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合作醫療公社辦 生產大隊是重點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合作醫療公社辦 生產大隊是重點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麥蓋提縣紅旗公社通訊員
1969年1月20日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報

我們公社的貧下中農,在毛主席的無產階級革命衛生路線的指引下,衝破了叛徒、內奸、工賊劉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義衛生路線的重重阻撓,從一九五八年開始實行合作醫療。十年來,我們的合作醫療一年比一年發展,一年比一年鞏固。通過實踐,我們認為,「合作醫療公社辦,生產大隊是重點」的辦法比較好。我們的具體作法:經費全部交給公社,由公社統一購買藥物和器械,然後再根據各大隊的不同情況,分發下去。公社有一個設備比較完善的衛生院,除接收大隊轉來的病人外,有關合作醫療的具體事務也都由他們辦理。這樣做的好處是:

一、體現了大隊與大隊之間的互助協作,進一步發揚階級友愛精神。如果合作醫療由大隊辦,人少,資金少,一旦病人多,或遇到開銷上百上千元的病人,便無力負擔。合作醫療由公社統一經辦,就可以抽調較多的人力、資金,互相支援,互相幫助,使各個大隊的合作醫療都能得到鞏固和發展。

二、使合作醫療成為人民公社集體經濟的一個組成部分,有能力建立和擴充農村醫療衛生網,進一步發展農村衛生事業。我們公社衛生院有病床三十張,設有手術室,大隊都有醫療站(有的大隊還辦起了婦產服務站)。公社合作醫療管理委員會把百分之五十以上的藥品發放到大隊醫療站,使貧下中農看病吃藥更加方便。全公社培養了近三十名「赤腳醫生」,初步建立了一支貧下中農自己的醫療衛生隊伍。

三、既有利於技術力量的培養,又有利於醫務人員的思想革命化。公社合作醫療管理委員會,由貧下中農掌握大權。根據廣大貧下中農的要求,合作醫療管理委員會把公社衛生院一些醫務人員下放到大隊,由貧下中農給他們以再教育。同時,選拔一些出身好、思想好、有實踐經驗的「赤腳醫生」,充實到公社衛生院去。這樣做,就使醫務人員與貧下中農距離越來越近了。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馬來西亞以及新西蘭屬於公有領域。但1969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5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內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