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農業農村部關於促進農產品加工環節減損增效的指導意見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農業農村部關於促進農產品加工環節減損增效的指導意見
農產發〔2020〕9號
2020年12月23日
發布機關:農業農村部
農業農村部網站

農業農村部關於促進農產品加工環節減損增效的指導意見

農產發〔2020〕9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農業農村(農牧)廳(局、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農村局:

近年來,農產品加工業快速發展,成為鄉村產業的主體力量,為促進農業提質增效、農民就業增收發揮了重要作用。但農產品加工不足和加工過度問題突出,造成加工環節損失較多,影響糧食等主要農產品有效供給和加工業質量效益提升。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部署,促進農產品加工業高質量發展,現提出以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緊扣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目標,聚焦加工環節,突出標準引領,強化創新驅動,引導農產品合理加工、深度加工、綜合利用加工,推進農產品多元化開發、多層次利用、多環節增值,實現減損增供、減損增收、減損增效,促進農產品加工業優化升級,為鄉村全面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撐。

(二)基本原則。

堅持分類指導。根據不同品種和不同需求,合理確定主食類、鮮食類和功能類加工程度,做到宜粗則粗、宜精則精,宜初則初、宜深則深。

堅持標準引領。突出營養導向,兼顧口感和外觀,完善農產品加工標準,推動產品適度加工、深度加工。

堅持創新驅動。突破加工技術瓶頸,創新加工工藝,創製配套設備,提高農產品加工綜合利用率。

堅持綠色發展。健全全程質量控制、清潔生產和可追溯體系,生產開發安全優質、綠色生態的食品及加工製品,促進資源循環高效利用。

(三)發展目標。

到2025年,農產品加工環節損失率降到5%以下。到2035年,農產品加工環節損失率降到3%以下。

二、加強設施建設,發展農產品初加工減損增效

(四)發展延長銷售時間類初加工。支持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和中小微企業等,建設烘乾和儲藏等設施,延長供應時間,有效降低損耗,促進提升品質。糧食等耐儲農產品,重點發展烘乾、儲藏、脫殼、去雜、磨製等初加工,實現保值增值。果蔬、奶類、畜禽及水產品等鮮活農產品,重點發展預冷、保鮮、冷凍、清洗、分級、分割、包裝等倉儲設施和商品化處理,實現減損增效。

(五)發展終端消費需求類初加工。拓展農產品初加工範圍,減少產後損失。食用類初級農產品,重點發展清洗、分級、包裝、切分、發酵、壓榨、灌制、炸制、干制、醃製、熟制等初加工,提高農產品附加價值。棉麻絲、木竹藤棕草等非食用類農產品,重點發展整理、切割、粉碎、打磨、烘乾、拉絲、編織等初加工,開發多種用途。

三、改進工藝裝備,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減損增效

(六)促進口糧品種適度加工。引導農產品加工企業合理確定小麥、稻穀等口糧品種加工精度,減少精面、精米等過度加工造成的資源浪費和營養流失,提高出粉和出米率。發展專用粉、全麥粉和專用米、糙米等新型健康產品,增加營養成分,減少加工損失。

(七)促進農產品深度加工。鼓勵大型農業企業和農業科技型企業,創新超臨界萃取、超微粉碎、蛋白質改性等技術,挖掘玉米、大豆和特色農產品等多種功能價值,提取營養因子、功能成分和活性物質,開發營養均衡、養生保健、食藥同源的加工食品和質優價廉、物美實用的非食用加工產品。

四、推行綠色生產,發展綜合利用加工減損增效

(八)推進糧油類副產物綜合利用。引導糧油加工企業應用低碳低耗、循環高效的綠色加工技術,綜合利用碎米、米糠、稻殼、麥麩、胚芽、玉米芯、餅粕、油腳等副產物,開發米粉、米線、米糠油、胚芽油、膳食纖維、功能物質、多糖多肽等食品或食品配料,生產白炭黑、活性炭、助濾劑等產品,提高糧油綜合利用效率。

(九)推進果蔬類副產物綜合利用。引導果蔬加工企業應用生物發酵、高效提取、分離和製備等先進技術,綜合利用果皮果渣、菜葉菜幫等副產物,開發飼料、肥料、基料以及果膠、精油、色素等產品,實現變廢為寶、化害為利。

(十)推進畜禽水產類副產物綜合利用。引導畜禽水產加工企業應用酶解、發酵等先進適用技術,綜合利用皮毛、骨血、內臟等副產物,開發血漿蛋白、膠原蛋白腸衣、血粉、多肽、有機鈣、魚油等產品,提升加工層次。

五、強化標準引領,推進農產品加工創新減損增效

(十一)完善農產品加工標準體系。按照「有標采標、無標創標、全程貫標」要求,制修訂農產品加工業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建立適宜的農產品及其加工製品評判標準體系。健全果蔬、畜禽、水產等鮮活農產品加工技術規範、操作規程和產品標準。修訂稻穀、小麥等口糧加工標準,降低色度、亮度等感官指標,提高出米率、出粉率等產出指標。完善玉米等深加工標準,提高加工層次。

(十二)開展加工技術創新。組織科研院所與農產品加工企業開展聯合攻關,研發一批集自動測量、精準控制、智能操作於一體的綠色儲糧、動態保鮮、快速預冷、節能幹燥等減損實用技術,以及實現品質調控、營養均衡、清潔生產等先進加工技術,減少資源浪費和營養流失。

(十三)推進加工裝備創製。引導農產品加工裝備研發機構和生產創製企業,開展智能化、清潔化加工技術裝備研發,提升農產品加工裝備水平。運用智能製造、生物合成、3D打印等新技術,集成組裝一批科技含量高、應用範圍廣、節糧節水節能的農產品加工工藝及配套裝備,降低農產品加工物耗能耗。

六、加強組織領導,保障農產品加工減損增效措施落實到位

(十四)強化統籌協調。將減少農產品加工環節損失浪費納入有關責任制考核內容,建立農產品加工環節減損增效協調機制,調度分析加工環節減損增效措施落實進展,研究改進的具體措施。各級農業農村部門要承擔起牽頭抓總的職責,加強與發展改革、財政、工業和信息化、市場監管等部門的溝通協調,推進各項措施落實。引導大型農產品加工企業主動扛起責任,把農產品加工環節減損增效的各項措施落到實處。

(十五)強化政策扶持。支持農產品加工企業參與農業產業強鎮、現代農業產業園、優勢特色產業集群等相關項目建設,改造提升加工技術裝備。完善農機購置補貼政策,拓展烘乾、清選、粉碎、磨製等農產品初加工機械購置補貼範圍。支持農民合作社和家庭農場與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通過利益聯結組建農業產業化聯合體,共同促進農產品加工環節減損增效。引導金融機構對減損增效成效顯著的農產品加工企業優先提供貸款支持。

(十六)強化宣傳引導。加強公眾營養膳食科普知識宣傳,引導消費者樹立科學、健康的消費理念,逐步轉變追求口糧「亮、白、精」的消費習慣。發揮社會組織作用,督促農產品加工企業嚴格執行國家和行業標準。總結推廣一批農產品加工環節減損增效發展模式和典型案例,充分運用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全方位宣傳推介,營造全社會共同關注、協同支持農產品加工環節減損增效的良好氛圍。

農業農村部

2020年12月23日

本作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本作品不適用於該法,在中國大陸和其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註:中文維基文庫社群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演講,不總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