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發動廣大工人參加教育革命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發動廣大工人參加教育革命
江蘇建湖縣軋花綜合廠革委會
1971年3月5日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報

偉大領袖毛主席教導我們:「什麼工作都要搞群眾運動,沒有群眾運動是不行的。」一九六九年七月,我們廠管理了上岡中學。工廠管理學校初期,由於我們沒有發動群眾,結果是「少數人忙得團團轉,多數人不知怎麼幹」。後來,我們認識到,是不是發動廣大工人參加教育革命,關係到是不是貫徹執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線,能不能把學校改造過來的大問題。於是,圍繞「掌好文權,管好學校」這個問題,發動全廠職工進行學習和討論,開展革命大批判,激發職工培養革命接班人的無產階級感情,積極參加管理學校。大家表示,我們一定手裡拿扳頭,心裡想人頭,把革命接班人培養好。各車間積極接收師生來廠學工和參加勞動,還組織了三至五人的教育革命組,經常有目的地到學校參加備課、聽課、講課,參加教學領域的斗、批、改。

為了充分發揮廣大職工管校的革命積極性,我們堅持每兩個月召開一次教育革命情況匯報會,由廠革委會或工宣隊負責人向全廠工人匯報廠管校的情況。在這個基礎上,發動職工提出進一步深入開展教育革命,管好學校的意見。在廠管校中碰到一些重大問題時,廣泛聽取工人同志的意見,然後確定解決辦法。這樣做的結果,對不斷提高工人管校的自覺性,促進工人參加教育革命起了很大作用。

要管好學校,還要調動學校師生的革命積極性。我們根據毛主席的知識分子政策,對原有教師邊使用、邊改造,組織他們刻苦地學習毛主席的著作,讓他們到三大革命運動中去,接受工農兵的再教育,改造世界觀。現在,很多教師主動走出辦公室,深入工廠、農村,誠懇地拜工人、貧下中農為師。我們也很重視把學生的積極性引導到教育革命中來。有些學生貼出大字報,對學校教育革命既肯定了成績,又提出了問題。我們抓住這個「苗頭」,到學校召開座談會,進一步發動師生大鳴大放。師生提出了二百多條寶貴意見,對我們進一步管好學校,推動教育革命深入發展起了很大作用。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馬來西亞以及新西蘭屬於公有領域。但1971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7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內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