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嘉靖本三國志通俗演義/第093回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目錄 嘉靖壬午本三國演義
◀上一回 第九十三回 '闞澤密獻詐降書 下一回▶

  闞澤,字德潤,會稽山陰人也。家本庄農,酷嗜儒業,但家甚貧,與人傭工,借書讀誦,但寫一篇,並無遺忘。少有膽氣,對答如流。舉孝廉,除錢塘長。孫權慕其名,召為參謀。因此黃蓋知其能言有膽,故托往之。澤欣然而應諾曰:「大丈夫處世,從事於人,不能立功建業,甘與腐物同盡,真可愧也!既公覆捨命而報東吳,闞澤何惜螻蟻之微生哉!」黃蓋滾下床來,拜而謝之。澤曰:「事不可緩,即當便行。」蓋曰:「書已修下了。」澤領了書,只就當夜扮作漁翁,一人駕小舟,望北岸循水而行。

  是夜,寒星滿天,三更時候,早到水寨。巡江軍士拿住。澤曰:「便報丞相,說東吳闞澤,有機密大事,特來拜見。」是夜,曹橾在旱寨內,軍士報入來。操曰:「莫非是奸細麼?」軍士曰:「只是一漁翁,別無夾帶。」操遂教引將入來。天色未明,操於帳上秉燭而坐。軍士引闞澤至,禮畢。操曰:「吾聞汝乃東吳參謀,來此何干?」澤曰:「人言曹丞相求士,如大旱之望雲霓。今此一問,甚不相合。黃公覆,你又錯尋思了也!」重說一遍。操曰:「吾與東吳旦夕交兵,汝私行到此,如何不問?」澤曰:「黃蓋在於東吳,已歷三世,乃舊功臣。今被周郎於眾將之前痛決一頓,氣無所出,特密告於我。我與公覆,情同骨肉,思無報仇之路,徑獻密書,歸投丞相,擬將糧草軍器以為托獻。未知肯容納否?」操曰:「黃公覆特使先生來降,投降書在何處?」闞澤取書呈上。操拆書就几上看。書曰:

  東吳糧草官、水軍先鋒使黃蓋泣血百拜,謹獻書於大丞相麾下:蓋受孫氏厚恩,曾為將帥,見遇不薄。然顧天下,事有大勢,用江東六郡山越之人,以當中國百萬之眾,眾寡不敵,海內所共見也。東吳將吏,無有愚智,皆知其不可。惟周瑜、魯肅,偏懷淺戇音撞,意未解耳。加之行軍無次,自負其能,無罪受刑,有功不賞。蓋今應天順命,率眾歸降。瑜所督領,自易摧破。交鋒之際,蓋為前部,糧草軍儲,隨船獻納。因是投書,效命在近,乞無疑心,伏希聽納。建安十三年冬十一月日,黃蓋泣血百拜奉書。

  曹操於几案上翻復將書看十餘次,忽然拍案,張目大叫曰:「黃蓋用苦肉計,汝來下詐降書,就中取事,敢來戲侮於吾耶!」便教左右推出斬訖報來。左右將澤簇下,推轉侍斬。闞澤面不改色,仰天大笑。操教牽回,問曰:「吾已識破奸計斬汝,汝何故曬笑?」闞澤曰:「吾不笑汝,吾笑黃公覆不識人耳。」操曰:「何不識人耳?」澤曰:「殺便殺,何必問耶!」操曰:「吾自幼熟讀兵書,足知奸詐之道。汝只好瞞別人,如何瞞得我過!」澤曰:「且說書中那件是奸處?」操曰:「我說破你脫空處,教你死亦暝目。你既是真心獻書投降,何不明約在幾時?你今有何理說?」闞澤大笑曰:「汝不惶恐,還敢夸年幼熟讀兵書!若戰,必被周瑜擒矣!無學之輩,可惜吾屈死汝手!」操曰:「何謂我無學?」澤曰:『汝既通書,不識機謀,不明道理,故知必敗耳!」操曰:「且放他,看他說我那幾般不是處。果理直氣壯,必有議論。」澤曰:「某見汝無待賓之理,吾何必言?但有死而已。」操曰:「願聞高論。」澤曰:「豈不聞『背主作竊,安可期乎』?這話,言那背主作竊,如何約的日期;倘約了日期,急下不得手,這裡接應,必然泄漏。只是但得便就行矣。」曹操是個聰明人,一點便悟,下席復禮:「適來見事不明,誤犯尊威,幸勿掛意。」澤曰:「吾與黃公覆傾心投降,如嬰兒望於父母,豈有詐乎!」操大喜曰:「若二公能建忠義之功,他日受爵,必在諸人之上。」澤曰:「某等非為爵祿耳,但應天順人。」操設酒以待之。少刻,有人於操耳邊私語。操曰:「將書來看。」其人以密書呈上。操看畢,笑容頗喜。闞澤暗喜:「必是蔡中、蔡和來報黃蓋受刑消息,操喜其事乃是真實也。」操良久曰:「煩先生再回江東,與黃公覆約的當日期,先通消息過江,吾以兵接應。」澤曰:「某已離江東,不可還矣。望丞相別遣機密人去。」操曰:「若他人去,事必泄漏。」闞澤再三推辭,只恐曹操心疑,良久乃曰:「若去,則不敢久停,便當行矣。」操賜金珠,澤皆不受。

  別操,再駕扁舟,飛奔江東而來,見黃蓋細說前事。蓋曰:「非公能辯,則蓋徒受苦矣。」澤曰:「吾今去甘興霸寨中,探蔡中、蔡和去也。」蓋曰:「取便而行。」澤至寨,寧問:「先生何來?」澤曰:「帳上見將軍被辱,吾甚不平。」寧笑而不答。忽蔡中、蔡和至。澤以目送甘寧,寧已會闞澤之意。寧曰:「只顯他能,全不以我等為念。吾今無意相持,羞見江左人物也。」四人坐定,甘寧但咬牙恨齒,怒髮衝冠而不言。澤乃虛與甘寧耳邊低語。寧垂首不語,長嘆數聲。蔡中等見寧、澤皆有反意,以言挑之曰:「將軍何故煩惱?先生有何不平?」澤曰:「吾等腹中之苦,汝豈知也。」蔡中曰:「莫非背吳投曹耶?」闞澤失色。甘寧起,拔劍而言曰:「事已敗露,不可留反人在寨;倘若傳說人知,吾事壞矣!」蔡中、蔡和慌曰:「二公勿憂。乞退左右,吾有心腹之論。」寧曰:「可速言之。」蔡和曰:「吾等乃曹公使來詐降也。二公若有順心,吾當引進。」寧曰:「若如此,天賜使也!」澤將黃蓋事說知。二蔡曰:「吾已報知丞相矣。」澤曰:「吾於丞相處見書,特來見興霸矣。」寧曰:「大丈夫既遇明主,當竭力助之。」四人共飲,同論心事。蔡中等遂即修書去報曹操。闞澤之計,合為鏖兵第一功也。後人有詩曰:

  黃蓋深知闞澤忠,故煩托獻離吳東。

  數行降款過江去,百萬貔貅掃地空。

  假使周郎成大事,不教曹操逞奸雄。

  鏖兵赤壁施謀略,合讓先生第一功!

  蔡中自發書報曹操,說:「甘寧反吳,與某同為內應。」闞澤另馳書,遣人報過江,說:「黃蓋動身,未知何日,但看船頭插青牙旗,即糧船也。」卻說曹操連得二書,心中疑惑,聚眾謀士商議。操曰:「誰敢過江打聽?」言未畢,一人應聲而出曰:「某願往。」畢竟其人是誰?

本明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遠遠超過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