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市場監管總局關於進一步加強社會公用計量標準建設與管理的指導意見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市場監管總局關於進一步加強社會公用計量標準建設與管理的指導意見
國市監計量〔2018〕171號
2018年9月21日
發布機關:市場監管總局
市場監管總局網站

市場監管總局關於進一步加強

社會公用計量標準建設與管理的指導意見

國市監計量〔2018〕171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質量技術監督局(市場監督管理部門),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中國測試技術研究院,各大區國家計量測試中心,各全國專業計量技術委員會,各有關單位:

社會公用計量標準作為統一量值的法定依據,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是國家的重要戰略資源。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按照《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的指導意見》(中發〔2017〕24號)《計量發展規劃(2013-2020年)》(國發〔2013〕10號)有關要求,現就進一步加強社會公用計量標準建設與管理提出如下指導意見。

一、重要意義

自《計量法》實施以來,我國計量基礎能力得到快速提升,建立了以177項國家計量基準、5.6萬餘項各級社會公用計量標準等為載體的國家量值傳遞與溯源體系,為確保量值準確可靠和統一,保障國民經濟正常運行和社會安全穩定,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隨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對計量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科技進步與產業轉型升級不斷加快,計量單位制量子化變革和量值傳遞溯源扁平化趨勢明顯,新的測量技術、測量儀器設備不斷湧現,各領域對計量能力需求不斷提高。與此同時,我國一些領域的社會公用計量標準設施建設滯後、覆蓋面不足、設備老化、計量技術能力不足等問題日益突出。進一步加強社會公用計量標準的建設與管理,加快推動社會公用計量標準升級換代,完善社會公用計量標準體系,有利於充分釋放計量效能,切實保障貿易結算、安全防護、醫療衛生、環境監測等領域量值的準確一致,對推動科技進步、產業結構邁向中高端、促進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二、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改革創新,堅持需求導向,圍繞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加快社會公用計量標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構建新時代量值傳遞與溯源體系,夯實法制和民生計量基礎,服務科技創新,為建設質量強國、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提供強有力的基礎支撐。

(二)主要目標。瞄準促進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科技創新、產業轉型升級,以及保障法制計量實施,進一步加強社會公用計量標準有效管理,統籌規劃社會公用計量標準體系,合理利用社會優質計量資源,提升計量科技創新和計量標準研發能力。圍繞保障貿易結算、安全防護、醫療衛生、環境監測等領域的法制計量需要,以及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技術領域的計量需求,建立、改造升級一批社會公用計量標準,構建量值溯源鏈清晰、布局合理、技術先進、功能完善的社會公用計量標準體系,有效提升計量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和水平。

三、重點任務

(一)加強社會公用計量標準的規劃。

1. 加強社會公用計量標準相關情況調查。各省級計量行政部門要組織對當地社會公用計量標準進行系統調研和梳理,充分了解本地區社會公用計量標準的建設是否滿足當地產業發展和實施計量監督的需要,系統分析本地區重點量值溯源鏈的完備性,掌握在用計量標準的運行維護情況,以及計量技術人員是否具備相應能力、計量技術規範是否適應技術發展,為優化社會公用計量標準的管理和升級換代提供依據。

2. 明確各級社會公用計量標準建設重點。國家級計量技術機構要緊緊圍繞國家重大發展戰略、區域經濟發展、關鍵核心共性測量技術難題,加強相關社會公用計量標準的研製和建立。省級社會公用計量標準建設要滿足本地區量值溯源及產業發展的需要,全面提升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地(市)級社會公用計量標準建設要建立完善適應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和實施強制檢定的需要,重點支撐食品安全、生產安全、節能減排、環境保護、醫療衛生等領域實施計量監督。縣級社會公用計量標準建設要建立滿足縣域經濟社會發展和工作計量器具強制檢定的需要,重點支撐生產安全、貿易結算、醫療衛生等領域實施計量監督。

3. 加強社會公用計量標準統籌規劃。各省級計量行政部門在對社會公用計量標準需求進行系統調研的基礎上,結合各級社會公用計量標準的建設重點,補全重點量值溯源鏈,合理配置計量資源,統籌制定全省(市、區)社會公用計量標準建設規劃和指導目錄,作為本地區社會公用計量標準建設的基本依據。建設規劃要有效利用計量技術機構、科研機構、企業等各類優質資源,全面提升社會公用計量標準體系整體能力和水平。

(二)加快社會公用計量標準升級換代。

4. 提高區域社會公用計量標準覆蓋率。各級計量行政部門根據建設規劃和指導目錄,優先建立實施計量強制檢定工作所需的社會公用計量標準,大力提升智能製造、人工智能、新材料、節能環保、生命健康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技術領域的社會公用計量標準覆蓋率,填補重點量值溯源鏈建設空白。

5. 提升社會公用計量標準的能級水平。各級計量行政部門要組織計量技術機構加快對不適應計量工作需要的社會公用計量標準進行技術改造,拓展測量範圍,提高準確度等級,提升自動化、智能化、網絡化水平,提高對動態量、複雜量、極端量,以及在線檢定校準能力,進一步提升法制計量保障能力,努力解決高質量發展中的測量技術瓶頸問題。

6. 加強國家計量技術規範的制修訂。計量技術規範是社會公用計量標準開展量值傳遞溯源工作的重要依據。各全國專業計量技術委員會要全面梳理掌握不適應需要的計量檢定系統表、計量檢定規程和計量校準規範,按時開展計量技術規範覆核,加快計量技術規範的制修訂工作,引導和促進社會公用計量標準進行升級換代。

7. 充分釋放社會公用計量標準效能。建立完善社會公用計量標準信息化管理系統和公共服務平台,提高服務便利化水平,並及時向社會公開社會公用計量標準能力,推動重大計量基礎設施、科學數據和儀器設備向社會開放,拓寬服務生產一線的技術路徑,充分發揮社會公用計量標準促進經濟提質增效的引領和支撐作用。

(三)完善社會公用計量標準相關管理機制。

8. 加強社會公用計量標準的管理。各級計量行政部門要嚴格執行計量標準考核要求,完善監管制度,加強後續監督,及時停用或註銷達不到原考核條件的社會公用計量標準。未經計量行政部門批准,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改造、拆遷、停用社會公用計量標準。社會公用計量標準保存單位對計量標準的維護和使用承擔主體責任,要進一步完善質量管理體系,定期對計量標準的技術狀況進行內部核查,積極參加計量比對,保證在用社會公用計量標準的量值溯源至上一級社會公用計量標準或相應的國家計量基準。

9. 推進社會公用計量標準創新發展。緊緊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重大機遇,加強計量科技創新,統籌部署社會公用計量標準科學研究,加大穩定的資金投入,培養引進高端創新人才,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創新科技體制機制,激發計量科技創新活力。特別要賦予計量科技創新團隊和領軍人才更大的人財物自主支配權、技術路線決策權,落實科技成果轉化和獎勵相關政策,充分調動計量科技人員的積極性,營造良好的創新環境,儘快研製並建立一批前瞻性、創新性、實用性較強的社會公用計量標準。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加強黨對計量工作的全面領導,堅決把黨中央的決策部署落到實處。各級計量行政部門以及社會公用計量標準保存維護單位,要把加強社會公用計量標準的建設與管理作為計量工作的首要任務抓實抓牢抓好,主要負責同志親自掛帥,分管領導具體負責,成立專門工作組,認真抓好組織實施工作,切實推進社會公用計量標準升級換代,大力提升社會公用計量標準的能力和水平。

(二)強化政策保障。各級計量行政部門要主動向當地黨委政府匯報,用足用好本地區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的指導意見》《計量發展規劃(2013-2020年)》等相關措施的保障政策,爭取黨委政府將計量工作擺到重要議事日程,加強計量管理和隊伍能力建設,落實本級社會公用計量標準財政經費保障,為加快社會公用計量標準建設營造良好環境。

(三)嚴格考核督查。各級計量行政部門要進一步建立和完善考核督查機制,加大工作指導和結果通報力度。地方各級計量行政部門爭取將社會公用計量標準投入和升級換代情況納入績效考核。認真統計當地計量強制檢定履職情況,不得無故將應由本地承擔的計量強制檢定任務委託上級計量技術機構承擔。

各級計量行政部門、各有關單位要按照本意見要求,結合實際研究制定實施方案,抓緊出台具體政策措施,明確責任分工和時間進度要求,確保各項工作舉措和要求落實到位,切實抓好本地區社會公用計量標準建設和管理工作。

市場監管總局

2018年9月21日

本作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本作品不適用於該法,在中國大陸和其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註:中文維基文庫社群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演講,不總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