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在美國的一小撮「台獨」分子 公然在華盛頓集會叫嚷「台灣獨立」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在美國的一小撮「台獨」分子

公然在華盛頓集會叫嚷「台灣獨立」 美國議員中竟有人去為他們打氣,某些報刊也鼓吹「台灣獨立」 這種種行動引起美各界人士和輿論強烈不滿和反對
新華社
1972年4月9日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報

新華社一九七二年四月七日訊 華盛頓消息:在美國的一小撮「台獨」分子,四月一日糾集一些人在華盛頓舉行集會,公然叫嚷「台灣獨立」,而美國國會議員中,竟有人參加這次集會,與「台獨」分子一唱一和。在這幕醜劇上演之前,美國的某些資產階級報刊也鼓吹「台灣獨立」。這種種行動,已引起美國各界人士和公正輿論的強烈不滿和反對。

據報道,在華盛頓林肯紀念堂前舉行的這次集會上,臭名昭著的「台獨」分子頭目彭明敏聲嘶力竭地叫嚷什麼「現在是站起來,大聲疾呼」的時候了,還說什麼「台灣是屬於台灣人的」,妄圖把台灣省從祖國分割出去。彭明敏的胡言亂語,再次證明了他只不過是一個死心塌地的民族敗類。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眾議院外交委員會國際組織和運動小組委員會主席唐納德·弗雷澤竟然參加了「台獨」分子的集會,而且在會上講話,為「台獨」分子打氣。據合眾國際社報道,弗雷澤在一篇「預先準備好的講話」中說,「台灣人的台灣」就意味着使台灣人有機會自己管理自己,「它並不意味着是中國人的台灣」。他鼓吹在台灣實行「自決」,露骨地干涉中國內政。

「台獨」分子及其唆使者的這種活動,不是偶然的。在這以前,美國某些資產階級報刊和別有用心分子就不斷鼓吹所謂「台灣獨立」。《紐約時報》在三月十日發表社論,胡說「壓倒一切的要求——是台灣人民自決的要求」。它還撿起一個早已破產的論調,說什麼中國「對台灣的法律權利並不是很清楚的」,並且叫嚷「美國有特別的義務來尊重」「台灣人的利益」。美國前駐日大使、哈佛大學教授賴肖爾也在三月二十日的《紐約時報》上發表文章,胡說什麼台灣人「似乎切望有一個同中國不發生關係的單獨的台灣,有一個他們自己控制的政府」。三月十二日,這家報紙還報道了一個曾經在台灣居住四年、專門在那裡搞情報網的美國中央情報局特務的談話,假借我台灣同胞的名義,鼓吹台灣「保持獨立」。《洛杉磯時報》三月八日刊登小威廉·巴克利寫的一篇文章,露骨地鼓吹「台灣政府正式從中國分離出來的時候已到了」。

美國資產階級報刊和別有用心分子的這些荒謬言論,立即遭到美國人民和公正輿論的強烈不滿和反對。紐約市的一位教授威廉·L·董在三月十一日寫信給鼓吹「台灣獨立」的《紐約時報》,指責該報「關於台灣問題的社論是極不能令人信服的」,並指出:「住在台灣的所有中國人可以被稱為『台灣人』,但是他們都是中國人,正象加利福尼亞人——不管是第一代居民還是第三代居民——是美國公民一樣」;「根據聯合國憲章第二條第七款,無論是外國,包括美國在內,還是聯合國,都無權『干涉在本質上屬於任何國家國內管轄之事件』」。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國際問題高級研究所助理教授約翰·芬徹也寫信給該報說:「《紐約時報》突然堅決支持台灣獨立運動,這使我感到震驚。」他還質問《紐約時報》:「你們是否設法找到許多希望中國統一的台灣人談過話?」美國國務院前中國科科長埃德蒙·克拉布也寫信給這家報紙說,「台灣自決」的主張「在法律上是無力的」。這些來信說明,任何鼓吹「台灣獨立」的荒謬主張在美國各界人士中間也是通不過的。

台灣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割的神聖領土,台灣人民是偉大的中國人民的一部分。中國人民決不容許一小撮「台獨」分子和美國反動分子割裂中國領土的陰謀得逞。誰要是一意孤行,搞什麼「台灣獨立」或類似的陰謀,到頭來,只能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馬來西亞以及新西蘭屬於公有領域。但1972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8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內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