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北京市水利工程保護管理條例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北京市水利工程保護管理條例
制定機關:北京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北京市水利工程保護管理條例在維基數據編輯
法律位階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性法規在維基數據編輯
立法機關北京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在維基數據編輯
有效區域北京市在維基數據編輯
公布日期2018年3月30日在維基數據編輯
施行日期2018年3月30日在維基數據編輯
收錄於 國家法律法規數據庫在維基數據編輯

北京市水利工程保護管理條例

(1986年4月30日北京市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

員會第二十二次會議通過 根據1997年4月15日北京

市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六次會議通過

的《關於修改〈北京市水利工程保護管理條例〉的決定》

修正 根據2010年12月23日北京市第十三屆人民代表

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二次會議通過的《關於修改部分

地方性法規的決定》修正 根據2016年11月25日北京

市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一次會議通

過的《關於修改部分地方性法規的決定》修正)

目   錄

第一章 總  則

第二章 工程保護與管理

第三章 防洪與清障

第四章 獎勵與懲罰

第五章 附  則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加強水利工程的保護和管理,充分發揮工程效益,促進工農業生產發展,保障城鄉人民生活用水,確保首都防洪安全,特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市行政區域內的水利工程,包括河道、湖泊、防洪排澇工程,水庫、蓄水、引水、提水工程,農田排灌、農村人畜飲水工程,水行政主管部門管理的水力發電工程以及附屬於上述工程的土地、山場和設施,均按本條例管理。

第三條 市和區水行政主管部門是市和區人民政府管理水利工程的主管機關。

市水行政主管部門主管全市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區水行政主管部門主管本區管轄的水利工程管理工作。鄉(鎮)人民政府設水利助理員,負責本鄉(鎮)管轄的水利工程管理工作。

第四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制定水利建設、管理的規劃和年度計劃,用於水利工程建設和管理的資金,應占市和區、鄉(鎮)財政年度預算的適當比例。

實行計劃供水,有償供水。水費收入用於水利工程的保護管理、更新改造,不得挪作他用。

城市維護費和徵收的排污費,應分別有適當數量和比例用於承擔城市排水河道、溝渠的維護、管理。

集體經濟組織管理的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維護、更新、興建所需資金,由受益的集體經濟組織自籌。經濟困難的,市和區、鄉(鎮)人民政府可給予適當補助。

第五條 集體經濟組織管理的水利工程應當加強統一管理,建立、完善管理責任制。未經區水行政主管部門批准不得擅自拆毀、變賣或分給個人。

第六條 一切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水利工程設施的責任和參加防洪搶險的義務,並有權制止和檢舉損害水利工程的行為。

第二章 工程保護與管理

第七條 市和區管理的水利工程和跨越區、鄉(鎮)的水利工程,分別由市和區水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建立、健全管理機構。園林綠化、城市管理部門和國營農場(林場、牧場)負責建立和健全所屬水利工程的管理組織。鄉(鎮)設水利管理服務站。村集體經濟組織管理的蓄水、引水和機井、揚水站、排灌渠道等水利工程,必須建立、健全管理組織或確定管理人員。

水利工程管理機構、組織和管理人員的基本職責是:依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本條例,加強工程保護,預防和制止偷盜、損毀、哄搶等破壞水利工程設施的行為,並及時上報主管部門查處;維護、保養工程設施,確保工程完好;合理用水、節約用水,執行供水計劃和防洪調度命令;建立各項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充分發揮水利工程綜合效益。

第八條 市和區管理的水庫、引水渠和其他水利工程及附屬的土地、山場屬於各該工程的管理範圍;兩堤之間的河道及護堤地和無堤河道的設計行洪範圍為河道的管理範圍;排灌渠道及護渠地為渠道的管理範圍。

市和區管理的河道、渠道管理範圍,由市和區水行政主管部門提出方案,報同級人民政府批准。集體經濟組織管理的水利工程,包括機井、揚水站、渠道等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管理範圍,按管理權限,分別由鄉(鎮)人民政府和集體經濟組織劃定。跨鄉工程由區水行政主管部門劃定。

水利工程管理範圍與公路等其他工程管理範圍重疊交叉時,由雙方協商解決,達不成協議的,按管轄權限報人民政府決定。

各類水利工程的管理範圍,應標圖立界,由水利工程管理單位管理。

第九條 在水利工程的管理範圍內,禁止下列行為:

(一)毀損水利工程、水工水文觀測設施及通訊、照明、交通等附屬設備;

(二)擅自建築房屋和在河道及引水、排水渠內築壩,在庫區內填庫造地;

(三)傾倒垃圾、渣土、工礦廢棄物,修造墳墓和其他構築物,堆放物料,圍河養殖,擠占河道、溝渠;

(四)擅自爆破、採石、挖沙、取土、打井、採伐林木;

(五)在壩頂、水閘交通橋行駛履帶車輛、超重車輛;

(六)非管理人員開關、啟閉水利設備;

(七)在堤防上及大型渠道內墾植、放牧;

(八)在河道內修建套堤、高渠、高路。

第十條 在重要河道、引水渠、排灌渠道管理範圍的周圍,市和區水行政主管部門根據保護水利工程的需要,可以提出水利工程保護範圍,報同級人民政府批准。在保護範圍內,不得從事挖沙取土、修建魚池、擅自建房和爆破等危害水利工程的活動。違反的,除批評制止外,責令恢復原狀。

第十一條 確有必要在水利工程管理範圍和保護範圍內進行建設的,應當按照保護水利工程安全的要求提出設計,根據水利工程管理權限分別報經市和區水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同意,依照《北京市城鄉規劃條例》的規定報批。

工程建設單位應按照批准的設計施工,按期竣工。不按設計施工或不能按期竣工,影響蓄水、供水、排水和行洪的,水利工程管理機構可以責令建設單位停止施工、拆除或者採取其他保護措施。

建設施工如確需阻斷或損壞排灌溝渠、涵閘、管道、堤壩、橋梁等工程的,建設單位應當事先報水行政主管部門批准,採取臨時措施,保證原水利工程的效能,並在限期內修復或修建相應的工程設施。

第十二條 在同一個排灌系統內,未經上下游雙方協商和區水行政主管部門批准,不准阻斷、擴大或縮小原有排灌溝渠。

第十三條 擴建、改建和新建水利工程,必須服從水利工程管理的統一規劃,按管理權限報市和區水行政主管部門批准或經市和區水行政主管部門審核,依照國家有關規定報上級主管機關批准。

需要廢除的水利工程,應當報原批准建設的機關核准,原有設備和物資必須妥善保管,可以由市和區水行政主管部門和鄉(鎮)人民政府有償調劑使用。

第十四條 由水行政主管部門供水的用水戶必須按規定繳納水費。逾期不繳納的,加收滯納金。經催繳仍不繳納的,由市和區水行政主管部門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水費的核定、計收和管理辦法,由市人民政府制定。

第三章 防洪與清障

第十五條 河道、水庫按國家規定的防洪標準設防。

永定河、潮白河、北運河、溫榆河按50年一遇行洪標準清除行洪障礙物,清障範圍由市水行政主管部門提出,報市人民政府批准。永定河盧溝橋以上分洪道和其他中、小河道的行洪清障標準及範圍,由市和區水行政主管部門提出,報同級人民政府批准。

凡應當清除的行洪障礙物,本着「誰設障,誰清除」的原則,由市和區水行政主管部門向設障單位發出清障通知書,限期清除。設障單位有異議時,應當在接到清障通知書10日內向市和區人民政府提出,由市和區人民政府決定。逾期不清除行洪障礙物的,由市和區水行政主管部門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清除費用由設障單位或個人負擔。

第十六條 不符合防洪設防標準嚴重壅水的橋梁、引路和其他跨河工程設施,該工程管理部門應當根據水行政主管部門的要求,在限期內改建、擴建。

第十七條 河道內不得種植樹木,經市和區水行政主管部門批准在灘地種植樹木除外。現有影響行洪和水文測驗的樹木,應當限期清除。

第十八條 在河道內開採沙石,按照市人民政府的規定執行。

第十九條 大、中型河道堤頂,除防汛、公安、消防、救護等特許車輛外,禁止其他機動車、獸力車通行。市和區水行政主管部門和交通部門確定的堤路結合地段不在此限。

汛期交通應當服從市和區防汛抗旱指揮部的統一指揮。

第二十條 防洪工作應統一指揮、統一調度,分級、分段負責。任何單位和個人必須執行防洪調度命令。

永定河、北運河、溫榆河、潮白河、城市河湖及大、中型水庫防洪調度命令,根據國務院有關規定由市防汛抗旱指揮部下達,其他河道和水庫的防洪調度命令由區防汛抗旱指揮部下達。

第四章 獎勵與懲罰

第二十一條 對認真貫徹執行本條例、積極參加防洪搶險,保護管理水利工程設施成績顯著的單位和個人,由各級人民政府或市和區水行政主管部門給予獎勵。

第二十二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單位或個人,給予處罰:

(一)違反本條例第九條第一項,情節顯著輕微的,除令其負責修復或照價賠償外,並處以損失金額1倍以下的罰款。

(二)違反本條例第九條第二項、第八項規定的,應當限期清除。本條例施行後,在河道和引水、排水渠管理範圍內進行違章建築的,除限期清除外,按違章建築工程總面積每平方米處5元至50元的罰款或按違章建設工程總造價處1%至5%的罰款,並對違章單位的主管負責人、直接責任人處100元至本人6個月收入的罰款。

(三)違反本條例第九條第三項的,除恢復原狀外,對傾倒垃圾、渣土、工礦廢棄物的,每傾倒1噸罰款1000元,對直接責任人罰款200元,並在限期內清運乾淨。逾期未清運乾淨的,每超過1天每噸加罰50元。

(四)違反本條例第九條第四項規定的,除責令糾正違法行為、賠償損失、採取補救措施外,並處以罰款。擅自爆破、打井的,處工程造價1倍的罰款;擅自採石、挖沙、取土的,處價值1倍的罰款;擅自採伐林木的,按本市林木資源保護管理法規處理。

(五)違反本條例第九條第五、六、七項和第十九條的,根據情節,給予批評教育,並可處200元以下罰款。在堤壩及大型渠道墾植的,還應令其恢復地貌。

(六)偷盜水利工程設施,數額很小、情節顯著輕微的,追回贓物或照價賠償。違反治安管理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處理。

毀壞、盜竊或以其他方法破壞水利工程設施及附屬設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三條 根據第二十二條處以罰款的,行政處罰決定按照水利工程管理權限,分別由市和區水行政、園林綠化、城市管理主管機關作出。當事人對罰款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複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逾期不申請複議、不起訴又不履行的,由作出決定的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第二十四條 對拒不執行防洪調度命令,尚未造成後果的,應當追究責任人員的行政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五條 在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中,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玩忽職守的,視情節和後果,追究責任人員的行政責任或刑事責任。

第二十六條 拒絕、阻礙水利工程管理人員依法執行職務,未使用暴力、威脅方法的,依照《中華人民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處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五章 附  則

第二十七條 本條例自1986年6月1日起施行。《北京市水利工程管理辦法》和《北京市革命委員會關於保護水利工程的布告》同時廢止。

本作品來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地方性法規。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本作品不適用於該法,所以屬於公有領域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