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堅持勤儉辦學 鞏固發展民校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堅持勤儉辦學 鞏固發展民校
遼寧省錦縣大碾公社紅石大隊教育革命領導小組
1969年2月10日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報

堅持勤儉辦學的方針,是關係到舉什麼旗,走什麼路,培養什麼人的大問題。

毛主席發出「在農村,則應由工人階級的最可靠的同盟者——貧下中農管理學校」的最新指示以後,我們紅石大隊的貧下中農無不歡欣鼓舞。但在歡慶聲中,求洋圖闊的思想有所冒頭。有的說:「毛主席發表的最新指示,給咱貧下中農撐了腰,咱們一定給毛主席爭氣,豁出兩個錢來,把學校辦得象個樣子,再也不能象從前那樣『窮湊合』了。」有的教師也主張設個專門辦公室,每人打一套辦公桌,買兩個卷櫃……。正在這個時候,公社撥下來四百元補助費,教師高高興興地把錢領了回來。這件事在社員當中發生了爭論。有的人認為,國家的補助嘛,花點是應該的,這又不是伸手要來的,主張把錢花掉。也有的人說:「按勤儉辦學的精神要求,這筆錢不應該花,但是既然領回來了,就留下吧!」可是,大部分貧下中農表示堅決不要。這時,我們就以要不要這四百塊錢為題,辦了一期毛澤東思想學習班。

我們組織廣大群眾和革命師生反覆學習了毛主席關於勤儉辦一切事業的偉大教導,並回憶了二十年來堅持勤儉辦學的鬥爭歷史。

一九四八年,開始辦學的時候,階級敵人攻擊我們:「一個個窮得叮噹響,還想辦學校!」當時我們確實什麼也沒有,有的就是無限忠於毛主席的一顆紅心。大夥一個勁,擰成一股繩,決心把學校辦好。沒校舍,就把過去地主老財的房子給孩子們做教室;沒有書,用窗戶紙抄;沒黑板,在牆上用煙子灰抹上一塊;沒有黑板擦,找個破氈墊、破鞋幫兒代替;沒有粉筆,使用白土子;沒有桌子、板凳,從各家借來高桌、條桌、飯桌、方凳、長凳、木墩,再不夠就搭起泥台當桌子,找兩塊磚頭作板凳。冬天搭起火炕,孩子們坐在炕上聽老師講課。雖然桌子、板凳七高八低,長短不齊,但是我們貧下中農按照毛主席教育革命路線辦學的積極性一樣高,心一般齊;雖然孩子們缺書少筆,但是我們貧下中農翻身學文化,掌握毛澤東思想的信心足,決心大。所以,在十分困難的情況下,我們沒有花錢,也把學校立起來了。

可是,大叛徒劉少奇及其在我縣的代理人,利用他們手中握有的文權,以「條件差」、「不正規」種種罪名,先後三次把我們的學校砍掉。什麼是「條件」?什麼是「正規」?能夠學到毛澤東思想,就是我們貧下中農所要求的條件;符合毛澤東思想,就是我們貧下中農所追求的正規。我們貧下中農憑着對偉大領袖毛主席的一顆忠心和艱苦奮鬥的革命精神,同貪洋求闊的修正主義辦學思想進行了針鋒相對的鬥爭,按照毛主席勤儉辦學的方針,把學校重新立起來。

當一九六四年我們第四次辦學的時候,集體經濟發展了,有些人在辦學上也產生了講條件、比闊氣的思想。他們嫌我們的學校「太窮」、「不象樣子」,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好幾里地遠的公辦學校去念書。有的在公辦學校念書的學生朝着我們的孩子說俏皮話:「大學校,不簡單,缺桌子,少黑板……」孩子們聽到這些話以後,感到在這個學校里念書不光彩,有的也鬧着要上公辦學校。有些群眾也到大隊念叨這個事,說:「咱隊上又不象開初那麼困難了,出倆錢,打點桌子、板凳,好把學校鞏固下來。」面對這些問題,辦學委員會的幾位老貧農組織廣大群眾重新學習了毛主席「勤儉辦工廠,勤儉辦商店,勤儉辦一切國營事業和合作事業,勤儉辦一切其他事業,什麼事情都應當執行勤儉的原則」的偉大教導,認識到堅持勤儉的原則是毛主席一貫的偉大思想,在窮的時候勤儉才能辦學,在比較富裕的時候更應該堅持勤儉的原則。從而,克服了講排場、擺闊氣的錯誤思想,發揚了艱苦奮鬥、勤儉辦一切事業的革命精神。那些嫌學校條件不好的社員,經過教育,又把孩子從公辦學校領回來。在我們學校念書的孩子們也都更加感到硬氣了。就這樣,一個桌子、板凳沒打,屋子沒換,學生卻由三十幾名增加到五十多名。

二十年來,由于堅持了勤儉辦學的方針,才使我們的民辦小學沿着毛主席教育路線不斷鞏固和發展,使教師保持了勞動人民的本色,培養出來的學生真正是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是革命的可靠接班人。

在這期毛澤東思想學習班上,廣大貧下中農越學習毛主席的偉大教導,心裡越亮堂,辦學方向越明確;越回憶我們二十年來辦學的歷史,越感到堅持毛主席勤儉辦學方針的意義重大。大家充分認識到:要不要這四百元錢,是關係到要不要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光榮傳統,關係到執行不執行毛主席勤儉辦學方針,舉什麼旗,走什麼路,培養什麼人的大問題。貧農社員辦學老骨幹王亞廷說:「我們貧下中農自力更生,勤儉辦學的革命精神說什麼也不能丟,無論如何不能扯國家的後腿,要讓國家把這四百元錢用到更有用的地方去。」在毛澤東思想的指導下,大家統一了認識,決定把這四百元錢送回公社。

通過這期毛澤東思想學習班,廣大群眾和革命師生都受到了極大的教育,特別是對教師的教育更為深刻。他們說:「我們沒有貧下中農對毛主席忠,沒有貧下中農對毛澤東思想學的好、掌的牢,沒有貧下中農兩條路線鬥爭覺悟高。」並且自覺地檢查了圖闊求洋的思想。教師們的辦公室沒專門設,辦公桌沒打,卷櫃沒買,他們和大隊幹部在一塊兒辦公,四個人每人占一個抽屜;沒有椅子,放學後把學生的凳子搬過來,上課時再搬過去。從這以後,教師們更加注意節省一切辦公用品,不錯花一個錢。貧下中農滿意地說:「照這樣,保證咱們的學校不會走錯轍。」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馬來西亞以及新西蘭屬於公有領域。但1969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5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內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