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本三國志通俗演義/第092回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目錄 嘉靖壬午本三國演義
◀上一回 第九十二回 '黃蓋獻計破曹操 下一回▶

  當日席上,周瑜先出掌中字,孔明視之,乃一「火」字也。孔明亦出手中字,與周瑜視之,亦是「火」字。因此皆大笑而揩之。瑜曰:「既兩計相同,再無疑矣。幸勿泄漏。」孔明曰:「兩家之事,豈有泄漏之理乎?予料曹操雖經兩番,必不信又如此也。都督盡行之。」飲酒罷分散,余皆不知。

  卻說曹操折了許多箭,心中氣悶。荀攸進曰:「江東有周瑜、諸葛亮二人用計,大江之阻,極切難知。於軍中可選二人去東吳詐降,內為國賊,以通消息,方可圖謀也。」操曰:「正合吾意。汝料軍中,誰可行此計?」攸曰:「蔡瑁被誅,蔡氏家族皆在軍中。有二人乃蔡瑁之房族蔡中、蔡和,見為副將軍。丞相可以恩結之,東吳必不疑矣。」操當夜喚二人入帳,囑付曰:「汝昆仲可引小軍,去東吳詐降。但有動靜,使人密報。事成之後,加汝為列侯,重賜食邑。休生變心!」二人曰:「吾等妻子皆在荊州,安有別心?丞相勿疑。某二人必取周瑜、諸葛亮之首級。」操重賞。次日帶五百軍,小船數隻,順風而下,望南岸來。

  卻說周瑜曉夜不眠,理會進兵之策。忽報江北有數隻小船來到江口,稱說蔡瑁之弟蔡中、蔡和,特來投降。周瑜大喜,教喚來。不時喚至帳下,二人哭拜曰:「吾兄無罪,被曹賊誅之。今欲報仇,特來投降。望賜收錄,願為前部。」瑜取金帛賞勞了當,加為上將,與甘寧引一枝軍馬,以為前部。中、和二人拜謝,遂為中計。瑜密喚甘寧,分付曰:「此二人非投降者,操使過江,透漏消息。只做不知,休要阻當。」寧曰:「此是何意?」瑜曰:「此二人不帶家小,必乃詐降。吾欲將計就計而行,要教他通報消息。汝可殷勤相待,就裡提防。每日書畫卯、酉,約會同來。至期破敵,先要殺他兩個祭旗。汝勿有誤。」甘寧得令,魯肅來見瑜曰:「這兩個多是詐降。」瑜正色曰:「操殺他兄,正欲復仇,何詐之有!你若如此疑惑,安能容天下之士乎?」肅無言可答,遂去告孔明。孔明大笑。肅曰:「先生何故大笑?」孔明曰:「吾笑子敬不識公瑾之用計耳。大江隔遠,細作極難往來,操使蔡中、蔡和詐降,使不疑也。公瑾計上用計,正要他通消息。『兵不厭詐』,公瑾之謀是也。」肅方省悟。

  卻說黃蓋潛入中軍,來見周瑜。瑜問曰:「公覆夜至,必有良謀。」蓋曰:「他眾我寡,難以久持,何不用火以攻之?」瑜曰:「誰教公獻此計?」蓋曰:「某出己意,非他人之所教也。」瑜曰:「吾正欲如此,故留蔡中、蔡和詐降之人以通報消息,但所恨無一人獻詐降計耳。」蓋曰:「某願行此計。」瑜曰:「不受苦楚,如何肯信?」蓋曰:「某自破虜將軍重用到今,雖肝膽塗地,心亦無怨。」瑜頓首謝曰:「君若肯行此計,乃江東之萬幸也!」蓋曰:「某死亦無怨!」遂謝而出。

  次日,周瑜鳴鼓大會,諸將咸集,列於帳下。孔明亦在坐次。周瑜曰:「操引百萬之眾,連絡三百餘里,非一日可破。吾糧草蓄積,累年積月,諸將船上各止許關三個月糧草,準備禦敵。」言未畢,黃蓋進曰:「都督教關多少糧草?」瑜曰:「只支三個月。」蓋曰:「便支三十個月,破敵也難!都督既受大任,相持許久,未見有奇計,空勞我等筋力也。他眾我寡,執迷不悟,只可依張子布之言,棄甲倒戈,北面而降,此為上策。」瑜勃然變色,大怒曰:「吾奉吳主之命,籌畫己定,若有再言降者,必斬之!」眾將面面相看,「今兩軍相敵之際,汝為先鋒,安敢出此言,慢吾軍心耶?不斬汝首,難以服人!」喝左右推出斬首示眾。黃蓋大叫曰:「吾自隨破虜將軍,縱橫東南,己歷三世,那有你來?」瑜大怒,喝斬。甘寧進前告曰:「公覆東吳之舊臣,可以恕之。」瑜喝寧曰:「汝何等之人,敢多言亂吾法度耶!」先喝左右將甘寧亂棒打出。眾官皆跪而告曰:「蓋為先鋒,犯罪可誅,但於軍不利。都督寬宥,權且寄罪。破賊之後,問亦未遲。」瑜怒不息。眾官苦苦哀告,瑜指黃蓋曰:「若不看眾官麵皮,決斬汝首!既犯吾令,且暫免死。左右拖翻,打一百脊杖,以正其罪!」諸官又告,瑜掀翻案桌,叱退諸官,便教行杖。左右將蓋剝去衣服,拖翻在地。咬牙切齒,喝令毒打。打至五十,諸官又告。瑜躍起身,指着蓋曰:「汝敢小覷我耶?且寄下五十棍,再有怠慢,二罪俱罰!」恨聲不絕,入於帳中。

  眾官扶起黃蓋,打得皮開肉綻,鮮血淋漓,扶至帳中,昏絕幾番。動問之人,無不下淚。魯肅也來看問。回到孔明船中,肅問孔明曰:「今日公瑾責罪於公覆,我等是他部下,不敢犯顏苦勸;先生是客,何故袖手旁觀,不發一語?」孔明笑曰:「子敬欺我耶?」肅曰:「某與先生渡江以來,未嘗有事相欺,何故出此言也?」孔明曰:「子敬如何不知?兵法有『神鬼不測之機』。今日公瑾欲殺黃蓋,故毒打之,乃其計也。吾何勸之?」肅方悟。孔明曰:「不用苦肉計,何以瞞操?今必令黃蓋詐降,卻教蔡中、蔡和報其事矣。如子敬見公瑾,切勿言亮知之,只說亮也埋怨。」肅回見瑜,邀入帳內。肅曰:「今日何故痛責黃蓋也?」瑜曰:「諸將怨否?」肅曰:「多有心中不平者,不敢明言也。」瑜曰:「孔明知否?」肅曰:「他也埋怨都督忒情薄。」瑜笑曰:「今番須瞞過也。」肅曰:「何謂也?」瑜曰:「今日打黃蓋,乃計也。欲令他詐降,先須用苦肉計瞞過曹操,就中用火攻之,可決勝也。」肅乃暗思孔明之高才,不敢明言。

  卻說黃蓋臥於帳中,諸將皆來動問。蓋不言語,但長吁不已。小軍忽報參軍特來動問。蓋令人請入,對面而坐。蓋叱退左右。闞澤曰:「將軍莫非與都督有仇?」蓋曰:「非也。某觀看軍中,絕無一人可以為心腹者。惟先生素有忠義之心,故敢以心腹告之。」闞澤曰:「公之受責,莫非苦肉計也?」蓋曰:「何以知之?」澤曰:「以公瑾一動一靜,某已料九分,故特來相探。」蓋曰:「某受吳侯三世之恩,無以為報,故獻此計,以破曹賊。肉雖受苦,亦無恨也。」澤曰:「公之告我,莫非要澤獻詐降書否?」蓋曰:「實有此意,未知肯仗義否?」闞澤言無數句,惹起赤壁鏖兵。未知若何,且聽下回分解。

本明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遠遠超過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