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建立一支優秀的校外輔導員隊伍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建立一支優秀的校外輔導員隊伍
鄭州市文化路一小工宣隊、革委會
1971年4月15日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報

毛主席教導我們: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各個部門都要負責任。」我們在教育革命的實踐中認識到,要搞好校外教育,僅僅依靠學校教師是不夠的,必須和街道配合,充分發動群眾,建立一支以工農兵為主體的校外輔導員隊伍,才能搞好校外教育。

經過街道推薦,我們選擇了一批出身好、忠於毛主席、忠於毛澤東思想、忠於毛主席的革命路線的老工人、解放軍戰士、革命幹部、革命家長,擔任校外輔導員。然後,我們在街道辦事處、居委會及有關單位的配合下,舉辦毛澤東思想學習班,憶舊社會無權之苦,思新社會有權之甜,大擺資產階級同我們爭奪青少年一代的活生生的階級鬥爭事實。經過學習,這些同志的思想有了很大的提高,表示要積極做好學生的校外學習輔導工作。 為了加強學生校外學習小組的領導,總結交流經驗,及時解決校外教育出現的問題,我們建立了教師、校外輔導員、學生家長的聯繫制度。除了教師經常不斷地走訪學生家長,及時和校外輔導員聯繫外,還不定期地召開輔導員工作經驗交流會;每星期三下午教師分別到各個校外學習小組,配合輔導員搞好輔導工作。

學校、街道、家庭組成校外教育網,做到了學生的思想工作處處有人抓,事事有人管。兩年多來,校外學習小組的同學,努力活學活用毛主席著作,熱情宣傳毛澤東思想和黨的方針政策,積極開展革命大批判,主動舉辦家庭毛澤東思想學習班,勇敢地同壞人壞事作鬥爭,經常參加社會公益勞動,做了大量的好事。他們的思想覺悟大大提高,革命紀律性大大加強。十六個學習小組,有六個被評為四好集體,一百九十二人被評為五好學生。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馬來西亞以及新西蘭屬於公有領域。但1971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7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內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