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國務院批轉輕工業部、商業部關於加強少數民族特需用品生產和供應工作的報告的通知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國務院批轉輕工業部、商業部關於加強少數民族特需用品生產和
供應工作的報告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輕工業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部
1973年12月2日
發布機關: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國務院批轉全國民族貿易和民族用品生產工作會議紀要的通知
文件

  現將輕工業部、商業部《關於加強少數民族特需用品生產和供應工作的報告》轉發給你們,請研究執行。

  進一步加強少數民族特需用品的生產和供應,對於增強民族團結,鞏固邊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目前大部分少數民族特需用品, 仍在沿海城市生產, 布局是不合理的,應當逐步改變。從現在起,要在調查研究、統籌規劃的基礎上,在兩部報告中提到的九個城市,改建和擴建少數民族特需用品的生產基地,力爭在今後兩、三年內,做到大部分民族特需用品基本滿足當地和毗鄰省、自治區的需要。生產用的原材料,要納入省、市、自治區物資供應計劃,優先供應。同時要繼續發揮沿海傳統產區的作用,在新基地建立以前,原有的生產、供應關係不要中斷。

  少數民族特需用品, 不但品種要多, 而且要保證質量。商業部門要大力支援工業生產,積極收購,並且組織好供應。

附件

關於加強少數民族特需用品生產和供應工作的報告

  遵照國務院領導同志對發展民族商品的指示精神,最近我們召開了二十二個省、市、自治區輕工業、商業代表參加的全國少數民族特需用品座談會。

  到會代表一致認為, 做好少數民族特需用品的生產和供應工作, 對於落實中央關於「要做好經濟工作。農業、畜牧業、工業要一年比一年發展,經濟要一年比一年繁榮,人民生活要一年比一年改善」的指示,增強民族團結,鞏固邊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大家信心百倍,表示一定要把少數民族特需用品抓好。

  從去年五月,國務院批轉商業部《關於少數民族特需商品生產和供應情況的報告》以來,各地黨委很重視,加強了領導,民族特需用品的生產數量不斷增加,質量不斷提高,恢復速度逐步加快,少數民族地區的供應狀況有所改善。

  但是,當前有些同志對恢復和發展少數民族特需用品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有的認為恢復和發展少數民族特需用品生產和供應是「復舊」;有的認為抓少數民族特需用品是一陣子, 不久又要淘汰的, 說這是「短命產品」,因而有些應該恢復的品種沒有及時安排生產,或者是原材料不落實,生產的數量不能適應需要。目前朝鮮族鍋、苗族鼎鍋、藏族炒鍋、瓷碗、藏刀、蒙古刀、奶桶、羊毛剪子、藏族禮帽、維吾爾族小花帽、民族綢緞、花邊、金銀飾品等等,供應嚴重不足。雖然這些習慣如裝飾用品等等也是可以逐步改的,但上述商品的供應不足, 又涉及到少數民

族人民和生產與生活, 因此必須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必須加強領導,全面規劃

,力爭在今後兩、三年內改變少數民族特需用品生產、供應的面貌。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加強民族政策的再教育

  加強民族政策的再教育,切實克服大漢族主義,把恢復和發展少數民族特需用品提高到落實黨的民族政策,增強民族團結,建設邊疆,鞏固邊防的高度來認識,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發動群眾,認真做好。

 二、統籌安排,積極發展生產

  少數民族特需用品具有鮮明的民族和地方特色, 品種多, 批量小、大部分是地產地銷,它的恢復和發展,主要依靠地方。建議各省、自治區對本地區生產的少數民族特需用品,進行統籌規劃,分別納入省、地、縣計劃,切實安排好生產,防止擠掉。

  屬於跨省、市、自治區供應的零星產品,銷區和產區之間要固定協作關係,銷區要定期提供需要情況,產區要根據銷區需要,定點定量組織生產,保證供應。

  屬於跨省、 市、 自治區之間供應的主要少數民族特需用品,約有八十種,由輕工業部、商業部協同地方統一安排生產和組織供應。

  為了促進少數民族特需用品的迅速恢復和發展,對於生產少數民族特需用品所需的原材料,建議各省、市、自治區納入地方計劃,優先安排供應。各地安排有困難的部分運輸汽車,錫和木工機械,請中央有關部門研究安排。各省、市、自治區安排有困難的黃金、白銀,請人民銀行給予安排,今後要積極研究,逐步使用一部分代用品。這次座談會上安排的六十多個改建、擴建項目,請有關省、自治區納入計劃,安排施工力量,保證這些項目早日建成投產。

 三、合理調整少數民族特需用品的生產布局

  少數民族特需用品,現在大部分在沿海城市生產,這是不合理的。從現在起,在呼和浩特、蘭州、成都、昆明、烏魯木齊、貴陽、西寧、延吉、海拉爾等九個城市,建立發展少數民族特需用品生產基地。凡是有條件在這九個城市生產的產品,儘量在這九個城市組織生產。這九個生產基地要力爭在今後兩、三年內做到大部分少數民族特需用品基本滿足本省、自治區和毗鄰省、自治區的需要。

  在少數民族地區的生產建設安排上,要調查研究,瞻前顧後,既要摸清當前市場需要情況,又要考慮到今後幾年可能出現的變化,防止大上大下,造成損失。各地要充分利用現有企業安排生產。今後必須增加生產能力的,也主要是在現有企業基礎上擴建。可以採用因陋就簡、土洋結合的辦法,增添一些必要的設備,填平補齊,成龍配套,老企業作出新的貢獻。

  在積極發展少數民族地區生產的同時,要繼續注意發揮沿海傳統產區的作用。少數民族地區沒有條件上或者暫時上不去的產品,沿海傳統產區要繼續組織生產,保證供應。已經確定在少數民族地區新上的產品,沿海傳統產區要在物質技術上加以支援,在少數民族地區生產沒有滿足需要之前,不要中斷生產和供應。

 四、認真落實黨對集體經濟的政策

  目前生產少數民族特需用品的企業,大部分是集體所有制企業。要貫徹黨對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的各項政策。對於需要擴建的集體所有制企業,集體自籌資金不足部分,各地應該採取投資或者貸款的方式予以扶植。對於這些企業生產需要的原材料要保證供應;需要的邊角余料、廢次材料,要讓他們優先選用。對於原材料價格提高以後,在正常生產、合理經營情況下發生虧損的,可以按物價管理權限,經過批准,適當提高出廠價格。某些生活必須品一時不宜提高銷價的,可以在原材料供應環節或產品銷售環節給予一定時期的補貼。

 五、加強少數民族地區商品供應工作

  對於少數民族地區,特別是邊境地區的物資供應要比其他地區充分一點。這些地區需要的商業,除本省、自治區努力發展生產解決外,國家和其他省、市、自治區要積極予以支援。對於當前少數民族人民生產、生活上急需的商品,要加強調撥、供應工作。

  供應少數民族地區的商品要對路,包裝要牢固,要在質量、花色、品種上給予必要的照顧。商品零售價格不能自行變動,必須調整的,要嚴格按照物價管理權限上報審批。

  要合理設置商業網點。 對於有條件的生產大隊, 可以設立代購代銷店。對於地廣人稀、山高路遠、交通不便的地區,要大力開展流動貿易,又購又銷,方便群眾。

  要堅決糾正不正之風,分配給少數民族地區的商品,要如數供應給群眾,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扣留或私分。對於商品「走後門」,拉關係,以物易物,鋪張浪費,搞特殊化等不正之風,要嚴加抵制。

  對於邊境貿易問題,有的地區要求恢復,有的地區要求明確貿易限額和供應範圍等問題,建議由外貿部會同有關部門研究解決。

 六、加強工商之間的協作

  工商之間密切協作,對搞好少數民族特需用品生產和供應關係極大。工商要共同調查研究,摸清需求變化情況,制定少數民族民族特需用品的生產和供應目錄。商業要大力支援少數民族地區發展工業生產,這些地區新上的產品,商業要積極收購,打開銷路。工業要根據商業提出的要求,積極安排生產,努力提高產品質量,增加花色品種,減少消耗,降低成本,為滿足少數民族人民的需要服務。

 七、加強黨的領導

  做好少數民族特需用品的生產供應工作,關鍵在於加強黨的領導。建議少數民族聚居的省、自治區黨委要有專人抓這項工作。把少數民族特需用品的生產、供應工作提到黨委的議事日程上來,經常督促檢查,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少數民族地區特需用品的生產和供應工作要有專人負責, 要注意配備和培養少數民族幹部。

建議以商業、輕工業部門為主,外貿、物資、農林、燃化等部門積極配合,組成少數民族特需用品工作小組,定期研究少數民族特需用品生產、供應的問題。有關地區的工商部門要在當地黨委領導下,也相應地組成這樣的工作小組, 通力協作,

互相支持,互相促進,把少數民族特需用品的生產、供應工作搞好。

  以上報告,當否,請批示。

本作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本作品不適用於該法,在中國大陸和其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註:中文維基文庫社群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演講,不總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