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政府網站建設和管理工作的意見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本文件已於2015年被國務院關於宣布失效一批國務院文件的決定宣布失效。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政府網站建設和管理工作的意見
國辦發〔2006〕104號
2006年12月29日
發布機關: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政府網站

建設和管理工作的意見

國辦發〔2006〕104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近年來,隨着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的發展,尤其是電子政務的深入推進,我國政府網站建設和發展不斷加快。2006年1月1日中央政府門戶網站正式開通,標誌着由中央政府門戶網站、國務院部門網站、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及其部門網站組成的政府網站體系基本形成。為進一步加強政府網站建設和管理工作,現提出以下意見:

一、充分認識辦好政府網站的重要意義。政府網站是各級人民政府及其部門在互聯網上發布政務信息、提供在線服務、與公眾互動交流的重要平台。辦好政府網站,有利於促進各級人民政府及其部門依法行政,提高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水平,保障公眾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對加強政府自身建設和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具有重要意義。各地區、各部門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認真貫徹國家關於電子政務建設的一系列決策和部署,牢固樹立以社會和公眾為中心的理念,着力突出政務特色,堅持統籌規劃、協同建設、分級管理,努力把政府網站真正辦成政務公開的重要窗口和建設服務政府、效能政府的重要平台。

二、不斷健全和完善政府網站體系。各地區、各部門要高度重視政府網站建設,未開通的要儘快開通,已開通的要努力提升建設和管理水平。中央政府門戶網站和國務院部門網站要着重加強全局性、宏觀性、權威性政府信息發布,為公眾和企業提供在線辦事服務指引或特定內容的辦事服務,增強與公眾互動交流。省級人民政府及其部門網站要着重就區域性重大問題加強權威政府信息發布,提供相關內容的辦事服務,積極開展與公眾互動交流。市(地)級以下人民政府及其部門網站要及時準確地發布政府信息,搭建與公眾互動交流平台,拓寬社情民意的表達渠道,着重為公眾和企業提供在線辦事服務、公益性便民服務。上下級政府和部門網站之間要做好鏈接,逐步實現資源共享、協同共建和整體聯動。

三、着力加強政府信息發布。要按照「嚴格依法、全面真實、及時便民」的政務公開要求,及時公布法律法規、發布適宜公開的規範性文件和國民經濟統計數據、重大工作部署等重要信息,及時更新政府負責人簡介、機構職能等概況信息,不斷提升信息發布的深度和廣度。圍繞政府重點工作和公眾關注的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熱點問題,組織發布熱點政務專題、政策法規解讀等權威政府信息,引導公眾理解、支持和配合政府工作。對重大突發公共事件,要主動、及時地發布權威政府信息,為事件的妥善處理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按照有關保密工作的規定,加強審查,確保信息內容和發布的程序合法合規。要編制信息公開目錄,明確責任部門、公開範圍及公開時限;制定信息分級分類管理辦法,建立健全信息採集、編輯、審核、發布、共享等方面的規章制度。

四、切實提高在線辦事能力。要從滿足公眾日益增長的需求出發,增強服務意識,不斷提高在線辦事能力和水平。要公布辦事項目的名稱、依據、程序和要求,提供表格下載、業務諮詢和辦理指南,努力實現在線申請受理、狀態查詢和結果反饋。按照公眾、企業等服務對象的需求,梳理業務流程,整合辦事項目,積極探索推行「一點受理、抄告相關、並聯審批、限時反饋」、「前台一口受理、後台協同辦理」等在線辦理模式。按照「網站受理、後台辦理、網站反饋」的模式,通過辦事指引和頁面鏈接提供「一站式」服務入口,逐步建立網上辦事大廳。要確保「十一五」期間50%的行政許可項目實現在線辦理。

五、持續拓展公益服務。要着眼便民利民,針對不同受眾和不同群體,進一步開發利用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社會保障、公用事業等與公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公益性信息資源,努力提供各類便民服務。按照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要求,整合相關資源,努力向農民提供科技知識、氣象信息、農產品和農資市場信息、災害防治等方面的服務。按照提高對外開放水平的要求,積極提供商貿活動等方面的公共服務。

六、穩步推進互動交流。要按照「總體規劃,分步實施,嚴格審理,確保安全」的原則,加強互動欄目建設,不斷豐富互動交流方式,為公眾參與互動交流創造條件。圍繞政府重點工作和公眾關注熱點,開通在線訪談、熱點解答、網上諮詢等欄目,做好宣傳和解疑釋惑工作,正確引導輿論。通過行政首長信箱、公眾監督信箱等,接受公眾建言獻策和情況反映,適時開通留言板功能。圍繞政府重要決策和與公眾利益密切相關的事項,開展網上調查、網上聽證、網上評議等工作,徵集公眾的意見和建議,及時分析匯總,為決策提供參考,提高科學民主決策水平。

七、不斷改進網站展示形式。政府網站頁面設計要科學布局、重點突出,頁面層級要合理規劃、深度適中,欄目劃分要清晰合理、避免歧義,便於公眾快捷獲取所需內容。設計風格要美觀大方、簡潔莊重,體現政府網站共性與地方、部門特色的統一。首頁顯著位置應標註本行政機關的合法名稱,並可根據需要設計網站標誌圖案。英文域名要以「.gov.cn」結尾,中文域名要以「.cn」結尾,並與本行政機關的合法名稱或簡稱相適應。默認文版為簡體中文,民族自治地方的網站可編制少數民族文字版,有條件的網站還可編制繁體中文和外文版。

八、切實提高技術保障水平。要根據政府網站運行維護和內容建設需要,加強網絡技術平台和重要業務應用系統建設及功能性軟件研發。根據資源共享和業務協同的需要,逐步實現相關政府網站之間網絡技術平台的對接和業務應用系統的兼容。具備條件的地方,可逐步統一所屬部門網站和下級人民政府網站的網絡技術平台;具備條件的部門,可逐步統一本系統的重要業務應用系統。要做好日常巡檢和隨時監測,確保網站全天候工作、信息頁面正常瀏覽、辦事和互動平台暢通有效。

九、有效提升安全保障能力。要按照電子政務安全規範和技術要求,完善政府網站的安全基礎設施,制定完備的安全策略和應急預案,加強安全技術和手段的應用,不斷提高對網絡攻擊、病毒入侵、系統故障等風險的安全防範和應急處置能力。要按照「誰主管誰負責、誰運行誰負責」的要求,明確相關單位的職責分工,建立健全責任制,形成多層次的完備的安全責任體系。

十、進一步完善運行管理機制。各地區、各部門要把政府網站建設和管理列入重要議事日程,納入電子政務發展規劃,並明確政府網站建設和管理的責任單位。根據內容保障工作特點,建立信息保障和欄目共建、信息處理和反饋、辦事服務提供、互動交流等各方面的工作機制。積極探索委託管理、服務外包等多元化的技術保障工作機制。加強統籌協調和監督檢查,確保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得到及時解決。積極開展各類交流培訓,加強績效評估,探索建立有關部門、社會機構和公眾共同參與的政府網站績效評估機制,科學確定評估內容和指標體系,充分發揮績效評估的導向和激勵作用。

各地區、各部門要進一步提高認識,切實加強對政府網站建設和管理的組織領導,緊密結合各自實際,制定相應實施辦法和具體方案,認真落實各項工作措施,不斷提升政府網站建設和管理水平。

國務院辦公廳                 

二〇〇六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本作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本作品不適用於該法,在中國大陸和其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註:中文維基文庫社群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演講,不總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