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稅務總局 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關於深化和規範「銀稅互動」工作的通知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國家稅務總局  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關於深化和規範「銀稅互動」工作的通知
稅總發〔2019〕113號
2019年11月1日
發布機關:稅務總局 銀保監會
銀保監會網站

國家稅務總局 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

關於深化和規範「銀稅互動」工作的通知

稅總發〔2019〕113號

國家稅務總局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稅務局,國家稅務總局駐各地特派員辦事處,各銀保監局,各大型銀行、股份制銀行,郵儲銀行: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優化營商環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強信用體系建設等決策部署,更好支持民營經濟和小微企業發展,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於聚焦企業關切進一步推動優化營商環境政策落實的通知》(國辦發〔2018〕104號)要求,充分發揮納稅信用信息在普惠金融體系建設中的重要作用,破解民營和小微企業融資難題,加強數據安全管理,保護企業合法權益,促進「銀稅互動」積極健康發展,現就深化和規範「銀稅互動」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深挖合作潛能,充分發揮「銀稅互動」的普惠效能

(一)擴大「銀稅互動」受惠企業範圍。銀行業金融機構(以下簡稱「銀行」)逐步將申請「銀稅互動」貸款的受惠企業範圍由納稅信用A級和B級企業擴大至M級企業。

(二)積極推進銀稅數據直連。各省應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加快推進稅務和銀行之間「省對省」數據直連工作機制。稅務總局不再擴大與銀行總行數據直連試點範圍。稅務部門不再與第三方簽訂新的「銀稅互動」合作協議(單純為稅務部門提供平台開發和技術運維服務的協議除外),已經與第三方簽訂相關合作協議的,要儘快轉換為與銀行或銀保監部門數據直連模式,積極穩妥地與當地銀行或銀保監部門做好轉換期間的業務對接,確保正常業務不脫節、不中斷。

(三)創新「銀稅互動」信貸產品。各地稅務、銀保監部門要積極引導銀行聚焦民營和小微企業,根據其貸款需求強、金額小、償還快等特點,優化信貸審批流程,創新設計信貸產品。各地銀保監部門要及時組織銀行進行「銀稅互動」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的效應分析,適時推廣成熟適用的信貸產品設計理念和運行模式,提升「銀稅互動」工作質效。各地銀行要積極推進通過網上銀行等渠道,實現貸款申請、審批、授信、放貸「網上一站式」辦理,進一步提高「銀稅互動」服務效率。

二、嚴禁第三方亂收費,規範「銀稅互動」正常秩序

第三方合作機構不得借「銀稅互動」名義以任何形式向申請貸款企業收取任何費用,不得以任何方式買賣、提供或公開「銀稅互動」中的涉稅信息。銀行請第三方合作機構協助處理「銀稅互動」涉稅信息的,應選擇根據《徵信業管理條例》和《徵信機構管理辦法》備案的徵信機構。銀行不得將授信審查、風險控制等核心業務外包,不得接受無擔保資質第三方合作機構提供的增信服務和兜底承諾等變相增信服務。銀行應在合作協議中規定第三方合作機構不得向企業收費,也不得向企業轉嫁任何費用。發現第三方合作機構向企業收取費用或變相抬高融資成本的,銀行應停止與其合作,並及時將有關情況告知銀保監、稅務部門。

三、加強安全管理,促進「銀稅互動」健康發展

(一)確保「銀稅互動」信用信息安全。各地稅務、銀保監部門和銀行在「銀稅互動」合作協議中,要明確各方數據安全管理和保密責任。銀行應將企業涉稅信息納入全行數據安全管理體系,確保信用信息傳輸、存儲和使用安全。銀行與第三方合作的,要制定相應的數據安全管理制度,切實防範信用信息的泄露和盜用。對於交由第三方處理的涉稅信息,銀行必須進行脫敏處理,不得將稅務明細數據直接推送給第三方。銀保監部門要對銀行的數據使用及安全管理情況進行監督管理,對存在風險隱患的,應要求限期整改,對泄露涉稅信息的應採取相應的監管措施。

(二)維護企業合法權益。各地稅務、銀保監部門和銀行要及時響應企業對「銀稅互動」的意見和投訴,符合條件的要及時予以辦理和回復。銀行通過「銀稅互動」取得的涉稅信息,只能用於「銀稅互動」信貸管理。稅務、銀保監部門和銀行要強化內控管理,遵循最小授權原則設定涉稅數據管理和使用權限,切實保護企業商業秘密,維護企業合法權益。銀行不得與稅務部門信息化服務供應商開展基於企業發票數據的相關業務合作;銀行在融資服務中需要使用企業發票數據的,應依法合規獲取,並嚴格保護企業上下游信息安全,不得轉賣、外泄企業發票數據。

(三)規範信用信息共享範圍。各地稅務、銀保監部門和銀行要嚴格按照《國家稅務總局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關於進一步推動「銀稅互動」工作的通知》(稅總發〔2017〕56號)要求開展銀稅信用信息共享。稅務部門除按國家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要求依法推送納稅信用評價結果信息外,向銀行提供的企業納稅信息須在依法合規、企業授權的前提下進行。銀行要及時向稅務部門和銀保監部門反饋「銀稅互動」貸款信息,便於掌握「銀稅互動」開展情況。稅務部門要按照稅收信息對外提供的相關規定,做好信息歸檔和備案工作。探索將企業授權銀行查詢其涉稅信息的記錄納入信息共享範圍,防範過度授信風險。

四、多方聯動,共同營造「銀稅互動」良好氛圍

各地稅務、銀保監部門和銀行要充分發揮銀稅合作聯席會議制度的作用,組織開展豐富多樣的宣傳推廣活動,不斷擴大「銀稅互動」知曉面。銀保監部門要將「銀稅互動」業務開展情況納入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監管評價體系,引導其積極服務民營和小微企業。稅務和銀保監部門要建立「銀稅互動」效果評價體系,及時分析反映「銀稅互動」普惠效果,提升守信激勵的示範效應,促進營商環境持續優化。

國家稅務總局 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

2019年11月1日

本作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本作品不適用於該法,在中國大陸和其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註:中文維基文庫社群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演講,不總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