樣,把學校納入了工農業生產戰線,使師生真正生活在工農兵之中。

工廠辦學校,這是城市中學發展的方向。但在工廠革委會對學校實行領導的同時,在可能情況下,也要有貧下中農參加管理。

二,學工、學農、學軍,走與工農相結合的道路。我校從今年三月起,相繼在北京第三軋鋼廠和紅軍營大隊,建立了學工、學農基地。學農基地以「抗大」為榜樣,開墾了一百多畝荒地,自力更生辦起了小農場,並且同河北北京中學合辦了校內小工廠。師生分批分期到工廠、農村參加工農業生產勞動,接受工農兵的再教育。

不能建立學工、學農基地的學校,可以和工廠、農村掛鉤,訂立參加生產勞動的制度。

三,建立一支革命化的教師隊伍。要「吐故納新」,清除混進教師隊伍中的一小撮叛徒、特務、頑固不化的走資派和一切牛鬼蛇神。同時,吸收一批有高度無產階級政治覺悟、有實踐經驗的工人、貧下中農充實教師隊伍。 現有教師要隨學生到工廠、農村勞動,接受工人和貧下中農的再教育,既當先生又當學生,既當教師又當工人、農民,永遠不脫離生產鬥爭,又便於理論聯繫實際。

現在學校的教師隊伍基本上來自以下幾個方面:駐校工人、解放軍毛澤東思想宣傳隊,有無產階級政治覺悟的、有實踐經驗的工人、貧下中農、技術員(以上主要是兼職)和原來教師隊伍中的革命知識分子(專職,主要負責組織教學)。

四,突出無產階級政治,實行政治建校。學習解放軍,建立了政治工作體制和制度:校設政治處,師生按部隊連隊進行編制,取消教研組,連設指導員;大力開展活學活用毛澤東思想的群眾運動,大辦各種類型的毛澤東思想學習班,定期召開活學活用毛澤東思想講用會;堅持四個第一,大興三八作風,開展四好連隊、五好戰士運動;開展憶苦思甜教育,提高兩條路線鬥爭覺悟;廣泛開展「一幫一、一對紅」和群眾性的思想政治工作。全校出現了「團結、緊張、嚴肅、活潑」的生氣勃勃的新局面。

五,關於招生、學制、課程、考試和畢業問題。遵照毛主席關於「教材要徹底改革,有的首先刪繁就簡」的教導,設置政治、語文、工業生產知識、農業生產知識(數、理、化打通,結合工農業生產鬥爭學習)、外語(不作重點課)等五門課。打破過去課程設置煩瑣重疊、脫離無產階級政治、脫離實際的現象。教材要和工農兵一起編寫。教學要着重現場教學,由工農兵、工農業技術員、教師、學生四結合備課、教課。

學制要把六年制改為四年一貫制。取消過去的考試制度。學生到三大革命運動中去,由工農兵作鑑定。

按國家計劃統一就近招生;畢業生由國家統一分配,面向農村,面向邊疆,面向基層,面向工礦。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馬來西亞以及新西蘭屬於公有領域。但1968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4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內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