堯山堂外紀/卷00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目錄 堯山堂外紀
◀上一卷 卷九 下一卷▶

卷九•三國蜀吳[編輯]

龐德公[編輯]

〔南郡,襄陽人,龐士元從父也。隱居峴山南。司馬德操年小十歲,兄事之,故呼龐德公。諸葛孔明每至公家,獨拜床下,公初不令止。後攜妻子入鹿門山。〕

  龐德公有於忽操三章,其一曰:「於忽乎!不可以為,其又奚為?離婁之精,夜何有於明?師曠之耳,聾者亦有爾。束王良之手兮,後車載之。前行險既以覆兮,後逐逐其猶來!雖目ツ而心駭兮,顧其能之安施?委繩墨以聽人兮,雖班輸亦奚以為!」其二曰:「於忽乎!不可以為,其又奚為?椽櫨桷榱之累重,顧柱小之奈何?方風雨之晦陰,行者艱而莫休,居者坐而笑歌。不知壓之忽然兮,其謂安何?」其三曰:「於忽乎!不可以為,其又奚為?謂雞斯飛,誰得而羈?謂豕斯突,何取於縛?是皆以食而得之,吾於飢而後噫。雞兮豕兮,死以是兮!」

司馬徽[編輯]

〔字德操,有知人之鑑,龐德公嘗謂諸葛孔明為臥龍,從子士元為鳳雛,德操為水鑒。〕

  司馬德操括囊畏謹,有以人物問者,不辨其高下,每輒言佳。其婦諫曰:「人質疑於君,君一皆言佳,豈咨君之意乎?」答曰:「如君言,亦復佳。」

諸葛亮[編輯]

〔字孔明,封武鄉侯。其先葛氏,琅琊諸縣人,後徙陽都,陽都先有姓葛者,時人謂諸葛,因為氏。兄弟並有盛名,各在一國,瑾仕吳,亮仕蜀,誕仕魏。於時以為蜀得其龍,吳得其虎,魏得其狗。〕

  黃彥承高爽開朗,為沔南名士,謂孔明曰:「聞君擇婦,身有醜女,黃頭黑面,才堪相配。」孔明許,即載送之。鄉里為之諺曰:「莫作孔明擇婦,正得阿承醜女。」

  諸葛亮躬耕壠畝,好為梁父吟,其辭曰:「步出齊城門,遙望盪陰里,里中有三墓,累累正相似。問是誰家墓?田強、古冶子。力能排南山,文能絕地紀。一朝被讒言,二桃殺三士。誰能為此謀,國相齊晏子。」(《晏子春秋》:公孫捷、田開疆、古冶子事景公,勇而無禮,晏子言於公,饋之二桃曰:「三子計功而食桃。」公孫捷曰:「吾再拜隱虎,功可以食」田曰:「吾杖兵而御三軍者再,功可以食」。古冶子曰:「君當濟河,龜銜左驂,冶潛行水底,逆流百步,從流九里,得龜頸,功可以食。」二子曰:「吾勇不若子,功不逮子,取桃不讓,是貪也。然而不死,無勇也。」刎頸而死。冶曰:「二子死之,冶獨不逮」。又刎頸而死。漢末,曹操既殺孔融、楊修,又送祢衡於荊州,假乎黃祖。三子,皆天下之望也。武侯梁父吟殆為此設。)

  諸葛亮表都護李嚴,嚴少為郡職吏,用情深克,苟利其身。鄉里為嚴諺曰:「難可狎,李鱗甲。」

張裕[編輯]

  張裕饒鬢須,蜀先主嘲之曰:「昔吾居涿郡,多毛姓,東西南北,皆諸毛也。涿令稱曰:『諸毛繞涿居乎?』」先主無須,裕即答曰:「昔有作上黨潞長,後遷為涿令,去官還家時,人與書,欲署潞則失涿,欲署涿則失潞,乃署曰『潞涿君』。」一坐絕倒。

馬良[編輯]

〔字季常,襄陽宜城人也。先主稱尊號,以良為侍中。〕

  馬良,兄弟五人,並有才名。蜀中諺曰:「馬氏五常,白眉最良。」季常眉中有白毛,故以稱之。

  河南西四十里,澗、谷、洛三水之交,有五門。子孫舊傳,馬氏兄弟五人共居此地,作五門客舍,因以為名。主養豬賣豚,故名為之語曰:「苑中三公,館下二卿,五門歡歡,但聞豚聲。」

秦宓[編輯]

〔當時以博識稱。諸葛孔明呼為學士。〕

  吳使張溫聘蜀,溫問秦宓曰:「天有頭乎?」宓曰:「有」。溫曰:「在何方?」宓曰:「詩云:『乃眷西顧。』以此推之,頭在西方。」溫曰:「天有耳乎?」宓曰:「天處高而聽卑,詩云:『鶴鳴九皋,聲聞於天。』若其無耳,何以聽之?」溫曰:「天有足乎?」宓曰:「詩云:『天步艱難。』若其無足,何以步之?」溫曰:「天有姓乎?」宓曰:「姓劉。」「何以然?」曰:「其子姓劉,是以知之。」

  秦宓「遠遊詩」曰:「遠遊何所見?所見貌難紀。岩穴非我鄰,林麓無知己。虎則豹之兄,鷹則鷂之弟。困獸走環岡,飛鳥警巢起。猛氣何咆厲,陰風起千里。遠遊長太息,太息遠遊子。」

支謙[編輯]

〔吳高僧。〕

  吳主權已制江左,而佛教未行,有支謙者,本月支人,來游漢境,傳覽經籍,莫不精究,遍學異書,通六國語,其為人細長黑瘦,眼多白而睛黃。時人為之語曰:「支郎眼中黃,形軀雖細是智囊。」

周瑜[編輯]

 〔字公瑾,舒人,初孫策年十餘歲,已交結知名。瑜與策同年而小一月,便推結分好。策得喬公兩女,皆國色,策自納大喬,瑜納小喬。〕

  周公瑾,少精意於音樂,雖三爵之後,其有闕誤,公瑾必知之,知之必顧,時人謠云:「曲有誤,周郎顧。」

諸葛恪[編輯]

〔字元遜,瑾之子,少有才名,吳主權見而奇之曰:「藍田生玉,真不虛也。」及立登為太子,妙選師友,乃以張昭子休、顧雍子譚、陳武子表與恪並為中庶子,入講詩書,出從騎射,待以布衣之禮,謂之四友。〕

  諸葛瑾為豫州,語別駕向台云:「小兒知談,卿可與語。」比往詣恪,恪不相見。後於張輔吳(昭)坐中相遇。別駕喚恪:「咄,咄,郎君!」恪因嘲曰:「豫州亂矣,何咄咄之有?」答曰:「君明臣賢,未聞其亂。」恪曰:「昔唐堯在上,四凶在下。」答曰:「非唯四凶,亦有丹朱。」於是一坐大笑。(瑾面長似驢,吳主權使優人牽驢入,題其面曰:「諸葛子瑜」。時恪亦侍宴中,請筆,於題下添寫「之驢」二字。吳主羨其明敏,即以驢賜恪。又使太子嘲恪曰「諸葛元遜食馬矢一石。」恪答曰:「臣得戲君,子得戲父乎?」吳主曰:「可。」恪曰:「乞太子食雞卵三百枚。」吳主問恪曰:「人令君食馬矢,卿令人食雞卵,何也?」恪答曰:「所出同耳。」吳主大笑。)

  吳主權引蜀使費禕飲,使諸葛恪監酒,恪以馬鞭拍褂背,甚痛,禕啟吳主曰:「蜀丞相比之周公,都護君侯比之孔子,今有一兒,執鞭之士。」恪啟曰:「君至大國,傲慢天常,以鞭拍之,於義何傷?」眾皆大笑。

  吳主權嘗燕見費禕,逆敕群臣:「使至,伏食勿起。」禕至,權為輟食,而諸人不起。諱調之曰:「鳳凰來翔,麒麟吐哺,驢騾無知,伏食如故。」諸葛恪應聲答曰:「爰植梧桐,以待鳳凰。有何燕雀,自稱來翔。何不彈射,使還故鄉。」

  曾有白頭鳥集吳殿前,吳主權問群臣曰:「此何鳥也?」諸葛元遜對云:「此名為白頭翁。」張輔吳自以坐中最老,疑元遜以鳥戲之。因曰:「恪欺陛下,未嘗聞鳥名白頭翁者,試使恪復求白頭母」。元遜曰:「鳥名鸚母,未必有對,試使輔吳復求鸚父。」張不能答,一坐大笑。(吳主大會將佐,命元遜行酒,次至張輔吳前,張先有酒色,不時肯飲,曰:「此非養老之禮也。」權謂元遜曰:「卿但令張公辭屈,乃當飲耳。」元遜即難張曰:「昔尚父九十,秉旄伏鉞猶未告老,今軍旅之事,將軍在後;酒食之事,將軍在前,何謂不養老?」張卒無辭,遂為盡爵。)

  吳主亮初即位,以諸葛恪為太傅,時公安有白鼉鳴,童謠曰:「白鼉鳴,龜背平,南郡城中可長生,守死不去義無成。」鼉有鱗介,甲兵之象也。「南郡城可長生」者,有急,易以逃也。明年,恪敗,弟融鎮公安,亦見襲,融刮金印龜,服之而死。

  吳建興初,又童謠曰:「吁汝恪,何若若,蘆葦單衣篾鈎絡,於何相求成子閣。」及諸葛恪死,果以葦席裹身,篾束其腰,投之石堈。」「鈎絡」,鈎帶也;「成子閣者,反語石子堈也。後聽恪故吏收葬,求之此堈雲。

薛綜[編輯]

〔字仲文,瑩之父,其先田丈封薛,因以氏焉。吳主皓追嘆綜遺文,命瑩繼作,瑩獻詩三百餘言。〕

  蜀使張奉於吳主權前列闞澤姓名調澤,澤不能答,時薛綜為選曹尚書,下行酒,因勸奉酒曰:「蜀者,何也?有犬為獨(獨),無犬為蜀。橫目勾身,蟲入其腹。」奉曰:「不當複列君『吳』耶?」綜應聲曰:「無口為天,有口為吳,君臨萬邦,天子之都。」奉無以對。

張純[編輯]

〔字元基。同郡張儼,字子即,朱異,字季文。吳郡顧、陸、朱、張為四姓,三國之間,四姓盛焉。舊目云:張文、朱武、陸忠、顧厚。〕

  張純少有清才,與張儼、朱異俱童少,嘗同詣驃騎將軍朱據。據聞三人才名,欲試之,因語曰:「老鄙相聞,饑渴甚矣。夫騕褭以迅驟為功,鷹隼以輕疾為妙,其為吾各賦一物,然後乃坐」。純賦席曰:「席以冬設,簟為夏施。揖讓而坐,君子攸宜。」儼賦犬曰:「守則有嚴,出則有獲。韓盧宋鵲,書名竹帛。」異賦弩曰:「南獄之干,鐘山之銅。應機命中,獲隼高墉。」三人皆隨日立成,據大歡悅。

韋昭[編輯]

〔字弘嗣,史為晉諱,改名曜。少好學,能屬文,官中書僕射。撰吳鼓吹曲十二曲。吳人多言祥瑞,吳主皓問昭,昭曰:「此家人筐篋中物耳。」後竟殺昭。〕

  吳鼓吹曲有雲《焱精缺》者,言漢室衰,孫堅奮迅猛志,念在匡救,王跡始乎此也。當漢《朱鷺》。其曲曰:「焱精缺,漢道微。皇綱弛。政德違。眾奸熾,民罔依。赫武烈,越龍飛。陟天衢,耀靈威。鳴雷鼓,抗電麾。撫乾衡,鎮地機。厲虎旅,騁熊羆。發神聽,吐英奇。張角破,邊、韓羈。宛潁平,南土綏。神武章,渥澤施。金聲震,仁風馳。顯高門,啟皇基。統罔極,垂將來。」

  《吳鼓吹曲》有雲《漢之季》者,言孫堅悼漢之微,痛董卓之亂,興兵奮系,功蓋海內也。當漢《思悲翁》。其曲曰:「漢之季,董卓亂。桓桓武烈應時運,義兵興,雲旗建。厲六師,羅八陣,飛鳴鏑,接白刃。輕騎發,介士奮。醜虜震,使眾散。劫漢主,遷西館,雄豪怒,元惡僨。赫赫皇祖功名聞。」

  《吳鼓吹曲》有雲《伐鳥林》者,言魏武既破荊州,順流東下,欲來爭鋒。孫權命將周瑜逆擊之於烏林而破走也。當漢《上之回》,其曲曰:「曹操北伐拔柳城,乘勝席捲逐南征。劉氏不睦,八郡震驚。眾既降,操屠荊。舟車十萬揚風聲,議者狐疑慮無成。賴我大皇發聖明,虎臣雄烈周與程。破操烏林,顯章功名。」

  《吳鼓吹曲》有雲《克皖城》者,言魏武志圖併兼,而令朱光為廬江太守,孫權親征光,破之於皖城也。當漢《戰城南》。其曲曰:「克滅皖城遏寇賊,惡此凶擊阻奸慝。王師赫征眾傾覆,除穢去暴戰兵革。民得就農邊境息,誅君弔民昭至德。」

  《吳鼓吹曲》有雲《章洪德》者,言孫權章其大德,而遠方來附也。當漢《將進酒》。其曲曰:「章洪德,邁威神。感殊風,懷遠鄰。平南裔,齊海濱。越裳貢,扶南臣。珍貨充庭,所見日新。」

賀邵[編輯]

〔字興伯,會稽人,晉司空循之父。元帝嘗與循言及吳時事,問:「孫皓燒鋸截一賀頭是誰?」循未得言。元帝自憶曰:「是賀邵。」循流涕曰:「臣父遭遇無道,創巨痛深,無以仰答明詔。」元帝愧慚,三日不出。〕

  賀太傅作吳郡,初不出門。吳中諸強族輕之,乃題府門云:「會稽雞,不能啼。」賀聞,故出行,至門反顧,索筆足之曰:「不可啼,殺吳兒!」於是至諸屯邸,檢校諸顧、陸,罪者甚眾。陸抗時為江陵都督,故下請吳主皓,然後得釋。

末主皓[編輯]

〔字元宗,一名彭祖。大皇帝孫,為晉所滅。〕

  吳主初從步闡之請,遷都武昌,揚州之民,訴流供給,甚苦之,時有童謠曰:「寧飲建鄴水,不食武昌魚;寧還建鄴死,不止武昌居。」陸抗以聞,乃還都建鄴。

  吳主遣使者祭石印山下妖祠,使者因以丹書獻曰:「楚九州諸,吳九洲都。揚州士,作天子。四世治,太平矣。」皓聞之,曰:「從大皇帝至朕四世,太平之主,非朕復誰!」恣虐逾甚。

  吳主天紀中,童謠曰:「阿童復阿童,銜刀游渡江(葉)。不畏岸上虎,但畏水中龍。」晉武帝聞之,以語羊祜,祜曰:「此必水軍有功,但當思應其名者。」時益州刺史王浚,小字阿童,乃加浚龍驤將軍。及征吳,江西眾軍無過者,而浚先定秣陵。

  晉既平吳,武帝引見孫皓,帝問皓:「聞南人好作爾汝詩,頗能為否?」皓正飲酒,因舉觴勸帝曰:「昔與汝為鄰,今與汝為臣。勸汝一杯酒,令汝壽萬春。」帝悔之。

  晉平吳後,江南有童謠云:「局縮肉,數橫目。中國當敗吳當復。」又有云:「宮門柱,且莫朽。吳當復,在三十年後。」又有云:「雞鳴不拊翼,吳復不用力。」於時吳入皆謂在孫氏子孫,故竊發為亂者相繼。按「橫目」者,「四」字,自吳亡,至晉元帝興,幾四十年,皆如童謠之言,元帝懦而少斷,「局縮肉」,蓋直斥之雲。

◀上一卷 下一卷▶
堯山堂外紀

本明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遠遠超過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