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廬陽區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主要數據公報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廬陽區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主要數據公報
2022年5月18日
http://www.ahhfly.gov.cn/ywdt/gggs/11216697.html

2018年9月開始,按照自然資源部統一部署,廬陽區開展了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以下簡稱「三調」),以2019年12月31日為標準時點匯總數據。「三調」全面採用優於1米分辨率的衛星遙感影像製作調查底圖,廣泛應用移動互聯網、雲計算、無人機等新技術,創新運用「互聯網+調查」機制,全流程嚴格實行質量管控,歷時三年,約330名調查人員先後參與,匯集了10463個調查圖斑數據,完成了土地利用現狀調查、土地權屬調查、耕地細化調查、單獨圖層數據調查等工作,摸清了全區土地利用狀況,建立了區級集影像、地類、範圍、面積和權屬為一體的國土調查數據庫,並完成各級國土調查成果匯總等工作。現將廬陽區主要地類數據公布如下:

(一)耕地1347.04公頃(20205.6畝)。其中,水田951.02公頃(14265.3畝),占70.6%;水澆地80.56公頃(1208.4畝),占5.98%;旱地315.46公頃(4731.9畝),占23.42%。其中,位於2度以下坡度(含2度)的耕地701.2公頃(10518畝),占全區耕地的52.05%;位於2-6度坡度(含6度)的耕地604.97公頃(9074.55畝),占44.91%;位於6-15度坡度(含15度)的耕地33.93公頃(508.95畝),占2.52%;位於15-25度坡度(含25度)的耕地6.87公頃(103.05畝),占0.51%;位於25度以上坡度的耕地0.07公頃(1.05畝),占0.01%。

(二)種植園用地147.54公頃(2213.1畝)。其中,果園146.64公頃(2199.6畝),占99.39%;茶園0.05公頃(0.75畝),占0.03%;其他種植園用地0.85公頃(12.75畝),占0.58%。

(三)林地3114.94公頃(46724.1畝)。其中,喬木林地1131.00公頃(16965.00畝),占36.31%;竹林地0.30公頃(4.5畝),占0.01%;灌木林地1.55公頃(23.25畝),占0.05%;其他林地1982.09公頃(29731.35畝),占63.63%。

(四)草地92.92公頃(1393.8畝)。全部為其他草地。

(五)濕地55公頃(825畝)。全部為內陸灘涂。

(六)城鎮村及工礦用地5157.77公頃(77366.55畝)。其中,城市用地3923.13公頃(58846.95畝),占76.06%;建制鎮用地199.74公頃(2996.1畝),占3.87%;村莊用地955.83公頃(14337.45畝),占18.53%;採礦用地7.92公頃(118.8畝),占0.16%;風景名勝及特殊用地71.15公頃(1067.25畝),占1.38%。

(七)交通運輸用地420.48公頃(6307.2畝)。其中,鐵路用地174.93公頃(2623.95畝),占41.60%;軌道交通用地14.36公頃(215.4畝),占3.42%;公路用地114.01公頃(1710.15畝),占27.11%;農村道路116.82公頃(1752.3畝),占27.78%;管道運輸用地0.36公頃(5.4畝),占0.09%。

(八)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3340.12公頃(50101.8畝)。其中,河流水面128.82公頃(1932.3畝),占3.86%;水庫水面2377.69公頃(35665.35畝),占71.19%;坑塘水面631.56公頃(9473.4畝),占18.91%;溝渠89.36公頃(1340.4畝),占2.67%;水工建築用地112.69公頃(1690.35畝),占3.37%。

「三調」是一次重大國情國力調查,也是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後統一開展的自然資源基礎調查,其成果是自然資源管理各項工作的基礎性數據,對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價值。「三調」數據成果全面客觀反映了我區國土利用狀況,是制定全區經濟社會發展重大戰略規劃、重要政策舉措的基本依據。要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制定長牙齒的硬措施,大力推進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大力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基本農田「非糧化」。要堅持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加強系統觀念,因地制宜,統籌生態建設。要堅持節約集約用地制度,提升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發揮「畝均論英雄」改革的牽引作用。要以「三調」數據成果為基礎,繼續深入開展「三調」成果細化調查及應用共享工作。科學統籌生產、生活、生態三大空間,構建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為全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本作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本作品不適用於該法,在中國大陸和其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註:中文維基文庫社群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演講,不總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