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四川省《中華人民共和國集會遊行示威法》實施辦法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四川省《中華人民共和國集會遊行示威法》實施辦法
制定機關:四川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四川省《中華人民共和國集會遊行示威法》實施辦法在維基數據編輯
法律位階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性法規在維基數據編輯
立法機關四川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在維基數據編輯
有效區域四川省在維基數據編輯
收錄於 國家法律法規數據庫在維基數據編輯

四川省《中華人民共和國集會遊行示威法》實施辦法

(1990年4月28日四川省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六次會議通過 根據2001年9月22日四川省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五次會議《關於修改<四川省《中華人民共和國集會遊行示威法》實施辦法>的決定》修正)

第一條 為了保障公民依法行使集會、遊行、示威的權利,維護社會安定和公共秩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集會遊行示威法》(以下簡稱《集會遊行示威法》),結合四川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在四川省境內舉行集會、遊行、示威,必須遵守《集會遊行示威法》和本辦法。

本辦法所稱集會,是指聚集於露天公共場所,發表意見、表達意願的活動。

本辦法所稱遊行,是指在公共道路、露天公共場所列隊行進、表達共同意願的活動。

本辦法所稱示威,是指在露天公共場所或者公共道路上以集會、遊行、靜坐等方式,表達要求、抗議或者支持、聲援等共同意願的活動。

文娛、體育活動,正常的宗教活動,傳統的民間習俗活動,不適用本辦法。

第三條 公民行使集會、遊行、示威的權利,各級人民政府應當依照《集會遊行示威法》和本辦法的規定,予以保障。

第四條 公民在行使集會、遊行、示威的權利的時候,必須遵守憲法、法律、法規,不得反對憲法所確定的基本原則,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

第五條 集會、遊行、示威的主管機關,是集會、遊行、示威舉行地的市、縣公安局、城市公安分局;遊行、示威路線經過兩個以上區、縣的,主管機關為所經過區、縣的公安機關的共同上一級公安機關;經過兩個以上市、州的,由省公安機關主管,或者由省公安機關授權的市、州公安機關主管。

第六條 舉行集會、遊行、示威,必須依照本辦法,向主管機關提出申請並獲得許可。《集會遊行示威法》規定不需申請的除外。

第七條 舉行集會、遊行、示威,必須有負責人。

下列人員不得擔任集會、遊行、示威的負責人:

(一)無行為能力或者限制行為能力人;

(二)被判處刑罰尚未執行完畢的;

(三)正在被勞動教養的;

(四)正在被依法採取刑事強制措施或者法律規定的其他限制人身自由措施的。

依照《集會遊行示威法》規定,需要申請的集會、遊行、示威,必須由其負責人持本人居民身份證或其他有效身份證件在舉行日期的五日前向主管機關遞交申請書。申請書中應當載明集會、遊行、示威的目的、方式、標語、口號、人數、車輛數、使用音響設備的種類與數量、起止時間、地點(包括集合地和解散地)、路線和負責人的姓名、職業、住址,並由負責人簽名。

以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組織的名義組織或參加集會、遊行、示威,向主管機關申請前必須經本單位負責人簽名同意,申請書應加蓋本單位的公章。簽名同意的單位負責人為集會、遊行、示威的負責人。

第八條 集會、遊行、示威申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主管機關不予受理:

(一)非集會、遊行、示威負責人遞交的;

(二)集會、遊行、示威負責人未持本人居民身份證或其他有效身份證件的;

(三)格式以信函、電報、電話或其他人轉達等間接方式提出的;

(四)集會、遊行、示威的負責人非本地居民,或者已辦理暫住登記但未持續居住半年以上的;

(五)集會、遊行、示威負責人未在舉行日期的五日前向主管公安機關遞交申請的;

(六)遞交的申請書中未按要求寫清集會、遊行、示威的目的、方式、人數、起止時間、地點、路線和負責人的姓名、職業、住址等主要情況的。

第九條 申請舉行的集會、遊行、示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許可:

(一)反對憲法所確定的基本原則的;

(二)危害國家統一、主權和領土完整的;

(三)煽動民族分裂的;

(四)有充分根據認定申請舉行的集會、遊行、示威將直接危害公共安全或者嚴重破壞社會秩序的。

第十條 主管機關受理集會、遊行、示威申請書後,應當按照《集會遊行示威法》和本辦法的規定進行審查,在申請舉行日期的二日前,作出許可或者不許可的書面決定。不許可的,應當說明理由。逾期不作出書面決定的,視為許可。

申請集會、遊行、示威的負責人應當在申請舉行日期的二日前到主管機關接收決定通知書,逾期不到主管機關接收或拒不簽收的,視為撤回申請。

第十一條 申請舉行集會、遊行、示威要求解決具體問題的,主管機關接到申請書後,可以通知有關機關或者單位同集會、遊行、示威的負責人協商解決問題,並可以將申請舉行的時間推遲五日。

有關機關或者單位接到主管機關通知後,應當立即同集會、遊行、示威負責人協商解決有關問題,並將協商情況及時告知主管機關。

第十二條 申請集會、遊行、示威負責人對主管機關不許可的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決定通知書之日起三日內,向同級人民政府申請複議,人民政府應當自接到申請複議書之日起三日內作出書面決定,並通知主管機關。逾期不作出書面決定的,視為撤銷主管機關不許可的決定,許可集會、遊行、示威。

申請集會、遊行、示威的負責人應當在複議機關接到複議申請書之日起三日內到複議機關接收複議決定書,逾期不到複議機關接收或拒不簽收的,視為撤回申請。

複議機關的決定為終局決定。

第十三條 依法舉行的集會、遊行、示威,主管機關應當派出人民警察維持交通秩序和社會秩序,以保障其順利進行。

第十四條 依法舉行的集會、遊行、示威,任何人不得以暴力、脅迫或者其他非法手段進行擾亂、衝擊和破壞。

第十五條 遊行在行進中遇有不可預料的情況,不能按照許可的路線行進時,人民警察現場負責人有權改變遊行隊伍的行進路線,遊行負責人和參加遊行的人員應當服從。

第十六條 集會、遊行、示威在國家機關、軍事機關、廣播電台、電視台、外國領事館等單位所在地舉行或者經過的,主管機關為了維持秩序,可以在附近設置有明顯標誌的臨時警戒線,必要時還可以設置障礙物,未經人民警察許可,任何人不得逾越。

第十七條 在下列場所周邊距離十米內,不得舉行集會、遊行、示威;十米至三百米內,未經省人民政府批准,不得舉行集會、遊行、示威:

(一)國賓下榻處;

(二)重要軍事設施;

(三)航空港、火車站和重要碼頭。

前款所列場所十米至三百米的具體周邊距離,由所在地的市州人民政府確定,報省人民政府核准。

第十八條 對人群聚集,交通容易堵塞的成都市人民南路地區,未經成都市人民政府批准,不得舉行集會、遊行、示威。

前款所列地區的具體周邊範圍,由成都市人民政府確定。

第十九條 舉行集會、遊行、示威的時間限於早六時至晚十時,經當地人民政府決定或者批准的除外。

第二十條 舉行集會、遊行、示威必須按照主管機關許可的目的、方式、標語、口號、起止時間、地點、路線及其他事項和平地進行,不得使用暴力或煽動使用暴力,並遵守下列規定:不得攜帶武器、管制刀具、爆炸物和其他危險物品;不得包圍、衝擊國家機關,擾亂生產、工作和公共場所秩序;不得攔阻損壞車輛,阻塞交通,侵占損毀公共設施、園林、綠地;不得沿途塗寫、刻畫、張貼標語或散發與許可目的不相符的宣傳品;不得阻礙人民警察依法執行公務。

第二十一條 集會、遊行、示威的負責人必須負責維持集會、遊行、示威的秩序,指定參加集會、遊行、示威人數五分之一以上的人員協助人民警察維持秩序,並嚴格防止非集會、遊行、示威人員加入集會、遊行、示威隊伍。

集會、遊行、示威的負責人及其指定的協助人民警察維持秩序的人員,應分別佩戴明顯標誌。兩種標誌式樣應在舉行集會、遊行、示威一日前送主管機關備案。

第二十二條 舉行集會、遊行、示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警察應當予以制止:

(一)未依照《集會遊行示威法》和本辦法規定申請或者申請未獲許可的;

(二)未按照主管機關許可的目的、方式、標語、口號、起止時間、地點、路線進行的;

(三)在進行中出現危害公共安全或者嚴重破壞社會秩序情況的;

(四)違反本辦法第二十條規定的。

有前款所列情形之一,不聽制止的,人民警察現場負責人有權命令解散;拒不解散的,人民警察現場負責人有權依照國家有關規定決定採取必要手段強行驅散,並對拒不服從的人員強行帶離現場或者立即予以拘留。

參加集會、遊行、示威的人員越過依照本辦法第十六條規定設置的臨時警戒線、進入本辦法第十七條、第十八條所列不得舉行集會、遊行、示威的特定場所或地區的具體周邊範圍或者有其他違法犯罪行為的,人民警察可以將其強行帶離現場或者立即予以拘留。

第二十三條 違反《集會遊行示威法》和本辦法的,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第二十四條 本辦法實施中的具體問題由四川省人民政府負責解釋。

第二十五條 本辦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本作品來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地方性法規。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本作品不適用於該法,所以屬於公有領域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