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關於印發《推進中醫藥高質量融入共建「一帶一路」發展規劃(2021—2025年)》的通知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關於印發《推進中醫藥高質量融入共建「一帶一路」發展規劃(2021—2025年)》的通知
國中醫藥國際發〔2021〕6號
2021年12月31日
發布機關: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中醫藥局網站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關於印發《推進中醫藥高質量融入共建「一帶一路」發展規劃(2021—2025年)》的通知

國中醫藥國際發〔2021〕6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衛生健康委、中醫藥管理局、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健康委、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當前,共建「一帶一路」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為全面提升中醫藥參與共建「一帶一路」質量與水平,助力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共同制定了《推進中醫藥高質量融入共建「一帶一路」發展規劃(2021-2025年)》。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2021年12月31日

推進中醫藥高質量融入共建「一帶一路」發展規劃(2021—2025年)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戰略規劃》,全面提升中醫藥參與共建「一帶一路」質量與水平,助力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制定本規劃。

一、規劃背景

推進中醫藥高質量融入共建「一帶一路」,是推進健康絲綢之路建設的重要領域,是構建衛生合作夥伴關係的重要舉措,是推進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容,也是推動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的重要載體。

「十三五」期間,中醫藥參與共建「一帶一路」取得積極進展。一是政策溝通持續深化。中醫藥已傳播至196個國家和地區,成為中國與東盟、歐盟、非盟、拉共體以及上海合作組織、金磚國家、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中國-葡語國家經貿合作論壇等地區和機制合作的重要領域。第七十二屆世界衛生大會審議通過了《國際疾病分類第十一次修訂本(ICD—11)》,首次納入以中醫藥為主體的傳統醫學章節,中醫藥歷史性地進入世界主流醫學體系,中醫藥在國際傳統醫學領域的話語權和影響力顯著提升。二是貿易暢通卓有成效。中醫藥內容納入16個自由貿易協定,建設17個國家中醫藥服務出口基地,中藥類產品進出口貿易總額累計達到281.9億美元,中醫藥服務與產品應用範圍進一步擴大。三是資源互通有序推進。建設30個較高質量的中醫藥海外中心和56個中醫藥國際合作基地,為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民眾提供優質中醫藥服務,推動中藥類產品在更多國家註冊。四是科技聯通成果豐碩。與國際標準化組織合作制定頒布64項中醫藥國際標準,複方青蒿素快速清除瘧疾項目幫助非洲逾百萬人口地區短期內實現了從高度瘧疾流行區向低度瘧疾流行區的轉變,建成中醫藥領域首個國家級「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五是民心相通日益加強。中醫藥納入多個政府間人文交流合作機制,藏醫藥浴法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打造了一批中醫藥國際文化傳播品牌,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傳統醫學教育合作邁出堅實步伐,中醫藥的國際認可度和影響力持續提升。六是抗擊疫情作出重要貢獻。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發布多語種版本新冠肺炎中醫藥診療方案,與150多個國家和地區分享中醫藥抗疫經驗,向28個國家派出中醫專家協助抗疫,「三藥三方」等有效抗疫中藥方劑被多個國家借鑑和使用,為全球抗擊疫情發揮積極作用。

經過多年的發展,中醫藥已獲得世界越來越多國家的認可,中醫藥醫療、教育、科技、文化、產業等領域國際合作取得積極進展,為中醫藥高質量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奠定了堅實基礎。同時,中醫藥服務人類衛生健康潛能尚需深挖,中醫藥健康產業國內國際循環有待暢通,中醫藥國際科技合作層次亟需提高,中醫藥國際教育整體水平仍需提升,中醫藥促進民心相通能力有待加強。

二、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緊密圍繞推進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總體要求,以傳承創新發展中醫藥為主線,以推動中醫藥現代化產業化和走向世界為目標,聚焦重點地區、重點國別、重點國際組織,傳承精華、守正創新,充分發揮中醫藥防病治病的獨特優勢和作用,服務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民眾,為推動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貢獻力量。

(二)基本原則

統籌兼顧、突出重點。堅持政府引領、市場運作,更好發揮中央、地方和各方面積極性,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和兩種資源,充分發揮中醫藥特色和多元價值優勢,以健康為核心增加高質量中醫藥服務供給。

因地制宜、注重實效。立足共建「一帶一路」國家不同國情和當地民眾醫療保健需求,開展各具特色、多種形式的中醫藥國際交流與合作,精準設計並實施合作策略、模式與項目,互惠互利,增強綜合效益,實現可持續發展。

內外協同、開放合作。整合優勢資源,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深入開展傳統醫學交流與合作,共商傳統醫學發展大計,共建傳統醫學合作平台,共享傳統醫學發展成果。

傳承發展、造福人類。傳承中醫藥寶庫精華,加快推進中醫藥創新發展,推動中醫藥開放發展,進一步擴大中醫藥全球應用範圍,增進人類健康福祉。

(三)發展目標

「十四五」時期,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合作建設30個高質量中醫藥海外中心,頒布30項中醫藥國際標準,打造10個中醫藥文化海外傳播品牌項目,建設50個中醫藥國際合作基地,建設一批國家中醫藥服務出口基地,加強中藥類產品海外註冊服務平台建設,組派中醫援外醫療隊,鼓勵社會力量採用市場化方式探索建設中外友好中醫醫院。到2025年,中醫藥政府間合作機制進一步完善,醫療保健、教育培訓、科技研發、文化傳播等領域務實合作紮實推進,中醫藥產業國際化水平不斷增強,中醫藥高質量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取得明顯成效。

展望2035年,中醫藥融入更多共建「一帶一路」國家主流醫學體系,在國際傳統醫學領域的話語權和影響力顯著提升,在衛生健康、經濟、科技、文化、生態等方面的多元價值充分發揮,中醫藥高質量融入共建「一帶一路」格局基本形成。

三、主要任務

(一)深化全球衛生治理合作,着力構建傳統醫學合作夥伴關係

1.深化政府間合作。落實現有中醫藥合作協議,推動中醫藥納入更多國家主流衛生體系和政府間合作機制,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廣泛開展傳統醫藥合作。重點推進在上海合作組織、金磚國家、二十國集團框架下傳統醫學合作,充分發揮「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中非合作論壇、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瀾滄江—湄公河合作、中國—葡語國家經貿合作論壇、中國—阿拉伯國家合作論壇、中國—拉共體論壇等平台機製作用,深化傳統醫學新冠疫情防控、政策制定、科學研究、標準化等領域合作,加大中醫藥對外援助力度。

2.深化國際組織框架下合作。落實世界衛生組織傳統醫學決議和與世界衛生組織合作諒解備忘錄,不斷提升與世界衛生組織合作水平。完善中醫藥國際標準化體系建設,加強同世界衛生組織、國際標準化組織在標準化領域合作,協調製定國際傳統醫藥標準和監管規則。推動中醫藥國際組織建設,深化與其他國際組織、其他傳統醫學機構交流與合作,充分發揮華僑華人作用,推動中醫藥在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發展。

(二)深化醫療衛生合作,着力增加優質中醫藥服務供給

1.加強國際抗疫合作。深化中醫藥參與重大傳染病防控領域國際合作。完善中醫藥應對國際關注的公共衛生緊急事件機制。分享中醫藥治療新冠肺炎的診療和康複方案,加大「三藥三方」等有效方劑宣傳和推介力度。打造高水平國際化國家中醫疫病防治隊伍,根據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需求提供抗疫技術和產品支持。加強國際傳統醫學防治重大感染性疾病聯盟建設。組織優勢團隊協作攻關,獲得高質量臨床循證證據,科學闡述中藥作用機理,篩選或改良針對性更強的方藥,為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抗疫增添有力武器。

2.打造高水平醫療服務平台。打造高水平中醫藥海外中心,針對不同國家、不同民族常見病、多發病制定預防和治療方案,向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民眾、海外華僑華人、留學生、中資機構人員和赴境外旅行人員等提供優質中醫藥服務。加強中醫藥國際合作基地建設,統籌國內外資源,引進國際先進技術與經驗,不斷提升合作質量與效益。推動社會力量提升中醫藥海外中心和國際合作基地建設質量。探索在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建設中外友好中醫醫院。

(三)深化科技創新合作,着力塑造中醫藥發展新優勢

1.加強科技交流合作。推動中醫藥參與國家戰略性科技創新合作與政府間國際科技創新合作,探索中醫藥國際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鼓勵利用先進技術與經驗,推進在中醫藥基礎理論、中醫臨床和中藥領域的國際研究,加強中醫醫學科學性闡述,推動中醫藥產品、技術和服務的全球應用。支持建設中醫藥領域知識產權專題數據庫,為產業發展提供支撐。探索開展航天領域中醫藥國際合作。

2.強化科研平台建設。支持中醫藥科研院所、高校、企業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相關機構以合資、合作的方式聯合建設「一帶一路」中醫藥聯合實驗室,支持開展中醫藥防治傳染病和常見病的機制研究、藥物研發、臨床評價及診療方案推廣等,提升學術支撐產業能力。

3.推進重大裝備研發。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歷史機遇,促進醫工結合,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相關機構合作,依託國內外中醫藥機構成立中醫藥重大裝備研究院,吸引國內外人才專家進行合作,開展中醫藥領域重大裝備研發,加速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逐步實現中醫藥裝備標準化、自動化、數字化和智能化,為中醫藥國內外發展提供重大設備支持。

(四)深化國際貿易合作,着力培育中醫藥發展新優勢

1.擴大中藥類產品貿易。加快培育我國中醫藥國際化企業和國際知名品牌,鼓勵高附加值中藥類產品出口,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研究調整中藥產品稅則號列,提升中藥類產品通關便利化水平,加強中藥類產品進出口政策協調,擴大中藥類產品在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市場份額。鼓勵跨境寄遞企業承接中藥及其製劑國際寄遞服務。探索建立中藥大宗商品國際貿易指數和交易平台。

2.做大做強中醫藥服務貿易。加強國家中醫藥服務出口基地建設。完善中醫藥服務貿易統計體系。鼓勵中醫藥機構到海外開辦中醫醫院、連鎖診所和中醫養生保健機構。加強中醫藥服務貿易對外整體宣傳和推介。加快中醫藥服務與旅遊、森林康養等產業的融合發展,吸引境內外消費者,帶動國內健康服務業發展。鼓勵海外患者來華接受中醫藥服務,依法依規為相關人員提供簽證便利。

3.擴大中醫藥國際市場准入。加強中藥類產品海外註冊服務平台建設。推動中藥類產品以藥品、保健品、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等多種方式在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開展註冊,完善中藥類產品當地銷售和生產體系。積極參與中外自由貿易協定談判和投資協定談判,降低中醫藥產品和服務國際市場准入壁壘。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將中醫藥產品或服務納入當地醫療保險。

(五)深化健康產業合作,着力擴大中醫藥發展規模

1.提升企業「走出去」水平。提升中醫藥企業國際競爭力和中醫藥產品國際影響力,鼓勵中醫藥企業通過海外投資、品牌收購、兼併重組等方式,在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建立分公司、子公司,聘用當地員工,融入當地文化,加快培育產業鏈條完備的跨國公司和知名國際品牌。鼓勵在國內綜合保稅區開展中藥材加工。開展中醫藥企業國際化指數研究。

2.推動中外合作產業園建設。充分利用中外合作產業園優惠政策,探索推進中醫師海外行醫許可,推動入園企業中藥類產品當地註冊,推動建立中外合作產業園中國註冊中成藥認可制度,為當地民眾提供優質中醫藥產品與服務。推動中醫藥項目更多納入中外合作產業園建設,加強中外合作產業園同國內中醫藥產業園合作,形成內外聯動發展格局。

3.加強中藥材產業合作。推動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聯合開展藥用植物的保護、開發與利用,加強專家和技術人員交流與合作。加強全球中藥種質資源合作,建立全球中藥種質數據庫,構建傳統藥物種質資源庫和標準化體系。支持優質和緊缺的中藥材資源進口,鼓勵合作建立中藥材海外基地。

4.提升產業數字化水平。全面提升互聯網+中醫藥跨境服務能力,大力發展遠程醫療和遠程教育等跨境支付類服務貿易,推動開展中醫藥跨境電子商務,引導跨境電商進行中醫藥產品推廣。以數字技術推動中醫藥共享發展。

(六)深化區域國際合作,着力推進中醫藥開放發展

1.加強與區域戰略協同對接。推動中醫藥參與共建「一帶一路」與西部大開發、東北全面振興、中部地區崛起、東部率先發展協同聯動。推動京津冀中醫藥協同開放發展,開展粵港澳大灣區中醫藥高地建設,推動長三角構建高質量、一體化的中醫藥服務發展模式,推動長江經濟帶、黃河流域中醫藥高質量開放發展,推進中醫藥高質量融入新疆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和福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建設,支持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中醫藥發展,推動中醫藥領域實現更高水平對外開放。

2.更好發揮各類開放平台作用。支持發揮自貿試驗區、海南自由貿易港示範引領作用,在中醫藥治未病納入收費項目、中醫藥知識產權保護、進出口通關及檢驗便利化方面開展先行先試。

(七)深化教育合作,着力加強中醫藥國際人才隊伍建設

1.開展院校合作。提升中醫藥高等院校國際教育水平,保障質量前提下,合理調整留學生規模,加強師資隊伍建設,鼓勵和吸引更多留學生來華學習中醫藥。鼓勵中醫藥高等院校以針灸、醫學英語、中醫護理、中醫傳播等國際合作優勢學科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知名院校開展教育合作與交流,打造線上精品課程,積極推動中醫藥納入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高等教育體系。堅持以醫療為先導,加強學術交流,促進國際教育合作。建立中醫藥教材全球標準,打造中醫藥國際教育知名品牌,不斷提升中國作為中醫藥學發源國學術權威性。

2.拓展培訓合作。建立中醫藥多語種課程雲平台,線上、線下相結合,為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從業人員提供中醫藥學歷教育和短期培訓,吸引更多共建「一帶一路」國家人員來華學習中醫藥,加強海外中醫藥本土化從業人員培養。重點推進現代醫學從業者中醫藥培訓,加大中醫藥科普力度,提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民眾對中國文化和中醫藥基礎知識理解和認同。

3.強化國際化人才培養。加大國際複合型中醫藥人才培養力度,實施中醫藥英才海外培養合作項目。鼓勵世界不同傳統醫學間人才交流,引進具有中醫藥領域管理和研究經驗的高水平人才。持續提升國際組織職員能力。

(八)深化文化交流合作,着力增強中醫藥影響力

1.加強國際傳播。加強中醫藥對外宣傳,支持拍攝中醫藥影視精品,面向國際社會不同群體出版「一看就懂」的中醫藥科普書籍,加強與國際主流媒體合作,充分利用短視頻、動漫等喜聞樂見方式和海外社交媒體平台,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醫藥,講好中醫藥故事,不斷提升對中華文化的理解。加強已納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中醫藥項目的保護和傳承。

2.打造亮點品牌。將中醫藥納入國家重大對外文化推廣活動,深入開展中醫中藥海外行、「一帶一路」針灸風採行等系列活動,打造融中醫藥健康諮詢、展覽展示、品鑑體驗、現場習練為一體的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中醫藥文化亮點品牌,加強中醫藥商標品牌和地理標誌產品在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推介。發展中醫藥對外文化產業,開發中醫藥周邊文創產品,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知名度的中醫藥新媒體品牌。

四、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國務院中醫藥工作部際聯席會議指導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負責中醫藥高質量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工作重大事項的統籌指導、綜合協調、督促檢查。各級中醫藥行政主管部門要將中醫藥高質量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工作納入當地中醫藥事業發展規劃,鼓勵制定本地區推進中醫藥高質量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實施方案,結合當地實際細化落實目標任務和政策措施,建立工作機制,加強人員配置,確保相關重點任務落地見效。

(二)強化支撐保障。統籌利用投融資、對外援助等方面資源,指導和鼓勵社會資本探索設立中醫藥「一帶一路」發展基金,為深化同發展中國家特別是共建「一帶一路」國家中醫藥合作提供支持。鼓勵金融機構按照市場化原則,為中醫藥服務出口項目和中醫藥企業海外投資提供信貸支持等金融服務,加大信貸對中醫藥企業海外投資的支持力度。支持保險公司對中醫藥「一帶一路」建設項目和服務出口項目提供保險服務,鼓勵將優質海外中醫藥服務納入出境人員醫療保險,鼓勵境外商業保險覆蓋中醫藥服務。

(三)強化環境建設。廣泛宣傳推進中醫藥高質量融入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意義和重大舉措,有效傳播中醫藥理念和文化,及時總結宣傳先進經驗、典型做法和積極成效,講好中醫藥故事,營造良好氛圍。改善赴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工作管理及專業人員相關待遇,充分調動派出人員積極性。加強中醫藥產業涉外法律服務工作,支持我國律師事務所境外設立分支機構為中醫藥海外發展提供優質的法律服務,加強中醫藥相關國際法的研究與運用,為中醫藥產業海外發展提供法律支持。加強海外突發事件處理能力,防範化解重大風險。

本作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本作品不適用於該法,在中國大陸和其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註:中文維基文庫社群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演講,不總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