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辦理2021年度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彙算清繳事項的公告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辦理2021年度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彙算清繳事項的公告
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22年第1號
2022年2月8日
發布機關:稅務總局
稅務總局網站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辦理2021年度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彙算清繳事項的公告

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22年第1號

為貫徹落實中辦、國辦印發的《關於進一步深化稅收征管改革的意見》要求,切實維護納稅人合法權益,合理有序建立健全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彙算清繳制度,根據個人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稅收徵收管理法及其實施細則等有關規定,現就辦理2021年度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彙算清繳(以下簡稱年度彙算)有關事項公告如下:

一、年度彙算的內容

2021年度終了後,居民個人(以下稱納稅人)需要匯總202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以下稱納稅年度)取得的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等四項所得(以下稱綜合所得)的收入額,減除費用6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和符合條件的公益慈善事業捐贈後,適用綜合所得個人所得稅稅率並減去速算扣除數(稅率表見附件1),計算年度彙算最終應納稅額,再減去納稅年度已預繳稅額,得出應退或應補稅額,向稅務機關申報並辦理退稅或補稅。具體計算公式如下:

應退或應補稅額=[(綜合所得收入額-60000元-「三險一金」等專項扣除-子女教育等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符合條件的公益慈善事業捐贈)×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已預繳稅額

年度彙算不涉及財產租賃等分類所得,以及納稅人按規定選擇不併入綜合所得計算納稅的所得。

二、無需辦理年度彙算的情形

納稅人在納稅年度內已依法預繳個人所得稅且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無需辦理年度彙算:

(一)年度彙算需補稅但綜合所得收入全年不超過12萬元的;

(二)年度彙算需補稅金額不超過400元的;

(三)已預繳稅額與年度彙算應納稅額一致的;

(四)符合年度彙算退稅條件但不申請退稅的。

三、需要辦理年度彙算的情形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納稅人需辦理年度彙算:

(一)已預繳稅額大於年度彙算應納稅額且申請退稅的;

(二)納稅年度內取得的綜合所得收入超過12萬元且需要補稅金額超過400元的。

因適用所得項目錯誤或者扣繳義務人未依法履行扣繳義務,造成納稅年度內少申報或者未申報綜合所得的,納稅人應當依法據實辦理年度彙算。

四、可享受的稅前扣除

下列在納稅年度內發生的,且未申報扣除或未足額扣除的稅前扣除項目,納稅人可在年度彙算期間填報扣除或補充扣除:

(一)納稅人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符合條件的大病醫療支出;

(二)納稅人符合條件的子女教育、繼續教育、住房貸款利息或住房租金、贍養老人專項附加扣除,以及減除費用、專項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

(三)納稅人符合條件的公益慈善事業捐贈。

同時取得綜合所得和經營所得的納稅人,可在綜合所得或經營所得中申報減除費用6萬元、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以及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但不得重複申報減除。

五、辦理時間

年度彙算辦理時間為2022年3月1日至6月30日。在中國境內無住所的納稅人在3月1日前離境的,可以在離境前辦理年度彙算。

六、辦理方式

納稅人可自主選擇下列辦理方式:

(一)自行辦理年度彙算。

(二)通過任職受僱單位(含按累計預扣法預扣預繳其勞務報酬所得個人所得稅的單位,下同。以下簡稱單位)代為辦理。

納稅人提出代辦要求的,單位應當代為辦理,或者培訓、輔導納稅人通過自然人電子稅務局(含手機個人所得稅APP、網頁端,下同)完成年度彙算申報和退(補)稅。

由單位代為辦理的,納稅人應在2022年4月30日前與單位以書面或者電子等方式進行確認,補充提供其納稅年度內在本單位以外取得的綜合所得收入、相關扣除、享受稅收優惠等信息資料,並對所提交信息的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負責。納稅人未與單位確認請其代為辦理年度彙算的,單位不得代辦。

(三)委託涉稅專業服務機構或其他單位及個人(以下稱受託人)辦理,納稅人與受託人需簽訂授權書。

單位或受託人為納稅人辦理年度彙算後,應當及時將辦理情況告知納稅人。納稅人發現年度彙算申報信息存在錯誤的,可以要求單位或受託人辦理更正申報,也可自行辦理更正申報。

七、辦理渠道

為便利納稅人,稅務機關為納稅人提供高效、快捷的網絡辦稅渠道。納稅人可優先通過自然人電子稅務局辦理年度彙算,稅務機關將為納稅人提供申報表項目預填服務;不方便通過上述方式辦理的,也可以通過郵寄方式或到辦稅服務廳辦理。

選擇郵寄申報的,納稅人需將申報表寄送至按本公告第九條確定的主管稅務機關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稅務局公告的地址。

八、申報信息及資料留存

納稅人辦理年度彙算的,適用個人所得稅年度自行納稅申報表(附件2、3),如需修改本人相關基礎信息,新增享受扣除或者稅收優惠的,還應按規定一併填報相關信息。納稅人需仔細核對,確保所填信息真實、準確、完整。

納稅人、代辦年度彙算的單位,需各自將專項附加扣除、稅收優惠材料等年度彙算相關資料,自年度彙算期結束之日起留存5年。

九、受理年度彙算申報的稅務機關

按照方便就近原則,納稅人自行辦理或受託人為納稅人代為辦理年度彙算的,向納稅人任職受僱單位的主管稅務機關申報;有兩處及以上任職受僱單位的,可自主選擇向其中一處申報。

納稅人沒有任職受僱單位的,向其戶籍所在地、經常居住地或者主要收入來源地的主管稅務機關申報。主要收入來源地,是指一個納稅年度內向納稅人累計發放勞務報酬、稿酬及特許權使用費金額最大的扣繳義務人所在地。

單位為納稅人代辦年度彙算的,向單位的主管稅務機關申報。

為方便納稅服務和徵收管理,年度彙算期結束後,稅務部門將為尚未辦理申報的納稅人確定主管稅務機關。

十、年度彙算的退稅、補稅

(一)辦理退稅

納稅人申請年度彙算退稅,應當提供其在中國境內開設的符合條件的銀行賬戶。稅務機關按規定審核後,在按本公告第九條確定的受理年度彙算申報的稅務機關所在地(即年度彙算地),按照國庫管理有關規定就地辦理稅款退庫。納稅人未提供本人有效銀行賬戶,或者提供的信息資料有誤的,稅務機關將通知納稅人更正,納稅人按要求更正後依法辦理退稅。

為方便辦理退稅,綜合所得全年收入額不超過6萬元且已預繳個人所得稅的納稅人,可選擇使用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提供的簡易申報功能,便捷辦理年度彙算退稅。

申請2021年度彙算退稅的納稅人,如存在應當辦理2020年及以前年度彙算補稅但未辦理,或者經稅務機關通知2020年及以前年度彙算申報存在疑點但未更正或說明情況的,需在辦理2020年及以前年度彙算申報補稅、更正申報或者說明有關情況後依法申請退稅。

(二)辦理補稅

納稅人辦理年度彙算補稅的,可以通過網上銀行、辦稅服務廳POS機刷卡、銀行櫃檯、非銀行支付機構等方式繳納。郵寄申報並補稅的,納稅人需通過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或者主管稅務機關辦稅服務廳及時關注申報進度並繳納稅款。

年度彙算需補稅的納稅人,年度彙算期結束後未足額補繳稅款的,稅務機關將依法加收滯納金,並在其《個人所得稅納稅記錄》中予以標註。

納稅人因申報信息填寫錯誤造成年度彙算多退或少繳稅款的,納稅人主動或經稅務機關提醒後及時改正的,稅務機關可以按照「首違不罰」原則免予處罰。

十一、年度彙算服務

稅務機關推出系列優化服務措施,加強年度彙算的政策解讀和操作輔導力度,分類編制辦稅指引,通俗解釋政策口徑、專業術語和操作流程,多渠道、多形式開展提示提醒服務,並通過手機個人所得稅APP、網頁端、12366納稅繳費服務平台等渠道提供涉稅諮詢,幫助納稅人解決辦理年度彙算中的疑難問題,積極回應納稅人訴求。

年度彙算開始前,納稅人可登錄手機個人所得稅APP,查看自己的綜合所得和納稅情況,核對銀行卡、專項附加扣除涉及人員身份信息等基礎資料,為年度彙算做好準備。

為合理有序引導納稅人辦理年度彙算,提升納稅人辦理體驗,主管稅務機關將分批分期通知提醒納稅人在確定的時間段內辦理。同時,稅務部門推出預約辦理服務,有年度彙算初期(3月1日至3月15日)辦理需求的納稅人,可以根據自身情況,在2月16日後登錄手機個人所得稅APP預約上述時間段中的任意一天辦理。3月16日至6月30日,納稅人無需預約,可以隨時辦理年度彙算。

對於獨立完成年度彙算存在困難的年長、行動不便等特殊人群,由納稅人提出申請,稅務機關可提供個性化年度彙算服務。

十二、其他事項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個人所得稅自行納稅申報有關問題的公告》(2018年第62號)第一條、第四條與本公告不一致的,依照本公告執行。

特此公告。

附件:

1.個人所得稅稅率表(綜合所得適用)

2.個人所得稅年度自行納稅申報表(A表、簡易版、問答版)

3.個人所得稅年度自行納稅申報表(B表)

國家稅務總局

2022年2月8日

本作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本作品不適用於該法,在中國大陸和其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註:中文維基文庫社群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演講,不總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